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转弯

全21集

主演:内详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剧照

急转弯 剧照 NO.1急转弯 剧照 NO.2急转弯 剧照 NO.3急转弯 剧照 NO.4急转弯 剧照 NO.5急转弯 剧照 NO.6急转弯 剧照 NO.13急转弯 剧照 NO.14急转弯 剧照 NO.15急转弯 剧照 NO.16急转弯 剧照 NO.17急转弯 剧照 NO.18急转弯 剧照 NO.19急转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心灵奇旅》(Soul)文化背景分析:何谓火花(Spark)?柏拉图的灵肉三分

作为全剧核心概念的「火花」(Spark)究竟是什么?

《心灵奇旅》(Soul)的背后,涉及了非常丰富的世界观:作为灵魂核心的Spark、生前与身后的神秘世界、神秘主义、月亮神话、荣格心理学等等。这些设定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都源自人类思想史上的显学,尤其影响深远的柏拉图主义。 因此这部片子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多数观众在观看过程都能够体会到。但在具体知识背景上,则在国内普遍比较陌生,因此不免产生很多「背后到底为何」的疑问。幻蓝在此一一解析。

Spark是什么?

电影的展开,始终围绕着一个叫做「火花」(Spark)的概念。它看起来是灵魂的一部分,无法通过教学得到,只能自己去激发。但在片中又否定了将其视作人生「目标」的观念。那么Spark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何如此重要。这就需要从始于柏拉图的「灵肉三分」观念说起。

火花(spark)是整部电影围绕的核心概念

柏拉图:灵肉三分

虽然现代科学的主流是身心一元论,但「身心二元」仍然是我们多数人习以为常的观念。不同的人,可能会将其理解「灵-肉」、「心-身」等等。总之,能够体会到人类——我们自己——是由一个精神性的部分(灵魂/心/精神)和一个物质性的存在(身体/物质)组成的。所谓「心想事成」「主观能动性」等说法,都是基于这个二元观念产生的。

但在更悠远的思想史上,「人」往往被认为并非由灵肉两个部分,而是三个部分组成:心智(Nous)、灵魂(Soul)和身体(Matter)。

有据可查在西方最早系统论述这一点的,是前4世纪的哲人柏拉图(前427-前347)。

在《理想国》中,他将人的灵魂分为三部分:理性、精神/情感和欲望。他以三个形象做喻:「理性」是人,「精神」是狮子,「欲望」则是古希腊的经典怪物——奇美拉。三者中理性居于主导地位,奋力驾驭着两种动物的冲动。其中作为「精神」的狮子是相对高贵的,人的喜怒哀乐等比较容易服从理性的支配;而如同怪物的「欲望」则更加低级,是身体的本能,盲目而顽劣。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即以柏拉图(中间居左)与其学生亚里士多德(中间居右)为中心

可以看出,这三部分,是从高到低分为三层的。在另一篇描述世界创造的重要文献《蒂迈欧》中,柏拉图延续了三层结构,并作了更偏「神学」的论述:

「进一步他(创世者)又见到,理性不可能属于任何没有灵魂的东西。这样思索的结果,在他构造世界的时候,他就将心智(νοῦς,Nous)放入灵魂(ψυχή,Soul),将灵魂放入躯体,由此使他所做的工作在性质上达到至善至美。」
——《蒂迈欧》30b,戴子钦译 (注:在原译中,将νοῦς译为“理性”,但与《理想国》中的“理性”(λογιστικόν)并非同一词汇。为避免混淆,改用在后世柏拉图主义者著作中,更常被翻译成的“心智”)

这里的三重结构和《理想国》中的略有区别,但大体结构类似。「灵魂」不再是三层结构的总和,而是退居中间一层,在身体和心智之间。最低的一层物质化为身体,与「本能欲望」对应。最高的「心智」,则对应「理性」一层。心智对应的希腊文用拉丁字母写法是Nous(也常译为“心灵”,或音译为“努斯”),是组成人的最高级部分。这一划分,被后世的柏拉图主义广泛吸收和发展,于是正式奠定了人的灵肉三分结构:

心智/心灵/努斯(Nous,精神性的高级部分) 丨 灵魂(Soul,精神性的低级部分) 丨 身体(Matter,物质性的部分)

这一点在后世西方文化中被广泛继承。除了成为希腊化时代的几大学说(柏拉图主义、赫尔墨斯主义、诺斯替主义)的共识外,也影响了基督教神学。基督教中同样将人依其看重、信仰自己身上的哪一部分,将人分为“属灵的”、“属血气的(属魂的)”、“属体的”三个层次。

这样的观念在其他文化中也广泛存在。中国传统民俗中,认为人分为魂、魄和身体三个部分,前两者是非物质性的。魂属天、是偏超越的;魄属地、是偏世俗的。古埃及人则认为人分为「卡」(Ka)、「巴」(Ba)和「身体」三部分。「卡」是灵体中偏精神、理性的部分,更偏向人的本质;「巴」是灵体中偏肉体、偏本能的部分。人在冥界的复活,就是「卡」和「巴」的重新结合。

新柏拉图主义世界/灵魂观 vs 佛教灵魂观

在佛教的《般若波罗罗蜜心经》中,则认为人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复合体,这五蕴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并不存在其上的一个「统合的灵魂」或「灵魂的内核」,因此人并不存在「本质」,「我」是一个幻象。这就是佛教中拒绝「我执」的理论基础。

如果将两者对照,可以认为柏拉图的灵魂观是洋葱,有内有外,越内层越核心和本质。只要界定某个基准线,那么就可以定义里面为「人的本质」了。而佛教《心经》的灵魂观则像蒜,只有几个平等的蒜瓣,彼此互不隶属,无论怎么界定,都没有「人的本质」存在。

从spark的特殊地位来看,电影中的灵魂观更接近柏拉图式的,和佛教的则有较大差异。

电影中的灵魂明显是中心结构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蒂迈欧》中,这样的三重结构,不仅适用于人,也适用于整个世界。在柏拉图笔下,整个世界被描述为一个有生命的统一体,同样是诞生于创世者之手。心智被放入灵魂之中,再用物质为其创造「身体」。这样「人」与世界便是「同构」的,这为后续泛柏拉图主义的世界观,提供了一项重要的原则依据——

世界分为若干层次,并大体划分为神性的“上界”和物质的“下界”; 上界支配下界; 上下同构的法则,即后世《翠玉录》中的那句“其在上,如其在下(As above, as below)”,这成为后世西方神秘主义所有流派的第一法则。

希腊化:柏拉图到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去世十几年后,发生了一件颠覆整个世界的事件。

众所周知,柏拉图有一位著名的学生,叫做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有一位学生,叫做亚历山大,当时还是希腊北方马其顿王国的王子。这位柏拉图学生的学生,即位时仅20岁,然后用十年时间,征服了当时希腊人知道的绝大部分世界。波斯、埃及、两河流域、小亚细亚、中亚直到印度边缘,这拥有悠久历史东方土地,均被纳入他的版图。

这位年轻的君主在东方的广大土地上建立诸多希腊风格的城市,希腊语成为这些地方的官方语言。这开始了古老的东方文化与希腊文化长达几个世纪的深入融合。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化」,广义的希腊化时代一直延续到公元四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并在后续一千年的拜占庭帝国仍然发挥着持续的影响。

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的庞大领土。这些区域后续都接受了希腊文化

希腊哲学——尤其以柏拉图哲学最为显赫——在东方广为流传,同时被东方人——尤其埃及人、波斯人和犹太人不断诠释,与当地古老神秘传统融合,从理性思辨哲学,越来越偏向神学和神秘主义。

「柏拉图主义」就是时期的产物。所谓「柏拉图主义者」,并非柏拉图开创学园的成员,而是一些自发研究、诠释柏拉图著作的学者。他们将自己视为为柏拉图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但有一定的理论原创性,并普遍融入了东方思想。「中期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两个时期。

除此之外,在希腊化时代继承柏拉图思想的,还包括作为西方神秘学源流的赫尔墨斯主义(Hermeticism)、以「反世界」为特征的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等。这些学说被当代神秘学、文化史学者乌特·哈内赫拉夫统称为「柏拉图主义东方学」(Platonic Orientalism)。电影中的文化背景,大多都来自这一大系。

希腊化三大学说。左:新柏拉图主义代表普罗提诺(Plotinus);中:赫尔墨斯主义作品共同托名作者、传说的神秘学祖师赫尔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右:诺斯替主义的代表神明阿布拉克萨斯

