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这首情歌

HD

主演:福迪亚·瓦尔什-匹罗,露西·宝通,杰克·莱诺,马克·麦克肯纳

类型:电影地区:爱尔兰,英国,美国语言:英语,法语,拉丁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2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3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4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5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6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3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4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5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6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7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8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19初恋这首情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初恋这首情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80年代的都柏林,因为家境窘迫,十四岁的少年康纳(福迪亚·瓦尔什-匹罗 Ferdia Walsh-Peelo 饰)不得不转学来到了一所校规极为严苛死板的教会学校中就读。在那里,他惹上了横行霸道脾气古怪的巴里(伊安·肯尼 Ian Kenny 饰),可见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某日,康纳邂逅了名叫蕾菲娜(露西·宝通 Lucy Boynton 饰)的美丽女孩,为了吸引蕾菲娜的注意,康纳邀请她来主演自己乐队拍摄的MV,哪知道蕾菲娜欣然应允,那么问题来了,对演奏音乐几乎一窍不通的康纳,该如何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乐队呢?好在康纳拥有一群热爱音乐的朋友们,很快,一支名为“唱街”的乐队成立了。新精武门1991Fly To The Dance姜味关系生化危机4:战神再生(国语版)丛林历险记2019美丽小渔村关云长气象厅的人们:社内恋爱残酷史篇我们的浩瀚宇宙马耳“她”非常真相寻找外星生命动态漫画·铁姬钢兵第三季初见倾心希望之火丝路印象2023浙江卫视美好跨年夜蜂蜜谷穗黄了杨德财征婚阴阳眼之瞳灵公馆记录的地平线老友记第十季木乃伊归来(国语版)佐和子那是无尽的复仇我们所知道的生活2010点五步 點五步奇袭60阵地微天堂猪猪侠之深海小英雄3编舟记~我要编纂辞典~反恐疑云纳兰大爷告别秋天潜伏者布利特县加拿大Check-in致命诱惑第一季从军记英格丽向西行一夜情

 长篇影评

 1 ) 终极撩妹教程

   在约翰卡尼的音乐电影中,音乐人往往围绕三个音乐母题而创作,爱情的细腻及突如其来、对糟糕现状的嘲讽、为了理想远行而留下的离愁。《Once 曾经》、《Begin Again 再次出发》、《Sing Street 初恋这首情歌》三部曲构成了一个相当完美的音乐片系列,理想、勇气和爱情让他的电影永远充满着明亮的活力,几首歌便可以扫去现实世界的阴霾。在约翰卡尼的电影中你只要随着音乐的律动轻轻晃动就好了,不用担心什么,音乐最终会用它的艺术感染力去拯救这个糟糕的世界,去唤醒每日在现实中挣扎失去理想的你,让你感叹一声:青春真好。

  《Sing Street》又回到了一切的起源地---音乐圣都:都柏林,这里也是《Once》的起点,不得不说这群凯尔特人的后代拥有极其饱满的激情,不论是体现在民族抗争上还是音乐上。《Sing Street》故事的主角是个八十年代的青春期少年,分崩离析的家庭、恶霸横行的校园、糟糕的社会经济环境,难以企及的女神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清秀的少年一无所长,对抗世界的唯一手段只有音乐和勇气,于是他和一群朋友拿起了吉他和话筒,准备要打败无可救药的现状,获得心爱女生的吻。对,这就是个学生组乐队撩妹的简单故事,But.Who Cares?It works!

   《Sing Street》的故事发生在80年代的爱尔兰,所以电影音乐的曲风走的是复古英伦摇滚的路线,复古的元素让电影音乐和MV显得酷劲十足,三十年前的勇气和激情放到当下仍然可争潮流。都柏林在当代流行音乐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Sing Street》的故事其实也是对众多爱尔兰音乐人走向世界历程的一种致敬。爱尔兰地小人稀,发展机会少,从爱尔兰孕育而来的乐队最终会以伦敦为跳板走向世界,所以每一个爱尔兰有志向的音乐人都会有一个“伦敦梦”,不论是《Once》里的街头艺人,还是《Sing Street》中的乐队少年,而怀揣勇气离开故乡本身便是个充满生命力的音乐创造母题。

    电影中少年的哥哥是少年的指路人,少年的哥哥年轻时也是个文艺青年,收藏了大量黑胶唱片,通晓80年代的各种音乐类型,是个大神似的人物。电影通过少年哥哥对少年创作方向的指导对80年代的流行音乐历程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少年的好几波亮相学校的扮相便是80年代的几波流行潮的致敬。电影Happy-sad的论题也是电影的核心论点,不论是音乐还是青春,总是伴随着悲伤和快乐的,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导演约翰·卡尼是个情怀十足的导演,他的电影并不复杂,袒露给你的往往是真诚的亮色,你能看到的只是一颗赤子之心。

   在哥哥的帮助之下,少年最终带着自己心上的姑娘私奔,两人驾着小船乘风破浪驶向大海深处,眼前是不列颠,梦想的国度,巨大的海浪打湿了两人的身体,但是他们的脸庞上没有恐惧,只有难以抑制的兴奋。

 2 ) 事隔经年 何以致意

分享一点感想。

SingStreet是片名,又是电影中校园乐队的名字,据说粤语里叫作「唱通街」,却在上映时被译为『初恋无限JAM』,顿时给电影打上了一层八零年代的霓彩闪光。电影中画着粗重眼妆的女主角Raphina,像是写在作业本上的第一笔狂草,使男主角Conor的生活就此突破了字格的界限。然而Sing Street并非只是一部音乐少年的纯爱电影,它更适合被称作「少年Conor之烦恼」:家庭使他筋骨麻痹、学校令他体肤疮痍、暗恋让他迷失所为、兄长的黑胶唱片和乐队的创作表演则伴他心志成长。青春残酷,时节美好,也许事隔经年,重逢何以致意。
<图片1>

