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之作

HD

主演:汤姆·希林,塞巴斯蒂安·科赫,葆拉·贝尔,莎斯琪亚·罗森道尔,奥利弗·马苏奇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意大利语言:德语,俄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无主之作 剧照 NO.1无主之作 剧照 NO.2无主之作 剧照 NO.3无主之作 剧照 NO.4无主之作 剧照 NO.5无主之作 剧照 NO.6无主之作 剧照 NO.13无主之作 剧照 NO.14无主之作 剧照 NO.15无主之作 剧照 NO.16无主之作 剧照 NO.17无主之作 剧照 NO.18无主之作 剧照 NO.19无主之作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之——《无主之作》

现在他们真的建了一道墙。你有料到吗?——《无主之作》

绝不要选择一个政党..选择艺术..它们是鱼和熊掌..只有在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只有艺术家才能在这场灾难之后让人们重新获得他们追寻自由的感觉...每个人..不管他是收垃圾的.或是农夫..都有机会成为艺术家...那时他能够将自己的主观能力随意地展现出来...如果你们没有自由 .没有完全的自由... 那就谁都不是 ...当你们让自己获得自由后. 也让这个世界有了自由...你们是神父 ..你们是革命家 ...你们是解放家。——安东尼乌斯 ·范· 维顿教授如是说 ///对着库尔特脱帽致意的瞬间让人莫名地感动。

本片源自实真实人物的真实经历

库尔特的人物原型 当代德国著名艺术家之一 :格哈德·里希特

第四期周观影活动共有 11位友邻参与,10条短评,平均分为 74 。

@扶不起的先生 90/100

天性使然的艺术,承载着生活上的洗礼。支离破碎的处境,让记忆的视线模糊。痛苦的回忆以艺术的形式去理解和淡化。真实而又悲惨的经历,在绘画上焕发得以释放。没有过多对于战争的探讨,没有仇恨在作梗,影片的基调也如同裸体少女般美丽,让人脸颊红晕,自然而又舒缓。这样的作品真的很让人欣赏!

@渡边dudu 60/100

大跨度的叙事,但剧作庞杂。库尔特全程面瘫,几个人物性格塑造的相当模糊。

@低能钛合金 90/100

不论是时空背景还是要探讨的主题都比《窃听风暴》更为宏观,而且相较《窃听风暴》微光般给人生带来明亮光点的感动,《无主之作》则像是一首大提琴曲,低沉、醇厚、贯穿人生。

导演没有把姨妈惨死的真相作为焦点,没有公之于众的高潮戏和两方对峙的戏剧冲突,一直是自由之艺术、真实之思想在升华着影片的主题。纳粹历史、二战烟云,在没有硝烟的故事中慢慢酝酿成时代的印记,个体命运在压迫中得不到释放,人性对自由的渴望在不断呼号,时代焦点被渐渐虚化,库尔特最终也找到了自我,其实艺术的本质就是不断在追寻,而“无主之作”正是库尔特追寻了几十年的结果。

血/历史&艺术

@cinedreamer 80/100

历史,政治,爱情,艺术,哲思。三小时时长不短,看得出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也很多,虽然基本都是浮于表面没有作什么深刻探讨,但相互之间的融入倒也还算是可以。姨妈尽管早早下线,却是将库尔特与西本德教授的命运联系起来的重要角色,本以为模糊的画作会是剖开真相的导火索,意外的是竟没了后话。去掉自我烙印的“无主之作”更能让库尔特看到真实,不知真相被埋藏的“无解之案”是否也带有类似的意味。

很多人说视听平庸,不太有这种感觉。画面色调打光非常舒适,配乐也很有“娓娓道来”的舒缓感。三幕间剧情是有点割裂,可能确实做成迷你剧会更好,带给人的情绪大概也会更强烈更震撼吧。

@杰瑞米太阳 75/100

对这部电影我实在没什么感受,不想写些空话来充数。

@Anyslus 60/100

@昨日之岛 30/100

太吓人了,这是一部六部“电影”拼成的电影,各个部分割裂地就像蒙德里安的画,就像六个随机的数组成的一样。我见过割裂的想融合的电影,也见过融合的却想割裂的,而这部明显是其中最人格分裂的一部。上来先是民族苦痛,紧接着就是东德学院里的小清新,逃离死板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西德乱七八糟的后现代主义,反抗父权而不知所终……我就想问导演你想说明什么,三个小时一点重点都没有,端上没头没尾、没轻没重的一大盘你是我们拼拼图吗?还有他姨妈是白死了吗,他岳父是不是仍逍遥法外,他老婆到底是咋怀上的,他最后有没有成功?妈的啰里八嗦拍了三个小时你就说你拍了个啥,就贡献了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男主,他姨妈和老师都比他有戏的多。还有老师那个电视剧质感极强的闪回,你以为是在拍电视剧的吗?字数限制就不多废话了,德国版《地久天长》滚粗

@影武者 75/100

如果不是工整厚重的叙事节奏可能真要手动分P看了,观感上我觉得跟窃听风暴并没有太大差距,人像重叠的一刻还是挺震撼的。p.s.女主妈妈特像凯特女王。

@阿东东啊东东 83/100

一部平衡感很强的片子

以齐班德为代表的战争余波和以库尔特为主角的艺术人生相互交织

医生身旁的骷髅骨架和纳粹军帽上的骷髅标识 模糊却真实的幼时记忆和模糊却真实的画作呈现 以及看似平淡的叙事风格与哲思闪动的长段台词

关于社会历史对个人命运带来的阴霾从未也从未有可能消散 但所有真实的事物都是美丽的 所以永远不要把目光移开

很爱车笛声和配乐一同响起围绕姨妈和库尔特旋转的镜头。

B面

A面

@Owl 85/100

主观视角被屏蔽最后却只能鼓掌,我只想用 “匠心匠艺”来形容它,层次鲜明结构经得起推敲人物的退出与带入也安插地稳当。在希特勒万岁的故事背景下,以女性的社会属性为切入点按照生育权利及生育义务的曲线与拐点展开这场反抗战 ,其间个性得不到释放只有压抑,统治者处理敌我矛盾决定生于死只需要两支墨色不一样的笔,恐惧的浓度让人窒息,艺术也很难自由。通过意志的传递,这场跨越两代人的反抗有了动人的基调,个人困顿与时代更替催生出的阵痛是共鸣的来源,胜利背后的胜利让我咂舌,库尔特撕掉了劣等基因的标签,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艺术,给了纳粹医生这种主动服务战争的髭狗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是慰藉伊丽莎白的最佳方式,也使得爱情不掺入血统和阶级这种杂质的纯度得以保留。——“人们不喜欢照片,而喜欢画” 库尔特抹除了真实和虚假的界限。

非黑即白

@mdr skywalker 85/100

分了两次看完了全片,由于叙事依然像《窃听风暴》那样采用缓慢温和的方式,所以分了两次看也没有明显的断裂感。片子其实挺像《地久天长》,并没有刻意地去讽刺或批判时代,而是借一个艺术家寻找创作灵感的过程去反映时代,但处理上少了《地久天长》的刻意和拧巴。还挑战了比《窃听风暴》更长的时间跨度。第一幕姨妈之死铺垫了后面所有的情节,促使了库尔特的思想觉醒,中间部分虽然拖沓,但是反映了库尔特开始认识艺术创作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包括他与岳父的对比,是天平的两端。最后一幕并没有刻意增加冲突,而是以库尔特停车场的戏而告终,那一刻,他已经理解了当年的姨妈,我不是学美术专业的,具体的术语也不懂,但是电影反映的艺术创作与自由,真实与美好的命题,非常值得思考。有人说电影视听不好,但是我挺喜欢的,尤其是配乐。

破晓

滋养电影艺术的最佳土壤产生于导演的创作动力与观众的观看欲望相互作用时,就像多纳斯马导演在接受德国一档广播采访时所说的“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创造力,去探索在时代洪流下的个体是如何将生活经历和心灵创伤转化为艺术的。”而作为观众的我们能够通过导演的镜头,得到视听享受的同时从人物的命运折线图中收获到些许感动,找到自己的生活形状,就很满足了。

