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全208集

主演:龚锦堂,黄锦裳,苏志丹,郭昶,彭新智,徐若琪,丁玲,虎艳芬,钱莹,郝莲露,李俊毅,张纹博,何文茵,王辰,谢恩,毛琳,林星云,卢海潮,卢秋萍,马小倩,陈坚雄,黄俊英,舒力生,吴苏妹,张和平,邝祖乐,刘涛,周小镔,黄慧颐,潘结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粤语年份:2002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1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2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3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4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5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6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13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14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15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16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17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18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19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康家一家住在广州西关老屋已经几十年了,康伯(龚锦堂 饰)、康婶(黄锦裳 饰)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祁光(苏志丹 饰)、祁宗(郭旭 饰)、祁耀(彭新智 饰)和祈祖(徐若琪 饰),四个儿子最近都结婚了,老大阿光娶了个河南姑娘(丁玲 饰)、老二阿宗娶了个本地姑娘(虎艳芬 饰)、老三阿耀娶了个上海姑娘、老四阿祖更厉害,娶了个德国姑娘(郝莲露 饰)。这下一屋子天南地北的人全集齐了,各地文化在此交融,地域、文化间的隔膜在这一大家庭里闹出不少笑话,康家几乎每天都是生活趣事。盲视过失 第二季福五鼠三十六计我能说流行病:隐形的威胁土豆星球2013QR3暴风前夕新豪门恩怨第四季哈桑·明哈杰:爱国者有话说 第一季乐坛毒舌嗡嗡鸡 第二十五季宠物情人2003邪神的天秤 公安分析班银海惊涛路迪克如果没有你虫孽小Q粤语东京战争战后秘史公园与游憩第一季洛奇5震撼性教育财神真正的脑洞清醒梦相煎上海滩赌彩黑名单大日本人追忆往事韩半岛黑吃黑1972大人物拿破仑开球替身2012家的N次方地方英雄写不出的情话我喜欢你喜欢我她与谎言特瑞萨修女 上(国语版)黑暗处青蛇:前缘鸡皮疙瘩NO.6

 长篇影评

 1 ) 恶心死了

非常恶心,没以前好看,康天庥总是一副恶心得要命的样子,总喜欢炫耀他学历;祝师奶也非常恶心;还有,苏妙婵、苏贵元,一点都不会说我们潮汕话,就别冒充我们潮汕人,还经常穿帮无数次,一会他们说他们是潮州人,一会他们又说他们是汕头人,真是恶心;阿祖也特别讨人厌的样子;新加入的罗飞雁,刚出场镜头挺多的,后面,她跟康天庥结婚以后,就很少出现,成可有可无的角色,龙套角色;梁玉婷从新晋女二变成了龙套角色,比罗飞雁出场率,还要少;答应要让阿祖跟戴安娜复婚,结果到现在,他们都没有复婚;朱利娅,一副高学历,就瞧不起人的恶心模样;阿光真惨,跟他老婆香兰当快递员,快递只能放在路边的石桌上,连家店都没有,而且,现在送快递,还有快递员自己开店送快递吗?有一集贵元减肥,阿光还不让他减,真可恶,阿光,你自己以前,不也是个大胖子吗?;天佑、枝子现在也成龙套角色了,可有可无了,保罗偶尔出来一两次;牛哥和唐小姐把他们公司白白给了阿祖之后,也成了龙套角色,他们都不打算把他们公司给夺回去了?;还有,苏妙婵开的旅馆“荔湾人家”的员工制服,又老又丑,难看死了,那个冰冰、圆圆,穿上以后,瞬间年龄老了好几十岁;冼师奶演了那么多年理发师,到现在还不会给人理发;列家诚是做什么的?每天都不用上班,还有,那么多钱;里面还出现好几个龙套角色演员,同时演了几个龙套角色;包丁长得那么普通,是怎么从那么多龙套角色演员中,杀出重围的?;阿蝶和孱仔明才是一对,都犯过罪,犯人CP;每个角色的房子都是连在一起的,祝师奶家厨房和康家厨房是在同一个地方取景拍摄的吗?康而寿和他老婆在顺德的家没有取景;CoCo她妈的家也没有取景。

