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1996

HD

主演:理查德·阿滕伯勒,大卫·布莱尔,布耐恩·布莱塞得,肯尼思·布拉纳,理查德·布赖尔斯,迈克尔·布莱恩特,朱莉·克里斯蒂,比利·克里斯托,朱迪·丹奇,热拉尔·德帕迪约,里斯·丁斯代尔,肯·多德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9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1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2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3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4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5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6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13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14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15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16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17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18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19哈姆雷特199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哈姆雷特199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肯尼思·布拉纳 Kenneth Branagh 饰)被传召回家参加父亲的葬礼以及自己母亲和叔父克劳迪斯的婚礼。父亲的突然离世,加上母亲的改嫁,使哈姆雷特终日郁郁寡欢。一次哈姆雷特在半夜里来到城堡高台上,与父亲的鬼魂相会,得知父王被叔父克劳迪斯毒死。鬼魂要求哈姆雷特向那个篡夺王位、霸占王妃的凶手复仇。背负了复仇任务的哈姆雷特决定用假装发疯的办法来掩饰自己,以窥探克劳迪斯的一举一动。随后他安排了一场宫廷戏,将国王被害一幕以戏剧形式表演出来。叔父看后原形毕露,而哈姆雷特却误杀了恋人(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的父亲,导致恋人发疯死去。随后哈姆雷特的母亲也饮毒酒死亡,最终哈姆雷特愤怒杀死叔父。柳下惠大哥大姐没出息第三季战地神探第二季秩序和道德亨利五世1989阿紫美式人生黄阿丽:小眼镜蛇灵域202113朵玫瑰银翼杀手2049正好遇见你逆风之歌:拉丁摇滚音乐史第一季盲道信长之枪基普乔格:最后的里程碑我的单板女孩 第一季曼谷之夜爱在黎明破晓前哥斯拉大战金刚少年英雄斯托姆(原声版)藏身之所2012海猫鸣泣之时幻海魔剑终极标靶2东方快车恶男 惡男垂死挣扎豆芽方托马斯的反击我们的家黄河在咆哮内裤超人幸福节大冒险爱斗大月亮上的男人1999联华交响曲大话王努努老大的小偷小摸千门八将1981王夫人鬼魂绝命赌局最佳爱情国语

 长篇影评

 1 ) 我只想说八卦

四小时确实有点长。看过朱生豪译本,看过现场原声话剧,都不太感冒,不知道此剧有什么经典之处。 真是中有林黛玉,西有哈姆雷特,看到什么都要大发感慨,一长段台词,而且也不觉得台词有多好。不过演员的表演还是挺有看点的。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一段,流放途中一段,被带入戏。改成电影,运用电影的镜头很成功。场面调度和运镜真难。布景、道具的细节也还考究。不经意就发现熟悉的面孔算是彩蛋吧。

这一年,凯特·温斯莱特参演了这部莎翁电影;同一年,大西洋彼岸有一位美国小鲜肉也主演了一部莎翁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后现代激情版》。第二年,两人共同主演的爱情大片席卷全球,赚足眼泪,他们蜚声国际。

 2 ) 软弱多疑的复仇者

许多言论说到哈姆雷特是从一个单纯的孩子蜕变成了坚强的复仇者,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哈姆雷特始终是软弱的,他到死为止只是从一个软弱单纯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软弱多疑的复仇者,包括最后复仇成功的那场决斗,是雷阿提为父亲复仇才安排,不是哈姆雷特主动要求的。他所生长的环境不得不让他坚强起来,这不是真正的坚强,这是为了报仇不得不拥有的一项技能,像是在地基不稳定的情况下铸造的高楼大厦。

哈姆雷特是孤独的,在他的身边没有可以相信依靠的人。叔父杀父夺篡王位;母亲对父亲的叛变;他的好朋友罗森克兰背叛自己;心爱的女孩奥菲莉亚对她的父亲唯唯诺诺。他不相信亲情,友情,爱情,哈姆雷特对他自己的全世界都抱有猜疑不满的心态。

