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

第5集完结

主演:郑在石,梁音,巫刚,高志强,刘赫男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93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出路 剧照 NO.1出路 剧照 NO.2出路 剧照 NO.3出路 剧照 NO.4出路 剧照 NO.5出路 剧照 NO.6出路 剧照 NO.13出路 剧照 NO.14出路 剧照 NO.15出路 剧照 NO.16出路 剧照 NO.17出路 剧照 NO.18出路 剧照 NO.19出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们都是井底之蛙,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中国当代青少年有着怎样的未来?为了探索这个问题,导演用六年时间跟踪拍摄三个人的青少年生活。这三个主人公正是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出生的人的生存状态。

一.六年的生活轨迹

马百娟在贫困地区上学,梦想能去北京读大学,后辍学,因为没有基本能力找不到工作,在16岁时嫁人。

徐佳多次复读后考上大学,找工作屡屡碰壁后供职于一家公司,和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

袁晗寒辍学后出国读艺术学校,假期去上海实习,后在北京注册自己的公司。

二.个体反映的社会现象

读书时的马百娟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对世界的好奇,还有一点走出去的梦想。经历了辍学找不到工作的她,梦想破灭了,最终她的命运和当地的那些女人一样,早早结婚,被束缚在了她长久生活的贫苦的土地上。

徐佳把考大学作为唯一出路,经历了多次高考才考上大学,是因为他不够努力吗?或许还因为和他人教育资源的差距。普通学校毕业,没有社会背景的支持,难以找到想要的工作。他认识到世界的不公平是无法改变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尽力去改变一点点现状,最后得到的或许只是稳定不变的工作与平凡的家庭生活,这正是大部分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袁晗寒在辍学后可以选择考心仪的学校出国念书,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不必要一条路走到底,容错率更高。这大概是世人对金钱执着的原因吧,金钱所可以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更是一种最大限度的自由,一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底气。

三.社会原因

按照社会的规则,有些人一出生就生在了别人到不了的终点。袁晗寒的生活是马百娟和徐佳想都不敢想的。马百娟和徐佳的生活,是一条路走到底的生活,而袁晗寒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因为她有选择的权利。

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使得教育资源必然不平等,加之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导致教育有时候可能是巩固阶层最好的手段。努力人人都可以有,可好的教育资源却是少数群体才能享有的,而往往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可能带给你努力的意识,精神的富养往往需要物质的支撑。

四.一些想法

这部片子记录的仅仅是六年时光,他们三人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谁的人生更值得过,我们找不到答案。况且生活总是冷暖自知的,别人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可能有着我们熬不起的苦。

如愿去读大学的马百娟就一定比现在生活得更好吗?与他人经济条件的差距可能会使她陷入自卑,因为看到外面的世界以后,想要的更多了,想要却得不到是痛苦的。呆在井底不知道世界有多大的青蛙不一定不幸福,而知道、看到过外面世界却依旧深陷井底的青蛙可能才是最痛苦迷茫的,因为从井里出去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能看到的世界都是有限的,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是活在井里的井底之蛙,只是有些井口大,有些井口小,有些人知道世界比自己从井口所看到的世界要大得多,有些人不知道罢了。

个体的出生、生长环境、经历等等都完全不一样,世界观、价值观等都不一样,盲目去追求别人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都有自己的路。

 2 ) 我小的时候,见过很多的马百娟

我小的时候,见过很多的马百娟,上了高中和大学,身边几乎都是徐佳,等参加了工作,才意识到竟然有着那样多的袁晗寒......

电影里边有一个镜头,在徐佳通过第一轮面试进入领导考核之后,有一个一同进入面试小组的男生说“人,就是一步一步证明自己的过程”,而我觉得,导演通过这部片子其实是想让我们认识到,证明自己,也许并非那么重要,而逐渐的认识自己,发现真正的自己,解放自己,才是心灵真正的出路。

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鲁西北的一个农村度过的,和马百娟不同的是,我们小学的同学几乎全部升入初中而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然而能够在中考过关斩将升入县城一中也就是我们当地最好也是唯一一个正规的高中,比例非常低,对于一个镇上的中学来说,每年应届加往届最多十几个学生能够考上县一中的公费生。所谓公费就是学费一年1000元的,另外一种自费的是学费8000~10000元,是对那些考分达不到分数线但是和分数线相差不多的人设置的,对于农村的大多数孩子来说,考不上公费几乎就等于和高中无缘了。而我是就是那幸运的十几个学生之一。我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百分之九十初中毕业之后就去打工了,女同学一般在城市里打工几年之后,回老家结婚、生小孩,就这样成为了一个个的马百娟。

