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剑

已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动漫地区:日本语言:年份:0

 剧照

大剑 剧照 NO.1大剑 剧照 NO.2大剑 剧照 NO.3大剑 剧照 NO.4大剑 剧照 NO.5大剑 剧照 NO.6大剑 剧照 NO.13大剑 剧照 NO.14大剑 剧照 NO.15大剑 剧照 NO.16大剑 剧照 NO.17大剑 剧照 NO.18大剑 剧照 NO.19大剑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温柔的山茶与天真的英雄主义

这部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广受好评的最后一击穿心剑,而是看起来和大家格格不入的母女俩。第一次在硬汉片里看到这样的女性角色,尽管戏份和其它片子一样非常之少,但完全不是花瓶,而是有自己强大的无可替代的存在感。

刚从虎口跑出来之后夫人慢悠悠地扇扇子说,太累啦我要休息休息,与其说是娇弱不如说是淡然。

然后母女二人在这样逃亡的小屋子里一起躺在柔软的草堆里甜甜地睡了起来,稻草的香味真棒啊,脸上浮现的悠然自得真是太妙了。

在椿三十郎抓到敌人威胁要杀掉他时,夫人只是微笑地阻止了他,然后柔柔地说,你像一把无鞘之刀,而好刀是要藏在鞘里的。

这样温柔的力量和不慌不忙的气场,只几个片段,就让这样硬汉的片子有了很特别的浪漫气质。 也让人感觉到黑泽明对女性的爱与尊重,既克制又真诚,甚至赋予了女性一种治愈和救赎的意义。

椿三十郎这个名字也很浪漫啊,椿是日语里山茶的意思,山茶这个意象在全片出现很多次:每次爬墙窥探隔壁时,母女俩在溪水边用茶花盛水喝时,还有最后替代放火作为行动信号时。哪怕是黑白片也好像能感觉到茶花的美甚至香气。浪漫得不得了。

到底用红山茶还是白山茶呢?母女俩争论这个问题时也完全不把当前危急的境地放在眼里。还要考虑从树上自然落下的茶花怎么办呢。三十郎大手一挥,算了算了那我大量地放茶花吧!透露出一种非常可爱的温柔,这与他弯腰让夫人踩着他的背爬墙时不言说的温柔是一致的。

摄影太美,一如既往的黑泽明式的舞台感。精致优雅,绷着一股劲儿。是非常标准的古典审美。

总之什么都好,就是男主光环太强了吧!除了男主之外的男性都蠢到不能忍。还好他是三船敏敏,谁让他这么可爱呢!那个满不在乎的劲儿,和最后深藏功与名的背影,只有三船憨憨的宽肩膀可以撑起来吧。黑泽明真是太爱三船了,也太钟爱这种英雄主义了。这使得他本人和三船一样,在侠气之外带有了一种可爱的傻里傻气,一种小男孩的纯粹的憧憬与向往,这大概是黑泽明心目中的武士道与浪人精神。它与温柔的山茶流水结合在一起,既是对立与反差,又有着同样的天真和浪漫。尽管这样使得片子失去了真实性,却更接近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说,黑泽明和西部片的气质如出一辙。

 2 ) 当故事看看还行

剧情和拍摄都做得不错,但是肯定不是黑泽明最好的作品。

这部剧我就单纯地当做故事片看了,不必过于追求电影背后的显示意义。

 3 ) 为了把这个我可以笑一年的动作镜头存档一下。。我竟然特地帧回放截了个图还写了个长评。。。

关于片子本身的我就不夸了毕竟黑泽明的经典摆在这儿。就是不说艺术造诣啊节奏控制得恰到好处什么的讲。。其实。。意外地非常有笑点甚至。。。很有萌点和。基点。。。三船真的好可爱啊。。。但是你怎么能一次又一次伤了仲代达矢的心呢嘤嘤嘤。。。(不过好多古早日语电影的字幕真的很不行。。是不是会去刷这些老片子的友邻中就没有学日语的啊不过也有可能是我这个内嵌中字的版本问题。。。就没有人吐槽字幕翻译得很多处都不准确啊我很怀疑又是对着英字翻的。。。

