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驱魔师

已完结

主演:张东润,朴成焄,甘宇成,金桐俊,李侑菲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1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2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3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4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5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6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13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14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15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16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17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18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19朝鲜驱魔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朝鲜驱魔师韩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一部基于朝鲜建国的历史事实上,添加有关恶灵和驱魔主义题材想象力的作品。围绕着太宗和两个儿子忠宁、让宁之间错综复杂的欲望,以及与觊觎这份欲望的恶灵展开对决。讲述没有足够力量推翻古王朝的李成桂和先祖穆祖、翼祖、桓祖为了建国而寻求教皇厅的帮助,教皇厅支持朝鲜建国,以取代佛教国家“高丽”。为了获得全新的臣民,当时动员的是西域的驱魔师以及驱魔师召唤来的不死生物,朝鲜建国后,被李氏王朝彻底杀害的隐匿的不死生物们再次复活而引发的故事。  张东润将在《朝鲜驱魔师》中饰演的忠宁大君是因为相信所有天赐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所以可以对所有人贫富贵贱无差别对待的人物。  甘宇成在《朝鲜驱魔师》中饰演太宗,他是为加强王权、排除外戚,不惜牺牲许多无辜的人,最终甚至会抛弃亲儿子的人物。  朴成勋将在剧中饰演的是唯我独尊、充满自信的让宁大君,他拥有权力指向型的火辣性格,为建设自己的王国,与支持自己的大臣们一起,使朝鲜陷入了混乱之中。  郑惠成则饰演"国巫党"巫华一角。失去了所有的家人,独自一人幸存下来。从七岁开始就充满了神气。十岁那年开始被培养成巫女。摇滚藏獒:乘风破浪红绒花史塔西喜剧美国狼人在伦敦水中仙致命的过错毛侠神童2007奇遇天缘极速前进第二十季半月交响曲奇迹三雄之扑克游戏入地无门黑水岭幸福爱人空中大灌篮:新传奇热巴情高中锋,矮教练上海伦巴活人墓混混拳王撕裂记忆体2022伴你高飞1997尝试第一季我为喜剧狂第三季十三邀·夏日特别版我的青春在丝路爱在炊烟袅袅时杨德财征婚亚特兰蒂斯的阴谋九月刊终结的炽天使三小强得不到的男人警察世家第九季一吻定情第二季灵猫集神的战士步步深陷签约幽会候车大厅真狗秀雷米特杯失窃记拼爹年代是王者啊?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万字长评 | 被腰斩停播的韩剧《朝鲜驱魔师》,背后触碰了哪些历史文化因素?