升入县城一中,周围大多数都是农村来的苦孩子,也有少部分家在县城的走读生,家境相差不大,我们一个月只有一天半的假期,平时出校门需要请假。大多数同学,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背负着家人甚至是一个家族殷切的期望,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信条:考上大学,走出农门,改变命运,回报家人。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医学是最多的,因为毕业后不愁找不到工作,用老家人的话讲,一个人再穷,他也会生病,因此医院是不会倒闭的,医生越老越吃香,求着你的人多。多么务实而直白。至于个人的理想,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个问题,眼下的生活不允许我们去思索那些高于现实的问题。而我,也就成为了全国千千万万个医学生中的一个。

医学生的大学生活,几乎是高中的延续,出早操,晚自习点名,每天都有厚厚的一堆书要记忆。很多同学逐渐发现自己对医学并不感兴趣,男生很多人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女同学,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在努力学习,为考研究生做准备。大学毕业后,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去县级医院做医生,有一小部分考上了医学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在我们的大学同学微信群里,讨论内容最多的是医生工作压力大,夜班煎熬,医患关系紧张,起初每当发生一次全国性伤医事件,都会有同学发到群里大家讨论一番。朋友圈里也会刷屏。后来渐渐的没人转发这些信息了,好像大家已经麻木和习惯。

我在考研究生时选择了基础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在高校做了一名教师。远离了医院那个吵闹的环境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工作后认识了很多同事,很多都是非医学专业,我逐渐地发现,原来生活中竟然有一群人是那样的生活。比如有一个同事,每年都会去好几个国家旅行,二十多岁的时候已经去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个同事,几乎每天都会去很高档的饭店吃饭,朋友圈天天发精致的饭菜的照片。有一个同事,开几百万的豪车上下班,要知道以我们的收入估计一生都买不起那样的车。网络上曾经有一个段子,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一起和咖啡,我觉得这个目标貌似也很难达成:一个同事喜欢去全世界各地的咖啡店,收集咖啡豆。然后像袁晗寒一样开了一个咖啡店而且没有倒闭……

当我参加工作了,发现世界上很多同龄人的经济状态是我努力一生都达不到的。同事背着香奈儿、LV的包包,看上去是那样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然而当我也花了几千块买了所谓的轻奢包,我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幸福的感觉,当新鲜劲一过去,我更喜欢背着几百块的结实耐用的帆布包装着我的厚厚教科书上班。而且在追求物质的过程当中我逐渐意识到,物质带来的愉悦感并不能持久,甚至会很快消失,而拥有精神追求,才可以做到永无止境。

最近得知学校教艺术的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放弃了很多人挤破头都想要的编制,去海南创业了,看她的朋友圈里,每天的生活多姿多彩,感觉过得很开心。我内心非常羡慕那种生活状态。实际上,我想大多数看了出路电影的人,都应该是“内心羡慕袁晗寒那样的生活状态,却不得不过着徐佳那样的生活”。

导演郑琼老师并没有给每个人指出他的出路在哪里,那也不应该是她的任务,但是她成功地促使了我们——至少是我,开始觉醒,除了肩上的责任,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自己的心灵做点什么,我觉得一部电影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

 3 ) 其实并没有

这学期有门课一开始,老师让我们读一本书叫《异类》,探讨关于个人成功的可能。书中有许多案例,大多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来讲述一个群体成功的可能。然后也经历了一些事情,有的有关微博热搜,有的有关个人发展,越来越发现,许多问题的讨论是存在社会结构带来的困境的。《出路》我没有看过第二遍,但是我想再回头看一看,可能会有一些新的看法,也只能是看法,因为我也没找到出路。

一周之前,我在修改暑假的调研报告,敲了一行字:此行也让我消解了此前对农村教育中重男轻女的问题的误解。其实并没有。一年以前,我从高三23班离开,走进大学。我以为之后一切都很容易,钱是天上掉的,衣服是树上长的。其实并没有。我以为如果能活的像画家女孩一样,我就不会迷茫不会消沉,世界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地方,我可以如我所愿地四海为家,生活里只有数不清的浪漫和幻想。其实并没有。就像那篇叫我的家乡真好的课文。窗外没有宽阔的操场,也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

想当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贴标签也一样。我的世界里总是太多“我以为”和“竟然这样”,总是看到了一点现象就急于去定义本质,总是不经大脑地把亲眼所见的个例推而广之视为真实。其实并没有。

这部片子肯定不能和我的父亲看,我可以想象到他会在我表示惊奇和困惑的时候发出不屑的笑,对我说:“你以为呢?”

