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第二季

已完结

主演:李·佩斯,斯科特·麦克纳里,麦肯兹·戴维斯,凯瑞·碧许,托比·哈斯,阿莱卡萨·帕拉迪诺,詹姆斯·克伦威尔,R.基斯·哈里斯,梅根·海耶斯,August Emerson,马克·奥布莱恩,比尔·斯汀奇康布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剧照

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1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2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3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4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5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6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13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14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15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16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17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18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19奔腾年代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轰然倒塌的还是暗流涌动的?

如果说第一部的《奔腾年代》只是对于八十年代IT行业日新月异变化的序幕,那么第二季已经在勾画那个时代的大致轮廓了,不过只是限于对大时代的勾画并不能让一个剧集能够继续,更不可能促使更多《奔腾年代》的第三季被众多新剧迷所期待,而这一切当然归功于2015年AMC逆袭推出的第二季《奔腾年代》。它对于本剧中的四位主要角色的性格发展,有着独到的掌控能力,很多人看完第二季,都觉得,原来乔老板还可以这么憋屈!?戈登还能这么悲催!?唐娜还这么忍辱负重!?最关键的是:原来卡梅隆还能这么幼稚无下限!?

咳咳,总的来说,第一季绝对是阳盛阴衰。第一季中乔老板是“巨人”PC部的产品经理,戈登是首席工程师,而卡梅隆虽然是首席编程师,但是还是处于被操控的地位,而唐娜呢?第一季中虽然帮戈登调试过电脑硬件,也在最后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要知道,她在第一季中的形象就是家庭主妇兼职工作而已。而第二季呢?彻底大翻盘,第二季的主角公司不再是卡迪夫了,而是卡梅隆创立的“叛军”,对!你没听错,外汉子内妹子的卡梅隆当了老板了(虽然极度不称职),而唐娜呢?和卡梅隆冰释前嫌,被卡梅隆邀请作为公司的二把手,相当于VP,在女性阶层全面崛起的对比下,男性那边是全面的弱了~~~乔老板在山上修炼一年中,把到了西方能源CEO的宝贝女儿,所以开场后几集几乎沦为吃软饭的形象了,戈登更糟,卡迪夫公司被大公司收购,他CEO之位也随之丧失,开始成为了“家庭煮夫”,不过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由于长期从事电子工作,脑损伤的结果成为了第二季中克拉克夫妇的敏感带,最后的确也一触即发。

其实第二季的主要剧情比第一季要复杂的多,第一季无非是乔老板各种坑爹各种神算,最后算是得到一个不算十分完美的“巨人”电脑,而第二季就不是如此了,整个十集中,前九集乔老板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在剧中的戏份也明显减少,对于李佩斯(乔老板的扮演者)的颜控党来说,的确是个损失,不过等价交换得来的是剧情的丰富和人物的丰满。

下面就来说说我对于本季中四个人物的看法吧!

先说乔老板吧,其实第二季的乔老板真的算真情汉子+被坑专业户,也许是第一季他坑人太多吧,但是要知道,第一季的所谓坑也只是为了最终的产品,也没有对于某个人造成实际的伤害,而第二季乔老板的被坑可不仅仅是面子摩擦了,比如最严重的就是他岳父的出卖,乔老板本着好意帮助卡梅隆进一步拓展“叛军”公司,试图让岳父的西方能源和卡梅隆合作,所以他提出作为中间人,让西方能源收购“叛军”,先是遭到卡梅隆的冷嘲热讽不说,接下来竟然还被岳父摆了一道,西方能源直接窃取了“叛军”的所有客户,这样的做法无疑加深了卡梅隆和乔老板的彻底决裂,而随后,乔老板正在懊悔内疚之时,卡梅隆竟然来了,说知道他没有参与这件坑事,我们善良的乔老板还真的相信了,把卡梅隆的软盘塞进西方能源的电脑中,结果造成了西方能源公司资料的全面泄露,股价直降百分之八,导致乔老板岳父直接下台,而乔老板本人,也依旧成为了自己妻子和岳父憎恨的对象,第二次的替罪羊,当然,和好不容易真心相爱的妻子刚结婚不久的离婚才是对他重重的打击。

当我们正以为乔老板会轻生或者丧失生活斗志的时候,乔老板还是凭借戈登的一直病毒保护软件东山再起(看来80年代的360也是洛阳纸贵啊~~~),相信很多人看到最后乔老板冷峻的眼神和偌大工作间的孤独感能察觉到:第三季的乔老板将要逆天,一洗前耻。对于第二季的乔,我们对他的印象不再是第一季中的不可一世,任意放肆,他开始感到沉重的压迫感,虽然终于找到了自己能真爱一生的那个她,可是生意场上的那些破事,总是将自己至于无尽的道德隘口,你能说乔没有才能吗?是他提出将西方能源的闲时网络租赁给其他公司,这可以说是一个创举,乔老板的很多见解往往一针见血,他总是提出未来时代发展潮流的概念,这就是他在一个团队中为什么总是能处于关键的位置,天才工程师很多,天才编程师也很多,但是能看到未来潮流前线的人却寥寥无几,从另一个角度说,乔老板其实可以看做APPLE的乔布斯。