普鲁塔克:居中的灵魂(Soul)

在电影中的心灵学院里,22这样没有Spark的灵体,就是一个柏拉图意义上的灵魂(Soul)。它是精神性的低级部分,居于中间状态,只具备基础的情感能力。它一方面需要和心智(Nous)结合,从而获得「理性」;一方面有需要和身体结合,才能产生“感觉”。

公元一、二世纪之间,作为中期柏拉图主义者的普鲁塔克(46-120年,罗马帝国时代希腊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发展了柏拉图的灵肉三分观念。在其著作《论月面》中,他诠释了如上的理论:

大多数人正确地认为人是混合体,但错误地认为只由两个部分构成。原因在于,他们以为心智是灵魂的某一部分,因此,他们犯的错误并不比那些以为灵魂是身体一部分的人更小,因为灵魂比身体优越和神圣多少,心智就比灵魂优越和神圣多少。灵魂与身体混合的结果是非理性或情感性要素。而心智与灵魂的结合产生理性;前者是苦和乐之源,后者是善恶之源。 ——普鲁塔克《论月面》二十八,孔许友译
普鲁塔克是罗马帝国时代著名的希腊作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以博学著称。他的著作在文艺复兴时受到广泛欢迎。然而我家新收留的猫也叫普鲁塔克

普鲁塔克认为,这三者有不同的来源:心智来自太阳,灵魂来自月亮,身体来自地球。灵魂介于心智与身体两者之间,并连结两者。正如月亮(在当时的天文观念中)居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调和两者。

无生命之物(物质)本身没有力量,而且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心智则是无感情和独立自主的;但灵魂是混合的和中介性的东西 ——普鲁塔克《论月面》二十八

在心灵学院中,灵魂因为未与身体结合,是没有「感觉」的

在心灵学院中,22演示过作为灵体是没有感觉的,就是因为没有和身体结合,因为「感觉」源自身体。而灵魂转世必须拥有的“火花”(Spark),对应的无疑是心智(Nous)。

灵魂与心智相互塑造,然后全方位地包围身体,以此获得对其形状的印象,这样,即使它与任何一方脱离很长时间,但由于保持了相似的外表和印记,它仍然被恰当地称为一个影像。 ——普鲁塔克《论月面》二十八
所以灵体和自己的肉身长相相似

心灵学院中,没有获得「火花」,亦即没有和Nous结合的灵魂,无法前往地球与身体结合。这一点在普鲁塔克笔下也有描述:

而那些野心勃勃、精力旺盛、暴躁的灵魂,以及那些迷恋身体的灵魂……当他们受到烦躁和冲动的刺激并被从月亮引向另一次投胎的时候,月亮阻止他们沉入地球,不断将他们召唤回来,用魔力把他们捆绑住。 ——普鲁塔克《论月面》二十九

而之所以有这条法则,如前面的理论,灵魂未和Nous结合,就不会产生理性。这样的灵魂如果与身体结合,就会变成仅凭情感和本能行动的怪物,造成大地上的灾祸。希腊神话中的怪物,如巨蟒皮同等,都是这样的存在。

因为如果他们以脱离理性的情感官能占据一个身体,这就不是安定和谐的事情,不可小视。像提提奥斯(Tityus)、泰弗(Typho)以及皮同(Python)这样的生灵,以傲慢和暴力盘踞德尔菲并且混淆神谕,就属于这一类灵魂。他们缺乏理性,屈从于情感,因为妄想而误入歧途;但是即使是这些灵魂,月亮也及时将他们带回到她自身并使其变得有秩序。 ——普鲁塔克《论月面》二十九
没有spark(nous)就无法到地球上去和身体结合

电影中还体现了一种常见灵魂观,即灵魂是维持身体运转的原因。主角两次昏迷,都导致了灵魂的离体。但灵魂一旦设法返回,身体就重新活过来。这种观念在各文化中都很常见,柏拉图主义也不例外,如上文普鲁塔克所说的「无生命之物(物质)本身没有力量」。

赫尔墨斯主义则将这种赋予群体生命的存在称为「吹息/普纽玛」(Pneuma)。这个词汇与「呼吸」有关,源自古人对「唯有生者皆有呼吸」这一现象的观察,认为是呼吸带给身体生命(即使以现代角度,这一观念也不能算错)。灵魂被包裹在吹息中,驱动吹息,再通过吹息赋予身体生的活力。

灵魂在吹息中;吹息经过静脉、动脉和血液,移动活物,通过说话的方式托起它。 —— 《赫尔墨斯秘籍》卷十 赫耳墨斯之论说:密匙:14。肖霄译
灵魂回来,身体就会重启

火花(Spark):Nous的神性

上面提到,电影中提到的火花(Spark),即柏拉图主义中的心智(Nous)。在普鲁塔克笔下,它源自太阳,到达产生灵魂的月亮,被注入到灵魂之中,灵魂才变得完整、产生理性,从而被允许到达地球与身体(物质)结合。

在柏拉图的灵肉三分下,心智是组成人的最高级的部分,是人身上的神性,代表了人的超越性。所以在电影中,22在接到树上落下的种子那一刻,灵魂被补完,spark闪现出来。而主角则是在弹奏中,想起人生中那些平凡却宝贵的经历,留下满足的眼泪时,spark得以圆满。

他们的体验到自己的spark(Nous)时,都是源自从生活中体会到超越生活之美,亦即从「自然」中通过「美」,感受到了超越自然的神性。

体验到「美」的一刻,同时体验到了「神性」

在赫尔墨斯主义的残篇中,有一段非常美的神话描写,恰是对这一体验的隐喻:

对必朽之物与无理性动物的秩序宇宙,人子拥有一切权力,他冲破穹庐,屈身察看秩序宇宙的构架,因此向低层的自然展示了神的俊美形态。
当自然看到这位俊美得毫不过分且自身包含统治者们的一切能量及神之形态的人子时,她出于爱而微笑了,因为她在水中看到了人子最为俊美的形态的模样,在地上看到了它的影子。
当人子在水中看到和自己相像的形态,正是它在自然中的样子,便爱上了它,并愿望栖身其中。
愿望与行为同时产生,他便栖居在了无理性的形态之中。自然抓紧她的所爱者,四下拥抱他,围绕他,因为他们是恋人。」
—— 《赫尔墨斯秘籍》卷一 赫耳墨斯之论说:珀伊曼德热斯:14

「人子」由神创造,是人身上神性的来源;「自然」被拟人化为一位女神,是人身上物质性的来源。人即是两者结合的结果,因此具有双重的本性——不朽的精神与必朽的身体。单纯的物质“自然”并非“世界”。只有当人的精神与物质的“自然”遭遇,自然才变成“世界”,才开始具备“意义”。

在赫尔墨斯主义中,Nous被视作创世的第二位神,由至高神所创造,同时也是与人的灵魂相伴的一种存在。虔敬、拥有智慧的人,就会拥有Nous,从而获得认识神的能力;反之,人若痴迷于身体的感受,被其蒙蔽,就会遗忘自己的神性,被Nous离弃,在物质世界中不断被欲望折磨。电影中,那些因为对物质世界的某种执念而黑化的状态,就是后者的写照。

这样的人不停渴望难以餍足的欲求,在黑暗中挣扎,没有满足。折磨着他,让火在他身上燃烧得更旺。 —— 《赫尔墨斯秘籍》卷一 赫耳墨斯之论说:珀伊曼德热斯:23
被执念的欲望吞噬的黑化者

而对Nous的体验,则让人回想起自己的神圣出身,逐步摆脱物质和身体的束缚,回归神性的“上界”。在“上界”的诸层次不断上升,最终突破宇宙的边界,回到神的身边。

「美」在赫尔墨斯主义中,拥有崇高的地位。神是至美的,世上的美都因分有神的美而存在。美可以让人的心智、灵魂、身体三部分同时得到升华,靠近神性。

这美照亮了他的全部心灵(Nous), 便引燃他的整个灵魂(Soul),通过身体将它拉向上方, 美将他整个 人化作精髓。 —— 《赫尔墨斯秘籍》卷十 赫耳墨斯之论说:密匙:14
音乐的神性

在电影中,当人在演奏音乐、绘画、打坐等等中出神入迷,就会到达和心灵学院同一位面的地方。也体现了,通过“美”,体验到自己的Nous,激发了自身的神性,精神从而在那一刻进入“上界”。

