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臣第一季

完结

主演:保罗·爱丁顿,奈杰尔·霍桑,德里克·福德斯,戴安娜·霍迪诺特,约翰·内特尔顿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8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1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2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3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4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5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6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13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14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15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16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17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18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19是,大臣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是,大臣第一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剧叙述在野党影子内阁成员Jim Hacker在帮助本党大选获胜之后得到行政事务部(DAA)部长的职务,从此开始面对以部秘书Sir Humphrey Appleby为首的公务员体系,而他的公派私人秘书、同属公务员的Bernard则夹在了当中。在Hacker所代表的政客以及Appleby所代表的公务员之间因施政而发生的种种冲突之中,两人的关系不停地发生变化,既有互相捂盖子,也有互相揭老底。与此同时,英国政治体制(包括政党体制和公务员体制)中的种种不为外人所知弊端和黑幕也展现在观众眼前。当然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大量喜剧情节和台词展开。在本系列后半部分的《Yes Prime Minister》中,Hacker通过党内角力当上了首相,而Appleby也已先他一步当上了首相秘书,两人的故事移到唐宁街10号继续展开。朽木一不小心捡到爱悲喜交加恩霞公主与女仆燃烧的青春跨越8年的新娘国语副总统第一季奇门异人扑克之夜海王星霜冻妙妙探调香师第一季坏中尉1992贝蕾妮丝曾少年机器人的世界潜伏4:锁命亡灵新虎胆威龙房不剩防寂静人生青春正能量之我是女神虚拟世界蟹群大比拼游侠笑传第一季幸运是我黑暗真相团子大家族剧场版逃狱兄弟(国语版)与你随行午夜狂奔国语哲基尔岛的阴谋甜心辣舞 2闺蜜离婚指南第二季拜托了!别宠我第三季爱莉安娜·格兰德:嗨,我爱你青梅睁开你的双眼

 长篇影评

 1 ) 《是,大臣》中的利益交换(第一季)

方便起见: J: Jim Hacker H: Sir Humphrey Appleby B: Bernard Wooley W: Frank Wiesel

《是,大臣》之所以在普通观众和批评家群体里口碑俱佳,是因为它既很直白地展现了政治场上种种明争暗斗:这是专业性,纪念大臣演员的《Paul Eddington: A Life Well Lived 》里面提到当时英国政府里的确有一些人在给编剧提供素材;另一方面,它用三位站在不同立场的角色来制衡,使得J和H在斗争时始终保持一个平衡,B则常常出来补刀一下,娱乐性十足,观众看的时候会很好奇H怎么给J挖坑,J怎么反击H,当三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一起去坑别的部门,一本《大臣养成手册》也就完成了。 《是,大臣》不遗余力地在自黑腐国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家们,但黑的同时其实也在给观众传达一个信息:政治绝不是普通观众想的那么简单,想当然的事情做起来就不一定好,看上去不妥当的事情的确就有其必要性,政治家们一拨来一拨走,公务员体系才是维持大英帝国正常运转的基石。第一集就有这样一个对话:

H:“女王希望政府能在没有政治家的情况下运行。” J:“这很难吧。” H:“是……也不是。” 表面上在黑政治家,其实也是在为政治家开脱,民众看到之后可能会更加理解一下政治家的难处——怪不得撒切尔夫人那么喜欢《是,大臣》。

说白了,整部片子都在讲一件事情:利益交换。每人都代表了自己或是自己阶级的利益,H为公务员,J为政党为自己的政治生命,B算是唯一没有强烈诉求的角色,但也有墙头草之嫌。你争我夺是为了利益,而比较安全的方法就是用将自己的权力去交换对方的权力,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如果能把这个技能点点足,你就能成为一个“混得开”的“政治家”了。话说回来,人际交往中学会获得双赢也是一项人生技能啊。

