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第一季

完结

主演:洛伦佐·里凯尔米,本尼迪克特·王,陈冲,瑞米·许,朱珠,郑启蕙,黄经汉,阿马尔·维克德,陈琼华,尹成植,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邹兆龙,达尔文·肖,劳拉·莫兰特,布莱恩·何,Tom Wu,马赫什·扎杜,Uli Latukefu,劳伦斯·马克奥雷,张家扬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剧照

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2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3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4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5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6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3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4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5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6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7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8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9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编剧可以去死了,正常人除非实在闲得没事别看 - 分集吐槽【更至第七集,已弃剧】

首段送给那些看不完三个自然段就来喷我死揪历史细节的sb。历史事实和逻辑是两个方面。我吐槽女刺客不在床上趁机行刺,非要等过节时众目睽睽之下不蒙面1打N,这是说它的逻辑硬伤,和历史两码事。连这点都搞不明白还是安心看手撕鬼子吧。

在评论里和一胡搅蛮缠的吵了几天,扰了各位发表过评论的,不好意思了,今后再不回复丫。我不太信有人会无聊到这么干,但是这货真的疑似找小号吹捧自己,简直逗死人。感兴趣的可以去见识见识,截图:http://www.douban.com/note/490285938/

==============================

这剧槽点太多,决定用这篇影评吐槽。

实话说以这部剧的拍法,更适合去拍明末清初的传教士们。他们的地位类似剧中的马可波罗,并且也处在汉夷交战时期。波罗本人是否真的到过中国都存疑。

那些说”没必要追究历史细节“的脑残,往下看,这篇顺便把你们骂了,不谢。

刚才强忍着呕吐感看完了第七集。看完之后立刻打了个盹才稍微好转。编剧之无耻真是不断刷新下限。本来第四、五集水平有所好转,结果六、七集又急转直下。

本剧没别不好的,就是编剧傻逼。明明很多细节是用了心的,比如OP,比如忽必烈的造型、人物个性(爱哼唧等习惯明显是用心设计的),生生被好莱坞一帮white trash编剧一系列“不尊重”行为给拖累了。

1. 不尊重东方人。这是好莱坞商业片的通病了,永远以一个WASP的角度拍戏。即便此剧已经把马可波罗的社会地位如史实一般放得非常低了,但字里行间还是透着浓浓的优越感。比如马可波罗莫名其妙收到各种优待;比如各种亚洲公主和马可波罗眉来眼去,甚至主动推倒;比如忽必烈居然会在辩论时引用圣经。

2. 不尊重女性。诚然女性在那个时代的权力中心经常作为性牺牲品出现,但恐怕也没有惨到如本片这样几乎完全作为卖肉工具。前三集除了朱珠,所有出现的约30名女性的意义全是卖肉或性暗示。后来肉情节稍少,却仍然时不时作为莫名其妙性情节的牺牲品。比如全剧除陈冲外所有女贵族全都被骂成过"whore";比如作为“图兰朵”原形的那位女汉子公主,先推倒波罗之后又突然完全不理波罗,开始主动勾引蒙古小哥比裂...不,比安博;比如朱珠的两场床戏居然都是以马可波罗做春梦的形式出现……尼玛直接拍AV好么?

3. 不尊重历史。这不是由于西方人不了解中国历史,恰恰相反,明显是知道史实如何却故意乱拍。比如贾似道居然成为主战派、蒙古南征的大敌;比如志在天下的蒙古居然和南宋朝廷有和谈默契,双方不约而同要搞掉贾似道;比如真正导致贾似道成功与蒙古和谈的忽必烈-阿里不哥的4年内战居然以短短5分钟两人单挑结束,对整体剧情几乎毫无影响。而上面这些历史的基本常识都可以通过维基百科搜索“贾似道”这区区一个词条了解到。再说,再怎么修改历史细节,历史大体脉络您得遵守吧?见过把林肯拍成奴隶主的?见过把萨拉丁拍成投降主义者的?连贾似道的立场都能反着拍,这与追不追究历史细节毫无关系,完全是态度问题。

4. 不尊重历史的逻辑。这一点要求比较高,但我也没想到能像本片这样无下限。《金瓶梅》和《茉莉花》在剧中出现也就罢了,可南宋皇后找来替代贾似道的人选是什么鬼?红莲军?方振是特么什么人?文天祥、张世杰这么多南宋英雄,您非要弄个虚构民间组织的虚构领袖?上朝都可以裹头巾的?而且民兵头目都可以直接做到太师,南明大西王系都要哭了好么!还有比如马可波罗一外国商人居然可以随意登上襄阳城楼并画出整个城防情报……

5. 不尊重逻辑。这一点是指那些硬得不能再硬的伤,智硬的伤。比如太师权力交接仪式上居然就贾似道和民兵领袖两人,明显是让贾似道干掉民兵领袖啊;比如贾似道莫名其妙地让他妹去杀元皇后而不是忽必烈;比如贾妹妹和皇后、忽必烈N P的时候不强杀,居然非等所有人一起过节的时候当众不蒙面行刺;比如……咳,不说了,快吐了。

6. 不尊重整个cast。可以感觉到陈冲、本尼迪克特.王、黄经汉、太子这几位真的是用心在演的。本尼迪克特王为了演忽必烈特意增重成大胖子,还设计了那么多的人物特征比如步态和哼唧声。摄影、特效和武打也都做得不错,间接证明导演也是尽职的。所有这一切都被傻逼剧本毁了。上一秒伯颜(堂堂大元元帅变成了那个汉族瞎子师父,有没有感觉很瞎?)还在刺杀贾似道,下一秒就转到他和波罗说刺杀失败……尼玛骗观众呢?你都没怎么打就逃了?这种傻逼剧本害苦了导演和演员,根本拍不好。

7. 不尊重观众。一切不尊重的核心就是不尊重观众,拿观众当傻子。反正拍成一副蠢样只要放netflix上一样赚钱,搞个花哨的片头一样有傻逼打满分。我就操了,你们他妈是怎么找到的工作?上IMDB看你们这些编剧以前也没少拍戏,就他妈这么点职业道德?说你们是trash都是轻的,麻痹。

下面为旧版影评。不更了,已弃此垃圾剧。

-------------
仅仅第一集50多分钟就三场床戏,N多裸女,全tm露点,还tm有百合的性镜头,而且这些床戏跟剧情tm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一集大概20多个女性出镜,基本上就陈冲没脱。陈大妈您倒是也脱啊?周围一堆妃子都裸体,就可汗和王后穿着衣服,这是什么逻辑?