酷啊~老师

那第四期的周限定观影就到这里啦,~,这里一定要说明一下我们观影团的团旨....一群喜欢看电影的卑微观影崽,乐呵乐呵就成。

嗯......下期见。

也祝你观影愉快~~~~~~~~~

嘿...嘿...嘿

 2 ) 最有主的“无主之作”

每一个周五晚上注定都是身心俱疲的,于是随便翻了一部不算太有名的片子来看,看之前甚至都不知道这片子有189分钟,甚至都不知道这是哪国哪个导演说什么的片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般看不出什么名堂,谁料无意间竟发现了宝藏,作为今年看的第49部片子,我给出排名第一的评分,和《罗马》并列2019年度我最爱的影片。

三个多小时的片长已经大大超出了正常水平,但全片一点都不拖沓,节奏非常好,周五晚上我竟然在家一气呵成看完了第一遍,中间都没有看一眼手机,第二天一早我又仔细做了笔记,看了第二次,发现189分钟,主人公30多年的经历,没有一个冗长的镜头,每一个交代都非常清楚(虽然有人会说,缺少了克制和含蓄,但我觉得这和片中传递出导演对于艺术对于世界的思考是如出一辙的态度,所以让观众清楚的知道导演想说的是什么,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其实相对于导演想表达的内容,能表现的这么清楚,我觉得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有人觉得冗长,我只能说,就像有些艺术作品一样,并不是创造出来就要让每一个人都理解并接受的,就像片中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教授说的那样“只要艺术家自己觉得清楚,就足够了”。

1 主题

最喜欢的是片子的主题和片名,译名也好,无主之作,影片的最后在库尔特画展的记者会上解释了,是指库尔特否认了和自己画中人物的关系,他认为就是因为和画中人物没有关系,才能更好的表现“真实、和谐、真诚”,“真实才是和谐的”。而这也恰恰是导演在全片所表现出来对现代艺术,甚至是对艺术、对世界的认知和态度。

开篇就是一个从模糊变清晰的镜头,是伊丽莎白小姨带儿时的库尔特参观颓废艺术展,从模糊的全景变焦清晰之后接了一个锐度很高的导览员人物特写,象征着艺术界在这个时候迎来了历史性的变革,画面中是趾高气昂,甚至背对着参观者讲解的导览员,声音中传来的是导览员代表了纳粹对现代主义的否定和批判,认为现代艺术是一群具有遗传性视力障碍的人胡乱而作的,是在浪费大众的钱,是连库尔特的这种小孩子都能画出来的。但小姨和库尔特却看的津津有味,康定斯基、蒙特里安、毕加索、包豪斯、还有一些德国本土先锋艺术家,库尔特被hoffman雕塑虚无空洞而夸张的眼睛所吸引,伊丽莎白小姨却在导览员的否定中说自己喜欢康定斯基。导演从这开始展开对现代艺术的讨论,但这似乎看不出导演的态度到底在哪里。别急,后面紧跟着就是了。在伊丽莎白小姨带着库尔特坐公交车回家的路上,伊丽莎白又一次站在了公交站司机面前,祈求听司机们鸣笛奏乐,在铁栅栏围成的有限空间里,伊丽莎白听着司机们的鸣笛,整个阴郁冷峻的世界都幻化了,伊丽莎白陶醉了,真实存在的喇叭声变成了世界上最和谐的的声音,就像伊丽莎白解释给库尔特听的第一堂艺术课所说“凭感觉画一幅画,这就是艺术家们在做的事”,这是对之前展览上导览员所说的驳斥,也是全片导演表明了自己对现代艺术、对艺术的第一个认知——感觉。不论是纳粹、社会主义、还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是表达真实的感觉和内心,这才是艺术最美的模样。伊丽莎白小姨对库尔特的最重要的艺术影响,同样也是导演表达的对艺术的第二个认知——真实,即“别把目光移开”,同样存在的即是真实的,真实的就是美好的。这既包括了伊丽莎白小姨留给库尔特赤裸着身体弹钢琴的背影的美好,也包括伊丽莎白被卫生部抓走时候狰狞的残酷,不管是美好还是残酷,只要是真实的,就别把目光移开,就值得我们关注。这里还涉及到全片五次使用的失焦镜头,在下文说技巧和人物的时候再说。导演对艺术的第三个认知是关于对艺术家的看法的,体现在伊丽莎白小姨的两次解读上,第一次是在弗朗茨医生的诊所,伊丽莎白看见弗朗茨的全家福,照片上医生离妻子和孩子很远的站着,伊丽莎白说医生不能忍受他妻子,然后医生立刻就被戳中,气变得很凶很,让伊丽莎白出去,同时送走客人后就立刻放倒了照片,仿佛照片就是他的内心世界,再也不想看见了一样。第二次是在西本德医生的办公室,伊丽莎白解读医生女儿的画,说看得出医生女儿没什么艺术天赋,但因为医生溺爱女儿,所以医生自己对此还挺满意。后来的事实也一再的说明艾莉是没有艺术天分的,比如库尔特第一次约艾莉出去,艾莉挑起的话题只能是“你怎么看社会现代主义”,还有当库尔特说西本德教授说库尔特的画具有“威利希特风格”的时候,艾莉竟然接了一句“那挺好啊,说明你挺成功”,在库尔特标示对此不满想要离开的时候,艾莉竟不知为何,这样的例子可谓还有好些。这两次完全正确的解读,无疑表明了一个被认为精神不正常的人却更具有洞察力,更具有知晓世界真实性的能力,这说明了什么了,这个扭曲的世界错把癫狂当艺术,把虚伪当做清醒。第四个认知是关于认知世界方式的,1948年库尔特长大后对世界的顿悟中展现的,这也是导演想通过库尔特一次顿悟来表现现代艺术的萌芽阶段。阳光洒在金灿灿的田野上,风吹动着一浪一浪的波动,库尔特爬在树上审视着、思考着一切,此刻的构图左边近景是树,右边中景是成块的稻田,远景是绵延起伏的山脉,整个构图都像极了现代艺术启蒙之作——塞尚的《圣维克多山》,塞尚在做这幅画的时候是在艺术史上第一次把画面的理性结构和作者自己的主张结合在一起,因为使画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被画面的重心和构图所重新引导,在二维的平面上最大可能的描绘了最真实的自然以及世界万物的联系。无疑,导演用这样的构图将库尔特的顿悟表达的淋漓尽致,之后镜头随着库尔特爬下树慢慢落下,仿佛真相永远超脱世俗的人间,然后库尔特向父亲报告这个消息的时候,人物的对话故意让大家联想起被定性成精神病的伊丽莎白,但所有拍库尔特的镜头都是小幅度仰角,导演是赞成库尔特的认知的。第五个认知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在西本德被授予人道主义奖项的时候,他说其实自己和这些画出极具谄媚画像的画家一样,自己只是社会主义滚滚向前的一个轮子,此时镜头切到库尔特为西本德画的画像,再切到尴尬到点烟的库尔特。这里导演想表达的其实是个反语,表明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其实是极具意识形态性的,无论是片头美术馆导览员对纳粹艺术倾向的宣贯,还是东德对社会现代主义的推崇,亦或是最推崇自由的西德,在最后记着对库尔特画作报道时也要避免裸体女人和纳粹军官画像,这种避免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而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教授全都解释了,“两个派别之间选谁?选艺术”,说完烧了两个派别的海报, (在熊熊燃烧的火中间的教授形象简直帅呆了),“艺术家要做神父,在战后的社会中,只有艺术家可以重新建构人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能真正解放自己去了解世界,才能获得自由。”第六个认知既关于艺术家自身的觉悟和成长,也关乎艺术史自身的发展。艺术家的成长靠天赋、运气和思考,而艺术的发展具有偶然性,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启蒙,在第四个认知里已经说了。第二个阶段思考,在库尔特为西本德画完画像之后,库尔特说为什么自己再怎么画都赶不上随意拍的一张愚蠢的照片的真实,没人喜欢自己的照片,却都喜欢自己的画像,可明明照片比画更真实。第三个阶段是顿悟,同第一阶段启蒙时一样,画室外突然起风了,吹动巨大的窗户不停的打开关上,也将西本德的证件照投影在母子照上,从而诞生了全片我最喜欢的画作——“无主之作”,画面上左上角是杀人魔克罗尔,右下角是西本德,中间是这两个人的牺牲品伊丽莎白小姨和库尔特,是看似是毫无联系的三部分,但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西本德知否无从明确推断)明白,这四个人是有千丝万缕的可怕的联系的,就像世间万物一样。

