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

已完结

主演:艾丽·肯德里克,凯特·阿什菲尔德,杰夫.伯顿,罗恩·库克,Tim Dantay,Roger Frost,尼古拉斯·法瑞尔,伊恩·格雷,塔姆辛·格雷格,菲丽希缇·琼斯,莱斯利·夏普,玛丽亚·盖尔,Robert Morgan,Greg Bennett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安妮日记 剧照 NO.1安妮日记 剧照 NO.2安妮日记 剧照 NO.3安妮日记 剧照 NO.4安妮日记 剧照 NO.5安妮日记 剧照 NO.6安妮日记 剧照 NO.13安妮日记 剧照 NO.14安妮日记 剧照 NO.15安妮日记 剧照 NO.16安妮日记 剧照 NO.17安妮日记 剧照 NO.18安妮日记 剧照 NO.19安妮日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安妮日记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讲述花季少女安妮·弗兰克(艾丽·肯德里克 Ellie Kendrick饰)为躲避纳粹和家人一起藏匿于密室的生活记录。两年充满恐惧和迷惘的密室生活,让写日记成为了安妮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她认真的记录着这段辛酸岁月的种种苦痛和弥足珍贵的欢笑快乐,自由的只有她的思想。可不幸还是在两年后降临在了这个家庭,他们被送往集中营。坚强乐观的安妮和其他家人朋友都不幸遇难,只有她的父亲幸运逃生。战争结束后,安妮的父亲决定完成女儿的遗愿——将这本日记出版问世。安妮最后一篇日记写于1944年8月1日,《安妮日记》记录下了在纳粹统治下,人民苦难的战时生活,成为仅次于圣经的一本最畅销的读物。  影片根据安妮·弗兰克同名自传体小说《安妮日子》改编。BBC邀请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编剧黛博拉·莫盖茨执笔,再次将这部作品搬上荧幕。法内情粤语绑灵噬血狂袭第二季野女狼林中小屋2014彬与瑛富贵逼人 富貴逼人大路2012幼豹成长记乡村重生记唱出王者:德国初次见面,我爱你陈翔六点半2019碧昂丝:天后崛起生化危机四次旅行阴魂不散(国语版)孩子们2013悠悠故人情促醒者镖行天下之走单骑艾拉的青春日志2.0第一季行走的肖恩幸福山歌红嫂法律至上1正牌韦小宝之奉旨沟女大清后宫2022南城警事第五季蒙哥伊丽卡·鲁克斯拉斯维加斯 第四季摇曳露营△第三季生活科技大解密第十三季生化人(国语版)9号秘事第九季怕老婆是大丈夫IU演唱会:黄金时刻今天航班零投诉叛逆者一百分女人不哭妈妈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馆我就死而无憾 真人版

 长篇影评

 1 ) 真的很可惜,死于胜利的前夕

在此之前,我是看过原著,在搜狐视频上偶尔瞥见有这部英剧《安妮日记》,所以点进去看了,主要也是想看看电视剧拍的怎么样。不过就他们躲避的环境和安妮整体个性,我觉得还是有些差异的。电视剧里他们生活的地方明显要比书里写的优越许多,而安妮那种乐观坚强性格在她的身上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反而更多的我看到的是无尽的叛逆和苛刻无情。无论怎样,电影的最后,我还是哭了,那是她们被纳粹带走的时候,安妮就连穿鞋的手都在抖,后来还是跟他同处一室的牙医帮她穿上的,那时我就觉得非常感人。虽然生活在一起,这么多人难免有过各种摩擦,但毕竟她们是一家人,属于同一国度,在危难面前一起相互扶持相互告慰。真的很可惜,她们所有的人除了安妮父亲,死于胜利的前夕,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可怜的。

 2 ) 简单的幸福

或许只是个标题党
看完了整部片子,总觉得该纪念点什么

一直不喜欢战争片,觉得太残忍,前一秒还鲜活的人们,下面可能就倒下,永远都站不起来

一直不喜欢看有关集中营的片子
总觉得其无比的残忍,和南京大屠杀有的一拼

看到安妮日记是个偶然
更偶然的是,我竟然把她看完了
整部片子都是在一个小阁楼取景
除了小阁楼,还是小阁楼

试想2年的时间,只能透过窗户瞄一下外面,那是怎样的生活。
有人说,安妮很自私
我也觉得,但是,那时的她才13岁,叛逆期还没有过去
还没有学会为他人思考
这样子的她才最率真,最真实

2年的时间,终究还是被出卖,死在了解放的黎明前夕
对我们来说是可惜,如果,如果能多撑一会儿, 或许她就可以和爸爸重聚
对于她而言,死亡会不会是一种解脱
终于可以摆脱了集中营这样的生活