剧情不说了,什么乱七八糟的。马可波罗他爹都出来了,搞毛啊。

百眼的动作倒是挺帅的。

王子等小鲜肉也是挺帅的。

估计某些姑娘们打分会偏高。

但这种西方拍中国戏很容易两边不讨好。一方面一堆东方脸、东方地名、东方历史,西方人傻傻分不清楚;一方面西方人选得亚洲角审美和东方不一样,一个个女的都满脸皱纹还拍床戏啊草。

你们不觉得黄经汉演的贾似道好多神情特别像某大大么……


--------------------------
卧槽看完了第二集,疯了

麻痹又有裸女啊!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妈!没胸!脱光了杀人!

阿里不哥和忽必烈打内战!双方排好阵型!一堆盔甲!铁面人!百眼都出场了!马可波罗都准备上场了!结果尼玛是双方站着看忽必烈哥俩单挑!忽必烈被砍到在地!阿里不哥不上去补刀,却站着看!然后忽必烈冲上来!阿里不哥一刀下去!忽必烈用左臂去挡!麻痹一点事没有!右手持刀直接把阿里不哥捅了!接着砍头!历史上打了四年的蒙古内战就特么这么5分钟单挑结束了!历史上投降后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阿里不哥就这么死了!历史上贾似道本来趁内战还议和呢!结果这tm怎么议!

看到目前忽必烈最常见的一个声音就是[grunt],也就是哼唧。配合片中的体型,真心像猪。不过那个演员确实演过被狗咬掉JB的角色。


---------------------------
看完了第三集,真是……每集都刷新下限

开场先是百眼师父和马可波罗过招,讲功夫。下一幕立刻转到贾似道那边单挑一个少林高手。这镜头切换太明显了好嘛,以后马可波罗单挑贾似道大恶魔就这么定了。

然后贾似道居然尼玛会武功。片中整天坐着玩蟋蟀居然悟出一手螳螂拳,秒杀少林弟子。这个少林出身的大叔尼玛居然是山东人- 南宋版图居然有山东!而且那时候少林早就降了蒙古好么!而且大叔你浓眉大眼的,怎么一摘头盔就变小眼睛了!!!

接下来画面转到元朝朝廷。帐下王族居然在朝廷上公然邀请大汗参加宴会,这跟公众场合表白有什么两样,人家大汗好意思不答应你嘛?然后殿门突然被推开!对!突然!不是飞进来什么杀手!只是两个小兵!就敢这么不通报突然推殿门!两人提着个箱子,撂地上说是宋朝贡品。然后忽必烈居然亲!自!打开箱子!不怕有暗器吗???发现箱中是个烂掉蒙古人的头,贾似道挑衅呢。然后忽必烈居然就亲!手!把那个头捧起来!!!!!麻痹活该你本集后来犯痛风!

刚给观众看完死人马上看裸女!是的,我们来到了可汗选妃现场!一个大内总管似的光头行走在一群裸女中间,其中包括上一集那个被贾似道派来卧底的满脸皱纹的贾妹妹、前大宋妃子。说实话贾妹妹在这帮裸女里算是挺漂亮的,因为这些女的没一个有胸!而且有人还是佝偻!有人还是光头!而且长相都是某些中国城里服务员的样子!好些挺着肥肥的肚子!东莞小姐和她们比简直就是小龙女!

然后转到马可波罗对公主进行尾行play. 这一段拍得其实还蛮美的,那个树啊马啊黑白处理啊,标准的沙漠风光摄影,有张艺谋之风。然后马可发现公主有点小秘密,就尾行她的一个小暧昧进了一家烂酒馆,就《悲惨世界》里收留珂赛特那家那种。居然在这种地方被堂堂元朝宰相看见了!对,就是那个波斯脸的宰相!居然在这种勾栏之地写文章!你他妈在逗我?

话说历史上此时元朝宰相应该是耶律楚材他儿子,地地道道的北方少数民族。找个阿拉伯大叔也是瞎了。

镜头一转转到贾似道家里。这一段没太多剧情也没有槽点,反倒有难得的优点。贾妹妹她女儿,就是被贾似道当人质的那个公主,一直在唱《月儿弯弯照九州》。这首曲儿上一集就出现了,结合时代背景,看来还是用心了的。不过这剧之用心也就仅止于此了,失实之处太多。要是处处都像这样用心才能算一部好作品。

接下来又是大幅床戏!皇后和财政总管坐在秀女堆里看她们爱爱!呻吟!对,你没有看错,财政总管也帮着审核!而且居然是通过百合来考核!历史上明明都是让这些候选人和其他贵族睡一觉。尼玛按历史那么处理比这群P合理多了吧!贾妹妹技压全场!毕竟姐在南宋那边进过宫!然后皇后挑了一堆丑逼,故意不挑贾妹妹。

然后就到了前面某王族提到的盛宴。大汗居然痛风了!放鸽子!换了真金太子来!然后马可波罗不知为什么也来了,居然还被女汉子(呃我头次见这么苗条的女汉子)强推,直接在营地上骑乘位!是的,他们床戏的时候周围那么大片空地一个人都没有!后来这女汉子居然是王族他女儿!目前出场的两个公主全部和马可波罗眉来眼去!王族说他只把女汉子公主的贞洁给能打败女汉子公主的人!可是前面你女儿已经强行推倒威尼斯小哥了啊!就在你的宴会上!场地中央!可是他们爱爱的时候周围真是一个人都没有,宛如AV中的超市。