莎士比亚自己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经历去看待这一故事,而相同的地方是每个人都会像哈姆雷特一样,有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

 3 ) 思考

1.《哈姆雷特》中有不少独白,这些独白的作用?如经典的“生存还是毁灭”对刻画主人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充满个性,富于表现力。 2.奥菲利亚疯了的时候,唱歌“送花”,“三色堇,茴香和漏斗花,芸香,雏菊,紫罗兰等”是不是也有寓意? 3.老国王的鬼魂为什么强调“无论你怎样进行复仇,不可对你的母亲有什么不利的图谋,她自会受到上天的裁判”?在哈姆雷特质问母亲情绪激动的时候,鬼魂也出现让他不要伤害母亲。 4.人物台词体现出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通过人物语言与行动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具有很强的戏剧效果。

 4 ) 美丽的奥菲利娅在唱歌,肝肠寸断,凄绝美绝……

       做为一名英国演员,若不经过莎士比亚戏剧的洗礼,就算演过再多的古典名著也是枉然,凯特的第五部电影作品正是《哈姆雷特》。该片的导演、编剧兼男主角是肯尼思·布莱纳(Kenneth Branagh),当时的英国影坛演绎莎翁作品首屈一指的人选,《哈姆雷特》是他继《亨利五世》和《无事生非》之后,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三部莎翁作品。两年前,凯特曾在《科学怪人》一片的试镜中给布莱纳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次连试镜都没有安排,他就直接锁定由凯特来扮演奥菲莉娅。

    这部长达四个小时的《哈姆雷特》聚集了欧美十多位国宝级演员,史无前例的奢华阵容就足以让它名垂史册…… 在重重的光环下,凯特选择以返朴归真的方式塑造这个角色,片中她又唱了一首歌,同样请来《理智与情感》的配乐派屈克·道伊,再次挑战古典文学为莎翁的诗谱曲;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伴奏,没有背景音乐,导演要求凯特清唱,现场收音,而且一镜到底!在这个长镜头里,她不施脂粉、不带装饰,也没有太多肢体和表情的变化,只是带着哭后稍重的鼻音轻轻地唱着,“Less is more”的境界,凄绝美绝……

 5 ) 《哈姆雷特》中的角色形象及其悲观主义

首先说一下看完整部影片之后的想法。男主角肯尼斯·布拉纳是从骨子里在诠释哈姆雷特这个角色,他声情并茂的独白以及略显夸张的举止都将哈姆雷特这个角色的内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令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位是奥菲利亚,由凯特·温斯莱特饰演,奥菲利亚从一个可爱美丽的姑娘,到后来被哈姆雷特恶意重伤,再到最后因为丧父之痛而被活活逼疯,凯特的表演亦能纯情,也能疯癫,实在是恰到好处,而回到奥菲利亚这个角色本身来说,她虽身为贵族千金,却活得如此可怜、卑微,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哈姆雷特作为整部悲剧的核心,他的身上也透露着浓烈的悲观主义气息。整部影片中,哈姆雷特多次感叹生命的渺小易逝:他对着镜子念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生命的意义不过是一场生与死的选择;看着挖坟人对待骷髅的随意,他联想到这些人生前的光鲜和智慧,感叹他们不过是这世界的过客,而自己的生命也终将消逝,成为无人问津的一具骷髅。

哈姆雷特认为生命是渺小易逝的,一方面父亲的意外之死让他痛不欲生,感慨生命无常;另一方面,从他对待其他生命的冲动、任性,不加珍惜,也足以见得。奥菲利亚与他如此深爱,可他仅是将其看作一颗棋子,在复仇的道路上,他不允许任何人的插足,于是就连最心爱的奥菲利亚他也能恶言相向、恶意中伤,劝她削发为尼,这般始乱终弃。奥菲利亚虽然伤心欲绝,但幸而有父亲的安慰,使她得以解脱。可哈姆雷特杀父之仇未报,于是仍就任性行事,将躲在窗帘后的奥父残忍杀死,父亲突如其来的死亡成为了压死奥菲利亚的最后一根稻草。哈姆雷特的冲动、任性在这两件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他替父报仇是行侠仗义,但这些举动也无疑将他刻画成一个自私自利的恶人形象。

