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瞑目1998

完结

主演:陆毅,苏瑾,袁立,钱勇夫,尤勇智,孙红雷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98

 剧照

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1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2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3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4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5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6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13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14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15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16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17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18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19永不瞑目199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永不瞑目1998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缉毒刑警欧庆春(苏瑾 饰)的男友在一次行动中英勇牺牲,此时,法律系学生肖童(陆毅 饰)正急需移植眼角膜。悲痛的欧庆春将男友的角膜捐献给了肖童,对用爱人的眼睛看世界的肖童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重见光明的肖童被欧庆春的成熟和稳重吸引,两人越走越近。一次偶然的相遇使肖童认识了欧阳兰兰(袁立 饰),这个任性娇气的女孩对肖童展开了热烈且一厢情愿的攻势。欧庆春接手了男友的工作,大毒枭欧阳天(钱勇夫 饰)浮出水面,而碰巧的是,欧阳兰兰正是他的女儿。在犹豫中,欧庆春请求肖童帮她一个忙,她让肖童接近欧阳兰兰,以套取关于她父亲的情报,肖童欣然接受。然而此时的他并不知道,等待着他的究竟是怎样危险的境地。   占有欲和嫉妒心极强的欧阳兰兰看出肖童并不是真心对待自己,愤怒的她设计利用毒品,将肖童永远拴在自己的身边。一边是毒品,一边是深爱的女人欧庆春;一边是大义,一边是感情,肖童陷入...伦敦黑帮第二季花魁夺命凶灵3:午夜魔瞳默片解说员大浦东粉红男郎僵尸情人节中国1921极度恐慌1983铁道飞虎长河东流崩坏的教育现场战斗的校园律师 やけに弁の立つ弁護士が学校でほえる宫锁沉香平安是福天堂玩家LA幸福剧本芒咕的动物城安检第一季茜茜皇后2022月光骑士寻找成龙鲁宾逊漂流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倒数第二次爱情节气唱游记-冬至尸体不沉默爱马的女孩九个完美陌生人只想看着你脚下的世界致命教案怪人怪事爱情重跑变种DNA 2以眼还眼1999平静之外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叶穆老少女奇遇记黑爵士二世服装设计师傀儡生涯

 长篇影评

 1 ) 重温有关童年的国产剧

一个睡不着的晚上,回忆起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视,连广告都爱看,而现在家里的电视成了摆设,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视剧,突然想到一部当年特别火的一部海岩小说改编,赵宝刚导演的《永不瞑目》,那时候没有网络,几乎每个台都在播这部剧,不经意间和妈妈一起看,逐渐痴迷起来……记得那会儿小学四五年级(暴露年纪了/(ㄒoㄒ)/~~)上课还和同桌讨论两个女主哪个更美,还用复读机录罗中旭唱的片头曲。。。