然后宴会上比摔跤。王族一直看不起真金太子的汉人教育,一直嘲讽,然后逼得太子差点上场,幸亏马可波罗站出来替他,一方面也是为了装逼。果然装逼遭雷劈,练了这么久武的马可波罗居然差点被勒死,还是女汉子救了他。

下一个槽点就是……额接下来还有一场床戏,就是贾妹妹暗杀了一个被选中的秀女以替她上场勤王。可是!居然没有裸女!居然真的在搞的时候(而且不是前面女汉子那种打野炮,是真在家里搞),居然尼玛穿着内衣。不是说穿内衣不能搞,可是你前面室内play的时候都是裸的啊,怎么这场关键床戏反倒不脱了?不光是贾妹妹成功打入敌营,而且还被陈冲老师捉了奸。陈冲老师一言不发走到床上的大汗和贾妹妹身边,作势脱衣……额脱掉外套就不脱了。你们倒是3P啊!

目前前三集大概出现了30多个女的,其中只有两位没有床戏。顺带一提,第四集的视频截图是马可波罗扑倒他尾行的那位公主,目测马上只剩陈冲老师一位没有床戏了。


--------------
第四集水平居然有显著提高。单集可打及格分3星。似乎本集导演与前几集不同。叙事、剪辑手法高明不少。

本集开场不出所料是朱珠的暧昧戏。不过那只是马可波罗在做梦。整体上不像前几集那么散乱,只有三条线交错,其中两条线是大宋和蒙古各自宫内的内斗,而双方内斗又通过一次宋元和谈以及贾妹妹卧底有所交叉。另一条马可波罗线也进一步发展了马可波罗和蓝公主(朱珠)的关系。马可波罗也面临如何处置他走私蚕桑的父亲的问题,他爹用拐杖夹层私带蚕的手段也挺武侠小说化。

蒙古这边真金太子的地位通过和宋人成功的和谈有所提升,和忽必烈的关系有所缓和。

宋那边皇太后想干掉贾似道,贾似道派人干掉了皇太后的和谈使者。是的,贾似道历史上是主和派,这里是主战派,也是挺尿的。

结尾终于出现露点,而且只露了一点。陈冲老师也算脱得更多了点,露了个肩。床戏意义依旧不明,尤其是陈冲老师作为皇后为啥要教竞争对手贾妹妹爱爱呢?而且忽必烈汗要你的时候,陈冲老师怎么离开了呢?宴会上大家非常开心的时候,陈冲老师怎么闷闷不乐地回到寝宫,还召见贾妹妹来“让我教你两手”呢?

整体来说第四集水平不错,希望接下来几集能到这个档次,那我觉得可以改成3~4星。

 2 ) 重新认识古装戏

刷完第一季突然觉得从小到大看过的中国人拍的古装戏感觉都差不多,这部剧让我重新认识了古装戏也可以这样拍,中国古装戏的演员演来演去总是那么几个人,场景看来看去也差不多,清代戏特别多,突然出了一部老外拍的尺度这么大,演员肤色这么多的古装戏,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还挺有意思,总比看国产剧审美疲劳要好,看电影看剧从什么角度去看,每个人都不同,有些人喜欢从历史还原的角度去看,有些人喜欢奔着演员题材剧情去看,还有些人就是喜欢为了吐槽而去看,我想说的是老外拍了一部从建国以来,中国人都不敢拍,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就这一句话就拖了中国国产剧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如果要深究历史 可以去考究一下古代人英语普及程度,为什么个个英语说的那么流利, 写影评要中肯,老是钻牛角尖就没多少意思了,改编就是改编,这不是纪录片,连正史都是经过帝王美化传下来的,野史也没有考究过,二者都不能全信。那这部剧拍的到底怎么样?看是要跟谁比,跟中国拍的古装戏比答案是好,制作精良,灯光,构图,色调都很讲究,非常明显的能对比出来。如果跟美剧<权利的游戏>,<斯巴达克斯>比,答案是凑合, 那还是差了一些距离,相对而言没有那么血浆到处溅的镜头,XXOO镜头也没有给特写,一般都是中景交代一下就完了,还是比较含蓄的。其实我最想吐槽中国观影人群,不过又要长篇讨论,还是留着下次吧。

 3 ) 还是会期待第二季

      没之前预期的那么好(所谓元代的“权力的游戏”),当然也没有那些只看了一集就弃了还怒打一星的人说的那么差。
    编剧的西方人视角、所针对的美国本土收视群体都注定了这又是一个“西方人幻想中的东方故事”,所以别再指责编剧剧本有多烂,一个裹挟着性和暴力的阴谋故事,足以首尾相衔自圆其说,对非目标群体的看客应该就够了(个人觉得季尾用壁画来揭示真正阴谋者和为第二季埋下伏笔的方式挺好的啊);更不用去纠结贾似道不是死在襄阳这种明显的历史硬伤了,都是为了说故事罢了。老美拍的东方故事,有人看了觉得处处别扭,估计蒙古人看《忽必烈传奇》也是同一个味道。
    布景、服饰、道具,很多细节上的处理,此前已经有评论里已经写过了,都是靠钱和用心程度才能砸出来的硬件,确实能完胜大部分国产历史剧;片头水墨又似血的效果也很赞啊。
    西方人的审美导致演员的颜值被很多人讲,但男的看看忽突兀,女的看看真金太子,还是可以过去的嘛;喜欢熟女的还能看看陈冲阿姨,喜欢大叔的。。。您可以在蒙古版的范伟和黄经汉两者间选一个嘛毕竟。

 4 ) 马可波罗害死了郭靖黄蓉?