我又想到自己也曾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精英情节和中产阶级的视角,模仿着营销号的口吻去嘲讽一切,嘲笑那些早早结婚的农村女孩,嘲笑那些为就业奔波的非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嘲笑着那些找不到出路的人是因为自己实在不够努力,没有机会运气不好,那也是他们的错。我以为生活就应该是从一睁眼起就有了安排,一切都顺其自然,我会经历所有的事情,但都没有困难。我的出路是一开始就被决定的,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坏。

其实并没有。

我想起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坐在后排,给我爸念着一片言辞刻薄的营销号文,批评着把钱看得太重的家庭,穷怕了的家庭,会有怎么样的悲剧。我爸说:

“其实不是这样的。你不明白。”

我也想起了一些故事。想到奶奶曾经说自己没办法再回到农村生活,因为习惯了城市多年。我也想起我高中的同桌对我说,她这次回家,看见初中时候的好朋友已经挺着大肚子很久了。她说:“你能想象吗?”这么久过去,我几乎遗忘了这个事实,直到今天才想起。很多事情忘了不代表不存在,构建了想象的环境不代表就应该理所当然的冷漠。

这电影和人生七年其实有一点类似,那就是给一个机会去看看更多的不同的生活,去理解社会的生态。那个世界之大,大到看不清全貌。

(短评140这个设定真头疼

 4 ) 物质和精神(观念)的差距

一时语塞。无意点进来看,看完只想长叹,让自己也有些迷茫。

家庭的经济条件决定人的命运,我非常赞同这句话。谁都明白,它带给人的眼界、平台,根本不同,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需要努力的方向也不同,在这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三观,最终便决定各自的命运。

除了经济条件,家里长辈的认知对下一代的命运也至关重要。我觉得这也是经济条件带来的一部分,有了物质,便有了思考人生意义的精神,发现天赋、拥有格局,沉心做事,双基础都有了又能成事,以此循环,这是对“袁晗寒”为代表的阶级理解。她算是中国富裕家庭的代表了吧,我很欣赏她的三观。那段话说得很有意思,但我却还不够懂,“如果你不想饿死,你是不会被饿死的,如果你真那么想死的话,就算你再富有,你还是会饿死的。”她有那种淡然,不畏惧的感觉,或者不在乎试错的成本。她的家庭氛围也那样好,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受到母亲的怪罪,想做便能做。后来的她我更加欣赏,她说想去不同的地方,真是说到了我心里,我也是这么想的!漂泊的人生,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梦想,是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儿啊!她说“看看大家都干什么 怎么玩的 然后看看这个环境缺少什么”虽然暂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有心观察,有心发现,真让人欣赏,她的“出路”还有无限可能。

反之,没有物质,环境有限,缺少知识,最后说出“靠女婿着 就这么个出路 再没有别的出路”这样的话的长辈,他们的后辈又能有怎么样的“出路”呢?这样的想法,真叫人寒心啊!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最后的出路就是找个人嫁了,曾经说要“考上北京的大学”原来也,无奈于太多太多的问题。她带着那样纯真的笑容,看见车水马龙的世界,却发现都与自己无关,我无法体会她当时的感受,可能是无助,还存在着尴尬,甚至“羞”。唉,我只觉悲哀,那份治愈的笑容不在了,她的一辈子,都能看到底了。没有格局的长辈,孩子的书都没来得及读完,我相信只要让她念完初中,也许真的会不一样,很可惜…这样带着“女娃是别人家的”想法,那后辈的结局依然如此,结果又是一种循环、延续,唉。

而徐佳,我认为他代表的是大部分人的模样,家庭条件一般,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他的母亲虽然常常“悲观”“埋怨”,但却依然坚持让他复读,考上好大学,他自己也是那么坚定,从十几岁开始努力,一路坚持,接受现实,他说“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 很多东西都是不公平的 但是这是你没有办法去改变的 我现在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 但是我会努力去改变这个现状”即使很努力的他,却依然处于社会工薪阶层。这到底为什么?这让我想起最近的流行梗“小镇做题家”,有些人努力很多年,和别人平起平坐,而别人却轻而易举就在这个位置。可是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天生于高原。