初恋
题目的构思源于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来自拜伦的『春逝』。作为一个并不忠实的读者,终究只知道他这一首颇流行的情诗,依稀记得遣词造句背后也是有过一段苦情的。无论你的脑袋里装的是格律、是和弦、或者只是一团什么想法都没有的浆糊,那也没关系,站在爱慕台阶下的人都一样,仰望对方如期盼流星,翻山越岭也在所不辞。男孩Conor第一眼便中意Rahpina,她以一副生人勿近的姿态站在学校对面,丝巾绕在细长脖颈、耳垂上两只金色的圆环、嘴角一支不点燃的香烟。他喜欢她的美,更喜欢她浑身披戴都与他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对立感,她是一只突降的外星飞船,朝着他发出具有引力的光波。Raphina直勾勾地看着Conor从对街走来,细眉一挑,眼神迅速地上下游移。这个在学校食堂被揍得眼眶泛乌的小子,搭讪起来却格外利索。
「你要火吗?
 不,我正在戒烟。
 我也没有火。」
她是一位未来的「模特」,他有一支空想的「乐队」,正是十四五岁的半熟少年,模样还未把稚气脱尽,却端着成人世界的社交架子。Raphina要求Conor唱歌证明自己时说「你以后会在成千上万人面前唱歌,而我只是其中之一」,就像她相信自己即将成为伦敦模特一样,对校园男孩故作姿态的搭话也满是兴致,这大概便是青春梦想的无限可能罢。
<图片2>

「当你不了解一些人时,他们会有趣得多,他们可以是任何你想要的样子;但当你了解了以后,他们就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Conor在影片中两次闪回Raphina的脸,第一次是她带着陌生的笑意俯视他,第二次是她坐在台阶上摘下墨镜来仰望自己,前者闪过时她是他写在歌里的谜题,回想后者时她是乌云散去的月光。Conor第一次骑车载Raphina回家,她笑说自己从未坐过这么慢的自行车。他在夜晚的小道上绕路,她也在他心头环绕,你知道自己有多喜欢她/他,她/他或许也知道,但你们之间横亘着「一座装满诱惑力的伦敦」,它是一纸远方的录取通知单,一张去往异国他乡的机票,或者一个开着敞篷车的成熟男人,而你只有捏在手里的一张歌词。人们爱把初恋比作一颗苹果,咬过之后终会随着时间氧化,但你品尝它甜蜜或涩口,才能体会到其他水果的不同滋味。
Raphina会为了乐队第一次录像而为每个人化妆,也会为了做出一卷完美的音乐录影带跳进海里,但凡涉及梦想,她便倾尽所有。Conor把不会游泳的她救上岸,「这是为了我们的艺术,你决不能只做到一半」,然后便是电影中那个狼狈却唯美的初吻,碧蓝海天之间,自然的光影和花掉的妆容是任何技术都难以复现的美好。在返家的火车上,浑身湿透的两人之间隔着吵闹的乐队伙伴,他们没有对话,只是安静对视,轻快跳跃的旋律逐渐取代了所有声音。那一刻Conor全部的心声都如淡黄光晕落在Raphina的长睫毛上,颤抖地忽闪着,像是夕阳中凤尾蝶灵动的一双翅膀。
Conor在影片结尾时驾着祖父的小船,载着Raphina再度一同浸入海水的洗礼中。高大轮船上一对依稀可见的白发成年人与他们挥手致意,不顾一切的青春与饱经世事的暮年在这一刻航向同一个彼岸。大船在前引路,小船行得艰难,可就算少年时几多风雨路远也没关系,初恋的结局是好是坏也没关系,世上人或事本来便是遇上方知有,失去也获得。
<图片3>