原文载于今日看点
http://www.todayfocus.cn/plus/view.php?aid=781

话说当年,大侠杨过大战襄阳,为少女郭襄献上三件大礼。千军万马他以“一声清嘶鼓风而至”而威压当场,先是迅速解决了老对手金轮法王,救下郭襄;随即全力投入主战场,飞石打死蒙古大汗,扭转了整个战局,他一个人就将一场千军万马的战斗挽狂澜于既倒,之后大侠,就上华山旅游顺便祭拜洪七公欧阳峰去了,襄阳那可还围着呢,只是暂时没攻破,杨大侠可能忘了,郭氏夫妇可还在那守着呢。
 
郭靖和黄蓉死了,就在襄阳城破的那一天。金庸吧有表述:“在浑身是血几近脱力的蓉儿看见她的靖哥哥力战至最后一刻终于虎吼一声倒下去的时候,她鼓起身体里的最后一丝力气飞跃了过去,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扑在靖哥哥身上,挡住蒙古兵千万把雪亮的钢刀,哪怕这只能延缓靖哥哥一秒钟的生命,毕竟两个人还是死在了一块。如果郭靖还有一丝神智清醒的话,他就会听见蓉儿在他耳边又轻轻唱起了少年时他背蓉儿赴一灯大师处求救时蓉儿唱的那段《山坡羊》的结尾: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
……
当时蒙古军队已经横扫欧亚大陆,孤城襄阳却攻打了十几年。因为襄阳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这个北边是不可逾越的汉水天堑。那最后襄阳城怎么破的?这时一个卷毛碧眼,抄着磕磕巴巴汉语的意大利人举起了小手——“我!我弄的,我出主意给攻破的,我爹和我叔叔献的投石机。”
 
美国人科姆诺夫依据赖麦锡意大利文本编定的英文本《马可·波罗游记》,专门写有“靠尼可罗和马飞阿的计谋攻取的襄阳城”一节,是这样说的:
这个城市三面环水,仅有北面是陆地。因此,围攻的难题就在于,除了北面,军队简直不能靠近城墙。当人们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大汗后,他看到在全国其它部分都已降服之后,这里仍独自顽强抵抗,于是心中不胜伤感。
尼可罗和马飞阿兄弟当时正好居留在帝廷。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觐见皇帝,请求允许他们制造一种西方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投射三百磅的石头。使用它,可以击毁城中的建筑物,并杀死居民。大汗允许了他们的要求并热情赞扬了他们的计划,下令将最优秀的工匠集中起来,让他们兄弟指挥。这些人中有些是聂斯拖利派的基督教徒,是一群十分能干的工匠。
几天之内,他们按照波罗兄弟的设计,造出了投石机,并且在大汗和他的全体朝臣面前进行了实验,当场表演了用机器投石三百磅的奇迹。然后将它们运至军中使用。
当这种机器在襄阳府前架好后,其中一架投出了第一块石头,打在一座建筑物上,由于其沉重猛烈,以致这个建筑物的大部分被砸塌。居民对这种攻击感到非常害怕,他们以为这和天雷的效力一样,所以马上决定投降。于是他们派出代表,表示愿意归顺,他们所提的条件和其它投降的各城完全相同。
威尼斯两兄弟的妙计,取得了这样的奇效,使得他们在大汗和其它朝臣的心目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文中所说“尼可罗和马飞阿兄弟”,前者是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可尔·波罗,后者是马可·波罗的叔叔马菲奥·波罗。
 
这时一个英国博士老太太弗朗西斯·伍德忽然跳了出来,指着马可波罗鼻子说:“你这个骗子!大话王……”1995年她著书全面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因为襄阳之战中,元军能够最后攻下城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回回巨炮”这种新式武器。
    问题马上就来了:“回回巨炮”是谁制造出来献给元军的?
马可·波罗说是他和他的父、叔,而史料上的记载却是个叫“亦思马因”的回回人。
   《元史·方伎传》:“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与阿老瓦丁至京师。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吕文焕惧,以城降。既而以功赐银二百五十两,命为回回炮手总管,佩虎符。十一年,以疾卒。子布伯袭职。时国兵渡江,宋军阵于南岸,拥舟师迎战。布伯于北岸竖炮以击之,舟悉沉没。后每战用之,皆有功。十八年,佩三珠虎符,加镇国上将军、回回炮手都元帅。明年,改军匠万户府万户。迁刑部尚书。以弟亦不剌金为万户,佩元降虎符,官广威将军。布伯俄进通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赐钞二万五千贯,俾养老焉……天历三年以疾卒。”
    白纸黑字,写得十分清楚,也许有的读者会问:亦思马因会不会就是马可·波罗?
    这个提问很大胆,但却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元史》上说得很清楚,亦思马因在元世祖至元十一年,亦即公元1274年就去世了(“以疾卒”)。
   亦思马因的儿子布伯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是与“马可”相近,但此人也不能与马可·波罗画等号,因为他卒于天历三年。“天历”是元文宗图贴睦耳的年号,天历三年是公元1330年,马可·波罗则卒于公元1324年。更能说明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点证据是:马可·波罗死在了欧洲,而布伯却卒于中国。
   “襄阳献炮”事件的另一大疑点是:时间上对不上号。
   《马可·波罗游记》中称马可一家来华的时间为公元1275年,而襄阳城早在两年前,亦即公元1273年的正月就已被元军攻下,何用他们再献炮攻打?!
如果马可·波罗是个大忽悠,压根没来过中国你猜谁最揪心,我猜是Netflix和美剧《马可波罗》的制片人,Netflix早就放出消息,12月12日,Netflix将推出史无前例9000万美金一集的巨作《马可波罗》,该剧再现了这位著名探险家的一生,马可波罗千辛万苦来到东方,赢得元朝大汗的重用,内容不乏战争、权欲、阴谋、性爱及大量中国元素。有记者曾问过《马可波罗》的制片人,如果马可波罗确实是个骗子,他们的宏大巨制还有意义么?制片人相当想得开,他说当然有,及时马可波罗是个骗子《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在当时已经极大的激起了西方人对神秘东方的兴趣,直接催生了哥伦布的大航海,和全球化的开端,这些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总之,马可波罗很可能是吹牛逼,把别人的事安在自己身上了。但美剧《马可波罗》仍旧得按他吹的牛逼来演……不过郭大侠夫妇肯定是被这种“回回巨炮”“投石器”或者后来被命名为“襄阳炮”的东西害死的,有没有好奇,这是怎样一个现代化终极武器。(我觉得文科生可以走下神儿了),或者背下也好,穿越到元朝以前你就可以被重用啦!
 