原来,难道,我们的命运,真的出生时就决定了吗?阶级固化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我只觉得这种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我也意识到在这个社会,处于这个时代,跨阶级是一个多么难的事情。

迷茫,说的是我自己。也许我的出生条件好过大部分人,但我又比不上袁,可我也不是徐。我是处于他们中间的尴尬层,见过上下两种人,下不去,上不去。其实现在拥有的,本来就拥有了,你就不会再考虑,所以你总是追求更高的东西。长辈跟我说,看看那些吃不起饭的人,我不知道能不能这么比,就像“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我看完反而更抑郁,能这么比么,是这样比较的吗?别人过的不好,所以我对我的现状感到宽慰,让我学着接受现在,而不去想上追求。至少现在我还不这么认为我应该这么理解。我多么想和袁一样,多去不同的地方感受,我很感谢我的家庭,我父母的还比较开明的态度。

也许以后会被现实生活压到抬不起头,但脚踏实地时,也一定不能忘记仰望星空,无论何时,告诉自己,在这里写下,以此勉励。

 5 ) 不想老家

老人家用存的低保钱和娃娃打工的添补,在外面买了房子,说不想老家,老家把我苦怕了。非常欣赏老人家有什么说什么。

自己读书时候最怕假期,一到假期就要去田里干活,第一份工作在富士康,加班太辛苦,偶尔回家连个休息也没有,早上六点多就被叫起来去干活:后来做乐视项目的制造部经理猝死了,自己也累的进了几次医院,各种慢性病都来了,每天都在吃药,最后只好和家里说,我快三十了,已经在外面工作,家里的农活实在没办法再去干了,你们就当作没我这个人。之后五年一直在深圳,身体也慢慢恢复过来。这两年几个亲戚整天没事拿我春节没回家的事来数落,村里好多人因为你没回家骂你爸妈,我在想,我回家被人骂,我没回家我的爸妈被人骂,我咋就遇到这些脑残的乡里亲戚。

 6 ) 众生百态,你我都在找寻出路

影片简介:一个是来自甘肃大山深处的小女孩儿,喂猪、做饭、背谷子,笑嘻嘻地走十几里盘山路,去只有5个学生的小学念书;一个是来自湖北的高三复读生,天未亮就起床从出租屋赶往学校,在被书本、试卷围起的课桌上紧绷着脸备战他的第三次高考;一个是向往自由的北京女孩,高中退学后的她画画、写诗,一边准备申请留学,一边自己做家具开咖啡厅。6年的时间里,他们长大成人,寻找各自的出路。(来自网络)

先谈谈三位主人公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甘肃农村女孩马百娟念课文时的发音和笑容;湖北小镇青年徐佳的那句“我知道命运是不公平的,我接受它,但尽力改变它”;北京城市女孩袁晗寒语气里的随意与豁达,言辞中的浪漫和想象。

马百娟是三人中最底层的存在。

十二岁的她在只有五个学生的学校里读二年级,不加修饰的外表下是看起来永远洗不干净的脸蛋和头发,身上穿的是脏出硬块的不知从谁身上淘汰下来的不合称衣服。很明显,她没有让人一眼看到就想她的捏脸蛋、想拥抱她的吸引力。但是,当我听到她用带着陇地口音的普通话一字一顿的将课文念出来时,我的心止不住地跟着颤抖,我的手臂不自觉地起鸡皮疙瘩,我的眼里一瞬间积满了未落的泪。

一眼望去没有人烟的黄土高坡上,蜿蜒陡峭的小路,留下的是马百娟兴高采烈地去小店买数学本的身影,是一家四口顶着厚重的秸秆被压驼的背,环绕的是她语气中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想象:上大学,出去打工,每个月赚1000块钱,买面,因为家里面不够吃。两座黄土垒成的小平房里,黑板上端正的板书写的是“我的家乡真好”,老师教仅有的两个学生看图说话:过去我的家乡,农民叔叔爷爷套着毛驴车去集市上赶集,现在柏油马路上车辆穿梭,人来人往……足球场外边楼房林立,鳞次栉比……镜头扫过飞扬着黄沙的土操场、没有一座楼房的大土坡,耳边传来的是老师念错的lín cì jié bǐ……

徐佳是复读过三次高三的勇者。

为了完成爸爸的遗愿,也为了让自己和家人更好地活着,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克服恐惧,最终考上湖北工业大学。看似通过了高中老师们口口声声念叨的“人生最重要的关卡”,可是生活并没有停止它不断给人磨难的步伐——就业。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没有能力支撑自己继续深造,于是奔波于各种宣讲会、面试,行走的背景是满宣传窗的考研考公大海报,还有那扎眼的“没有不可能”红色大标语。徐佳在毕业前与一家电力公司签约,影片中他回学校的路上,旁白里说,签约完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给卖了。那背影,可见的是强烈的不安与落寞。