而戈登呢?他在第二季基本上是在寻找自己和迷失婚姻中度过的,工作上的“下岗”和脑部的损伤,让他的危机感严重加深,他深怕自己时日无多,虽然之前创造了“巨人”,但是他知道他可以做的更好,能创造出更棒的东西,但是身体上的抱恙,加速形成他自己在车库里召集一帮老伙计DIY电脑的想法,另一方面家庭上责任感让他对死亡产生了无限的恐惧,两个年幼的女儿和自己一心事业的老婆,这些放不下的担子都是他不敢让死神剥夺的生命之重,剧集快要结束时,他和唐娜争吵、为了女儿而夫妻和好,但是移居加州的行动注定是另一场不可预测的命运。

唐娜如何呢?彻底的女强人了,能由一个兼顾家人和工作的网络工程师,而成为彻底的创业公司的VP,这样的变化对于唐娜来说是急促的,甚至是在尚未能彻底适应的,就面临着各种风波和情感问题。第二季里压力最大的我感觉应该就是她,乔虽然后来背负很多无辜罪名,但是在生活和工作的时候,却没有唐娜的起早摸黑,却依然不被卡梅隆理解来地煎熬,戈登虽然闲赋在家,创业难启,又有身体遭厄,但是相比于唐娜知道丈夫得病两个月而不和自己说,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她内心的犯罪感背负的沉重戈登又哪里能懂?

整个第二季最令我动容的一幕就是唐娜上班结束准备开车回家,博思和她说:“我知道,你真的很辛苦了,赶快回家休息吧!”虽然语言就那么简单一句,可是唐娜的疲倦和博思的动容,加上天蒙蒙亮的环境,她可能是本季中承受最多的人吧!

而最后说的是卡梅隆,这也是本剧集中我个人比较厌恶的一个角色,凭借自己的编程天赋,将他人的辛苦却经常熟视无睹,最典型的就是唐娜,卡梅隆想把公司变成一个CLUB式的天才潮流地,可是事实是,她又想成立一个公司,可又没有经营一个公司的水平和经验,当她明白这一点时,她知道要请来经验丰富的博思和唐娜,但是又经常武断专行,压根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意见。可能有时候她会表现的很受伤,变成需要别人照顾的小女孩,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我行我素的专制独裁者,而正好与她提倡在“叛军”公司中施行众人平等,没有职务相抵触,犹记得她在后半期,面对西方能源公司的收购时,她并没有做到让公司的每个人投票共同决定公司的发展,而是在被惹火之后,只是像一只被别人揭短后小兽,苍白地宣称:“这是我的公司!”

呵呵,这是何等的可笑啊!

而与乔对她的愧疚相比,她把乔当做一个一辈子不愿见,既然见了得利用的工具,这是令人唏嘘不已的,本来看了第一季后,对她虽然已经有些反感了,但是怜惜之感尚存,而第二季结束,当她还期盼被自己伤害的小男友会和她一起飞到加州时,我已经对她彻底无感了,编剧是不是打算在第三季继续将把卡梅隆黑到底的工作一以贯之,我表示这个可以进行,毕竟一个天才女已经积攒这么多的负关注,再加一点也无伤大雅。

总的来说 ,第二季的《奔腾年代》是更吸引人了,如果你看过两季的《奔腾年代》,对于第三季是否依然科技感十足不一定会放在首位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剧情的走向应该是更有趣的关注点,AMC已经宣布了第三季将在2016年继续播出。喜欢本剧集的朋友别错过哦!



 2 ) 剧透

虽然佩佩向女配求婚,但是感觉最后没戏。感觉他和女配互动时眼神缥缈,不是那种深爱,只有感激和信任。反正感觉他心思不在女配身上。他和卡卡隔空打电脑游戏和网上聊天时很专注,而且不知道对方是谁,感觉两人最后还是有戏。加上开头是他们的曾经同居的时光,而且imdb上显示女配只出现3集。赶快让女配走。虽然她人不错,但我是女主控,绝对的女主派。
瘦老板出狱了,女主去接。感觉很有父女的感情,很温暖

 3 ) 为什么喜欢Joe MacMillan

9点废了,不能同步博客= = 难得写回字啊!_(:з」∠)_

        嗯,注定沦为花痴文。暂不提。就是越来越不会说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总会辩证的看待事物,所谓的中庸?越来越不在意与人分享,也许是自己逐渐自信起来,自信自己的三观,喜好,喜欢自己,所以才不用别人来打扰。

        第二季追完,生平第一次追美剧,挺心塞。这一季的剧情稍混乱,主要是多点叙事,隔个一周要把每一条线回忆起来还真是痛苦。这一季的Joe着墨不多,但仍是故事的核心。昨晚看完第二遍,才有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其实还不错,编剧有心机。不过观众爱的是第一季那个自私狂妄,掌控全局的霸道总裁,谁还要看虎落平阳的故事啊。但确实也是在第二季,Joe这个人物才完整,当风光不在,野心不在,一个真实的人类才展现在我们眼前。
        当一个人以过往的全部经验,生命热情去投入,去期待成功时,失败所带来的遭难体验不亚于地球毁灭。第一季的剧终看到他脱下革履西装,背上行囊去寻找母亲。母亲,一个人的最终情感归宿,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关键因素,从Joe的身上我大概能猜出他的母亲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然后带有一点矫枉过正的,仍旧偏执,暴戾。第二季一开始,奥斯汀的隐居生活,颓唐、发胖的Joe,些许惨不忍赌。身边有一个女人,Sara,重逢也是很戏剧性。是不是当人无法把握一些事情,无法继续正确的看待自己时,就会迷信?星座,缘分,冥冥注定什么的,不失为效果很好的安慰剂。他们遇见了,母亲的影子,也注定了故事的结局。
 