这些都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我为了存这些图留念。。特地写长评来着——

我觉得仲代达矢和三船的决斗我一定可以笑上个几十年。。。。大概还会特地放给我的小孩看(如果有的话。。。。。。

因为第一次看到简直目瞪口呆我竟然无聊到按帧重放了一遍仔细看这段动作是怎么拍的。。。。。。仔细想想其实现在9021年了日本片的动作场面,emm准确地说是打斗场面其实也没有太大进步。。。。还是经常拍得很令人尴尬(比如《银魂2》里无限升格镜头活生生把人看笑起来。。)

いざ、始めましょう!

先是眼神对峙

仲代达矢要先下手了!

三船知道自己是男主所以还是没有动。。

三船终于动了,左手去拔刀。。

三船由于动得晚所以先灵敏地低头躲。。

三船一边躲一边机智地把刀拔了出来。。

这个时候仲代达矢已经把刀举高了

三船拔出了刀。。右手跟上

仲代达矢要劈下来了虽然他显然没有朝着三船劈。。

此时三船开始把刀抬起来。。。

啊。。。

啊♂

两人都完成了定位pose。。。

然后仲代达矢就开始喷血了。。。

接着喷

喷了自己一脸。。

越喷越离谱。。

根本停不下来♂

妈呀为什么喷到最后水质不一样了。。

我的表情和围观群众一模一样。。。。。。。。。。。。

。。。。。。。。。。。。。。。。。。。。。。。。。三船好委屈啊,我碰都没碰你一下你怎么就自己XXXX了。。。。一定是我太猥琐了特别是作为女孩子我竟然觉得这个场面蜜汁色情_(:з」∠)_

存档完毕。。。我遁走了。。。

 4 ) 由‘好刀应该放进刀鞘里’想到的

'你像一把无鞘的刀,很锋利,但好刀应该放进刀鞘里'。

夫人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不禁想,一个人的'鞘'是什么?一个有鞘的人应该是怎么样的?

春十三郎言语尖刻,举止放浪形骸,不依礼法;他浪迹天涯,无心谋求出仕和财产家业,总之他不被世俗观念束缚,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人。

由此可见人的鞘当然是社会规则,一个收在刀鞘里的人是把自己约束在社会规则里的人。对于椿三十郎的时代来说最核心的就是礼仪、等级制度等。

我也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人,不愿意被不认同的社会规则所约束,所以‘刀’与‘鞘’的关系尤其引起我的思考。

在电影结尾的时候,三十郎说他和户室是同类,都是没有刀鞘的刀。表面看来他们两个人一正一邪截然对立,一个恬淡无欲一个野心勃勃,差别不能再大了。但换一个角度看,他们都是在社会系统里没有位置的浪人,也都是不循规则的人。户室能力过人,野心勃勃,对于于森严的等级制度他既鄙弃又愤恨,他以客卿的方式侍奉菊井,又阴谋对菊井黄雀在后取而代之,菊井一旦失败即如脱弊履弃之而去,完全不守武士的忠义之道。户室选择了用恶的方式来反抗,用恶的力量来突破阶级的壁垒,夺取金钱权位。

睦田家老最终被救了出来,女儿向他汇报春三十郎已经离去,他说:走了也好,他非等闲之辈,有这种人在我面子挂不住。从片中可以看出睦田家老其实也是才智之士,而且是有德之人,肯定不是因为嫉妒才不想见椿三十郎。想来睦田是因为安守规则的人不好面对规则之外的人,山中高士可以傲王侯,笼中鸟则难以见林中鸟。

体制内睦田这样有才有德的是极少数,那一批正义感爆棚的年轻武士才能可怜,菊井等一批贪官才能胆识庸下又品德败坏,但这两种人都只因为出身上层阶级和循规蹈矩就身居高位光鲜亮丽,就像一块凡铁因为有了一个漂亮的刀鞘就变得身价百倍。

正因为如此,三十郎的无礼傲慢往往是向着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是一种对‘肉食者鄙’的态度表达,是对体制的愤懑和鄙弃。所以即使是睦田和那帮正义的年轻武士,三十郎也不会给他们多少面子,他不愿意与这些正义之人为伍,但他却对反派户室有惺惺相惜的情感。

在电影里三十郎称得上潇洒,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他代表着一种刀对刀鞘的态度方式——浪迹天涯半隐半侠,逃避社会规则。

但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我没有十步杀一人的能力,我又能何去何从呢?

