末代沙皇

已完结

主演:罗伯特·杰克,苏珊娜·赫伯特,本·卡特赖特,奥利弗·迪姆斯戴尔,伯娜丝·斯戴杰斯,斯蒂芬·博耶,因德雷·帕考斯凯特,埃尔西·班纳特,卡丽娜·斯通吉特,米歇尔·邦纳德,马克·福斯特,布莱恩·麦克卡尔迭,安德鲁·比克内尔,理查德·莱恩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末代沙皇 剧照 NO.1末代沙皇 剧照 NO.2末代沙皇 剧照 NO.3末代沙皇 剧照 NO.4末代沙皇 剧照 NO.5末代沙皇 剧照 NO.6末代沙皇 剧照 NO.13末代沙皇 剧照 NO.14末代沙皇 剧照 NO.15末代沙皇 剧照 NO.16末代沙皇 剧照 NO.17末代沙皇 剧照 NO.18末代沙皇 剧照 NO.19末代沙皇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换一个角度看俄国革命

尽管远在天边,根本没可能去看一眼,也不认识那里的人,但我们很小就知道有一个苏联,听说过俄国革命。在那个时期,列宁、斯大林的画像随处可见,排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毛泽东之前并排挂在学校里,贴在中国乡村普通的农民家堂前。外国的人物、别处的故事,尽管都是写在课本里的,画在纸头上的东西,但还是起到作用。年少时,人特别需要有经历有感受。若是没有真实的经历和感受,丰富的想象力就会努力弥补头脑里的空缺。这个时候,打造些人物形象,虚构些动人故事,青少年就会猛扑上去,废寝忘食地阅读。我们有所不知的是,自己正把别人的想象错当事实。迷迷糊糊中,我们彷佛真的听到俄国十月革命的那声炮响从远处传来。

细想一下,从来都弄不清楚头脑里有关俄罗斯的人物、故事、观念哪些是别人灌输进去的,哪些是自己亲身经历自己形成的?弄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主观想象,哪些是实际发生的事实?甚至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要做出这样的区分,但是,我们都觉得自己非常了解苏联,因此也了解现在的俄罗斯。

这个片子的视角明显不同,有几件事情令人印象深刻:1)原先想象中十恶不赦大坏蛋沙皇及其一家子其实也都是人;2)俄罗斯人民对沙皇有深厚的感情;3)俄国革命时沙皇权威崩塌,再加上日俄战争、一次大战失败,俄罗斯内部矛盾十分尖锐,民众仇恨情绪空前高涨,应该说那是一个天崩地裂的历史时刻。跟随影片的视角,我才知道,原先所有的一切都是站在无产阶级、革命人民的立场上的所见所闻所思,而换一个立足点,景象全然不同。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叙事,所有的皇帝都是时代发展的阻碍,都应该被打倒,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无产阶级是帝国主义的掘墓人。工人阶级推翻并取代贵族阶级的统治,这不是一个国家的偶然现象,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普遍的历史潮流。所有这些曾经被反复背诵的话,绝大部分明显不符合事实发生,而且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了。现在重提,显得不合适宜,甚至可笑。但并不好笑而且没有过时的或许是,这些观念正在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影响着我们。5-60年代出生的人正高高在上指点江山,但我们看到,很多人头脑里的观念幼稚可笑,心里的情感似有似无很不牢靠,唯一真实的是口袋里沉甸甸的钱,把他们的身子骨拉得越来越低。

上个世纪初的俄罗斯一片狼藉,尼古拉二世一家子命运悲惨,但这都是故事,影片里播放播放而已。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许是,几十年前人为的过于单一化的教育、灌输在当今意味着什么?

 2 ) 强烈推荐!

以真假公主安娜斯塔西娅的故事开头,讲了罗曼诺夫一家的故事。《罗曼诺夫皇朝》作者西蒙-蒙蒂费奥里、《拉斯普京》作者道格拉斯-史密斯等学者倾情讲解!

五个无辜的孩子
《罗曼诺夫皇朝》作者西蒙-蒙蒂费奥里
冒牌货安娜-安德森

建议结合《罗曼诺夫皇朝》《罗曼诺夫四姐妹》《拉斯普京》三本书一起看!b站还有《末代俄国公主》纪录片,也可以一起看!

无论如何,杀害妇女儿童绝对是暴行!

