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

已完结

主演:杜淳,苗圃,富大龙,侯天来,储智博,吕中,韩童生,曹力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9

 剧照

走西口 剧照 NO.1走西口 剧照 NO.2走西口 剧照 NO.3走西口 剧照 NO.4走西口 剧照 NO.5走西口 剧照 NO.6走西口 剧照 NO.13走西口 剧照 NO.14走西口 剧照 NO.15走西口 剧照 NO.16走西口 剧照 NO.17走西口 剧照 NO.18走西口 剧照 NO.19走西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不评了,转别人的一个评价.

 田耀祖:一面是个色厉内荏、报复心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反面人物,一面又有着护犊情深的人性;有时还插浑打科,令人爆笑一场。这是个可恨可悲的小人物,又不乏小丑的可怜可爱。他的个性多是从他的语言反映出来。
  
  给土匪刘一刀做眼线,是他在枪指着脑袋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也是他为早日赎回田家大院,所采取的聚财手段。“仁义礼智信”的家训,在他,基本上都要加个“不”字。与土匪们打交道,他恨不得摆脱他们,又自知无力抗衡,只会在背后喃喃咒骂。
  
  他与徐木匠的对手戏,颇为搞笑。这一正一反两个人,是情敌,又有共同关心保护的对象。正所谓休戚相关。与徐木匠的交锋上,每一次,他都是理屈而词不穷,最后反而把徐木匠抢白得起身开溜;他手无缚鸡之力,斗勇方面不行,对着人的背影唾弃,或跳着脚的咒骂,是他的拿手好戏;对待徐木匠方面很多细节,都能体现出他的挟私怨报复与良知未泯的矛盾:他虽然咒骂着让徐木匠死,却在徐被通缉时,叮嘱“小心别给人打死了”,甚至在最后,他想阻挡徐木匠回山西与他老婆淑贞成亲,怂恿刘一刀抢劫时,仍然不愿伤他性命,而是一再叮嘱:这次分红的钱他统统不要,只要徐木匠这个人,而且一定要活口。
  
  中国人的护犊情深,在他身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对儿子田青自是百般呵护,在梁满囤休妻再娶之后,他为给女儿报仇,施行了一系列阴谋诡计,不仅令梁满囤的生意血本无归,也令他伤尽脸面。这些因爱而生的报复心机令人心惊;他自知罪孽深重,为了得到与后辈亲近的机会,不惜多年来隐瞒自己的身份。然而骨子里,对亲情与父纲不无向往,他让女婿梁满囤认他做干爹,连声呼唤,连声答应;又借着醉酒,死乞白赖让田青认他做干爹。——他是个无余地回头的浪荡子,又是个可悲的父亲。
  
  梁满囤:和田青的家训类同,他的处世格言,多是“我爹说……我爹说……”。然而他是个从小被纵容着长大的穷孩子,爹娘娇惯他,年长他九岁媳妇儿丹丹凡事依从他,惯出他的自私、“蔫儿坏”;在走西口路上的惨痛经历,以及在皮匠铺,裘老板为考验他,把他放置于一个残酷的生存环境下。所有种种,使得他爹传授给他的那些淳朴的为人处世原则,在他心里被严重扭曲。他成为一个见利忘义的负心郎,一朝得志语无伦次,以至于不识好歹,恩将仇报,为虎作伥。在梁满囤身上,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阶级局限性:农民的狭隘偏执,商人的唯利是图,暴发户的轻狂乖张。
  
  然而梁满囤也是可怜的。身边的田青是一面镜子,处处照见他的不足、愚蠢。田青各方面的成功得意,是压在他头顶的大山,他没有田青的文韬武略,没有田青的长相出众,也没有他的聪明才智。要寻找翻身的机会,要出人头地,势必得寻找捷径,付出代价。这便是背叛田青的姐姐丹丹,给裘老板做上门女婿。
  