 韩国SBS电视台砸巨资拍摄的另一古装丧尸剧《朝鲜驱魔师》由于某些场景被批过度「中国化」而犯众怒,惨遭停播下架,首当其冲成为政治正确下的影视牺牲品。有道是,无论是哪一国也罢,民族史学和史观源自于近现代化的「国家-民族」概念,以循着民族和国家为主的所建构起来的历史脉络,正如同把意识形态强加于历史之上。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史」,必须为忠于国家和民族认同找寻理据与解释,利则团结国人、同仇敌忾,弊则产生过激反应,制造敌我仇恨与冲突。套中国的政治解释,只要对某些历史事件与人物之研究给予客观评价,或是提供主流史观以外的观点或视角,即会被认为是「翻案」或「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民族主义史观的主调是「大一统」观念,但现代的民族国家大一统又非彼昔日皇朝的大一统,后者是文化与政治乃至地理的共同体,这个包括了日本、韩国(朝鲜)、琉球、越南等的「东亚文化圈」或「汉字文化圈」,历史上深受中原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以中原历代王朝及其文化作为借鉴和学习的典范,同时又包涵政治、军事与经贸、交通等因素在内的古时区域秩序。随着西学东渐和现代化冲击,导致许多概念开始演变为以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历史范式,即便中共建构起一套多民族体系的历史发展逻辑,但往往不甚估计历史发展的多元脉络和复杂性,在国家-民族主义史观的建构下,现代的「大一统」观念不仅强调对内的领土主权统一,在民族和语言文化上也建构企图一统和狭隘化,却经常弄巧反拙,将文化圈内外一概都是认定是源自于我、自古便属于我的…云云,不仅无益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共处,对客观求实的历史学而言更是百害无一利。 相反地,韩国亦将旧王朝时期的历史对外政策,视为一种「事大主义」行为,韩国民族主义于十九世纪末期崛起后,开始以事大主义(即事奉他国为中心)来审视自身的衰败与不振,以此同时当然为了彰显本身是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之余,「华夷观」根深蒂固的文化因素实也占有一席之地,或也已逐渐转化为韩国民族主义的核心价值,以中华秩序(如近世的小中华思想和排清意识;以及近代遭日本并吞和殖民等)为参照,承先启后建构了韩民族的历史体系。再经由反抗殖民统治和反对事大主义的民族主义背景,近现代民族主义者对历史、民族、疆域等给予重新诠释,强化自身的独立自主和民族认同。正如王元周所称,传统时代的事大历史已经成为韩国的耻辱史。 《朝鲜驱魔师》人物关系图 这种殖民时期兴起的「新史观运动」同样也弄巧反拙,创造出了「韩国起源论」,强调韩民族自古以来的统一和独立性,在物质文化或是领土争议有各种新异的定义和解说,来证明自古便属于我、源自于我…云云,除了事实也掺杂许多网络流传的假新闻,目的也无异于服膺于自身的民族主义,借以塑造反韩情绪。相反的,韩国也同样会以自身持有的历史观来激起反中情绪,渐渐地已不是历史的争议性问题,反而牵扯至泛政治化的现象中。 约十五年前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端午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两国或民族之间的争议和互斥上似乎就未曾停止过,孰不知许多的争议点都是东亚文化圈共有的文化遗产,此点的争议明显较为薄弱一些,基本较为容易驳倒和化解纠纷。但随着近期两国间的外交关系持续不和,民族史观冲突再度藉由网路和媒体等传播,使问题更趋于激化。去年十二月,中国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四川发源的腌制蔬菜「泡菜」的认证,惟此「Pao Cai」并非韩国泡菜「Kimchi」,如同江陵端午祭只是韩国自身的传统习俗,并非代表端午节的道理一样,却爆发两国网民的激烈论战,甚至一度还延伸至「韩服」和「参鸡汤」的争论。   《朝鲜驱魔师》招惹争议的神父吃月饼和皮蛋一幕。 两国论战牵扯「东北工程」 不过最具争议性的,当属多年来争吵不休的边界领土主权与历史争议,就《朝鲜驱魔师》被腰斩的因素背后,就有「东北工程」这个个争论。「东北工程」全名为「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是2002年由中国社科院与东北三省联合设立的历史研究项目,旨在搜集、翻译和研究中国东北边疆、古国、地理、民族等历史,历时五年。由于现实政治考量,尤其触及到高句丽争议和边境领土争端,故被韩国视为有歪曲和窜改历史之嫌,与韩国本身国史和历史定义相驳。纵观世界上存有边界地区领土争端的国家,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疆域就如同历代的政权,并非自古即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空而变迁和伸缩。现代国家建立后,边界和领土主权的塑造凸显了国家属性,取代了人口活动和地理空间范围的模糊性,成为明确的划分和管辖统治范围。「东北工程」就是根据目前的国家行政方式,涵盖中韩边疆的古国如古朝鲜、高句丽、渤海国等,将其统一修订为中国史,都隶属「中国」的地方政权。 「东北工程」计划最显著的结论是证实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历史的边疆民族政权,否定高句丽与朝鲜/韩民族的正统王朝存在着继承或必然关系,这就是韩方对「东北工程」最初的认识并开始做出回应和争论的起点。而韩国的反应也相当积极,政府方面继而设立研究单位,媒体与民间也互应加持。2006年至2009年以降,韩国电视台陆续推出了高句丽有关的历史剧,如2006年MBC的《朱蒙》;2007年SBS的《渊盖苏文》、2006年至2007年MBC的《太王四神记》;2008年KBS的《风之国》以及2011年的《广开土太王》等相继涌现,间中亦有以渤海国开国君主的《大祚荣》(KBS,2006-07年),也就不甚奇怪了。 「东北工程」此刻再度被提起,很大程度是中国民族主义乘「大国崛起」之势,开始积极向周边邻国「宣示主权」(claimation),对主张拥有或实际领有的领土主权范围的历史进行概括,如以之抗衡韩国的历史文化争论。如韩国近期就发现中国百度百科将出生于吉林省内间岛(今中国吉林省龙井市邻近北韩国界的沙洲范围)韩国独立运动家兼诗人尹东柱列为「中国国籍」和「中国朝鲜族爱国诗人」,引发民族主义学者-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徐坰德再次发起全民鞭笞,抨击中国「文化霸权」,企图扭曲历史。   年初引发历史与边境问题争议的尹东柱在百度百科「被中国人」事件,图为中国所立于吉林省龙井市明东村的尹东柱故居石碑,指尹东柱为「中国朝鲜族」。 尹东柱出身的间岛数百年来便有朝鲜游民垦殖,在大韩帝国于1897年独立后,该区域便一直陷于领土争议问题,再经日、俄等列强干预,间岛的领土争夺更爆发数次流血冲突,惟日本并吞大韩帝国前夕,日方单方面与清廷签订《间岛协议》,将争议地区归清廷,而朝鲜人可持续居留当地,日本在此也实行间接统治。朝鲜人又普遍延续旧称中国东北为「满洲」,所以尹东柱称故乡为「满洲」,间岛地区在日韩合并后也一直是反日独立运动的温床,曾爆发多起日军镇反与军民反日游击战争等事件。1932年满洲国建国后,间岛曾一度建省,居民多为朝鲜人与日人,直到二战结束后才逐步由中国收复。所以,忽略了这些历史细节与复杂性,那要宣示什么有何难处?只是难免会被耻笑也是现实。 《朝鲜驱魔师》正是这些种种争议达到高峰期的「替罪羊」。剧中的争议点如招待西方神父时所出现的中国食物、布景和服饰等,剧组有指出场景由于设在明朝与朝鲜的边疆,所以才会以中国风情的道具来突出边疆色彩。此话听起来相当敷衍,若这只是一部仅以朝鲜时代充背景、人物进行虚拟化的古装丧尸片,问题应该不大。但麻烦就出在这部丧尸片想以真实历史人物作为设定,问题可就大了。由于编剧朴继玉此前以KUSO朝鲜哲宗(1831-1864)的王妃金昭容为主的穿越剧《哲仁王后》爆红,或许本着能创意持续打造娱乐亮点,孰知却因不察世态而触犯众怒。 明代初期与朝鲜王朝关系的确立 李氏朝鲜王朝奉明朝为正朔、「袭大明衣冠」,被明列为藩属国和特许朝贡贸易关系亦是历史事实。