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情人

DVD中字

主演:路易·加瑞尔,克洛蒂尔德·埃斯姆,朱利安·卢卡,尼可拉斯·布里代,卡罗利娜·德吕亚-加雷尔,丽贝卡·孔弗南,莫里斯·加瑞尔,马克·巴贝,尼古拉·莫里,布里吉特·希,尼古拉斯·楚平,罗伯特·巴齐尔,皮埃尔·贝洛,米歇尔·查瑞尔,维拉迪斯拉夫·加拉德,席琳·赛莱,费利西安·朱特纳,塞德里克·维埃拉,约瑟芬娜·德·摩,克莱门泰·波达兹,曼努埃尔·勒·列维尔,亚瑟·伊瓜尔,弗洛伦斯·詹纳斯,泽维尔·勒格朗,西里尔·奎伊,奥蕾丽雅·阿尔克,Jérôme Robart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5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平凡情人 剧照 NO.1平凡情人 剧照 NO.2平凡情人 剧照 NO.3平凡情人 剧照 NO.4平凡情人 剧照 NO.5平凡情人 剧照 NO.6平凡情人 剧照 NO.13平凡情人 剧照 NO.14平凡情人 剧照 NO.15平凡情人 剧照 NO.16平凡情人 剧照 NO.17平凡情人 剧照 NO.18平凡情人 剧照 NO.19平凡情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平凡情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荣获2006法国恺撒奖最佳新进演员;2006法国卢米埃尔奖最佳导演;2005法国路易•德吕克大奖;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最佳技术贡献奖(摄影)。  1968年,五月风暴席卷法国,学生运动风生水起。年轻的诗人弗朗西斯(Louis Garrel 路易斯•加莱尔 饰)逃避兵役,沉湎于大麻、诗歌和爱情之中,与好友安东尼一起,自由挥霍混乱时期的青春。不久一名叫莉莉的女孩出现在弗朗西斯面前,她是个雕塑师,在铸件厂工作。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一年后,弗朗西斯依然过着颓废自由的生活,而机缘之巧合却使莉莉开始认真思考两人的将来……职想爱上你灰飞烟灭 第一季人鬼情未了英语校花的贴身高手3鲜生史骚乱俱乐部实习医生格蕾 第十季战地情天2012汉化日记第四季亡命英伦犯罪现场调查:纽约第八季秘密动物园吸血鬼女王2002永不回头2018贼婆翻身记女汤唱出王者:德国情陷巴塞罗那湮灭2023永生之气壮山河香奈儿秘密情史听差笑传战机:空中勇士荒漠怪客别告诉她捍卫家园夏娃的丑闻们午夜帮破冰2023太平春傻春汤姆·琼斯第一季回家的路有多远女访客山顶上的钟声街舞新曲1000种死法第三季终点站-曙光号特快之恋洛洛2019春桃家经难念佐罗的面具喋血英魂雪山飞狐2007欢迎来到雷克瑟姆第二季阴风阵阵2018

 长篇影评

 1 ) 平凡情人

混乱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一段生活剪影,演员从轮廓到穿搭都很有魅力;剧情其实如流水没什么意思,导演或许也只是想拍一段自己脑海中的影像,留下那份稍纵即逝的没头没尾的一闪灵光男主和每个热爱革命的年轻人一样,嘴上说得厉害,行动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日复一日吸大麻。女主和每个热爱革命青年的少女一样,被他吸引,享受纯粹念诗画画无产阶级日子,然而很快重新回到资本主义物质美好的怀抱。

 2 ) 解构重建抑或摧毁

我们的灵魂被束缚在这具躯体里被世俗教化驯服 逐渐丧失对生命真相的敏感

我们的灵性堕落成了诗意 又从诗意堕落成了对快感的盲从

Our birth is but a sleep and a forgetting:The Soul that rises with us, our life's Star—William Wordswoth