  梁满囤也是善良的。迫于裘氏父女的压力,他不敢孝顺爹娘,偷偷让何先生给爹娘十块大洋;在他破产翻身后,命令巧巧给他端洗脚水,却又心疼她怀有身孕,把脚盆从她手里接过。及至后来,他把房契还给田青,为夺取那笔可令田青起死回生的货款而丧命。
  
  梁满囤的表现,一直令人看不入眼,可你对他却恨不起来。他承受屈辱的耐力,他的自卑,莫不让人心生同情。梁满囤只是个农民子弟,他接受的训诫,只能够做一个出蛮力不需动大脑的农民。而从商之道,首先是儒学。故成功者多为儒商,后来他在待人方面,向田青学习,只是,在从商之后才开始的启蒙,来得太晚了。

 2 ) 还算不错

初看《走西口》,我是充满排斥情绪的,因为总是出现配音有问题,同时对于故事情节感觉略显俗气,但是深入以后发现故事情节还是非常不错的,同时对于从《樱桃》到《走西口》的演技深深的佩服。

 3 ) 故事人人会讲,只是精彩与否的区别罢了

故事人人会讲,只是精彩与否的区别罢了.

我妈对今年cctv1的开年戏很期待,

看到一半儿就评价一句,

跟<闯关东>没法比呀!

这里只想说说角色,

几个主角(田青,豆花,木匠,王子)为了向"高大全"的高度靠拢显得费力不讨好,

反到是反面角色(满囤,田耀祖)还有其它几个配角很得人心.

可惜了几个扮演主角的演员了.

也觉得可惜了好题材.

......

 4 ) 看到第11集,再也看不下去了!

  本来对央视这部开年大戏抱有很大希望,想好好学习一下主人公的奋斗精神,但看到第11集实在看不下去了,田青太完美了,完美的太不真实了:
  1 同龄人中长得最帅 完美
  2 所有人都打不过他(包括那个混迹多年的二寨主) 完美
  3 读过多书 在当时的情况下 完美
  4 出身当地最大家 后来败落 后来又起 完美
  5 11集前重来没有做过一件错事 包括当土匪里的好人当的那么完美
  6 最漂亮的女人被他遇到 并全都喜欢他 包括在土匪寨子
  7 遇到任何事情都有人出手相救 完美
  ........很多 很多

   也可能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人,但他离我们太遥远了,本来还想从其它人的身上看到一些真实的东西,但到第11集,我实在看不下去,不知道在douban的朋友怎么看,你们觉得应该继续看下去吗?

 5 ) 演员杜淳的上乘之作--《走西口》

提起演员杜淳,我对他的印象除了他早期出演的一些谍战剧诸如《五十一号兵站》、《敌营十八年》等,还有就是那部2009年央视一套开年大戏《走西口》中的田青。剧中的他在走西口的过程中被迫当过土匪、坐过冤狱、甚至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他仍然坚持着田家的祖训“仁义礼智信”,并将其运用到做人和做生意当中,展现了一代晋商文化的内涵。

田家是山西祁县的大户人家,但由于田耀祖赌博成性,终将家产全部输光,淑贞带着年幼的田青和田丹丹被赶出田家大院,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因此田青从小就被寄予厚望,立誓长大后一定要赎回田家大院。后来因为500块大洋,田青一行被迫走上了走西口之路,一路摸爬滚打,当过裘家的外柜,开过估衣铺,后来还开了志同贸易公司,去恰克图开展皮革贸易等等,终是赎回了田家大院。这一路走来,他始终以田家祖训为思想指南,没有做过偏离正确人生轨道的事情。当窦华向他表白时,他守着当初对翠翠的誓言,绝不违背;当裘掌柜要把他招为上门女婿飞黄腾达时,他也绝不动摇;面对于他有知遇之恩的裘掌柜,生死之交的大个子和梁家老夫妇,他也都是有恩必报;对于做生意,他也有自己的见解,终是事业有成。