于是在一个无聊的午后,在这部剧播出的15年之后,我又在搜狐视频上重温了这部我童年超喜欢的国产电视剧,两天看了11集(我是有多无聊),虽然已经熟透了剧情,但重温时还是越看越爱看啊,但迷恋的点已经不同了,以前迷恋跌宕起伏的剧情,女警察和大学小伙儿不走寻常路的爱情故事,现在呢觉得海岩简直三观不正,不过还是很喜欢这部剧,画面里一帧帧90年代的气息超级舒服,老北京四合院,BB机,大哥大,夜总会,卡拉OK,公用电话亭,还有北京马路上畅通无阻的交通,夏利出租车,黄色的天津大发,以及大家都骑着自行车,连警察都骑车上班。那时候的陆毅还是个奶油小生,嫩的可以滴出水来,随后一直不是我的菜,但好像迷倒了好多无知少女,现在觉得贝儿和陆毅好像啊,尤其是嘴还有那个神态,那时候的孙红雷还是打酱油的,啊啊啊啊 15年前!!!我对90年代有一股特殊的情结,可能是小学六年级以前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于是属于2000年以前的味道我都特别珍惜,仿佛想让时光永远停留在那会儿。
说说剧情,小时候看特别喜欢苏瑾演的女警察,成熟端庄大方,不温不火的那种气质很迷人,现在觉得就他妈的一个绿茶婊啊,开始对李春强和肖童两边都不挑明,若无其事享受着两个人对他的好,虽然心知肚明却装作两袖清风,一副我就喜欢工作这事儿先不谈,能拖就拖的态度,利用肖童对她的爱去让他完成这么危险的任务。刚看到第11集李春强说我爱你案子破了要跟你求婚她也不回应,不正面回答笑一笑就拖过去了,然后肖童说喜欢她,为了她才去当卧底,欧庆春说你干这个不是我欠你的,是你为国家干的,我听到这儿真是心中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
陆毅演的肖童现在来看也就一渣男,最开始把倒贴的文燕当保姆,利用欧阳兰兰对他的爱去给他的欧庆春完成任务,跟欧庆春两人简直半斤八两。要说三观最正的还是敢爱敢恨的欧阳兰兰,虽然后来给肖童吸毒,但从一开始就爱着肖童,一直追直到最后也是爱着的。
海岩老师年轻时是经历过什么扭曲的故事吗,为啥总在女警察和罪犯或者身份不明朗的男主之间做文章,想到《玉观音》和《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不禁吐槽一下。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国产电视剧真好看呀,可能是小时候不那么挑剔,世界单纯,有好多电视上播出的电视剧令我印象深刻,像最早以前的《英雄无悔》《牵手》(看过这两部的绝逼都是一把年纪了,90后都不带有看过的!!),还有央视黄金档播出的《大雪无痕》《紫荆勋章》,王志文和青涩的黑牛演的《刑警本色》都是跟妈妈一起看的,然后对剧情比较喜欢就跟着看下去,这些都停留在小学时候,2000年之前,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就不怎么看电视了,灰暗的生活也开始了,这么想一想青春真是喂了狗,童年值得怀恋的事情真不多,看电视剧算是一个。

 2 ) 不要让英雄的血白流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部反讽我党公安干警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私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的小说,里面的李队长真是个相当有意思的角色,他以一个男人的直觉认定了肖童的卧底是出于对欧女警的某种目的,并且认定这个人没有像个二愣子或者传说中的优秀公民一样把自己的小命平白无故的交给他去实现与自己毫无相关的正义的行为视为素质低下。更让人觉得恐怖的是,在得知肖童为了卧底染上毒瘾之后这人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觉得这个人素质一贯低劣就该如此,别人把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了这就是一个刑警的正常反应么,我不知道那些把自己性命记在他腰带的公民们听了该是什么反应。一个人怎么评价他的出发点是一方面,更重要看他做了什么,肖童几乎是所有重大线索的来源换来的却是我们伟大高高在上的刑警队长的一声呵呵,我嘞个去啊。我们这些屁民真不值钱,呵呵吧

