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8集全

主演:萨姆·沃辛顿,保罗·贝坦尼,简·林奇,迪塞尔·马德金斯,卡佳·赫尔伯斯,格里夫·弗斯特,瑞贝卡·亨德森,杰里米·博布,凯莎·卡斯特-休伊斯,琳恩·柯林斯,布莱恩·F·奥博恩,伊莉莎白·里瑟,本·韦伯,克里斯·诺斯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1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2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3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4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5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6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13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14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15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16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17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18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19追缉:炸弹客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追缉:炸弹客第一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Discovery频道的8集FBI罪案调查剧《追缉:炸弹客 Manhunt: Unabomber》(原名《宣言 Manifesto》)确定在美国时间8月1日首播,首播集为两小时集。《追缉:炸弹客》由Kevin Spacey和Dana Brunetti担任本剧的执行制片人,执笔了本剧试映集的Andrew Sodroski也负责制作本剧。该剧根据现实改篇,大学炸弹客Ted Kaczynski是位大学数学教授,拥有167的高智商,以炸弹犯罪引致3死23伤。  本剧主要讲述了FBI如何抓住那些声名狼藉的“优秀”罪犯,第一季将着眼于FBI探员Jim "Fitz" Fitzgerald(Sam Worthington饰),一个不习惯用老方法收集情报的专门语言学家。他用自己非传统的方法让藏匿了近20年的“大学炸弹客/隐形炸弹/Unabomber”被绳之以法,关键之处就在于他发现了“大学炸弹客”的真实身份可能隐藏在他的"宣言"中,而这个"宣言"也是Kaczynski众多阴谋之一。Paul Bettany饰演被称为“大学炸弹客”的Ted Kaczynski,而John Berchtold将饰演年轻时代的Ted Kaczynski。三周跳边境恶警赤裸与恐惧第二季星猫历险记之国画篇哦!我的老板!恋爱随书附赠_衍生剧天使之眼全民公主神勇佩塔上帝之手第一季斗破阴阳宅恋人们 2015电影版墨攻捷德奥特曼人民公敌3猛鬼吓人哦,我的宠妃大人剧版结了婚又如何电话惊魂以吻之名2018正义公堂我的蓝眼睛女孩青蛙王国之冰冻大冒险特鲁曼我叫布鲁斯神秘岛激情伴侣积极的体质惊门黑之契约者外传在你身边笑对明天孤独的美食家第九季皮肤之下2020八路军几度风雨几度秋错爱月之暗面第二季伏魔罗汉第66号当铺犯罪现场:德州杀场蝙蝠传奇中国 第三季舞动吧!少年一喵定情泰语吾爱敦煌重生2004寻找埃及王

 长篇影评

 1 ) 有智慧的人都是变态

试想:

1122案件- 危害公共安全重大事件办公室

数字证据-项目编号GA/T 1179 - 2022

摘要:“1122”案件嫌疑人在暗网第一次公布其作案动机,送交法医语言学专项组进行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和其未来》

你把屏幕握在你的手里,你决定移动手指,决定点开什么,你看什么,听什么,读什么都是你自己的意愿,自己个性的选择。想想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东西怎么到达了你手指尖点到的位置,想想那背后有多少人为之工作——有的人负责把好看的数字编织出来,夸大到将将可信的程度;有的负责使用柳叶刀,硅胶和肉毒素,把曾经需要数代人优秀基因组合的结果迅速的制造出来;还有的负责将这些制造品赋予活人的特点,让这些丝毫没有魅力,没有气质,没有灵魂的一具具活体商品,显露出一点人性,让我们更能喜欢他们——仿佛他们也拥有我们拥有的情感,从而获得流量,获得粉丝,实现更好看的数字。因为流量、粉丝和数字意味着,当我们看到这张脸,或者这个封面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听别人说过这件事,所以我们应该看看。

……当你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来划过去,迟迟不能选择的时候,会不会有种异样的情感挥之不去:仿佛这些东西和你毫无关系。问问你自己,他们究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为什么我的世界如此不同?我们试图压抑另一种怀疑:这种持续性的差强人意是否意味着:他们坑害了我们,欺骗了我们,剥夺了我们选择的权力?我们为什么总也选择不了喜欢的东西?我们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中,勤勤恳恳耕耘,换来的钱,换来的闲暇竟然白白给了他们,因为我们的轻信,我们的糊涂,就这样的被这些假脸,假数据,假故事骗走了。


……我知道这个骗局,因为我也曾经身在其中。这个骗局,叫做文化产业复合体,是由资本,明星,消费终端平台公司组成的利益共同体。这个工业体系的核心目的,就是消灭我们以往的源于生活的审美、文化和思考的愉悦体验,并利用他们可以控制的人员,渠道,和评判标准之下生产的“模拟文化体验”,去取代它。这些模拟文化体验就是你手指尖底下的东西,它不要求你喜欢他,认同它,崇拜他,它只有一个诉求,你点“付款”。因为当你点了付款以后,这个骗局的谎言,所有的假数据,假脸,假戏,都被你证实是真的。而真实的生活,那个你每天睁开眼,呼吸的空气,走过的街道,令你喜欢的,讨厌的,难过的,担心的,也因为你错误的点击,而变得无足轻重。

……我们看到的是包装,是推广,是粉饰,而包装的作用,就是暗示我们,不需要动脑子,不需要思考,不要有自己的判断,相信我们,相信所见。你只需要掏钱。而我不禁要问,凭什么?