       如果不是Sara,我相信Joe也还是会找到一根救命稻草然后重新站起来,可惜是遇见的Sara。一个百万富翁的女儿,一个文艺女青年。非常矛盾的个体,很能吸引Joe,而Joe的才智,热情,同时也让在离婚阴影中的Sara看到一丝光明。两个人都相信会朝着美好生活前进,但好像一开始就有哪里不对,嗯,并没有坦诚相对。就是这一点,才越努力越背道而驰。Sara父亲的介入,又使得Joe的命运更加坎坷。终于见识了大德州父亲的姿态,女婿根本就是屁,不管多能干,女儿不高兴,立马滚。当然,百万富翁还是比较有修养,非常绅士的咄咄逼人。寄人篱下哪能不低头呢,看着Joe的重新开始,说实话蛮虐的,还好他并不是甘于如此的人,灵敏的职业嗅觉,完全佩服,若能遇到真心赏识他的人,真心理解他的人,我想,会看到他的成功。
 
         当Joe按着人们的标准,主要是Sara,去改变,去重塑生活,去真诚待人。我想,比逃避更难的是伪装。给我的感觉就像忍辱偷生,就像逼自己去相信一些原本觉得很可笑的事情,给自己洗脑,还看着Sara笑着说,一切都值得。那么一个强势的女人,即使是理解你,相信你,又如何?理解、相信何其有限和空洞,然而强势的性格则是很难改变的。她是一个很不错的心灵慰藉,但根本就没有走进你的世界,不是吗?不然最后怎么会有机会让Cameron玩弄?
        最后的Joe彻底黑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The real security is trusting no one. 这是我二十岁就明白的道理,顺序刚刚相反,接受起来仍然很挣扎很困难。就忽然觉得,二十代初期是在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过了几年,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类,虽然很多突破自己的三观,但更加奉行存在即合理的观点。我们抵抗世界,也就是抵抗被同化,抵抗变成自己曾经鄙视的人罢了。
 
        好像并没有点题,说为什么喜欢Joe,还是想起那五个字,天真而热情。热情自然不用说,为了目标,为了成功,多么疯狂。在第一季里已经被迷得七荤八素。天真的是,他以为变成”正常人“就会拥有,拥有更好的。然而人们仍是冷漠的看着他的变化,依旧不信任他。他天真的认为至少妻子会相信他,岳父不会让他当背锅侠。他天真的重视着传统道德情感,简直不敢想象。其实在家庭情感缺失、事业失败迷茫中,他是渴望一个完整家庭的。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一个完美的合作伙伴。他之所以无法完全放下Cameron,只是因为才华。一个似曾相识的自己,如果两人的情感纠葛少一些,都理智些,就像和Godan,也许,就不会这么作死了。她也曾是他坦诚相对的那个人,只是彼此太相似,越靠近越是互相伤害。最后,也是,谁认真谁就输的道理。果真女人狠起心来比蛇蝎更甚,也许有人认为Joe活该,是他自己种的恶果,就像Donna。但是女人们也不该否认是他带领了你们,像个摆渡人,颇有点过河拆桥的味道。还好Godan很理解他,毕竟是在创业道路上沟通得最多的人。身体近了心就远了,soulmate千万要控制住这个平衡啊。
 
        我喜欢Joe,喜欢他不仅有高挑的身材,英俊的脸庞,迷人的嗓音,更喜欢他是不可预知的,充满无数可能性的,聪明的,有激情的,有顽强生命力的。像一个挑战,明知道是抓不住的,除非他自己愿意。试想会是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够站在他身旁?Sara不是,即使她有强大的内心,最后也受不了他说起Cameron时,那闪闪发亮的眼睛。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想必是经历过一些刻骨的感情才使自己更加纯粹,总有一个让你充满灵感,让你感到生命的脉络的人,让你念念不忘。我在这里说得好听,也并不敢保证当我真正面对时是否可以如此冷静、理智。也怕被骗,被伤害啊。
 