 3 ) 永不瞑目的不仅仅是哀伤

永不瞑目在电视上热播的时候我在上小学。记得当时最火的时候有7个台一起放。晚上看,白天想,与妈妈在饭桌上讨论:对情节的猜测,对情感的理解…… 如今我上大二了,那天在买碟的地方无意中看到了永不瞑目,本想买回来压箱底,结果却一看不可收拾。昨晚一点半,又看完了一遍……无数回忆,万千感慨…… 尽管知道剧情,心情仍然忍不住跟着起伏跌宕。这部戏不是些缉毒,而是写情感,又不是写情感,而是写生活。 爱情,我们总希望它惊天动地,谁又能承载那些撕心裂肺的伤痛……生活,我们总希望它不要一成不变,可在岔路,自己又将如何选择…… 肖童,无疑是剧中最感动我的角色。所有人都会为他叹息,为他动容。因为他本有一个美好而灿烂的未来,一种令所有人都羡慕的生活,最后却像烟火,在灿烂中毁灭……可是,如果没有这一段故事,肖童不过是一个大男孩。一个学习不错,家里有钱,人又长得帅的大学生。阳光灿烂却又天真的不可一世,觉得自己看上的女孩理所应当的喜欢自己,对文燕的付出也不做明确的表示…… 可在这一切发生了以后,肖童变了。他不再是演讲比赛前对庆春表白时的信誓旦旦,而是在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去实践诺,承载正义的力量……他不是什么大无畏的英雄,他恐惧黑暗的包围,他也会一次次绝望……可他在坚持,坚持自己的爱,坚持戒毒,坚持做美丽的迷离的梦,坚持——都争…… 多少次,我被他的坚持感动。他第二次戒毒时被绑在床上,痛苦到抽搐,从嘴里艰难的挤出字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养育和温情……”让人心疼,让人感动,让人敬佩……他在决定跟欧阳兰兰去天津后与欧庆春握手后离去……他在吸毒后抱着呼机里欧庆春的短信“保重”入睡……他在西藏小屋的房顶上大声呼喊“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壮士常怀报国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在船上告诉庆春不要伤害兰兰……直到他从容赴死……也许他以为自己再也戒不了毒了,再也无法得到庆春得谅解了,再也无法得到梦里的生活了……他是真的绝望了……绝望只需一刻,希望却要一生。在616案不算太长的岁月中,他的信念勘塌了多少回,他又孤独的在旷野里抱头痛哭了多少回,他又满怀信心的希望幻想了多少回……他的一生似乎都在这短暂漫长的半年里了……他把人性的闪光诠释到了极致……正如欧庆春所说的“你已经朗诵完了,你朗诵了很多遍,一遍比一边好……” 一遍比一边好………… 认识庆春,为了案子接触欧阳兰兰,给肖童的生命和生活带来的都是毁灭,可却给他的爱情、信仰、品质、品格带来了升华和永恒…… 感叹与他与欧庆春的爱情……没有开始就已结束……他爱她那么深,因为她是他的理想,她在他最绝望彷徨时收留了他,她给了她最美丽的关于生活的梦……他为她可以做任何事,这一开始只是一句少不经事的誓言,他却最终用一生去践诺。挥之不去的是他们在长城上的拥抱。现实是她比他大,他吸过毒,而梦想却是一种永远的存在,在瞬间谁也抑制不住情感……难以忘却在看完芭蕾舞剧之后,她告诉他胡新明死不瞑目时他的眼神,他不是一时冲动,他是深思熟虑后终于为她走向了万劫不复……而当最后欧庆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深深吻着肖童的遗体时,我不禁想,为什么相爱的人总是这样,以为自己倾其所有就成就了对方的幸福,却不知道对方只是希望自己下班后你在身旁轻轻问一句“今天晚上我们吃什么”……而她也是爱他的,尽管她犹豫过那么多次,尽管她不够果敢的为她放弃考虑自己的生活,可是,可是,逃不开的是自己的心…他不仅仅是她生命里的迷离风景更是挥之不去的存在…… 至于兰兰,真是一段孽缘。不敢苟同兰兰是为了爱,还是……为了得到吧……有人说爱情都是自私的,可是人心却是不同的。兰兰毁了肖童,肖童也毁了兰兰……是兰兰自找,还是肖童过分姑且不论,临了临了,肖童虽然恨兰兰,却想着不要伤害她,兰兰虽然爱肖童,还是杀了他…… 爱恨情仇都是镜花水月,可是人心,需要光明的力量,需要爱,需要正义。 还有文燕,一个多么让人心疼的女孩,觉得她就像自己在中秋节放在肖童门前玫瑰花里的黄色纸鹤,静静地,淡淡的,默默的……就像一次次对肖童暴躁的忍让,就像一次次安静的为他收拾房间,做饭洗衣……好女孩,祝她幸福…… 故事里的人的爱恨情仇都已有个了解,看故事的人却总在缅怀,缅怀爱情,缅怀伤痛,缅怀光明,缅怀希望………… 永不瞑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哀伤……

 4 ) 记得当时年纪小

年少的时候,曾经对这部戏很着迷.
很是喜欢苏瑾,举手投足的成熟味道,带着一分英武.
那时候的陆毅也堪称完美.
欧阳兰兰的美艳,烈火飞蛾般的热情.
无不让我向往.从数理化的书堆习题里,从高考的压力里,从青涩的时光里,抬头仰望,幻想.
那时候买了书,反复看重播的剧集,搜集了很多剧照,杂志的采访.
算不上追星,我从来很冷静,没有对哪个星星过分的迷恋.即使是小时候.
这本书这个故事这些人,伴随我走过懵懂的青春.