创立志同贸易公司

田青的成功离不开母亲淑贞的教育,更离不开田家祖训对他的影响,田家虽然是商贾之家,但是家里也萦绕着书香门第之风,田家的大门上虽然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仁义礼智信”金匾,但是家里对于现下当局也有自己的见解,绝不是一味的愚忠。就如田青的奶奶,刚开始我并未对这位老人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以为她就是一个足不出户的老太太,但是一集看下来,我对她彻底改观。她时常将田家祖训挂在嘴边,对于儿子田耀祖的不争气,她恨铁不成钢,养不教,母之过;她虽上了年纪,但依然好学;

对于重伤的革命党人徐木匠,她不顾危险要救下他,很是仁义;

甚至对徐木匠说出她对当下时局的理解,年纪大却不守旧;当得知田耀祖已经将田家大院输出去了,她也没想赖账,当即就搬了出去。最后给儿媳赔礼道歉并托付好孙子田青之后,撒手西归。

田青的母亲淑贞也是一位坚强不屈、贤良大义的女性,在丈夫将她也输给夏三之后,她坚贞不屈地抵抗着,在徐木匠的帮助下,她艰难地带着两个孩子,并教给他们田家的祖训“仁义礼智信”。田青正是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才有了一副好的品行,最后她深明大义地将赎回来的田家大院又卖了出去,用来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

淑贞反抗夏三

《走西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将田家祖训“仁义礼智信”上升到了民族大义层面。剧的结尾,田青跟随诺颜王子再一次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这一次他不再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赎回田家大院,而是去干一件真正伟大的事业——革命,豆花为他唱了那首《走西口》送别……

这部剧与前面解说过的《闯关东》有些类似,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人口大迁徙,虽然《走西口》的收视非常可观,但本人私以为《走西口》在故事上没有《闯关东》那样精彩。看了《走西口》的片头,我会觉得这部剧主要是要展现几代山西人在走西口的道路上的艰辛和百折不挠,因为那个片头曲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磅礴大气,但是看完之后我发现这部剧主要还是围绕着田青一行人的爱恨情仇展开,虽然后期将这个主题进行了升华,加入了民族大义,但对于走西口这个主题还是稍显单薄。当然以上观点属于个人见解,不管怎么说,这部剧仍然值得一看。有意思的是杜淳的父亲杜志国演绎的刘一刀是剧中田青的死对头,剧外父子剧内仇人,父子飙戏,等你来看哦。关注微信公众号 又见旧时光 更多精彩继续……

 6 ) (转)走西口观后感

从剧中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民情风俗,看到了军阀混战和政府的官僚腐败;也从田青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代青年的成长和看到了社会发展的希望。 从田家大院遗训的变革,也反映了这一点:田家有一块乾隆皇帝御赐金匾,上书“仁、义、礼、智、信”为田家的家训。田老太太对它的解释是:大忠大爱是为仁;大孝大勇是为义;修齐治平是为礼;大恩大恕是为智;公平合理是为信。后来田青《走西口》创立了“志同贸易公司”,而公司的训诫仍为“仁、义、礼、智、信”。他接受革命党人诺颜王子、徐木匠(宝音)的影响,其意被徐木匠修正为:天下一统为仁;民族兴亡为义;自强不息为礼;福亏自营为智;以义取利为信。后来田青从一个努力复兴家业的年轻人,逐渐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熏陶,成为一个忧国忧民,为之求翻身解放的共产党人。重新赋予了“仁、义、礼、智、信”新的内涵::世界大同为仁;祖国山河为义;家国天下为礼;刚柔并济为智;一诺千金为信。而为之奋斗。 《走西口》既描述了山西人走西口的艰辛与悲凉,是一部山西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历程;也写了我们党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成长壮大的历程。 我之所以喜欢《走西口》的姐妹篇《闯关东》,是因为我在参加革命前闯过关东。幼小时妈妈给唱的儿歌,就是“我娃亲,我娃亲,我娃大了走关东,毛兰布,幞头青,虾米、海带吃不清”。我曾经在辽宁清原县的一个叫谦聚海的烧锅(酿酒厂)和沈阳中街天益堂中西大药房当过学徒。同样我也喜欢《走西口》,因为我的祖辈也走口外。《走西口》是走包头,而“走口外”是指出了张家口的大境门,就是“口外”了。我们家是以“走口外”经商起家的,爷爷他早年在库伦(现在的外蒙古乌兰巴托)附近,开设了一个农场。一是种植;二是做皮毛和茶叶生意。父亲毕瑞万和哥哥毕秀珍都去过。那里容易赚钱,但是往返非常艰辛。听父亲讲,爷爷在那里还成过家。俄国十月革命后,外蒙独立,生意无法继续做了,就都回来了。积累了一些财富,置房子买地,家庭兴旺了起来,…… 。 我之所以喜欢《走西口》这部戏,不但因为《走西口》是一部气势磅礴,描述了那个历史时期山西人用血泪、坚忍、诚信勇往直前的经历,是一部讲述中华民族为了生存而顽强拼搏的作品;而且因为自己本身和自己的家庭也有相似的经历,看了它引起我对往事的无限思念。 看了它,同样也可以激发人们继承祖辈自强不息的精神。