在《拿戈·玛第经集》(Nag Hammadi Codex)中属于赫尔墨斯主义的篇章《第八与第九的论说》中,提到与之类似的情境——导师引导初学者,通过特定的内在修行和仪式,让精神到达上界与神最为接近的“第八重天”和“第九重天”。在这些神圣的境界中,所有存在都在进行歌颂神的合唱。

在柏拉图体系中,音乐的和弦是具有神性的。因为音乐的音阶,代表神圣的数学比例——这比例与七大天体(日、月、金、水、火、木、土)的运转的比例相一致。而这七大天体本身即是神明,为世界赋予时间。因此,数字和比例是宇宙的本原,演奏和欣赏音乐可以通达神性,与神比肩。

在看似平凡世界和生活的体验中,体悟到“美”,从而通达超越世俗的神性,从这神性中获得生活的“意义”。这就是电影中通过spark这一概念传达的真意吧。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一种形而上的解读。

诺斯替的Spark与二十二

Spark这个词本身,作为与灵魂相关的含义,最早出现在诺斯替主义的经典中。诺斯替主义( Gnosticism)亦是希腊化时代的一大重要思想和宗教运动,兴起于约1世纪。影响遍及整个旧大陆,从地中海沿岸一种延续到中国新疆地区。其流派众多,部分属于基督教派别,其他则与之无关。所有流派的共通特性,二元论及“反世界”的价值观。下面我们以瓦伦廷派为例。

诺斯替教义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物质的,黑暗而罪恶。世界由一位低级而邪恶的神灵——造物主德穆革(Demiurge )创造,其中充满了痛苦与罪恶。在这个世界之外,有一个纯粹光明、至善、神性的光辉领域“普累罗麻”(Pleroma),属于一位真正的、不为世界所知至高神——上帝。这位上帝是非受造的、代表无限的“一”。由他产生了六个本源,代表了普累罗麻的完整性。这六个本源由分别产生了十个(the decade)和十二个(the dodecade)天使。前者是十个超宇宙(aeons,又译“移涌”),后者则是十个宇宙(eons)。

“十”与“十二”相加,就是“二十二”,应该就是电影中“二十二”这个名字的来源。

「二十二」

人类的产生,是因为属于普累罗麻的一部分神圣之光,流落入物质宇宙之中。邪恶的造物主德穆革,将这些神圣之光囚禁在物质世界中,并制造出人的身体,将这些光与身体结合,进一步束缚起来。每个人身上属于普累罗麻的光,称为“神圣火花”(divine spark),也就是电影中“火花”一词的来源,与柏拉图主义/赫尔墨斯主义中的Nous一样,是人身上的神性部分。人是属于世界之外的“灵”(火花)和属于世界的“体”(物质、身体)结合的产物。后者是邪恶的,应被抛弃的。

诺斯替主义很多流派,也接纳了柏拉图的灵肉三分。

人类按照他们起源的意识等级,被分为三类:渴求上帝的属灵者(the spiritual);没有记忆以至于不关心起源的属物者(the materialists);以及二者之间的属心者(the psychics),这些游移不定的人,从感知的世俗世界向一种至高的焦虑前进,然而却并不知道需要坚守什么。 ——阿贝尔·加缪《理性与神圣》第二章诺斯替主义,朱佳琪、叶仁杰译,梁中和校

可以看到“属灵”的等级,是觉悟到身上的“神圣火花”(divine spark)者,对应的即是柏拉图主义的Nous。这这一等级的人,就会努力领会超越的知识“灵知”(Gnosis,即“诺斯替”Gnostic的词源),从这个黑暗的物质世界脱离,回到普累罗麻之中。

电影中的世界观,对“世界”(地球上的生活)的态度是非常正面的,所以体现诺斯替元素的地方并不多。但有一幕很经典,是二十二意外进入了主角的身体,感觉非常恶心,叹息道“我居然被困在这样一句躯体之内,好恶心”。

这句话非常诺斯替。“囚困”是最典型的诺斯替的意象,这个世界是囚困人的神性成分spark的囚笼,而躯体则是其中一间更加严密的囚笼。在诺斯替世界观下,不存在我们通常所说灵魂肉体分离的“死亡”。在世界上与躯体结合的存在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死”,通常的“死亡”并不能让灵魂(spark)与肉体分离,因为一旦脱离一具肉体,就会马上进入另一具肉体中——也就是转世——spark仍旧不得自由。唯有领悟“灵知”,才能寻得自由之路。

悲伤痛苦我在这肉体的衣袍中承受,他们把我送到、扔进其中。我要多次把它脱去,多次又把它穿上,不断的一次再一次地了断往往的挣扎,却看不到生命在它的斯金纳(sh'kina)中。 —— 《曼达派的秘藏》(Ginza. Der Schatz oder das Grosse Buch der Mandaer) P45

当然,在电影中并未对身体和世界持有这样负面、黑暗的观念。 二十二的这种诺斯替情绪,很快被证明只是她的误解。她最终爱上了世界,并想要长久的寄寓世界之中。而像食欲这对“物质的沉迷”,也是被肯定的。《Soul》这部片子是明确的「爱世界」的,是反诺斯替的。

荣格的“自性化”

对于源自柏拉图的种种形而上的灵魂学说,二十世纪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有一套基于心理学的解读。荣格将人的心理分为个体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部分。仅有个体意识是我们能够明确感知与控制的,后两者潜藏在我们平时无法知觉的部分,但对我们的心理有着真实的、巨大的影响。三者共同构成一个人的完整心理,荣格称之为“自性”(self)。其中集体无意识部分,是超越个人的、全人类共同的心理模式,由「原型」(Archetype)构成。原型是把人类共通永恒的经验主题具体化的模式,它会以相似的方式,在不同文明中,以神话、宗教、形而上的方式外在体现出来。

荣格将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最终目标,称为「自性化」。它是完成自己“自性”内容的整合,精神得到的最完满的发展、出于长久的平静与满足状态。他认为这是一个人成长为“是其所是”的过程。

通过一个生物过程,任一生物成为其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的那个生物。个体化是这一生物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无论这个过程可能有多么简单或是复杂 ——《荣格全集》第11卷

荣格认为,各文明中的「圣化」的过程,如泛柏拉图主义的回归神性、佛教中的“解脱”、炼金术中的“贤者石”等,都是“自性化”这一心理原型的外在体现。电影中,二十二和主角,通达“神性”、“顿悟”式的平静而圆满的心理体验,与荣格笔下的「自性化」高度吻合。而spark,在荣格的语境下无疑就是每个人“自性化”的方向,是一个内在的、圆融的,而非外在、世俗、可量化的目标。

充满「自性化」圆融满足的一幕

限于篇幅,这一概念在这里不再过度展开,相关中文资料不少,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阅。

期待下章吧:世界观与生前身后

在这一章里,对这部名为《Soul》的电影的灵魂观进行了分析,这很大程度反映了电影的主旨。除此之外,电影还留下很多内容,其世界观、每个人生前身后遭遇的究竟是怎样的世界、心灵学院又是什么,都留待在(下)中继续解读吧。

 2 ) 整部电影太高级了!从内而外,视听嗅味触通五感的高级!皮克斯,永远的神!

本来打算过两天去看的,但是今天下午一开分,芜湖9.2!圣诞夜给我冲!

整个电影太高级了!从内而外,视听嗅味触通五感的高级!

主题上,它探讨了一个终极的哲学问题:“人究竟为什么活着?”男主是一个不得志的jazz钢琴师,他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演出机会,结果走路太开心,死了。他当然不愿意就这样死去,莫名其妙被安排成了一个不愿意投胎的灵魂22号的导师,帮助它找到人生spark,然后去投胎。

一开始你会觉得人的spark是一个目标,比如男主就是jazz痴,其他生活的一切都不关注。在这个追寻的过程中,哲学探讨层层递进,你会发现,人生的意义在于吃一块好吃的披萨,和妈妈聊天,剪一个年轻的发型,听街头艺人表演,坐在阳光下等一片落叶悄悄落到手心……人生的意义,不是成功,不是目标,甚至都不是崇高的艺术(这是我的人生意义),皮克斯给出答案:是“过好每一天的生活”。这是什么拈花微笑的禅意!皮克斯,永远的神。我上一次看到这种哲学诗一样的“轻”,还是乌龟大师圆寂时候的樱花。

画风上,配合这样极简到极简的哲学探讨,整体画风借鉴了毕加索晚年集大成的简笔画。毕加索晚年简笔画做到了“心中无剑,手中也无剑”,就像轻如鸿毛的7克灵魂一样,一笔成世界。简洁,就是终极的高级。

通感上,特意选择了爵士乐,大家看过《爆裂鼓手》和《lalaland》就知道,爵士乐是特别能带人进入那种忘我的心流状态的,太享受了。然后电影里面出现的所有香气、阳光、细碎的声音都能让你通感到,我的天灵盖仿佛被这部电影掀开了;上一次拥有这种强4D通感就是《1917》樱花和尸体一起飘来的一个场景,太牛逼了!我现在就在天人交战,究竟哪一部是我的2020观影最佳!