但朝鲜太祖李旦(李成桂)、定宗李芳果乃至太宗李芳远的开国初期,却并非后世所知般,那么地顺遂自然。待辽东局势于洪武末年大抵稳定,明成祖(永乐帝朱棣)在晚年迁都北京后,两国间的朝贡与贸易才逐渐频繁和旺盛。朝鲜的北部与东北边境一带,又与女真人的活动区域交叠,被朝鲜人称为「野人」或「蛮人」。朝鲜太祖在辽东战局不稳之时招抚和北拓疆土,强纳女真人部落朝贡归顺亦引起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的不满,两国在开国初期都在收复疆土问题上不断引发矛盾。此外,朝鲜王朝同时也面临女真人的进袭,直到世宗李祹(李芳远之子)开始采取积极军事政策,巩固了东北边界的统治权。至于所谓的「尊明/中华」思想,是迟至十五世纪末借两国朝贡贸易日渐频繁后,以及十六世纪后性理学在朝鲜王朝的蓬勃发展,才逐渐总结出的认同关系。   朝鲜太祖李成桂御真。 高丽王朝于十三世纪中期臣服于蒙古帝国,无论是政治或文化上,曾一度受到蒙古的深刻影响。李成桂篡位之前,高丽末年同时与新兴的明朝和北撤的蒙古帝国(北元)间摇摆不定,游离在两股敌对势力的夹缝中求存。李成桂的父亲李子春,蒙古名为吾鲁思不花(Ulus Bukha),世袭掌管斡东千户所(今北韩咸镜北道恩德郡)的「达鲁花赤」(Darughachi,地方级别最高长官) 。 元末时期,高丽在恭愍王的统治下开始摆脱蒙古帝国统治,继而出兵收复北方疆域,李子春在高丽军北伐时归附,李成桂因而出仕高丽,屡次立下战功,镇守双城总管府(今北韩咸镜南道永兴郡)。明朝于洪武廿一年(1388)也欲收复东北边疆失地,于辽东设置铁岭卫,导致高丽禑王随之与明交恶,外交上反而亲近北元,企图派军征伐辽东。李成桂乘势在威化岛发动政变班师回京(开京,今北韩开城市),废黜禑王并掌控国家军政大权,继而于洪武廿五年(1392)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但是,李成桂同样未放弃开疆扩土,任内依然持续征伐北方。 朝鲜王朝建立以后,李成桂多次叩求明朝册封以求获得统治的正统合法性,却未能获得明太祖的认可,基于当时的外交现实与国内政治尚不稳定(高丽被明太祖《皇明祖训》列为「不征之国」,即不干预高丽内政),也碍于李成桂篡高丽王权之故,或是对新的朝鲜王朝抱有疑虑。因此,李成桂有生之年仅能在内称王,明朝视之为掌握实权的「权知高丽国事」和后来的「权知朝鲜国事」,而无法获得颁授诰命和金印,惟朝鲜改朝换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朝鲜国王正式获得明朝的册封和承认,是李成桂之子太宗李芳远当权时期。当时明朝也因明太祖逝世后,爆发了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与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的「靖难之变」。无独有偶的是,靖安君李芳远在洪武卅一年(1398)、即太祖李成桂晚年,以「立嫡为长」之故发动政变,杀害被立为王世子的幼子李芳硕及其少傅-开国功臣郑道传后,逼迫父亲「禅让」王权于仲兄李芳果(朝鲜定宗),是为「戊寅靖社」。随后局势更趋纷乱,除了觊觎王位的李芳远,李成桂四子李芳干自认应当顺位立嫡(三子李芳毅无意继承),不出两年再度爆发「庚辰靖社」,双方冲突交战;后李芳远成功击败和流放李芳干,以「立嫡为长」的长幼顺序,被定宗立为王世子,巩固了其王位继承者的身份。   韩国1990年代大河剧,以李芳远为主角的《龙之泪》中,有一幕谈及方孝孺咒骂永乐帝「燕贼篡位」。 有学者便认为无独有偶的,朝鲜的「靖社」与明代的「靖难」爆发于同一时间点,李芳远也有意借明朝王权内斗来达致目的。建文二年,同时也是朝鲜定宗二年(1400)十二月,定宗最终「禅让」王位予李芳远,即朝鲜太宗。太宗甫一即位便立刻派出使节上奏此事。明惠宗顾虑辽东军迫于压力,又担忧朝鲜将乘势发难,所以急忙出使朝鲜,于次年正式册封太宗为朝鲜国王,确立了朝鲜君主的正统性。但随着战局有利燕王,朝鲜迅速转移效忠对象,待燕王登基为帝(明成祖),明朝便出使赐予诰命、金印和冕服等,正式确立了两国的宗藩关系和朝贡贸易体系。所以,明初的中韩边界背景极为复杂,所谓的「中国」概念有必要数度厘清。 朝鲜王朝初期的接待饮食 高丽中后期历经蒙古帝国的统治,饮食文化一定程度上深受蒙古统治者所引进的外来文化与习俗所影响。高丽贵族除了引进肉食文化、乳制品、水果饮料等,也根据自身的烹饪方法和就地食材进行改造和在地化。 朝鲜前期在接待明朝使臣的膳食方面鲜有记录,主要是因万历年朝鲜倭乱时期(1592-1598)多数朝鲜王朝前期的仪轨如丧葬、山陵、礼节、册封等等的官方编纂文献已亡轶于战火,以致万历廿八年(1600)朝鲜宣祖须下令重新编制各种仪轨。所以,记录接待外国使节与仪式的《迎接都监仪轨》,最早也只有万历卅六年(1608)针对宣祖时期(1567-1608)的迎宾记录,距离明代与朝鲜王朝初期已经相当久远。即便是朝鲜王朝初期继承了高丽末期的饮食文化,宫廷或贵族也不至于提供皮蛋和月饼来招待外宾,而是更接近在地饮食文化或食材所烹调的酒膳。 《朝鲜驱魔师》剧组敷衍一番的解释,之所以引起公愤实也不意外。就如同2003年MBC电视台的名剧《大长今》其中一幕就以「满汉全席」来招待明朝使臣,无疑是滑稽当失误了。 朝鲜太宗李芳远的历史评价 朝鲜太宗李芳远的历史评价褒贬不一,《朝鲜驱魔师》被指将李芳远塑造成虐杀成性的暴君,是对韩国历史和国家的羞辱。亦不过,韩国人本身其实也并非不知李芳远弑弟、铲除异己以篡夺王位的争议行径。只是多数韩国人担心的是「抹黑」实际存在的历史人物,会影响人们尤其是小孩对历史的认知,其实更像是对国家与民族观历史坚定不移的「认同」。碰巧的是,近年来有关李芳远的影视作品竟不少,从2011年SBS电视台的《树大深根》与2015年的《六龙飞天》,以及电影《情欲王朝》,都凸显了李芳远的野心与不满,或残暴冷酷的个性;直至2019年JTBC播出的《我的王国》,李芳远的角色塑造都是正反面兼具,不会刻意避开或掩盖,何以唯独《朝鲜驱魔师》一剧就「历史不正确」?   电影《情欲王朝》2015(左),和电视剧《我的王国》的靖安君李芳远,皆由张赫领衔主演。 论是非功过而言,李芳远即位前后对旧制度的改革功不可没,一举废除和改正了延续自高丽王国末期纷乱和崩坏的制度,在外交和内政等各层面上,根本解决初期的危机。李芳远在「茂寅靖社」将与其交恶的宰相郑道传杀害,然如取消私兵制和对军队的集中控制的主张,其实乃源自郑氏,而李芳远得益拥兵自重,竟也得益于私兵制。李芳远得势后,碍于如郑道传般的相权可能会威胁王权,李芳远亦将开国时继承高丽、坐拥相权的「都评议使司」改为大权缩小的、以「三政丞」(领议政、左议政、右议政)为主辅佐国政的「议政府」。主要的政府事务则交由直接向君主负责的「六曹」(吏曹、礼曹、兵曹、工曹、刑曹、户曹),是为「六朝直启制」,奠基了朝鲜王朝的「一府六曹」官制。明朝与朝鲜皆继承元朝中书省的六部制度,只是明太祖初年废中书省和罢黜相制,将权力集中于君主;而朝鲜王朝则不废相,而是将宰相集中的权力削弱和分化。此外,太宗也下令修订和扩充了早年的法典-《经济元六典》(或《元六典》),借以反映新的制度和语言结构,重新制订为《元六典》和《续六典》等。 朝鲜近世至近现代行政区域的行政区划基础「朝鲜八道」,亦于太宗执政时期正式确立,基本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稳定了国内局势后,太宗为了巩固边防军事和宣示主权利益,在位时(即便退为太上王)多次征伐东北的女真人和对日本对马岛「倭寇」用兵,以有效控制朝鲜王朝南北疆域的宗主与贸易权。明朝与朝鲜开国后反复在东北疆域和女真人归属问题上争执不断,即便明太祖和成祖都答允铁岭卫的南界让予朝鲜,太宗却于永乐八年(1410)把当地在两国间游移不定、同属建州女真的毛怜卫指挥使把儿逊诱杀,以确保朝鲜辖内的女真人;却也由于此,朝鲜王朝对边疆的女真人长期征战,《朝鲜驱魔师》对太宗有「屠杀咸州百姓」的描述也并非全然虚构,但触及「史观」问题,难免被视为禁忌。 立储与外戚问题的源头 虽然《朝鲜驱魔师》已遭腰斩,但其另一插曲是太宗李芳远的两名子嗣的继位问题与宗室关系。众所周知,后来继承王位的是世宗李祹,由于对文化和科技发展方面贡献繁多,被韩国人赞颂和尊为「世宗大王」。但太宗在位时,按嫡长制度所立的王世子先是让宁大君李禔,而太宗深知天智聪颖兼好学忠宁大君李祹,比随性和豪放的李禔更适合继承王位,最终决定罢黜李禔,于永乐十六年(1418)改立李祹为王世子,进而禅位为太上王。有说是太宗的眼光精准,其在政治上的执着与细心栽培,最终完善了朝鲜王朝的行政体制,并选择了适当的王子继承和施展王业。 