 2 ) 丑陋的大家族式家庭关系代表

这部剧播了二十年 春节没啥节目看从头看,发现这个家庭真是最丑家庭典范——除了康婶、香兰、阿光,其他成年人都唯利是图有点事互相猜忌,康伯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心口不一。 孩子从来都没有隐私、没有个人空间、没有信任——全家没有人相信天庥陪两个美国女孩旅游,只是朋友游玩而不乱搞男女关系。天庥已经成年开店了,他妈还会坐到他床边用臭袜子使劲喊他起床,房门不让锁。 老实人夫妻生的孩子被设定为傻子——没有判断力、谁骗都信。 家里人会互相猜忌、窝里勾心斗角,出了家门战斗力渣——家里最聪明那个都可以被同事欺负成狗。 老四要离婚全家猜忌、掺和、蛮加干涉。 那条街的人只会三八别人家里事,有事怕帮忙,为了点蝇头小利无情无耻无理取闹。 王菲撒谎成性、懒惰、野蛮。Coco只会咆哮,比王菲更会撒谎、更唯利是图、更见利忘义[抠鼻] 老三的女儿很会耍心机

 3 ) 这就是成长必经之路

很多人都说啊宗之后就不好看了,我并不这样觉得,反而,我是觉得在他们搬出西关大屋之后各自成家,这个剧就再也没有以前哪个味道了,其实这个剧一开始就是围绕着一个大家庭展开的,现在分家了,这个大家庭散了,就像小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那种大家庭下成长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当突然有一天我们长大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长大了,工作的工作,读书的读书,结婚的结婚,我们分家了,各自都在忙各自的事情,已经回不去哪个大家庭了。所以说,这就是成长,这部剧也一样,刚开始出的时候就像襁褓中的婴儿,很有趣,很有新意,但是阿宗走后就像进入了中年,有一种已经开始日薄西山的感觉,最后搬出西关大屋就等同于这部剧已经进入了垂暮的时刻。

 4 ) 不评论剧情,只是借豆瓣感慨一下

记得曾经嘲讽过一个喜欢怀念高三生活的同学,装作一副智者的模样,用略带不屑地口吻说道:喜欢怀念过去的人,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好。别只沉浸在过去,要好好活在当下

现在自己回过头看看自己过去说的话,可能是最好的打脸了吧

喜欢的作家去世了,装作不知道

喜欢的主持人去世了,装作没看到

新来的小师弟师妹们进群装作没发现

当初那个一起长大的小胖子现在都到了结婚的年纪了

看到越来越记不住台词的康伯

走路已经需要搀扶着拐杖的康婶

都不知道要怎么继续逃避,继续自我催眠下去了

真不想承认

自己真的老了

 5 ) 外来媳妇本地郎 第一集 剧评

《外来媳妇本地郎》这部剧是很多广东人成长的一个记忆,相信当时很多家庭都是7点边开饭边等着《外》的播出。而且那时难得有一部本土剧集是可以让第二天上学时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的,《外》做到了这一点,这在当年是TVB剧集才会有的景象。

后来《外》不断地走着下坡路,而我自从高中以来便很少看《外》这部剧了,网上也有很多人说不如停播算了。

现在每每想起《外》这部剧,印象最深刻的几集都是开播初期播出的(大约都是300集之前),后期的《外》剧卖广告居多,大多滥竽充数,但即使如此,收视率仍名列前茅,证明《外》剧已经在民众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我觉得,《外》之所以今时今日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与开播初期优良的制作打下巨大的群众基础不无关系。