而且这个电影还批判了职场人的异化,当然这只是我成年人的想法。电影里面有个很好玩的设定:负责死人的部门每秒都要死这么多人,一个都不能少;但是投胎部门就很chill,还联合起来蒙骗这个做题家。

所以我个人理解,这部电影也在教大人们,怎么样去抵制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确实是基本上无法战胜了,但我们可以阻止“自我异化”,自己把自己活成一头“社畜”。

去感受每天生活中的小美好吧!保持这种感知力!不要失去对生活的触觉,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3 ) 看到荒漠,也看到微光。

如果你的2020年和我一样糟糕,年末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总结只能勉强交出一份“我还活着”的答卷,那么当你看完《心灵奇旅》这部动画片时,也许会在世界某个角落和我一起击掌——是的,一事无成也没关系,至少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慰藉。

皮克斯用第23部动画长片证明它在创新路上已走得更深更远。我一边享受视听、主题、情节各方面带来的震撼,一边又为之焦虑不已。看来它不打算做一个爆款IP,甚至不打算面向动画片的主要受众——孩子,而只是变成一小部分成年人的围炉夜话——来,我们来聊聊人生。

噢人生?有什么好聊的。尤其当30岁以上的成年人走进电影院时,大部分人不过想在平凡生活的罅隙里透出一丝张望,喘口气,大笑一场,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出电影院,继续回到现实。

可《心灵奇旅》多么过分。它不仅没有把你从现实拉出去——作为一部动画片,它放弃了制造童话般的奇幻仙境——反而把你又塞回那个熟悉的世界,喧嚣的城市、热闹的街道、拥挤的人群……你依然听着市声、被闪烁着灯光、在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中感受自己的渺小。

是的,这个主角和你一样平凡。乔伊,一个黑人音乐教师,抱有音乐家的梦想,却囿于学校音乐教室担任一份并不重要的工作,和根本不爱音乐的孩子们在一起度过一日又一日,才勉强得到一个被恩赐的“铁饭碗”。

他的母亲可能和你的母亲一样。嫌弃你年过三十都没有稳定的工作,依然要靠她这半生辛劳才能换得你相对的稳定。而你漂泊那么久好不容易获得一份有社保的工作后还要和她提什么梦想,她只能把眼前所做的一切奉献展示给你,让你望而却步。

是的,多么熟悉。就像我,或者你,我们的每一天。《心灵奇旅》放弃创造更美更好的童话,哪有什么冒险王、探索队长、勇士奇兵,我们看到银幕上的乔伊就像乔伊在另一个世界看到他自己——乏味,无聊,没有明天。如果他也有生命的“丰碑”,那座雕像并不因为死亡的赞助变成一个伟人。他依然是洗衣机旁坐着发呆等衣服洗好的一个人,只是变成了雕塑,毫无惊喜。

这种平淡的回望令人害怕。它确实抛出一个我们在以娱乐为目的看电影时并不想面对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

我甚至觉得创作者残酷。毕竟乔伊身为平凡人活着时还有一份执念,要做一名爵士音乐家,至少在梦想的舞台上发光,哪怕只有一刻。而大多数的人们……我们……如果连乔伊那样最低限度的梦想(或曰“人生目标”)都没有,那我们庸庸碌碌的每一天,又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残酷到让你不得不面对它、思考它、考虑它的答案的紧迫性,因为生命忽然有一天走到尽头,人生最大的偶然来临。那个无比熟悉的问题令人震颤:

“假如现在你就会死去,你是否遗憾?”

乔伊在通往“生之彼岸”的大道上拼命往回奔。我万万没想到在皮克斯动画片里会看到这样恐怖一幕,它预示死亡的必然,预示生命的有限,预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我却毛骨悚然如坐针毡。

我甚至迫切地想要做点什么,赶紧思考出我的答案,回到我可以追溯生命的某一端,重新开始,找到生命的火花,无悔地再过一次……

恰在这时,皮克斯给出它暖心的一面。“生之彼岸”有多令人恐惧,“生之来处”就有多让人充满希望。在这里你是崭新的,自由的,开放的,充满任一种可能。在这里你可以畅想如何活着,无知无畏地开始一趟旅程。

不过不要放松警惕。思考生命的意义没有因为“心灵学院”的温馨环境变得无关轻重。

重要人物22终于登场,她已经活了几千年,心灵苍老到不报任何希望地“活着”,且仅以这样庸碌无为地“活着”为乐趣。

这可能是我在动画片里至今看到最“邪恶”的人物。尽管她长着一副软萌面孔,她的内心却黑暗至极。她比任何一个正邪二元对立动画片里的“坏人”都要令人心惊,因为她不是某一个别人,可能恰恰就是我们内心里的另一面,另一个自己。

代号22,她代表了无望、自卑、封闭、畏惧、偏执、仇恨、……任何负面情绪在她身上都有理由,她并不打算去活一趟。在“心灵学院”她已成了一个冥顽不灵的老滑头,人类几千年历史中的各种伟大灵魂都打动不了她,她具备一种黑暗至极的能量——没有希望。

在动画片中,没有希望已被说得太过委婉。没有那个“通行证”,没有生命的火花。生死概念被描绘为一个具象世界,没有灵魂即没有火花,不过在银幕上没有闪烁一下。可是在我的抽象意识里,她的没有火花已代表无涯的黑暗。

打造这生死两端的具象空间并非多么有创意,毕竟前有《寻梦环游记》,皮克斯已经用卓越的技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壮阔的幽冥世界。然而在《心灵奇旅》中我得到创新的震撼来得突如其然,因为在这里,生命似乎多了不少维度,除却生与死,在生死之间依然有某种混沌,需要生命的个体自己去跨越。

我们在电影中可以感知到的:

一,确切以肉身活着的现实世界。

二,生之彼岸,即排队通往死亡的大道。

三,生之来处,即心灵学院,生前塑造人格的虚拟世界。

四,生死之间,忘我之境。

如果仅仅是在活着与去死的二元世界来回穿梭,我不会说这个故事多么有新意。但是当三和四出现并变得具象丰满时,它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面镜子,在观察活着的人乔伊、尚未成形的灵魂22时,连同发现自己生命的多面性。于是连我们自己也不禁要向那些代表界限的“黑洞”张望:在不同维度的世界里,我又是什么面貌?

一个执着于成交的基金经理?一个疯狂的街头艺术家?一个为人类贡献一生学识的教授?还是一个吃吃喝喝睡睡无聊至死的某某某?……

因为有了距离的观望,生命的轮廓变得清晰。乔伊从具象的人变成抽象的灵魂,不仅看到自己一生的幻象,甚至变成猫,看到活着的自己的肉身。

因为有了距离的观望,灵魂22号也获得了新的审视生命的视角。不仅可以看到那些伟大的灵魂导师外有多么无聊、平庸的人活着(如乔伊这般),还可以看到他们既然如此平凡还执着于活着,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问题到这里,“我为什么活着”,已不单单是“我想作为音乐家闪耀一次地活着”。这是一个平凡的主题,在不少故事里都已被讲述过。如今在《心灵奇旅》中,这个问题已演变为,“我注定无法闪耀地活着了,可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问问题的过程就像剥洋葱,在剥到明明看似快剥完时,已经感到快要得到答案的欣喜。就像乔伊总是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音乐家,可以有一天在心爱的舞台上忘我地演出一次。因此他充满热情地活着。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个问题还可以剥下去。答案背后还有问题。

乔伊如愿从心爱的酒吧走出大门时,他曾说“我死而无憾”的事已经实现了,他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演出。可是生命并没有因此更加丰满,更加有意义,更加闪耀,他就像女音乐家说的那样,想要看到大海的鱼,一直以为眼前的不过是水。

可大海本就是水啊。生活本就如此。

洋葱剥到最后,答案如此无味。你想要的生命中的闪光一刻,以为是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竟也不过是音乐家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度过。而那么闪耀的她,竟然此刻也和你一样,也在这平凡的“水”中。

乔伊注定是失望的,我也失望。当你渴望半生的某个目标终于实现后,除了在那一刻得到的快感,剩下注定是无尽的失落。因为往后的日子,我将以何目标而活?我还为什么要充满热情地奔赴每一天?我不知道。

这个问题的抛出让我感到了某种强烈的空虚。它是如此熟悉,以至于我开始想象故事创作者的面孔,他也是和我一样30岁以上的人,在某一天画着动画或写剧本时问自己,哦我如此擅长画画或写作,我生来就应该做这件事,可是人到中年我竟然怀疑以它为目标的这大半生,我是不是真的要继续做下去?谁又定义了我应该一直做这件事而不是别的事?