如果说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冲动的,或许显得片面,就情节来说,哈姆雷特其实是冲动和克制的结合体。但这里的“克制”又是贬义的,与其说他克制,不如说他精明至极,他绝不在国王祷告赎罪之时暗杀他,以免以恩抱怨,国王虽然躲过了一劫,但奥父就没有这么走运了,这或许就是哈姆雷特所认为的命运的使然——人终有一死,也是他为自己脱罪的说辞,因此他全无忏悔之意,还认为这就是多管闲事的下场。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而哈姆雷特却将尸体移走,想要欲盖弥彰、销声匿迹,奥父身为堂堂御前大臣,葬礼却是暗中操作,这更是让他的女儿为之发狂。然而这样一出悲剧绝不会就此收手,莎翁的悲剧就是要全军覆没、无人生还。

这是悲剧的极致,也是悲观主义的完美诠释。细究哈姆雷特这样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对于生命易逝的感叹,又让我联想到大约早《哈姆雷特》约600年的苏轼的《前赤壁赋》,其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感慨不正是在说同样的问题吗?探索生命的意义从来就是人类从未停歇的使命。但我不想也无能将这个问题放大来谈,仅从这两部文本自身而言,他们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哈姆雷特》这出悲剧传达的是一种命运的不可抗性,而《前赤壁赋》却是在人生的渺小中体悟活在当下的豁达,这是一种乐观主义。对于这样一个宏大的哲学问题,两位一流的文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到了不同的结论,这就是文学的伟大所在。

我们同是这世界的芸芸众生,因此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讨不应有确切的结论,论争就是最好的答案!个人认为《哈姆雷特》是代表了悲观主义这一派的著作,1996年的电影版也可以说是诸多《哈姆雷特》影视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了!

 6 ) 不合时代的黄金之心

看完了肯尼思·布拉纳自导自演的《Hamlet》,四个小时的长度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舞台剧,坟地的那一幕就像是舞台剧的布置。

肯尼思饰演的哈姆雷特是一个疯狂、满溢着怒火却又时时刻刻不被理智与现实所节制的人。内在的复仇欲望与外在现实条件的不允许造就这一个犹豫不决的王子形象。父王的驾崩与母亲的迅速改嫁造成了哈姆雷特内心的虚无感,而透过父王的鬼魂得知仇人的真面目才是哈姆雷特疯狂的真实原因。说是疯狂我却觉得仍有些不恰当,外表的疯狂恰是内心燥郁的体现,渴望复仇、藉慰先王之灵,然而现实中却找不到叔父谋害自己父亲的真凭实据,自己能听信的唯有鬼魂的密语,在他人看来不过是疯言疯语。这场复仇的悲剧,就正正是以哈姆雷特的疯狂串起来的。所以,哈姆雷特才只能安排一群伶人演一场戏中戏,让人发掘叔父心中的潜藏的良心不安,告发叔父的弑凶罪行。戏中戏的美妙就在于此。

最后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的哥哥决斗那一幕也是挺有意思的。奥菲莉亚的哥哥奥斯里克就像是个低配版的哈姆雷特,同样是留学途中得知父亲被杀匆匆回国,同样复仇心切。不过,不同在于复仇心切的奥斯里克着了奸诈油滑的国王的道,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最后奥斯里克与哈姆雷特两个将死之人完成了谅解,王子也完成了复仇。不过那狡诈的叔父还害死了自己夺权目的之一的王后,背上又多了这么多罪孽,等待他的唯有来自地狱的苛刑吧。

这场悲剧是一场时代的悲剧。正因如此,拥有黄金之心明星般的哈姆雷特的陨落才让人特别惋惜。剧中处福丁布拉斯所说的“因为假如他曾登基即位, 那他必定是个英明的君主。”一个贤明的君主最初也是最后的命令不过是命令英国把两个奸诈小人处死。哈姆雷特的悲剧也恰恰是时代错位的悲剧,从父亲被杀开始哈姆雷特的人生就已经急转直下,to be or not to be从提出来开始就注定是悲剧。这个时代不允许存在如黄金一般闪耀的心。我们能做的只有像霍拉旭一样,身为丹麦人,却有古罗马人的精神,将这黄金之心通过故事转述下去。