分析从第一集开始。

第一集大概剧情:康伯生日,想见光耀祖三兄弟嘅女朋友,但是生日当天个个都带外地人来,激到不喜欢外地人的康伯呕血。

和很多情景喜剧一样,第一集的功能都是以介绍角色为主,康伯和康婶两个老戏骨,演技掂过碌蔗,第一场戏顺利带过无问题。

后来分别介绍四兄弟的情节,还ok,亮点是二佬康祈宗和苏妙婵的那段,该段用了介绍其他角色一样的时间,就完美地阐述了三件事:苏妙婵不同态度对待客户,阿宗庆幸通话时间没有超时,两公婆商量康伯生日封多少利是。这三件事都直指中心:两公婆的缩骨孤寒世故。由于其他角色的段落都只是讲一件事,所以这两公婆的段落显得节奏特别快,也特别好看(事实证明后来观众看《外》大多都是为了看这两公婆)。

生日当晚,不知编剧有意无意,加了三场光耀祖三兄弟与来自外地的女伴在酒楼下的戏,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悬念,让观众期待康伯的反应(康伯之前已经摆明不喜欢外地媳妇),而大嫂香兰到场之后迟不迟不说话,也是延长悬念的时间。

当前两个儿子的女朋友激到康伯半死的时候,看到四子康祈祖带来的外国女伴,康伯直接晕低。这时我们都以为戴安娜是阿祖女朋友,后来阿祖急忙解释戴只是他的老师之后,康伯由悲转喜,我们都被编剧骗了,这样的设置起一定程度惊奇的作用。创造观众意想不到的情节,是编剧的责任之一。
 
总的来说,第一集亮点颇多,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6 ) 2021.10.03每周更新||每一集简要点评+自己的感受。

2000年开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这么经典,台词也一流,心目中广东地区(除去香港TVB)最经典、最伟大的电视剧。

总第1集 烦恼的生日:讲老一辈广东人对外地媳妇的不待见。

总第2集 撞板媒人:讽刺了婚宴介绍所的“相亲托”现象。

总第3集 拉郎配:忘记了。

总第4集 婚姻合同:借婚姻合同讨论男女平等的议题,刘涛是进步女性的代表。

总第5集 老大当婚:老实憨厚的康祈光娶了河南赴广东打工妹子香兰。我比较感慨的是同是一个爹妈生的,为什么阿光和阿祖的风格大相径庭。阿光和阿祖的对比也反映了老一辈婚恋观已不适应现在这个变化风云涌动的新时代,男性和女性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急剧变化。

总第6集 争房喜剧:西关大屋,一户一居。还是搬出去住好!

总第7集 婚礼进行曲:祈耀和幸子结婚,帅哥美女配。不得不说20年前的幸子在这部剧的穿衣确实挺不错,当年的时尚放到现在依然适用。

总第8集 上海亲戚:地域黑进行到底,讽刺上海人精打细算,结尾有反转。

总第9集 粤菜培训班:表面上介绍了外来媳妇融入本地文化(饮食),实则讽刺了老一辈广东人疯狂迷信“药食同源”,这吃不得、那吃不得,这个热气、那个中毒的说法。可悲的是,20年后还是如此,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总第10集 老婆是人家的好:妙禅吃醋离家出走,第二次把老公作没了,临街感慨,预想自己离婚后落魄的窘况,符合潮汕地区的传统女性视角。

总第11集 被俘有线网:一家人抢电视看。

总第12集 中奖如中招:讽刺当时社会的中奖诈骗骗局,也讽刺了“ 黄皮树了哥 —— 唔熟唔食”的自己坑自己现象。20年过去,骗术有的是不断升级,却永远无法停止。

总第13集 闯荡广州(上)总第14集 闯荡广州(中)总第15集 闯荡广州(下)这三集讲的是河南妹子来广州闯荡的故事,非常感人,也非常值得钦佩,很多人靠着这样一股劲挣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看着女主人公身上永远乐观、永远不服输的劲,我想到我妈妈,也是这样赚来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短评

每一集都是特别短小精悍

4分钟前
  • 豆丁
  • 力荐

小时候其实不会说粤语的,家里人不和我说粤语,后来三四岁看这个,看着看着我就突然会说了...........

