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第一年第一季

完结

主演:Fiona Caldwell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宝宝的第一年第一季 剧照 NO.1宝宝的第一年第一季 剧照 NO.2宝宝的第一年第一季 剧照 NO.3

 长篇影评

 1 ) 第一年——超快速生长

ep1:

1.无表情实验

2.谁照顾宝宝更多,谁的催产素更多,无论男女

3.教育方式:立刻回应,让孩子自行选择自己的玩具,孩子的海马体小(知道是一个安全的地方)这样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世界

ep2:first food-宝宝的食物影响免疫系统

1.性别:猴子为不同性别准备不同的奶,钙磷女孩多于男孩(女孩牛产奶量多)

2.固体食物:孩子会自己抓父母的表示他已经愿意接受固体食物了

3.补铁:鱼,红肉,绿叶

4.往嘴里放的微生物:最好一个月就开始接触,早期接触狗的,哮喘概率更大

ep3:爬爬

1.6-8月份爬只是行走前的预演,是这样吗?它不是一个阶段,是人类运动非常重要的部分?

2.假设1)婴儿出生不久就会根据环境变化运动,只不过他们因为重力和肌肉发达原因为达到支撑他们的作用。2天在crowly scste就可以推动自己,

3.一天张多快?是否能缩?一天内0.5-1.65cm一天,可缩

4.面对陡坡已会爬婴儿会不会直接下来?会,但是更多是刚会爬20天以内还没有准确的认知

5.爬是不是必须?不是,他愿意走,怎么整开心舒服都可以

 2 ) 内容笔记

第一集 爱

1、和宝宝的亲密互动会令父母都分泌催产素。

2、养育婴儿的过程中,母亲大脑中的杏仁体被激活,且面积大于父亲的,这意味着母亲会持续“操心”下去,思虑更多。但在男同伴侣通过代孕生子的案例中,这些“父母”也会产生相同的杏仁体。

3、(无表情试验)婴儿具有天生的社交能力,易受到情感影响,能够感受到压力(和父母的积极互动减轻压力水平)。

4、养育方式差异对婴儿影响:婴儿大脑的海马体呈现完全不一样。简而言之,父母多给予婴儿关注和互动,让婴儿感受到十足的安全感,他会腾出更多精力去探索环境。

第二集 食物

1、女儿效应:生育儿子或女儿,母乳的成分、产奶量是不一样的(女儿的钙磷比更高)

2、母乳是“定制的”,独一无二的配方。随着时间改变。某种意义上来说,母乳是一种生理对话方式,回应婴儿的需求。

3、铁元素影响婴儿认知和记忆。重视微量元素缺乏。孕期子宫需储存足够的铁。

4、婴儿早期接触微生物的必要性。接触猫狗有助于降低患哮喘概率。

5、食物和微量元素对孩子的塑造。

第三集 爬行

1、婴儿爬行不是反射动作,是受到大脑控制的。人类天生是四足动物。爬行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渡阶段。

2、成长不是一条曲线,成长or不成长是两个很鲜明的阶段。婴儿身高增长发生在一天之内,突然激增。成长爆发期和婴儿行为的关系。

3、婴儿如何感知爬行动作。实验证明有的婴儿不能判断自己完成不了的情况,有的则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感知自己的极限,甚至寻求策略。

4、爬行不是必然的,并非学走路之前的必经阶段。婴儿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放轻松。

第四集 语言

1、语言对婴儿来说是”声音的连续传播“,他们无时无刻处在这种流动的声源之下,语言有自己的声音,语调就像不同的旋律,类比交响乐。实验证明,婴儿能识别音调的变化。如果我们花时间和宝宝交谈,留心他们在注意什么并加以评论,让他们引导讨论,孩子将会有很强的语言技巧。

2、单词。词汇是语言学习的核心。但婴儿怎么知道单词的起止?这类似于预测哪些音节能可预见的组合。配对试验。出生后的一两年,宝宝能整理语言片段,识别这些音节的组合,从而学会单词。

3、处在双语环境的婴儿要处理两种语言信息,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词汇节奏和音调模式,婴儿对于这些区别和敏感,在婴儿时期学习两种语言相对更容易。

4、语言最重要多方面之一是声音模仿。

第五集 睡眠

1、宝宝能彻夜安睡吗?一个月的时候,宝宝吃和睡并没有清晰的模式,基本是随机的;四个月之内,最初的周期开始形成;八个月的时候,会有模式雏形;一年内出现清晰的模式。

2、睡梦中的抽搐,一次抽搐能产生数百次活动,可能有几千个神经元。婴儿在了解怎样活动四肢、肌肉。

3、睡眠对记忆的影响,睡眠能够帮助婴儿把短期记忆转换到永久位置。

第六集 第一步

1、出生时的新生儿步态是婴儿走路的基础

2、行走改变了骨骼的形状

3、从爬行到走路的转换,伴随着词汇学习速度的急剧增长,这会有终身的影响。学会行走是婴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和父母的互动方式发生了质变。