        看完第二遍,觉得好心累,很投入的去理解角色,不敢想象演绎Joe的人承受着怎样的压力。尤其是最后几集,很多很复杂的情感要表达,很细致的演也需要观众很细致的看,若不是脑残粉,我想这样的观众并不多,这样一部偏重于人物内心的剧惨遭滑铁卢也并不意外。Lee这次也是全身心投入去演,去揣摩角色,"I feel exhausted. It's personal and challenging. It's just hard. You find yourself living in big emotion. You're living this complicated character. He's a powerful person, but the Gods hate him." 他又发现了自己与角色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不管那么多,他是理解Joe的,足够。有印象很深,很喜欢的几段表演,其实和岳父的对手戏都很喜欢,两个差不多的人的对决,还有就是Joe表露内心的时候,很少,但很深刻。他真的把每个表情所要表达的情绪都做到了,且不做作,不露痕迹,很棒不是吗?
        喜欢听他的访谈,很放松的,又有一些关于他自己的小事情,尽管他极力的保护自己的隐私,但还是想多了解他一点。他总是把角色置于前端,自己退后退后再退后,这就是专业,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很好啦,能让我遇见那么多喜欢的角色。但是还是要远离真实的他,过自己的生活就好,何必太在意一个并没有交集的人每天在干什么呢?朝着他的方向就好,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4 ) 信任缺失才是最致命的

    拖了好几天终于看了最后一集(总得有始有终啊),这剧要是有第三季也简直............
     大家跟着郁闷了一整季的Joe最后一刻反转,倒是意料之中的事儿,尽管编剧已成后妈了,Joe 以他的个性来说,始终是看得最远的那个(困扰他的就是缺钱,说服金主们来投资他的idea实在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戈登对他惺惺相惜的原因,这几个人本可以联手征服世界的,但是人性就是那么个奇怪的东西,彼此之间信任缺失是最致命的
      全靠演员的卖力出演才硬撑了两季,看得都好辛苦,各位还是散了吧,找个靠谱点的剧
     (佩佩你减肥好么.........)

 5 ) 如何理解Joe这个人

只是随想随写了,我不是在下定论,只是从第一季到第一集的一个感觉。
后面随着一集一集出来不断修改和添加吧。
我现在做的工作,等于是在揣摩编剧对他性格进行设定时建的那个模型。


毫无疑问,Joe是个非常非常聪明,而且对好东西极有辨识度的人,他有前瞻性,有实行力,是个builder——没有他,卡迪夫的个人电脑绝对无法成局。只是,他似乎一直没有办法将天赋发挥到淋漓尽致,总是磕磕碰碰,伤害到别人最后伤害自己。
Joe这个人,其实苦于无法跟外人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他的外表,那些商业上的夸夸其谈,还有张嘴就来的谎话,其实都是用来保护他自己内心的——可能还是童年受了很深的伤害。Joe的内心真的就是个小男孩。这样一来,他在做事的时候,自我不能跟他的社会人格所使用的管理方法融会贯通。也就是说,假使他去忽悠团队做事,他需要先关闭自己的内心,然后扮演一下那个bitch的总裁Joe——这个时候真正敏感的人就会回过味儿来,咦,他该不会在忽悠我吧(参见Cameron总能识破他就是个典型)。他是做法和自我是两张皮,而真正做得好的职业经理人——请参见他爹,他爹就是融汇贯通的能人,真正强的人扮演管理者和正派人已经人戏不分了。好的大公司主管能把腹黑和撕逼都藏在正派人的优雅表演之下。
但也就是因为这个,Joe其实比他爹真实,更有创造力。


所以,在这里我只集中谈他身上比较负面的因素。
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要理解Joe这个人物,其实至关重要的是理解他的童年和父母。
不平顺的父母关系给Joe的童年生活带来很大冲击,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他今天的性格。
第一季,Joe的父母关系其实已经可见一斑。父亲是极为精明和现实的职业经理人,在现实世界里很吃得开,按他自我标榜的,就是“能做成实事”。母亲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家,空有灵性,无法在现实世界获得认同,导致要靠吸毒排解心中块垒。这样一对夫妇,如果情商不是特别高能够取长补短,后者非常容易憎恨前者——互为镜子的时候,有人是看不得伴侣有自己没有的东西的,因为更容易衬得自己什么都没有。
如果他们相爱,或者其中一个人还爱另外一个人,那就更杯具,因为他们还分不开,只能互相折磨,倒霉的是孩子。从第一季Joe父亲的只言片语看,似乎父亲一直比较容忍母亲(所以可能他确实还是爱她的),一直忍耐到Joe上小学,直到妻子嗑药失手伤了儿子,触碰了父亲的底线,才不得不把母亲送走。
这个导致父母分开的结,不知道是不是他后来一口咬定父亲恨他的理由之一。