我可以不做侠士但可以像椿三十郎一样做隐士,风餐露宿、不求名利。但我又想到,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生活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你不想糊口养家,有一天你遇到了你爱的人怎么办?你不愿意对人折腰,有一天你遇到了你想完成的事业怎么办?你没有家业财产,有一天你的家人朋友需要帮助怎么办?这些问题实在叫人慨惋惆怅。

即使椿三十郎的故事继续写下去,他也必然会遇到这些问题,他不可能永远隐于江湖。所以电影只涉及到了人道的一隅而未及整体。

据说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论语》里找到答案,所有的人生际遇都可以从孔子的人生范本中找到对标。

孔子曾叹息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子路乎。子路听了很得意。孔子说:子路你怎么比我还莽,跟你开玩笑啦,哪里去找这样的木材!

阿德勒说,工作、伴侣、人际归属是人的三个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每一个都要靠与人合作去完成。人类是群居社会动物。所以孔子虽然经常口头说要隐居,但真遇到隐士时他又说:

我终究不能和鸟兽做伴,除了和这群人混在一起我还能怎样呢?社会规则不好,所以我尝试去改变它,社会规则要是很好,我是不会去多事的。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刀鞘是保护刀的,社会和社会规则是保护人、让人获得安乐幸福的。刀鞘失去了本来的作用,不应该抛弃刀鞘也不应该将就刀鞘,而应该去改变刀鞘。然而当社会规则失去了本来的作用,问题就复杂得多。

当社会规则变味的时候,它甚至会为了维护自身而杀人。而社会规则的改变也是一个漫长而宏大的过场。

椿三十郎所处的江户武士时代直到到经历了明治维新才退场,但等级制度就此消失了吗?没有。在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之味》中,海军兵曹酒后向老舰长大肆意淫如果日本打赢了二战会如何如何,舰长却接话说:不过还好战败了不是吗?兵曹沉默了一下说:嗯,搞不好是这样,光是那些随便打人耳光的人(长官)不再作威作福,也就够了。二战这场惨痛的战争再一次深刻改变了日本的等级制度,但还不够,直至今日日本人的等级观念依然深入民族本性,在职场在政府里肆虐,所以黑泽明的《椿三十郎》这部古装武士片有了反思现实的意义。

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孔子想重建一个礼乐社会,为此他周游列国。他被君主们忽视,被贵族们仇视,被人围困攻击时吃不上饭生命受到威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累累若丧家之犬,然而游历十几年终究不得一用。

孔子圣人,尚且不能违天命,我这样卑微的人在这巨大的社会面前又能如何呢。庞大而冰冷的国家机器,贪婪阴狠的利益集团,懦弱而执溺的乌合之众,根深蒂固的积习观念,每一个都让我如蚂蚁站在山丘前,动不了它分毫,而如果我不进入它却能让我如原野的鸟兽一样一无所有。

孔子感慨那个时代秩序混乱人们生活痛苦,但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礼崩乐坏才刚刚冒出苗头而已,接下来还有三百年的乱战啦。历史这锅黄粱米饭,水刚开的时候是熟不了的。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所以他对隐者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君子投入社会规则中而去努力推行好的社会规则,因为这是对的事情,至于这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既然行不通,怎么能叫对的事情呢?因为三百年后,孔子的理念被接受,孔子一生树立的典范照耀华夏民族两千多年。

