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警察剧场版1

HD

主演:古川登志夫,富永美伊奈,大林隆介,榊原良子,井上瑶,池水通洋,二又一成,乡里大辅,千叶繁,阪脩,辻村真人,西村知道,小岛敏彦,小川真司,辻谷耕史,平井隆博,立木文彦,西村朋纮,林原惠美,佐藤政道,子安武人,菅原正志,梁田清之,中岛聪彦

类型:动漫地区:日本语言:英语年份:198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1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2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3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4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5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6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13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14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15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16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17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18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19机动警察剧场版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机动警察剧场版1动漫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9年的东京,一部军用的机械人在无人的情况自动启动、一个名为帆场瑛一的篠原重工天才程序员自杀;谁也没想到,两起无关事件却会在将来把东京带入恐怖中。从建筑施工现场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处处都可以见到一种被称为“Labor”的大型机器人。面对Labor相关犯罪与日俱增的局面,警察局成立了特殊车辆二课,配备专门机器人PatLabor,负责处理特殊事务。Labor到了更新换代的时期,作为机器人大脑的电脑操作系统升级为HOS。正在这时,突然发生多起机器人失控事件,机动警察小队负责调查此事。他们发现这是由与HOS有关的电脑病毒所导致的,而肇事者已经销毁了所有资料行踪不明。在东京湾,制造巨型海上方舟以解决东京土地问题的巴比伦计划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那里集结了全国45%的Labor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一旦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  本片为TV动画《机动警察》的剧场版。迷乱魔女归来整心计复仇2008卧车上的谋杀案剽悍少年千与千寻无人机战场里夫金的电影节上尉战役嫣语赋终极人鱼岛隔墙有鬼势均力敌的我们G掰大明星美人图迷路的孩子无路可退奸人鬼蚂蚁很忙第59届格莱美奖颁奖典礼孤独的美食家第九季绝桥智多星杀人偶夜半的鬼影红色药丸砍人快乐变节:潜罪犯(粤语版)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终极斗士4双截龙遇见贵人屈原1977厚望不确定2008马可的滚球队糖果神犬小巴迪奇迹老爸身骄肉贵夺命神灯Office有鬼家有喜事2020变形计 第十七季

 长篇影评

 1 ) 机动警察剧场版1中的圣经引用

机动警察剧场版1是押井监督偏早期的作品,接连经历了福星小子以及天使之卵的失利,作为押井商业化试水的第一部剧场版,本作在故事结构上还是较为保守,留下很多明显的线索,主题在中篇也已明示。今天就简单捋一捋其中的圣经线,也就是帆场失去人性重演神性的一条线。

(毕竟帆场都跳起大神了你还好奇他作为人的动机干嘛?)

开场时帆场系在乌鸦脚上的工号666是一个阴谋论数字:圣经原意The Number of the Beast。

在本作中对应的不怎么可能是撒旦,而是666五花八门的解释中中最符合剧情的一种:

VICARIUS FILII DEI。简单来说就是代神而为。(数 字 论 证)

PS:没想到数字论证也是欧美文化圈的传统艺能。下面是花式论证666的网站。 http://www.aloha.net/~mikesch/666.htm

帆场众多房间内的鸟笼对应的是:

《创世记》

8:6 过了四十天,挪亚开了方舟的窗户,
8:7 放出一只乌鸦去。那乌鸦飞来飞去,直到地上的水都乾了。
8:8 他又放出一只鸽子去,要看看水从地上退了没有。
8:9 但遍地上都是水,鸽子找不着落脚之地,就回到方舟挪亚那里,挪亚伸手把鸽子接进方舟来。
8:10 他又等了七天,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
8:11 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
8:12 他又等了七天,放出鸽子去,鸽子就不再回来了。

最后在方舟高塔上的指挥中心的红眼雀鸟暗中对应的是:

《启示录》

18:1 此后,我看见另有一位有大权柄的天使从天降下,地就因他的荣耀发光。
18:2 他大声喊着说: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并各样污秽可憎之雀鸟的巢穴。

剧场版54分提到作案手法是台风,对应的是:

《旧约-诗篇》

18:9
He bowed the heavens also, and came down: and darkness was under his feet.
他又使天下垂,亲自降临。有黑云在他脚下。

没给出的下一句:

18:10
And he rode upon a cherub, and did fly: yea, he did fly upon the wings of the wind.
他坐着基路伯飞行。他藉着风的翅膀快飞。

警察提到的两年内搬家26次是帆场留在电脑里的唯一的资料:

对应的是从马太福音到犹大书,启示录(摧毁巴比伦)前的圣经新约正好26卷。也指帆场代神留下的启示。

 2 ) 贫僧用3D重制了开头的那五分钟

原片是押井守1989年指导的2D动画,应该是手绘的,我小时候就很喜欢这部片,一直想着有一天能自己制作一下。后来学了一下3D工具,终于自己可以做了。以后应该还会重做。花了不少时间, 帮贫僧顶一下吧。来这儿看的人应该都喜欢这部片,不过像贫僧每一帧都看过很多遍并且重新做过的,应该是没有吧。

万恶的youku有很长的广告。

《机动警察》1989电影版3D重制

 3 ) 神之预言——《机动警察 MOVIE1 影评》

内容简介:

      巴别塔,人类扼腕的天上之梦。新世纪的国家再次尝试曾经禁忌,这次不再是向往天上之国,而是让人工岛连接两个自然岛。天才工程师帆场接受“神喻”计划再次让“BABEL”崩塌。

   但是帆场早在片头就跳楼自杀。带着对世界的嘲讽、轻蔑,带着必定成功的自信,带着毁灭的预言离开了人世。

   随后的日子里,“BABEL”计划中的施工机器人中病毒暴走,特车二课尽管最终解决了病毒,但是没有机器人维护的人工岛在暴风雨中变得脆弱不堪……

 

简评:

关键字:神之预言

  “神”一开始就死了,留下的只是神的预言!一切早已注定!这部电影成功地营造了如同《启示录》中人类必将毁灭的气氛。在“神”面前,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一切的智慧都是幼稚。与病毒机器人鏖战的特车二课,艰苦探寻真相的侦探,如同坚定信徒在漫漫沙漠中放浪,他们的信仰是神也夺不走的“希望”。怀揣希望的人们尽管无法阻止必将毁灭的“BABEL”,但是无人伤亡或许已是最好的结局……