Joe应该是非常爱自己父亲的,他大学念商科,最后进IBM都说明了这一点,他一开始就在努力仿效父亲,希望获得他的肯定。
 但是Joe的爹这辈子都是职业经理人的命,在IBM这个大盘子里左右逢源,而Joe是个创造者,让他模仿父亲过一辈子,去坐他爹的位置只会憋屈痛苦,因为做职业经理人不需要这么多的特质。其实Joe父亲后期对他的指导作用是极少的,他的管教更像某种抑制。打个比方,我觉得他父亲和他,就像鹦鹉窝里生了只鹰出来,鹦鹉爸爸搞不好会拔掉鹰的爪子。如果Joe能在精神和生活方式上认同他父亲,他也不会离开IBM了。
最后,真正理解Joe的,或者与他更同质的,可能是Sara的父亲,那也是个手狠的创造者。如果第一季里Boz和卡迪夫的内森是这样的,他早就安定下来或者认清自己了,因为找到了同样量级的标杆。
母亲在Joe身上激发出来的,除了爱,更多的应该是不安全感和恐惧(从屋顶跌落然后再失去母亲,小Joe估计是身心俱伤了)。Joe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其实是个空壳子,没有真正的创造力,没有真材实料,只会耍嘴皮子。这种恐惧,就是他母亲的痛苦留给他的后遗症。他为母亲辩护的时候,还会粉饰一下说她有梦想,Joe的父亲则毫不留情:她那只是嗑药High。
这种症状导致他不断地去追求和向往那些和空壳子截然相反的人和事物。
1 他为什么离开IBM去做一台电脑?可能对他来说,在IBM证明自己不是空壳子的机会太少了,在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要做的是从1到100,而不是从0到1。无论是证明自己,释放自己的天性,还是真正获得父亲尊重,他最应该做的事都不该是仿效——所以他疯狂地想靠自己去真正构建出一个什么。这团火(其实是内心的恐惧)烧得Joe不顾一切地想证明自己。
2 第一季,他说自己和设计师Simon的恋情,说的很妙:i wanted to be him.他不是说我爱他,而是说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像simon那样能够从0到1构建出一个东西的才华横溢的人。
3 他对Cam的兴趣根源也来源于她有构建能力和独创性,他认为她是tomorrow,没有了这种独创性,Cam那些性格上与他的类似和不羁,对于他来说也许根本什么都不是。
4 Joe在卡迪夫要钱的时候遇到戈登,戈登还是对他过去的作用给予了肯定,所以他对戈登说的话也是心怀感激的:你是个builder。这已经是他的最高赞美了,可见他对创造这事多么耿耿于怀。他和戈登未来是一定有戏的,彼此都还互相认可,也都理解对方的价值。
5 第一季,在得知母亲在去世之前其实还活了10几年的真相之后,Joe失控得水淹IBM。之后,他花了那样长的时间去各地查探母亲的事,其实是试图控制和面对母亲留给自己(只是个空壳,没有独创性)的恐惧。
他后来跟父亲说的很直白,我走这一趟是想搞清楚我有多少像她,有多少像你。父亲的回答其实是深谙他内心的:感谢上帝你更像我。


但是他并未释怀。


所以第一季的最后,当Cam说出你不过是个空壳子的评价的时候,才正中Joe的痛处。被一个他引为同类的有独创性的人否定,这简直是噩梦成真(当然,Joe是不会管自己之前怎么伤害过对方了,他是个很自我的人)。而且还是从一个最亲近的人嘴里说出的,这直接导致他自信心的崩溃,失控后躲入森林。
所以在第二季一开始,Joe会惧怕到卡迪夫去面对过去的那些人,而且最后也没有打官司去要自己的钱。他和大老板内森对峙时,只能隐隐看到一点点当年Joe的影子,他还没有办法调整回自信满满反唇相讥的状态。再加上Joe的理性也知道,自己确实亏欠这个公司,所以才没有去要回对他来说非常关键的一笔钱——没有这钱,他就没办法重新开始。
所以说,Cam最后给他的这一击,太TM致命了,她本能的就知道怎么击中Joe。第一季最后,Joe失控烧车直接跟这事有关。


这个时候Sara出现了。Sara的职业设定是记者,这很有趣,编剧应该是考虑过这点的,因为记者能够提供一个相对中肯的来自正常社会的评价体系。
Joe当时已经经历了最大程度的自我否定,跌入低谷。遇到Sara,一方面,他信任她,两人经历年纪都相若却不是一类人,所以他知道她不可能像Cam那么狠地伤害自己。另外一方面,就是Sara给Joe提供了一个中立的温和的疗伤环境。一味支持他和否定其他人都帮助不了Joe,他欺骗不了自己。所以当Sara很公平地告诉他,他伤害了别人,但没有他,卡迪夫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他才会由衷感激她。
她用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帮助他自省和重建了信心。对此时的Joe来说,温柔、理性的Sara是一剂良药。但以后Joe恢复了就未必了,她的理性和原则可能是他的障碍——因为她老让他觉得自己是错的。而且,其实有些正派人是很轴的,他们坚持真理是为了自己在潜意识里的成就感,就像李尔王的三女儿考狄利娅一样,Sara就有点这个意思。


但是这笔钱的问题很要命。
这就回到了之前第一季的问题,Joe一开始为什么选中德州(硅草原)创业,而不是硅谷。
道理非常简单,一个IBM前销售凭借嘴炮在德州开始的机会比在硅谷多一些。
德州人比较财大气粗,那里老牌能源企业很多。而当时德州的科技企业,多是以航天技术、电子设备这种比较殷实的硬件开发和制造起家的公司,里面多的是戈登这种老实巴交的工程师和Bozz这种没什么心机的高管——Bozz一看他的业绩都没做调查就聘用他了。Joe搞得定这里的卡迪夫,但是他未必能一下搞定硅谷的那些鬼精灵,那边新锐更多一些。
所以他第一季会建议Cam去硅谷,但他可从来没说过自己要去。硅谷四处都是Cam这样的,动辄挑战他的权威,他干嘛要去自取其辱?不如在这边欺负欺负戈登。
但是他已经在IBM和德州自毁前程,所以只有去硅谷碰运气。但还是那个问题,一个IBM前销售+笔记本电脑产品经理(还烧了自家货),在硅谷取得话事权也不容易,所以他需要那笔钱——他只有自己做老板才有机会去挑选那些前沿技术,为自己所用。
这笔钱意味着他能重新开始,他必须拿到。