 5 ) 三个不懂爱的女人,一个懂爱的男人。

       冲着看帅哥去看这部片子的。
       其实最喜欢看的是校园里的陆毅(肖童),那么稚嫩、那么青春、那么自以为是,完全具备资本。(后来陆毅胖了,依然很帅,不过比瘦的时候差得多了。校园里的陆毅,让我回想起在学校的时候,可能身边就有这样的帅哥,只不过工作后,进入了社会的斗兽场,帅气和青春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好多有权有钱的所谓“大叔”占据了领导地位,青春帅哥们就不那么显眼而放光。也许肖童,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那么光辉的逝去了,是更美好的结局。
       1、帅哥大学生不要太早和社会人员接触,他们太复杂,总想从你身上得到些什么。不论是学校的老师为了拉项目、还是欧阳兰兰这个社会小青年想包养你,或是欧庆春这位大姐想拉你开展崇高事业。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欲望或者崇高理想,但不应该干预你的人生。而且他们或者他们背后的人远远比你所想象得还要复杂的多,帅哥美女大学生还是老老实实和校园里的同龄人接触比较好,至少他们大多数都是简单的。
      2、欧阳兰兰根本不懂爱情,爱情不是占有,而是付出,越是索取和控制,只会让自己和爱的人更加痛苦。有人很喜欢她的敢爱敢恨,在我看来,这一点和欧庆春的“内敛”相比更显可爱,但敢爱敢恨或许只是任性的表现,我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你以为你是谁,爱与被爱都有选择的权利,这种对爱所谓的执念和占有,根本是对爱的误解。什么是真正的爱,肖童做出了正确的解释。他让不可能爱上他的欧庆春爱上了他,就是因为他懂得了付出,而欧阳兰兰,你懂么?
      3、欧庆春,伟大又崇高,简直可以算是女人中的精品,但这样的女人很可爱,因为她对爱看得不够重,她是有信仰的人。爱情在信仰面前算个毛。不看重爱情的人,你和她谈个毛的爱情。哎,肖童最可贵的就是对爱的执着,这是欧庆春远远比不上的。爱情是高贵而纯粹的,欧庆春自己曾表态,对她最重要的就是工作。肖童,你和她谈爱,简直是对牛谈情,太可惜了,你应该有你自己的知音。
     4、至于那个一直照顾她的小女友,我觉得可怜,但的确也可恶,她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女性,勤劳、隐忍、包容。但她不懂她自己的价值和魅力。爱情不是下贱的付出,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别忘了对自己的提高,如果爱他,就应该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不是祈求。
     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可惜只有这个男人懂得真正的爱,却因为自己太帅,而被三个女人纠缠、索取和利用。所以棋逢对手、路遇知音,一个真正懂你、爱你、懂爱的人,才适合你付出真情。
      另外,我喜欢海岩剧的另一个原因是,女人是主角或者说是剧中的主导。海岩剧中的女人总是外柔内刚,美丽崇高。但是这样的女人,却因为太完美而少了一分可爱,多了很多沉重,也就不那么惹人喜欢了。
      
      