纳粹人的恐怖,是整个摧毁了犹太人的生活

原本富有或者幸福简单的家庭,就因为宗族原因,就要遭到灭门

安妮让我第一次认真去审视这个问题
如果人生只剩绝望,那该怎么继续?
安妮教会了我们,不放弃,不绝望

比起她,我们的幸福何止一点点的多

可以自由的呼吸空气
随时的抬头看天
可以周末和三五好友相约
有爱的人陪伴

欲望是无限的,低下头,或许你就能找到幸福

 3 ) anne

看过书,剧也不错。

对于战争我们理解的太少,也根本无从考究那时的恐惧。那段历史,对我们来说是纸上的字,而对于他们来说是每一天的担惊受怕却又憧憬新生。她想喝杯咖啡他想洗个澡她想吃奶油蛋糕他只想在街上走走,我甚至不知道生命又何其罪过,连这平常都是奢侈。

尊重历史,敬畏战争。

 4 ) 幸而不幸的人们

和《雾都孤儿》一样,错过了书本的名著,只好拿电影补偿,拍的很不错,人物、情节、电影拍摄上的技巧基本上都很match,结尾让人不得不想起那部著名的《美丽人生》。就像美联社那个老流氓记者(叫什么我忘了)对唐师曾说的:碰什么都别碰该死的战争!然后赵赵老师也说了:“动什么都别动感情”!
哦,对了,四颗星,推荐!

 5 ) 酷虐的沙丁游戏

1

片中两个小女孩都是大明星哦,一个叫肯德里克,我看过他演的朱丽叶,青春版朱丽叶,棒极了,另一个是琼斯,在《万有理论》当中出演过。

表现的是13岁安妮的星星点点。几年前看原著的时候我哭了,并且疯狂的寻找他的历史照片。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没有这样的感觉。

不过在表达两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那种艰辛不能发出声音和常年的压抑,仍然让人感动。但是更让我激动的是,安妮和被迫与杜塞尔医生同住一间屋子,杜塞尔因为要工作,霸占了桌子更长的时间,安妮表示抗议。这时候他的父亲不动声色的走进来与杜塞尔交涉,他说安妮也需要时间写作,你必须遵守协议,他认为人的解放最终是思想的解放。如果我当父亲,也一定会如此开明。

2

有两点建议,第一,大量的用第一人称旁白,也就是读日记的文字,意义不是特别大。反而削弱了片中的表现性。

第二,在原著当中日记本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她是安妮的好朋友,安妮可以向他没有阻碍的吐露心声。但这一部分在本片中被删去了。只不过在最后一幕它被发现了。

电影突出了安妮想当作家的热望,却把她成长的故事忽略了。原作中她对自己胸部和月经的描述,在片中被缩略到几秒钟。所以那种成长的喜悦在这部片子里面没有。

她的“最大愿望”是“成为一名记者,随后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她常听伦敦的一个荷兰语电台的广播,听BBC!

3

全篇是BBC连续剧的风格,重视内容,注重小气氛的营造。

特别是最后一幕,他们被德军发现后,大家相互鼓舞的劲头。我不禁在想,德军是多么没有人性,看到别人受难而不动心呢。我自己已经在流眼泪,而德军居然能看着数千万犹太人死在集中营里

。丧失了人性,也就丧失了存在在这个地球上的理由

,他们最终会覆灭的。

在内容方面,我不仅回忆起了原著,而且增强了不少印象,比如说1945年3月,安妮和她的姐姐一起死在贝尔跟集中营,而其他的人死在不同的集中营里

,他们的父亲幸存了下来,在奥斯维辛。于1980年去世。

安妮和那个医生同住一屋的经历也很有趣。还有彼得一家吵吵闹闹,总是在抱怨,但他们变成了一个犹太大家庭,互相取暖。还有他们偷听敌台,听到诺曼底登陆时激动得流出了热泪。

4:PS

布鲁玛的文章,翻译摘要:

这种被迫的紧密关系,即使在最具善意的人与人之间,也会迅速带来琐事和恶意:食物的分配、利用卫生间的时间、或者使用书桌的时间,都会引发冲突。轻微的调情也会引起嫉妒爆发;重复叙述过太多次的意见或故事也会引人烦恼。

安妮在她的日记里描述的,就是萨特的名剧《禁闭》中的那种封闭空间,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巧合。这部剧作诞生于1944年,与安妮写下她的日记恰是同时。他用的语言是“他人即地狱”,而安妮日记的结束语,也不是她对希望的描述,而是:“……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其他人的话。”

梅普·吉斯(Miep Gies)曾帮助过法兰克一家,保存了安妮的日记,并在战后转交给她的父亲奥托。他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这份日记在他修订后先是被荷兰的几家出版社拒绝,等到1947年才首度出版。在删除了一些有关德国人的不满言论后,于1950年出版了德文本。但要等到1952年双日出版社在美国发行这本书后,它才真正扬名世界。当时的编辑芭芭拉·齐默尔曼(Barbara Zimmerman)是安妮·法兰克的同龄人,她婚后成为芭芭拉·爱泼斯坦(Barbara Epstein),并与友人共同创立了《纽约书评》。如今这本日记已经被翻译成超过六十种语言,在日本甚至还有了漫画版。 法兰克一家和另外四个犹太难民躲藏的公寓位于阿姆斯特丹的王子运河河畔,如今已经成为圣地,数百万人来此拜访,他们在此落泪、留影、献花,凝视着由安妮收集的电影明星别针装饰的近乎神圣的墙壁。奥托·法兰克曾经收到过一封来自一位神父的信,信里提到这位神父曾经向安妮祈祷,就像她是一位真正的圣徒那样。在日本的西宫市有一座安妮的玫瑰教堂。盐湖城的摩门教徒们为安妮追授了一场洗礼,将她纳入他们之中。甚至有人宣称曾经目击安妮显圣。几年前,在他们躲藏之处后面的花园里的一棵七叶树患了病将被砍倒的时候,人们发起了一个运动来试图保留它。安妮曾经在后窗的窗帘缝隙中看着这棵树,它因此成为一个珍贵的遗迹,需要得以保留。这棵树终究没能活下来,但在它被风暴吹倒之后,有些访客们从树桩上剥取木片,像真十字架的残片那样珍视它。