家庭
就算初恋是一朵记忆味甜的棉花糖,也无法蘸干青春面庞的双行泪。Sing Street的第一个镜头从男主角Conor弹琴吟唱的特写拉远,画外父母争吵的喊声也渐渐高涨,Conor既为这种家庭生活苦恼愤怒,拨弦的手指却又显出他的脆弱无力。
电影中一共出现了5组家庭,描绘出几种「奇怪的爱」。明线里交代完整的有Conor离婚中的父母、导师般的哥哥和身为顺从者的姐姐,导演利用1分31秒的早餐场景便将这个五口之家的紧张氛围和人物性格交代得清晰完整:负担生活开销的母亲披着大红毛绒外套,拮据的生活也难掩她爱美的天性;父亲频繁的、大幅度的手势动作既是专横,又是他渴望拥有家庭地位的象征;姐姐始终沉默,唯有对父亲的话点头赞同;哥哥披散一头乱发,对弟弟拍肩示好、对父亲轻佻不屑、对母亲和身边的妹妹一副视而不见,他像是比谁都活得不羁无束,然而却只是另一个被小岛困住的身体。父亲交代完一切后,众人纷纷起身离桌,只有迷茫的Conor还没能从转校的消息中回过神来。从思想上来说,他是哥哥的拥簇者,音乐或生活都在其后亦步亦趋着;从行动来看,他是父亲的服从者,大多数时候他只是像姐姐那样沉默地旁听大人们的对话。他是每一个在分崩家庭中的青春期小孩,心里装的越多,嘴里说的就越少。
乐队成员Eamon的母亲出现在三场戏中,她是一个对儿子宠溺的家庭妇女:客厅里挂着Eamon喜欢的兔子画像,对他玩乐队不悦却也未加阻挠,并且默默接受了孩子们每一次到家中排练。当Eamon提起父亲的乐队,母亲却只有一声嗤笑,她对Eamon的父亲显然是充满不理解的,这种间隙甚至超越了Conor母亲抱怨自己的丈夫从不曾注意自己穿过什么。作为一个不曾在电影中出现的人物,Eamon的父亲之于自己的家庭也是缺席的,正是Conor哥哥口中那个绝不要成为的中年人:待在乐队、留在小岛、不知道自己的梦想、酗酒、向着抑郁的方向发展,最终被隔绝在亲情之外,只留给儿子乐理知识给妻子满腹哀怨,于是Eamon的母亲在极尽宠爱之外又带着几分严父色彩,吸烟、大学、工作,处理Eamon的一切琐碎或将来已然成为她所有心灵寄托。
乐队键盘手Nike因为肤色而被Conor相中,以小伙伴们的话来说「有黑人在,乐队会更酷」,他的母亲是个发音蹩脚且语速极快的豪爽女人,把在爱尔兰的房子装饰得一如热带王国般般花俏丰富。Raphina和坏痞男孩Barry的家庭困境则远远超出Conor的想象:他们一个出身酒鬼和躁郁症的家庭,一个来自暴力和毒品的环境,这两个孩子都习惯在外表上重重武装,张扬的服饰或暴虐的拳头只是他们回敬父母与世界的方式。
Conor回到家中,和哥哥Brendan一起望着门前台阶上的母亲,这个景深镜头是电影中最为忧郁的画面,不再做梦的人、梦幻破灭的人、梦途迷茫的人,都身在这一墙红色砖瓦下。穿着居家衣裙的女人把自己斜放在地上,她「下班迅速回到家就为了享受最后的那抹余晖,点一支烟,读一篇书」,每个短暂的黄昏都是她奢侈的梦想,当夜幕垂下她便又回到税单和晚餐的日常里。Brendan曾经和Raphina一样梦想离开小岛,却最终没能躲开母亲的桎梏,如果说家庭是他的牢笼,那么于母亲来说又何尝不是。她看上去是个能干精致的女人,懂得欣赏电视机里英俊的年轻偶像,她的大半人生都陷在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的争执中。Brendan告诉Conor母亲有了外遇,他只是轻微一顿,似乎她会选择别的生活是情理外却又意料之中,兄弟俩伴着父母再次响起的舌战将这个话题迅速淡去,某些人生中的错误,或将随着岁月渐长而被谅解,正如Conor在最后一支歌里所唱「这是你的人生」,而人生就是无数的「喜忧」。当你倍感孤单寂寞独倚窗前,放眼望去每一盏灯火下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书。
<图片5>

友谊
比起电影中对家庭的灰暗刻画,我更愿意把哥哥归入友谊这块明亮的区域。Brendan是Conor的灯塔,一个真正热爱艺术并懂得艺术的人,他无意间一句话都足够弟弟拿来拔高和摆谱,他的房间像是弟弟的祷告室,而他宛如一个幼小灵魂的导师。他会把弟弟劣质的音乐带拆毁踩烂,也会为他的初恋故事而专注微笑。当父母终于捅破了那层勉强黏合在一起的玻璃纸,当Conor还沉浸在自己的校园演出,Brendan为家庭也为自己而爆发,索性把自己潦草外表下的沉重心事也全部倾泻了出来。Brendan希望Conor能够明白的,不是乐理知识,不是词曲本事,不是描画草图,不是以一方舞台为生活重心,更不是为家庭或孤岛绑住身心,而是要走到一个超出自己眼界和想象的地方去,成为歌手成为艺术家,而他将会在远航的港口前为他呐喊欢呼。
在母亲收拾行囊的那个夜晚,兄妹三人聚在Brendan的房间里,又是他的引领和唱机荫蔽并拯救了他们,姐姐Ann甚至也偷吸了一口他的烟草。
<图片6>

乐队中的每一个小孩都是纯粹美好的,就算是那个对Conor挥拳的坏小子Barry也有在舞台上对着乐器挠头、并站在乐队一方来抗争的可爱时候,他们有的是时间,这能允许他们去做很多正确的事情,也能包容他们犯下更多的错误——纠正是长大以后的事。与Conor交集最多的Eamon是另一个站在他灵魂旁边的人,Brendan为他指引,Eamon则陪他探索。初次见面时的Eamon几乎有比肩Brendan的才华和老练,他的提问让Conor哑口无言;他们一起躲在小屋里吸烟,一起穿上滑稽的演出服,一起从糟糕的歌写到满堂喝彩,Eamon会在自己的床上放满兔子,会因为女孩围观而参加演出,也会在Conor低潮时鼓励他可以带着自己喜欢的姑娘走出这个岛。每一个在小巷垃圾堆旁或别的地方拍下的录像带都是他们青春的纪念,纵使他日再见梦想早已更迭,就算海潮两端轨迹再难重合,就算在最后一支歌响起之前,他们还是被人嘲弄的「怪物」和「基佬」,这个因为暗恋而起的故事,庆幸终究没有以爱情的名号画上终点。