……当我意识到我的工作助纣为虐的本质之后,我不仅决定立刻停止,我决定必须要修补我曾经做过的破坏。必须摧毁文化产业复合体造谎的能力,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必须摧毁那些正在造谎的人。

……如果我的行为成功的实现了我的意图,那么我毋庸置疑的违反了国家法律,违反了社会的道德,如果我的身份被公开,面临被逮捕,面临法律制裁,那么文化产业复合体和其下属的新闻媒体网络会将我描述成一个疯子,神经病,或者一个恐怖分子,这当中只有一个称谓我可以有条件的接受。那就是,任何政治运动在成功之前的参与者,都是被其敌对势力称之为“恐怖分子”。

……一个尽职尽责的恐怖分子的理念还是不可避免的会传达给公众,因此,文化利益一体更有可能说我是一个疯子,因为我所信仰的理念,威胁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利益,撼动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我的行为对文化产业复合体的每一个受益者,每一个帮助其维护谎言的人,都产生了毁灭性威胁,他们会不计一切代价的摧毁我的名誉,构筑关于我的谎言。而真实的我,虽然不明智,但是至少是理智,心态开放,并且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对自己民族的同胞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的行为虽然游离法外,依然是服务于这个古老族群的长久利益,而不是将自己灵魂售卖给一个,心态扭曲,思想犬儒,并且努力摆脱民族身份和集体形象的精英集团。

😄😄😄😄😄😄😄😄😄😄😄😄😄😄😄😄😄😄😄😄😄😄😄😄😄😄😄😄😄😄😄😄😄😄😄😄😄😄😄😄😄😄

以上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连环杀手以传播上述理念为名,杀掉无数个明星,体会一下这个感觉。写这些,要引出我想到的:

恐怖分子的 what, who,和 why

这部戏的what who why元素分别是,

邮寄炸弹/ 被哈佛科学实验侵犯过的学生,有智慧有能力的数学家/认为自由被科技剥夺 ,改造社会

《追缉炸弹客》的影视故事编写,就是通过侦探查案的情节,告诉我们这几个案件的元素是什么;与普通罪案不一样的地方源于他的作案动机(WHY)。 普通的调查,无论是《L&O》《CSI》还是《The Killing》,随着Who(嫌疑人)的改变,我们要考虑作案的Why(动机)是什么,是金钱利益,复仇,意外死亡隐瞒犯罪事实,等等。

《追》当中,WHY虽然来自于意识形态的理念,“科技剥夺自由”,但是它的核心讲的还是个人的自由被社会剥夺的主题,

能够找到真相,真理,和正确道路的领导者,往往是在人类组织中遭到排斥的。因为组织的目的是维持现状。

一方面这点更加能激发原始情感,我们都体会过被边缘化,或者自己的正确意见没有人重视,这种受挫感是观众立刻能认同的—— 另一方面 也是将侦探和罪犯紧紧链接起来的一个纽带: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侦探故事的人物网络构建,可以看一下这视频理解,

1)罪犯、侦探都是敏感有观察力的人,他们共同发现了同样的东西,并且坚信不疑

2)调查中要有和搭档性格对比,我们得以发现侦探深藏的缺陷(人物的ghost,wound,lack)

3)罪犯的诉求也是侦探的欲望,罪犯是侦探的“阴影、极端行为”,是唯一能改变侦探的事物

剧本教室

【剧本教室】《真探》与《七宗罪》:在黑暗中创造光明【BtoZmovie】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追》中,侦探Fitz 是一个在晋升阶梯上爬升极为不顺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反社会的,不屑于遵从政府里的等级文化,一条路堵死以后,他必须通过增加另一方面的竞争力,他学霸的一面才能进步。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是,这样一个自学成才,成绩优异的新探员得到一个“积极反馈”,加入最重要的项目组,寻找Unabomber。所谓积极反馈,就是社会犒赏了他反社会的行为,允许他继续独立思考,不服从管理。那么后来上司Don一遍遍要他服从,听话,耐心地要他仔细按要求做,不是因为他讨厌这个下属,而是教给他,这就是社会的真相。除了完成组织目标以外,Fitz必须要学会社会组织的另一项关键目标,保证等级阶梯中的各个人员,获得应该得到尊重,给足面子。

这一点,是Ted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社会第一个真相: 聪明有智慧的人,是社会的敌人。

不要轻信因为你的成绩,才干,能力,IQ等等,你所在的组织真的把你当成资产。无论是什么社会,都有游戏规则,有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等级系统,而聪明人眼中看到的是目标,更智慧的人看到的是终极意义,他们根本不care游戏规则,这就是让系统里其他人不爽的地方。当然有更大可能,挑事者其实是自作聪明的自恋者,他们对游戏规则的反叛直接威胁系统的稳定,因为每一个人必须贡献给这个系统,这个系统才能实现目标,合作的代价就是妥协,妥协多了,这些妥协就去除了背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人味儿,抽象成为一个可怕的,冷冰冰的规则,当科学技术帮助执行这个规则的时候,就像你打客服电话,机器人叫你“请按1”的时候,你是被边缘化的。因而,我们的炸弹客Unabomber 与其在说自由如何被科技剥夺,不如说是在抱怨这社会集体合谋干掉个性,干掉独立思考。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而且缺乏社会化的人,一定是活得最憋屈,最想发声让人听到的。非暴力的方法就如《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中克里斯那样在阿拉斯加自给自足,抵抗文明社会,最后自己受苦。另一种则是Ted这样侵犯性的,生活在文明边缘,悄然布局,对社会进行攻击。这两种途径都必须置身在大自然环境中汲取精神力量,原因不是大自然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头脑清醒,斗志昂然,而是因为大自然不是人类文明。