就像库尔特彩票理论说的那样,原本平白无奇的一串数字,当被宣布为彩票号码的时候,一串无意义的数字立刻就变得真实、有意义、甚至有一些美感;一些真实到没人喜欢的家庭照片,被无意间画在一起的时候,就变成了艺术;现实中貌似毫不相关的人和事暗中却密切相连,当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洞悉了一切(此时片中人物却并不知情)的时候,讽刺的世界却变得真实、和谐、回味无穷。导演用普通人的小故事说清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和世界万物的道理。在这个意义上,柏林电影节因为导演没有明确表现对二战的一贯态度从而被禁止上映,那可谓这样的狭窄的视野也欣赏不出这部片子的绝妙之处。

2 视听语言

有一种电影批评理论认为电影重要的不是那个主题,而是如何表现主题,用来说这部片子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和炫技,单纯用色彩、镜头、剪辑、声音、象征就传达出了所有想表达的信息。

先说色彩,因为已经明显相信即便流水观众也能察觉的到。全片有五次冷色调处理,第一处是伊丽莎白小姨带着库尔特从雷德斯顿回家,傍晚下车后整个色调都是冷极的,我想是一方面是为了象征当时社会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和伊丽莎白小姨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陶在公交司机鸣笛奏乐的艺术世界里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第二处是在消毒房里伊丽莎白最后一个走进消毒房,显得如此的平静,就和周围冰冷的色调一样,不禁让观众觉得其实从被绝育开始她早已预知了一切。和伊丽莎白一起要被消毒的同伴虽然精神不太正常,但死之前对护士说我喜欢你是那么真诚,但护士虽然也回应了我也喜欢你,可却是那么敷衍和虚假,越发的凸显这个冰冷的世界的恶心。第三处是在飞机轰炸德雷斯顿的的时候,漫天飘下妨碍无线电信号的铝箔片,就像漫天雪花一样,此时镜头切到在雪地战场牺牲的库尔特两个哥哥,仿佛奏响了最悲痛的乐曲,镜头再从远处雷德斯顿熊熊燃烧的大火,淡入库尔特的小伙伴约翰娜家被烧的场景,一冰一火形成了观众心理最大的视觉冲击。第四处是库尔特和艾莉第一次滚床单被西本德抓个现行,在清冷的背景中,西本德进来吹灭了整个空间里唯一的暖色调——艾莉床头的蜡烛,也预示着西本德日后对库尔特和艾莉关系的阻挠。第五处是西本德向库尔德撒谎,借口艾莉身体有问题因此需要终止妊娠时,艾莉在冰冷的黑夜下向前走着,不禁让观众对西本德连自己女儿都不放过的厌恶,也对艾莉悲惨的遭遇心生怜悯。 第六处是艾莉流产的时候色调是冷的,凄冷微弱的月光下,库尔特和艾莉抱头痛哭,显得两人是那么的无助和渺小。第七处也是最后一处,库尔特从自己第一次画展出来,路过公共汽车站,犹豫了片刻,走下了楼梯,和伊丽莎白小姨一样,走进了一个四周都是铁栅栏的封闭场所,让公交车司机为他听鸣笛奏乐,和最开始一样一样,虽然依旧是冰冷的社会,依然是只有自己才能了解的世界,但是库尔特幻化了,和伊丽莎白一样陶醉在真正的世界中,露出了最迷人最温暖的微笑。

再说镜头,除了色彩,镜头焦点的运用可能是全片第二明显的艺术技巧,导演用镜头的失焦,来表现库尔特每次遭遇痛苦事件的时候故意模糊掉的视线。第一次可能也是最不明显的一次,全片的开始的那个模糊镜头,在主题第一次认知中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第二次也是最明显的一次,伊丽莎白小姨被卫生部抓走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孩子本能的想逃避内心的痛苦,库尔特不停的举起手挡在眼前,模糊了眼前的世界。但是伊丽莎白却说“别把目光移开”,所以在妈妈捂住他的眼睛的时候,库尔特挣脱了,就算模糊视线,他也不想被蒙蔽双眼,以至于最后汽车消失在转角,库尔特被抱进屋子,视线也没有从转角移开。第三次是

全家去看伊丽莎白小姨,却被告知小姨已经被转走,充当纳粹帮凶的护士们库尔特不愿意看见,因此像照相师一样,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第二次模糊了世界,拒绝残酷。第四次是库尔特亲眼看见自己父亲上吊自杀,但这也是唯一的一次,焦点模糊之后又变得清晰了,可能这是库尔特长大后遭遇的第一次不幸,他想尝试着长大,尝试着去面对,努力做到“别把目光移开”。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是西本德给艾莉在家做堕胎手术,库尔特反复追问西本德是不是别无他法,正反打镜头体现库尔特和西本德的矛盾和对立,西本德咄咄逼人,逼着库尔特倒退着退出房门,此时镜头一直保持小幅仰角拍西本德,库尔特的形象因为绝大部分在黑暗中,显得异常无助和绝望,此时镜头推向进行手术的房门,里面传来医疗器械碰撞的声音,画面最后一次变得模糊。所有这些被模糊掉的痛苦的场景,都成为最终库尔特艺术创造的灵感源泉,为什么他所有的画作都是黑白灰色调的,因为记忆是冰冷的,为什么所有的画作的底稿都是无比精细的,因为记忆是深刻的,为什么所有画作最终都被模糊了,因为记忆是痛苦的。

然后是剪辑。正如开篇所说,本片的节奏如此流畅,正是因为剪辑的精巧。有太多的例子,第一种处理是利用剪辑形成鲜明的过渡对比,比如西本德帮艾莉做完堕胎手术后,镜头给了个上帝视角,艾莉在床上哭着描绘西本德的纳粹形象,说医生笨应该救人,但自己却被父亲种族基因的观念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艾莉也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摆脱父亲的控制,此时下一个场景的声音先入,用音响的消叫声先行,镜头切至对西本德颁发人道主义奖项,对比太强烈了。第二种是利用剪辑形成承接,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教授向库尔特回忆过去的时候,镜头是从库尔特的近景切到了飞机失事的场景,回忆结束再切回库尔特特写,导演利用这个剪辑,是想说明教授在把怎样的思想和感觉传递给库尔特,而库尔特也是感同身受的,这些回忆并不是教授自己干巴巴的单方面的记忆而已,这是一种艺术感悟的传承。第三种是利用剪辑形成前后对照。最明显的就是在西本德的办公室,先是伊丽莎白被实施绝育的术前谈话,后是库尔特来给西本德画肖像画,时钟、桌沿、西本德女儿的画、以及墙角,导演通过剪辑一一交代,让观众不停的在库尔特身上发现当年伊丽莎白的影子。

还有就是声音。导演用了大量的声音特殊处理,比如上面说的剪辑时候的声音先行,让观众自然而然的接受剪辑的过渡。还有就是导演特别善于用声音的停顿和气口,来制造心理上的紧绷感。比如库尔特和艾莉滚床单,西本德夫妇突然回来,库尔特从树上跳下来被艾莉妈妈撞个正着,两人目目相视的时候音乐戛然而止,而后艾莉妈妈主动递出了鞋子,打破了僵局,音乐再度响起。还有,因为片中大量的需要表现伊丽莎白和库尔特是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所以导演利用声音给人带来的距离远近的差别,从而制造的空间关系的隔离和人物关系的疏离。比如,在伊丽莎白接受元首检阅,给元首献花之后,伊丽莎白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妄想喜悦中不能自拔,所以在周围同学都羡慕的簇拥着伊丽莎白想询问她感受的时候,导演将周围的杂声做了空灵一般的弱化处理,给了伊丽莎白的拥挤的人群中一方属于自己的思想空间。

最后想提一句是意向。最明显的骷髅。西本德的军帽上、西本德办公室中的骨骼标本、库尔特给西本德的画像、消毒室军官的戒指、库尔特在广告工厂上班之余画的画作,所有的这些骷髅意向都传递着残忍和痛苦。