7分钟前
  • 9C拜卡搞学习
  • 推荐

简直就是小时候的精神食粮啊。。。。。。。。

12分钟前
  • 勿一鸣🧸
  • 推荐

怀念啊~~伴随成长的一部本地剧集~

14分钟前
  • 怀山鹿
  • 推荐

哇!这是我广东人的童年回忆啊!!

18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力荐

每个广东人都看过吧

22分钟前
  • 玩酷子弟
  • 推荐

精彩在郭先生离世后戛然而止

23分钟前
  • 逆风飞扬
  • 推荐

广东小孩的童年回忆了,地位等同于《我爱我家》《武林外传》了。

24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那时候天佑还很小 那时候二哥还在世 那时候阿祖还没跟黛安娜结婚 出国前还会在周末看第四部 可是已经没有了以前的乐趣

29分钟前
  • theuniqueme
  • 力荐

前面三百集好看,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各有各特点。

34分钟前
  • 芽儿
  • 力荐

大陆的情景喜剧,我只服此剧。在我高三的年代,每周看看,就很满足了。但可惜的是,二佬郭昶已经远走。郭昶以后,再无笑点。可惜可惜。追悼会那天,看着网上新闻,哭了。

39分钟前
  • even
  • 推荐

看了十多年啦

42分钟前
  • 蓝色卜卜鼠
  • 力荐

说实在的,这部片有点丑化广东人的形象。自从二佬去世后,整部剧的质量就开始每况愈下,甚至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45分钟前
  • Mademoiselle B
  • 较差

为童年周末天气预报后的快乐时光打五星

50分钟前
  • 蕉农
  • 力荐

韩国有《搞笑一家人》,中国就给说有《外来媳妇本地郎》,即使是《家有儿女》、《幸福一家人》、《武林外传》也同样经典,但作为合家欢情景喜剧,最能和《搞笑一家人》比肩的国产家庭伦理情景剧就是这部了。创作非常本土化,融合了国人真实生活环境状况和一些小市民情节都有表现,这就像反应很好的《搞笑一家人》也反应了韩国人民的生活一样。十年以后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妈妈偷偷给自己闺女叫到屋里塞鸡腿,就为了不给另一个有钱亲戚小孩吃,小市民妇女形象栩栩如生,笑死😂。另外就是闹鬼那集,画像那里还真是被吓到了,一般会涉及这个题材的情景喜剧中国大陆还挺少的,《搞笑一家人续集》番外有一集记得是这个,现在找不到那一集了,希望有知道的网友哪天看到这里能告知就好了~

51分钟前
  • Liz
  • 力荐

这个才是真爱!

55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从小学果阵第一次系听表弟阿成推介话睇,第一次睇系阿娇噶豆豉鸭果集,真系好搞笑。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我都变成大学生了。里面噶人都一样陪住我地成长了。。果种情怀,果种用粤语噶氛围我林系其他人完全唔会明噶。虽然依家可能觉得距已经唔再搞笑了或者冇以前咁有味了。但系始终都系一份情怀。。

60分钟前
  • 🍜 𝗟𝗼𝘂
  • 力荐

广东人的集体记忆。每周六日的期盼就是看《外来媳妇本地郎》,每周末最开心最温馨愉悦的时光就是一家人围在饭桌上边吃饭边看《外来媳妇本地郎》,何等欢乐,其乐融融!即便自从阿宗走后,《外》剧原汁原味的西关老屋味所剩无几,但我依然喜欢看这部剧,全因它的底蕴来自这一群演员和正宗的广东味道!

1小时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力荐

归咎存在即合理原则,此剧能长期占据黄金档期堪称下里巴人之典范。直到今天仍时刻迷恋高雅艺术的我历经工作、家庭与生活的磨蚀开始珍惜晚饭后安坐电视机前能开怀一笑的时间,试想生活到了终点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此等破事儿?故此通俗艺术从来都比小众文艺占据着更广阔的市场。PS.最近李力持成为导演后,全剧风向突变,多了很多无谓快板,或许是走向式微的开端。

1小时前
  • woodyfalchion
  • 还行

很优秀的国产情景喜剧,广式幽默看着也很赶劲。

1小时前
  • 只有霸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