平凡的日子里 每天都想革自己的命 解构重建抑或摧毁

Louis Garrel太美了

 3 ) 平凡情人:现实VS理想,面包VS爱情

提及当年轰轰烈烈风风火火引起巨大骚动和反响的“五月风暴”,想必不少人都会感慨良多,满怀激情和斗志的无数年轻人愤慨的涌上街头,通过极端的反抗冲击来表达自己坚定的决心和理想,在他们的眼里推翻政府推崇革命推陈出新才是未来和光明,当年的法国可谓是一片狼藉和混乱,被年轻人澎湃激昂的情绪所覆盖淹没,最后直到戴高乐政府作出让步才得以平息,这段“璀璨”的历史后来被很多导演搬上荧幕,成为灵感来源和重要素材,对于亲身经历见证过的法国著名导演Philippe Garrel而言,一定是刻骨而铭心的,在他的力作《平凡情人》中就以这段时间为背景,刻画了年轻一代在当时的生存状态,而这点也一直贯穿于他的创作路线中。

比起文艺小众的幕后功臣Philippe Garrel,他那带着无限法式俊美、性感和浪漫闪耀在荧幕里的儿子Louis Garrel更为人们所熟知,成为法国新生代演员的最佳代表之一,同时父子间的默契合作也先后在五部电影中得到验证,《平凡情人》就是其中之一,而海报上Philippe Garrel和Clotilde Hesme这对十分养眼的俊男美女在黑白画质中流露出的值得玩味的情愫,能叫人立马想要投入到影片中一探究竟。这部片子采用的是质感十足的黑白摄影,当然首先可以避免色彩和场景对于时代界定的干扰,另外也可以更为一心一意纯粹的体会其中的情境,集聚了时代的气息和纯净的文艺氛围,配乐的选用也绝妙无疑,时而忧伤浪漫,时而沉重激烈,抽象的音符精准贴切的表露了男女主角内心的情感起伏,和画面相辅相成,在相对克制内敛的人物刻画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直抵心底,动人无比。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那段号称暴风雨般勇猛狂烈的时期,一群年轻人奋勇积极的以极端叛逆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狂轰乱炸反政府,想方设法避参军,那种肾上腺素爆棚般的热情和斗志,就像火山爆发般一发不可收拾,但当平息过后,依旧怀着崇高飘渺理想主义的不少热血青年们,却只能怀抱着空泛的目标混迹在已逐渐步入正轨的浪漫之都中,继续写诗继续画画,谈着想法诉说情怀,但依旧没法抵御现实的残酷和考验,他们一心信奉的自由开始变为毫无自制的放纵,沉溺于大麻的快感和虚幻中,起初的激情变成了萎靡不正的一再沦落,在精神世界的垮塌下逐渐以举步维艰的节奏过活,“艺术换不来面包”的确是一条非常现实而不得不认同的真理,这群本给予了无限厚望和拥有了无限创作动力的有志青年,当连生存都变得异常艰难时,理想即变为了空洞而伤感的泡影,一切注定都会将失去和破灭,最后分崩离析,遗憾收场。

现实和理想之间必定会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只是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社会现实的急速转变和反差中,这点理所当然会得到了无限的放大和凸显,对于当时踌躇满志的的青年们的生存处境和心境变化起到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即使不放入那个特定的时间段中,就当下而言也能令人感慨万分,经历过青葱岁月的大多人,相信也会有不小的共鸣和感触,理想是一个多么完美神圣的词汇,多么向往美好的追求,同时却又无比的脆弱而遥不可及,接踵而来的往往都是在现实的内外夹攻下,一步步击碎的幻灭,最终要学会的是该如何妥协迁就的适应并融入社会,而不是曲高和寡的忠于自己追随不切实际的梦想,因为迎面而来的将是无尽的迷茫、绝望和落寞,就像片中Garrel饰演的诗人,当虚无缥缈的理想都照不进暗淡的人生时,对于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来说,最终唯有给自己画上悲情的句点。