  暴风雨过后的朝阳,那样的平静和美丽,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彷佛一切从未发生,“神”就是这样在不断地愚弄人类。机械化的未来是什么,人类又会怎么样,人类或许不会毁灭在机械化的崩溃中但接下去的路又该怎么走呢,希望真的可以引导人类走向未来吗?这部影片的作者无疑秉持着怀疑和悲观的感情。

    电影里的光线昏暗,迷蒙,彷佛那里的阳光经过了锈铁的过滤。描绘了作者带给我们这样的世界,人类创造了机械,最后又被机械控制,人渐渐失去了自我变得和机械一样冰冷,控制、程序、命令不但摆布着机械还摆布着人类。帆场嘲笑这样的人类,他想看看当失去机械的人类如何凭着最本能的力量,一种称之为情感的力量去拯救自己。

    机械与生命的界线,押井守总在自己的电影里乐此不疲地讨论。这部《机动警察》立足在了机械世界中的人类的视点,比起《攻壳机动队》中人类世界种的机械的视点似乎更能让人理解。

 4 ) Labor往事

b站搜:新世纪疾速记者 BV1z94y1D7jT

这是我们的第二期节目

LABOR,这是因产业需求而被开发的机器人产物。现如今,它虽被建筑土木业广泛利用,但也因此诱发了激增的机器人犯罪事件。日本警视厅为此成立了特殊车辆二课,PATROL LABOR中队来应对此番状况,简称,PATLABOR。

这是1990年的tv动画作品《机动警察》的片头背景介绍。它讲述了日本警界的特殊车辆二课的故事,这大体上是诸位性格迥异的警员的上班族日常,他们操纵着和指挥警用机器人98式av英格拉姆,时不时面临着普通罪犯、反政府组织、恐怖分子乃至时局政治变动带来的巨大威胁。而编剧导演们的独到思想和那一丝捉摸不定的黑色幽默气息,就深刻地蕴藏在这所有类型、所有风格的故事里。而就定义笼统地说,它是一部严肃中点缀着轻松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真实系的萝卜片。可这又引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是萝卜片?什么又是真实性萝卜片?

所谓萝卜片,即机器人动画片,由机器人的英语“Robot”的发音发展而来,以人类操纵的机器人或不受人操控的高智能机器人为主角,多以战争、科幻为题材的动画作品。《高达》和《eva》就是十分广为人知的萝卜片。而真实系萝卜片则是真实系的机甲动画,其机甲设计往往把机器人当作真实存在的机械来描写,并可能结合符合时代的武器科技,即使作为科幻作品也有一种可实现的真实感。《机动警察》也正是因为其机械设定的合理化和故事偏向的真实化,成为了萝卜片界的又一部重磅作品。

而《机动警察》的横空出世后,日本动画史和电影史也都出现了新的曙光。虽然它在中国大陆如此小众,但如果要标榜它在动画电影史上的作用,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押井守班子后续作品《攻壳机动队》的祖师爷。它不但奠定了押井守的个人风格,而其第二部剧场版《和平保卫战》更是被押井守称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并斩获各大奖项,长期在各大权威动画电影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今敏作为layout的加入也更是更新了日本动画的layout体系,完善了分镜头设计图注重透视和立体感的新体系。

现如今,《机动警察剧场版2:和平保卫战》因其对战争与和平、真实与虚假的探讨,已经被太多影评人泛泛而谈,可机动警察的第一部剧场版却总是被人们所忽略。而在我眼中,机动警察的第一部剧场版也有着其不可磨灭的艺术造诣和影史地位,更是我个人最满意的一部机动警察作品。所以,今天,我们就在不过多剧透的情况下,走进机动警察的第一部剧场版——《机动警察剧场版1:东京毁灭战》。

1980年代,押井守的第一部《福星小子》电影得到了漫画原作者和大众的认可,却被他自己嫌弃,认为是缺乏个人表达的作品;而他的第二部《福星小子》的电影则被漫画原作者和部分粉丝痛骂,但这部名为《绮丽梦中人》的剧场版使得押井守获得了“原作粉碎机”的称号,并开启了他的作者电影之旅。

不过,作者电影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先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泛指具有明显个人风格特征的影片”。而“作者性”有时会与大众审美相悖,也正因为押井守在《福星小子:绮丽梦中人》中作者性的喷发,使得他失去了工作,那叫一个郁郁寡欢。可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押井守也因为其在动画影像方面先锋的探索,得到了各大动画制作人的青睐,其中也不乏有宫崎骏这样的高人。而这个时候,鹈之泽伸,那个在日本动画史上确立了“ova”的经济模型的制片人,抛来了橄榄枝。

来一点题外话吧,看了那么多动画,可ova到底是什么呢?它其实是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创光盘动画,也就是通过独立渠道(如dvd)发售的动画作品。

时间又回到确切的节点,1983年。结城正美——一个初出茅庐的漫画家,蹦出了警察开机器人维护治安的点子。在电脑普及率逐步上升的80年代,他以从高度到动作都尽量以“能符合现实生活”为目标,设计出了大街上看到也没有违和感的可操纵机器人。而结城正美的朋友,彼时的机械设计师出渕裕,将这个企划视之珍宝。1985年,他将企划引荐了另外两位动画界名人,画师高田明美和编剧伊藤和典,前者是《福星小子》和《橙路》的动画角色设计,后者则是承包了包括《攻壳机动队》在内的押井守御用编剧。四人组成了王牌组合,找到了制片人鹈之泽伸,使得企划得以面世。但麻将有三缺一,他们的动画制作则面临了四缺一。万事俱备,只欠导演。

也正是这个时候,押井守加入了他们的王牌组合。于是,headgear,头盔小组,这个日本动画史上极富盛名的天才创作者联盟,就此横空出世。而《机动警察》,也就此诞生。结成正美开始了《机动警察》漫画的连载,而其余众人则如火如荼开始了《机动警察》ova的制作。但押井守实际上更多只是挂名导演,总因为自己没有亲自参与演出而闷闷不乐。

1988年,《机动警察》的ova和漫画都好评如潮,《机动警察》的第一部电影也因此被提上了日程。

1989年,日本的年号从“昭和”来到“平成”,幼女杀人狂宫崎勤被逮捕后让“动画作品”的名声一落千丈,泡沫经济导致的社会崩塌已经露出了端倪。同年7月15日,《机动警察》的第一部剧场版《东京毁灭战》正式上映,押井守,则以暗流涌动的东京为背景,带观众一同深入那因现代化而生的裂罅。