当无数高三学子坚信高考完迎接自己的是晴空一片,人生最大的坎已经被抛掷身后时,没有人告诉他们“一件事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件事的开始”同样适用于高考。早点看清这点的人大概会有规划地安排自己的大学时光,而迷茫堕落的灵魂从踏入大学门口的那一刻开始,便为将来埋下悔恨交织的伏笔。但是前者一定比后者幸福吗?一定更容易取得世俗定义的成功吗?如果你无比清楚地知道这世界和命运总不是公平对待众生,如果你参透出苦难是生命的永恒主题之一,你一定不会轻易作答。

袁晗寒有着令人羡慕的命运。

出生于皇城北京,从来不必过于担忧来自现实世界的种种刁难:没有耳提面命着她好好学习的父母,没有无法满足温饱的生存窘境,也没有非要遵循着过才能安身的轨道。所以她可以将自己眼中的世界用五彩颜料描绘出来,可以没有顾忌和扭捏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所想,敢于将不稳定的漂泊与寻找视为常态。

2012年,袁晗寒退学后,租了一小间店面,面对一年两万的房租,她语气平淡地说“觉得还行,我承担得起”。她亲手布置小店,彩绘、购置、打理,店里传出的流行音乐与整个街区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又或者说独具个性。三年后袁晗寒已经在德国留学,那家小店的生意怎么样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别让自己闲出病来。苹果电脑被她像案板一样使用,不在意钢片是否会刮花显示屏背后的磨砂面;钱包丢了她有点烦,但不恼,和妈妈说起这事儿时,袁妈妈也云淡风轻,话题转而询问女儿是否知道英国特牛的音乐人埃尔顿·约翰。相比之下的是徐佳买到2600块钱的iphone4时脸上藏不住的喜悦和有面儿,是马百娟年迈保守的父亲得知纪录片不是政府拍摄之后索要两万元“继续拍摄费”的决绝。

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这个时代,环境和经历决定了你的视域,你对人生的想象决定你人生的轨迹,所以不得不束手投降。……所以马百娟们才被放弃了10%的收获可能,16岁被嫁给表哥,过早地关闭生命突围的大门;所以徐佳们总在重复大人的期望,重复着附加的责任;所以袁晗寒们过早察觉生命的无聊。(来自点映群里分享的截图,因为没有名字,所以无法备注这段话的主人)

我们不是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才知道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只是当三个如此典型的例子被放置在同一部影片中进行对比时,我们才发现人生百态如此不同的背后隐藏着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原生家庭对人在教育观念上的影响。马百娟的父亲认为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读太多书也没有用,还不如找个好人家嫁了,这才是女孩子最好的出路,所以不顾老师的多次劝说,让马百娟辍学、16岁便嫁为人妻;徐佳的妈妈坚持高考可以改变命运,只有上了好大学才能有好工作,将来才能买车买房子结婚生子,所以当徐佳一步步完成她的期望时,脸上是藏不住的欣慰;袁晗寒的妈妈相信女儿有艺术天赋,支持女儿张扬天性,不以传统的眼光局限孩子的未来,所以她可以笑着和袁晗寒说“袁晗寒你又被退学了,我去接你回家”,任由袁晗寒满世界找生活的意义。

其次是生活条件对人在理想目标上的影响。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的马百娟来说,上大学只是为了打工赚每个月1000元的钱买面吃,填饱肚子生存下去是第一要紧的事情,如果能够餐餐吃上肉,那就是美好的生活;对于徐佳来说,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一家有五险一金和发展前景好的公司上班,而后结婚、生子、买房、孝顺母亲是有模板可拓的人生之路,如果能够多赚点钱,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那就是可期望的未来;对于袁晗寒来说,只要饿不死就行,学历高低与工作好坏并不一定成正比,想做什么就该去尝试,反正只要失败的代价是自己能够承受的就好,如果能够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找到一个需要自己的位置,那就把自己填进去,发现自己不适合之后,大不了跳出来再去寻找。