社会第二个真相:无论是否有动植物,社会人所在的系统,就是“自然”环境。

大自然是地球给人类的,它十分美好,充满内在的和实用的价值。当Ted抱怨科技摧毁人类自由,控制了我们选择的能力,也抱怨当下社会因为拥抱科技摧毁了大自然,这种理念其实受到了很多环境主义者的追捧。但是大自然只能是地球给人类的么? 如果你是一个社会人,你必须要接受,树林和海边只是你在法定假期和休息日去的地方,而你的大自然就是人类文明创造出的系统,是你所在的地铁,办公室,候机大厅,220v交流电,5G 手机网络, 802.11 wifi。

以Ted的为代表的告知知识分子,包括许许多多环境主义者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倾向于把人类集体所当成乌合之众,人类集体文明自然需要全盘的否定和批判。在他们看来,既然是人类创造的,一定是有问题的。不然为什么我的正确观点融不到当下人类社会的创造之中。Ted们唯一论据,就是“这不是大自然” 但是大自然并不代表人类集体选择,只有北极圈,亚马逊,亚撒哈拉,所罗门群盗等地方的族群不想用科技能力改造生活环境,大多数人类选择通过放弃某种自由,交换来一些方便的功用,纷纷像羊群一样排队购买。

实际情况很有可能我们人类会毁灭地球,抑或把地球改造成面目全非的样子,这些,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都得把这些“人文”环境,当成是“人”然而然。这也是Ted们鄙视大多数人的原因。

社会第三个真相:没有人有答案,但是我们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影片中的联邦调查局调查爆炸案走向起初各种歧途,只能怪自己的组织系统没有激励创新想法的机制,没有聪明人作出贡献的渠道。但组织面对危机,在压力下需要改变的时候,组织信任什么人去面对未知世界的挑战呢?

所有的人类体验涉及到的领域可以归纳为:已知世界,未知世界,和求知者。社会正常运行的情况,都是这个稳定安全,十分权威性的已知世界在发挥作用;而到了危机出现,社会维持现状的目标会阻碍其面对未知世界挑战的能力。无论如何,组织委派的人,必须是被组织训练得听话的人,所谓已受训人员。他们已经明白领导要什么,组织要什么,这些目标和这个案子要什么,并不是永远一致的。不要期待有任何大领导代你走向胜利,没有人知道真相是什么,只有靠以往经验,或者靠自己深信不疑的故事。所以,这个社会随时面临崩盘,永远没有足够的聪明人,没有足够的领导力,没有足够的应急预案。那究竟是什么保持这个社会稳定运行呢?

你。你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社会认可的。你的顺从,你的妥协,在团体当中,你从来不做极端的事情。你是一个已知世界的常驻人员。而当你面对未知世界的时候,你的教育,智力,执行力,社会资源,决定了你是否认可社会教给你的东西,是否认可社会,是否能用行为证明你的信仰。

回到第一个真相,很有可能,面对未知世界的时候,社会会把你当成敌人。

如果我是一个变态

回到我的假设:我有感于中国人的文化被“文化产业复合体”威胁,我制造了恐怖的活动,全世界报道。我发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和其未来》被人传播, 我并不是因为有了正确的信仰,令人信服的论据,而得到普通人的同情,认可的,恰恰是因为我做出了极端的行为。并且我成功的付诸行动了。你可能会判断出,道德上,法律上,我是对的还是错的。并且显而易见,任何使用暴力的行为都是挑战这个国家,而必然要受到惩罚。

但是你无法计算和衡量,随机某一个人对我的态度。比如在这个产业中,可能想要改变现状,可能正在对当前状况不满,这个随机人是不是认可我的宣言,对他到底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和他是否相信我说的无关。

WHO is the unabomer? 《追缉炸弹客》是所有侦探片中,对恐怖分子刻画的最细腻,最人情味儿的一部,但是我们知道Ted是悲剧的。这种悲剧不是来自结尾他得到应有的惩罚,而是来自他对爱的渴望,他受到的背叛,和他对于普通人交流的向往而不得。这个本来可能拥有一个不错人生的高智商人,选择了与科技人文-与社会你死我活的来个对决。

 2 ) 一个无政府原始主义者的飞蛾扑火

这是一部少有的带有一定社会思考在里面的美剧, 且不说其在这一方向上挖掘的有多深, 这类作品出现在商业化社会高度发达的美国的商品栏里, 已属难得.

这部剧表面是在讲一个有过多起暴力恐怖活动的反社会人格罪犯, 和FBI侧写探员斗智斗勇最终被绳之以法的故事, 其实更深一点, 讲的是一个无政府原始主义者对社会对抗并最终失败的故事. 如果想挖掘这一点, 首先得了解一个概念 -- 异化.