这片的节奏比较缓慢,甚至有点沉闷,Philippe Garrel利用了大量拿手的长镜头提升影片的意境,通过空置沉静的镜头感呈现出人物间的情感状态,在对话的处理书写上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通俗易懂,反而充满着文学性极强的表达和哲思,有着浓郁文艺气息的诗意感,表面看似有些难以看透琢磨,不过其中心主旨随着近一步的投入自然而然会心领神会,就像一杯香醇的法式葡萄酒,有点涩有点苦却耐人寻味。可以看到Philippe Garrel并没有过多的着重刻画那段惊天动地的历史,从画质来看甚至有意模糊的点到即止,很难明确的判断开头一小段动乱的具体情况,而是将侧重点主要放在了这一起因导致的结果上,就如片名和海报的直接反应那般,其中的催化剂就是“爱情”,在时代的洪流中这段美妙亮眼的情感结局注定不会以童话终了。

Louis Garrel饰演的诗人和Clotilde Hesme饰演的雕塑师,一见倾心很快无法自拔的坠入爱河,两人欣赏着彼此的才华难舍难分,就像一对天造地设的金童玉女,一对不能更耀眼的文艺青年典范,但很快爱情的绚烂在现实面前逐渐黯然失色,父亲的影响,朋友的劝导,现实的考虑,雕塑师开始重新思考她和诗人之间空中楼阁般没有支撑点的感情,开始陷入极度的矛盾和纠结中,两人的距离被现实越拉越远,激情慢慢褪变成沉重的疲惫和忧愁,Clotilde忧郁的眼神、涌动的泪水,哀伤的表情令人印象之深,艰难的生活和无望的未来最终让她选择了离开,爱情无疑得建立在面包之上,即使迫不得已做出了痛苦的选择,内心留有许多的不舍与留恋,但到头来总比勉为其难的忍耐、将就和包容,造就最后对于彼此没法弥补的伤害来得好,相去甚远的人生观注定两人得背道而驰,拥有对于彼此美好的回忆或许才是对于双方最佳的慰藉和结果。

看完这部电影内心溢出满满的惆怅和唏嘘,现实VS理想,面包VS爱情,实际是两道冲破了时代的局限,困惑了无数人一生的难题,谁又不曾从中做出过艰难的选择?只是有过特殊时代切身体会的Philippe Garrel给出的答案显得更为的现实和悲观。在Philippe Garrel镜头里这段光鲜亮丽的爱情唯美而伤感,对于一对真心相爱却被现实阻隔的情人而言,有时平凡也会变为一种奢侈。从志气高昂到迷茫沦陷,从才华横溢到潦倒窘困,从信奉自由到放纵堕落,犹如垮掉的一代浮现眼前,当现实步步紧逼,理想沦为泡沫,面包无心获得,爱情挥手告别时,最后保有的只剩决然死去的尊严和悲凉。