在太宗父子之间不得不提的,尚有让宁大君与世宗的生母—元敬王后闵氏,而《朝鲜驱魔师》的历史背景参考之处,元敬王后与太宗的夫妻关系和后宫之争也占了一定分量。闽氏出身高丽望族的骊兴闵氏,父亲为朝鲜王朝开国功臣闵霁,于太宗即位后被封骊兴府院君(国丈爵位正一品)。元敬王后出身不凡,一路支持和辅佐李芳远夺权登位,父亲与四名弟弟因参与「靖社」立功被因功封爵。太宗执政后,闵氏父子毫无疑虑持续干政,而元敬王后也因嫉妒太宗临幸侍女和频立嫔御而深感不满,与太宗关系失和,屡次引起后宫危机。况且,太宗的体制改革是为了巩固和加强王权统治,因此有必要杜绝骊兴闵氏的外戚干政以除后患。所以当丈人闵霁逝世后,太宗最先于永乐八年(1410)赐死被弹劾流放的闵无咎与闵无疾;永乐十三年(1415),闵无悔、闵无恤又因大言不惭遭弹劾并逐出汉城(今首尔),次年被治罪赐死,彻底将骊兴闵氏清出政局。元敬王后虽然幸免于难,即便世宗即位后晋升王太后,但因家族一门遭到整肃而郁郁寡欢,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薨殁。 只是,王位之争和外戚干政问题仅缓和一时,在世宗逝世后再度死灰复燃。景泰四年(1453),世宗的次子首阳大君李瑈便借「癸酉靖难」,软禁端宗李弘暐(李瑈长兄文宗李珦之子),整肃和流放反对政变的兄弟和朝廷官员。首阳大君于两年后逼端宗「禅让」后登位,是为朝鲜世祖。世祖同样对巩固王权、军权与法制等进行改革和补充,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任何的政治势力都将借着制度化和调适,来影响和干预时局。协助世祖登位的功勋与子嗣逐渐形成一股势力并垄断朝政,与后续君主扶持而崛起的士林派官僚抗衡,导致朋党政治的崛起,导致历代君主周旋于各种党争与士祸,延续了几个世纪之久。与朋党政治相伴的固然是外戚,在历代的王位继承问题的勾心斗角上,与牵引政局的官僚朋党同时制约着王位与王朝的命运。   朝鲜王朝初期君主世袭图 综观而言,《朝鲜驱魔师》的腰斩除了剧组的疏忽和大意,未能仔细观察世态,以及把一些触动「史观」的问题处理好。而且,此剧也基本与「中国化」无太大出入,大抵可确定是中韩两国在历史文化论战与争锋相对下的牺牲品。若硬要说是扭曲历史或贬低历史人物,那么韩国层出不穷且创意十足的历史剧和电影应该都将面临被腰斩的命运。 中韩两国的近现代化史观发展,一贯强调的不外乎是国家-民族主义建构,只是唯一的分歧是,韩国的历史主体是民族与国家自古一脉相承的独立性,中国则自比为自古是多民族所建构的多元一体化国家,两国持续在文化、历史、边界等问题上相互制衡与冲突,却仍旧逃不过传统所演化而来的中华/华夷秩序,过于强调自身的统一性和独立性,但忽略了边疆少数民族的主体性和发展歧异的历史事实,好比蒙古和满洲等游牧民族所盘踞的辽阔疆域,在近现代后便成为了利益争夺与冲突的热点,也是诸「华夏」国家对「夷狄」与其区域的蔑视和侵占的文化思维,这点从明朝与朝鲜争夺北疆和与少数民族的持续交战和羁縻政策,便可知一二。 当然,这些旧王朝的观念和政策,并非当今的国家认同-民族史观的线性思维所能理解或接受,更多的是根据朝代的发展背景与统治者的意愿来运筹和执行,与目前以政治疆界作为文化与民族的一致性认同的概念和规范相差甚远,也莫怪在一些同质与共同性历史问题上,却屡次爆发各执一词乃至争执不下的窘况。如同李扬帆所述,东北亚史缺乏清晰和有效的规范系统,因此中韩有必要克服历史症结,从史观上冰释纠葛,而非简单的战略均势。至于遇上时机不对位的《朝鲜驱魔师》,只能说是太冤了。 ——来自即食历史 参考文献: 一、专著、专文: 邓彬,〈明代「靖难之役」与朝鲜王朝的回应〉,《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刁书仁,〈洪武时期高丽、李朝与明朝关系探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8卷第1期。 归泳涛,〈民族主义与中日韩三国近代的历史观〉,《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2期。 (韩)韩永愚着;(韩)金宰民、孟春玲译,《朝鲜王朝仪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韩)李基白着、厉帆译、厉以平译校,《韩国史新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韩)卢启铉,《高丽外交史》,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扬帆,〈韩国对中韩历史的选择性叙述与中韩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 马光,〈朝贡之外:明代朝鲜赴华使臣的私人贸易〉,《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美)鲁大维(David M. Robinson),〈大元帝国的影子和明初边疆政策〉,《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5期。 蒲笑微,〈朝鲜王朝朋党政治研究〉,吉林:延边大学历史学博士论文,2016年。 屈广燕,〈历史传统与现实战略的融合-明朝前期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构建(1368-1450)〉,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14年。 孙卫国,〈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孙卫国,〈试论朝鲜王朝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王娟,〈重建“多民族中国”的历史叙事-20世纪中国民族史观的形成、演变与竞争〉,《社会》,2021年第1期。 王克平,〈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以「诗赋外交」为中心〉,吉林:延边大学历史学博士论文,2009年。 王元周,〈韩国人的历史观与中韩关系〉,《国际政治研究(季刊)》,2009年第4期。 王臻,〈朝鲜太宗与明朝争夺建州女真所有权述论〉,《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第36卷第3期。 杨猛,《不平静的江河:沿着中韩边界的奇幻旅程》,新北:八旗文化,2016年。 张献忠,〈试论高丽辛禑王朝对明朝和北元的「骑墙」外交〉,《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赵阮,〈高丽时期蒙古帝国饮食文化的传入与演变〉,第57届SGRA论坛会议论文,2017 年8月7日-9日,未发表。 郑红英,〈试论明朝对女真的招抚〉,《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0年第6期。 Adam Bohnet, 'Ruling Ideology and Marginal Subjects: Ming Loyalism and Foreign Lineages in Late Choson Korea', Journal of Early Modern History, Vol.15, (2011) 4. Peter Yun,'Manchuria and Korea in East Asian Hist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History, Vol.21 No.1, Feb. 2016. 二、新闻: 王夕子,〈韩剧掀起东北工程争辩,朝鲜驱魔师勾起韩国心结〉,《亚洲周刊》,2021年第14期。 〈《朝鲜驱魔师》惹怒全韩被腰斩「有必要吗?」台湾妞曝关键原因〉, 《ETtoday星光云》,2021年3月28日。 Dong sun-hwa, 'Why are so many Korean dramas based on Chinese novels?', The Korean Times, 7th April 2012. Reuters Staff,〈韩国古装剧摆出中式食物挨轰「扭曲历史」广告主急切割〉,Reuters(路透社),26th March 2021.