异化这一概念最早在黑格尔的哲学作品中提出, 后在马克思的著作里提出了劳动异化的概念, 逐渐形成了更具体化的对异化的解释, 异化是指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简单举例就是, 人们生产了汽车, 并驾驭汽车, 但随着汽车越来越发达, 人甚至不再操控汽车, 人逐渐失去了对其的控制, 人驾驶车这一情形, 其实质已变成了, 车驾驶人. 这种现象即是异化, 在剧里也有直白的描述:

e02 24:30

在第二集里泰德和菲茨的首次会面里, 以及第一集泰德的开场旁白, 炸弹客阐述了自己的理念, 包含着对当今社会体制下的异化部分的批判:

e02 39:45

而菲茨则向其倾诉自己在面对红灯时回想起的自己被物化被非人化带来的屈辱和无力感, 以表达自己与泰德的共鸣:

e02 39:00

如果仅仅看泰德的这部分对自己的理念阐述, 还是饱含人文关怀的, 其实对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理性实证主义的批判反思, 也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很多哲学家社会学家关注并研究的议题, 著名的有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 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对异化社会的批判) 等等, 其中后者最终绝望地以自杀的方式作为反抗. 回到泰德, 如果他的理念真的是人文主义的, 那要如何解释他的反社会的冷漠的伤害人类的行为? 其实原因在于泰德泰德不仅反对异化, 也反对社会, 反共同体, 反集体化, 向往原始社会, 这点在剧里没有表现出来, 但在他的宣言里可以看出他的这些主张 ( 宣言的原文链接: 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 ), 在宣言里他更多的是在表达对原始社会的向往, 批判科学, 及科学技术支撑着的权力社会对人的压迫和伤害, 以及其出于对左派 '过度社会化' 的警惕而对其的篇幅不小的批判甚至攻击, 所以与其说他是个仅仅反对异化的xx主义者, 他实质上是一个无政府原始主义者, 他的主张概括来讲是推倒一切, 回到原始社会, 回到人与人关系最朴素(存疑)的情境.

上述任何症状都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社会,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它们的存在规模尤其大。我们并非首先提出当今世界似乎正在发疯的人。这样的事情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不正常的。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与现代人相比,原始人所遭受的压力和挫折更少并更满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确,原始社会的生活也并非充满轻松与甜蜜。澳洲原住民经常虐待妇女,性变装在美国的一些印第安部落当中也相当常见。但总体来说,我们在上文各段当中列举的各种问题对于原始民族来说远不如在现代社会中那样常见。 -- 《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

所以泰德的理念部分的是和西方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的批判、存在主义对理性实证主义的怀疑和反思存在交集的, 而将其与这些主义区分开来的或者说泰德理念"走歪"了的地方是其对社会的粗暴否定, 并走向了极端主义. 然而无论是左派还是存在主义, 反抗的都是异化社会中异化的部分, 而不是全社会. 泰德的问题在于对抗异化无望, 转而走向极端, 意图推翻整个社会, 无论从其手段还是结果来看, 都是完全反人道的. 虽然从他的童年的悲剧遭遇来看, 他是向往和人建立朴素而本真的关系的, 但他提出的解决方案过于残酷且成本过高, 注定不会成功. 当今的哲学、社会学家的任务应是致力于用更可行的方法消除这个社会里的异化部分, 但在思想已退出社会公共领域, 人们被智能手机主宰的当今社会, 包括这部分哲学思潮在内的哲学本身, 已无人问津. 而这大概也是异化社会下不可避免的结果.

上面分析完泰德的理念后, 来谈一谈男主角菲茨, 对菲茨而言, 在接触爆炸案后, 一直存在于他身上的矛盾是其内心深处出于对炸弹人思想的认同(部分的)而对异化社会的反叛欲望, 和其作为体制一份子的使自己融入体制内的欲望的矛盾. 在1997年FBI去山林里找隐居的菲茨的时候, 菲茨是反叛的, 他的内心的矛盾仍未解决, 他对泰德的理念的部分认同让他感到负罪和痛苦, 于是最终选择和FBI回到泰德案去, 与其说是想帮助FBI倒不如说是为了找到一个答案, 能够解决上述矛盾的答案, 为此他需要接近泰德.

之后的剧情就是菲茨出于社会人的惯性, 在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下, 和泰德展开了博弈, 虽然在泰德眼里他不过是在被体制当做棋子一样利用. 菲茨的内心挣扎戏份主要在菲茨-女语言学家这条线展开, 随着与泰德最终博弈的结束, 伴随着菲茨和女语言学家的最后一次交谈, 菲茨批判的继承了泰德关于社会异化间接泯灭人性的事实, 否定了泰德极端行动中非人性反人类的一面, 他也因此获得了心理上的自我拯救

e08

而泰德, 反叛如泰德最终被体制所吞噬, 沦为了体制的玩物, 就像加缪的《局外人》里的男主角的最终结局一样. 这大概是对立志反抗整个社会体制的人的最残酷的处决.

“将我置于事外,一切进展我都不能过问,他们安排我的命运,却未征求我的意见” -- 《局外人》

在最终集, 导演以菲茨的"红灯恐惧"的画面作为结尾, 昭示着对于那些意识到自己身处异化社会中的人们, 他的余生都将 haunted by 这种异化感, 无处逃遁. 除此外, 导演希望以此警醒世人, 那些面对红灯会时而踌躇的人, 那些在异化社会中心神俱疲寻求心理治疗的人们, 那些在社会已如此发达的今天, 仍要为了生存而把生命消耗在无意义的重复工作中的人们, 那些在人潮中行走却感觉不到任何与他人的联系的人们, 警醒人们, 在空闲的时候, 把智能手机放在一边, 想想所有这一切是不是有哪些地方不对.

但也许只是徒劳.