 4 ) 平凡情人

他们不工作。 他们写诗,画画,跳舞,摇滚。 他们拒绝服兵役。 他们认为粉刷房子更有意义些。 他们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他们想要革命。一直想。那是理想。 法国巴黎。影片里始终暗色调的街道上总有这么一群穿白色衬衣,套着黑色制服的年轻人,有着可以开始一切完成一切的青春。 178分钟的电影,导演菲利普加瑞尔很自然的用了分段的手法讲述他们的青春。换作别人或许会成就新的残酷青春抑或是垮掉的一代什么的,可在菲利普加瑞尔的镜头下,他们很普通,甚至平淡的没了戏剧需要的冲突。 一. 希望之火。 年轻人总是认为,法律都是针对他们而存在的。 比如兵役,于是他们烦透了大街上步伐永远一致的警察们。他们总是喜欢说“要是你们都怎么怎么,那会变成怎样则样?”这种话,让多么让人生厌。 自然的他们有了组织,有了集会,有了焚烧和扔石子。(有趣的这种习惯延续到现在的巴黎年轻人当中。从前学法国大革命那会就深有体会,巴黎人民顽强的可以。) 然而3个警察的催泪瓦斯就瓦解了他们的精心策划,政府作出的稍微退让年轻人们的“革命游戏”落幕。满脸的秽迹和缠着纱布的手带来的只是短暂高潮后的巨大心里跌落,如同做爱到高潮时对方突然想要上厕所那样,是再也难以弥补的不满足。 其实他们享受的只是那个过程―――他们要让那些站在不远的对面的成年人,那些前半个脑袋秃掉的“资产阶级”看着自己的车被烧毁却无能为力。至于结果,烧毁多少辆车,占领多少个教堂,那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他们的希望之火渐弱成清晨街角忽明忽暗的灯光,愈来愈小。 可他们仍可以认为自己没有失败。年轻的“革命者们”总是这样。 他们的父亲们――曾经的革命者,却已经安于祈祷和玩些刀片与纸片的小把戏。 他们想:哦,革命什么的太久远了,到成功他们都不在了。 二. 悠着点,这很贵。 年轻的革命者们抽着大烟,火焰灼热的烟雾弥散,那后面是模糊了的骷髅头骨。 没错你别怀疑,这确实是电影里他们的作为。 毕竟这是巴黎,不是中国。他们是英俊的年轻小伙子,不是毛泽东朱德。 悠着点,这很贵。可20多岁,青春也很贵。 三. 挥霍的希望。 开始有了爱情。电影也终于开始悠了背景音乐。 其实愤青们,小资们,哲人们,你们的爱情都一样。 和摇滚一样,先挑逗后安抚的固定程式,纠结于真假,怀疑,爱情。只是越自命不凡的人群越容易得到心理满足。 摇滚,都是一样。 恋爱也终究回归到感官上的刺激,从小心的试探进而深入。 爱情,都是一样。 谁也无法满足用诗歌和仅限于精神交流的爱情,人们还是想要些更实在的什么。 做爱。还有工作。 接着无论多么特别的人,都回和那些秃顶的男人,肥胖的主妇一样,进入了生活。 不同的是,起初的一段时间,他们还会保持一会儿姿态。 低音钢琴的配乐贯穿这一章节,让人心生绝望。 爱情,和理想,怎么都是冲突的。 四. 非痛苦的宣泄。 革命者们全散伙儿了。 革命呢,依然会有人继续着。失败着。 五. 正义的睡眠。 毒品过量之后,他终于有了深长的睡眠,足够给他带来一个王子与公主的梦境。自给自足的生活以及在灌木丛中和爱人相拥睡去。 只能在梦境中醒来,身着王子服装以革命者的姿态醒来,并意识到――犯了错误。 他们想要革命。一直想。那是理想。 他们放弃了理想,他们没有钱。

 5 ) 平凡情人

1968年,五月风暴席卷法国,学生运动风生水起。年轻的诗人弗朗西斯逃避兵役,沉湎于大麻、诗歌和爱情之中,与好友安东尼一起,自由挥霍混乱时期的青春。不久一名叫莉莉的女孩出现在弗朗西斯面前,她是个雕塑师,在铸件厂工作。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一年后,弗朗西斯依然过着颓废自由的生活,而机缘之巧合却使莉莉开始认真思考两人的将来……

 6 ) x世代来,反叛精神走

文艺卦比起其他人应该对同一性存在更深的误解。作为个体才是自由的。街上军官踏步时,神态同一化了,声音动作也同一化了,让人不得不想起《浪潮》中重现的行为实验。这时,个体不存在了,而崇拜个体自由、精神自由的人群反抗了。这种情况在亚洲国家很难发生。亚洲人主体是求同的,存的那个异,也不能太异。所以亚洲文化的反叛精神,基础是物质---没有钱,要造反。而当小帅哥louis garrel发问说,是只有穷人才革命吗?答案也是可见的。要知道近代欧洲国家改革呼声最大、为民众争取人权最强烈的那群,就是贵族。