 3 ) 末代沙皇

看完之后,对沙皇一家有了一些同情,不知道是不是这部纪录片本身就想美化尼古拉二世。

从教科书和历史图片上冰冷的表情上感觉到的是尼古拉二世是一个残暴无能的皇帝(好像某种政治的原因,在教科书里,共产主义政权的敌人往往会被丑化),他的决策失误导致了沙俄国内外的政治危机,但现在看来,他不是无能,只是对于外界不够敏感,对于帝国的统治理念还停留在17-19世纪,完全没有感受到工业革命给俄国社会和思想带来的巨大改变。

另一个方面,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热爱家庭,热爱孩子,当然这只是纪录片所展现给我们的,真实情况无从考究。他对小家庭的过分关注导致对于整个帝国的粗暴管理。

他和溥仪好像,都是没有准备就被推上皇位,肩负起300年王朝的使命,又正好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民众把内忧外患的愤怒全部发泄在他们身上。

 4 ) 英国的贡献

皿煮的发明,对于王权与贵族来说实在是保命符,·这是英国人对君主制或者说精英统治集团的贡献。它让渡了一些权力给民众,让他们通过程序化的操作表达自己的意愿,最大范围满足了参与的愿望。对于新兴财富阶层,这种让渡是实实在在的,而对于底层不过聊胜于无。在这一点上老权贵与新富直到现在也心照不宣。让渡的好处是什么?是不必经受玛丽皇后或者尼古拉二世那样的血腥结局,狂怒的民众对于鲜血,尤其是贵族的鲜血是极度渴望的,杀戮实际上是一次狂欢。而一些权力与利益的让渡制度化的确保了他们的生命和绝大部分利益。毕竟命没了什么都没了。尼古拉的俄国至死都不明白他们表亲为什么这么做。

 5 ) 历史会冲刷掉的和会留下的

我们在评价前人的时候会用一些什么样的词语呢?

历史被写在纸上,被记载在书里,被记录在相片中。历史是我们的过去记忆的见证。

于是当一些错误或者糟糕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作为已经知晓结果的人们开始使用“愚蠢”“盲目”去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看上去是一种苛责和高位下判之过,但事实上也不失为解读成惋惜和怜悯。

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了俄罗斯约三百年,这其中俄罗斯一步步扩展领土,出现了如同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女王一样的千古明君。这些统治者们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国家的缺陷与优势,并且逐渐将他发展成占有世界土地面积六分之一的超级大国。以至于苏维埃时期的他,都还在试图复制帝国当年的荣光。

但同样,三百年也可以发生很多事,很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

往前倒退三百年是十七世纪初,这时的世界格局已经初步定型,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无上财富和贵族荣耀推着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前进。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英国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先锋派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的民主制度。一百多年后,大革命的风暴席卷法国,即使略有波折,法国也逐步迈进了民主的快车道。去年学习世界史,我还记得老师列举了几位在历史变革中举足轻重的帝王:奥地利的斐迪南一世,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女王……他们的成就无可厚非,可是他们的过错也是对于形势的判断不利。当民主代议制蔚然成风终究是历史会选择的的走向时,皇权,依然是这些君主手中放不下的牵挂。

于是我们见证随后的农民土地制度改革在俄罗斯频频受阻,代议制更是天方夜谭。尼古拉二世在乱世之中的坚持显得可怜又值得尊重。他深刻地明白作为皇家的尊严和他作为人的尊严。他是懦弱的吗?缺乏果断和审时度势的敏锐?他又是失败的吗?他和他的家庭时时紧紧贴合在一起。这个男人在一开始就没有做好做帝王的准备,又能怪谁呢?

讽刺的是,在科学发展已经走上了高速路时,进化论和天体物理学不断革新着宗教曾经在人们心中的无上地位。而本应该引导人民走向现代世界的罗曼诺夫之家则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宗教作为阻挡变革发展的主要因素,在20世纪初的俄罗斯有种超现实的幼稚之态。

当路有孚殍之时,皇家挂记着皇太子不可言说的病。当经济崩溃之时,皇家却将一个妖僧的地位推崇到极致甚至由他主持战局,当愤怒的人民在叩响宫殿的大门时,锦衣玉食的他们才明白自己究竟和民心相差多远。

可是换一个更加“有能力的人”就能改变这一切吗?