 2 ) 剧情疑点分析:小儿子被鬼王附身了?太宗的心魔到底是什么?大儿子与三儿子踏上争权之路?

《朝鲜驱魔师》是继《釜山行》《王国》之后,又一部丧尸题材力作。看来韩国在丧尸这个题材尝到了甜头,越走越深(也可能走偏了)。

编剧心里想,东西合并驱魔大法,一部剧里能看到行尸走肉、邪恶力量、王国、鬼客的身影,以1抵4,还有什么好吐槽的,观众应该直呼赚到了。

是的,真的赚到了。

在看到西方驱魔师拿着十字架摁在朝鲜丧尸头上念咒语,那种震惊感受,不亚于看到中国道士拿着八卦镜对着西方行尸走肉的丧尸怼脸照。

回到本剧来。梳理一下剧情脉络。

故事设定在古代朝鲜。开篇太宗(王)就大开杀戒,杀完丧尸后,因幻觉目睹先父附身百姓嘲笑自己,他就把百姓也杀光了,尸横遍野。然后时间来到了10年后。太宗有三个儿子,让宁(大儿子)忠宁(三儿子)江宁(小儿子)。大儿子沉迷酒色,但是迷恋权力,后期宫斗大戏的核心人物。三儿子(男主)天真善良,遇见西方驱魔师,后期大概率会从小白进化为超神老法师,同时也是宫斗大戏的另一核心人物。小儿子比较悲催,一上场操作就被丧尸所伤,直接锁入冷库...从开篇的剧情来看,后期剧情会围绕太宗和两个儿子忠宁、让宁之间错综复杂的欲望和权力之争。同时融入东方丧尸和西方驱魔的元素。

心有恶魔的太宗,大开杀戒屠杀无辜百姓

回到标题引申的问题:为什么前几年让人大呼过瘾的丧尸题材、在这部野心勃勃的新剧面前失灵了,豆瓣开分仅有5分,让人大跌眼镜。集中的两个槽点有:

槽点1:西方驱魔+东方丧尸的大杂烩?