美丽的女友说是什么促使感觉上升为思想。20岁的小p孩们围在一起读毛语录,是毛写的,归成思想了。

女人好像总比男人更能适应社会(当然也特指有所坚持的男人,好比牯岭街里张震的爸爸)穿白衬衫黑西装不合身牛仔裤仍那么好看的女朋友,为了钱,需要找工作,尽管她不喜欢那样。

这片被人诟病不少。主要说整个繁冗拖沓的影片其实都是导演私人的经历,好难分享,更难代入。不过我很认同这样的说法:看一个作家优秀与否,是看他有否写出自己时代的特性。导演亦如此。若五月风暴这时期不拍,恐怕就要被时代淹没的看不到。好像40、50年代里那些很潮很美很个性和不怎么潮不怎么美也很个性的人,到了21世纪,只不过被我们视作龙钟老人而已。

而反叛精神,到了21世纪,却变成了啃老族!

 短评

漫不经心地看看 贵族气质 

9分钟前
  • 竹嬾
  • 推荐

好长...

13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note:反而還好,太淡太慢長太拖沓了,沒有Sauvage innocence那種催眠般深遂的況味,可能自己的故事還是有執行上的困難。

17分钟前
  • esaurimento
  • 还行

其实是这样个悖论 他所想改变的生活是为什么 如何区分一个复合原因的贡献 这个形同道林格雷的故事

19分钟前
  • 子曰
  • 推荐

如果影片没有看进去的话,很可能就会把此片仅当成路易斯·加瑞尔的个人秀。但本片对于五月风暴的探讨真的很深入,黑白片拍摄手法的光影设计以及构图都很棒。

21分钟前
  • 井垚鑫
  • 推荐

【4】结构散漫、状态却又凝炼始终,在日常的复调中投射青年一代的情感。183min略长,激情的律动被放缓,的确是精简的加瑞尔才更有魅力。

22分钟前
  • DeckardYang
  • 推荐

太长了……第一个小时可以剪掉30分钟么?

27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69年,巴黎,年轻人,革命、爱情、艺术、毒品......(这片子可真长)

29分钟前
  • spaceman
  • 推荐

从这里开爱上Louis Garrel.

31分钟前
  • pandora刀刀
  • 推荐

水到渠成。

36分钟前
  • 看不见的城市
  • 推荐

这姑娘我喜欢/路易斯他爹怎么老拍黑白片

37分钟前
  • |
  • 推荐

两人合作了三次了,揣测为炮友无误

42分钟前
  • 阿烟
  • 还行

菲利浦加瑞尔跳脱出90分钟的片长就仿佛漫无目的地游走 摄影机如同浪荡子本人 游荡在城市空间和人物关系之中//年轻人呆在一起挥霍时间加上点性冲动 大概就是爱情了 而总有人要先长大 关系看不到未来必然结束 能混乱挥霍到什么时候

47分钟前
  • YiQiao
  • 还行

青春总是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吧,想起晓阳了~ 他的嘴巴和眼神跟Louis Garrel 实在很像。

51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又是以法国五月风暴为背景,男神貌似偏爱这种题材(?),可能是因为这当导演的爹吧。看起来确实很费力,黑白,三个多小时,长镜头,台词少,只有男女主角是支撑下去的动力。男神穿着白衬衫真是太美啦~

52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推荐

压抑

54分钟前
  • 越小墨
  • 推荐

看得不甚明了 不过Louis Garrel真的很美不禁联想到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

56分钟前
  • Ur2lazy
  • 推荐

mi

57分钟前
  • 还行

父子作品2

59分钟前
  • 树上的兔女爵
  • 推荐

在爱情里,任何事都是被允许的。

6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