3人物

写到这已经完全写不动了,但有几句对人物的观感还是想提一下。如果说我喜欢《罗马》是因为在没什么短板的情况下,部分优点实在是太突出了。那么我对这部片子的喜欢,则是因为以我的水平,实在很难找出让我觉得不好的地方。(现在看来只有一个,留到结尾再说吧)除了主题的表达,视听语言的把控,以及人物的塑造,都让我觉得可圈可点。最值得说的无疑是西本德。时刻不忘强调他西本德教授的头衔,接受审问被揍了还不忘抹平他那油光发亮一丝不苟的头发,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观点(第一次见库尔特就说他有面部神经麻木),以及神经质一般的职业敏感度(坐牢都能听见少校妻子难产的叫声,以及自家女儿怀孕的迹象)。

整整6个小时,实在写不动了,最后写一个全片我唯一没看明白的地方。在影片最后,当库尔特顿悟的时阶段,他那三个在艺术学院的朋友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帮他一起在妇科诊所里洗地板。可以理解的是,导演想表现出库尔特一切的改变,但是这个安排的突兀,实在是有点不太能理解。除此之外,真的是一部好电影,虽然好像外媒评价褒贬不一,但完全不影响我的喜爱。

 3 ) 金羊观影团||一部影像与一种艺术

vol.5,《无主之作》。这部电影在三个选择中脱颖而出,想必也不是因为三个多小时的片长。而且即便抛开金球奖与奥斯卡提名带来的荣誉,这片在卡司阵容也会让人有些侧目。因为部分内容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以想改变一下方式来做观影团这起内容惹~~~
本期共有十八人评分 十四则短评 综合评分6.9

在2012年十月,一幅作品Abstraktes Bild 在拍卖会以3,400万美元拍出,创下在世艺术家拍卖的最高价纪录。2013年5月,另一件1986年名为Domplatz, Mailand (教堂广场,米兰)的作品以3,710万美元于纽约拍出。2015年2月10日,在伦敦苏富比“战后与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上,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作品《抽象画》(1986)以3038.9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89亿元),刷新了自己在2013年缔造的在世画家单幅作品价格的纪录。

poster by @德卡的羊

这位画家叫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出生于1932年, 被称为尚健在的最受敬重的艺术家 , 其作品屡屡在拍卖会上被大手笔购入。而《无主之作》整个故事原型,也是部分来自于他早期的经历。

李希特出生于德累斯顿, 萨克森州,并在Lower Silesia的Reichenau(现在于波兰的博加蒂尼亚地区)及瓦尔特斯多夫,在上劳济茨的农村成长,上劳济茨是父亲担任教职的村庄。李希特的母亲生下他的时候正值25岁。 李希特的爷爷曾被认为有天分的钢琴家,不过之后经营家族酿酒事业,最终破产并举家迁至德累斯顿。李希特的母亲在德累斯顿受训成为书商,实践了她对文学及音乐的热爱。李希特的父亲当时为数学及物理系学生,父母于1931年结婚。

格哈德·里希特

父亲为了能在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中安稳生活,在赖歇瑙(Reichenau)寻得一份教职,李希特的妹妹也在1936年11月于当地出生。因居住于乡间,李希特的父母一开始还能免于政治的压迫,并未参加聚会集会或是成为狂热的纳粹主义支持者。不过身为一名教师,父亲最终还是加入了国家社会党。 1942年李希特被征召入德意志少年团,不过直至战争结束,他因年纪太轻并未成为希特勒青年团的正式成员。1943年,母亲举家搬到了瓦尔特斯多夫,并因生活所迫卖掉钢琴。 李希特在10年级后离开学校,先在广告和舞台设置担任学徒,之后才进入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就读。 在1948年,李希特完成了高等职业学校的学业后,1949年至1951年间,曾担任一位专业画家的学徒。1950年李希特于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入学申请因“过于资产阶级”理由被拒。 直至1951年才终于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开始他的学业。成为阿潘(Karl von Appen)、亨氏·洛马尔(Heinz Lohmar)和威尔·葛罗曼(Will Grohmann)的学生。

很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种被视为西方的颓废及资产阶级反动艺术。因此,他只能在自己的画室寂寞地进行其无形式艺术的实验。出于对东德文化方面的状况及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的不满,他于1961年3月离开了德累斯顿,逃往西德。那年的秋天,他在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重新入学。

@老滚 7
不像欧洲电影,充满了美式配乐的烘托下更像一部美国温情剧,以二战背景的第一幕过后整体都变得很糟糕了,下面全是割裂,没有对于第一幕留下的东西进以加深,本讲的是抛弃传统对于“自我”的艺术追求,但是第一幕过后完全沦为了日常剧,没有强大的视听冲击去展现,在经典主义的叙事下没有了自我,尽是条条框框,而对于二战反思这方面做的则是更差,甚至没有反思,整整180分钟下来尽是没用的废戏。这并非“无主之作”,而是平庸之作。
@火枪手吱吱 7.5
第一段太好以至于拉高了观影预期,二三段的平庸拖沓,如同在看包装精巧的迷你剧。从探讨特殊时代淹没的个人悲剧,转到备受阻挠的通俗爱情,再到传统艺术家传记,观影过程有明显的割裂感。画家的创作是"无主之作",这部片子也是"无主之作",看不到导演的任何作者意图,只有隔靴搔痒的讨巧。 (但汤姆·希林和葆拉·贝尔都是我喜欢的演员,不忍打低分的手在微微颤抖。
@嘉措 7
1这就是《地久天长》哇,你对《地久天长》的喜欢/厌恶 基本上就是对这部影片的看法,一样都是真实的大框架 一样时间横跨很长, 想要讲述一堆东西 政治 战争 压迫 柏林墙 控诉和被迫堕胎,你在看《地久天长》想讲什么 大背景 计划生育 被迫堕胎 知青 改革开放 差不多吧,其实呢两部电影一个味道 你想要阐述这些东西 但是最后都能沦为了一部影片的一个背景罢了 我就轻描淡写告诉你一下我这影片什么东西什么都沾不过一笔带过罢了,这部核心呢 不就是对艺术的表达,对一个艺术家从幼年到成熟的成长历程,对于影片时长也可以参考对《地久天长》三个小时的态度,不过不得不说这部绝对比那部强很多,各方面的完成度也更高。
2"绝对不要把目光移开,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这就是一个受姑姑的启迪见证姑姑被抓到精神病院开始踏上艺术的旅程,从茫然到开始一点点的找到真的"我"找到对真实的表达,也最终找到了自由起码相对的束缚变少了。
3我比较喜欢开头到姑姑死亡那部分,还有最后作画那段。
@仲夏之门 7
算是从很别致的角度讨论了艺术与政治气候的联结,及其对解放个人意志、挣脱世间规训的作用,时代的惊雷声如颜料泼洒开来,180分钟毫不觉冗长,这是老冯的本事。当然也不能因此忽略电视电影感充溢的问题,好几幕时空切入过快,断裂感分明,所幸那些抖落的浮光和烟尘,都在后半段汇聚成无比朴实动人的暖流,特别是「油脂」和「羊毛毯」承载的意味,指向“认识你自己”的永恒命题。看Tom Schilling和Paula Beer拍拖,我的心都要化了。

里希特面对如此众多的艺术潮流并没有择其一而从之,而是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创作方法论,即照片绘画(Photo-basedpainting)。他以照片为基础,但是却不完全重现照片;他不完全重现照片,但是又不进行拼贴。艺术家采用了一种灰颜色重新解读照片(有些照片本来就是黑白照),并在绘制照片时,经常将两种相互矛盾的手法(粗糙与细致)并置于同一幅作品中。忽略原照片的细节是艺术家经常采用的手段之一,在忽略细节的同时对照片进行模糊化处理。拒绝在作品中采用拼贴的创作手法使他的作品与波普艺术区别开来。

在波普艺术中,艺术家虽然也以照片、影像等为基础进行创作,但是,他们对拼贴组合的运用要远远超过尊重照片的程度。

对于里希特来说,照片是表现这种艺术目的最佳媒介。镜头是毫无情绪的,只起到记录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照片中,里希特将自己从传统的绘画批评系统中疏离出来,因为,照片是没有风格,并绝少掺杂艺术家的主观情绪。同时,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也尽量减少作品的物质属性,使它表面光滑,在形态上更像照片。