朝鲜丧尸被众人压在桌子上,西方神父拿着十字架摁着丧尸的头,念念叨叨天主的驱魔语。相信看到这一幕的观众都差点笑出声。wtf,且不说西方驱魔术对亚洲丧尸是否有效,这丧尸能听得懂神父在叨唠啥吗?你们难道就没有语言沟通障碍吗?还有后面层出不穷的风之恶魔、生尸、换身体、十字架、青铜镜,丧尸爬墙,只能说,编剧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祝福。

槽点2:抄袭中国的服饰、皮蛋、月饼和酒?

鉴于中韩紧张的“版权之争”关系,当驱魔巫女身着疑似中国服饰、当桌面上出现疑似中国皮蛋、月饼和酒,不说了,直接减2分。丧尸给你们OK,但要敢说服饰、皮蛋、月饼、酒是你们的,门都没有!再说,中国僵尸历史比你们朝鲜丧尸文化还更源远流长呢!(虽然这个没什么好争)

中国皮蛋、月饼和酒

除去槽点,回到本剧,其实还有很多疑点,我们逐一分析:

1.神父提到的“风之恶魔,恶魔的首领”到底是什么?

2.小儿子被鬼王附体?

3.西方驱魔术到底有没有用?

4.生尸怕什么?

5.生尸爆发的源头?

6.太宗(王)的心魔到底是什么?


1/2:关于恶魔的首领,在第1集的01:08:48,神父提到“阿扎赛尔”是这么描述的:阿扎赛尔是被称为风之恶魔的西方恶魔首领。而在第2集开头,太宗命人以青铜镜照射恶魔,恶魔狂言自己是不灭之身,太宗斩杀恶魔后,漫天恶虫从尸体飞出。剧里提到,恶魔除了死人也能支配活人。恶魔何去何从,是否附体在小儿子江宁身上,第2集结尾,太宗命人以青铜镜照射小儿子,恶魔大boss是否现身?

太宗命人抬出青铜镜照射小儿子

3.在第1集结尾,西方神父给生尸驱魔,一阵猛风呼啸,生尸七窍流血,似乎真的将魔鬼驱除。但是我们也看到,当生尸抓住神父的脖子举起时,神父念叨咒语,丝毫没用。所以关于西方驱魔术的力量,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西方神父驱魔

4.生尸怕什么。剧中的生尸跑得快、能持剑杀人、能爬墙,简直是丧尸界的扛把子。除了神父的驱魔,直接爆头,是最有效的办法。另外在第2集结尾提到,青铜镜里封印了很多生尸,关于青铜镜的秘密,也有待进一步的揭秘。

中枢副使的儿媳妇,生尸界的“贞子”

5/6:太宗(王)的心魔和生尸的来源紧密相连。第2集讲到,生尸从太上王时期就有了,传闻召唤那个生尸的人,就是太上王殿下和主上殿下(好大好久的瓜,期待)。

更多疑点、分析、剧情后续补充。


围绕着太宗的心魔、大儿子三儿子的权力之争、小儿子的成魔之路,无数的瓜、无数的埋伏,对于这个开篇惨遭滑铁卢的丧尸题材剧来说,是一个难度不小的考验(最好是给我一五一十的圆清楚!)

另外关于本剧的深度,无论是釜山行和王国,抛开表层丧尸的包装,实质内核是探讨人性。如果本剧流于权谋之争的俗套伎俩,那后续也GG了。

最后附上一直被冰冻的小儿子,没人觉得很可怜吗!救救孩子,给孩子穿件衣服吧!

winter is coming

 3 ) 刚看前两集,待更

我总感觉高丽的编剧脑洞真的很大,可以边拍边播,根据观众反馈,及时修改剧本。这个市场反馈机制,算是比较完善的。 近期高丽新出的偶像剧不多,反而古代类的丧尸剧越来越多。可能是电影《釜山行》开了个好头,后面《王国》又打开了古代新世界。 现在新出的《朝鲜驱魔师》,完全就是东西方元素大杂烩。19禁的血腥镜头大特写,西方吸血鬼的吸血术,东方僵尸的不死身。驱魔人的十字架,中国古代的青铜镜。 再加上,时不时给丧尸女性一个在地上爬来爬去的镜头,稳稳的一波东洋贞子流。这身子骨,后仰120度的功力,没点舞蹈功底,真是演不了。 最奇怪的是,这波丧尸进化了,不仅有终极大boss,还会使用刀剑杀人,甚至在神父的十字架下会说话,承认自己是来自西方的恶魔。 王朝世子间的争斗,地主家的傻儿子们,每一个人的开场,都是带着点搞笑的气息。 吁~这是弄啥嘞?

 4 ) 和王国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作为一个丧尸片的资深老粉,

年前就盼着这部剧,

当时看完预告片虽然觉得精彩,

但是心里就有点感觉不妙,

毕竟宗教题材,

我实在想象不到宗教和丧尸能扯上关系

当然也有成功的例子

《死亡录像》系列

这是我唯一觉得宗教和丧尸的完美结合

但是看完第一集只能说不伦不类,

哪怕弄一个佛教,

我觉得都更能说的过去

比如地狱恶鬼肆虐人间这类的

在朝鲜用十字架制度僵尸,

这种感觉就是一个词语

别扭

第一集看的想弃

毕竟等了这么久

在看个几集回来评论

目前看完第二集

万幸整体没有垃到底

有渐入佳境的趋势

虽然人设剧本依旧是硬伤

不过第二集下来

算是一部诚意满满的丧尸剧了

希望能低开高走

 5 ) 豆瓣开分4.9,丧尸又来?真腻了

韩剧真是“丧尸围城”不可自拔了!