   襄阳炮在欧洲的发展持续更久,影响更大,曾有记载某公爵亲自操炮三炮就化解了对面城堡的防御和信心。巨型襄阳炮据说可以发射重达140公斤的炮弹(有人记载重达1400公斤的炮弹,但是下面我们可以看出这是非常可疑的),而襄阳炮在战争中的表现,前几年的指环王,作过印象深刻的演示。
 
早在拿破仑三式的时候,人们就试图重现这种巨型机械,但是因为不知其所以然,造出的复制品只发射了四枚炮弹就解体了,并且射程很不理想。最近这些年,国外的一些好事者研究重造了一些配重式投石机,并发表了一些理论研究和试验心得,从而让我们对襄阳炮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曾经令无数坚城崩颓的投石机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让我们用配重式的襄阳炮来做一个说明。
 

  “襄阳炮,不就是一个杠杆,利用力臂的不同,把炮弹加速到很快的速度抛出去么?”这话也对也不对。襄阳炮组件中最重要的就是杠杆,但要达到有效的目的,光是杠杆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理想状况下的抛石机能够抛射的最远距离跟杠杆长度和比例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中学中都学过,要把一个物体抛得最远,抛射角度应该是45度。如果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襄阳炮当然希望能把配重下降获得的能量全部转换成炮弹的发射能量。这样的考虑得出的结论就是襄阳炮最大射程为配重在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距离差乘以两倍的配重和炮弹的重量比。也就是说,如果配重臂下降两米,配重1吨,这门襄阳炮最多能把10公斤的炮弹抛出400米开外。这种估计是襄阳炮射程的上限,那么要把1400公斤的炮弹抛出去的话,这个襄阳炮得多大大家可以自己算。
  上面是最理想的状况,实际上,根据建造构造的不同和设计,襄阳炮的实际射程在这个理论极限的10%到90%之间徘徊,能达到30%的襄阳炮就算是平均水平了。另外这个结论说明配重臂越长越好,这一点可能跟我们的想象相反。另外配重的重量和可以被提升的高度不但决定了射程,而且主要的决定了炮弹轰击目标时携带的动能。这个跟炮弹的大小无关。
  配重臂当然不可能无限加长,配重臂加长使得把几千斤甚至万斤的配重吊起成为异常痛苦的工作,这也关系到襄阳炮结构承受能力。在实践中,东西方的抛石机的佩重臂和抛射臂之间的长度比一般是1:4到1:5。北宋武经总要中的炮这个比例都在5左右,例如七梢炮配重臂长5尺7寸,抛臂长2丈8尺,比例1:4.9。而拿破仑三世重建的襄阳炮的两臂之比达到1:33,显然他认为抛射臂越长,抛出去的速度越快。为了在固定臂长的情况下配重臂下降最多,当然最好发射前杠杆跟地面垂直,实际上因为工程的原因这不现实,这要把炮架架得很高,通常襄阳炮在发射前杠杆和地面成45度角。
射程是跟炮弹重量成反比的,显然炮弹越小越好。一般原则是配重和炮弹重量比例在100:1左右。
西方的好事者donald Siano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在mathmetica里计算了襄阳炮的动力学问题。我们结合他的计算看看襄阳炮如何达到最大的效率。
襄阳炮的原理
 

  最简单的襄阳炮莫过于一个杠杆,一头固定一个重物,另一头固定炮弹,然后在合适的角度把炮弹抛出。这种最简单的炮最大的问题是当炮弹到达45度时,配重只下降了70%,并不能合理的利用配重的蓄能。这种抛石机为了平衡这两个之间的矛盾,抛射要适当延后,最佳角度为抛射角38度,而射程支有理想射程的11%。
  提高射程最有效的一个改进就是把配重从固定式变成悬挂式,这里的原因欧洲的工匠总结为,配重走垂直线比走斜线要好得多。实际上,固定式的配重在下落过程中把更多的能量转化成角动量耗费在发射之后的摇摆之中。悬挂式的配重在下降过程中并不随杠杆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很大的位移,他的位移情况可以从上图中的蓝色轨迹看出。配重是襄阳炮中最重的部件,它能否在下降过程中尽量少的获取动能和角动量是关键。同时,减少角动量可以显著减少配重臂在下降过程中对炮架支撑结构横向的作用力,有利于襄阳炮的使用寿命。
  拥有悬挂式配重的襄阳炮加速很快,计算显示采用悬挂式配重的襄阳炮最大射程可达理想射程的59%,发射角进一步推后,只有22.6度。更进一步的利用了配重的势能差。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最理想的情况是襄阳炮杠杆在垂直地面配重达到最低点的时候发射,而配重处于静止状态。
  悬挂式配重尽可能的降低了配重的速度,那么是否可以尽可能晚的发射而又不影响发射角度呢?
古代襄阳炮中的抛石索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如前面的抛射示意图,具有抛石索的襄阳炮炮弹发射角度跟杠杆所处角度有很大不同,掌握抛射时机可以由抛石索的挂钩角度决定,最佳情况下,发射距离可以达到理想距离的83%,这时,杠杆跟地面垂直线夹角13度,而炮弹以约45度的方向抛出。抛石索的长度大约与抛射杆的长度相当。
  襄阳炮并不是总是抛得越远越好,虽然抛得越远意味着炮弹的动能越大,襄阳炮也更远离敌方的打击。天堂王国中守卫者在战场中划分400吗;300码,150码的标记线,他们是怎么瞄准呢?从上面可以看出,襄阳炮得瞄准可以从调整配重重量下手,也可以从调整抛射角度下手,实际上后者更加方便一些,只要控制抛石索脱离挂钩的时间就行了,现代西方好事者用在挂钩上添加木环的方法来提前抛出时间,他们可以控制到每加一个木环炮弹落点靠近5米的精度。另一个办法就是改变抛石索的长度,这一点也很好理解,缩短抛石索的长度可以使抛石索围绕挂钩旋转的角速度加快,从而提前抛出炮弹。具体古代工匠是如何瞄准目标的,估计他们都会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提出自己的办法。
  襄阳炮是古代巨型而又简单的攻城器械,直到火炮出现100多年里,巨型投石车因为它材料的广泛性,巨大的打击能力,对气候的容忍程度依然统治着战场。而古代工匠的智慧,是这一庞然大物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
    
当年徐克的东方不败虽然徒手接洋枪洋炮然后高喊“你有科学,我有神功!”,可说到底,郭大侠夫妇,还是被这如今看起来如此落后的,前现代机械装置给害死的……


原文载于今日看点
http://www.todayfocus.cn/plus/view.php?aid=781

 5 ) 我也认为马可波罗就是个骗子!!