John Carney拍出了爱尔兰绿意苍翠之美,拍出了年少哀愁之美,拍出了筑梦逐梦之美,他将对少年时代最美好的愿景都融入在Conor的脑海中,那宛如美国校园舞会的梦幻场景,沉浸在自己歌声中的每一个人都得到幸福。电影终了之后,航海远行的尽头或许有花花世界聚光舞台,又或许只是另一片关住艺术家的海中陆地,「他们毕竟只是孩子」,导演John Carney如是说。所以在很远的将来,「以沉默」或「以眼泪」都没有关系,只要记得你也曾经是自己的「船长」。

 3 ) 喜欢就去做,爱就勇敢去追

从《Once》到《Begin Again》过了整整七年。记得当我看完《Begin Again》之后,将电影原声歌单,列表循环了一个多月,以为要看到约翰·卡尼的下一部音乐电影还要再等个七年。但万万没想到今年就又看到了,比某些歌手的出新专辑的速度还要快,这着实令我感到惊喜。

看过之后,整体感觉不如之间两部,但还是保持了约翰·卡尼应有的水准,目测又要开启列表循环模式了。

首先,请容我郑重地吐槽一下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如果说将《Begin Again》译为《歌曲改变人生》是因为译者某晚鸡汤喝高了的话,那么将《Sing Street》译为《初恋这首情歌》的译者大概是光棍太久,寂寞难耐,太渴望恋爱的滋味了,才会译出这么一个跑偏的名字。相比之下,台湾版的译名《摇滚青春恋习曲》似乎都显得可以让人原谅了。香港版的译名叫《初恋无限JAM》,JAM在美国俚语当中是音乐录音带的意思,有一种浓厚的复古的感觉,虽然也提及了初恋,但比起大陆烂俗的名字还是要好很多。至于《唱街》这个译名则就仁者见仁了。

《Sing Street》的故事背景又回到了海风凛冽的爱尔兰,回到了《Once》开始的地方。时间也拨转到上世纪80年代,披头士的风潮刚刚落下,迈克尔·杰克逊正席卷全球。影片中的故事场景,人物装扮,尤其是那段音乐录影带几乎完全是仿照80年代的模样,音乐的整体风格也偏向于复古的英伦摇滚。霹雳混搭的曲风,火树银花的用词,狂拽炫目的剪辑,令人仿佛乘坐着一台时光机,回到了那个躁动而自由的年代,满满的都是怀念(一个90后的谜之怀念……)。

故事的背景是80年代的爱尔兰,14岁男孩康纳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转学至一所混乱的教会学校。在校门外,他遇到了比他大一岁的女孩拉菲娜,然后一见钟情。得知拉菲娜是一名模特后,康纳邀请她来出演音乐录影带的女主角。毫无经验的他东拉西凑的组建了一只乐队,并起名为Sing Street。开始时,康纳的音乐并不出色,而拉菲娜一心想去伦敦,于是她抛下康纳选择了伊万。在布兰登的帮助下,康纳在一次次的尝试与努力中,对音乐慢慢有了更真切的了解与领悟。康纳的音乐最终打动了拉菲娜,在学校舞会演出成功后,两人决定携手共同前往伦敦,去实现更大的梦想。

在人物角色方面,此片几乎全部都是些新面孔,大家最为熟悉的Little Finger在片中只是来打了个酱油,并没有多少戏份。但是在学校舞会上跳舞的那段,总是被我脑补为贝里席大人(《权力的游戏》中的角色)在跳老年迪斯科,于是画面简直吊诡,不能直视。

男主角康纳在开场时本是个性格怯懦的男孩,受人欺凌。但他在音乐中不知不觉成长为了一个颇具个性的勇敢少年,至于怎么转变的……就当又上演了一次歌曲改变人生好了。与之前两部电影的主角比起来,他的声音并谈不上多么让人惊艳,但是影片中的歌曲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一般,听起来非常让人舒服。

女主角拉菲娜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在伊万与康纳之间选择了能够带她前往伦敦的伊万,但她也会为了拍摄一段音乐录影带而跳进大海里,并且对康纳说“You can never do anything by half(做事不能只做一半)”。对她来说,生命当中最重要的是东西是梦想,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另外我特别喜欢她的声音,轻媚迷人,遗憾的是这部影片里她并没有唱歌的戏份。在伦敦之行失败归来后,她本要放弃模特的梦想,做一个平凡的麦当劳小妹。与其说是康纳的送给她的歌曲,倒不如说是康纳对于音乐的坚持与努力,最终打动了她,重新给予了她梦想的勇气。

但我最喜欢的角色却是康纳的哥哥布兰登。表面上看,他好像就是个玩世不恭的黑胶宅,吞吞烟,听听歌,对日子得过且过。就连康纳也这样以为。但实际上,布兰登也曾是个鲜衣怒马的少年,他也曾有过自己的诗与远方。但是父母以爱的名义,生生将他拦下,将他和他的梦想一起囚禁在了这座孤岛之上。他实际上是一个真正热爱艺术并懂得艺术的人,他随手扔给康纳两张唱片,或是随口而出的几句指点,就足以让康纳走出迷津,获益良多。在父母的关系最终破裂之后,他通过一场暴发式的宣泄将自己沉重的心事全部倾泄了出来。

You just moved in my jet stream, but once I was the fucking jet engine!(你脚下的坎坷,不过是我当年披荆斩棘后留下的残骸!)