这下问题就来了,Sara的父亲有钱。矛盾从此展开。


Joe是一个在必要的时候,什么都会做的人——他这样做的最隐秘的动机就是证明自己,而且驱逐自己内心的恐惧。
Sara,就目前看,是个外柔内刚有原则的女人,批评过去的Joe是一回事(这里面隐含的前提是他们俩都认为Joe会发生改变),但目睹他再次什么都干,是另外一回事。她和她的原则很容易成为第一季的Joe的障碍——我觉得她在原则问题上会略像Donna。而Cam倒真是跟Joe一样,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
如果Sara是个普通女孩,Joe也会出于此时的亲密、感激和依赖向她求婚——此刻,他应该是真诚的。但是我相信,因为这笔创业的钱对Joe如此重要,而他又没有从卡迪夫拿到,他还是会不择手段去搞钱——这么说吧,假如求完婚,他发现另外一个女人有钱,而只有结婚一途才能得到这笔启动资金,我相信他权衡再三会跟Sara分手去跟这个女人结婚的。
这样反而简单些,因为无非是实用主义而已,Sara会伤心,但是也会很快看透这个人move on,两个人不必在一起互相折磨。
但这笔钱现在把Joe绑在了Sara身边,而且他会在Sara父亲那里受到挫折。不管他是被未来老丈人欺负了,还是他被逼急了什么都做,毫无下限,他们两人一定会互相伤害。
Joe其实是个非常脆弱和不稳定的人,他不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无耻和坚不可摧。他伤害了Sara,就是伤害了他自己内心公平理性的那一面,他自己迟早也会尝到苦果。
如果他真的是个人渣或者哪怕真的理性到底的话,那他早都拿到卡迪夫的钱了——他也不会烧货了。
实际上,他是一个还无法妥善管理自己欲望、激情和理性的小孩子。


Joe对cam,始终有着向往,回去找她不奇怪。但我认为他如果这次回转,对她不再是互相吸引的爱了,或者至少是有所防备的和想利用的。
还是那个问题,从根本上说,他执着于她,是认为她代表希望——这点其实是很功利的,和当年他渴望Simon是一回事。他对真正有才华的人总是呈现出一种很奇怪的渴望被虐渴望拥有对方的才能和驯服的心理。
但我觉得以他的性格,他内心对Cam肯定是计较的,等内心完全恢复,他迟早要以某种方式报复。因为她是第一个被允许走入他世界的人,却用这个特权伤害了他。而且Cam的出身被设置成较差的,她在第一季里展露的教养、情商恐怕很难跟Joe持续下去。


一切就看他如何管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恐惧和欲望了。搞好了就大家都好,搞不好就渣了。
如果按照李佩佩最后说的,他演得精疲力尽,我不认为这一季会有什么好结局,至少过程蛮疯狂。因为以李佩佩的明媚性格最后是很难去理解一个不断伤害自己所爱的人或者不断去破坏原则的人的。
当然也还有一个可能是胖佩佩还要在这个剧里减肥……没的吃,所以精疲力尽……


至于第一季里透露出的Joe的背景,我在这个影评里写的够多了,请戳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421787/

PS.这集佩佩真是胖到惨不忍睹……我只好说,好吧,也许他是为了表现Joe心情不好暴食做的牺牲吧……我tm真是亲妈粉啊

这个剧第一季,本身编剧就有些不合理和很突兀的地方,其实都是被李佩佩的表演给带过去了,他表现出的精英狂傲气质和内心的脆弱感形成了绝妙的反差。Joe这个人物不落俗套,几个演员的表演都相对准确,所以是演员们一起拯救了这部剧。
而在第一季,草根出身疯疯癫癫的cameron的所谓天才真的被放大了(不怪演员怪编剧)。懂点行的都知道,她那所谓的人机对话界面是很平庸的一个想法(还拖累了硬件表现),就连那年在Comdex上让Joe心塞的苹果图形界面机都因为不兼容和性价比不好,不久就从市场消失匿迹了。从管理角度看,cameron这种不顾市场,不顾平衡,非常自我的程序员,根本就不该存在在一个硬件公司里——从长远看,只要你有个靠谱的项目经理,你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儿头天才程序员——这种人对团队的伤害远大于对项目的建设。
其实凭心而论,Joe在第一季做的商业决定没一个在商业上是有太大错误的,除了发癫烧车。Cam才是典型的低情商和公私不分。
我本来认为,这个冲突原本是为了引出Joe的精神危机的,而且会给后面Joe的奋起和Cam的失败埋下伏笔,谁知道了第二季,居然开始以她的疯疯癫癫毫无下限弄出一条创业线来了。弄出就弄出了吧,结果延续了那么多集,还让她死抱自己那点所谓的天赋不放,不停地认为被背叛了,一直压着Joe打。
本来,我挺喜欢Cam性格里聪明,有判断力的部分,也被她第二季这种没完没了作死弄烦了。
Joe真的不介意去为搅黄一个投资跟人上床,但他未必会在办公室里小偷小摸逢人便睡或者去偷邻居的电。有目的和疯癫还是有区别的。群众明显要看的是Joe炫酷帅精英款上线横扫一切。而Cam这部分疯疯癫癫的创业真的很粗糙很难看——这是要表现Cam的天才不羁?我看到的净是在一个成熟的契约社会里居然有这样为了创业可以毫无下限的奇葩表现。想看精英和Joe的受众基本上没兴趣看屌丝创业。前三集光靠Cam的奇葩不羁行为就可以掉不少粉了——Donna不停地给她搞出来的事擦屁股,导致她的魅力相比第一季也大减,从女神终于成了cam絮絮叨叨的老妈子。
所以说,坑爹啊,这编剧的Picture太大了——这个剧其实是用第二季十集定生死的。而编剧在第二集把线索全部写散了,Joe又一反常态萎靡不振迟迟不上线,弄出这么个低收视率真是让人心塞啊。
编剧大人们,你们第三集再“努把力”这剧就要毁了。