基于对影片的客观看法,请允许稍后评价,先来看看马可波罗中国行这么个事儿——

=============华丽丽的分割线==============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面对质疑,值得奇怪的是中国史学家们的态度耐人寻味。国学大师钱穆的回答妙趣横生,或许代表了他们普遍的想法和观点。他说他“宁愿”相信他真的到过中国,因为他对马可-波罗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因此真正对上述质疑“奋起”进行说明和批驳的,也仅有杨志玖教授等寥寥数人。双方利用报纸、电视、著作、学术研讨会等各种手法进行了上百年激烈争辩。双方质疑与辩驳集中为四点。其他质疑和辩驳都是在四点基础上的扩展。总结如下:
 
A、 自称深受大汗信任,还担任过官职。但没有任何东方史籍有一条关于马可·波罗的记载。
 
怀疑论者: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无数学者查阅数十年,没有找到一件可供考证的关于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
 
肯定论者:为反驳史书中没有关于马可·波罗记载的疑问,杨教授皓首穷经,终于在永乐大典残片《站赤》中找到一条记载“兀鲁得、阿必失和火者取道马二八往阿鲁浑大王位下”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一致,从而可以证明他是到过中国的。但是这是所有史书皓首穷经找到的仅有的一条孤证。并且《马可·波罗游记》说蒙古忽必烈汗因他识海路,让他带领这个使团,把蒙古的公主护送去波斯完婚,而这条孤证中并没有提到马可·波罗的名字。
 
怀疑论者:“然而用明朝的史书证实元朝的人物明显让人难以信服,更重要的是:这条记载中和其他史书一样没有提到马可-波罗的名字,只能说明此事与他的叙述一致,不过是他讲述尽人皆知的故事(如远征日本和王著行刺)罢了,而不能证明马可-波罗与此事有任何联系,更不能作为他到过中国的直接证据。”(注:北京青年报2004-08-13)
 
肯定论者:杨志玖先生几乎在他的所有批驳性论文中都提到这条“确凿证据”,用它来作为批驳“怀疑论者”的致命武器。这段公文虽然一个字都没有提到马可·波罗,但至少能够说明《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关于他们随从波斯使臣离华回国的内容有着一致的地方。学者们根据这条材料后来还推断出马可·波罗他们由中国泉州从海道回国的具体时间在1291年初。对于这一条材料,学术界一致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汉文文献中发现的唯一的有关马可·波罗的间接记录。这也是国内外“肯定论”学者唯一感到欣慰的地方,至少可以用这条材料来抵挡一下“怀疑论”学者的穷追猛打了。
 
怀疑论者:马可·波罗自称在中国17年深受忽必烈器重,但没有任何一本元朝史书找不到哪怕一条可供考证的记录。包括他自称扬州做官三年,扬州地方志里同样无从考稽。关于马可-波罗自称在扬州做总管三年的谎言,史书和扬州地方志都没有记载。
 
肯定论者:马可-波罗其时也许只是一个管理盐务的小官,因为他在游记中写到了产盐区长卢、海门和真州,关于盐务的小官是不会记入史籍的。
 
怀疑论者:马可·波罗是色目人,色目人作为元朝的贵族阶级“二等人”,他也自称在扬州地方上担任总管。即使不担任要职,可扬州地方志中明确记载了元代大小官员,包括外国人的详尽名单,仍然没有找到他的记录。
 
肯定论者:后人将马可-波罗的原话“奉大汗命‘居住’扬州三年”误抄成了“奉大汗命‘治理’扬州三年”造成了误会。
 
怀疑论者:仅仅“居住”扬州为何要“奉大汗命”,他“居住”扬州三年做什么?而他三年对繁华扬州的印象仅仅是除了出产马饰外“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
 
肯定论者:作为一个商人,他对马饰有特别兴趣,至于其他,是属于记载疏忽。
 
B、 有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在书中只字未提,如长城、筷子、茶叶、中医(如针灸)、汉字、印刷术、妇女缠足、用鸬鹚捕鱼等等
 
怀疑论者:而这些事物在同一时期的波斯商人的游记以及1792年英国马噶尔尼访华回国后游记都有记载。
 
肯定论者:没有提到长城,是因为元长城已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况且元长城土木结构并非明长城砖石结构那样引人注目,没有引起他的足够重视。
 
怀疑论者:金人修建的金长城(也叫金界壕)受战乱损坏并不严重。如果马可-波罗真的游遍中国,必然要数次经过长城,不可能视而不见。而同时代的元名臣张德辉曾记载“北上漠北途中,有长城颓址,望之绵延不绝”;王恽写道:“恒州西南十里外有北界壕,尚宛然也”。
 
肯定论者:没有提到茶叶是因为蒙古人不喜饮茶,因此马可-波罗对此也无印象。
 
怀疑论者:忽必烈于1268年开始榷买蜀茶,1275年逐渐榷江南各地之茶,1276年设立常湖等处茶园都提司“采摘茶芽,以供内府”;而8~9世纪西域商人苏来曼所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则明确提到了茶。
 