 短评

看了四个小时的未删减版本,过瘾

6分钟前
  • 墨梓
  • 推荐

长长的四个小时,优美的台词,哇唔,演员演的好好喔~

10分钟前
  • ShaneRay
  • 力荐

可能是唯一一部一句不删的《哈姆雷特》电影,背景仿佛移到了托尔斯泰笔下,拍摄手法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哈姆雷特少了年轻人的迷茫,却也多了几分压抑沧桑,奥菲莉亚非常美,但二者都不够疯

13分钟前
  • 新月相
  • 推荐

年代感混乱是这部电影的致命伤。影片为影片的现实主义化下了很多改编的工夫,使戏剧舞台上简略的换幕轮换登场的人物终于能在电影里用各种伏笔说圆了。但结果可能因为美国人不读历史变得很假,各种细节很精致,但很多都完全错了。虽说镜头语言也不错,但还是摆脱不了大段戏剧念白在定镜长镜头中的尴尬。

16分钟前
  • 邝子约
  • 还行

重新标记/这可能是第一部调整了时代的哈姆雷特电影长片 这种做法是否成立先不说但这个调整显得不接地气,尤其是鬼魂的成分跟这种近代设定不符。另外这选角和形象有点太接近了都分不清谁是谁了。这部最有趣的地方,一个是鬼魂段落采用的neuro-image形式,快速剪辑局部大特写,这就打破了写实剪辑,开启了一种意识状态;另一个是空间的封闭性(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设定,因为设定在一个近代王国,王宫并非是中世纪堡垒,不居于军事要地,而只是一种乡下的居所,宫外恰恰不应该是一个"危险”区域,而是属于王宫后院,所以这个设定很奇怪)但格外突出了这个虚构空间的封闭性。一句话,我就是不喜欢Kenneth。

19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还行

有,不够多。繁华的剧院功底,灵感都出自在那上面。不是太大的灵感。亲爱的霍拉旭,请为我放弃天堂之美,而忍受冷漠之人间的痛苦,讲出我的故事(向死之一种)。

24分钟前
  • NVHZ
  • 推荐

华丽的用词,优美的比喻,忧郁而勇敢的王子。。。最终还是个悲剧。。。这一版比黑白那版要稍微差一些。。承认有点先入为主了。。不过还是一部经典之作!!强烈推荐

29分钟前
  • † 未未
  • 力荐

徐涛……哈姆雷特周志强……国王克劳狄斯郑建初……王后格尔楚德齐克建……伶王耿莉华……伶后李立宏……霍拉旭徐小青……奥菲莉娅白玉林……奥斯瑞克郭政建……掘墓人甲郭金非……罗森格兰兹徐光宇……福丁布拉斯张涵予……波洛涅斯 贵族等高扬……老国王鬼魂凌云……伏提曼德 水手等严安……马塞路斯 神甫等王博……女报幕员 女情报官 黑女人等赵晓明……雷欧提斯 英国使节等王明军……弗朗西斯科 吉尔顿斯坦等宣晓鸣……勃纳多 瑞纳多 卢西安 努斯上尉 掘墓人等当儿子的时候,看过《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 黑白片奥利弗版 孙道临经典国配,如今也是一把父亲年纪了再看这版,依然是译制经典,而且这样的大部头也不可能复制了。

33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最接近原著小说的一部哈姆雷特。

34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力荐

开始因为肯爹是抖森的恩师而关注他,看了Wallander后一发不可收拾地萌上,回头搜他作品才发现就是他自导自演了我少年时代大爱的那版弗兰肯斯坦。亨利五世和无事生非都是完美改编莎剧的杰作,今天看了这版《哈姆雷特》还是被彻底震撼。单说肯爹的台词功力,高亢激昂时有金石之音,低吟细语时百转千回。