质疑的力量在动画片里不是必要的,它总会把矛头对向某个具体的敌人而不可能是自己。但是在《心灵奇旅》中,我清晰地看到,敌人就是我们内心的另一面。另一面充满疑惑、不安、焦虑、否定,它像灵魂22号一样,轻易就推翻了你认为伟大或有意义的一件事。而你曾不懈地为之奋斗付出过这么多,以至于你已经不能面对付出的过去只能劝慰自己,是的,只有这个目标才是我活着的意义,我只能、必须这样走下去。

我说这是一小部分人的围炉夜话,因为这个问题的抛出已经带有门槛。它的前提是,我已经奋斗过了,也尝过了获得的滋味。比如当我梦想美满婚姻与相爱的人组建家庭后发现生活如此乏味;比如当我日耕夜作终于得到升迁加薪后依然做着重复的工作等待每月发薪日的到来;比如我渴望的一次声名大噪、一次天降横财,它们都通过我的努力和幸运得到后,我发现也不过如此……

接下来,问题就是接下来,我该为了什么而活着?我活着的真正目标是否还是它们?答案已被推翻。我推翻了我自己。

这种空虚感就是乔伊走出酒吧大门时,他感受到的——以及我感受到的。我从未想过一部动画片把人生的意义、目标、执念、动机这些抽象的东西,剥到最后,只剩尴尬的空气。

生命在这一刻根本是无意义的。它变成了别人的一个转身,而我抓到了“空”。

因为这一层空虚,我向《心灵奇旅》投去共鸣。它不是酸楚的泪水,不是幸福的喜悦,不是为幽默的开怀大笑,种种情绪都被超越了。我竟然在一部动画片里感到了现实中曾经有过的空虚,甚至再一次逼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然而没有人能给我们答案。乔伊的偶像不会给他答案,他也需要自己追寻。反而是那个曾经执着于空虚的人物22步入现实后,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具备了意义——多么讽刺!

不抱目的地活着,却得到了活着的意义。那么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片落叶?一次奔跑?一根棒棒糖?还是一次躺在地上的仰望天空?……似乎都是,似乎都不是。

当乔伊弹出流动的音符时,我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只能感到情绪中的某种空洞重返充实。明白那微妙差别就像他真正在用音乐谈话——音乐,归根结底是表达自我的方式,我们的主人公并非为这种表达方式而奋斗。他要去自由表达的,是为之动容的生活的细节、记忆的触角,让他感到生命的酸甜苦辣的一切渺小与伟大,最后都会融入音乐,成为“火花”的一部分。

因此,音乐本身不是要去实现的目标。而是通过音乐,乔伊可以实现表达的自由、灵魂的放飞。他可以既活在尘世中,又可以超脱尘世,因音乐感知生命的丰沛,通过独属于他的方式,触到活着的意义……

嗯,写到这里,对我而言看似混沌的一切似乎有了一点清晰的指向。《心灵奇旅》不是一个典型的主角追求梦想的故事。这个故事在生死不同维度空间里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说《寻梦环游记》里我们还可以亲情为依托,找到一根绳索通往“生之彼岸”,那么在《心灵奇旅》中,我们感受到的孤寂只能是在第四空间中荒芜的追寻,个人自己的追寻,没有同伴。

电影是心碎的艺术。当第四空间里的灵魂荒漠出现时,我所获得的感动比乔伊在闪耀舞台上弹下流动的音符带来的更多、更复杂、更难以言喻。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在这片荒漠中执迷,而我们却不能为谁伸出援助之手,只能靠自己苦苦探索。假设并没有航行的船,没有那片飘落的叶子,也没有什么化解你忧愁的灵魂舵手,在生死之间、忘我之境徘徊时,终究只有自己去辨明到底哪一部分是执着,哪一部分是偏执。22号灵魂,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她是活着的幽冥。

这场晦涩的对话终要结束。从生谈到死,从死谈到生,假使给你有限的生命再来一次有限的旅程,也未必获得真正的意义,来人世一遭本就是一片混沌。

但我想不是所有故事都要告诉你,意义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成败又是什么。在这场对话里,令人慰藉的是,失败者不是可耻的,渺小而孤独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可耻的,都有了存在的理由。《心灵奇旅》如其名,只是带我们的心走了一遭,看到荒漠,也看到微光。

 4 ) 电影国语版和英语版的差异和有趣之处。

以下都是我的个人见解,如有异议,请理性进行讨论,感谢。

话不多说,进入主题。

这部电影一上映,我就去电影院看了。连续两天我分别看了电影的国语版和英语版,发觉这次国语版配音真的很棒,不仅没有拖后腿而且在表达上层次更加丰富。

台词的情绪渲染

术业有专攻,我认为,这次国语版配音展现出了专业配音演员的水平和魅力。

台词在不同语言的节奏中,情绪渲染会有不同的表现。英语的台词节奏比较短促,更符合角色身份的语言逻辑;

而国语的台词节奏则更贴近我们的日常表达逻辑,更贴近观众对影片表达的接受心理,所以更能渲染国内观众的情绪。 以往,我对国语配音的作品持有抗拒的心理,因为国语配音的“译制片”特点给我一种夸张造作的感受。

这次买国语版的电影票也是偶然,刚开始反映过来的时候,心里的期待降了一半;可随着情节推进,我真的被完全带入到影片的氛围里,丝毫没有因为配音和角色的冲突而让我觉得违和,反而能感受到在这样一部动画电影中具有生活化的体验。 过后我为了体验影片本身的原创表达,看了英语版,感受截然不同。

由于英语的台词节奏较快与动画电影在角色表演上的局限表达,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情绪也出得很快,难以维持。

由于我本人对声音的性质比较敏感,比如声音的大小、厚薄、闷亮等等。在观看这两个语言版本的电影当中,我明显能感受到英语版乔尼的配音声音不够厚,有些台词念得很轻;以往我看的欧美动画男性角色配音或沙哑或浑厚或高亮,不像乔尼这样“轻”。过后了解到,给乔尼配音的是奥斯卡影帝杰米·福克斯;他对乔尼这个角色声音的处理,打破了我对欧美动画男性角色以及黑人角色声音上的刻板印象;这点和我以往的体验不一样。

这对角色塑造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相比通俗的配音表达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接收途径。

当然,两者各有所爱,而作为普通观众的我在影院更能接受后者通俗的表现形式。

塑造人物的简洁处理 这次国语公映的版本,有一个很明确的处理,便是不给影片添加字幕;这样一个简单的处理,通过小小的改动便能将“22”人物设计的特点以更简洁的形式展现出来。

以我的直观感受,“22”的外形设计偏向男生,而国语版里“22”的配音偏向少年或中性;并且在亚洲动画产业,女声优给男性角色配音现象很普遍的情况下,我判断“22”是男性。而且,我没有留意到乔尼说“22”声音是大妈的这个细节。。

而看了英语版后,我才发现“22”被称呼为“She”,“Her”,这引起了我的好奇。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在剧情设定上已经有了其它动物的灵魂形象,也就是那只猫;有了“它”的存在,那么“22”便不能用“它”来形容。

并且,未出生的灵魂并没有单一的性别界定,影片中也有体现这一点;只是其他灵魂长得都一样,而“22”相比之下更加突出;这是外形设计上的特点,而非角色本身;这样做是为了突出角色主体。