当然利益交换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双方都有足够的筹码,如果只有一方有筹码,则能完胜,所以有几集完全就是H在调教J,H只有被坑的份。或者是H进行反抗,让J也无话可说。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棋逢对手的几集,看看他们如何巧妙地运用筹码换取利益,一个个都是人精。


第一集:Open government J刚当上大臣,还太天真。完全被H摆布。J自以为发现了进口美国机器计划影响了英国本土的就业,迫不及待就捅到媒体那了,殊不知首相要访美谈大额国防合同,正好撞到枪口,其实这都是H的计划。 诉求 筹码 J 透明政府 发现进口美国机器计划(实则是H挖的坑) H 阻止透明政府计划 同上 H胜。


第二集:The Offical Visit 这集主线是布兰达总统访问,J为了在苏格兰进行补缺选举把布兰达总统和女王的会面安排在苏格兰,结果布兰达政变换上来的总统是J的大学同学,他以在演讲中宣扬民族独立,号召苏格兰和爱尔兰人民斗争为威胁,要求无利息贷款五千万英镑来购买英国的钻井,J以KBE(高级英帝国勋爵)为筹码使H同意了这一方案。 诉求 筹码 J 苏格兰选民 决定授爵名单权力 H KBE 同意通过贷款 布兰达 巨额贷款 演讲内容 三赢。英国纳税人输。


第三集:The Economy Drive J要求进行节约运动,H让他从自己做起,各种刁难,结果雇员人数不降反升,J也丑态频出,不得不取消这运动。 H胜。


第四集:Big Brother 国家资料库设立之后,饱受争议,J想要透明化而且立法进行隐私保护,H则力阻之,J得到前任大臣的教导赢回一局。这一集J在老婆大人和前任大臣的加持下完胜。 J胜。


第五集:The Writing On The Wall J想要裁公务员,提议关闭土地局,惹恼了大批人,首相想要取消行政部,并且把欧盟卡这件得罪人的事情交给行政部干。首相为了获得北约颁发的拿破仑勋章要求通过欧盟卡,得奖后再推翻它。J和H合力威胁首相的政策顾问放弃撤销行政部。这集是J和H合作的典范。 诉求 筹码 首相 拿破仑奖 行政部的去留 J和H 保住行政部 安排下院向首相提问关于欧盟卡的问题 行政部的胜利。


第六集:The Right To Know J试图了解更多信息,H阻止。由于新政策会取消保护区,保护区里的獾有危险,J的女儿想要裸体抗议,H骗她说保护区里没有獾,化解了危机,换来H放弃“知情权”。 诉求 筹码 J 更多的知情权 H 阻止J知情 阻止J的女儿裸体抗议 H胜。


第七集:Jobs For The Boys The Solihull工程中与政府合作的公司要破产,J不知,在广播上夸奖之,一工会代表以此要求伯明翰津贴。另一方面,H找到一个银行家,想要让他所在银行接管此工程,银行家要求一个公营机构的职位。最后J知情后,同意了给银行家一个公营机构主席的职位,并且让之前的工会代表当副主席。最后负责调查公营机构任人唯亲现象的顾问W被任命为新调查公营机构的公营机构主席。这集刀光剑影,很精彩。 诉求 筹码 J 从工程中捞取政治资本 W 调查公营机构任人唯亲现象 H和J 工程顺利进行 公营机构职位的任命权 工会代表 伯明翰津贴 公司已经破产的内情 银行家 公营机构职位 所在银行接手工程 五赢。调查改革公营机构的计划被打发了,英国人民输。

这一季里,J不断学会如何对抗H,也渐渐学会和H合作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最初那份在野时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激情渐渐没有了,还是那句话:不要被在野时说的理念打动,当政了都一样。最后受到损害的还是人民(政治正确)。