 短评

没钱买米都吃观音土了,妆容服装却还是那么精致😂😂 这就是为了体验生活吗?

6分钟前
  • 双层芝士
  • 很差

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人口大迁移。

10分钟前
  • 小妖哪里跑
  • 力荐

说实话,挺喜欢富大龙的满囤,演技派,也喜欢苗圃,都是演技派。

14分钟前
  • 丑小鸭cxy
  • 推荐

记忆中最深的就是走西口的那首歌,朗朗上口,还有杜淳的演技真的特别棒!

15分钟前
  • 随风的蒲公英
  • 还行

还不错,不过对于普通话加个俺就装方言表示不满

17分钟前
  • 90
  • 还行

梁满囤给人印象深刻!

22分钟前
  • 施小璐
  • 推荐

晋商文化

24分钟前
  • 纸老虎
  • 力荐

因为大秦帝国被富大龙圈粉跑去看的老剧,只能说赢在了题材上,却并没有感觉到期待中那种历史变革和晋商文化的厚重感,结尾烂了,有点失望。男主一直这么伟光正没有什么成长变化,反倒不如梁满囤的角色丰满。

27分钟前
  • longrui916
  • 还行

还是和老妈一起看过的电视剧

32分钟前
  • 小时候
  • 推荐

演员倒是演得不错,剧情有点看不下去了

33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还行

那个时代的故事,我保持沉默就好。

35分钟前
  • 今小心
  • 推荐

富大龙演的真不错,就记住他了。

40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推荐

天天和老爸在土豆上看

41分钟前
  • hullomoon
  • 力荐

杜淳的演技真很好,苗圃也很漂亮。反应在那时的社会环境,普通百姓的生活艰难困苦和自强不息。

42分钟前
  • 爱情海
  • 还行

哥哥,你走西口……到现在我都记得这个歌。喜欢杜淳这中成熟的男人,苗圃挺漂亮的,还有梁满囤儿,富大龙真的是把这个角色要活了,前期的傻后期的坏都演绎的淋漓尽致。好演员好剧本好演技,必须五星。

46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杜淳出道时期的剧都很好看,他很适合演这类正剧。

48分钟前
  • 暖暖的阳光
  • 推荐

歌很原生态,听习惯了挺好听的

50分钟前
  • Mermaid
  • 推荐

那会的杜淳还没一头扎进偶像剧不出来,富大龙演的满囤已经表现出超强的演技,还有苗圃,那会的电视剧一溜年轻的演技派。希望多些这样的年代剧。

52分钟前
  • 周男神的迷妹YL
  • 推荐

当时还很喜欢男主的,不过现在没感觉了,杜淳可惜了,当年资源那么好,央一开年大戏

5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很中国 味很浓

59分钟前
  • 王呆呆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