这样来看,在“22”用女性相关词语称呼,形象却偏男性的情况下,我理解到的是“22”即便在外形设计上比较突出,但是“22”和其他灵魂一样,没有性别设定。

由于英语的局限性,影片中只能通过以下这样的台词设计和情节去体现这一特点。证明配音的音色和“22”性别没有关系。

引用补充:影片中乔尼问“22”为什么是大妈的声音?“22”说可以是模仿任何声音,用大妈的声音是为了烦死导师。

而汉语却能通过隐藏字幕,这样一个简单的处理,更加直接地展现了这一特点。

英语的“It”,“She”,“He”读法不同,而汉语统称为“tā”。看国语版,观众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很难去判定“22”的性别;抛开通常印象,“他、她、它”,一切皆有可能。

语言翻译上的台词设计 英语版的台词字幕是直翻,比较生硬,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相比之下国语版的台词翻译生动自然,贴合我们的日常表达习惯和逻辑,则显得非常用心,例如下面这个情节。

林肯的灵魂教导22的时候,22提到杰克森总统,林肯的灵魂很生气,英语版的台词是“杰克森?”,国语版的处理是“就凭他?”以及阿基米德和阿基米德说“饼卷肉”的正确读音,英语版的台词是“饼卷肉”,22捣乱“饼卷什么?”,而国语版改成了“饼卷肉,肉卷饼,卷饼肉,肉饼卷”增加了台词的趣味性。。 引用补充:乔尼头发被毁去理发店时,理发师问乔尼头发怎么搞的,原声台词“cat did it.” 字幕也是直翻“猫做的”;但是国语版是“是猫先动的手。”十分诙谐有趣。 两者比较过后,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国语版更能被国内观众所接受;我也更能理解这部动画电影相比以往,国语版排片量比英语版更多的现象。 这次的“国语版”无论从配音台词还是其他方面的处理,相比“英语版”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也有不足

在片名的翻译上,《心灵奇旅》虽然不像之前那样用“XX环游记”“XX总动员”敷衍过去,可也差强人意。片名翻译本质上比较通俗和具象,没有《Soul》有神秘感。

不过,我觉得这是一部作品名字,在两种语言的表达上所呈现出来的差异。

如果说,汉语在配音上的展现更能渲染观众的情绪,那英语在概述上的展现则更能给予观众遐想的空间。 汉语本身在表达上相比其他语言更丰富和具体。字词的多种组接,能帮助我们对单一的概念理解得更仔细。而英语往往是通过单一词汇衍生出不同含义;只有放在不同的语境下你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无论是电影名,书名还是其他形式作品的名字都是一种简单的概述,而汉语的概述往往比较具体,而英语则让人产生不同的猜测,给人更多的遐想空间。

如果我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解释那便是,

“电影片名是'Soul',涵盖了'灵魂'、'心灵'、精神'、“灵魂音乐”等等含义。”

显而易见对吧。这可能就是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和魅力吧。

总而言之,这真的是一部特别值得到电影院去观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过后我会以我个人的直观感受对这部电影的各个层面提出我的个人见解。

已经写完啦,篇幅很长感谢你的耐心阅读//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3120540

真的,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能够让我这样酣畅淋漓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用这部电影的台词来说便是

“我爵士了!!!!”,"I'm jazzing!!!!"

打个小广告,我最近建了个小组,想邀请你们加入。。//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715844

附上一张配音主创名单,感谢你们。

 5 ) 落在掌心的竹蜻蜓

因为美国疫情仍旧严峻,皮克斯新电影上映这样每年的固定节目,我们本应是在影院吃吃爆米花喝喝大杯汽水的,今年也只能改在自家客厅通过订阅Disney+进行线上观影,好在仍有大包薯片和饮料在手,关掉灯静静体会这每一年都带来的熟悉又不同的感动,心想2020或许再也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圣诞礼物了。(对不起啦,《真爱至上》,今年圣诞暂时没空重温了,笑)

有趣的是,我们看到半小时左右家里wifi突然坏了,不得不暂停了十分钟,于是正好起身舒展舒展筋骨,顺便猜接下来的剧情走向。在此之前电影的情节是有点像…林克莱特的《摇滚校园》?Joe是一个心怀爵士钢琴家梦想的中学老师,每天和小孩子打交道,虽不顺利,家人也不支持,但也未曾放弃。导演说,Joe肯定最后是留在冥界了,把22成功感化之后送她去了地球,同时意外发现自己是当心灵导师的料,于是放弃生命留下来感化其他的小朋友。而我反驳说,切,那这样子音乐家的梦想就是说说而已吗,Joe肯定回地球了,继续追求音乐家的梦想,但是他后来还是发现自己当老师更合适,所以留在中学继续教书啦。这两个版本的剧本听上去倒是都能说得通,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此时网路正好恢复,于是抱着好奇皮克斯到底会如何发展这个故事的心态,我们按下了继续播放的按钮——

皮克斯不愧是皮克斯啊!想象力大无边!半小时左右开始的情节转折不仅令人忍俊不禁,而且出人意料地深刻,同时又不是那种“给你指明一条人生路”或者“加油啊你是最棒的不要放弃梦想”的传统鸡汤,它把结局选择权交给了观众(Joe最终选择了哪个职业呢?22的地球徽章上最后一瓣“火花”来自哪里呢?这些都不重要),留下遐想和回味的同时,又是那么地动人,对了,这就是好多好多皮克斯电影给人的感受吧,但是这样的感动每次又是那么的不一样——同样是讲“冥界”的《寻梦环游记》,主题更加传统,说的是不论是在哪个世界,一家人都要整整齐齐,幸福是依靠记忆而存在的,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家人;而《心灵奇旅》,更像是生活的狂风骤雨之后的一双温暖的援手: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相似的片段吧,22缩在一个最黑暗的角落里身边都是无穷无尽的否定的声音,“你这个废柴”、“认命吧”、“你看看别人”blah blah,此时Joe伸出他的手,对22说,“你准备好了”,无需过多解释。没错,哪怕是对着天空发呆,在马路牙子上乱晃,《心灵奇旅》就像一双诚恳的握着你的手,告诉你那都是有意义的,生活的“火花”在于你看待它的角度,跑得累了,就停下来发发呆,休息一下,会有一片漂亮的叶子从金灿灿的大树飘落,恰好停在你的手心。那片落叶,是不是很像哆啦A梦的竹蜻蜓呢,如此普通却有拯救一个灵魂的魔力。

如果说《心灵奇旅》和《摇滚校园》或《寻梦环游记》更多是在剧情方面有相似之处,结束时看着字幕滚动时我更多想到的是大师泰伦斯·马力克的《生命之树》。Joe在弥留之际回溯自己的一生,想强调自己音乐家梦想的他,却意外找到了许多其他的落脚点,不论是有音乐天赋却时时想放弃的学生,还是从未互相交换人生故事的理发师老友,Joe的人物形象由这些碎片化的生活细节拼凑完整——是香味漫溢的披萨,是喜欢的洗发水牌子,是给老人的钢琴课,是妈妈珍藏的羊毛西服,是放学回家骑着单车的自由自在,是沙滩上海浪淹没双脚的微凉。马力克的作品都很强调生活的细节,自然光拍摄,情绪流动配合角色的旁白等等,有时候会感觉晦涩难懂,难以跟上,需要额外地静下心来细品;而《心灵奇旅》,用更通俗直接的方式,把“回溯一生”这样可以是很沉重的话题用轻松又具象的方式讲了出来,对“冥界”的展示也是不输《头脑特工队》天马行空一般的想象力,实在让人惊叹。

每次看皮克斯的电影都要夸一下他们登峰造极的技术,视觉效果等等,在他们身上的确没有“夸累了”这一说的,因为不论何时看到,都会惊叹故事和人物已经如此高水准的情况下,怎么还能在制作上同时趋于完美,大到纽约市一景一木的完美重现(我好怀念车水马龙热热闹闹的纽约啊!这部电影就像给纽约的情书一般太令人感动了!),小到主角西装上一条小小褶皱的真实还原,制作人员倾注的心血体现在电影的每一帧画面。而说到画面细节就不得不提一句,真的羡慕国内可以在影院看到它,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补上,这样制作水准的电影在影院享受一定是效果加成的。《心灵奇旅》是一部爵士乐占很大比重的电影,演奏时主角Joe的手指配合音乐的流淌精湛而准确,自然放松的姿态让人感觉亲临大师现场演奏会一般;奥斯卡获奖组合Trent Reznor和Atticus Ross制作的原声音乐是那么贴合又不喧宾夺主,印象里他们总是和芬奇合作(《社交网络》、《龙纹身的女孩》),快节奏的电子节拍擅长制造悬疑紧张的气氛,而在《心灵奇旅》,惬意又自由的爵士乐就像Joe的衣服或礼帽,像人物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一样浑然天成,带着纽约秋天的暖意,是这个喧嚣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很多人来说生活带来的重击或许都不是“狂风骤雨”那么简单,多少被冲散的家庭、失去后再也无法复得的人生、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伤痕,都发生在这短短又无比漫长的一年,它甚至还未结束,我已经觉得自己老了十岁,身心俱疲。《心灵奇旅》在这样一个非比寻常的圣诞节上映,自有它疗愈的意义,对于很多挣扎在温饱、梦想似乎无比遥远的人来说,一句“没关系的你可以”简单却无比重要,圣诞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时刻,疫情影响下更多的只能独自度过,这样的日子里,一部老少咸宜、抚慰心灵的文艺作品是多么重要,或许我们现在还未意识到,但很多年以后,还会有人记得,那个不寻常的圣诞节,有这样一部好电影。

(快去买票看!!!!!!)