 6 ) 若得真情,哀矜勿喜

《永不瞑目》,10年前的片子,是我认为至今看过最好的大陆剧。

海岩的故事总是套了个血淋淋的现实背景,其实这些故事几乎不能说是在反映现实,只是为他的那些关于真爱的故事增强撕心裂肺的美学效果。

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此剧:1.禁毒宣传教育片。看的过程中第一感受就是千万别吸毒。缉毒工作让男女主角走到一起,男主为爱陷入吸毒泥潭,这使女主大为感动。但正因如此,两人在越走越近时却让结合的可能性愈发渺茫。震撼人心,果然很有教育效果。肖童最后境界高了:为国奉献很好,很伟大——广电局很满意,抵消了肖说过的那句“我不懂什么共产主义”,呵呵。肖童的升华,更多的是通过让肖和欧的思想境界更加接近来表明两人情感的进一步深化。2.姐弟恋。这原本不稀奇,但在当时大陆剧中算新鲜,此剧肯定更受女性观众更喜欢——关于一个拥有青春逼人,阳光健康,用情专一的年轻男人的爱的女人的故事。3.线人的情感世界。一般的线人题材,都是线人与犯罪者好上了,在情与理之间难以抉择,精神近乎分裂。但这个故事不同,线人与警察相爱,并甘愿为之付出生命。这有意无意地使此剧正统形象更加突出——爱上正义者,为之牺牲,令人动容。看得出海岩对公安经历还是念念不忘。海岩让邪恶者的爱也带有邪恶意味——欧阳兰兰富有攻击性的,强占式的爱与欧庆春含蓄内敛克制的爱形成对比。这符合一般观众口味,毕竟此剧不是精神分析片,所谓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片头就有“献给公安50年,共和国新纪元”。

海岩的故事总和大好河山有联系。《一米阳光》中有丽江,《永不瞑目》中有西藏,有中国热带的南方(其中肖和欧出去吃饭时有播放了明哥的《四季歌》),还有那个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片子我绝不会想去的金山岭。

特别喜欢欧阳一家逃亡的那一段,原来亡命天涯可以如此浪漫。在肖童失踪,欧庆春几乎认定肖童遇难的时刻,北京在焦灼,在痛,而身在西藏的肖童,虽然也陷入无时不刻的忧思中,但世界屋脊的独特美景,还是让他有了振新的机会——他再次下决心戒毒。看到这里很感动,尤其是他站在房顶高声朗诵的片段——这毕竟是一条年轻无敌的生命。如果说肖与欧的爱情故事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那么另一个就是肖童那种蓬勃,湿润,充满力量的生命力。当他浸润在南方潮湿温暖的空气中时,它又一次萌发——他又下决心重新振作,他心中的那个别样的梦还在。因为是看了剧情再看此剧,所以在知道肖童最后死去的结局的情况下看这些片段,心痛纠结得更深刻。

欧阳兰兰塑造得很好。欧阳兰兰的爱,是原始的,赤裸裸的。它无关是非曲直,无关正义邪恶,无关现实考量,它就是一颗仅仅为爱跳动的心。在西藏帮肖童戒毒时,肖童哀求着要烟,欧阳兰兰要他坚持,这个细节让人感动——她要补偿肖童,她在为之前让肖童走上吸毒不归路赎罪。“一物降一物是自然规律”——这又何尝不是爱情规律,爱情就是恶魔天使的结合体。肖童死在欧阳兰兰手里是最合理的——欧阳兰兰的确狠毒霸道,但如果被告知自己倾全心付出的情感原来只是被利用的对象的话,换了谁都会撕心裂肺甚至发疯。欧阳兰兰和肖童这两个人物,是剧中仅有的为爱不顾一切的一对,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自私,一个无私。只有用死亡来完结他们才足够有戏剧感。

唯一有缺憾的是李春强这个人物。前半部分看得只能令人生厌。整一个被洗脑成功为国服务的正统人士(或者是海岩对体制内的冷漠进行隐藏得很深的讽刺?公安局对线人的处置就是在漠视生命。),只有对欧庆春才算是细致入微。他对肖童粗暴对待——对他的功劳缺乏客观评价,心胸狭窄,说话莽撞,让人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刑警队长。也许这是为了突出欧庆春和肖童之间相爱相知与众人的距离感——用身边亲近的人的不理解来反衬他们的稀世情缘。其实在工作中动私情更多的是他而不是欧庆春——反对肖童当线人是为了打消肖童对欧的幻想,后对欧庆春接肖童回家戒毒又极力反对亦是处于私心。后半段,得知肖和欧默认的关系后,他开始正面评价肖童,重伤以为自己要死时对欧说要肖童去戒毒所的话令人感动,算是对其形象有所修正。