 2 ) 英国政治讽刺喜剧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是超级粉丝,甚至写了一集同人剧,可BBC却只能心领:剧本右倾了,这句台词还有那句还有那那那啥都向着保守党呢……我们不能说,我们得保持中立。一句句删下来就成了一分半钟的小品,铁娘子只好在颁奖礼上拉两位主演过一下戏瘾。 据说每逢播映时间英国下院就空了,大家都看电视去了。当然从逻辑上讲这不能证明英国官员喜欢这部戏,只说明他们工作的职责包括严密关注媒体。 所以我们会看到剧中的外交大臣在电视机坏了之后,就得请内务大臣看电视通知他国外的政变:) 民众不能怪情报部门不干活或者不会干活,因为“政府从来不承认那个在伦敦拥有十几层的办公高楼的情报部门的存在。” “英国500年来一贯的外交政策,就是创造一个分裂的欧洲。过去我们和荷兰联手打西班牙,和德国联手打法国,和法国意大利联手打德国,和法国联手打德国意大利。分而治之过去有效,现在也是如此。我们得分裂欧共体,在外面分裂不了,就加入欧共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我们可以挑德国反法国,挑法国反意大利,挑意大利反荷兰……外交部高兴坏了,老好日子又回来了” 编剧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无法高于生活。比如有一集编剧虚构出获得全国最佳卫生奖的医院有500名行政人员,却没有一个大夫和一个病人。结果播出后编剧才发现英国真有这样的医院,但不是一家而是六家! 这部戏首播已经25年了,今天看来仍然深刻,也许政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白宫群英》描述了一个理想的政府,而现实更像《是,大臣!》。

 3 ) 《是,大臣》的经典段子

第一季
第四集:专制国家

安妮:给汉弗莱打电话,说你不同意。
哈克:我一早就会见他。
安妮:现在就打给他。
哈克:现在可是凌晨2点,他都睡熟了。
安妮:要的就是这效果。凭什么他安稳入睡你却仍在工作? 他害你白白忙活,现在轮到你整整他。
……
汉弗莱:我的老天,出了什么大事?
哈克:没有,一切正常。不介意我打电话给你吧?
汉弗莱:不,大臣阁下,一点也不。
哈克:听到您的声音总是非常愉快。
……
哈克:我还要跟他说要在内阁会议前把对策告诉我。
安妮:现在别打给他。
哈克:是啊,现在是晚了点。
安妮:让他先睡10分钟。

第五集:大白天下

哈克:这份报告我仍然不满意,汉弗莱。
汉弗莱:好的大臣,我们很乐意为您重新起草。
哈克:你们已经重新起草三次了。
伯纳:这么说不准确。
哈克:准确,伯纳。我会数数,这是第三稿。
伯纳:对,就是说先起草了一次,然后重新起草了两次。

第二季
第三集:死亡名单

伯纳:要把它们存档吗?
哈克:存档? 销毁了,别让人找到。
伯纳:既然这样,存档就行了。

第二季
第五集:两害相权

哈克:典型欧共体官员什么样? 意大利人的组织能力,德国人的弹性,法国人的谦逊,再加比利时人的想象力,荷兰人的慷慨,还有爱尔兰人的智力水平。

 4 ) 英美两国政体的异同


国庆看完了三季共21集的《Yes Minister》,英式的嘲讽幽默扑面而来,我表示我的词汇量根本不够用,特别是涉及英国政体的词汇,比如Parliament、Cabinet、Civil Service、Monarch,因为之前比较熟悉美国政体的词汇比如President、Congress,不禁让我把这部英剧和美剧《纸牌屋》放在一起,对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的异同感兴趣起来。


Quora上也有一样的问题“What'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K and US political system?"
链接://www.quora.com/What-are-the-differences-between-the-UK-and-the-US-political-systems
下面的最高票回答值得一看。

下图是我总结的。


《Yes Minister》中尽管有些单词不太懂,但我仍然笑得前俯后仰,英式的嘲讽幽默充满的智慧,在脑子转一转才觉得好搞笑,这点跟美式幽默很不一样。

《Yes Prime Minister》是它的续集,据说没有《Yes Minister》好看,但也是水准之作。

能嘲讽自己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说明这个国家是非常民主、自由的,我们什么时候能拍出这样的剧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5 ) 《是,大臣》(Yes, Minister)第一季 经典台词整理(英文)

这部剧不管对于想要娱乐一下,还是了解英国政治的“黑箱”,还是学习纯正英式英语的人来说,都简直堪称经典神作!刚开始只是出于消遣,从来没有兴趣认真通过台词提高英语水平的我,也终于忍不住要做笔记了,因为台词实在是太太太经典!!!