君子喻于义,他的责任是建设和维护社会规则,如孔子、睦田家老以及众年轻武士;小人喻于利,如芸芸众生及户室菊井之辈,则要么顺从要么打破规则;至于论语中的隐者、电影中的侠士椿三十郎,他们是孔子所说的狂士和狷介之士,他们拒绝坏的刀鞘,他们赤裸着面对这个世界,保持他们的尖锐。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者,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他们虽不得中正之道,亦为孔子所重矣。

而我能走哪一条路呢?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谈志向,子路的抱负是治理千乘大国,冉有说治理七十里小国就够了,公西赤希望做一个外交官主持诸侯会盟,孔子听了都摇头,最后让曾点说。曾点放下了手中的琴,缓缓说道,我的志向和他们不同:在暮春乡党春祭的时候穿上新衣,和朋友们带着一群小朋友去沂水里游泳,然后去舞场里和女孩们调情戏谑,最后唱着歌儿回家。孔子喟然叹曰:我想和你一样。

用今天视角来看,孔子年轻的时候是个文艺青年,他酷爱诗歌、音乐、体育运动,喜爱学习和教育。他年轻的时从事过仓库管理员和牧场管理员的工作,之后因为学习的才艺多且精,三十多岁开始辞职不干,自己开馆当儒师,靠学生微薄的学费生活。孔子说,我年少的时候因为出身卑贱,所以学会了干很多卑贱的工作。孔子又说,如果能发财,虽然为人执鞭牵马的事我也干,如果发不了财,我还是随自己的兴趣生活吧。

所以孔子能安心接受做低微的工作,又能享受平凡而有个人志趣的生活。只要能做到这两点,不管社会规则如何,总是天无绝人之路,总会留下个人生活的角落。到这里,我想我的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然而还有些思考一些景仰之情想继续抒发一下。

夫子因为在教学中论政切中时弊,鲁国政治又陷入混乱与疲弱,所以在夫子五十一岁那年被鲁国人礼请出仕。随后夫子通过凝聚社会共识主持了整顿鲁国政治的改革,然而因为被触动利益的贵族心志不坚定,改革终于半途而废,夫子也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会被当局邀请讨论政事,子禽问,这是夫子争取到的吗还是国君赐予的?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虽然认为列国无道却受到很多统治者的敬重,在鲁国主持堕三都那样的改革却没有结下政敌与仇恨,我想原因在于孔子不争,总是顺其自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他周游列国,不是去争求机会,而是寻找机会。他欲改革建立新的礼乐社会,不是去斗争摧毁旧势力,而是寻找、凝聚共同利益的节点,因势利导来推进改革。

之所以人们变成尖锐的利刃,就是因为人们总是为了利益为了理念在争斗。尖锐的利刃容易误伤别人也容易折损自己,所以要有刀鞘来保护和节制。我们很难把夫子比喻成利刀,因为他不争,他像水一样顺应社会,又像警铃一样警醒社会,最重要的是像水一样师范传导大道。

我想如果上天有给我什么才能,我愿意做一点夫子那样的摇铃传道的工作,如果没有,也希望在夫子的道中恒安恒乐,终此一生吧。

 5 ) 高手中的高手

中午跟TN一边吃外卖, 一边看我热烈推荐的椿三十郎花絮, 看到道具师回忆当时三船敏郎和仲代达矢决斗时喷血装置爆喷所以自己后脊梁发凉地偷看导演黑泽明的时候, TN如期爆出花枝乱颤的笑, 我其实已经自己爆笑过一回, 此刻跟着由衷的又乱颤一遍, 心满意足. 两周的阴霾一扫光.