 3 ) 天才为什么不能容于社会

一个十六岁越级进入哈佛大学数学系、智商一六八的天才,为什么会成为一名炸弹客?可能有人会拿《科学怪人》的作者玛丽.雪莱的名言“一个人走向邪恶不是因为向往邪恶,而是错把邪恶当成他所追逐的幸福!”来描述这名曾于70至90年代轰动全美的大学炸弹客(Unabomber)。但首先我们必须先厘清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人错把邪恶当成幸福?还是天才本身跟这个社会机制的相处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Discovery频道的8集FBI罪案调查剧《追缉:炸弹客 Manhunt: Unabomber》(原名《宣言 Manifesto》),是最近令我十分着迷的影集之一。尽管一开始我对炸弹客的真实新闻所知甚少;显然也刻意事先避免爬文,不看剧透;为的只是亦步亦趋地跟着FBI探员的脚步,去还原这个案件的始末。本剧甫一开始便将Jim "Fitz" Fitzgerald这个原来只在社区取缔非法涂鸦的员警,摇身变成一个比名侦探更独特的角色,新任联邦调查局犯罪侧写员。

而什么是犯罪侧写(offender profiling)?它是一种行为调查方法,用以协助调查人员侧绘未知犯罪对象或罪犯。“行为调查”,嗯!这门科目,我们刚才从大卫.芬奇执导的另一部影集《心灵猎人 Mindhunter》学到一点皮毛。原来行为科学的辩证与犯罪逻辑的建立,往往可以成为解释(或解决)一宗犯案最重要的论证。所以,犯罪侧写的内容、准确性愈高,似乎愈容易逮到真凶?事实上,在本片的前半段,犯罪侧写对案情的推断,甚或犯罪对象的确立,始终存在着许多疑虑(因为连一个像样的嫌疑人都没有)。

图:Ted Kaczynski
《追缉:炸弹客 Manhunt: Unabomber》前半段有引人入胜的侦探、犯罪推理剧情;主要建立在Jim "Fitz" Fitzgerald的犯罪侧写,以及不明对象的大学炸弹客,接二连三的来信与炸弹攻击。由于这桩犯罪案件时间查达20年,横跨了70至90年代,不仅加深了追缉与锁定嫌犯的难度,侦办小组亦借重当时方兴未艾的电脑科技,从资料数据库提整出一批可疑对象;但那对象仅止于曾经犯案(有犯罪纪录或在逃)的嫌犯。如果炸弹客是一位没有纪录在案、或者是初犯的嫌疑人,这样的数据根本不可能抓到真正的罪犯。

于是才有了Jim "Fitz" Fitzgerald的犯罪侧写这个角色。Fitz之所以高竿,是甫一开始便从炸弹客的信件中拆解出对方真正释放的讯息。难道说整个联邦调查局没一个聪明人?都是蠢蛋?Fitz又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原来Fitz具备了“一般人”缺少的、以不同角度观察世界的能力。这于是乎也说明了大学炸弹客Ted的处境;他老兄难道不也是一个擅于独立、反向思考,以不同角度观察、并存在于世的人物?而这样的人,却可能终极一生都难以企及、或被视为怪胎。

该剧的高潮出现于《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的付诸刊登,与炸弹客Ted的成长历程。我们扪心自问,现实生活中可曾缺少过这样的人物存在?差异只存于天才是否选择了正当或正常的管道抒发他的满腹才华。而剧中的Ted选择以邮递炸弹伤人,选择了一个最不应该的选项;许多人(连剧情都是这样演)恐怕都会认为Ted尽管高智商、尽管聪明绝顶,但肯定是一个人际关系疏离、难以亲近的怪胎;童年是否承受过什么样的迫害(与霸凌)?所以第六集《Ted》直接还原了炸弹客“Ted" Kaczynski的生长过程。我们得知了他以十六岁的姿态越级进入了哈佛大学;起初在校园中至交了臭味相投的玩伴。直到后来他受到了众人的背叛!玩伴背叛他、母亲背叛他,大学教授背叛他,最后连他的亲兄弟也背叛了他。

接连的打击造就了Ted日后的人格扭曲,终至成为大学炸弹客,错把邪恶当成一种引起众人注目的手段。我们不由得会想,究竟是Ted本身的问题,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过于僵化的体制(如调查局最初侦办的方式),同流的社会型态,不接受一个跟大众意见相左的存在。Ted在他投书调查局的著作《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上,表明工业社会使人类丧失自由;这不独是Ted的论调,英国著名哲学家艾伦‧沃茨(Alan Watts)早在六O年代便大量地阐述他对未来的洞见。只是在不同等的领域上,艾伦‧沃茨成功了;而Ted因涉及炸弹案被认为是个半调子的理论家。

一九九六年四月,当警方以恐怖主义、谋杀以及制造炸弹为由起诉Ted时,他拒绝了当时的辩护律师所提出以“精神病”为由的辩护方向;俯首向法庭认罪。此一举措仅是为了捍卫他自己的理念;一个属于“非精神疾病”者所建立的理念,或对于未来社会的洞见与预言。剧中的犯罪侧写员Fitz切中Ted的致命伤,的确也成为了令罪嫌俯首认罪的关键。但我们试着回顾Fitz这一路走来的历程;家庭、婚姻关系的破碎,同侪的贪功与背叛。我们几乎可以形容,是Ted成就了Fitz;否则到今天Fitz仍只是一般探员,以他为首的司法语言学这门行为科学的论证仍只是纸上谈兵。

但想想Fitz的经历,你认为是否值得?他不也是一个处在不同位置上的Ted" Kaczynski?他对受害者有同等的怜悯之心?还是只企求个人成就于世?观众自有公断,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说,善与恶的两面镜,或者天秤的两端上,每一天都有相同的案例(或事情)在发生;当我们太习惯依赖已知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人事物的本身时,我们也就成了造就Ted的同流。但我们都想成为同流,害怕穿光鲜的衣物伫立于一群黑衣人里头。这不就是我们啊?