《机动警察剧场版1:东京毁灭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东京湾大肆填海造地、建造海上方舟的巴比伦计划顺利执行的背景下,飞速发展的科技让东京的每个角落都在被城市化。从一起天才程序员的自杀案和一次机器人暴走的紧急事件开始,随着侦探调查的深入,一场机器人集体暴走的“反现代化革命”逐渐浮出水面,它让东京彻底陷入了危机。为了拯救东京而战的特车二课第二小队,却不得不面对巨大的代价——现代化的进程的强制暂停。而那也许也正是当时的东京人民所需要的契机:过速发展的科技终于停下了脚步,而世人迷茫的思想这才获得了追赶的时间。

从主旨上来看,押井守一次又一次在强调他的私货“现代化的进程已经远超人类思想的可控范围”,而整部电影也几乎都在论证这一点。最有趣的也许是与叙事手法相连的论证过程。首先,作为动画电影,押井守超前地引入了圣经中“巴比伦塔”这一极具暗示性的意象,作为全片的大量的指向性符号。熟悉《圣经》的观众应当会有所了解,巴比伦塔的故事大致是关于上帝因不满人类狂妄地建造通天高塔,将不同的语言散播世界,从而使人类无法沟通,高塔便因此停工。而这个典故正好和剧场版1的主旨形成互文,巴比伦塔即为过速发展的科技,而神的惩罚终将来到。其次,在各个角落,押井守都在通过镜头语言和角色对白强化着这一点,无论是摩天大楼下还未拆迁的城中村,还是第二幕末后藤队长的那句“我们从何而来,又将到何处去”,抑或是海中心孤立的工程残骸,影片对于主题的呈现几乎没有废笔。押井守设置了一位既不存在也几乎不登场的反派,这位反派的设置有点类似电影《七宗罪》抑或是最近的《新蝙蝠侠》中的反派模型,他看似无形,却操纵着所有的“有形”,将主角一步一步引入他的圈套乃至他的世界,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影片是双线叙事,主角们的调查和侦探们的调查同步进行,而影片中的松井刑事,就随着这位反派的指引,结合线索进行推理,一点一点发掘出反派的内心,抒发出了押井守的呐喊——某种意义上,押井守也是这位反派的一部分;也正因如此,反派自身有关的罗马音线索就是Ehoba,听上去十分像“耶和华”,那是上帝之名。而这一切深刻的反思,也都在影片上映的一年内,在泡沫经济的浪潮下,得到了应验。一部动画电影,不仅成为了社会反思的载体,更是成为了社会寓言。

影片的剧本除了具有深度,广度和细致性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剧场版1中最点睛的一笔人物刻画,就是用一颗滚落的西红柿来展现的。当大家去认真地观赏这部电影时,我们很难不意识到,即使是这画面角落的一个小小红点,也在用最简单的形式承载着细腻而充沛的情感,完成了绝佳的剧情推动。

不仅在内容上有所建树,押井守的作者电影风格,在剧场版1里也得到了明确的建立。押井守在后续《攻壳机动队》中颇为令人称道的正是他的“杂质”镜头,也就是那些低叙事性的空镜头。这些镜头在老搭档配乐师川井宪次的提点下,往往成为了押井守电影的画龙点睛之笔。而在影片中,这一属性得到了很明确地展现,也正是在松井刑事调查反派过往的历程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在庵野秀明最爱的电线式结构感的加持下,精心的光影让人物隐形于楼宇间,朦胧感和疏离感扑面而来,未被现代化和现代化中被迅速淘汰的角落反而成为了主角,沉闷的鼓点装饰着镜头的微弱运动。目之所及都是可供窥视的惨状,那也正是人们实体化的迷惘。这简直是押井守最典型的写意蒙太奇,我自己称其为“鸭子式游走镜头”。这里提及的“蒙太奇”,大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跨时空的事物拼接,一种旨在赋予新意义的剪辑。而剧场版1这一次系统性地实验,直接影响了几乎押井守后续的所有作品。“无意义”的事物拼接组合,却超出了“有意义”这一描绘可以覆盖的界限。

不止于此,影片中的光影更是押井守的又一个炫技点,尤其是光的反射和散射,它们在全片的纯手绘作画下无数次被创造性地阐释。张狂的鱼眼镜头也是令人难以忘却的,押井守时而在严肃的叙事中利用这样的镜头找回《机动警察》系列一贯的夸张搞笑,又无数次打破观众的建构,在司空见惯的景致下通过画面的畸变植入绝对的恐惧。而综上所述的这一切都是当年赛璐璐的奇迹,如此细致的画面在进行影像探索的同时,从未失去其无可比拟的精美。你看,这飞机,看着难道不像是实拍吗?

《机动警察剧场版1》对于鸟类的运用是我最后想提及的一个要点,作为一名观鸟爱好者,我注意到押井守在剧场版1中对鸟类元素运用的狂热。在本片中,这也许是习承了希区柯克惊悚片《群鸟》的创意,利用庞大数量的飞行动物和狭窄的封闭空间营造强烈的恐惧。但我最想提及的,其实是剧组对于鸟类细节考究的程度:台风天在设施里避难的鸟儿,几乎全是在海上活动的鸟类。前方高能,请0.5倍速观看。众所周知,白脖子黄嘴巴的可能是普通鸬鹚;白嘴巴黑头黑肚子的是褐鲣鸟;脚上绑着666牌子象征恶魔的则是大嘴乌鸦;脖子上有环带可能是环颈鸻,额头白色、脸上有黑脸谱的金眶鸻;数量最多的还是燕鸥类的鸟,包括但不限于翅膀褐色的褐翅燕鸥、全身偏白的白玄鸥、额头白嘴巴黄头顶黑的小白额燕鸥;当然还有嘴黑头黑的鸥嘴噪鸥和嘴黄头黑的大凤头燕鸥;最后还少不了嘴黄头白的银鸥类鸟和最普遍的海鸥。不过,这里也出现了浑身灰绿色的最常见的家鸽,这个的确是不应该在海上出现的鸟。速度恢复!但抛去这里的瑕疵,短短几秒的镜头里却出现了如此多种且精确的鸟类描摹,其考究程度很难让人不思忖押井守及其班子对于鸟类的热爱。而影片中出现的灰喜鹊和续集中出现的多种海鸥,再次印证了对于鸟类考证的细致。

而这上述所有的一切,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鸟类考究,其实都只是《机动警察》剧场版的匠心的一小部分,也都只是押井守作者性的冰山一角。

那是1988年的一天,制作方带着剧场版1的企划找上了门,押井守却因为先前的ova没能负责演出部分而耍着脾气拒绝了。那天夜里,押井守说,他梦到了泉野明开着她的机器人阿尔福斯,在东京湾大闹天宫。最后,她们一起冲出了海岸边所有的围挡,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也就是第二天,他接下了这份工作。

但他也不会想到,二十多年后,他会执导机动警察的真人版电影。而未来的某一天,他又会躲在房间,楼下,是谩骂的机动警察粉丝。

 5 ) 不谈机动,谈谈警察

最近正在读《オリジナルビデオアニメ80'S》,一本关于80年代日本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的小书。当我读到关于「机动警察PATLABOR」的那一小节时,鲜明的突兀感再次袭来,让我不得不就此停住脚步,因为所有这一切都回答不了我始终抱有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会有机动警察?为什么是1988年?投资者的信心从何而来?