 6 ) 被误读的“活在当下”

创意还行,故事略硬,不够取信于人,至少没能取信于我。有种为了讲这么一个活在当下的主题,硬设计了这么一个故事的感觉。

不知有没有人有同感,全片整体都跟寻梦的发展路线太像,但后半部分却没有推上去,人物转变生硬,虎头蛇尾。以致于看完我莫名产生一种想模仿寻梦却没仿成功的感觉。

主角成功演出了一场,就直接开悟了...佛陀都没他悟性好。

他内心os仿佛是“追求了n年,成功的感觉原来不过如此!每天的地铁一样挤,汉堡也没变得更好吃!我之前为啥那么拼命?还不如拿那些时间看夕阳多美妙...”对此我的感觉是:这才迈出一小步呢就飘了...是真心热爱钢琴吗你,我咋看不出来...

总之,电影里这个所谓的“活在当下”的主题,有点假大空,说得就好像追逐目标就一定会迷失,珍惜每一天的分分秒秒、随时随地感受细节才是活着。

但是其实生活本身哪有那么简单,追逐目标的人就一定是那个不识眼前大海的鱼?感受分分秒秒的谁说就不会是享乐主义?它灌输给我的这个道理,出了电影院就不是那么相信了,因为现实不是那样。

现实是,就算你取得了小小的成功,可能你还是交不起房租,看不起病,人生需要抗争的事还千千万,那小小的成功什么都代表不了,没那么多时间喝鸡汤。如果条件到位,你当我真不会享受生活?我能在神州大地都留下五彩斑斓的脚印!

那这个主题就完全不可吗?我觉得也不是。

奋斗是生活,享受也是生活,痛苦快乐都是生活。活着就是不断感受的过程。只要能确信自己是真的按照自己心之所向在走,而不是被他人的社会的价值观绑架、以为自己想要这个而去追求他人眼中的成功,那怎样生活我觉得都是“活在当下”。从这一点上看,电影里讲得比较浅和片面。

------------------------------------------------------------

看到大家的评论~感觉可能我前边写的吐槽感比较强,意思没传达到位,遂补充~

片子肯定不是一部烂片,想象力、创意都不缺,制作水准也高,7分肯定是有的。打三星是目前评价过高了,平衡一下。

我也不是抱着要吐槽的心去看的,北京疫情的情况下我为了看它,上映第一天就去了!可以看出我对它的期待。

那我为何觉得故事没讲好呢?

1.剧本层面:

轻松娱乐没错,温暖人心更没错。但这部绝不是一部儿童向动画电影,不应当以儿童片的视角来评判。我为何说它不如《coco》,说它人物转变生硬,虎头蛇尾,阐述下观点:

全片是有一些巧思的,比如有朋友评论,主角到猫身体里换了一个视角看自己等,确实为后期在做铺垫。但到了电影高潮部分,反而开始后继无力,已经不是人物在带情节,而是情节在推人物走。两个主角的转变靠的是别人的“点化”,而非根植于自身行动,只是把“点化”这种说教包装得比较漂亮而已。感动人的是那句话,那种道理,而非人物。

22醒悟是机械降神,由别人来告诉并把火花还给她,然后投胎。人物塑造因此少了一环重要的动作,变得单薄轻飘,没有层次。(男主否定了她的火花她信了,男主肯定了火花她又信。能不能转变全靠别人,她自己的力量去哪了?说极端点,男主要是骗她,她是不是就永远迷失了。如果她是这样虚弱的人物,不投胎也罢,因为支撑不起全片给她的分量)

火花这东西,我认为到最后发现它“原来即使被拿走,也可以再度产生”会更好,因为它来自于个体灵魂对生命的悸动,应当靠22自己生成,这是更有人物弧光的。

同时,男主“收获了成功+回到人间继续活+同时体会到生活美好”的情节组合也很无力,他描绘的更多是一种刹那感受,而非主角的行动。男主没有对自己教书育人、跟配角小女孩师生关系等产生太多感受,因为他的处境实际上已经改变了,他无需再回归过去的生活。是,虽然每天还是一样吃喝拉撒,但吃喝拉撒的东西不一样。这让他最后那一通领悟的可信度降低了。说夸张一点,这有点像陈凯歌“上层人的悲天悯人”,无法打动真正身处困顿的人。最后那片叶子,其实也是为观众落的,让观众对于自己人生的“那片叶子”产生感触。这也是本片收获到很多带情绪的五分好评的原因。

写戏就是写动作,尤其是最后的角色自发动作,是融汇全片前期铺陈的关键点,也代表着全片人物是否能立得住,它缺的恰恰就是两个主角最后的动作。

其他角色更不用说,标签化的工具人,服务于剧情需要而存在。那些了不起的学者在片中呈现出来的状态单薄负面,去掉了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统一贴上了“无法理解普通人的高级人”标签,看了之后感觉这些人像阻碍22升级的小怪,观者不会留下好感。但现实中这些人绝大部分比常人更能体恤弱者,共情能力、毅力等都更强...基金经理贴上了“迷失”的标签,一个醒悟了不算,还要把所有人工作的电脑全推翻才行,潜台词“因为你们都迷失了!”仿佛只有他的道理是对的。这些细节都让我内心有一些抵触。感觉是把普罗大众按类型妖魔化,贴标签、搞对立。

片子创意是很好,制作精良,但这些掩盖不了它在人物塑造上的乏力。

2.主题层面:

不是说主题正能量,而我就要反对正能量。而是我认为,即使是“活在当下”这样一个略显俗套的主题,也可以讲得深刻,但本片没有做到,它只讲出了最表面的那一层,更多地呈现出的是浅显的二元对立(“追求目标、成功”与“感受生命小确幸”的对立,火花的误解含义、正确含义也放在这二者上),人物也因此而扁平了很多(尤其是22),这一点让我略失望。

它通过主角之口,传达出的这些感悟,看上去很美,但也很虚。

“活在当下”不是一个那么简单的主题,不仅是去发现和接纳生活中的美好一面就完事了,更多时候是你如何跟痛苦和黑暗的一面共处,但这些,本片放弃了探讨。

是,你可以不再执着于强求的目标,不再纠结于有钱没钱,选择去感受生活方方面面的美好细节,但是生活只有美好吗?当你冬天房租交不起被赶出来没有住的地方的时候,你能感叹雪花的形状有多鬼斧神工吗?当你面对疾病、困顿、死亡时;当你发现人生无论怎么过都事与愿违时;当你发现或许人生本无意义,所有意义都是自己强行附加上的时,你要如何跟自己和解,如何看待真正的“生活”?