 4 ) 追缉:炸弹客

Discovery频道的8集FBI罪案调查剧《追缉:炸弹客 Manhunt: Unabomber》(原名《宣言 Manifesto》)确定在美国时间8月1日首播,首播集为两小时集。《追缉:炸弹客》由Kevin Spacey和Dana Brunetti担任本剧的执行制片人,执笔了本剧试映集的Andrew Sodroski也负责制作本剧。该剧根据现实改篇,大学炸弹客Ted Kaczynski是位大学数学教授,拥有167的高智商,以炸弹犯罪引致3死23伤。
  本剧主要讲述了FBI如何抓住那些声名狼藉的“优秀”罪犯,第一季将着眼于FBI探员Jim "Fitz" Fitzgerald(Sam Worthington饰),一个不习惯用老方法收集情报的专门语言学家。他用自己非传统的方法让藏匿了近20年的“大学炸弹客/隐形炸弹/Unabomber”被绳之以法,关键之处就在于他发现了“大学炸弹客”的真实身份可能隐藏在他的"宣言"中,而这个"宣言"也是Kaczynski众多阴谋之一。Paul Bettany饰演被称为“大学炸弹客”的Ted Kaczynski,而John Berchtold将饰演年轻时代的Ted Kaczynski。

 5 ) The story background-Theodore Kaczynski:a genius to a bomber

1978 年5月25日清晨,芝加哥大学停车场,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一个邮包,收件人是伦斯勒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E·J·史密斯。显然,邮包被寄错了地址。第二天,这个邮包被退回到“发件人”西北大学工程材料学教授巴克利·克瑞斯的办公桌上。克瑞斯被邮包右下角的一行小字吓了一跳——上面写着“也许这是一枚炸弹”。他叫来校警,邮包被扯开,随着一声巨响,办公室硝烟弥漫,校警左臂被炸伤,克瑞斯逃过一劫。美国警方一番探查后,确定炸弹出自家庭手工作坊,但被怀疑对象均被排除嫌疑,案件不了了之。 没人想到这只是16起邮包炸弹系列恐袭案的开始,更没人想到这个炸弹狂人竟是一个哈佛大学毕业的少年天才——泰德·卡辛斯基。

卡辛斯基本人

◆天才与魔鬼之间有时仅一线之隔

1942年5月22日,卡辛斯基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埃佛格林帕克,他是第二代波兰移民,五年级时他的智商测试获得全校最高的167分,因此被允许跳级。由于在班上年龄太小,他遭受欺凌,怕人、怕房屋等密闭环境。后来,他迷上了数学,再次跳级。1958年,16岁的卡辛斯基被哈佛大学录取。1962年,卡辛斯基从哈佛毕业,后赴密歇根大学只用了几个月就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因为他解决了导师也没有解决的数学难题。退休教授马斯威尔评价说,“卡辛斯基的博士论文全美国只有10-12个人能看懂”。1967年,卡辛斯基的论文被评为密歇根大学年度最佳论文。当年晚些时候,他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史上最年轻的助理数学教授,但一些学生抱怨,卡辛斯基授课时紧张口吃、语言晦涩。1969年,卡辛斯基没做任何解释辞职回家,住到父母伊利诺伊州隆巴尔地区的房子。两年后,他搬到蒙大拿郊区一个荒僻小屋,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他靠干些零工和家人的支持生活。 1979年5月29日,西北大学研究生约翰·哈里斯被邮包炸弹炸伤。当年11月15日,美国航空公司的一架班机飞行时行李舱爆炸,万幸没有酿成大祸;1980年6月10日,联合航空主席伍德身体多处烧伤;1982年5月5日,范德堡大学学校管理人员严重烧伤;同年7月2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迪奥·詹尼斯严重烧伤;1985年5月15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豪泽右手被炸掉4根手指、左眼失明。一直到1995年4月24日加州木材产业游说者莫里被邮包炸弹炸死,17年间,卡辛斯基的邮包炸弹袭击案中,共3人死亡,23人受伤。 1995年,卡辛斯基给多家美国媒体写信,要求刊登他的论文《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他威胁说,此论文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全文刊登于报纸上;你们听话,我就停止恐怖袭击,不听话,后果自负!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刘易斯·弗利和美国司法部长妮特·雷诺最终同意刊登,希望借助读者通过“人民战争”的方式找出“大学炸弹客”。1995年9月19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在最后期限前刊登了这篇论文。 ◆FBI史上最昂贵的调查之一 1978年卡辛斯基开始作案后的第二年,FBI立案调查,他的代号为Unabomber——University(大学)、Airline(航空公司)、Bomber(炸弹客)构成的合成词。FBI成立特别小组,复原炸弹仔细研究、用各种方法分析遇害人员的关系,但“炸弹客”费尽心机不留下任何法庭证据,制造炸弹所用的原料几乎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而那些受害者,调查人员事后才明白,原来卡辛斯基是通过图书馆搜索随机选择的。在17年的调查中,FBI动用500名特工,花费500万美元,误抓了200多名嫌疑犯,查访上万民众,接了2万多通检举电话,FBI为此悬赏100万美元,使“大学炸弹客”成为该机构历史上最昂贵的调查之一。 FBI承认,漫长的调查中,他们甚至连卡辛斯基的性别都无法确定。幸好还有琳达· 帕特里克——卡辛斯基宿命中的“终结者”。琳达·帕特里克是卡辛斯基的嫂子,她是一名哲学教授,事实上,她与卡辛斯基从未谋面。媒体刊登卡辛斯基的“宣言”后,琳达开始怀疑卡辛斯基,她的根据是丈夫大卫收到的卡辛斯基的家书,其中有相似观点。琳达与大卫走进图书馆阅读“炸弹客”的宣言论文,大卫对琳达说,读到第一页,他就明白了,“从情绪上看,这像我弟弟的论辩方式,谈话的风格,也像他的观点”。 FBI收到大卫夫妻的举报材料后,语言学家分析断定,卡辛斯基就是“大学炸弹客”。1996年4月3日,FBI在蒙大拿的荒野中包围了卡辛斯基的小木屋,在那里发现了大量制造炸弹的材料,4万页手写材料,包括制造炸弹的实验、描述炸弹犯罪的事实,此外还有一枚正准备邮寄的炸弹,这场近18年的“猫鼠游戏”终于结束。被捕当月,卡辛斯基就被以在国内搞恐怖主义、谋杀、使用及制造炸弹等罪名起诉,他没有选择以精神错乱为由逃脱法律制裁,甚至解雇了法庭指定的律师。1998年1月7日,卡辛斯基在监狱中企图用内衣勒死自己,未遂,半个月后他主动承认控罪,被判处终身监禁,不得保释。 ◆少年天才为何成为“独狼”