诚然,1988年对于OVA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从1983年的第一部OVA到88年的年产120余部,其中繁盛显然无法仅仅归结为OVA市场自身之功。由于泡沫经济的影响,TV动画在80年代后半期不再受广告业主欢迎,遭遇寒流产量下调,资源开始向新兴市场倾斜也是情理之中,这点从SUNRISE等公司的动向中是不难看出的。与此同时,泡沫经济带来的还有“多余的钱”和“多余的想法”。面对当时看来有着巨大潜力的OVA市场,以弄潮儿角川书店为首的出版业也不甘落后,积极推动通信贩卖、Media Mix等一系列新策略,整个OVA市场的题材取向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说回机动警察,众所周知,1988年和《银河英雄传说》共同创造了OVA发售的新模式。88年录像带格式战争的落幕,客观上确实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但,这还不够,尤其对于机动警察系列来说是不够的。当「银河英雄传说」携星云奖之威和徳间书店全力支持展开全面推广时,「机动警察」拥有的是什么?原创动画?软科幻题材?无血腥无暴力无色情?所有这些要素都和当时的OVA市场口味背道而驰。相较之下,我倒觉得STUDIO DEEN之前接下的「天使之卵」和「Twilight Q」更符合当时OVA企划的风气。奇怪的是,东北新社、SUNRISE、STUDIO DEEN对这个项目却有着非比寻常的信心,而且绝不仅仅只是因为企划本身。尤其考虑到这几家企业的管理风格,就更是难得了。

这里我们不妨尝试用一种更加哈曼、更加柏格森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如果直觉告诉你机动警察成功的脉络并不在此的话,那么它应该会告诉你些别的什么……而且答案就写在标题里啊!然而这一点被忽略了,而且是一直被忽略了,就像EVA里使用了大量圣经典故,却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尝试从宗教的角度去看EVA,好像EVA仅仅只是打了个擦边球似的……归根结底,这种现象正是亚文化之所以为亚文化的原因之一:评论有意无意中在回避和无视与主流文化产生关联,即便事实可能完全相反。

面对着变革,80年代的刑事剧们同样迅速地做出了调整。假设,《宇宙刑事卡邦》《太妹刑事》的出现尚且有一些屈身拥抱亚文化/偶像文化的意味在里面,那么《危险刑事(あぶない刑事)》的出现则直接撼动了由《向太阳怒吼(太陽にほえろ)》构筑起的人情刑事剧地位,借助引入好莱坞「Buddy Cop」元素把刑事的位置再次“下放”,其冲击绝不亚于当年荻原健一饰演的マカロニ之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断裂,即使柴田恭兵跳上领导的桌子,引来的也只能是观众的阵阵笑声,距离君塚良一和横山秀夫向警察组织发起正面挑战仍有待时日。

「机动警察PATLABOR」,正诞生于这风起云涌之时中。

作为系列开篇作,机动警察前期OVA迅速奠定了自己在严肃与戏谑间自如游走的独特风格,而其来源正是刑事剧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落差,即以「危险刑事」为代表,把人情的平民推向极致之小;及以「西部警察」为代表,把战斗的规模推向极致之大。以此二者为基础,机动警察系列开始了对刑事剧新方向的探索,创作核心Headgear内部也开始有了不同的声音。如果说TV版仍延续了前期OVA的基调,那么结成正美和押井守×伊藤和典组合的分歧就显而易见了:前者所关心的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企业(夏夫特)可能带来的新犯罪其实并不为押井守所重视,甚至因此断然拒绝执导TV版,因为他所寻求的是人和城市间的关系,是具体到宛如东京河道那样纠缠不清的东西。

有趣的是,这种矛盾并没有令机动警察系列分裂。即使漫画版和剧场版2各走一边,但在剧场版1中大家仍不约而同地把焦点锁定在了平成元年上。当搜查课刑事松井孝弘顶着烈日与夕阳在城市中展开他那似乎永无尽头的搜查工作时,即使不是刑事剧爱好者的观众恐怕多少也感觉到了,一些重要的事物正在消失。那是昭和时代日本刑事们再平凡不过的背影,但同时也是警察系统的根基所在:多用双脚,少用屁股。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日本刑事剧才如此着力于把刑事剧和推理文化尽量割裂开来,并最终产生了能够影响现实的力量。遗憾的是,机动警察系列的“大冒险”在STUDIO DEEN的「逮捕令」后戛然而止,最终转由「跳跃大搜查线」继承,并开启了刑事剧在题材上的进一步细分化。虽然2014年机动警察真人版再次重启,但显然押井守并没有打算在刑事题材上更进一步,倒是一反常态做起了延续人情味儿的工作。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2016年《再见了,危险刑事(さらばあぶない刑事)》上映时,关于刑事剧的一些悲观言论。也许,这就是刑事剧的宿命吧,毕竟正义和爱就是这样的事物:说多了人们嫌烦,不说吧,过一段时间又会很想念他们……

 6 ) 押井守:<机动警察>(1988-1993)(中)

押井守:<机动警察>(1988-1993)(两部ova,tv以及第一部剧场版)

《机动警察》第一部ova

《机动警察》共7话的第一部ova主要是向观众介绍机动警察的世界观和主要角色,而他们有时看起来没有tv版中那么形象鲜明,与押井的电影版相比则有更多的喜剧味道,尤其是后藤队长,在随后的tv版中他显得老奸巨猾和飘然若仙,在这里则更像一个懒懒洋洋的大叔...押井用夸张的方式迅速建立起每个队员的性格,然后用任务和互动为框架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庞大的政治文化世界。《机动》tv版的监督吉永尚之曾说:“押井的《机动警察》关注的是群体。。。。从一开始就是各个声部的强力合奏。”