为了督促自己,也许也可以造福他人,整理其中的经典台词。(不定期更新)

简称:大臣 M;常务秘书汉弗瑞 H;私人秘书 B;私人顾问 W.

Ep05

M : The Think Tank asked us for our evidence on Civil Service overmanning; Three times I have briefed a group of civil servants in words of one syllable and each time they’ve sent back an unintelligible report, saying the exact opposite of what I asked them to say.
H : With respect Minister, how do you know it says the opposite if it’s totally unintelligible ?

M : Will you give me a straight answer to a straight question ?
H : Oh, well, Minister, as long as you are not asking me to resort to crude generalizations and vulgar over simplifications, such as a simple yes or no, I shall do my utmost to oblige.
M : Is that yes ?
H : Yes.

H : If you ask me for a straight answer, then I shall say that, as far as we can see, looking at it by and large, taking one time with another, in terms of the average of departments, then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probably true to say that at the end of the day, in general terms, you would probably find that not to put too fine a point on it, there probably wasn’s very much in it one way or the other...as far as one can see...at the stage. (英语写作表示不确定的同义词替换,没有比小汉在这里的用法更花样繁多了)
M : ...Is that yes or no ?
H : Yes and no.

B : Can I ask you a hypthetical question ?
H : That’s always a good idea.
B : Well suppose a Minister, a purely hypothetical Minister, were to be unhappy with a department draft of evidence to a committee. And suppose that Minister were planning to replace it with his own draft worked out with his political adviser and his party... (suppose的虚拟语气用起来!)
H : I can’t believe it.
B : Oh, no, no. It’s purely hypothetical. And suppose that Minister were planning to bring in his own draft so close to the final date that there won’t be any...
H : Wouldn’t...(小汉居然还有心情给伯纳德指出动词语法错误)
B : Wouldn’t be any time for the department to redraft it for him. Suppose this hypothetical Minister’s Principal Private Secretary were to be aware of this hypothetical draft, in confidence of course, should he pass on this information to the Permanent Secretary of this hypothetical department ?

H: Have you redrafted the redraft of your draft ?
M: You don't want it yet, do you? Why ?
H: So that we can redraft it.
M: Drafting is not a Cival Service monopoly, you know ?
H: No, it's a highly specialised skill which few outside the Service can master.
M: Nonsense, it's easy. It's a game anyone can play.
H: Not without getting huffed.

H: When, Minister?
M: Later Humphrey.
H: Yes, but when ? On what day?
M: In due course, Humphrey. At the appropriate juncture. In the fullness of time. When the moment is ripe. When the necessary procedures have been completed. Nothing precipitate, of course. (大臣成功地以其人之道,还汉弗瑞其身,又是到了积累同义词变换的时候。)

H:You'll forgive me if I say this, but I am beginning to suspect that you are concealing something from me. I'm sorry but sometimes one is forced to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that affairs are being conducted in a way which all thins being considered, and making all possible allowances is, not to put too fine a point on it, perhaps not entirely straightforward.
M: Well you're the exper on straightforwardness.

M: Humphrey, you are supposed to enact my policies. I still don't understand, why you seem implacably opposed to me. I must know where you stand on all this.
H: Where one stands, Minister, depends upon where one sits. (屁股决定脑袋)

D(Daniel, PM's senior private adviser) : Jim Hacker (M) will win through with a self sacrificing policy. The PM will probably kick him upstairs. Lord Hacker of Kamikaze. This could be the PM's masterstroke in one fell swoop. Approbation, elevation and castrationl. You know PM's motto:" In defeat, malice. In victory, revenge."