没人想到,卡辛斯基要求刊登的是3.5万字的哲学著作,文中深深地诅咒着高科技环境下现代社会的不自由,工业革命带来的人类灾难、社会的动荡、生命意义的消失……文章呼吁,人们应当摧毁现代工业体系,恢复工业社会之前的生活状态……这份宣言是卡辛斯基扔出的最后一枚炸弹,震动美国社会,“有些人哭了,有人欣喜,绝大多数人则是默默伫立,不发一言”。这篇论文发表后,美国一些极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转为支持卡辛斯基。1995年,一名波士顿艺术家发动一场签名运动,支持卡辛斯基竞选总统。 今年6月导致至少50人死亡的奥兰多枪击案发生后,美国许多媒体再次提到国内“独狼”的威胁,而卡辛斯基就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独狼”之一。2011年7月,挪威首都奥斯陆发生爆炸枪击事件,凶手布雷维克残忍杀害了77人,而他在网上发布的“袭击宣言”很大一部分内容抄袭自卡辛斯基。 少年天才为何成为“独狼”?有人归咎于少年成名给卡辛斯基性格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有人说美国中情局(CIA)扮演了重要角色。卡辛斯基在哈佛大学学习时正是冷战时期,CIA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审讯法”,试图对付苏联间谍,用心理战摧毁对方的信仰,让他们招供。卡辛斯基因为智商高、守纪律、对科学信仰坚定而成为“小白鼠”,他挺过了审讯实验,但留下心理阴影,开始自我怀疑。他隐居起来,穷毕生之力修改论文,论点也从“科学会创造人类的美好”转到“科学会带给人类灾难”。完成论文后,他认为全世界应该接受他的观点,于是开始长达18年的恐怖行动。

●来源自网易网

○原标题:卡辛斯基:从哈佛天才到炸弹狂人的独狼之路

 6 ) 再聪明的反派,也难免死于话多

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需要他人。 这种沟通的欲望,对于Ted来说,却是致命的。 第一次,将manifesto发给报社导致了他被捕,他倾诉给David的一切,转而成为FBI的罪证与武器。 第二次,他要求见Jim一面,明知结果,却放纵自己暴露于说客之前,结果是终身监禁。 他需要一个听众,正是这一点毁了他。他的律师和家人,毫无疑问是站在他的立场为他考虑的,但,最了解他的需要的,却是那个将他逮捕归案的探员——站在法庭的证人席上,囚笼栅栏的另一边。 他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反对以insane作为抗辩理由;尽管多数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都不会承认他是正常的——他妄想偏执式的理性,他离群索居式的隐士生活,许多人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有人会为此而邮寄炸弹——他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共情(show empathy),无法理解别人的快乐与悲伤,表现得正常(behave normally)对他人来说轻而易举,对他来说,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当他孤身一人时,他无比安全,却并不快乐。那时他已经到了男孩家门前,却因为以前被拒绝的经历而却步,Jim说得对,他不知道谁可以信任,谁不能;他做着错误的选择,一直都是。 而Jim,则是他的对屿,出了名的固执,不受欢迎;面对他渴望的一切,他曾经两次背叛他人(妻子和Tabby),最终也被官僚机构背叛。 但最重要的是,他和他有同样的想法——他们都是工业化的受益者,却在人生中的某个时刻,对身边既有的一切产生了怀疑——这想法一旦被种下,便无法拔除。在剧尾,Jim凝视着十字路口的红灯,而只有他知道,有什么已经改变了,永远地。 You can’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目的与方法背道而驰,生而为人,我们几乎注定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 最后,Ted被关进监狱,远离了他最爱的森林和小屋;Jim,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获得认可,却只能看着一切被人夺走。 以他人作为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是一切的原罪;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谁不是呢?