第一话“第二小队,出动!”是《机动警察》世界的开端,新队员来到位于海浦新生地的基地,新机体却被隔离在了拥挤不堪的东京高速路上,于是野明,游马,山崎,进士和太田这五明新丁只好在哈拉打混兼清除野草的无聊状态下度过了他们的第一个值勤日,押井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他们各自的独特形象,尤其太田功一番”让我开枪!!”的绝望嚎叫更是成为了日后tv系列主要的搞笑点之一。另外无敌的整备班老少档也完成了华丽亮相。

第二话“longshot”(远投,风险极高的任务),介绍了成为重要角色的日裔纽约女警香贯花。克兰西,并通过纽约市长来访一事带出了政府主持的“巴比伦”计划和“海之家”等对抗这一计划的民间恐怖团体。因为游马的细心(虽然他之前已经错过了一次)第二小队发现了恐怖组织布置在都厅前的定时火箭发射器,然后就是“我该剪哪根线?”的老套情节了。。。。

第三话“4亿5千万年的陷阱”中,在tv和电影版中戏份极重的刑事科警察松井首次出现。疯狂科学家从一块4。5亿年前坠落地球的古老陨石上的细胞培育而来的神秘怪物出现在东京湾,第二小队奉命将其制服却在考虑了电击,声波,"说服作战"等多种白痴手段后束手无策...这个故事在漫画版里情节完全不同,并且被改编为了机动警察的第三部剧场版,几乎可以看作是押井对东映“煽情式”怪兽电影的一次恶搞。

第四话“L的悲剧”前半段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江户川乱步式悬疑恐怖片,怪奇程度直逼《午夜凶铃》和《盲兽》,第二小队的一干人等在回到训练基地重新锻炼时恶灵缠身,被长发少女鬼魂折腾得奄奄一息,主观镜头和高对比画面运用也是精彩之极,但是结尾却在香贯花一番逻辑严密弯弯绕绕的长篇大论后(这是编剧伊藤首次发威)瞬间变成了搞笑片,原来一切都是后藤队长的“阴谋”。。。。。

综合以上四话,除了第一话只是开头,其它三话都可以看作押井对自己喜爱的电影类型片的致敬,是将类型电影文体融入动画体系的一种尝试,除了延续自《福星》的煞有介事冷笑话之外,“校园情结”也屡屡出现。但是这种印象在第五和第六话《二科最长的一日》里却一扫而空,当时日本动画中少见的写实政治题材“东京叛乱”在押井冷静的铺陈下产生了让人无法呼吸的剧情张力,香贯花的冷静,山崎的决绝,南云的强势和后藤的运筹帷幄都让人印象深刻,结尾却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不得不说,ova动画的长度限制极大束缚了押井的才能。而美军驻日基地,日本参与国际军事演习,甚至核子武器等敏感政治元素也首次出现在了押井的作品里,并在日后的电影版中发扬光大。

此套ova的第7话《特车队向北》押井并没有参与,剧情无聊,但是节奏还是把握的很好。

第四话开头后藤队长训斥惹祸的太田时脱口而出:“你们以为自己是谁?铁甲万能侠?破邪大星?”(两部著名的机器人动画),第三话众人准备对怪兽采取的攻击方式几乎就是对哥斯拉电影惯用套路的罗列,连游马都说:“我们生活在多棒的时代啊,机器人在大街上走,现在连怪兽都出现了!”还有就是电视上不厌其烦的出现空洞的流行歌曲,每次唱的还都是本作的片头曲。。。毫无疑问,编剧伊藤和典携手押井把对于他们这代日本人而言最有趣的影像记忆引入了这部ova动画中,之后在《攻壳》系列中的众多引用虽然等级已经从流行文化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哲学经典,但本质却是没变的,那就是灵活的跳跃性和无限扩展的联想再带上一点点得意的自负。押井本人的偏好也没被遗漏,第三话的疯狂研究室几乎就是押井过去众多视觉元素的混合,第四话里香贯花关于真实本质的严肃论调,所谓真实与虚幻不是截然相反的两极,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某个更大的终极真相的一部分,更是让人恍然中回到《福星小子之美梦成真》中梦男的出租车,或一步跨越到了<攻壳机动队>中素子的潜水衣里.....

押井执导的这前6话ova的大获成功使得《机动警察》的庞大世界得以延续,但也由于商业利益而催生了ova第7话这种鸡肋式的赶工作品,虽然名义上是合作者但是在“Headgear工作室”的五人团队中应该说有三人的动画理念和押井都是渐行渐远的,而且他们也更看重金钱利益。押井本人则只把这当作了制作第一尤其是第二部《机动警察剧场版》的一个跳板,那才是他真正关心和卯足全力的计划。

 

<机动警察剧场版1>

1989年推出的《机动警察剧场版1》,其主创人员认为它并不是押井之前之后那些折磨观众的智力迷宫一样的作品,机械设定出渊裕称:“在某些方面,第一部机动警察剧场版没有什么野心抱负,不过就是娱乐罢了。”甚至押井本人也把这部电影形容为“一部普通的流行娱乐电影”但是对观众而言,押井还是在这部作品中加入大量以往剧场版电影不曾出现过的东西。

押井守以他惯用的宗教典故作为这部电影的线索.作为全系列最大设定之一的东京湾填海工程"巴比伦计划",借用了"永恒之城巴比伦,通天之塔巴比伦塔和上帝令世人言语不通"这三个互相关联的典故,名为"方舟"的人工岛(在美国版字幕里直接被翻译为"诺亚",虽然里面载的是机器人而不是人....)还有大反派帆场英一名字的英文缩写"E.HOBA"与"耶和华"发音的相似...."巴比伦计划"无疑是对人类在科技爆炸的催动下日渐傲慢自大的担忧,"方舟"的拆毁则有解构基督教神话体系的味道,这些都还只是摆在台面上详加说明了的东西,只要不是智障白痴都能一眼看出,而押井还埋伏下了更加难以觉察,在东方文化圈中容易忽略的数字暗示,首先就是结尾出现的帆场英一的识别牌号码"666",这是圣井<启示录>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兽之数",虽然宗教学界对其具体涵义一直有所争议,但在流行文化中一直被看作是代表了恶魔甚至撒旦本人的数字,鉴于其是以栓在鸟足上的形式出现和片头的飞鸟场景,此处应该是暗示帆场在这部作品中不仅该被看作反派,还应该被看作一位天使,一位对世界绝望并要毁灭人类的堕落天使(撒旦的本来身份),而鸟儿则是他的使徒,押井自己在提及此处时也曾说过类似的话.然后就是诱发人工岛"方舟"产生大规模低频声波的临界风速"妙速40米",在<圣经>中,"诺亚方舟"在一片汪洋中漂流了40天,摩西在出埃及后在西奈山接受神谕时逗留了40天,耶稣在沙漠中苦修并受魔鬼诱惑也是度过了40天...(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在暗指日活公司1958年出品的电影<风速40米>).最后就是多次搬家的帆场曾经住过的房子的数目"26",这里的涵义就算是西方人应该也没多少知道了,在犹太人的希伯来语数字-字母对应体系中,"26"这个数