虽然用心棒和椿三十都是黑泽明风格相似的作品并且都是三船正面仲代反面,但后一个中的椿三十始终是一个有想的童鞋,他从遇到家老夫人,被教育好刀要藏在刀鞘里以后就始终陷入生与杀的纠结中。所以虽同为落魄武士但他没有用心棒里的男主角活得容易,结尾一刀结果了室户半兵卫让他离去的背影更加孤独和苍茫,迷得我心里电闪雷鸣七晕八素。

片子里对人物的描写有几层对比,第一层是九个武士和椿三十郎的对比,同为武士,那九个往往看到的是事情的表面,而椿三十总能进行由表及里的观察和分析,这是做事的高手。第二层是椿三十和家老夫人的对比,家老夫人的出场并不多,但每次都有和椿三十的交锋并赢得春风化雨,一个欧巴桑看似弱不禁风,不分场合风花雪月并总在施妇人之仁,很贵妇很单纯也很智慧,做人的高手。

老公被囚禁,自己跟女儿刚被救出来藏在柴草屋里就开始听女儿一脸甜蜜描述跟心上人躺在草垛上的香艳场景,一边嗔笑女儿真不正经一边很投入的也躺在草垛上说还真是很不错啊。看得椿三十目瞪口呆抓耳挠腮。几个武士焦虑的讨论如果菊井逼迫被囚禁的家老写谢罪书那他们就得集体切腹,夫人细声细气且四平八稳的说,放心,那个老狐狸,不可能写什么谢罪书。反对杀俘虏并且跟椿三十郎说你好像一把没有鞘的刀,但好刀都应该藏在刀鞘里。在大决战的时候椿三十郎准备以放火为进攻的号令,家老妇人和女儿建议把山茶花扔进水里为号并热烈讨论红色和白色哪个更好看,最后当大片白色的山茶花顺水而下,武士们群情激愤拔尖而去,夫人和女儿跪在榻榻米上热烈鼓掌啊呀呀真好看呀真好看,俨然那些去救老公的人跟自己幕有关系。

最后家老(夫人的老公)现身,果然是一个大智若愚的典型代表,家老挠着头调侃自己不是当领导的料,因为脸长得实在太长了,有一次骑着马被人说自己长得活似一张马脸,夫人在一旁捂着嘴带着家臣们偷笑。家老出场只此一幕,但马上让人觉得他夫人在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和言行非常的合理,一对夫妇,经过几十年时光的打磨,不是白痴一对就是高手一双。

 6 ) 《用心棒》&《椿三十郎》

《椿三十郎》毫无疑问可以看成是《用心棒》的姊妹篇,甚至连海报都如出一辙。在近来看过的黑泽的电影里,这个系列则是我最喜欢的,相比于《罗生门》和《七武士》,虽然它们也非常精彩和惊叹,但在我心里却不如《用心棒》来的讨喜,小格局和简单的故事讲得有趣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而它们都做到了。 两部电影从趣味性上讲,《用心棒》要更甚一筹,我也更喜欢《用心棒》些。这两部电影从故事的发展来说颇为类似, 都可以用相同的话来概括,就是因为”椿三十郎的介入,消除了当地的坏势力”。

听概括全然是个老套的英雄故事,但是隔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觉着有趣的原因则是剧本趣味和导演的功力,当然还有角色不一样的魅力。这两部主打心理战术的电影武打场面其实不算多,而《用心棒》侧重于后半段,《椿三十郎》则在前半段。对于计谋的设置,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椿三十郎》里山茶花那段,实在是有趣和聪明得很。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次的主要目的是说说椿三十郎这个角色。这一定是我所有黑泽电影里最喜欢的角色了,也是三船敏郎扮演的角色里最喜欢的,话说初看《罗生门》时,第一次看到三船的表演,我还在内心吐槽这人演技也太浮夸了吧。到了后来的几部里倒是没有了这样的想法,特别是椿三十郎这个角色,让人觉得他就应该是三船这个样子。 椿三十郎这个名字只在《用心棒》里出现过一次,缘于酒店老板的询问,三船说出“椿三十郎,快四十岁。”而到了《椿三十郎》篇里,老夫人询问时,他则是颇为傲娇的以庭院盛开的山茶花命名。