这一句台词戳得我的心生疼。当他看到康纳和拉菲娜怀揣着梦想向他寻求帮助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尽管他未能打破缚在自己身上的锁,但是他引导着弟弟走上了追寻梦想的道路。如今他帮着康纳迈出他当年未能迈出的那一步,将自己未竟的梦想寄托在了弟弟身上,一起乘风破浪,一起漂洋过海。他终于做了件有意义的事情,不只是为康纳,更是为他自己。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场景是完成海边拍摄后,在返程火车上,其他人都在随意地聊着天,而康纳和拉菲娜则各自安静地坐在角落。光线从车窗外斜射入车厢,勾勒出两人清晰的轮廓,明暗斑驳的脸庞。伴着轻柔的音乐,两人的视线温柔相触,那一刻,仿佛时光永固。没有激烈的亲吻,没有热切的拥抱,只这样静默的凝视,便足以表达爱情里所有的缠绵与缱绻。

这是约翰·卡尼十分擅长的手法,通过平实的细节刻画来表达爱情的细腻与动人。但在这部电影里,也许由于主角都是青年的缘故,导演不再让他们像他们的前辈那样隐忍优柔,而是勇敢直率地完成了亲吻,还吻了两次。故事也终于有了至少看起来十分圆满的结局,弥补了《Once》里未了的遗憾。

影片的主题happy-sad并没有太大的新意,生活的悲喜交加早已被说教了无数次。音乐改变人生的套路依然满满的鸡汤味,太过突兀的转变,理想化的结局,都是本片不及前作的地方。但有一点是前作所没有的,那就是青春。

家庭里,离心离德的父母,放浪形骸的哥哥;学校里,蛮横下流的混混,死板刻薄的教师;爱情里,喜欢的女孩似乎有条件不错的男朋友……少年康纳的烦恼,和成年人一样复杂难搞。但青春的好处就是“I’m a futurist”, “Not looking backwards, just forwards.”(我是个未来派,不回头看,只管向前)。没有过去的拖累,不必考虑的太多,喜欢就去做,爱就勇敢去追,可以为了一个遥远的梦想而热血沸腾,全倾全力。

青春里的少年,唯一不缺的就是向前的勇气。长大后的人们,只是太过于在意自己,太害怕受伤,太害怕风险。但“Rock and Roll is a risk. You risk being ridiculed.”(摇滚玩的就是心跳,你必须要做好被嘲笑的准备)。

导演想给我们的,也是影片中的音乐想传达给我们的,就是鼓足勇气去直面生活的悲喜,愿你还有一颗如摇滚般炽热的心,愿你还敢爱如少年。

 4 ) 梦想和青春,一拍即合的爱情,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片子很复古,基本就是80年代音乐的回顾史,从民谣到流行到摇滚,从迪曲到朋克...
身为音乐人的约翰·卡尼,这一次在《初恋这首情歌》用音乐表达出着美好的青春年华,并以此塑造了极为充沛的人物形象,而以此所突显处于懵懂时期的爱意,成为了电影的共鸣所在,使这场用歌声所串联的青春是如此迷人。 美丽的爱尔兰风景,纯情的音乐少年梦,怀旧的音乐,可爱的人物,让你能完全沉浸到影片氛围之中。
虽然剧情单薄,但却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梦想和青春,一拍即合的爱情,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太多美好和感动,以及歌太好听啦!满分

 5 ) 从抖脚到流泪,我只想说说电影背后的一些小花絮

正如题目所说,一开始跟着音乐抖脚的我,最后是哭着看完的……而且一共看了五遍。对于太喜欢的东西啊,反而不知道怎么开口,所以只讲点关于这个电影的小花絮小八卦~ 1. 扮演妈妈的Maria Doyle Kennedy是演员兼歌手,年轻的时候演过另一部发生在都柏林的关于组乐队的电影The Commitments,其中的主角叫Jimmy Rabbitte。一开始各路影评误以为Sing Street的男二Eamon成天抱着小兔子不放是因为导演想致敬这部电影,导演在采访中解释说他少年时期真的有个叫Eamon的朋友特别喜欢兔子,虽然他也很喜欢The Commitments,但并没有致敬的意思。 2. 导演提到的这个叫Eamon的朋友被导演请来参与音乐的创作和弹贝斯,他自己也决定重拾音乐事业,最近在instagram上宣传。导演曾经评价演男一的小演员说他挺好看的,跟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样好看。我一直以为他开玩笑呢,直到这个真Eamon在instagram发了他们小时候的照片(下图左和右),两个人都很萌,而且腿长逆天……一点都不开玩笑!