肯定论者:关于汉字书法和印刷术,马可-波罗不认识汉字,故对中国汉字书法和印刷术不会做记载。
 
怀疑论者:然而当他写书的时候,尤其是欧洲处于手抄书本的年代,必然会联想到中国神秘的汉字书法和先进的印刷术,而比他早30年到蒙古的法国传教士鲁不鲁乞乞《东游记》却记载了中国的书法和印刷术。
 
肯定论者:对于筷子、缠足、鸬鹚等等,17年来,马可-波罗只用刀叉,没见过筷子;17年来,他从没见过任何一个缠足的妇女;他是城里人,而不是渔民等等。
 
怀疑论者:其他外国人如14世纪英国旅行家曼德维尔在《爵士游记》中、1862年退役的英国裕尔上校在《中国和通向中国之路》里,对这些事物都有提及。
 
肯定论者:《马可-波罗游记》也许有过记载,但它成书后经过无数人传抄,也许是传抄中的失误,或者原稿散失。
 
C、襄阳献炮是明显有违史实的捏造。除此之外,还捏造了一系列史实。
 
怀疑论者:马可-波罗自称蒙军久攻襄阳不下,于是他献出了威力巨大的抛石机,迫使襄阳守将出降。事实是1273年蒙军攻襄阳时,他还在来中国的路上,而献抛石机的自然也不是他,而是波斯的亦思玛因和阿老瓦丁,《元史·方伎传》:“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天历三年以疾卒。”白纸黑字,写得十分清楚。
 
肯定论者:亦思马因会不会就是马可·波罗
 
怀疑论者:《元史》上说得很清楚,亦思马因在元世祖至元十一年,亦即公元1274年就去世了(“以疾卒”)。亦思马因的儿子布伯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是与“马可”相近,但此人也不能与马可·波罗画等号,因为他卒于天历三年。“天历”是元文宗图贴睦耳的年号,天历三年是公元1330年,马可·波罗则卒于公元1324年。更能说明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点证据是:马可·波罗死在了欧洲,而布伯却卒于中国。
 
肯定论者:这是后人传抄《游记》时随意添加的。因为马可-波罗的手稿已经流失了。
 
怀疑论者:书中道听途说的痕迹比比皆是,李松寿之乱的时间整整推后十年;把成吉思汗的病死说成是膝上中箭而死;将传说中的非洲的祭司王约翰嫁接成为忽必烈外孙阔里吉思的祖父,而记载的脱脱被那海打败的事居然发生在他回国之后,
 
肯定论者:书中所有的猜测、臆断和错误都是在传抄中后人的过失。
 
怀疑论者:《游记》中记载了镇江的基督教堂和一些“可疑的”、“战战兢兢、躲躲闪闪”的基督徒。而元朝迫害基督徒找不到任何一本史料证明。
 
肯定论者:他们其实是摩尼教徒,因为该教被认为是邪教,不敢公开活动,这一记载翔实生动,没到过中国是不可能掌握这样的第一手资料的。这正说明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怀疑论者:但是中国人把摩尼教看作邪教还是元朝末年的事,蒙元初期政府对各种宗教采取优容的态度,对各教一视同仁。对各教的分歧提倡以辩论的方式分优劣,更不采取灭教这样极端的迫害措施。忽必烈曾说:“世上常奉预言人,我都致敬礼。”因此即使是摩尼教徒在一个宽松的宗教氛围中,根本用不着“战战兢兢、躲躲闪闪”。
 
D、《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许多中国地名用的都是波斯叫法,有可能马可只到过中亚的伊斯兰国家。
 
怀疑论者:马可-波罗自称懂蒙古语和汉语,在意大利用法文写成此书,书中很多名称却偏偏采用波斯语,我们注意到,当时来往的商人们以波斯人居多,可以证明游记内容是听来的。
 
肯定论者:马可-波罗是色目人。他在元朝打交道也是色目贵族。他本人也是属于色目贵族。所以他不知道中国的很多名称的汉文叫法,只知道波斯语叫法。
 
E、其他的一些疑点
 
1.书中几乎很少提到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父,也从未提到过他们的生意,没有提到过在中国符合他们身份的任何经商活动,恰恰说明他们没有到过中国,所以经商也无从谈起。
 
2.马可-波罗回国时没有携带任何中国特有的东西,威尼斯珍宝馆收藏的马可-波罗罐,其实是十四世纪的德化白瓷,与他毫无关系,而他带回的一些宝石倒是波斯的特产。
 
3.书中的叙述描写充满了夸张失实的情节、信口妄说的逸事,其中许多地方即使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夸张而令人吃惊的。动辄使用“百万”这个词,以至于人们送他“百万先生”的外号加以揶揄和讽刺。
 
4.1999年美国组成一个科学考察队,重走当年马可-波罗走过的道路,不过是用现代交通工具代步,然而旅程同样十分艰辛。考察结束后,10位考察队员和22位提供后援的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可-波罗通过这条路来中国“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全程网上直播,一万名对马可-波罗深信不疑的网民看过直播后举行投票,65%认为他根本没有到过中国。



====================引用完毕=================


无论从正方还是反方,人家都是有依据的,而我,没有!
我只能从双方的观点来看问题,则:证据成立之前的既定事实。
认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则应该从他没有来过中国考证,反之,亦然。
综上,因此我认为马可波罗没来过中国,因为:这货要是来过中国,怎么让中外学者找出那么多悖论他没有来过中国的“种种现象”?这货要是来过中国,怎么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们在其来过中国的“种种问题”上模棱两可,只能用“可能”二字?!
让一个外国人帮咱吹牛逼是好事儿,关键这牛逼吹大了整个地球人都当真了!成立学者协会了!因此个人认为,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作为中国老百姓自己,就别帮人家外国人了给人家添乱了你们说是吗!