虽然以前就有丧尸影视作品,但是真正火爆还是由电影《釜山行》带来的,接着电视剧《王国》接力,以东方古装丧尸的创新将丧尸题材推向新高度。

于是这个热门题材一下子被资本跟风,也成为口碑断裂的转折点。《釜山行2》迅速打脸,口碑暴跌,《活着》虽有大咖(刘亚仁与朴信惠)坐镇也掩盖不了烂片气质。

丧尸剧蜂拥而至,观众都有审美疲劳了。尤其珠玉在前,《王国》通过宫斗与打丧尸,融合悬疑与惊悚元素,短小精悍地上演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奇幻之旅。

那么,《朝鲜驱魔师》该怎么出奇制胜?

可是刚一开播,就陷入了抄袭风波。

服装造型直接抄袭鞠婧祎?对比照看着确实一毛一样。

又有人说月饼和皮蛋也抄袭中国传统美食。不过那时候朝鲜是明朝属国,大君用明朝赏赐的食物招待驱魔师,很符合身份地位,抄袭这一点还真扯不上。

抛开这些之外,单是剧情就没能走出《王国》的设定,更没有达到《王国》用镜头挑战观众神经的高度。

简单来说,就是李氏朝鲜第三代王时期,国家就有不死僵尸(剧中称为生尸),他们吸人血,被咬之人也会变成丧尸。

太平了十年后,丧尸竟然在都城出现了。太宗派三儿子忠宁前去请西域驱魔师,大儿子让宁驻守都城。

殊不知最小的儿子竟然被丧尸攻击,即将异变。而都城中出现的丧尸,竟是世子亲信所为,他们制造混乱,从而让宁从中获利取得太宗欢心,顺利登上王位。

可以见到编剧导演都在努力与《王国》做出差异化。

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的丧尸其实就是西方恶灵——阿扎赛尔兵士,他们有一个魁首,魁首可以操控活人死人。魁首通过吸取活人血液得以重生并需要寄居在人身上。

被丧尸咬了之后受伤程度相对较轻的可以通过驱魔恢复,但是程度过重的就无法救治。丧尸们的血液是蓝色的,这与西方吸血鬼或恶灵是一样的设定。

而厉害的恶灵被封印在青铜镜内,以青铜镜照射恶灵便会露出真身。

宫斗上也有不同。《王国》是外戚掌权,这部剧里则是王室父子手足之争。

太宗是杀死自己兄弟上位的,出现幻觉时太上王说他的子孙也会如此,已经暗示手足之争。而世子一直妒忌父亲疼惜忠宁,得知丧尸与父亲有关时他说要查明真相并治罪,也直接点出他与父亲即将敌对的局面。

但是无论如何制造不同,细节上立刻暴露出短板。一句“砍断它们的脖子”让人梦回《王国》,丧尸们断了脖子才无法动弹彻底死亡,这熟悉的配方,确定不是隔壁的翻版?

虽然宫斗变成了手足之争甚至父子之争,但依然是宫斗。

宫斗+丧尸,这不是《王国》完美复刻是什么?

剧情雷同也就算了,就当是看了一部加长版的《王国》。

可是毁就毁在剧集拖沓毫无共情之处。

开篇是太宗带领军队大战丧尸,战后出现幻觉将幸存百姓全部杀死。朝鲜处于生死存亡之际,观众却感受不到这份紧张感,大量的血腥暴力场面也让人无法感受到惊悚刺激感,太宗胜败与否都无法跟观众共情,因为角色没有立住,前后没有语境合理地交代。过渡到10年后,更加弱化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联系,我们知道他一定会活下来,开头那段如此血腥的打斗场面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丧尸进入城内,世子失守却一副大义凛然的态度,他此前不知道丧尸的存在也不知道需要砍头才能让丧尸死亡,得知是亲信将丧尸放入城内,他的反应是剿灭丧尸,却丝毫没怪罪始作俑者。就像一个被推着走的工具人,无需思考,一切以推动剧情为己任。

反观《王国》,李苍置身于普通民众之中,一同成为丧尸追逐食之的对象,瞬间就将观众带入他的命运。而这部剧里面,主角团是居高临下的,他们有办法对付丧尸,驱魔+砍头+青铜镜三合一,无论丧尸多强大,牺牲的也只是贱民,这样的设定直接在角色与观众之间竖起一道高墙,无法产生同理心。

宫斗看似复杂,其实显得小儿科,角色不立体,大哥沉迷酒色贪恋权势,三弟诚恳心系百姓,一开篇就已黑白分明,毫无悬念,观众彻底失去探索欲。

剧中还有很多不必要的桥段,比如硬凹幽默感,翻译家戏份比神父还多,get不到笑点。四党派的出现似乎在埋江湖恩怨的梗,可与主线剧情并无多大关联,反而削弱整体的紧凑性。

故事没有新意,细节经不起推敲,角色没有共情,拖沓注水,跟《王国》相比显然是望尘莫及。

还是耐心地等待《王国3》吧。

 6 ) 最大的败笔就是西方元素的加入

可能因为我本人信佛不信耶稣,所以,当看到一个洋人手蘸圣水点在一个亚洲丧尸额头上时,我感到异常滑稽,真的太违和了。 跟《王国》比的话,整体服化道质感略差;血腥程度相当(不考虑打马赛克的情况下);选角的话一般般,愣是找不出一个像朱智勋那样能独挑大梁的男主;配乐方面, 有些乱,特别是首集那几处生硬的笑点,配得太尬了;动作场面,目前还不好说,首集内容有限,我心心念念的“人尸大战”还没上演,后期再观望吧…… 最后,如题, 最不舒服的还是西方驱魔的设定。一个东方的奇幻故事为什么一定要有来自西方的加持呢??斩首就能解决的事儿,非要不远万里搬个神父来朝鲜念经感化……唉,就看编剧之后的故事怎么自己圆下去了……

 短评

极致难看

5分钟前
  • 判官
  • 很差

就加了点新元素,相当于翻拍王国,整部剧直接向美剧元素靠拢【是想抄袭还是咋滴】,还有就是那个小世子反应特别出戏,就算吓傻了,还不知道跑,完全就是剧组强行安排这个小世子被丧尸划伤,就这敷衍?还想借此引出后面的剧情,太牵强了!