3. 演Eamon的演员基本上是本色出演,乐队三件套都会,而且试镜的时候也是一副酷得不行的样子,咕嚷着I don't wanna be in a film, I just want to do my music (那你为什么要跑去试镜……= =) 4. 演Eamon的演员还表示,Up那首歌(就是电影里出现的第二首原创,晚上Connor跑去Eamon家写歌然后他们一个拿民谣吉他一个弹钢琴,镜头一转就变成了白天乐队拍mv,随着长镜头慢慢扫过去一个个乐器加进来那一幕)真的是一个长镜头,本来穿着晚上的厚衣服的他和男主在镜头转开之后得赶紧换衣服,他的运动裤太紧脱不下来,还要两个人帮他一起拉才脱掉……难怪镜头最后转回他们的时候两个人都满头大汗。 5. 关于电影里出现的乐队和唱片,导演表示确实一个个打过招呼,很多精力花在了跟律师打交道,获得授权上。音乐,造型,还有拍摄那些专辑封面的摄影师都要一个个问过来。有些乐队一开口就要2万欧,所以没能放进来。但是The Cure最酷了,他们问Robert Smith说:我们一个小成本电影,只能给你500欧,能不能借歌和造型一用?Robert Smith大手一挥说钱不用给我了,你们捐给慈善机构,给我看个收据就行~啊!爱画粗眼线的人都是心地善良的大好人T___T 壮哉我大保健乐队! 6. 虽然是亲身经历改编的电影,但导演说家庭那段并不是真的。他自己家庭挺和睦的,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倒真是有个哥哥给他带路。而这个哥哥在电影上映前不久过世了,所以才有了电影结束以后的那句For brothers everywhere. T___T 7. 最后一条比较严肃,导演说他以前为了生计去做音乐相关的工作,但是并不喜欢那一段经历……从此决定再也不用自己热爱的音乐作为赚钱的方式。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他在电影里借哥哥之口发自肺腑地黑了一番翻唱乐队。其实导演在电影里夹带了很多私货,除了喜欢的乐队,他中学里有个女孩子总是像抱孩子一样把包抱在胸口,他很想却从没上去搭话,更别说组个乐队来引起她的注意……导演还说最后结局的用意是希望像那个High School Prom一样,从现实慢慢变成幻想中的MV,但很多观众误以为这真的是个happy ending,为此他有点后悔没处理好。 我当然知道音乐并没有那么大的魔力,可至少我们眼泪之中仍有慰藉。懂的人自然会懂。

 6 ) 没有什么烦恼是音乐解决不了的


生活里没有什么烦恼是音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自己组个乐队搞音乐。

这是导演约翰·卡尼(John Carney)教给我们的人生道理,从2007年拍摄的《曾经》(Once)到2013年的《歌曲改变人生》(Begin Again),再到今年的这一部《初恋这首情歌》(Sing Street),音乐始终是约翰·卡尼电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电影中男女主角们改变自我和改变生活的催化剂。

《曾经》海报

看过这三部电影的观众,一定能够轻而易举地get到其中的相似和共通点,在约翰·卡尼的这三部片子里,故事的一开始,总是主角们或囿于生活的困顿,或烦恼于梦想的停滞,各有各的琐碎烦恼,然后无意间碰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组乐队,从而通过音乐最终获得一些力量翻开人生新篇章。《曾经》如是,《歌曲改变人生》如是,《初恋这首情歌》依然如是。

于是有不少评论都喜欢把这三个片子拿到一起来说事,把它们视为约翰·卡尼的“音乐拯救世界”三部曲。很有意思的说法,在约翰·卡尼的电影世界里,音乐恰是如此迷人,也拥有神奇般的魔力,同样也异常动听。

之所以约翰·卡尼会一连拍摄三部以音乐为最大元素的电影,与他早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从1991年到93年,约翰·卡尼曾经是摇滚乐队“The Frames”的贝斯手。在乐队的时候,约翰不仅参与演出,也身兼乐队录音和拍摄音乐录像带的职责,这些工作为他日后成为导演的身份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初恋这首情歌》中的一些故事设定与约翰·卡尼的个人经历有相似的地方)

约翰·卡尼在电影《曾经》的拍摄现场

从1996年年底约翰·卡尼拍摄了第一部个人长片算起,二十年来,约翰拍了不少电影,但真正让他声名大噪的,同样也是他个人导演生涯中评价最好的片子,正是这“音乐拯救世界”三部曲。

身为爱尔兰人,约翰·卡尼电影的故事背景多以爱尔兰为发生地,电影《曾经》、《初恋这首情歌》便都是发生在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的故事。但从大陆的译制片名《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便可以看出,电影《歌曲改变人生》是一个例外,这部片子相较另外两部,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制作本身都有所提升,因为这是导演到美国拍摄的片子,采用的演员都是大演员大歌星,包括凯拉奈特莉、“绿巨人”马克·鲁弗洛、以及当红乐队“魔力红”主唱亚当·莱文。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很喜欢这个片子的。电影讲述的一个弹唱的吉他女孩通过音乐改变人生的故事,凯拉奈特莉正是这个女孩,潦倒困顿之余,她遇见了同样潦倒的落魄音乐制作人马克·鲁弗洛,然后一起组乐队出唱片,因为资金或资源的各方面缺乏,他们一行人到路边到天台录制了一首首歌曲,最后上线到互联网,被更多人听见,他们也被更多人看见。

去年6月的时候,在距离电影首映时间过去了21个月之后,《歌曲改变人生》在内地上映。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个星期六,上海下着小雨,我拄着伞到长泰广场看这个片子。看完后我心情极佳,甚至想淋雨。因为诸如此类以音乐构建整个故事的片子,实在太让我欢喜,到家之后,我还迫不及待的打开音乐播放器,听电影的原声歌曲,后面足足听了一周,男配角骚当的《lost stars》至今仍不时听几遍。

《歌曲改变人生》剧照


相比约翰·卡尼的其他片子,《歌曲改变人生》是一部显得更现代更梦幻也更“美国梦”的电影。

事实上,尽管《歌曲改变人生》比起导演的其他片子,既让他赚了一些钱,同时片子也获得了口碑上的一致肯定。但约翰·卡尼却并不怎么满意,谈起这个片子以及女主角凯拉奈特莉的表演时,约翰·卡尼大为失望,甚至语气用词都十分贬义。今年在宣传《初恋这首情歌》时,导演甚至直言与凯拉奈特莉合作不愉快,说她表演不真诚、毫无演技像个超模。也正是因为在美国拍片一些合作上的限制或难搞,才决定重返爱尔兰,拍摄了新片《初恋这首情歌》。