字正好可以翻译为"yhwh",也就是上帝之名"耶和华"....(关于希伯来语数字-字母对应体系,鬼才阿伦诺夫斯基处女作《π》中有相当绝妙的描述)神的另一面就是恶魔,看似纯粹巧合但逻辑严密的数字为本片打造了丰富的层次,可惜对多数亚洲观众而言这种类似隔山打牛的做法只能是对牛弹琴罢了.......

机器人这个概念从出现的第一刻起就代表了人类对科技力量的本能恐惧,1921年捷克著名剧作家恰佩克的话剧<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中第一次以本意为"强迫劳动"的捷克单词"Robota"指代人类制造的机械劳工,并在后来衍生为"Robot/机器人"这个英文单词,而原剧就是一个人类如何被机器人所逐渐取代,甚至到了最后连"爱与情感"这一人的独特天赋都拱手让出的故事,恰佩克的另一部经典科幻剧<鲵鱼之乱>也探讨了相似的主题,当然还有1920年关于失控泥偶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杰作<泥人哥连出世记>,押井直接把这个源自古老民间故事的典故搬到了<攻壳机动队2>中.07年去世的法国社会学及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曾说:"机器人,就像奴隶一样,既好用而又不可信任,作为被束缚的力量他们是好用的,而作为可能挣脱枷锁的力量他们则是不可信任的,就像魔法师的学徒一样,(此处是指迪斯尼经典动画<幻想曲>中米老鼠出演的段落),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害怕这股他们召唤并按自己形象塑造而成的力量的复活."自从本来只是科幻逻辑游戏却误打误撞被当作了机器人行为准则参考的"阿西莫夫三定律"在<我,机器人>中被提出以来,无论科幻界还是科学界对这一模糊领域都是头痛无比,如果说<星球大战>里的高矮兄弟和华纳动画<铁巨人>里的大铁块尚且代表了人类对机器人的乐观想象, 那么2002年林太郎的剧场动画<大都会>和同年约翰·斯莱德克(John Sladek)推出的黑色小说杰作<机器人谋杀案>这类后现代作品就不约而同的对炭-铁文明能否和平共存提出了置疑甚至是大挑战,更不用说这几年由于机器工学的一日千里围绕诸如"机器警卫能否自主判断是否开枪"等话题展开的争论了.押井本来就将这一模糊概念融入了<机动警察>系列的整体背景,而在本片中更成为了主要内容.帆场对宗教意向的疯狂崇拜代表了押井作品的早期观点"盲目信仰宗教是有害的",而通过机器人大规模失控的设定和代表老派观念的榊班长在筱原重工车间中所说的一番话"不管多么先进的技术,整备的人,操纵的人,使用的人,人不去做坏事,机器人也不会使坏",这个观点已经进一步延伸为"盲目相信科技是有害的",因为"当过份复杂的系统令人类自愿放弃独立监督权,怎样保证科技会永远正常或者不会被利用来'使坏'呢?"自从20世纪英国文学大家爱德华.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909年在自己唯一一部科幻短篇<大机器停止运转>中提出这一问题以来,就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最多像<黑客帝国>那般炮制一个故作高深而不太可信的结局.虽然说技术运用的好坏是掌握在使用者手中,可是现代

科技的晦涩程度对于多数民众来说已经和魔法武术无异,他们只能和片中的"日本警方"一样苦苦等待"麻省理工"这样高端技术的垄断者施以援手,而在赶之不及时就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赤脯上阵,就像片头游马和野明所说的依靠人的"智慧与勇气",这种看似天真的原则和<黑客帝国>结尾尼奥的混乱大逆转简直别无二致.可惜到了<攻壳机动队>里,押井并没有思考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反而是向更悲观的立场迈进了,不过倒也符合塞伯朋克科幻的一贯作风.实际上,押井私下对科技,尤其是机器和人的融合从来就不悲观,他甚至表示过有朝一日让自己的大脑和一具机器身体结合也未尝不可:"我的视力越来越糟,而我的听力一直不好,最近连我的胃都有了问题.我的身体一直都在衰弱着,我并不介意成为塞伯人(电子人)"....

押井在本片里还采用了一些有趣的视觉手段,如"方舟"攻坚战时台风的肆虐和黑暗的天空足以使观众联想起<天使之卵>里的洪水场景,还有松井侦探二人追查帆场时的长时间无对白戏,这是押井作品中首次出现"空灵虚境",即"缥缈的音乐,大量的空镜头切换,完全没有台词和稀少的人物,并对剧情推进无实际帮助的段落",这种段落经过<机动警察剧场版2>,<攻壳机动队>和<阿瓦隆>的连续进化已经提升为最受小资青年青睐的"押井影像"和他的招牌风格之一. 它们在暗示主题,世界观扩展和气氛渲染上作用很大,其实类似风格在雷德利.斯科特1982年的塞伯朋克科幻电影<银翼杀手>中已经是玩的出神入化了,但押井在本片中采用的复杂程度直逼现实世界的精美背景,更能体现出试图为动画电影注入不输真人电影的"写实度和信息量"的良苦用心.而在1991年押井自己的真人电影<地狱守门犬>中这一理念得到了更为极端的发挥,以至于情节几乎成为了恣意汪洋的背景潮水中的点缀.本作

的另一视觉创造就是鱼眼镜头(类似监视器和猫眼的视觉效果),<机动警察>ova1的第3话<4亿5千万年的陷阱>里押井首次在潜水艇段落加入鱼眼镜头,本作中在游马触发HOS母盘中隐藏病毒和课长与游马大吵特吵时也运用了这一技术,变形突出的脸庞表现出了异常诡异的气氛.科技改变人观察世界的方式和世界观察人的方式,同时也通过无休止的"监视,窥探"改变了人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这些对科技泛滥的隐忧可能都是鱼眼镜头隐藏的涵义,但我觉得对于押井而言这可能也是一种亲自"监视"自己作品的"神"的恶劣自觉.....