不见得。

他做的好吗?这个一直以来被诟病的无能皇帝,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牵挂,一生都在承受着自己能力之外的责任。如何能让没有这种压力的人再评价。

一百年后再看这一家,我的脉搏甚至会因他们在屏幕里的命运而改变频率。历史是由胜者书写的,他们只选择让我们看到他们想让我们想要看到的那个部分。

 6 ) 关于末代沙皇家庭命运的一点看法

之前看过BBC末代公主和俄罗斯版罗曼诺夫王朝,美版的又过一遍吧,拍的剧情更细化,就是不知道有多少虚构的成分。尼古拉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唯独不是好沙皇。这对夫妻终其一生都想过安安稳稳的中产阶级小日子,可偏偏身为王储,又在王朝风雨飘摇、时代风口浪尖的时候被推上王座。如果他们真的只是普通贵族乡绅,或许的确可以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可作为庞大帝国的独裁统治者,还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简单家庭小生活,这就是原罪了。如果说沙皇和皇后作为统治者最后得到这结局无论如何难辞其咎,那四位公主和皇太子的惨死就真的纯粹是被父母坑了,甚至从出生到死的一切,这些孩子从来都没得选择。老沙皇早逝、国内改革呼声、日俄海战、皇太子血友病、妖僧拉斯普京出现、一战爆发,尼古拉夫妇的性格问题、甚至公主们得了麻疹错过逃亡机会,所有这些因素交织,沙皇家庭的命运走向似乎又具有浓厚的宿命色彩。生于末代帝王家,唯一的解释或许是尼古拉二世的孩子们身上背负了家族父辈太多的血债吧。时代洪流和暴政之下俄国死去的千万草民如蝼蚁,有的甚至作为数字都没人记得。硝烟过后,反而是花季貌美的末代公主之死百年后引人唏嘘。如果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了给人看,那么翻开档案,黑白光影记录下宫廷里的天真笑颜青春活泼、生动至今,叶卡捷琳堡地下室弹道血迹触目惊心、实验室一具具枯骨残尸等待DNA检验的身后事,这都意味着最体面、年轻、美好的少女形象和最绝望、残忍、屈辱的现实死法结合起来太过残酷,所以末代公主的命运是一次极致的现实悲剧。悲剧值得同情,但作为普通人,还是没必要替他们惋惜(如果说公主王子之死是背负了家族的罪,那同时处死的沙皇一家的仆人、医生和厨子才是真正的无辜吧)。其实你我倒退100年,也许就是那算不进数字的百万分之一炮灰,所以,别让历史的滤镜模糊了眼睛。

 短评

愚蠢的末代沙皇,没有治理国家的基本能力,似乎对政治的基本判断力也很缺乏,斯大林说过,愚蠢懒惰仁慈之外都是美德,在这样的政治逻辑下,十月革命后沙皇一家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了

4分钟前
  • 糖果味的初夏
  • 力荐

不论沙皇多么蠢货,皇后多么执拗,处死也就算了,把所有的孩子赶尽杀绝我不能接受,

9分钟前
  • Helena
  • 推荐

固执且有点蠢的富二代夫妻作死的故事

10分钟前
  • Nineveh
  • 推荐

剧名应该叫“末代沙皇与妖僧拉斯普丁”

14分钟前
  • Shakehisbear
  • 推荐

对于不懂历史的人看了很有帮助。刚开始以为尼古拉斯只是软弱听从他的叔父,后来发现他的妻子和他都非常固执,非常坚定的要顽固的坚守集权独裁,任何谏言都无法听取。最后被一个风流魔僧掌控,也是很可悲。

15分钟前
  • 王大狗
  • 力荐

无产阶级的布尔什维克们取得政权了一样是闯进你的房里搜刮到了珠宝就装进自己口袋,一样是不经公开审判想杀人就杀人的。什么从此站起来了,再没有不公和剥削不过就是个幌子,认真你就输了… :)

16分钟前
  • 千万不要搜到我
  • 力荐

被灭门的沙皇博得了很大的同情,但是从1905的血腥星期天开始,就有无数普通人为他们一家的优柔寡断和懦弱无知送命,这世上谁不无辜……

18分钟前
  • Onceinaredmoon
  • 推荐

可能很多人都不习惯伪纪录片的方式吧

20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推荐

我要疯了!!!!!!伪纪录片式历史剧,时不时蹦出所谓大学历史教授和作家给出个人评论的镜头,这都不是问题,可怕的是又出现了吐槽已久的全员英语,沙俄皇族,平民所有人操着一口大杂烩英音带来的撕裂感你能想象?趋势已蔓延,NETFLIX《马可波罗》,HBO《切尔诺贝利》,更别提美国佬拍的二战德国题材电影了……艹,拍《毒枭》时的好传统去哪了?