也许是得益于剧本,片子的结构处理很完整,节奏控制张弛有度。感情线循序渐进又一波三折,大毒枭的家世也是不紧不慢地展现,人物之间又有着相互映照。结尾处的火化,欧看望眼角膜受捐者的设置又给人故事终于着地的感觉,由人物内心拉回现实,一种轮回感和宿命感跃然而上——生活还在继续,可刻骨铭心的爱永远不会再来了。 即使是本剧特有的大段旁白,也能让观众领会到赵宝刚导演忠于原著的心思,虽然并不符合常规(墨镜男的片子很需要这些),但至少让人看得更明白,眼泪也被赚得更多。

如果看小说,会发现人物之间的情感描写更加细腻,非常契合人物本身。如果海岩一定要宣称自己是三流作家,四流编剧的话,那真是伤读者自尊啊。

终于到主角了。欧庆春是个堪称完美的女性。海岩说他喜欢各种女性,但欧庆春这一类型的女人肯定不是最讨男人喜欢的。她是女强人,女人味儿不够(她在剧中的装束多为警服,背一个单肩挎包,印象中仅有的女人装扮只是蓝白两套长裙,但多为宽松式的,女性身体曲线之类的似乎导演毫无展现的意思)。 也许是海岩为了凸显肖童的与众不同——他崇尚柏拉图式爱恋(剧中他对欧阳兰兰说自己喜欢圣女贞德,刘胡兰类型的女子,在如今看来稍显幼稚可笑),故通过削弱一个年轻男子的情欲来表现。这是个纯情少欲的故事。

但同时,欧庆春的刑警职业赋予她的坚强睿智沉稳的气质与女性性别魅相力结合(如第一集中肖童所说,他对这两种不相融气质的结合的女性充满好奇仰慕),使她彰显着别样的美丽与成熟,让肖童深深爱上了她。导演慧眼,苏瑾的气质和身材很符合欧庆春的人物形象(对比她与李春强假扮夫妻的造型就可知道)。而且在剧中她很适宜地用眼神演戏,恰到好处,体现人物内心在激情和理智之间抉择的纠结,符合欧庆春——外表冷静理性内心仍怀有激情的人物性格。

欧庆春这一人物设置表露着海岩的女性主义情结。作为女性观众,如果自己是肖童这个年龄男性,我也会去爱一个成熟的女人。虽然男人恋爱时更多是下半身思维,但是年轻男子中却不乏肖童般怀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激情的一类人。这种激情体现在肖童对欧庆春的爱当中,也体现在他的英雄主义情结中——最后两次自愿赴汤蹈火,体现他这个年龄独有的胆量和激情。

欧庆春的完美在于她能胜任处理工作与恋爱关系。无论是对自己特情的责任心,还是对肖童姐姐般的劝导和关爱,或者在与肖童独处中保持着那份矜持与对肖童的吸引力,换句话说,就是让肖童,同时也吊足观众胃口,而且这一切又不是出于刻意而是她身上自然散发的。保持神秘感的女人对男人绝对有吸引力。

不过看到欧庆春在广州追踪到肖童,在餐厅背后时隔2个月重逢的那一幕,她仅仅是伸出手,说了一句保重,突然就很不合时宜地想到李安导演在《喜宴》中自导自演的一句俏皮的“这是中国人5000年性压抑!”要知道,肉体接触程度反映着感情亲密程度,情到深处自然会有肉体接触,显然以当时欧和肖的程度和状况,欧庆春仍是压抑着自己的情感的。

不过从美学角度讲,这反而起到强化美感作用。两人的爱之所以让人撕心裂肺,原因有二。1.情感上的不同步,感情付出的不对等。肖童主动,庆春被动,肖童付出多于庆春。庆春的年龄和经历不可能让她心存幻想使一个年轻男子爱上自己,她也只想获得一份普通平凡的生活——在爱情上她只是合理,而不是完美。同时在情节上,又是贯穿两人爱恋始终的时空错位造成了强烈的缺憾美。