 短评

【A+】1995年所发布的那篇《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搏击俱乐部》的创作,而后者在二十多年后又成功影响了这部依据“航校炸弹客”案件所改编的美剧——《追缉:炸弹客》。事实上,无论是叙事节奏、人物塑造,还是视听风格,都精巧的无可挑剔,完全就是大卫·芬奇的调调(尤其是第四集开场信息量极大的交叉剪辑,完美习得其精髓),甚至在整体质量上都不输同年的《心灵猎人》。某种程度上也让我们看见那些最顶级的「罪案剧」应该是什么标准。

5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2017美剧真是疲软。这部算是很大的惊喜了。往往大量闪回、和现实对照的写法都不讨巧,但是这个故事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

9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精彩度不输《心理神探》。犯罪学真是一门深刻拷问人性的学科,从各种黑暗角落扫出所有人性的蛛丝。追缉的过程不止是一场智力之争,也是把自身人性押上赌局的临渊而立。案件与人物的悲剧性,使你看完后非但无法松一口气,心境反而愈发凝重。自由不是取消所有红灯,而是假如没有红灯,绿灯就成了混乱的象征。

14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1、极简的深邃,不炫技的好。2、看演员表才认出保罗贝坦尼,不知道是脸盲症加重还是演技手术刀。第六集教科书。3、孤独是一种状态,寂寞是一种心态。普通人靠烟火气能化解孤独和寂寞,对于绝顶聪明的人反而更难。但他们中有人能去写瓦尔登湖,运气如童话或许能成为谢耳朵,一旦成为恐怖分子,没得辩解

19分钟前
  • 小九儿
  • 力荐

旁白参与叙事,爵士乐腔调的“ 公民凯恩”,节奏见功力,我喜欢的犯罪心理素材

20分钟前
  • 滕雅望
  • 力荐

保罗贝坦尼演了个非常神奇的角色,山姆沃辛顿似乎也在期待着职业生涯第二春,剧本身这么优秀的情况下,我觉得不差《真探》。Ted在1993年以F.C.为署名发布《工业社会及其未来》宣言,1995年落网,而1996年恰克·帕拉尼克写出主题相似的<Fight Club>《搏击俱乐部》。

21分钟前
  • zephyrus
  • 力荐

保罗你又双叒叕演反社会人格了 Orz 包子似乎电影路不太顺利都来演电视剧了 Orz 嫌弃拍摄手法老套的请看右下角 Discovery 台标不谢

25分钟前
  • iPhone X
  • 推荐

一颗看透螺丝命运的螺丝的故事。

28分钟前
  • 南赫
  • 力荐

现在看来,Kaczynski说的都没错

30分钟前
  • 熊仔面
  • 力荐

想捉住魔鬼 就得先变成魔鬼 感觉又是一部高手对决相爱相杀的汉尼拔啊!

35分钟前
  • t0psh1t
  • 推荐

社会学必看剧集,不,人文社科类学生必看的剧集,卡钦斯基作为一个新卢德分子,知行合一,地下室地板高于双标白左的阁楼天花板,《宣言》水平高于97.97%的文科论文。本剧双男主都很赞,期待华盛顿的第二春,帮助菲茨的女教师居然是金刚狼的银狐。。。

40分钟前
  • nothing传叔
  • 力荐

一段云淡风轻的反社会独白之后,炸弹突然爆炸。仅仅这个开头,足够抓人且惊艳。

41分钟前
  • 鼓捣鼓捣屎打嘚
  • 力荐

人设太单一,大部分人,你永远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反应,没有任何惊喜,弃

43分钟前
  • nicebei
  • 还行

镜头语言好 男一演技跟不上趟

46分钟前
  • .
  • 推荐

电视剧本身一般,但UNAbomber很有意思,美国真是太多这样的high functioning sociopath,所以创造力源源不绝啊。Richard Stallman也是这样的,喜欢玩文字游戏,GNU也是一个递归缩写。某种程度上Elon Musk也是这样的人。还有表现对法律程序的注重,更多体现是活在观念世界里。

48分钟前
  • S/Z
  • 还行

国内的作者和编剧们都来学习下,什么才叫侧写师,不是看几本教材和小说,然后靠着想当然就可以创作侧写师题材的文艺作品。

51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力荐

开始觉得摄制有股说不出的穷相不过一旦投入剧情就忘记这档事了。案件结清后的最后一集别开生面,卡钦斯基在司法系统里的“遭遇”真是讽刺(司法系统真可怕啊哪怕智商167没学过法律也是分分钟被玩弄)

52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语言学侧写是全剧的精华,至于大段大段不被上司信赖、跟老婆孩子离心离德、男主本身被诱惑,all,bullshit,满满套路,肥肠无聊。

57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还行

Sam当初阿凡达起点太高, 奈何演技跟不上名声, 结果消失了那么多年, 现在进军美剧总算是挑到了个好剧本, 老实的外表下有股韧劲, 挑战官僚制度和傲慢的高智商罪犯, 算是奉献了合格的表演.

60分钟前
  • DrMatthew
  • 推荐

编剧强大,剪辑色调镜头无可挑剔,再加上演员,五星。最后一集大结局很精彩,场景、镜头切换、内心戏、力度相当到位

1小时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