虽然<机动警察>系列名义上的主角一直都是女孩泉野明,但是在本片中押井似乎才初步展现出了<攻壳>中对女性力量的偏爱.野明两次为游马揭开机器人失控之谜提供了重要提示,一次是看到河堤上的狗叫,一次是开水壶啸叫时震动了玻璃.如果说这还无关女性优势,那么新型机动警察"零式"的设计就是旗帜鲜明的大打女性牌.更流畅,更瘦削,更阴柔,主要的战斗工具不是男性化的警棍和枪而是可以自由伸缩的手臂,连她的测试者也是几乎从来都是担当指挥而没有驾驶过机动警察的女队长南云忍.虽然感染病毒自行行动,但在对阳刚十足的98式机动警察的战斗中零式还是占据了绝对上风.而到最后野明能够打败它依靠的也是柔软的钢索和自己身为人类"女性"比机器人拥有的更高灵活性(谁能想象太田那个大老粗拿着来福枪晃晃悠悠的爬到零式背后的景象?)这一切在代表了男性暴力本性的太田功一次次糟糕表现的对比下更为明显了.但是在机器人动画中,女流机器人的构想一直要到1995年的<新世纪福音战士>里才算真正开花结果,之前最多也就是在1990年<五星物语>剧场版这样走华丽路线的动画中令人惊艳的昙花一现.

尽管有种种优点,但是作为商业片本作的缺点却也相当明显,反派帆场的行为动机和性格都太过模糊,使得观众既难对其行为产生憎恨也难产生真正的同情,而角色出现太多太杂时间分配不均,差一点点就要重蹈<福星小子之only you>的覆辙,例如香贯花几乎是走出机场就直接挎着枪出现在"方舟"攻坚战的队伍里了,情节推进仓促,尤其最后在帆场的计划还未真正明朗前,就已经"新的一天依旧阳光灿烂"的结尾更是让我们意识到押井所谓"一部普通的流行娱乐电影"绝非虚言.....而在众多爱好者心中,也许只有4年后那部神神道道的<东京保卫战>,才可算是"真.机动警察剧场版".


《机动警察》tv版

1989年10月,在《机动警察剧场版1》上映后3个月,共47话的《机动警察》tv系列也开始在电视台播放,“Headgear”成员此番依旧全面出击,伊藤和典担当企划和脚本,高田明美担当人设而出渊裕还是机械设定,但是关键人物押井守却拒绝出任监督而是把位子让给了吉永尚之,此人之前是《福星》系列的动画人员,并执导了同为高桥经典漫画改编的动画《相聚一刻》,还参加了《机动警察》ova1第7话的制作,此番出马相信押井自己也是把他当作了值得信赖的老部下吧。此时的原始企划人结城正美似乎已经忘记了不想让大公司介入的初衷,大大咧咧的把“小学馆原作”挂上了片头字幕,而tv系列从故事和风格上来说确实也更靠近他创作的漫画版了,这可能也是押井甘愿退出的原因之一。不过他也没有完全撒手不管而是为tv系列里的5话创作了脚本,而这5话自然也就全数进入了古灵精怪的“押井领域”。


第3话《这里是特车二课》基本可以看作是ova1的第1话《特车二科出动!》的变形,讲述了第二小队的队员们在海浦新生地“野良犬”般的半流放生活,养鸡钓鱼种番茄,甚至为了搁浅的捕鱼快艇而大动干戈全员出动。。。押井强调了第二小队作为公务人员之外的生活乃至生存权利的重要性和他们作为中坚力量却被体制所放逐的现实,既为tv系列定下了基调也为日后的剧场版2埋下了伏笔。


第29话《特车二课毁灭》同样也是建立在押井心水的“食物”主题上,通过“上海亭”餐馆迟迟不到的外卖餐点和第二小队的一群饿鬼之间的斗争,押井再次拿出自己从《福星》系列中修炼出的看家本事,让一个个看似符合逻辑的小事件像滚雪球一样逐渐积累起来,直到最后发生荒谬之极的雪崩式“坍塌”。队员们和餐馆之间斗争的起源是沟通不足,而具体的形式却又颇似学生运动,押井似乎是在告诉我们理性对话才是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而可怕事件的导火索很多时候根本就和双方都没有直接关系。。这可以看作押井对自己也曾参与其中的60年代学生运动的一种审视,大段的对白和反常规的结构也使得本话在《机动》系列的爱好者中声望极高。


至于另外3话,同样在喜剧故事下埋藏了押井的偏好。第9话《机械人登陆》关于特车二课被公安部利用来帮助一名苏联流亡军官和他的军用机械人秘密进入日本,涉及了复杂的政治阴谋和权力交易,清晰的显示出押井对警察,官僚机构乃至整个政府的不信任感,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公安部外事一课课长的形象明显就是模仿自押井“犬狼传说”世界观里的大反派,公安部长室户文明。第14话《是你获胜》讲的是后藤队长如何通过喝酒安抚产生摩擦的野明和香贯花,力图把妨害团队精神的不良情绪在发酵阶段就尽数清除.第38话《地下迷宫物件》,讲述第二小队的地下水道探险和被巨大白鳄鱼追到走投无路的故事,名字是模仿押井自己之前的ova动画《迷宫物件538》,连风格也一度是类似都市传说的玄妙古怪,不过到了最后也还是成了纯粹的搞笑作品。

 

《机动警察》第二部ova

紧跟着tv版推出的第二部ova长达16话,押井还是没有直接参与,而是再次拿出了4份脚本以示对这一计划的支持。事实上在这套ova推出的1990到1992年的这两年间押井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和声优千叶繁(《机动》 系列中的斯波繁夫)共同策划的那些项目中去了,包括大玩叙事游戏的超搞怪ova动画《御先祖样万万岁》和两部深入试验领域逼近晦涩底线的真人电影《地狱守门犬》和《会说话的头》。但这并不意味着押井的剧本功力就会退步。由他执笔的ova第8话《火之七日》(直接引自宫崎峻经典动画《风之谷》中毁灭世界的“火之七日”