罗伯特试图追问里希特选择图片的标准,但是,确毫无结果。追问一个照片画家选择图片的标准逐渐成为一个假问题,人们不可能得到确切的答案。因为对图像的选择可能与艺术家某个阶段的具体思想状态有关,当然,不排除由于长时间的艺术创作,可以发现艺术家作品主题的规律性,但是,这完全可能出自艺术家的无意识,即里希特所认为的内在直觉

但暂时抛开故事与真实人物的交汇,或许影像本身的创造力并未让人有足够优秀的观感。

@德卡的羊 6
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不好,像伸出手去触碰又立马缩回,等于什么都没说,留下轻描淡写的点点痕迹。像这样一部缺乏必要构建的影片,必然也是缺乏驱动力的,如同无头苍蝇乱窜了180分钟,然而问题不仅仅在于内核的空洞,就连情节也没有必要的塞了三小时,几乎都是可有可无的程度。如果说第一幕还可圈可点,那么后两幕则几近于一无是处,并创造出割裂感。偏偏某些可见的处理也还属精致,影像也还具美感。肉与灵,不闻“灵”深,但见“肉”美。所谓鸡肋电影莫过于此。
@纯肉锅贴 5
如果说真的只是对于历史的关照那真的是非常灾难了,好在后面逐渐走到了对于艺术理解的陈述上,但是总体上还是倾向于一种无意识的平庸创作观念的,但是纳粹美学、根源自个体记忆的美学之间的矛盾与纠结也没有多少呈现,不过或多或少可以与《残影余像》进行对比还算是有些意思。
@稳中向好第一人 2
低配版《窃听风暴》+《阿基里斯与龟》,三个多小时的冗长无聊的流水账,史诗个屁。
@果树 4
并没有比其他二战反思电影拍得更加不一样,于是便流于了平庸。电影想讲的东西太多,全塞进去后每一部分都没讲好同时也影响了全片的纯粹。很喜欢《别人的生活》,于是对这部愈加失望。

从他的“作品”中60年代初里希特以其照相现实性画对数十年绘画艺术与所谓更合乎时代的摄影艺术相比已失去意义的看法,找到了有说服力的回答。他以使用和模拟照相性的元素的绘画战略成功地摆脱这一挑战。当时里希特认为,针对复制图片的无所不在,传统的绘画艺术只有适应改变的媒体条件,自己变成照相艺术,同时不放弃其本身的绘画性质,才能保持其意义。

“这张照片是最完美的画面。它不会改变;它是绝对的,因此是自主的,无条件的,没有风格。无论是通知方式还是通知方式,它都是我的来源。”

“我不会创造模糊。模糊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不是我的照片的身份标签。当我解散分界并创造时,这不是为了破坏表现,或使其更具艺术性或流动的过渡,平滑的均衡表面,澄清内容并使表现形式可信(“alla prima”impasto会让人想起绘画,并会破坏幻觉)。

我模糊了一切,使一切都同样重要,同样不重要。我模糊的东西,使他们看起来不像艺术或工艺,但技术,光滑和完美。我模糊的东西,使所有的部分更贴合。也许我也模糊了超重的不重要信息。

所以是否这种艺术的魅力,在电影之外显现了出来?

@亦可寻陳8
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家将自由还之于民,用艺术为社会服务,这样的艺术没人主人,属于人民,属于历史。导演用唯美摄影展现光影史诗,用动人配乐温暖人心,用一种较为奇特的方式回望历史,审视自由,三小时的篇幅也会意犹未尽。
@李骞人8
在画作里影射父权的阴影、用影像的手段模糊不愿看到的现实,是全片最妙的两个点子——重点是“模糊”,现实被眼前的手背挡住,记忆被自主地筛选,画作是主观地创作,影像是一种假象。
@幽幻 8.
影像方面并不出彩,但在当下的语境创作这么一部以剧情为核心,视听语言老派精简的电影无疑是最诚恳的。这是一篇娓娓道来的德国战后的社会缩影,更是历史波涛下的个人成长历程。三幕像是三部电影杂糅在了一起,但离不开的是艺术家,或者每个人,对自我的追求。凝视生活,不要看向别处,从过往中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无主之作,这也是导演的态度。一头一尾,在公交奏鸣曲中感受真我。(男女主实在是太养眼了,看他们谈恋爱是种享受)
@Kriky 9
从某种程度而言,电视剧与电影,照片与写实绘画之间存在某种内在关联,即主流目的强化与个性风格缺失。尽管里希特宣称影片严重歪曲其个人经历,但本片的艺术理念却与里希特的先锋照片概念产生有趣共鸣。设置巧合而不延伸,丰富议题却不细化,就像里希特临摹照片后所做的模糊处理,使一切细节同等重要却又同时可被忽视,从而达成一种微妙的均衡。
@秋刀鱼木 9
几乎讲尽了人们能对“德国”形成的刻板印象:“自我设定自我,自我设定非我”的德式哲学,三四十年代的狂热,分裂时期的迷茫。但时代议题恰又是影片全力拒绝陷入的,整个时局被最大程度地淡化,仅仅以时空的方式为那些目的缺失的随机事件提供了可感的条件。而电影真正聚焦的,是这些事件如何通过个体的独特体验被赋予意义,换言之,缺少主体的随机性如何在肌肤之亲中转化为最真实可靠的信念。这一点好迷人啊,尤其是当乐透号码的隐喻出现时,拍案叫绝。唯一我感到困惑的是对笛卡尔的引用,我并不觉得笛卡尔会赋予知觉任何可靠性,像毛毯和油脂那样。另外男主好美好温柔好会说情话,有这样的爱人我……我……我就会和他分手然后对着幻象崇拜终生。
@下次开船 9
“只有在艺术里,自由才不是幻想。“关于政治、艺术、爱与希望,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对待真实与历史。大师之作,摄影、配乐、镜头调度都属一流。刻意弱化的冲突使得电影的基调不是那么沉重,平添一份自然与流畅。典型的三段式结构,中间一段略显松散与疲软,把政治因素对个人的影响全都借以单一角色表达未免欠缺说服力。汽笛声前后呼应,模糊掉的画作也与童年时期的手部特写+变焦镜头巧妙联系。“人们总是不喜欢自己的照片而更喜欢自己的画像,因为照片太真实了。”以及,德国人真的很喜欢探讨哲学,所以,什么才是真实存在的呢?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吗?

打分:@满岛光 7 @海鸥马步 7 @保质期已到6 @月色归来时 7


部分资料来自与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如有侵权惹就…好好处理惹…

如有友邻短评未收入惹可以速速豆邮,因为周末事情有点儿多不好意思惹…

最后推荐一部关于格哈德里希特的纪录片吧~视频网站可能有哦~

下期见咯~

 4 ) 那些不断失去又不断争取的自由

电影的开场设定在德累斯顿的堕落艺术展览上,Elizabeth带着小外甥Kurt参观这些被第三帝国斥为“无用,疯狂,放纵”的现代艺术,电影里那位趾高气昂的官僚指着康定斯基的抽象画作得出了诸如此类的结论:“这些高价画作是对税收资源的浪费”,荒谬的是,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本人就曾是现代艺术的超级拥趸。

堕落艺术展(The Degenerate Art Exhibition),是纳粹德国对艺术界展开清洗的前奏,真实发生地在慕尼黑(电影里改成德累斯顿),之后蔓延到其他城市。这里说的“艺术界”,并非全部艺术,希特勒痛恨的是现代的抽象派艺术,对古典艺术则倍加推崇,后来纳粹招牌导演李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拍摄的一系列宣扬德意志帝国气魄的电影就深得希特勒审美精髓,充满了古典雕塑的庄严美,在《意志的胜利》中,你很难不被它所流露出的磅礴、轩昂、国家集体主义所煽动,尤其在那个意识形态摇摆不定的年代,大众极容易沦为政治号令的傀儡。

人对不了解的东西始终是心存恐惧的,当事物的发展走向超出你的有限认知,逃避是首选项;如果你手握权力,一切又都不一样了,个人意志被赋权后,拥有了对国家意志的主导权。这里引出了一重悖论,既然艺术被评定为“无用和堕落”,为何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剿灭?如果它是软弱的,那一个自视强大的政权应该没有理由去害怕会被颠覆吧?除非,权力机构深知,艺术拥有改变世界观的力量,这也是导演在映后Q&A所表达的。这种矛盾构成了政治最虚伪也是最具欺骗性的面相。