呃?看起来Joe找对方向了,去做IDC了?
大家的概念其实是这样演变的:运营商建骨干网,不断建——企业建自己的系统和应用,不断建——于是——建了太多,无论骨干网更新还是企业的系统都冗余,而且也很花钱——于是有人出来:我建一个internet data center,你干脆租赁我的存储计算能力好了——这其实就是初代的云呀
但是搞到2000年,资本市场忽然发现第一代互联网公司顶多提供内容整合,功能不多,估值过高了,于是整体这些公司的股市表现就都崩塌了。没办法,基础功能受限制,脑洞开不大)巴菲特就是在那时候大出风头。泡沫一崩坏,自然也连累那些做IDC的人。
那个时代跟现在不同,移动互联没有办法实现,不可能想现在这样,衣食住行都跟互联网挂钩。
但是IDC这个可以租赁空间、计算能力的概念肯定是正确的——云计算就是这么来的。

————————————————————————


好吧,我要说,目前看,以这个节奏,人设这样,这么散,再加上这个群众基础和这么小众的题材,又不是Case by case,此剧大概不会有下一季了。

 6 ) 关于第二季的一些猜想【个人看法】

1.最期待:肯定就是Cameron和Donna那条线(嗯对就是百合组)。看了一下第二季的人物介绍感觉mutiny这边应该是主线,涉及到了互联网以及线上聊天室,总之各种燃。不过这剧是在一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中的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不晓得编剧会怎么把人物填补到时代大背景中。我猜估计就是像Mad Man那种方式,把人物的命运和当时的历史潮流联系到一起。期待和时代的关系更紧密一点。不过希望不要像上一季那样最后一刻被苹果暴虐了!真是好惨。。

2.关于主角的关系:我大胆猜一下Donna和Gordon会离婚,第一季的时候就以为他们会离婚了。。不是我不想让他们在一起,只是根据这种剧情类美剧的一般套路,要想一直拍下去,人物关系肯定会不停变化,不然就没什么意思了。如果这个剧可以一直续订,还挺期待他们的两个小孩子的戏份的,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但也说不好,编剧的神脑洞我也从来没有get过。。

至于Joe,官方给的说法好像是跟他的白富美前女友都过上小日子了。。有点接受无能啊【你不是搞基么?!你怎么不搞基了?!我还想看你搞基呢!】不过还是相当期待,毕竟有新角色的加入。
再说,既然Joe的设定就是双性恋,肯定不会白设定的,所以还是可以随便期待一下。。
那个前女友应该不是常驻角色,所以估计只有一些感情线,跟主线估计没什么关系(她好像是个撰稿人什么的,老爸卖石油的?反正和卖电脑没什么关系。)她可能是Joe想要改变自己的一种体现。最后估计也不会在一起吧,原理跟Donna跟Gordon同理,这种剧不是谈恋爱的画风,而且像这种Commitment在美剧里本来就很不靠谱(所以我看第一季67集的时候觉得画风略诡异。。不过我很喜欢Cameron)

对了Cameron也是找了个小哥,新加的角色,也是mutiny的,估计是程序员之类的。【是一个比他更厉害的黑客】忘了他长啥样了不过感觉特别期待!!好想看!!感觉我个人比较喜欢学理科的人。但是应该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太年轻。

话说我好喜欢Boz的!!知道他回归第二季特别高兴。他应该跟第一季有比较明显的角色变化,我猜就是扮演Cameron的“父亲”的角色,给她一些工作上和人生上的经验,肯定会比前一集重要很多。

第二季应该和Cardiff没什么关系了(官方说公司被Nathan卖掉了)。只是不知道Gordon和Joe会以怎样的方式加入Mutiny,感觉怎么加进来都是怪怪的,不知道他们能干啥。。预告片里Joe说的something big应该指的是互联网的起步。挺期待四人组的合并的。
先这样~