37分钟前
  • 背锅侠铁罐罐
  • 力荐

Kenneth Branagh这个舞台剧版的找了好久,后来终于淘到了碟

40分钟前
  • 溪边小鹿
  • 力荐

莎士比亚太有智慧了,看问题怎么会那么全面那么透彻呢,太令人祟拜了。同样都是人,人家的思维怎么会这么高瞻远瞩这么一针见血呢。自叹弗如啊~虽然看过这本书,但是还是看完电影后才会对全剧悲惨的结局而感到惋惜,惋惜哈姆雷特的命运,其实从必须复仇的开始就很心痛他的命运,这份命运他不得不担负啊

43分钟前
  • 妍爱恩
  • 力荐

凯特扮演的奥菲莉亚有和王子的香艳镜头,她疯掉后躺在地上抽搐的动作就是做爱动作,这个设计很天才!结尾砸掉老王雕像的设计也很棒,俄狄浦斯是无处不在的存在,以前是干掉老王,现在是干掉老大。

44分钟前
  • 三童
  • 推荐

4小时版,感觉台词几乎一句都没删……终于看到一个几乎完全符合想像的哈姆雷特,简直感动,爵爷版叔父也别样的好~只是,妹子的爹感觉从fool变成了阴谋家,以及,某些配乐和大片feel的镜头是扣分点~

46分钟前
  • Woodring
  • 推荐

这版牛逼之处不仅是全本搬演,关键是保持了常规演出中的思辨性与崇高感之外,将莎剧本应有的三俗气质给挖掘出来,且两块并行不悖,水乳交融。背景上,感觉像改到了1848革命左右,又做了个新解读。

50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力荐

狂躁版哈姆雷特,毫無王子的貴氣⋯Laurence Olivier版的氣質遠勝Kenneth Branagh,對比之下都覺得Olivier版高貴年輕多了,那份誰也無法模仿的憂鬱如影隨形。如果王子就是K這樣大吼大叫著去復仇,分分鐘要被滅,有點智商行嗎?演成了個傻子。四星是衝著劇本與莎翁台詞(演員對著大段大段台詞在念白,卻又演不出空王冠裡的感覺,何不直接改成話劇更好,拍什麼電影),以及Kate Winslet的奧菲莉亞尚可,雖美不過48版的,倒也有其獨特風格。斷斷續續看了好多遍才強行看完,催眠作。

55分钟前
  • 暗夜的星辰
  • 推荐

这版真是太好看了!!服装布景摄影都太美了!!服装师太懂,只有肯尼爵穿的是短款西装紧腿裤身材太好了!!没有字幕看还是有很多很多听不懂的地方,于是就显得里面的配乐特别到位。肯尼爵的哈姆雷特不仅是个悲剧人物,更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特真实,而我心中的凯特一直是少妇,所以看她演少女怪怪的

56分钟前
  • Iberian
  • 力荐

我真是太纯洁了吗 看过青少版的书和48版电影的我 竟然从未想到哈姆雷特和奥菲莉亚睡过。。。还有Kenneth果然是Olivier的死忠粉 居然也染白头发 居然也在小拇指带戒指。。。这一版和前作有一样的问题--演员年龄的问题 这版奥菲莉亚有点弱 我还是更喜欢48版

58分钟前
  • Ramona
  • 推荐

看每个版本Hamlet都会被不同的细节触动,肯爵这版应该就是海报上那个瞬间,王子一袭丧服,背对欢庆人群,满天花瓣如纸钱洒落,他像个被全世界抛弃的孩子。宫中传闻,王子疯了,果真疯了,何必在意那些身外的新仇旧恨,但倘若清醒得很,他又怎么会是Hamlet。想陪他被放逐天涯,却不想做他的奥菲莉娅。

1小时前
  • 喵尔摩丝
  • 推荐

每次看莎翁剧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英语太差。。肯尼斯布拉纳在这里面真是英气啊!长镜头里全都是自己爆棚的莎翁专家的信心!温丝莱特少女范儿也无人能敌!70mm真过瘾...

1小时前
  • 米粒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