)就堪称这部ova中人气最高的一话。震怒的榊班长针对整备班成员沉迷色情和食物的“颓靡”状态下达了极为苛刻的生活整顿令,不堪其苦的队员们开始私下交易和行动,而原本站在队员一边的阿繁在受到榊的赞扬后反戈一击开始以铁血姿态对队员们展开镇压,于是事态开始变得不可收拾。。。押井再次把自己的学生运动经历搬进了脚本,在严密的逻辑框架内逐渐推导出无比荒谬的结论。整备班的队员们为了某种看似“崇高”的目的而聚集在一起,但短暂的团结后很快就分裂为各种立场不明相互轧的小集团,并迅速从追求理想的反抗者堕落为一群发泄个人私怨的暴民,而最后大家终于意识到所有的斗争都是无意义的。这和当年学生运动的现实状况确实高度吻合,如60年代名噪一时的学生运动组织“全日本学生自治会总连合”就很快分裂为32个不同的大派系。而仅仅其中的子系“新左派”就又分裂出了54个完全不同的孙派系。所以本话完全可以看作是日本学生运动的一场盛大模仿秀,而结尾游马一番“这次事件如果说除了战斗之外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的话,那就是我们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表白,更是明确无误的体现出押井的反思立场。有趣的是结尾榊班长欣赏的少女头像海报正是出自押井探讨权力者和反抗者关系的试验电影<红眼镜》,甚至还直接说了出来。。。。

ova2第6话《黑色三连星》(用腋窝下的三颗痔来恶搞原祖高达中的著名战斗组合实在是。。)讲的是特车二科的男生们如何试图在澡塘逮捕一名重犯,结果却完全落入了思维盲点的陷阱之中。第10话《失忆症》讲述太田梦见自己在不得已之下杀死了数名第二小队成员(此处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画面感都明显在模仿《银翼杀手》),醒来之后发现那些人真的倒在了房间的血泊里,而他竟然还失忆了,惊恐万分的他决定冒雨逃亡。。。这一话的气氛极为神秘凄凉,在许多细节上都模仿了美国黑色犯罪电影,而押井06年的真人电影《立食师列传》中由名制片人铃木敏夫扮演的立食师“冷面狸阿政”原来早在本话中就已经以“天妇罗冷面的阿政”之名出现了。(所谓”狸猫面“的配料本来就是天妇罗油渣,所以这两个名字其实是一回事,不过这种说法仅限押井出生的关东地区有效,在关西和关西的京都地区又有不同)。第13话《再囚地牢》则是tv版第38话《地下迷宫物件》的续集,讲述第二小队由于贪心不足而再次被地下白鳄鱼毁灭的爆笑故事。


 

心难

 短评

人类创造了机器,崇拜机器却又害怕机器,就像人类的欲望一样纠结。押井守依然宗教感,川井宪次的配乐依旧经典

9分钟前
  • daangel
  • 力荐

结尾太差欠了

14分钟前
  • 利奥波德
  • 还行

开头相当的惊艳...

17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89年的人设还是有点丑,但场景描绘已细腻至极,打斗也非常流畅。男女主角直接抱来跳去没有暧昧多好啊~

20分钟前
  • 小岩菽
  • 推荐

在那个时候就有这么经典的动画了啊有那么几个镜头,我还以为《攻壳机动队》呢大爱啊

25分钟前
  • Lucifer
  • 推荐

在东京倒塌的巴比伦塔。押井守鲁邦三世未果计划的怨念产物。里面的的侦探桥段在迷宫物件中同样可见。

3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说实话,没看懂。

35分钟前
  • 神与野兽
  • 较差

看了2遍,89年,难以置信。

38分钟前
  • 力荐

依旧是有关未来的预言。展现了我们是如何被科学所影响和改变,也展现了全体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不禁让我颤栗。--短评《机动警察I》『Tab』

39分钟前
  • Vini_Kazma
  • 推荐

无爱

44分钟前
  • 人造人
  • 还行

确实比后来的两部要差点。

47分钟前
  • Neo
  • 力荐

此片之于押井守相当于《风之谷》之于宫崎骏。影片中犯罪者的视角基本是缺失的,观众只能自行脑补其犯罪动机。借用《圣经》断章,论通天塔的倒掉,立意之高内涵之深当属上流作品。前面的铺垫今天看来略无趣,打斗戏在手绘时代堪称壮观。

48分钟前
  • 恣意的仙人掌
  • 推荐

与攻壳的香港风幻想曲不同,这是献给老东京最真挚的挽歌。89年正是湾岸被指定为第二代副都心后,泡沫景气建设开始之时。同年的这部作品,大半都在追索超高层商业开发、填海造地下消失的河道系统、街区和老房子。在80年代讨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木马程序可谓超前,大量援引圣经隐喻也早出EVA不少。

50分钟前
  • 离净语
  • 力荐

Patlabor The Movie I之於押井守,就好比天空之城之於宮崎駿。

52分钟前
  • 不怎么样
  • 力荐

我们要往何方?我们又为何物?

53分钟前
  • Artemis NaNa
  • 还行

1989,强大。

55分钟前
  • Chat Noir
  • 力荐

机器劳工骚乱,大都会;揭秘超频风震开关,金田一;破窗群鸟向希区柯克致敬;终局互博高空垂吊,则是在仿效对押井守电影观念影响至深的银翼杀手……至于阴谋策划者也就是那位疑似自杀程序员,围绕其动机和性格的各种符号设定,特别是旧约与方舟,有着非常明显的反右翼保守的倾向,刚好也对上了技术老鸟的关键台词,“人类如果不去作坏事,机器自己是不会产生恶念的。”

5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7.5 巴比伦塔的倒塌可视作对当下泡沫经济的嘲讽与对未来的泡沫破碎的予見;剧场的缘故 人物性格与tv有些出入 野明出场并不多 遊馬是此部剧的中轴;和日后的攻殻相比此部剧场是老鸭玩套路的实验与前奏;进入90年代后不论eva还是攻殻都会涉及到宗教范畴 这部剧场首开先河

58分钟前
  • 東郷柏
  • 推荐

日本人拆东西的热情真高。

1小时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方舟作战前,后藤对作战对象进行了一次权力-知识建构。国家行政的逻辑就是这样,你必须先界定控制对象是什么,然后才能确定怎么去控制它,但可惜的是,大多数时间里、或者说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政治控制的对象正在失去其本身的自明性。因此巴别塔最终会倒下来,确定性的政治一定要完结。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痞子的《新哥斯拉》拍得像霓虹政府的宣传片一样——任何一个正义的伙伴都很难不在国家行政中体会到一种失能感。

1小时前
  • 秘则为花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