 6 ) 被Netflix毁掉三观和历史观?你可以看新神雕侠侣平衡一下

终于坚持到了第十集,喜爱历史,以为Netflix忠于历史的人肯定历史观和三观已经被毁了。襄樊之战在1273年结束,而菠萝是在1275年才达到元大都,整剧完全就是建立在扭曲的历史基础上。

裸露场景感觉很别扭也完全没有必要,整部剧只需蓝公主在关键时候脱一脱露下点就可以了。

抛开被改的乱七八糟的历史事实,很多道具倒是非常真实的还原了,比如三弓床弩(但却没有看到它发射),朴刀,手铳(虽然是在元朝中后期才出现的)。服装上基本没什么挑剔的。整部剧蒙古人生活的部分拍的蛮不错的,第十集里几个蒙古大汉围着火堆拉琴唱歌点赞。

同样值得肯定是武打招式都是实的,少了一些虚假的吊杠轻功,用特效加强的内功等等(于妈的金庸剧里人物过招都没有肢体接触,完全只剩下特效了)。

如果Netflix还准备拍第二季,我期待真金太子跟菠萝大人碰出基情的火花。

 短评

据称是史上耗资最大的美剧...先抛开史实和英文对白不说,光场景布置、人物设定、化妆服饰道具音乐都是良心制作啊!怎么评分这么低?看看开头的水墨丹青,民族配乐改编就满满好评,汉文化元素一分不少,蒙族气息扑面而来,虽然剧中女子都是脱了又脱…期待第二季!

5分钟前
  • 尼尼尼奥
  • 推荐

今天把第一季看完了,不讲历史,感觉此剧值得一看,暴力,色情,剧情都不错,不知道为什么豆瓣那么低?

7分钟前
  • 八点整
  • 力荐

13-14世纪欧亚大陆的历史是人类历史超级大融合的时代,那么多错综复杂的人种、宗教、文化,仅成吉思汗的子辈、孙辈就可以看很久很久,影响着今天的世界,充满遐想所以期待。蒙古的历史比元朝蒙古的历史大了去了,可惜总被所谓“爱国历史”误导。此片制作算得精良,大致反映了当时的状况,宫廷政治的肮脏与荒淫,是最稀有且真实的看点。马可波罗原著虽是监狱口述,真实性有些许水份,但不影响反映真实历史。韩裔演当时的蒙古人还是有点风骨。

11分钟前
  • Lanlantank
  • 推荐

那么多喷子害得我险些错过这部比冰与火好看的架空剧

15分钟前
  • 瓦斯
  • 推荐

弃了,太难看了

16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较差

制作还是很精良的,看的很不错,可是剧情成了眼中刺,总觉得不舒服。贾似道明明不学无术,自称抗元英雄,实则苟且议和,剧中反而是蒙古人爱好和平想签和约,贾似道成了战争疯子,一心抗元。编也就罢了,人物行为与历史完全相反,为了让蒙古伟光正,宋朝收复失地却变成了破坏和平,呵呵。

21分钟前
  • Wico
  • 推荐

一种西方对东方世界的奇怪幻想,内核是维京蛮荒时代的那一套,凶杀、暴力和性。所以我就说了,欧洲那种小城邦机制的政治体系,是无法理解东方皇室政权的内部斗争的,因为西方的传统里大概没有厚黑、中庸、权谋这样的概念,所以只能把所有东西都放在明面上呈现,这样很搞笑。总之,还是有意思的。

26分钟前
  • 嗷呜
  • 还行

其实作为架空历史来看的话,并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烂。这种娱乐剧,去追求什么史实本身就是脑残才对。片头的水墨设计非常精彩,各种道具布景也明显花了不少心思的。故事么。。。直接无视就可以了,不要抱成见,随便看个两集还是可以的~~个人评价:B。

30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其实很好的

34分钟前
  • 扎学家施耐庵
  • 力荐

在中国人已经拍出《北平无战事》的时候,美国人只能欣赏《马可波罗》这样的烂剧,可见美剧是没救了

39分钟前
  • 张小强
  • 较差

分数喷这么低,金主不拍第二季了,看你们那什么喷!我就觉得不错,黄牛,西瓜,园林,很好!

40分钟前
  • 厦门雷少
  • 力荐

西方人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总是有偏颇,这一部对南宋的地位定义大有问题,更不用说历史地理上的诸多错误了。个常年在好莱坞跑龙套的华人演员终于翻身做核心,忽必烈、百眼等几个演员的表演的确很给力。

42分钟前
  • cavalry
  • 还行

从布景、服装和道具来看,本片投资还是不小的,制作也比较精良。虽说比不上《冰火》《斯巴达》这种神作,但也算是用心之作,只不过因为可选择的亚裔演员太少了,在角色方面拉低了本片的整体分。三星半推荐。

43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还行

作为一部网剧制作算得上精良,无奈编剧真的太糟糕了,歪果仁各种不靠谱的主观臆想,酱油男主毫无存在感

47分钟前
  • 兮称
  • 很差

融了那多钱,研究了那么多大数据,就拿出部这样的烂片?看了两集就再也不想再看了。

51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较差

黄皮肤的人操着流利的外语一边做爱一边拉家常显的太诡异了。。。

52分钟前
  • 恶魔奶爸Sam
  • 还行

这部剧在中国争议很大,大家都忙着挑刺,都觉得篡改了蒙元史。认真你们就输了,人家只是利用本来就有争议性的马可波罗这角色来演绎另一出美国人喜闻乐见的宫廷情色历史剧。(这部剧每集片尾曲都是Altan Urag,也是我很喜欢的蒙古乐队)

55分钟前
  • 69.DDC
  • 推荐

没事闲的看了一集快进后果断弃了!!!尼玛这是啥?!!!第一集的xxoo戏份orz

59分钟前
  • Dita
  • 很差

如果说日本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是“我想了解你,但了解得还不够准确”的话,那么美国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则是“我根本就不想了解你,我只想拍我大好莱坞肥皂剧,然后套上你的壳“。这片既不中国也不蒙古更不欧洲甚至并不美国,它仅仅是好莱坞。每集主题:男2男3互掐,男1泡妞。豆瓣6分,IMDb则8.4分

1小时前
  • [己注销]
  • 还行

剧情如儿戏一般

1小时前
  • Yurikha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