 3 ) 观剧笔记

1、爸爸越多参与育儿,越有利于其催产素分泌,也就成为更好的养育者;2、养育方式会影响婴儿大脑结构,要给婴儿及时有效的回应,否则将迫使他们自己处理压力;3、母乳居然会根据婴儿不同调配营养成分;4、有菌环境更有益于婴幼儿免疫系统构建;5、不要在孩子没准备好的时候给他第一口固体食物;6、生长曲线并非平滑而是阶梯状的,猛涨期确实存在;7、出生2天的新生儿也能在辅助工具下爬行,但真正独立爬行需要肌肉和骨骼发育到合适状态;8、爬行20周后宝宝具备判断路况和决策适当爬行方式的能力;9、大运动发育并非按部就班,可能有反复,可能会跳过;10、婴儿通过统计方式学习语言,增加交流(对婴儿的表达做出评价和反馈而不是单方面向其输出)有利于快速掌握语言;11、新生儿前3个月没有固定的睡眠模式,没有昼夜节律 到8个月开始形成;12、睡眠有助于记忆力;13、新生儿天生具有走路的能力,但需要等待大脑和身体发育才能实现独立行走。

 4 ) S1

S1E1 爱

●催产素(oxytocin)从孕期到生产处于高水平状态。父母养育婴儿会产生催产素,从而使他们更希望与婴儿联结。

●杏仁核(amygdala)会在母亲生产时被打开,并在一生中担心下一代。部分父亲的杏仁核却只有母亲三分之一大小。然而研究表明,在男同性恋共同养育的情况下,或者在其他人担任固定看护职责的情况下,看护者与通常母亲的杏仁核并无二致。因此,成为父母是一种选择!!!

●婴儿会主动修复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这是他们的内在本能。(面无表情实验)

●越是得不到父母及时回应的婴儿,海马体(hippocampus)越大,海马体与处理压力有关。

S1E2 食物

●生女儿时母乳的钙磷含量比生儿子高。

●母乳会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缺铁宝宝的海马体记忆功能会有障碍。铁锌碘对大脑发育非常重要。

●养猫狗家庭的婴儿在童年时患哮喘等免疫性疾病的概率更低。

 5 ) 一点一滴的成长

Ep1 爸爸只要跟妈妈一样投入 体内的催产素会是一样的 脑里面担心宝宝安危的杏仁核也会变大which爸爸的本来只要妈妈的1/4大 一旦杏仁核被激活就会一直存在 仅六个月的观察 不被及时回应的宝宝 海马体会更大一些 因为要自己想办法处理一些压力

Ep2 每个妈妈的母乳都是不一样的 当宝宝生病妈妈体内也会提高免疫力再通过母乳给宝宝 感觉太神奇了 太无菌的环境对宝宝是不利的 猫猫狗狗不会对宝宝的健康有所影响 反而越早接触越能避免哮喘

Ep3 好感动的一集 看到bb自己摸索着神奇的世界长大真的太好哭了 生长曲线不是连续的 是会有停滞会有爆发期的 开始爬的时候需要家长的引导也需要大胆放手尝试各种环境 才能帮助宝宝感知边界感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育顺序 先爬后走 先走后爬都是可以的 不要因为焦虑而定死界限

Ep4 在双语言的家庭 可以尝试爸爸妈妈各说一种语言 越早开始越好 婴儿时期接受不同语言比青年成年更容易 宝宝开始语言爆发的时候真的很神奇 每一天都会被惊讶到 看着他们笨拙又努力的表达自己 真的很可爱 看了这么多集还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是这部纪录片里的科学家们 很多很多都是大学以后成年以后才走上这条路 他们的探索欲发现的能力观察的耐心看着真的莫名的振奋跟感动

Ep5 睡眠非常重要 保证宝宝充足的睡觉有利于记忆的发育 在宝宝没有将脑袋里的昼夜节律系统联系起来之前 他们的睡眠都是不稳定的 只能慢慢等待

Ep6 不管是在爬行的宝宝还是已经会走路的宝宝 家长的语言引导都非常重要 感觉这集是最没有实际内容的一集了哈哈哈

如今宝宝马上两岁 依稀记得他们每一个第一次 那种喜悦真的无法形容 唯一看完有一个疑问就是第一集里面说的 不被经常回应的宝宝海马体会更大一些 海马体大一点这个不是好的吗?有兴趣的妈妈可以讨论一下 有点迷思这一点

 6 ) 一些笔记

『Netflix』Babies S1E1-6 ●婴儿与父母爱的产生(孕激素、杏仁体:取决于事实看护者而非性别) ●第一口食物:母乳成分完全不同(逐次孕期增量,哺女时多磷确保其成熟期早于男婴,婴儿生病时免疫物质增加) ●爬行:生来会爬,只是无法支撑体重,爬不是走的必要转折阶段 ●说话:能够从韵律中分辨自然语言的连接与停顿方式;用内置的统计方式区分语素 ●睡眠:胎儿生长的非连续性(阶梯性),婴儿初期无稳定的睡眠规律(海马体太小,需要多周期睡眠将短期记忆转为脑前额叶的长期记忆),后期才逐步形成。睡眠影响婴儿的记忆与学习 ●走路:会走路不只增加活动范围,而且对于婴儿的语言掌握极为重要,会走的孩子学习语言能力大幅提升。生来会走路需要的最两种基本步态(支撑和移动),但不会调速。