另一方面,这种清洗与希特勒所笃定的“优生学”一脉相承,电影中Kurt的岳父(曾是纳粹德国的妇产科医生,为那些被定义为生理心理残疾的女性做绝育手术)终其一生都受这种思想毒害,连自己的女儿也不放过。希特勒断章取义尼采的超人学说,认为唯有纯净雅利安人的血统(racial purity),才能造就一个没有弱者的德意志。同理,艺术上的那些impurity,也是应该被清理的。

这决定了《无主之作》和政治背景是无法割裂开的,电影追随男主轨迹,分为三个时空:纳粹德国,东德,西德。但电影最美妙之处,恰是渺小人类试图摆脱政治外力所做的努力。尽管在一个被剥夺光明和幻想的世界,无论是Kurt和Ellie的迷人爱情,还是Elizabeth流血敲出的C大调,都是彻头彻尾的“非理性行为”,所谓被加缪定义为悲剧的特质。愈浓烈,就愈凸显人世的荒诞,愈不和谐,就愈反衬出社会的秩序井然。《无主之作》在歌颂“堕落”的同时,也唱响了自由的乐章。

童年时期的Kurt目睹了姨妈Elizabeth被强行送进疯人院,在这位偶尔人来疯的长辈身上,得以寻觅到一丝被称为“人性光辉”的东西,这是纳粹阴霾下人性尚未完全泯灭的虚弱象征。电影曾给出Elizabeth的脸部特写,那双如地中海般蔚蓝的眼睛很多年后我们仍将看到,那时Elizabeth已成为帝国遗传学的牺牲品,她的外甥Kurt则长大成人,继承了这抹蓝色,在数度聚焦于Kurt的眼部特写中,产生了奇妙的时光回溯感,是某种心有灵犀的对望,艺术,剥夺了时间对记忆的宰制,淡化了压迫造成的创伤,带着观众蹒跚回到Kurt和Elizabeth坐巴士回家的那天下午,残酷和美好并存的时刻。

战争和死亡无疑是种负担,少年Kurt却以蓬勃而充满生命力的姿态出场,那句“我发现真理了!”透露出孩童的顽皮和无邪,也和战争德国的废墟状态格格不入。一开始他在印刷工厂工作,很快因为天赋异禀考上了艺术学院,学习写实主义绘画,这在东德是主流,大家似乎默默接受了这种不容置疑的趋势。战后苏联和美国迅速划分势力范围,造成了德意志分裂的局面,人被历史大潮推着向前走。在东德,太享受艺术似乎成了一件很布尔乔亚的事,务实地为政治服务,成了它唯一的使命。绝望的不是谁来当政,是你发现,无论谁话事,艺术都逃不过沦为附庸的命运。你以为这个政权倒下了,人民就会重获自由,但不过是换个囚笼呆着,做着另一种形式的困兽之斗。一颗螺丝钉的悲哀,在于它全部的价值肯定都来自他人,这个“他人”可以是A,也可能哪天就变成了B,C,D。所以螺丝钉可以被轻易取代,就像Kurt为博物馆画的“劳动者万岁”的壁画,很快就被抹掉换上新的代表政府意志的画作。

Kurt之后逃离东德并成功进入西德艺术学校学习。在西德,展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有太多的“ich”(德语:我),“你的问题就是有太多的ich,ich,ich”,东德艺术学院院长的警戒言犹在耳,彼时Kurt本想退掉壁画的工作,最终还是妥协了;而此时此地,拥抱自我反倒成了被鼓励的,艺术学校里的那些怪咖,有用马铃薯搞创作的,有狂割纸的,还有往自己身上泼黑白油漆的,他们无所畏惧突破着艺术的传统边界,掀起一场接一场的自我革命。始终相信,艺术是需要管道来表达的,不管你对艺术做何种价值判断,虽然这种“创作自由”有时候让人过于注重形式是否够创新,忽略了最本质的艺术核心,Kurt也曾被这个陷阱迷惑过。

在探索的道路上,Kurt终于明白,艺术的创作并非炫技,也不是停留在表象的不知所云,它首先要是真诚的,与生命息息相关。记忆里模糊却又清晰的姨妈Elizabeth,孕育新生命的爱妻Ellie,纳粹凶手,响应国家号召的战斗机...那些黑白照片,是连接Kurt年轻生命过去和现在的bridge,也成了他的创作“缪斯”。复刻旧照片,用绘画的形式呈现,这些画作被做了模糊处理,色彩单一,初看似乎只是copy,全无技巧可言。但穿透那层画布,确是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抛弃对形式的过度追求,绘画还剩下什么?被问到画中那些人都是谁,Kurt以“不认识的人”做回应。对历史,人是健忘的,时光长河里那些不具名的人事物,转瞬即逝的悲欢离合,最终都变成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来论证战争波及的范围,死亡人头,势力对比。数据帮助我们厘清错综复杂的事实本末,但面对庞大的真相,终究还是雾里看花,情绪的部分,感性压倒理性,则交由艺术,飘渺的迷惘和悲伤,总是能在艺术中找到慰藉。Kurt的画作有一种朴素的力量,就像毕加索扭曲的被几何切割的人像、康定斯基难以捉摸的点线面组合,在五花八门的形式下,都诉说着同一个单字:ich。

《无主之作》的剧本借鉴了德国画家Gerhard Richter的经历,这也是电影把背景地设定在德累斯顿(Richter故乡)的原因之一。导演曾和Richter共度数周,电影最终也“利用”了Richter的那段创伤(use the trauma of his life),但或许正是靠得太近,87岁的他至今都未看过电影成品(导演映后Q&A)。无论如何,这都印证了一点,即艺术创作是需要养分的,无论是来自外界,还是来自内在,艺术的梦幻部分还是需要一个根基作支撑。

《无主之作》不是那种使用前卫镜头语言的电影,叙事也是中规中矩,甚至是cue到G点的配乐也有泛滥之嫌。但跟强大的情感共鸣比起来,这些都是个人口味问题,并没有到宣兵夺主那么严重。对艺术的自由追求,总是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只因它伤害到了某些人的利益,然后被冠冕堂皇地贴上“anti-something”的标签。

就如导演说的,今天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了《五十度灰》或是超级英雄的电影,不是说这些电影不好,电影一开始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精神享受,只是感官上的满足容易造成思想倦怠和麻痹,时间久了我们也就认可了某些既成现状,懒得改变。所以《无主之作》是勇敢的,导演也是勇敢的,筹资和宣发是这类电影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尤其是在如今电影院都被好莱坞大片占据的当下。驱使导演去拍《无主之作》的是responsibility,上一代人经历了什么,必须有人说出来,而不是用一个“I‘m guilty”或“I’m not guilty”敷衍了事。

人类的历史,是不断失去、不断争取自由的历史。自由太脆弱了,我们所享有的,珍贵而易逝。

 5 ) 从《无主之作》里的“我”到现代美术史

1


十年前,一部叫做《巴德尔与迈因霍夫集团》的电影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这部影片讲述了70年代西德的恐怖组织“红军支队”的兴衰史。影片中,激进的年轻人通过暴力手段向社会“发声”,通过抢劫银行、爆炸、暗杀等手段对“堕落的资本主义”展开报复。“红色支队”以人民的名义大肆杀戮。如果查阅“现代恐怖主义”这个词条,会发现,这股势力是恐怖主义的源头之一。

今天,恐怖主义已经被全世界所熟知,在人们的认知中,他们除了残暴、激进外,同时带有一定“理想主义的色彩”。尤其是70年代,类似于“红军支队”的恐怖组织还曾引发一部分人的同情,在同情的声音中,将“红色支队行动”等同于革命是最常见的看法。电影里,极端分子听摇滚乐崇拜切格瓦拉,被赋予浪漫色彩。

过了五十年后,在不断的演变之后,恐怖主义终于由最初带有浪漫复仇性质的行动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如同癌细胞一样,通过不断地复制侵占社会的肌体。成为全世界有待解决的难题。