 6 ) 自由的味道

我想,BBC的出品本身就值得期待,更何况是对这部风靡世界几十年的日记的改编。

安妮天真无辜的大眼睛,令我对结局感到分外地沉重。虽然从开始看的时候,就知道结局如何,但随着剧情的发展,随着琐碎的、日复一日的生活的展开,很多细微、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着我。

每天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活着,却依然渴望自由;

每一个细微的声响,都能把紧绷的神经推向崩溃的边缘,却仍然坚信,他们终将获救;

每天都度日如年,却保持着对生命最真挚的渴望;

在小阁楼坚持了两年,快要看得胜利曙光的时候,他们被发现了。最后在小阁楼互相道别的时候,大家都清楚自己的生命将要划上句号。虽然两年里有争吵、有不满、有自私自利地耍小手段,但相互间培养的感情,依然真挚美好。

这出短剧,又重燃了我对生命的尊敬,对自由地活着的感激,对远离战争、远离种族争斗、对和平的渴望。


 短评

对战争片一直不感冒,但是经典名著例外,怎么改编都不会太离谱,何况是BBC乎

3分钟前
  • yolanta
  • 推荐

小女孩的幼稚和青春期的叛动。战争吃了那女孩。

6分钟前
  • 岁月●流金
  • 还行

不错

8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一切就此成了魔法,完整得展现。90%得还愿了我的所想,有华丽有阴暗,那些争执与矛盾真实得让我忘记一切。这不仅仅关于梦想,这是人生,是奇迹。两年,who will believe it. 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最后看见你走下楼梯,我还是哭得不能自已。

13分钟前
  • 口口声声
  • 力荐

可能没有什么,比“他们死于战争胜利前几天”这个语句更让人悲伤的了。

17分钟前
  • 子燕
  • 力荐

BBC拍得东西质量都很高。 很想看小说了

21分钟前
  • attel
  • 力荐

震撼我的是某种内在的激情。与之相比,其他一切都黯然失色。

25分钟前
  • 鹿包
  • 力荐

可能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关系,觉得没有早期同名的黑白片精彩。

27分钟前
  • 稔之
  • 推荐

悲剧的人生 但这就是现实 哭死了

29分钟前
  • 大雄快跑_
  • 力荐

可能没有什么,比“他们死于战争胜利前几天”这个语句本身更让人悲伤的了。因为他们已经坚持了那么久。有一天,你可能跌入痛苦的日子里,要挣脱那通向深渊的轨道,要活着,在黑暗中,仍然创造!

34分钟前
  • 雲苍白浅影长
  • 力荐

看过很多版,但是第一次看完,因为压抑。无论如何,这,便是人类真实的灾难,以及灾难中真实的反应

35分钟前
  • 水红
  • 推荐

说啥呢 啥也不说吧

39分钟前
  • 港岛张厉害
  • 推荐

他们死于战争胜利前几天

42分钟前
  • 土土阿
  • 还行

被破门而入的最后5分钟让人窒息 看哭了。。不过为啥豆瓣上收的版是5集的啊…… 还有的呢还有的呢还有的呢

44分钟前
  • scarllet
  • 力荐

电视剧剪辑的,显得有点凌乱,最后的一场戏很不错。

46分钟前
  • 哆啦哆啦
  • 推荐

看完《安妮日记》才明白为什么觉得《金陵13钗》只愿有四星,更好导演表达情绪都很克制,镜头台词配乐,绝不是以煽泪为目的,意图表达太明显反而露了骨,还是更喜欢克制冷静缓缓到来不乱激动的导演。《母亲》《天水围的夜与雾》都很不错,中立平淡的述说观者能各有立场各自思考而不是跟着导演的情绪。

49分钟前
  • 夜空飞行的银鱼
  • 力荐

To Anne!

51分钟前
  • 鸢尾
  • 推荐

really touched even not in mood. that's not the sin of war, but a side of human nature.

54分钟前
  • 静静晒太阳
  • 推荐

“我不想像母亲那样,组建了家庭以后就被遗忘。”

57分钟前
  • 暴走粽子
  • 还行

整个就是这个妹纸在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最感动的是第五集最后2分钟出字幕的时候。

59分钟前
  • 子皿与舟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