《初恋这首情歌》海报

显而易见的是,导演约翰·卡尼重回爱尔兰拍片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相比《歌曲改变人生》,我个人的确更喜欢这部新片《初恋这首情歌》,相比纽约这座城市在《歌曲改变人生》里的被“架空”状态的,《初恋这首情歌》中60、70年代的都柏林显得更加真实和有年代感。

毕竟这里是导演成长的地方,有更多的故土情怀所在,就像当年周杰伦拍摄导演处女作《不能说的秘密》,会把学校戏份的拍摄地放在自己的母校淡江中学一样,《初恋这首情歌》故事发生中的学校——辛格街基督教兄弟学校(Synge Street Christian Brothers School),正是导演约翰·卡尼的母校。

学校充满了霸凌现象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14岁男孩康纳(Conor)的个人成长故事,电影的一开篇,镜头对准的是康纳一家的家庭会议,因为生活的拮据,康纳被转学到了新学校,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辛格街基督教兄弟学校,一开始男主角显得懦弱怕事,受到同学欺辱。

能够明显感受到的是,康纳生活里充斥着不少烦恼,父母之间并没有什么爱情,母亲在外边处了新欢,与父亲两人时常争吵,在学校里,康纳也必须面对来自同学以及老师的霸凌和压制。

女主角拉菲娜

遇到女主角拉菲娜(Laphena)之前,康纳的生活可谓灰不溜秋毫无特别。但当美丽的拉菲娜出现在他眼前时,为了搭讪和引起注意,康纳声称自己有个乐队,要姑娘来拍录像带。

骗成功之后,康纳开始找人组乐队,尽管自己并没有什么经验,在学校也不认识什么人,但乐队还是很快组起来了,名字就叫做(唱街)Sing Street,正是电影的英文片名。
          
Sing Street第一次拍音乐录像带

电影由此开始了主线故事的讲述,围绕Sing Street的成长,男主角康纳也会有所成长,他经历了初恋的痛苦和甜蜜,和欺负自己的同学化敌为友,在一遍遍和自己的乐队成员的排练和演唱中,在哥哥Brendan的帮助下,他渐渐确立并坚定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如同所有讲述青少年成长故事的电影一样,男主角康纳最终在电影中呈现的样子有了很大改观,甚至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电影结束前的一场学校舞会的现场表演戏,台下尽管也有人不断嘘声,刻薄的老师不断制止,但康纳依然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演唱了包括写给拉菲娜的慢歌《To Find You》在内的三首歌曲,他在歌曲了表达自己的爱,表达自己的愤怒,以及表达自己的热爱。他在台上兴奋地一遍又一遍的喊:请记住我们,我们是来自都柏林的Sing Street。

电影的最后一幕充满了象征色彩,甚至激昂的不像真实,表演完的康纳牵着拉菲娜的手不停的奔跑,回到家里,央求哥哥Brendan即刻送他们去渡口边,他们最后开着爷爷遗留下来的那艘快艇,不顾一切地去了开往英国的方向,尽管天下起大雨,海上波澜四起,两个人却笑得比什么时候都更坦然和喜悦。

康纳与拉菲娜,以及Brendan

而镜头转过来,是更加激动的哥哥,仿佛弟弟的出走,是战胜某种生活困顿的体现一般,让他一下子重拾了当年的激情。事实上,相比主角康纳,哥哥Brendan更让人动容,他总是在弟弟身边扮演着一个“导师”一般的角色,告诉弟弟该听什么样的音乐,该如何向女孩表白,该怎样去当一个创造者而不是跟随者。在电影中的许多地方,弟弟的许多言行是直接模仿哥哥的,某种程度上来讲,正是有了哥哥Brendan的引导和影响,弟弟康纳才找到自己的出口。

你会很明显的感觉到,哥哥Brendan曾也是一个有着热血理想的人,他也爱音乐,甚至更加热爱。但作为长子,他或许承担了更多的来自父母之间失败婚姻的阴影,对于生活的烦恼和苦恼,对于失落的理想,他选择用放荡不羁来掩饰。电影中有一场戏,Brendan咆哮着对弟弟说:曾经我也是一个喷射发动机。


这是一部我最近看过后便最喜爱的电影,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故事能够让我有所动容,少年青春热血的故事总是可以鼓舞人心的。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也在于这是一部让人看后极为舒畅的片子,他的节奏他的镜头以及充满青春自信的演员们,都是让人所愉悦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他的音乐,真是太好听了。

如同约翰·卡尼的《曾经》、《歌曲改变人生》、以及我很喜欢的科恩兄弟的《醉乡民谣》一样,看《初恋这首情歌》,你感受到的是一种美好的东西如何从无到有?勇气或爱又是如何从无到有?故事中的人是如何从生活中的泥淖里走出来?以及音乐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你可以轻而易举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音乐之于人的魔力。

《歌曲改变人生》有一句台词,马克·鲁弗洛对凯拉奈特莉说:我之所以喜欢音乐?是因为音乐会让生活中最普通的一幕突然变得“闪亮”。

《歌曲改变人生》台词

就像约翰·卡尼的“音乐拯救世界”三部曲,或许我们不能说是音乐成就了电影,但音乐确实是这些电影里最迷人和最发光的部分。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什么烦恼或孤独是看电影听音乐遣散不了,如果有,那就看/听一部如《初恋这首情歌》一样的音乐电影。

原文来自我的个人公众号:movie-s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0NjAwNw==&mid=2649834487&idx=1&sn=87c3acd22023ba8948b5ece99692bfb6#rd