小说中写到过剧中没体现的一点,就是肖童年轻的生命对欧庆春的诱惑力——登司马台那段小说中的处理更大胆,肖童吻了庆春,接着便提到诱惑二字。个人认为剧本不应删改这一表现庆春真实内心深处的片段,它只是蜻蜓点水的一段,不但不破坏美感也许还会增添层次感。最后的夜晚,欧与肖仅一墙之隔,欧猜想到了肖可能已经绝望,但却仍然被动地等着肖打电话来解释,可惜她没等到。那一刻,在心灵上已经注定了两个人的天人永隔,肖的躯体死亡只是一种仪式的完成。本剧的矛盾足够激烈,给人一种命中注定的感觉,换成任何其他结局都会使内心震荡减弱。

2.距离感。距离产生美。(1)这样一种随时面临水生火热的危机的爱恋离普通人生活遥远,充满着对生命进行深度拷问的激情;(2)男女主角的爱情历程仅仅停留在相爱阶段。肖被迫用以毒品毁灭自己的代价渐渐打开欧回避自己及回避他的心,但就在他们确立相爱,难分彼此之时,现实可能性却愈发渺小。在最相爱相知的时刻分离,这样的美学效果最强。如果两人真的进入婚姻,走近生活,也许故事会落入俗套。(3)肖童和欧庆春的爱只属于对方,是仅双方深知的心照不宣。它与众人是隔离的。人只有处于这样的一种状况才算是找到了真爱吧。欧庆春在肖童遗体火化前的那一幕令人心碎——这个坚强的女人内心的最深处还是存在女人的最美好的特质——这种东西不是每个女人都有的吧。即使有,它也会很快地随岁月和经历的打磨而不再光鲜。

“除了生命终止前的这个刹那,庆春确信自己已经了解了全部的肖童。就是对这个奇怪的刹那,她仿佛也能隐隐感知。”这就是相知相爱。不知为何,看到这里是我最感动的地方。时常会想,这种情感就算世间存在,也是极其稀有的,若能得到,那么生命长短就是无所谓的事了。

说说肖童。依我看,世间并无此种男子。他是海岩对自己作为男性的最高境界的一种意淫。“一个男人为了爱一个女人而在心中坚强地抵制着另一个女人在他心中种下的诱惑的种子”(种子指毒品),而且是一次又一次地,只要那女人开口,即使没有听她说过“我爱你”,即使没有完全得到她的爱,即使相爱的时光比起离别要短暂地多,即使...他还是能仅仅靠对她的思念而顽强地,意志不摧地,甚至充满希望地活下去,让梦一次次地在心中点燃——我想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可惜我没有,呵呵)。直到因说不清的前世孽缘和那个种下诱惑的女人结出了无花的果实(没有爱却有了孩子)时,他才绝望,最后平静地走向死亡。这种绝望又一次体现他的无私——为了不为难他爱的女人。

问:这种男人有吗?答:绝无仅有,那不是男人,是天使吧。本剧对性与爱,灵与肉有一个探讨。肖童选择贞洁(如果男人也可以这样讲的话),选择放弃,走向死亡。欧庆春感到迷茫疑惑,“没有感情怎么会有孩子呢?”根据剧情对此作出的回答很简单,但单独拿出来看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探讨的。欧的困惑是正常的,因为她是女人。刘瑜博士为此问题给出了答案:女人认为男人如果真的爱自己的话,那么他的身体应专属自己,不应该让其他女人拥有过。(《神奇的物理运动》)。因为确信肖童只爱自己,所以欧庆春感不解,这就是这种“不应该”的潜意识导致的。

肖童就是天使,当肖童得知欧阳兰兰在他吸毒的昏迷状态下和他发生肉体关系时,他居然用床单遮掩着赤裸的身体抱头痛哭——我看到这里真的想笑,笑这个年轻男子的天使本相展露无遗。陆毅接这部戏的时候还是大学生,几乎不用演,就可以将这个圣男肖童展现。