看完《用心棒》我觉着三船颇有一点中国武侠电影里侠士的感觉,他游走在大地间,混迹于江湖,不属于任何派系,只为自己活,替受苦的百姓出头,头脑清晰,明辨是非。特别是两部电影结尾,椿三十郎解决完事情,离去的背影,和许多武侠小说里的描写相重合。但这并不是吸引我的地方所在,他真正的魅力如同酒店老板所言“心肠不坏,就是喜欢装模作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别扭和傲娇啊。且看他习惯的小动作,抹鼻子和耸动肩膀,这是在害羞啊。《用心棒》里被他解救的一家在得救后给他写了封感谢信,酒店老板让他看,他说没什么好看的,若不是接下来仲代它们登场,我觉着下个镜头就是他趁老板不注意,偷偷拆开信,然后傲娇的骂几句笨蛋,然后嘴角含笑掩饰性喝酒。 这两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幽默的黑泽,看到了毒舌的椿三十郎。在《椿三十郎》“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对于那9个年轻气盛又莽撞的武士,他常常抱有这样的想法,但嘴巴虽毒,行动上却是处处护着他们。除了毒舌,他拍起马屁来也是厉害的很,《用心棒》里,他挑拨离间,大拍加东大介饰演的角色的马屁,把他耍的团团转。 这两部电影里的女性角色都颇为出彩。《用心棒》里清卫兵的老婆还有《椿三十郎》里被营救的夫人。二人各自有着精辟的言论。《用心棒》里,清卫兵的老婆劝说自己的儿子把椿三十郎干掉解说道“要发财就要奸淫捋掠”。而《椿三十郎》里夫人的角色则颇有智慧,虽然偶尔也很让椿三十郎抓狂。我尤其喜欢他们讨论怎样做行动的暗号那段,夫人和女儿讨论着是用白色山茶花好还是红色山茶花好,椿三十郎在一旁忍耐着用指尖一遍遍描摹着门板上的片假名。如果是只猫的话,这样的场景肯定是猫用爪子在挠墙。后来大朵大朵的山茶花顺着水流而下的画面隔着黑白影像也能感觉它的美。在《椿三十郎》里,夫人说出了点题的话“在锋利的剑也是要入剑鞘的。”这句话让椿三十郎思考的良久。也让我瞬间穿越到了浪客剑心追忆篇。二者都是剑术无敌的能者,但锋芒毕露的人总会有不小心割伤自己的一天。 影片的最后,椿三十郎又一次离开,他的下一站或许还会继续发生如同《用心棒》和《椿三十郎》版的故事,但必然又是不同的,他或许会邂逅某些人,然后就此安居下来,如同剑心一样。但是或许他哪也不属于,然后留一个又一个传说,有着各种各样的名字,说道这里,更加觉着这个故事放到中国发生也会非常合适。

 7 ) 沾染了烟火气的一场闹剧

相比于用心棒中三船敏郎的角色不沾任何利益的为穷苦百姓出头,在椿三十郎中他却介入了当地势力的争权夺利中,未免一开始就沾了烟火气.用心棒中看似一开始在两方势力中游刃有余,但是只要一入局,马上被揍的鼻青脸肿受了重伤差点死掉,这时候才算是真正接触到了冲突核心的实质,后来也只好自己上阵大开杀戒,乱杀一顿了事,相反到了椿三十郎中,两方势力博弈犹如儿戏,到了自己亲自下场犯错不过也就是被缚而已,后面同样大杀一气,结局确实像点题的的山茶花一样,轻轻巧巧的解决了,也像是一场闹剧,夫人对他“利刃应藏于鞘”的教导和家老最后马脸的调侃,不过是一场权势阶层的自嗨,到最后对手切腹自尽,也许这是一个早就布好了的局,过路的三十郎不过恰好被利用了一把而已,至于他帮助的年轻人们终究是为家族而战,只有他和仲代达矢的角色是真正的同类,也武士,是异类,也是局外人,所以宿命对决看似取胜,也难免不了物伤其类,结局其实也不过是离去,继续换个地方死去或者活着,等待刀终于被收到鞘中的一天罢了.