1989年,在莱茵河下游的克莱菲尔德的豪斯埃斯特博物馆,十五幅朴素的灰色绘画作品再次唤起了人们心中的回忆。这组画作叫做《1977年10月18日》,正是以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恐怖集团为主题。

《 1977年10月18日》系列组图

在博物馆的墙壁上,这些作品被默默的展出。作者出于对恐怖分子的人格尊重,对媒体报道作品提出了要求:不得复制,不举行新作品面世的庆祝活动。

这组惊世骇俗的作品的作者是德国绘画艺术大师格哈德·里希特,这组绘画之所以叫做《1977年10月18日》是因为这一天是红色支队骨干巴德尔、古伦德、迈因霍夫的死亡日。

正如所料,这次展出随后引发轩然大波,批评家认为里希特将“恐怖分子”描绘成了“殉道者”。但在里希特看来,他并非同情他们的“理想”,而是悼念某种无谓理想的失败。

在一次访谈中,他说“一种意识形态为什么会对人们产生这样的影响;为什么根本要有意识形态,是否这不可避免。”而他也看到“信仰意识形态或宗教狂热或疯狂的普遍危险,是每一个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是里希特在30年前的反思。

格哈德.里希特

在《巴德尔与迈因霍夫》放映的十年后的2018年,以里希特的原型改编的传记电影《无主之作》上映,很快这部电影被许多电影爱好者评为今年最值的佳作。正如里希特本人对意识形态的怀疑,整部电影,贯穿全片都在讨论,在意识形态包围和塑造之下,那个真实的“我”是谁,又在哪里?

《无主之作》电影海报

电影开始于纳粹统治时期的“堕落艺术展”。电影里,里希特以库尔特的名字出现,由姑姑带着参观这次展出。“堕落艺术展”顾名思义,是纳粹向人们灌输“对与错”的概念。电影里,现代艺术被纳粹描述成某种“视觉疾病”。

对不懂、不理解、反对的事物进行讨伐,一直是独裁的统治套路。

正如电影里展示的,现代绘画艺术家正是在1937年被戴枷示众的。他们一旦被纳粹规划为颓废艺术派,相关的作品就会被查抄,艺术家也会被禁止自由展出作品、不得担任教职、甚至终身禁止作画。

这场反颓废艺术运动是纳粹文化官员戈培尔等人发起的。在运动中,几百名艺术家被划分为颓废艺术家,16000件艺术品被禁止传播。德国著名的先锋教育中心包豪斯学校也被关闭,尤其是有着犹太和俄国血统的教师和学生被认为对纳粹政权构成了威胁。

1934年,希特勒发表了针对颓废艺术的讲话,他说艺术的使命不是“为了肮脏而肮脏,描绘人们的堕落状态,以画低能儿来表现母性,或是以描绘畸形白痴的方式来表现男子气概”。这段话后来挂在慕尼黑“颓废艺术展”入口处的墙壁上。

这场政治色彩浓烈的文化艺术运动,让很多艺术家不得不离开德国流亡他乡,甚至有艺术家因此自杀(基尔希纳1938年在瑞士自杀),而留在德国的艺术家,要么常常遭受盖世太保的迫害,或者后来被关进了集中营。

饮弹自杀的艺术家基尔希纳

电影里,二战结束后,库尔特留在了东德,苏联的意识形态,对现代艺术也是不能容忍的。课堂上,教授告诉库尔特:表现工人阶级大团结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好的,现代绘画中那些颓废的元素是不知廉耻的。

在格哈德里希特1964---1965年的笔记中,他写道:带有一定阐释性的包含一定意义的绘画不是一副好画,绘画看起来难以理解、没有逻辑,毫无意义,它揭示了许许多多的方面,它消解了标准,以及事物的意义和称谓,它向我们展示了多重意义和无限变化,从而否定了单一意义和观点的出现

那段时间,是里希特刚刚找到自己绘画的道路。通过模糊物品,使每样东西同样重要也同样不重要。那个场景,是里希特或库尔特心中的“我”在发挥作用。

库尔特剧中画模糊照片

实际上,《无主之作》只是借鉴了格哈德·里希特的部分生平,在现实世界里,这位画家被誉为“抽象世界”的国王,也是在世的“最贵艺术家”。

2016年有两本书被引进国内,分别叫做《十二月》《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两本书都是里希特与德国导演、作家克鲁格合著。以没有逻辑,没有连贯的方式记录生活的一些瞬间。看起来没有意义,又像是在提供一些生活中的谜语。

格哈德.里希特 《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和《十二月》

2


有了“我”的意识,就会有来自“我”的怀疑。

电影中,库尔特从东德逃到了西德;现实中,里希特也是在1961年离开德累斯顿逃往西德。

逃往西德后,里希特在杜塞尔多夫学院继续进修,那一年里希特甚至对杜尚和达达都一无所知,他茫然的走进了一个摆脱了意识形态控制的激进环境,为了吸收大量的信息,他不得不重新从速写开始绘画。到了美术学院,他认识了另一位艺术大师波伊斯,在《无主之作》里,这位大师的角色叫做维顿,就是那位在课堂上烧掉政治海报的教授。

随后的波普艺术思潮爆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波伊斯艺术思想的影响。正如电影里这位极富魅力的教授,美术史上的波伊斯被认为是一位神一样的传道者。

里希特在1986年波伊斯去世写下如下信息:

“1962年的一天,我在杜塞尔多夫学院看见一位戴着帽子穿着马甲和牛仔裤的年轻人,我以为他是一名学生,后来发现他是一名新来的教授.....在波伊斯身上,一切总是那么不同:他没有打扰我,因为他没有依规则行事。他遵循不同的标准使用不同的策略;他当时正在为了一个“被扩展的艺术概念”而努力工作,这一概念是一种挑战。”

挑战与驯服,历来是艺术史上的两大主题。

一战时期,德国诗人利骚针对敌对国英国创作了一首爱国主义诗歌《憎恨英国》,一时间成为德国最炙手可热的文人,紧接着,随着战争的结束,他与他的《憎恨英国》成了笑柄,钉上了御用文人的标签。

在艺术的语境中,御用艺术家被人所不耻,几乎是千古惯例。

历史上,“意识形态”压迫“现代绘画”的时期在20世纪30--70年代集中体现,这四十多年间,除了电影里的纳粹德国和冷战时期的苏联、东欧、当然还有中国的文革时代。

如果记忆允许,人们对“文革美术”还并不陌生,在中国艺术史上,最奇怪的一幕发生在1979年9月27日的“星星美展”。那年中国美术馆馆内正在展出《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而馆外的铁栅栏上,挂满了“奇怪”的画。

这些绘画很快吸引了很多本打算进馆的观众,让这些看惯了文革绘画的人大吃一惊的是:“那些作品的表现手段是自由的,是从未见过的,展览像原子弹炸到中国艺术界一样。”这是新中国画家第一次发出挑战。

1979年中国 星星美展

这次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前卫艺术的开端,开创了中国美术的一个新时代,终于有了“让大众看不懂的艺术”,虽然星星美展只展出了两天就被撤销,但随后,9月29日晚上,“星星”的发起人决定在当年的10月1日举行一次抗议,并正式控告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当年,这次抗议引起了国际新闻界的轰动。

1979年那一年,中国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为地主和富农摘掉了帽子...是社会环境从斗争走向宽容的时代。星星美展,是中国美术与20世纪风起云涌的现代运动接轨的一年。1980年,“星星画会”正式成立,并在北京市美协正式注册。

在第一届“星星美展”的前言中,艺术家们说:世界给探索者提供无限的可能。

现代艺术仅仅是“看不懂”的怪东西吗?

如果回顾20世纪,就会发现,现代艺术不仅与“我”密切相关,也是与时代大背景勾兑的结果。

所以很多人会问,现代绘画在20世纪到底是变得越来越“晦涩”还是越来越“直接”?其中产生出的无数种流派与时代怎样关联呢?

3


***用一张图来解读20世纪现代绘画历程***

信息主要来源:英国史学家赫伯特·里德爵士的《现代绘画简史》

至此之后各类新生艺术形式层出不出

...