我更希望看到这个片子能落地,能真正站在弱者的角度去体悟,去呈现,那作为观众的我自然会被打动。但目前我看到的故事,总有点像一个没真正经历过痛苦的人,去想象出来的“我一生只顾追求目标,最后发现不如活在当下”的故事,还把这碗假鸡汤放到我嘴边灌我喝下去。因此而产生的感动,我认为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自我感动,是自己说服了自己相信这套理论,而未经深思的感动。

几年前的我经历少,可能喝了也不觉得有啥不对。但当我在人生历程里,已经经历过了主角这一阶段的思考,但发现现实依然是铁打的现实,依然有无穷无尽的问题要去解决,生活本身其实也并没那么美好,这些感悟根本无法解决眼前问题时,对于这碗鸡汤,我学会了辩证地看待。

对我来说,生活是一个中性词,它本身是没有底色的。

而片子给我的感觉,就跟美国站着说话不腰疼宣扬的普世价值一样,告诉我生活的底色是美好的,活着的所有感受都是多么幸福,你怎么看不到?你怎么感觉不到?这种东西听听也就过了,放到生活里,当不得真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拙见~求同存异么么哒~

——————

对这些文字有共鸣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

放点个人创作的杂七杂八的东西,诗歌、影评、书评、微小说等,佛系更新随缘看

——————

隔了一年回看评论补充:友好探讨很欢迎,人身攻击全反弹。心中装着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你骂我,我还懒得骂你,看个电影还要当喷子,只觉得你很可悲。我追梦近十年,经历过像饺子一样在家无收入全年无休式创作的日子,也经历过好的坏的各种比主角还要跌宕起伏的故事(除了死过一次这部分哈),现在还在折腾,我自己就是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打怪升级走过来的,看这故事的角度自然跟一部分人不一样。而且人跟人想法本来就不一样,有不同观点世界才美妙,我也很欢迎针对电影本身的探讨。那些人身攻击的,我只能说劝你们少点时间臆测别人,多点时间过好自己😜

 短评

“灵魂不会被压垮,压垮你的是生活啊。”三十岁的社畜看的内心澎湃,但为了维持成年人的体面又要在黑暗的影院里哭的默不作声。22迷失后,黑暗内里一句句话砸过来“你做不到”“找不到火花”“这不是目标,这是平庸的生活”和抑郁症发病的自我攻击好像…戳的我好久没缓过来。沉入心流和陷入执念只有一线之隔的设定好赞,基金经理被黑的又搞笑又辛酸XD~但故事和人物塑造还是比《寻梦》的完成度差一点点。

6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因为Disney+Pixar这样的存在 才使我对现代动画充满向往 我不仅向往那每一帧的画面 更向往那群创造奇迹的地方

10分钟前
  • 84交座人柔变器
  • 力荐

皮克斯献给“打工人”的年度治愈之作,这才是真正适合圣诞节和年底看的心灵大片。如果让我选一部电影跨年,我会推荐《soul》,它不但让我想要珍惜那些生命中的小美好,更是让我想要感谢那些生命中照亮过我的人和事。以及不得不说,音乐太适合灵魂这个主题了,全片的音乐太动人了。

13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8分钟前
  • 石狩川
  • 力荐

又挤又破的地铁,黄色的出租车,雄壮的布鲁克林大桥,哈德逊河上远眺万家灯火,曼哈顿的秋色,小酒吧里的爵士乐,这就是纽约啊。理想如果都实现了,那然后呢?你会继续问自己,人活着最重要是什么?不是爱,不是恨,不是痛,也不是成功与失败,而是感知,有些人把它看作是庸俗的生活,有人却认为它是活着的全部意义。两首歌太好听了,听完瞬间觉得生活美好了起来。

20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高纳终于实现了梦想,但他突然发现,他追求了一辈子的东西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高大上。他突然发现,他为了他的爵士梦,错过了太多太多。他错过了和母亲相处的机会,错过了丽莎……错过了除了爵士之外的一切。很多电影都是给我们灌输成功学、心灵鸡汤,讲述主角努力追求梦想,最后就实现了梦想。仿佛在说,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如果你没成功,就说明你还不够努力。皮克斯却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有多么伟大的成就才算活着,就算没有成功又怎样呢?恰恰相反,一味追求成功而忘记了享受生活,这才是最遗憾的。无论是看天空、走路,还是和家人相处、和爱人看海……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实都十分精彩而美好。生活的真谛不是什么宏伟的梦想,恰恰就是那些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追求梦想是最不重要的,看天空、走路、吃披萨才是正事!

24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看完没有被鸡汤到 反而失落的很 我热爱生命 敬畏自然 保持一双发现美与善的眼睛 我的家人爱我 朋友支持我 我特别健忘什么事情都不记得 我不控制食欲想吃什么就马上吃 可是我都觉得活着好不开心啊 没有“火花” 没有梦想 没有热爱 没有一技之长 赤裸地来赤裸地去 又何苦非要白白走这一遭呢

27分钟前
  • t0psh1t
  • 推荐

你以为所有的故事都被讲完了,皮克斯给你讲一个所有元素都见过但前所未有的故事。终于梦想和目标都不再重要,feel it

30分钟前
  • 懒懒牛
  • 力荐

一部极有可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原创配乐的电影;一部迪士尼皮克斯近乎满分的作品;一个出品23部长篇动画电影,拿下10个奥斯卡奖杯的工作室;排片2%

33分钟前
  • Woody
  • 力荐

我顶着豆瓣9.2我也要说,皮克斯就这?还碰瓷头脑?车3都不如;故事主题是挺安慰社畜的,可是这剧本写的就有问题还没讲好;全电影都很赶,和看2倍速一样,全是剧情推着角色在走,打npc呢?皮克斯这点一直都不改;故事感情就摸了一下树叶这么简单就懂了?结尾还大团圆?主角牺牲的意义呢?不如《头脑特工队》和《Coco》一颗脚趾头…连《赛车总动员3》里面主角的退休的感情都比这部有感染力…

34分钟前
  • KD6-3.7
  • 很差

真的真的不必觉得排片少,目前口碑扩散还需要时间,中国的电影市场只是反应有延迟,晴雅集那股粉丝劲一过,就是这片翻盘之时,作为院线工作者很淡定地告诉大家,这片子不是不爆,只是时候未到。票房反超晴雅集甚至屠榜仅仅时间问题而已,毕竟有太多优秀动画片都是长线放映一两个月。

38分钟前
  • 百代过客
  • 力荐

《头脑特工队》关于情绪,《心灵奇旅》关于性格与灵魂,皮克斯已经不屑于讲述简单“物”的故事,而是用最直接形象的方式拉开生活哲学命题,那是得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才能捕捉到的细节,完美幻化在作品里。执念的灵魂在忘我之境无去无从,而“我会享受活在当下的每一分钟”。

3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3.5。凡尔赛动画,男主体验了得尝所愿,享受了人生巅峰,回头规劝大家平平淡淡才是真,能活着就是美好。???

41分钟前
  • 可露丽
  • 还行

理发师用剃刀也能救人危难,造型师用针线也会缝补梦想。枝头掉落的树叶,街头鼓起的排风,地铁里忙碌人群中的歌声,角落里饥肠辘辘时的披萨,当你爱上生活的一刻,就找到了激活生命的火花。原来每天有那么多灵魂经历个体的锤炼,性格的塑造,奋力冲向地球。也会有无数灵魂被生活压垮,迷失进漠漠荒野。

4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的确在今年看,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但也就抚慰了不到3分钟吧~

46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一部“圣诞福音”动画,和《生活真美好》拥有同个内核,档期应景。片中的“生之来处”并非基督教的“天堂”,而是来自宇宙高纬度的“量子空间”,甚至只要忘我就可以投魂而入,接近“天人合一之际”的概念。千年的厌世灵魂在世间走一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过着无趣日子的“音乐打工人”也在变换人生后,意识到生活的本质不是苦追目标,而是“活在当下”。“在世”也确实如此,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生的光阴就在每一瞬,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很多时候是“时隐时现”的,“隐时”如风吹过,“现时”啃个披萨。没有目标就是目标,没有意义也是意义。

50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电影好残酷,都说应学会放下,但倘若从未得到过,又有什么资格说不想要?有机会挑拣快乐的人都是曾爬上巅峰看过风景的人,而平凡如我们,只能将脚下俯首即是的通通当作快乐,欺骗自己生命已足够美好。决定笑着告别,将生命拱手相让,不是爱的传递,而是心已死、梦已碎。一部纯粹的情绪电影:如果得到了,再多表达一点都会破坏这种得到;如果没有得到,不会寻找原因,只会感到遗憾。

5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着,梦想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喜欢看天、走路、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皮克斯送给社畜社恐的一记摸头

56分钟前
  • 礼拜六的两脚兽
  • 力荐

你不会知道,那个街边转招牌的人的心中,存在着一艘巨轮。

60分钟前
  • 汤吉
  • 力荐

我听过关于一条鱼的故事。小鱼游到一条老鱼的旁边说:“我要找到他们称之为大海的东西”。“大海?” 老鱼问:“你现在就在大海里啊。” “这儿?” 小鱼说:“这儿是水,我想要的是大海。” 目标不是人生的spark,生活本身才是。看完此片,关掉电脑,所有曾经拥有的Spark,纷纷涌上心头。

1小时前
  • 匡轶歌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