 8 ) 他们应该有一面之缘吧。

三十郎第一次见夫人,躲躲闪闪,还甘愿做人梯。片尾,总管说当年身边有个人,嘲笑自己脸比马还长,若有所思的样子。

这是报恩吧。

菊井的那个俘虏好有趣,讲完话就灰溜溜把自己关起来,后来看到菊井中计,跟大家忘情欢呼,然后大家都愣住,突然都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我当时一个人哈哈哈哈哈狂笑,估计邻居都听得到。

 短评

好片!过瘾,过瘾。通过本片和“用心棒”两部电影,黑泽明和三船敏郎成功的塑造出了一个浪人侠客的形象。刀法高明,心地善良;外在粗野豪迈,内心机智练达。深得侠客精神精髓“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结尾潇洒啊,潇洒!

6分钟前
  • 肥壮壮
  • 力荐

一看三船就上瘾,他的肢体行动和表情简直就是漫画范本,看他耸着肩的背影我都燃了。全片调度走位都非常舞台剧,那些好人傻蛋很有木偶般的形式感。整个画面非常满,处处都是戏,细节太丰富。音乐不如用心棒棒。仲代更丑了。黑色幽默感强,笑翻了,贵族大婶让人印象深刻。结尾大赞,看了十多遍。

9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缩小版《七武士》,寥寥的女性角色都毫不多余,更喜欢酣快淋漓、有血有肉的黑泽明。

1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昨晚上陪雪球练日语又看了一遍,脑残武士们经常起到幕布的作用,三船敏郎负责拉幕,仲代达矢死的冤枉,俩人应该继续国共合作

14分钟前
  • 王敖
  • 力荐

椿三十郎因何不辞而别空留蒲团,仿佛蜘蛛巢城情景再现?剧情明线的解释是游侠本色来去自由不受羁绊。真正原因却是在一场类似对穿肠vs唐伯虎的“段子暗斗”中,他输了。彻底输给了他要救的这一家三口:上来就挨了夫人一闷棍,“利刃应藏于鞘”,足以位列本片金句榜No1!让之前古庙里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就能传授人生哲理把九个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椿三十郎瞬间觉着自己的“旁观者清”和“不可貌相”也不过如此只够入门;然后就是剧情高潮处,竟然被小姐想出了“山茶花·救”!让瞬间失焦的他当时有些手足无措,要靠着对墙画道缓解尴尬;等到最终大局已定,获救家老睦田登场亮相,“脸比马长”的自嘲笑果明显盖过了之前他望着山茶花树杜撰己名……论深度,输给夫人;论巧思,输给小姐;论幽默,输给大人。段子大赛连败三阵,还不走人更待何时?…四星半

17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拍有本事的人物,要拍他的慵懒,打着哈欠就把事解决了。贵族气,就是富家母女纯真地靠在干草垛上,还要夸赞干草香。人物谈话有蹲坐有站立,镜头调度就有了自然的升降变化。仲代达矢(反派)出场,要表现背景深厚,视觉上背后有一颗千年古树。队友怀疑三十郎时,他们是同一高度,甚至躺着,完全信任后,椿三十郎视觉上高出队友。男人要放火为号,女人要利用溪水飘山茶花,高下立判。哈哈,男人成长总是要靠女人~刀的真意,不在杀,在藏。最后决斗,近距离搏杀,阴手刀胜阳手刀!

18分钟前
  • 空腹的酒鬼
  • 力荐

顶级商业动作片,这种电影没理由不口碑票房双丰收。可以看到黑泽明如何深刻影响了西部片,三船和东木在世界影坛上遥相对望。椿三十郎的形象非常丰富,浪荡不羁又足智多谋,武艺高超但也内心柔软。整部电影里他最尊敬的人,是那个被武士和观众“讪笑”迂腐的家老夫人。她有内心的坚持,这原则比刀还锋利。不善表达情感的东方男人,把她的告诫长记心里。其貌不扬的总管最后出场,他洞穿了浪人的选择,也坦言一山不容二虎。自嘲自己马脸的长相以缓和尴尬是大智慧,一个懂得自嘲的人是领袖的不二之选。结尾十几秒的对峙,一招定胜负对观众心灵造成的震撼,完全不亚于鲜血喷涌的视觉奇观。椿三十郎的伤感在于英雄相惜,他知道有一个人必死。而那九个年轻武士虽然善良,但与他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自然听不懂“刀不出鞘”的劝告。黑泽明电影的思想深度太惊人。