H: Brussels is about to decree that there is to be a new European Identity Card to be carried by all citizens of the EEC. The Foreign Office is quite ready to go along with it as a quid pro quo (抵偿物,相等物)for a deal over the butter mountain, the wine lake, and the milk ocean, the lamb war and the cod stink.

M: When you've hot them by the balls, their hearts and minds will follow.

EP 06

H: The Minister has three fonctions. First, as an advocate, making the Department's actions seem plausible to Parliament and public. In fact, he is our public relation's man. Second, he is our man in Westminster, steering our legislation through Parliament. And third, he is our bread winner. He has to fight in Cabinet for the money we need to run our Department. But he is not here to review departmental procedures with Principals and Assistant Secretaries.

 6 ) 三个老男人一台戏

前些天破烂熊开始发布《是,首相》,下了一集看了一下,感受可以用“心花怒放”、“乐不可支”来形容。捶胸顿足的后悔为什么以前没有下它的前传《是,大臣》,搜了一下电驴上也只有第二季,还好,我们还有强大的优酷,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580967.html ,找齐了三季,几天内如饥似渴的全部看掉了。

真欣赏英国人的幽默,这可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剧集,距今已经有20年了,今天看来毫无过时之感,唯一的赞叹只有:经典!太经典了!电视特效和科技或许一定要与时俱进,但精妙的台词和经典的幽默永不过时。

人们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用在这里应该是“三个男人一台戏”,再精确些,是“三个老男人一台戏”。大臣哈克,报社主编出身的政客,能力平庸,爱喝点小酒,胆小怕事,视选票为生命,喜欢上镜头博版面,想干点实事却总被老奸巨猾的常任秘书汉弗莱用各种花招阻拦,所谓“常任秘书”,我以为可以翻译成“秘书长”,大概相当于幕僚长之类的角色,基本上哈克就是汉弗莱的提线木偶;汉弗莱爵士,这个老滑头,呵呵,堪称绝品,他最善于把简单的一句“NO”复杂化成一箩筐言辞含糊意义不明颠来倒去不知所云的废话,一般来说,还没等他说完,大臣就糊涂了,这时候,站在他们中间的秘书伯纳德的脸上就浮现出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哈哈,太喜欢他这个经典的表情了。哈克和汉弗莱是两朵红花,伯纳德也是一片不可或缺的大绿叶,他言语不多,为人低调,有些热衷于咬文嚼字,但实际上极为聪明,脑瓜子转起来可比糊里糊涂的大臣快多了。当哈克和汉弗莱唇枪舌剑时,他时不时插上一两句,常常令人绝倒……

汉弗莱也并非永远是胜利者,有几次也被哈克抓住了软肋恶整了一番。不过我最喜欢看的还是这两个不是一条心的老家伙在面对共同的危机时,不得不暂时放下彼此的争端,齐心合力携手共同捣糨糊的片段,隔着办公桌,一人一句,心照不宣,眉来眼去,说着说着就把一个弥天大谎编圆乎了,桌子的那一头,是伯纳德俏皮的坏笑。

太喜欢这部经典英剧了,那些滔滔不绝打太极踢皮球的官话废话可以被所有的在职公务员奉为经典深入学习。光看一遍是不够的,一定要买碟收藏!