————————————————————————————————————————

去IMDb看了一下,Cameron新找的小哥叫Tom Rendon(Mark O'Brien饰),是一个新雇员,比较傲慢,很帅。感觉他在第二季里挺重要的,有九集的戏份,基本可以确定是主角了。好期待啊~ Sara只有前三集,所以之前猜的她和主线没有什么关系应该是对的,可以稍微放心一下。。我觉得她只有三集太少了,可能是IMDb还没有更新。(其实我觉得Aleksa也挺漂亮的,只是不太喜欢她那个角色的设定,感觉很狗血,一个感情受挫的富家女,觉得她只想找一个人爱自己然后过过小日子,好没意思)

关于两个新演员再稍微介绍一下:
Sara Wheeler的扮演者Aleksa Palladino(妈呀她的名字好难打。。)之前演过基本演绎法,出现的集数的第二季第15集,演了一个被当成嫌疑犯的芭蕾舞女演员。我个人觉得她在基本演绎法里挺美的,尤其是一头红发特别有感觉。(而且她还和米勒福睡过呵呵)那一集我的印象还挺深的,所以看到她演过基本演绎法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不过她在卖电脑里好像头发是黑色的,而且预告片里看起来,有点老,等播了的时候再评价吧。

Tom Rendon的扮演者Mark O'Brien,我觉得他长得好面熟,有点像保罗·贝坦尼。有一点值得说的是他演过汉尼拔,在第二季9,10两集演一个幻想自己是野兽,改装机械到处杀人,看过的人应该记得,感觉他那个角色让人印象挺深的。

总之,特别期待!

 短评

根源上Sara和Joe不合适,灵魂不相通啊。本来好感和关注度已完全偏移Mutiny线,e09以后,又觉得Joe和Cam前所未有地配。和硅谷倒是有点类似,第一季节奏叙事主线清晰,到S2风格衔接明显断链。但这种混乱也正好,是故事发展至此应有的混乱。咯噔季末剃胡子日常,抱走我Boz

4分钟前
  • 撒拖
  • 力荐

cameron真是个傻逼,我受不了了。即使有李佩佩的脸我也看不下去了,再见。

6分钟前
  • [已注销]
  • 较差

胖佩佩 ^ ^ Cameron蠢得不忍直视……

7分钟前
  • AMD
  • 推荐

这个女主角 和伦敦生活的那个女主角

8分钟前
  • retnuhreed
  • 推荐

两个女人当家做主,两个男人沦为配角,真有意思。Cameron人设略有点捉急,为了剧情制造冲突的感觉。超级暖男Tom出现了,要是他和Joe之间我大概会选Tom吧。

13分钟前
  • Tao
  • 推荐

Life's a bitch n' welcome to Cal.

16分钟前
  • reiwureka
  • 力荐

人物个性鲜明内心描写细致是本剧最大的优点,但Cam主角光环太重导致性格缺陷还得到各种青睐,Joe每次反败为胜后都要被虐惨,Gordon一家更是鸡蛋里挑骨头一样的制造冲突,还有每集固定的Mutiny遇到危机-顺利解决-更进一步的模式,只是觉得编剧一定是不懂IT这行。估计是不会续订了。

21分钟前
  • Enjoy🌈Rachel
  • 推荐

coding小哥太帅了好不真实

26分钟前
  • gui
  • 推荐

防病毒软件的诞生。

31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音乐依然很带感!我一直很欣赏第一季中总裁的性格和作风,商人必须具备狼性,拭目以待第二季的走向!第一集首尾的打游戏呼应了,看到监狱画面还是不由自主的想到了TWD

34分钟前
  • 663
  • 力荐

先行者们

39分钟前
  • 老王要不忘初心
  • 力荐

啊啊啊啊啊!还是抓心挠肺地想看!ᕙ(⇀‸↼‵‵)ᕗ

44分钟前
  • 比巴卜小馒头
  • 力荐

卧槽,完全是中大奖的感觉!没想到居然真的还有第二季!!

45分钟前
  • Hypo Hare
  • 力荐

虽然后面几集感情戏份太重,但是主线还是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这一季是两位女性创业者担纲,一次次在绝境中挣扎求存。这是我认为拍得最好的IT题材的电视剧。下一季应该进入Internet时代了。

47分钟前
  • qmigh
  • 力荐

donna和gordon的萌点就在于不论遇到什么难题,他们都是扶持着一起走下去。boz is so sweet。妈的整整九集sara和tom都做了炮灰就为了让joe和cam复合。以及第二季完全没有像第一季一样的兴奋元素!但就为了把电视当电影拍的构图我也要多给一星。

50分钟前
  • Clefairy
  • 推荐

确实没法看了,矛盾制造得过于刻意、密集,把剧情淹没了,特别像国产婆媳关系剧。

51分钟前
  • 灭灭
  • 还行

从第一季的手提电脑到第二季的网络游戏、聊天室、设备服务、杀毒软件......他们是八十年代硅谷创业浪潮的一个缩影

56分钟前
  • KA
  • 力荐

热血沸腾

57分钟前
  • 207
  • 力荐

这部稍微差点

1小时前
  • 管哩员
  • 推荐

吸引观众的是回味科技的发展,感概天才们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

1小时前
  • Jan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