22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用心棒后黑泽明立刻又跟了一部椿三十郎,在那个年代依旧堪称一部巨作,这时的黑泽明在镜头的运用上已经炉火纯青,大师风范展露无疑。剧情是很有意思的精彩故事,这里面的大哲也很引人深思,刚柔并济的处事原则,对于仁的感悟,都十分有意义。三船和仲代的对话更是让人怀念,两个超级巨星。

27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三船敏郎这个骗子,一而再再而三使小伎俩,伤了仲代达矢的心。

2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20181117@资料馆 放到今天也是贺岁档第一水平的雅俗共赏顶级商业动作大片,节奏、悬念、搞笑桥段、配乐、升华内核都是极致。我也是在看这部时才顿悟到黑泽明的定位:极致的商业片导演,没那么多废话,也没那么多文艺,就是好看俩字完事。所有的结构、剪辑、叙事手法,都是为了“好看”二字“而已”——然而,“好看”最简单,也最难

29分钟前
  • Showing V1.4.1
  • 力荐

黑泽天皇太会讲故事了,悬念环环相扣,人物生旦净丑,每一幕都像一部气度庄严的舞台剧,看得人欲罢不能。带这九个娃真不容易啊,替三船敏郎心累一缸...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黑泽明在画面构图平衡和银幕空间深度构建已登峰造极,每一幅画面即使是运动画面,人物出画/入画、横向或纵向移动丝毫不会打破视觉平衡,椿三十郎和九名武士处于同一画面时,人物站位角度和前景遮挡后景人物的距离和面积无不恰到好处,十个人物来回穿梭也能保证主次分明和画面协调美,神一样的调度。

33分钟前
  • titwo
  • 推荐

妈呀。。。。。救命。。。。。以前对黑泽明无感,现在对黑泽明无语。。。。请问这是啥???喜剧也不能让人满头问号啊,我都气笑了。。。另外哪里有什么环环相扣,除了结尾出幺蛾子之后还有点看头。。。。大呼踩雷。。。

38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黑澤明為了賭氣而拍的續集。沒有不好,沒有續貂,但終究是個遺憾,有些美好的意象就該僅止一次即止,茶花綻放如是、三十郎的自報名號如是、三十郎對半兵衛揮下的那一刀更是。

43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黑泽明,集体照大师!

4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仲代达矢在这片里邪恶得好天真,可惜反一号设置出来就是拿给男一号杀的。最后决斗那个镜头反复看了三次,出刀好鸡巴快。。。三船适合演武士片,丑闻里的现代画家不伦不类。个人感觉仲代达矢比三船敏郎演技棒

50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三船敏郎屌爆了,仲代达矢同屌,黑泽明早期的形式感及一贯美的镜头画面。一个故事,顺叙到底。不事修饰又样样考究的大巧若拙。

53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最后那一剑太搞笑啦。据蔡澜说,鲜血是用巧克力加苏打水混合而成,用三十磅的压力机射的,这个技巧在后来的《乱》也用过。(P26,《蔡澜谈日本.日本电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57分钟前
  •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 还行

有萌点有笑点有雷点有缺点

1小时前
  • zitsunari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黑泽明影展】4K修复版。太精彩了!影院内掌声笑声不断。剑戟片的斗智斗勇与喜剧片的商业娱乐性兼备。短短96分钟内剧情设置一波三折、高潮起伏。哪怕是黑泽明一贯的说教都能被转化成笑点与剧情亮点。简直是香港7-80年代功夫武侠商业片的祖师爷。三船敏郎与仲代达矢双雄之间惺惺相惜,浓郁的CP感是怎么回事?

1小时前
  • 汪金卫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