25分钟前
  • 蒙牛莎白
  • 还行

托翁说人们不过是时钟表盘后的齿轮 虽然运动着 却对运动的结果和目的一无所知 这句话适用于十月革命前的沙皇一家以及起义的人民 这一切不过是历史必然的趋势 前四集为『妖僧拉斯普京与沙皇一家』后两集可为『手染鲜血的布尔什维克』无论如何 未经审判就屠杀全部皇家成员都是非常卑劣的行径故事还算精彩 画面很美 沙皇眼睛很迷人 旁白太让人分神 然而还是很欣喜地认出那位口音超级好听的英伦大叔 就是『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诶~~ #2019 064

27分钟前
  • NuurJannah
  • 力荐

这剧最有趣的地方是,当你以为会是像《王冠》一样的剧情剧时,突然一转变成纪录片式画面,旁白和历史学家、作者之类的解说也都出来了

31分钟前
  • 周府真
  • 力荐

这操着一口英音,却扮演俄罗斯王室。这种搭配我真是接受无能。

32分钟前
  • 吃小虫
  • 推荐

三星给演员和纪录片的剪辑 那些所谓美国历史学家分析俄罗斯 永远都和废话一样 只要俄罗斯有关的都是不好的 美国人说什么都对的样子

36分钟前
  • Julia
  • 还行

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一根稻草。看的过程真是浮想联翩。因爱而结合,而放任老婆各种作。一个有病的继承人导致妖僧的来临。皇室过于脱离实际而与民众脱离导致灾难。看来只有无情的强强联合然后打造一个冷血机器才有利于统治。这么一想还是毁灭算球。虽然片子也美化了很多也有很多臆测...不喜欢历史学家的穿插。宁可拍成一本不算完全还原的电视也不错。但是拍的还算是美。4.5

37分钟前
  • cœur
  • 推荐

网飞拍伪纪录片尺度还达到了HBO的范儿 也是惊艳 除了演员重现历史还有历史学家现身说法 涉及到的史实不算新鲜 不过最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的尸骸终于被发现 欧洲王室贡献DNA参与鉴定时候看到提及现英女王的王夫菲利普亲王 想起王冠第三季里最感人的那位亲王母亲爱丽丝公主 她的母亲和沙皇皇后是亲姐妹 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 另外 沙皇的母亲和乔治五世的母亲是姐妹 乔治五世派军舰救走了自己的阿姨 却留下表弟一家遭受屠杀~

42分钟前
  • 特写蒙汗药
  • 推荐

很喜欢这类关于帝国的崩溃的故事,但这部拍得很糟,浪费了好题材。我对伪纪录片没有意见,但这部拍得惹人生厌,也不知道穿插其中得受访学者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就更糟了,一个个挤眉弄眼的样子,他们应该在剧中得到一个角色,讲述有些野史的神情仿佛当时他就站在边上看着贵族们做爱。站在上帝视角来评价皇上的错误决策容易得很,真正的好故事应该着力于呈现为什么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又或者是皇上已经尽力了谁来干都不能干得更好,这就是走向共和以及大明王朝的成功之处。美国人来拍俄国故事总拍出一副预算不足的样子,就别说苏联时期拍的战争与和平了,即使是前两年拍的托洛茨基,也是肉眼可见的制作精良。

47分钟前
  • 中年危机谢腾飞
  • 较差

以剧的方式拍的历史纪录片,形式不错。有一种持论是:沙皇是暴君,所以一家人被屠杀,完全是合理而正当的。伊丽莎白二世曾说绝不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因为那个国家对这场谋杀没有正确的审视和认知。我理解,这正是文明与野蛮的分野:文明的国家声称某人有罪,是用法律去审判;野蛮的国家才纯粹诉诸暴力,以武力声明自己是正统,哪怕这个“正统”是“人民”。

52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推荐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昏庸且悲剧的一生,荒诞的沙俄皇室和拉斯普丁,沙俄的灭亡是注定的。如果是俄语就更好了。

57分钟前
  • 德尔基西奥
  • 推荐

这个时代,连纪录片都要加入真人性爱以更真实的还原历史(取悦观众)。古人真的是要气死了,还有一大帮历史学家一本正经的讨论各种细节。

1小时前
  • 安德烈
  • 推荐

这位和他老婆是真的蠢,没什么可同情的。

1小时前
  • 看不见我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