 短评

大部分很不错 很多知识点以前不知道 但是如果少切换点家庭就好了

4分钟前
  • Iridescence
  • 推荐

虽然感觉有些实验不那么严谨,但是学到了很多小宝宝成长的知识。

7分钟前
  • 不哭
  • 推荐

对于我这种新手妈妈,的确看过对宝宝的生长过程有了更好的理解,也惊叹宝宝的某些天生的技能是多么惊人,我们所需要的就是陪在他们身边,给与帮助和爱,让他们更安全自在,开心地成长!

11分钟前
  • 宝妮的幻想
  • 推荐

2020春节被禁足在家里看的,很开眼界!比如睡眠是为了学习!我要说其实这个技能到现在还没有退化好吗!

15分钟前
  • Lumentza
  • 力荐

每次都可以看睡着,因为有大段的研究内容。还是有收获的。

19分钟前
  • 鸢尾
  • 推荐

1.Love 催乳素的产生与和baby的互动程度有关;2.first food 孕期和辅食期增加铁元素对婴儿的记忆力有帮助;3.Crawling 当婴儿的肌肉力量足以支撑头部时,开始可以爬行;4.First Words 婴儿的语言能力与其识别旋律的能力有关,多反馈和启发练习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5.Sleep 婴儿在1岁左右会形成固定模式,睡眠有助于提高婴儿的记忆力;6.First Steps 婴儿一直拥有走路的能力,多鼓励婴儿走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24分钟前
  • 冰窖口胡同79号
  • 力荐

相当硬核,实际上每一季都是科学家在讲述自己如何力排众议,研究不被看好的课题。他们的努力也告诉我们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实:婴儿的非线性成长、新生儿的crawling本能等等

27分钟前
  • 晃豆豆
  • 推荐

细思极恐的科普:基因为了延续自身设计出了一套严密的连环机制:母亲在怀孕期间催产素激增,生产后仍处于高水平,这会让母亲有照顾婴儿的欲望,而照顾婴儿会让激素持续上升,大脑获得强烈的回报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而催产素激增还会导致杏仁核激活,这会让母亲(或承担主要照顾任务的父亲)睡眠极其敏感,从而能更好地照顾夜间哭闹的婴儿。而杏仁核一旦激活将终生无法恢复!也就是说后半辈子再不可能睡一个好觉了!即使孩子长大,睡眠障碍也不会得到改善。而杏仁核没有被激活的那位仍然会保持很好的睡眠状态。从现在开始要好好珍惜每一个好梦的夜晚~即使今后真的有那么一天,也要戴上隔音耳罩好好睡觉,努力抵抗激素的奴役,任其哭声震天响,我自岿然不动!

30分钟前
  • 刷鞋大王
  • 力荐

对婴儿来说,这个世界太神奇了,对这个世界来说,婴儿太奇妙了……

32分钟前
  • 快乐小金_
  • 力荐

如果爸爸也悉心照顾new baby,那他体内的催产素和妈妈是一样多的🤔母乳是每个妈妈为自己的baby所定制的🤔baby不是慢慢变长的,是有可能很久身高不变,而突然在一天内长高几厘米🤔家里养宠物能提高baby的免疫力🤔有些baby是不会爬直接会走的🤔本来是当下饭纪录片看的,结果看完涨了很多姿势~

35分钟前
  • 小小太阳
  • 力荐

收益匪浅。新生儿真amazing。稍后整理一下笔记。

40分钟前
  • 小黄兔
  • 力荐

每一个宝宝都是奇迹。

43分钟前
  • DIANLIN
  • 力荐

初为人父 深有感触

44分钟前
  • 马戏团的STONE
  • 推荐

孕中晚期看的,十几个宝宝,三十多个科学家研究他们成长中的发展情况。从提出议题到实验、观察,还不错对于未来的宝宝多一点点了解。

47分钟前
  • 推荐

非常scientific,很涨知识~有必要养个修勾了…

51分钟前
  • 7七7
  • 推荐

作为新手爸妈,边带娃边看这个,感觉十分安抚

55分钟前
  • Zach
  • 力荐

和宝妈下饭专用~

59分钟前
  • XA™
  • 推荐

感觉像没完稿的研究拼拼凑凑出来的片子…当娱乐片太闷,当纪录片太松散,当学术片太不严谨…

60分钟前
  • 三匝
  • 还行

婴儿的成长是一个有机整体,营养、运动、智力、情绪的发育相辅相成,并不是单独作用的。铁元素的摄入影响记忆力,蛋白质影响肌肉,钙影响骨骼,大脑发育影响运动机能,运动机能的进步推动大脑发育和语言能力。小baby真神奇

1小时前
  • 长袜子皮皮Dore
  • 力荐

光是看这些宝宝也很养眼。里头的科学家都很斜杠。

1小时前
  • cookie.z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