10分钟前
  • 东逝水
  • 很差

真的是有生之年,见到过剧开播前换演员,剧播到一半换主演换导演换编剧,怎么着都不会想到会有播两集,剧集被废档,全体主演导演编剧被骂到一个个出来道歉的。剧集本身设定真的很新鲜,演员也没有掉链子的,虽然第一二集节奏有问题,还需要持续观望才能判断,但是已经没有下文了。明明说了是架空设定,纯属虚构,观众的反应仿佛有什么十恶不赦,如果的连艺术创作的领域都被各种意识形态捆绑,那么恐怕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被网络的戾气全面渗透。放眼整个世界的各种明里暗里的较量已经到了不理智的狂热地步,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包容开放多元丰富的环境,让人惴惴不安的博弈恐怕只是另一段混沌的历史阶段的开端。

11分钟前
  • 且歌且行啦啦啦
  • 还行

服装抄新白娘子传奇里白娘子的服装,另外直接搬了中国的明朝服装,女巫施法的舞蹈和台下的扇子舞真的很像是模仿古装剧歌舞升平的剧情。发饰抄了白浅和新版新白娘子传奇里白娘子的

14分钟前
  • 昔日
  • 很差

一下子让我看到了韩国人好几个发明!这片子移植了丧尸的形象、抓咬的传染方式,与西方恶魔的附身、驱魔的途径,加装上吸血鬼的獠牙,然后就创造出了本片中无以伦比的恶魔——钢笔水僵尸:砍一刀能流两瓶蓝色钢笔水。估计很快韩国人又该宣布十字架驱魔也是他们的发明了。

18分钟前
  • 食肉小野马
  • 较差

我本来要打7分3星半的,但看到这分数,我必须先给5星了。因为如果豆瓣也沦为没有原则与标准的地方,那国内就真没一个像样的影评站了。论戏剧本身,本子老套了些,不讨巧的引入非东方元素,可能这戏的发行思路上想试探亚洲外的市场。虽有夹生感,但,制作的队伍勇气可嘉,做的一如既往的认真。我还没看第二集,看完后再来终评。ps:内地主力观众的水准,没爱情没发糖,就是一星,呵呵。

23分钟前
  • 杜俊
  • 力荐

无法评论,只能说豆瓣分肯定是恶意的给低了。四星给六龙、绿豆一帮熟脸,申景秀加李芳远的配置原本很让人期待。

28分钟前
  • 重任在肩
  • 推荐

大杂烩一锅,前两集感觉像《王国》《司祭》《鬼客》《驱魔人》《行尸走肉》《吸血鬼》乱炖,听说这片还是神秘力量,那后面应该还有《邪恶力量》《黑暗物质》《女巫》。这里的丧尸叫“生尸”,速度力量兼具,会武术,用武器,有智慧,爱抓人皮捏人头,食人血,被吸血者会逐渐干瘪成干尸,生尸死时狂喷蓝黑墨水。作为丧尸片驱魔片神秘力量片的深度爱好者其实基本不挑食的,也算很耐心的想追了,也愿意相信编剧也许埋了大招,但看着这锅乱炖真的好闹心。

30分钟前
  • WIKI魏
  • 较差

下饭剧,还是挺热闹的,个人感觉可以期待!

32分钟前
  • 贾征荆
  • 力荐

不准西欧恶魔干涉朝鲜半岛丧尸内政

34分钟前
  • 南池子
  • 较差

果然韩国也成了有什么热门题材一窝蜂的跟。这个很明显,是模仿《王国》的产物,但是编剧和制作比起《王国》而言要低一个档次,就编剧而言,叙事拖沓了很多,一件事拖拖拉拉的解释不清,而且朝局形势交代得也很焦灼,整体局势是想要交代局面混乱,结果交代手法比局面更加混乱。就文化内核方面,一直在跪舔罗马教廷,可问题是现实生活里,韩国的基督教虽然信众庞大,但是其原教旨也并不地道——韩国崇拜舶来品,但是为了追求利益又会加一些自己的东西来拉近教众,开起来极端开放,骨子里其实还是抱着自己认知的一知半解不肯放松,所以,从儒学到后来的很多外来宗教都掺杂了或多或少的本土原生宗教的私活,归根结底,用所谓的外来的先进的思想或者手段,加强自己现在形成了很多年的地位和阶层意识的巩固。而且还是奇幻片,不知道后面还会出现啥怪力乱神。

35分钟前
  • 茜红柿炒蛋
  • 还行

什么玩意儿???拍的故事是哪里的啊?编剧也烂,想搞第二个王国,可惜水平不行,披发也开始抄袭我们的了,南朝鲜没有披发望周知,月饼皮蛋也开始用上了

36分钟前
  • 很差

偷国这么喜欢中华文化元素 是不要自己的朝鲜文化了吗

40分钟前
  • Luian
  • 很差

永远不知道故事……最终的模样了

45分钟前
  • 鲸鱼仔
  • 推荐

偷完中国偷西方 四不像的文化荒漠 弹丸小国的卑贱东西也配用龙纹?

50分钟前
  • Kmoebsesi
  • 很差

第一集挺带感的。。

54分钟前
  • 新一鸡
  • 推荐

融合东西的吸血鬼僵尸概念,本身是有趣的。但服化道、摄制水准和《王国》比,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59分钟前
  • 徐若风
  • 较差

东西合并驱魔大法接受无能,cos行尸走肉,邪恶力量。。。。。服饰有点cos中国。。。。。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玩应,偷国有必要这么跪舔欧美市场吗

1小时前
  • Alva
  • 还行

好烂。还抄袭我们的发型😅

1小时前
  • 瑞啾🥰
  • 很差

偷国标记

1小时前
  • 我爱喝椰果奶茶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