 短评

【B-】粉饰太平的美好,熊熊燃烧中二魂,所讲述的其实和国产青春片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外包装精美些。我不排斥童话,但你就是个童话还要装作自己比其它童话更现实,最后装不下去照样得happily ever after,这就很让我反感了。歌还可以,其它呢?虚假,造作,鸡汤,我讨厌所有这样的电影

5分钟前
  • 掉线
  • 较差

这才是Once的升级版嘛,只是用青春成长故事包装了一下,其实各种一致与呼应,制作和剧作都更成熟更流畅更完整,把迎合好莱坞的Begin Again远远甩在了身后。

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好听,青春与音乐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啊啊啊太好看啦!各种意义上~初恋带给一个人的不只是情感的萌动,还有诗意的创造性想象与朦胧出现的梦的形状。哥哥把对音乐的热爱与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弟弟且扮演了半个人生导师太感人,一起写歌的好基友眼镜小哥也好萌。band的成长让人惊喜,让我大半夜在被窝里笑到打滚儿的青春啊!💕

10分钟前
  • 风满蜃气楼
  • 力荐

“You just moved in my jet stream, but once I was the fucking jet engine.” 戳中

12分钟前
  • 我是大皮哥
  • 还行

好看好看太好看了!还是熟悉的约翰·卡尼,还是那么的小清新,而我真的太吃他那套用音乐来包装气氛的方式了,每首歌都很衬故事,真的做到了歌影合一,也难怪可以从头到尾都调动我的情绪。有点遗憾的是男主角的声音不是太完美,不过倒是在用情的唱,Up真的超好听,最后骚当声音上线也助攻了电影一把。

13分钟前
  • Ron Chan
  • 力荐

我认为不如《曾经》和《再次出发》,导演“重回”1985年的故乡,绝对是有童年烙印在里面的。组乐队找人的部分太草率,故事被音乐串联的节奏打乱,最后的Happy Ending也过于理想化了。好在导演知道如何用音乐调动故事和表达情感,音乐拯救电影一直都是导演的强项。

1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Drive It Like You Stole It" 年轻真好啊...

16分钟前
  • ⸜( ˙-˙ )⸝
  • 力荐

音乐是爱,是happy,是sad,是happy sad,是逃离,是奔跑,是真,是开着的火车,是吻,是grunge,是free,是peace,是梦想,是音乐。毫不夸张费力的还原了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可爱。

19分钟前
  • 世界已夷为碎片
  • 推荐

又再一次带来好音乐!!!

21分钟前
  • 堂邦嘉真
  • 力荐

关于这群孩子的青春、就是要喝最烈的酒、操最爱的姑娘、玩最爱的音乐、无论成功与否、这就够了。。。当然、不知道谁翻译的名字、我他妈要叫Barry打你了。。。

23分钟前
  • 玛丽莲教父
  • 推荐

从“Once”到“Begin Again”再到“Sing Street”,希望导演能慢慢拍下去,阴霾的世界太需要歌声拯救了。纯情的音乐少年梦,80年代的MV曲风,哪怕故事简简单单也能让人跟着舞动。爱尔兰正太真可爱~真可爱~真可爱啊!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拥有所有青春片该有的元素,濒临破碎的家庭,恶劣的教头,校园恶霸,隐世又如同先知的哥哥,以及堕落的梦中情人,还有乐队!男主形似Paul McCartney,band友形似John Lenon也是有趣。现实是残酷的,但还有音乐和爱。虽然是童话,但至少让人走出影院的一刻让人内心充满勇气。

33分钟前
  • C区柯克
  • 推荐

“为你的悲伤而快乐,那就是爱的感觉,悲喜交加” 约翰·卡尼导演继《曾经》《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后第三部“音乐人生”,而这一次,五线谱上流淌着青春恋习曲,六琴弦里跃动着浪漫必修课。想把我唱歌给你听,就是这部电影最贴切的意境。

3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嗯,开上爷爷留下的小快艇,带上喜欢的姑娘,闯过暴风雨,唱着歌,亲着嘴,一路向着天边的小岛出发。gogogogo

37分钟前
  • 宋小君
  • 力荐

青春片的正确打开方式,最后的最后我还是脑补出了一场灾难片。

38分钟前
  • 汤彪彪。
  • 还行

看完以后整个人的心情都跟着明亮了起来,坐在影院里听完了片尾的所有歌曲,满脑子里想的都是青春真美好呀以及要是能再多听懂几句歌词台词就好了。幻想的舞会那段太棒!喜欢第二支女主听哭了的作品,它叫做Up!PS: 其实好像比起女主,我更喜欢戴眼镜的创作小伙伴男二号呀。

42分钟前
  • 仰望星空不好吃
  • 推荐

故事讲的有点乱,有佳句无佳章,音乐方面比前两部差的有点远,看完之后没有任何一段能在脑海回响。无望世界之下,望着渺远方向的青春非常小清新,但这情感主题反而更深沉,john carney有些力有不逮。

45分钟前
  • 更深的白色
  • 还行

最好看的青春片,牛!

48分钟前
  • 天秤座的胖子莹
  • 力荐

歌真是好听。约翰卡尼拍的这种一首歌从无到有的过程真的令人迷恋,而且歌曲一首接一首地串联起剧情,似乎即使没什么情节也无所谓了。当然不论是“生活里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音乐来解决”还是从《曾经》到这里不变的“伦敦梦想”,都显得有些虚幻失真、遥不可及了…

5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