4


里希特早在1972年他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艺术具有社会性,这是一种误解。只有当艺术没有直接被利用于做实际工作时,它才真正与社会相关。假如艺术只是艺术,它对社会有用,假如艺术宣传某物,它就对社会无益。

艺术家是没有主人的,就像灵魂应该是自由的。

在画“恐怖分子”之前的1986年,里希特在笔记中曾阐释他对纳粹和苏共意识形态灌输的厌恶:新的事实引起新的解释,并因此产生意识形态,追求意识形态的行为最多造成没有生气的东西,并容易成为罪犯。

就像《无主之作》中那段精彩的关于乐透彩的隐喻:数字没有意义,只有中了奖,它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里希特或库尔特看来:真正的意义是被外表覆盖着的(摘自1977年里希特访谈)。

就像恐怖主义,在里希特看来,“红军旅”不仅是恐怖分子,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牺牲品,如果现在人们回头看十年前的那部《巴德尔与麦因霍夫集团》,就会发现,这群恐怖分子是一群年轻、热血、积极投身社会运动、甚至充满正义感的一群人。但同时,里希特也看到了被这种强大的“理想主义”蛊惑后,思想让人产生的令人恐怖的力量。

而《无主之作》中最感人的画面,也许就是库尔特展开双臂,感受汽车鸣笛的那一幕:一种绝对自由的自我和一个纯洁的灵魂。

参考:朱其《形象的模糊--里希特艺术笔记与访谈》

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


在“知其贰”微信公众号

回复关键词“无主”送 格哈德里希特 高清画册

 6 ) 无我 我 无我

Ich Ich Ich

是自己的一些小感想完全是因为短评写不下了才放到这里。

其实看到最后一刻的时候还是没有完全理解这部电影为什么叫无主之作,后来细细想了一想才算有些明白。

它很长,三个小时,看到最后最初的感悟已经快消散,脑海里留下的不过是这一段观影的过程。

因为完全没有看内容,我带着一块空白的画布来看这部电影,我不知道无主指的到底是没有主人的作品,还是没有主见的作品。

也许是后者吧,单纯地去描摹照片自然是没有主见的一种做法,所谓没有主见背后却是真实与和谐。

这样想来,这部作品和人们一直讨论的艺术是否是在输出价值观,是否要用个人价值观批评一部作品的问题倒是很有关系。

很难去批判影片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否一无是处,但是有趣的点在于,在德累斯顿教授教给他的是没有我而归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杜塞尔多夫的开始阶段,库尔特开始追求我,但是最后他又归于了无我。

所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无我和库尔特最后寻求的无我之真正差别在于何处?

我想在于那句“绝对不要把目光移开”吧。

(又是一通胡扯哈哈哈没能抢到不合时宜的人的票的我狠狠落泪)

 短评

3.5 精致漂亮,但不够惊艳。如果变成bbc三集片比较合适,第一部分五星,中段比较拖沓且闷,第三部分和想象中大不一样,并没有去制造drama,而是冷静讲完故事。但情感冲击弱了,比[窃听风暴]差了一部[黑皮书]吧。

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导演障眼法玩的太好了,一个故事转另一个故事,一个中心跳另一个中心,当你以为讲纳粹迫害少女时一下子就变成男孩成长,当你以为在讲爱情时,又画风突变讲艺术,你以为会看到震惊的艺术作品时又成了平庸之作不知所云,最后我已经不知道这个无主之作和主题有什么关系了。。。。。。。。博伊斯有点好玩

10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Werk ohne Autor,没有作者的作品,没有主角的历史。

13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先有自由,才有艺术

15分钟前
  • 橱窗外的大怪兽
  • 推荐

在这个装装新潮耍耍先锋就能被当作一流影像创作者崇拜的浮躁当下,最通俗的往往是最诚恳的,最情节的往往是最动情的,朴实真挚的杰作,即使的确可能是二流的。

19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嗯...我以为会是一个东窗事发然后撕成家庭伦理的故事,结果是我的境界太低了...

23分钟前
  • cities
  • 推荐

只有我知道为什么我爱这部电影。只有我知道为什么我看完之后会长久地哭泣。我用我精神世界的全部沉默去颂赞它。

26分钟前
  • 树骨头
  • 力荐

跟“窃听风暴”相比少了政治批判力度,但多了一份温柔的人性。男女主之间的宿命纠缠足以让旁观者揪心,但爱情让他们灵魂与肉体丝丝贴合,让他们可以不用了解真相的拥抱在一起,无视纳粹、无视父权、无视XX主义。没有大声撕喊,却仿佛听到历史的喇叭轰鸣......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如果你问我:艺术是什么?我会暂时模棱两可。但我知道,我看《自由引导人民的》的时候脑海中会回荡《viva la vida》和《春之祭》,我听《中国孩子》的时候眼前会浮现《饥饿的苏丹》和《奥马伊拉的痛苦》,本片我看到听到:精神病知道二加二等于五,神经病知道等于四的时候,我想到了《1984》。艺术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Art can be a party,but not Party,it's about liberty。

3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我 我 我

36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用艺术表达真实,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创作了揭露真相的画作。没人喜欢自己的照片,但人人都喜欢自己的画像,照片明明更加真实。那么,就把照片绘成画吧。这样更能看清楚什么是真实,不要把目光移开,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好的。

3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真实的就是美丽的,就是艺术的。普通人的人生也是诗意的,一部充满了哲学的传记片。三个小时竟然一点也不沉闷,结束之后全场掌声雷动持续了得有三分钟。

40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推荐

“绝对不要把目光移开,你看到的所有真实的都是美好的。” 不及上一部《窃听风暴》惊艳动人,总感觉少一个爆发的出口,但也不失为一部流畅的佳作。“只有在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

4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生日的时候看的 想起过去两年 从决定来德国的那一瞬间 到开始厌倦这里的街道像厌倦所有生活过的地方 只有重新坐在电影院里 才能想起两年前对德意志的向往 才觉得 艺术 生活 自己 还是很schön的

46分钟前
  • 佳期
  • 力荐

政党的展牌会被烧掉,历史的壁画总被抹去。艺术会点燃保守,禁锢总粉刷自由。万物的力量响在头顶,宇宙的声音来自车鸣,世界的公式写在风中,真实的图像藏在画里。调转胎位可以拯救世界,交叉记号能够毁掉生命,关于恨是画中的模糊,关于爱是额头的油脂。合二为一可以孕育结晶,创造作品,让艺术重生。

5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看汤姆·希林和葆拉·贝尔谈恋爱是种视觉享受。它拥有浪漫的爱情、美丽的视听、触动灵魂的纯粹,传达出一种栖息的诗意,所匹配的视听语言是传统而浪漫的,看起来缺少先锋技巧,很影戏,很老派。它是“艺术本质为诗”的拥趸,有一种将光照进历史的裂缝中的力量。188分钟,一点也不长。4.5

54分钟前
  • 南悠一
  • 力荐

汽车喇叭长鸣,最后“无主之作”片名出来时,想起立鼓掌,电影能展现的人生中的所有美,这片一次性全都给我了,太享受太完美了。这是一部让人“顿悟”的伟大作品,我好像懂得了该如何走今后的路了。所有真实的事物都是美丽的,我能做的就是,永远不要把目光移开。想不到今年最后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电影,带来如此排山倒海的震撼,它演的已经不仅仅是电影了。那些生命中的不协调音,随着关窗投影的剎那,定格在你我命运的画布上了。

59分钟前
  • 四夕中心
  • 力荐

「你如此美丽,这甚至不那么浪漫,因为爱上你是件太容易的事。」很喜欢。

1小时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电影创造出一种回音壁的效果,历史语境下不计其数的偶然,如千军万马般顺着墙壁反射前进,汇聚成为艺术源头的必然。在如此的传导过程中,充满着过度设计的巧合、悬念与戏剧,而这一切之所以并未失重坠落,是因为始终有一团真挚而浓烈的情感将其稳稳托住。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A,姨妈在不正常的年代因展现“我”而被毁灭,父亲迷失了“我”而自尽,岳父压抑了“我”而恐惧,妻子被父亲控制了“我”而想挣脱,老师的“我”因机缘巧合而有所感触,特殊的时代让一个个人的“我”窒息,“我”最终明白了“我”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是需要拥有直视的勇气,否则都是被模糊化的存在,且“我”会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我”,而导演,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作品里从来没有过“我”。

1小时前
  • 我们敏熙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