 
PS:据说这部《是,大臣》曾经在正大剧场放过,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应该是没看过。关于正大剧场,我只记得最早的《侠胆雄狮》和《环游世界八十天》。

 短评

一遍又一遍地看这个系列,每次看都有一种“他的机智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的感觉,真是一个又一个机智的故事啊。以至于我感觉普通人聊政治的时候有两种,一种是看过这部剧的,一种是没看过的

3分钟前
  • BastardSword
  • 力荐

这种剧不能多看的,政客都是无脑的典范,公务员全是厚黑的精英,官僚主义的存在竟可以变得合理,体制再完善也无法让人从自身的邪恶中解救出来,英国人的讥诮尖刻让理想主义者无地自容

5分钟前
  • 梦多
  • 力荐

——政府不追求道德!——是吗?那追求什么?——稳定、社会正常运转、预防混乱、制止分裂、屹立不倒。——如果政府不行善,那它的目的是什么?——哦,大臣,政府不关乎善与恶,只关乎治与乱。

10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大嘤的达尔文防疫简直再现本剧,顺便把一些评论里人脸打肿

11分钟前
  • 大润发十年渔夫
  • 力荐

四大天王:appalling;very droll;yes and no;courageous

16分钟前
  • 巳注销
  • 力荐

这是少数人的游戏,政客与官僚上演着年复一年相爱相杀的戏码,没有平民的份——只不过在有些国家,平民的自我感觉更良好。

18分钟前
  • 苜蓿
  • 力荐

政治讽刺经典,但是貌似国内观众都显然忽视了它所展现的时代,英国病、70年代开始的经济衰退、官僚red tape以及其后的撒切尔上台与工人罢工运动......如果考虑到那些的话,这出剧无疑是给国家主义者敲响的警钟......当然,它本质上还是以犀利的搞笑为主的......

22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力荐

英国人民的政治观念和英国人民关于政治的观念:)

26分钟前
  • SWX
  • 力荐

吉姆和汉弗莱分明处处在掐,为什么剧名却叫作,“是,大臣”?第一集台词给出了解答,“我们总是把难的部分放到题目里,放在那里要比放到文章里无害的多。”

29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领导一思考,秘书就发笑

34分钟前
  • 丁一
  • 力荐

大臣妻子作为全剧唯一的女性角色,在少得可怜的出场时间内光彩四射

39分钟前
  • 征夷小将军茂茂
  • 力荐

这仨忒逗了,随便一凑都是戏。 要是把小寒每次冠冕堂皇的话拿下来倒背如流的话,估计口译press conference部分时简直可以鲜花辞(好听的废话)上再添花。

40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以大臣妻子为数不多的出场即高光来说,大臣换成她来做可能更佳🐶

45分钟前
  • [•_•]
  • 力荐

年纪小的时候看不进去,现在重看发现,Yes系列不是那种会让你因为某个场景某句话而哈哈大笑的喜剧,而是不知不觉就让你心里开始嘿嘿嘿个没完

49分钟前
  • 荆棘
  • 推荐

为什么说美剧是垃圾呢,因为看过英剧之后会让人觉得看美剧很可耻。。

50分钟前
  • 西渚
  • 力荐

这季主线是大臣Jim Hacker从一名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到成熟政客的成长。Jim带领顾问Frank出任行政大臣时坚信透明政府干劲十足,但在被常任秘书Humphrey数次调教和阻挠之后,最后一集Jim同意掩盖索里赫尔事件真相,原本正直的Frank也被轻易收买,由此可见体制的强大及该剧的现实意义。

55分钟前
  • Columbo
  • 力荐

Sir Humphrey和John Hacker如今都已不在人世,看着更加心酸。特别是Hacker,晚年患皮肤病的样子真的好让人难受。上帝为什么要这么对待给人带来欢乐的人呢?

59分钟前
  • 查克同志
  • 力荐

以《生活大爆炸》相似的叙事方式探讨《白宫群英》一类的严肃话题,揭示英国政党体制与文官制度的微妙联系。

1小时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史上最佳政治剧,没有之一。我觉得所有对现实有关注的人都该看看这个剧,尤其对于国内许多幼稚的右派自由主义者,给他们看看民主政治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但是反过来说,只有在民主制的国家里,才能有这样的作品,以及对自己的政体毫不留情的讽刺

1小时前
  • 飘赣
  • 力荐

原来考试专用的口音是上流社会的口音啊

1小时前
  • 喜洋洋与步步高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