虽然时隔十多年了,影视技术发展已经远远超过当时,更超过故事发生的年代。但看到欧庆春用剪刀剪下自己的照片和肖童的拼贴时,却因其手段之粗糙到可爱而更令人动容。此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来是相当土鳖滴,但能忍受,从某种角度来讲,它甚至成为让人念念不忘的理由。感慨时代变化之快,也许正是这种变化让思想保守性格单纯者如我才更加对此剧欲罢不能。相守一辈子的爱是伟大的,但我还是觉得,撕心裂肺的爱才是真爱。

为了消解此剧带给本人的精神恍惚感,故不惜冒着美感丧失的危险竭尽所能穿透它。

 短评

什么理由也不要去碰毒品。

5分钟前
  • Mancy Tsai
  • 还行

海岩三部曲之一。当年的陆毅还是奶油小生形象,不过我更喜欢那个女警察,觉得她好帅气。

7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推荐

经典姐弟恋,悲剧。

12分钟前
  • 左加菲
  • 推荐

所有海岩剧里最喜欢的一部 放在今天看尤其珍贵 从当年肖童帅气的脸上真切地看到了爱情的样子 庆春最后那一吻也实在太过震撼和感动 这么细腻纯粹的感情后来的电视剧中很少再能看到了......

15分钟前
  • anewpig
  • 力荐

陆毅演过最好看的电视剧,明明当时资源那么好,现在怎么就flop了呢?

1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用心拍戏,有颜有演技有三观。

18分钟前
  • 石头星
  • 力荐

海岩作品里印象最深的一部,拍的不错!

23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这个小时候看过,年轻的陆毅还是好看的

26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

只记得陆毅被迷奸那段了...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二十年前看的,当时被欧庆春迷住了。最性感最迷人的女公安。陆毅那时候真是标准阳光帅哥,记得他在古北口登上屋顶演讲那段。他死的时候《你快回来》这首歌完美应景。袁立演的爱之深恨之切很动人

33分钟前
  • 力荐

国剧评分:83/100 受限于当年仅有的电视频道,但凡CCTV-1播过的剧大都是耳熟能详的。而其实那时的剧也是真的好。肖童大概是陆毅曾演过的最好角色。爱苏瑾的气质。

35分钟前
  • 朱叉叉
  • 推荐

海岩赵宝刚的经典产物

40分钟前
  • 一些无用洞察
  • 较差

陆毅那个时候明明很帅啊,怎么就残了呢

43分钟前
  • 南桥下午睡
  • 还行

海岩的片子耐看 才27集太良心了 看看同样题材的破冰行动烂尾幼稚到什么程度

45分钟前
  • XXXX104
  • 力荐

当年的陆毅真的是超级超级帅气,肖童就像一个符号,是一种纯洁潇洒又纠结的爱情符号。我至今记得肖童最后中枪倒地死亡的那一幕,是生命和爱情的终止符。不太喜欢袁立的兰兰,她俗气又老气,当她和肖童在一起的时候,就是破坏了世界具现化的美丽。

50分钟前
  • Neroat
  • 推荐

海岩总喜欢把一些很沉重的东西压在男女主角身上,好象不这样,他们的爱情就不会有考验。这也算是海岩自己的风格吧,这也是日韩青春剧里所看不到的~~

52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最风靡一时的海岩剧了吧,那会儿好像还不叫海岩剧呢吧。欧阳兰兰的死印象太深刻了,那个倒下慢动作无数次的回放,好凄凉......

55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陆毅小鲜肉时期的演技也比现在当红的小鲜肉强太多了。。。

58分钟前
  • 稀有动物豚豚
  • 推荐

最后一集泪奔,无法控制,情感被导演吊的太久了,最后的爆发,实在是赞。【2017年3月重温】

1小时前
  • 君心可晴
  • 力荐

剧中的人设真的是矛盾的结合体,每个人都不完美,让人又爱又恨,描写的是感情的纠葛,但却反映了社会各种形态,整部剧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1小时前
  • 蓝下老婆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