再者是学识水平对人在自我实现上的影响。马百娟连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都没读出头,连延绵的黄土坡外花花绿绿的世界都没见过,就嫁人了,她的一生开始向父母的轨迹靠拢,迟早有一天会重合在一起,她不会知道马斯洛,更不会知道“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徐佳沿着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定的“晋身之路”踽踽前行,他知道世界很大,诗意和远方的田野不是无法实现的白日梦,只是目前还要忍耐,即便他的一生无法到达自己梦想的境地,那他也一定要将这美好的愿景实现在孩子身上;袁晗寒认为每个人都不一样,大家只不过是做了各自的选择,无关对错,她不看重物质,而是渴望找到能够寄托自己精神的点,所以她不愿意留在德国做“被国家码好的小石头”,而将自己放置在变化的需求之中。

三位主人公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这三方面原因的关系恰好又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出·路》里所呈现出的阶级固化问题,背后隐藏着的或许是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是社会忽视甚至遗忘了部分群体的问题。

观众用怜悯的眼光看马百娟的生活,恰巧印证了我们习惯于用“精英眼光”去看待别人的生活,哪怕本身不是精英,也要把自己拔高一个等级去俯视比自己更艰难地活着的人们,然后安慰自己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然而,当观众发现人还可以像袁晗寒那样肆意张扬地活着,但自己又没有勇气和底气承担变化会带来的风险时,便暗暗放任欲望增长,将自己一脚踢进踮踮脚也够不到梦想的循环中,同时抱怨生活艰难。至于徐佳的生活,它太稀疏平常了,这不上不下的处境,这在无知与通透之间左右摇摆的心思,是绝大多数人正拥有着却想逃离的生活模式,我们感同身受徐佳的迷茫、无奈、妥协,也如徐佳一样相信终有一天会将命运不公平的指针往0那里掰一点过来,再掰一点过来。

导演郑琼说“每一种生命都渴望向上的人生”,黄豆豆老师说“出路就是找到自己的信仰并坚持”,有很多观众都表示“突破思维和阶层局限才能找到出路”。

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看完一部影片,即便产生些许思考,也实在无力插手别人的人生,只能依照他们的经历摸索自己的出路。最终发现还是回到了“活着”这一主题。“活着”是首位的,我们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去发现、思考、寻找、安身。所有的思考与追求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好的生活,而这“更好的生活”又是一道完全主观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我们阅读、旅行、欣赏艺术只是为了在生存的基础上为余生添点光,求个自己心安罢了。

 短评

果然富家女眼界还是宽一点的

6分钟前
  • Way-Kwok Chu
  • 力荐

感觉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人的共通性吧。其实影片想要表达的并不是什么阶层固化,人生就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路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走。

10分钟前
  • 楢山
  • 力荐

阶层会提供相应的试错机会,且上层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兜底的线在,但茫然是共通的,可能徐佳会多一分焦虑,马百娟再多一分无力。全片最难忘的就是马花了3块2买了新作业本后雀跃的神情,这是人类最宝贵的瞬间,但那眼里的光能持续多久又很大程度是由出身决定,这同时也是最难过的事情。

15分钟前
  • tapa nama
  • 还行

出生已经决定了80%的社会,靠自己改变阶层越来越不可能!

17分钟前
  • Emma
  • 还行

三星半,2009年低画质、低像素部分素材加分,有些纪录片的触动点在于,会让你觉得人人都是上帝眼中庸庸碌碌毫无出路的糊口动物,当西北的小学少女辍学无所事事地漫步郊野,当武汉懵懂青年大学生穿上不合身的西装去求职,当衣食无忧的北京少女无论身在国内国外都觉得空洞无聊,这种动物感会更强烈,所谓出路就是觅食,无他,吃不饱痛苦,吃太饱空虚;三组人,阶级差距,教育差距,财富差距,可选择的生活不一样,但面对生活的空虚可能都是一样……

1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我觉得每个人的出路都不一样,马白娟的出路是结婚生子有口饭吃,徐佳的出路是有个好工作结婚提高家人的生活质量,袁晗寒的出路是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22分钟前
  • 白勺啊白勺的
  • 推荐

由于资金的局限整体略潦草,但人物选取很典型。除了马百娟面对阶级壁垒的无力,更真切体会到的是徐佳和袁晗涵面对遥远未来的迷茫与空虚。转眼间三年之后又是三年,那种走一步是一步,完全看不到未来却不愿去想的感觉自己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在银幕上以客观视角看到这份真实的空虚还是觉得太可怕了。

24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家庭背景就已经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和一生,现实就是这么绝望。

2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千千万万的马百娟们啊

26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平静的绝望,阶级趋于固化,打破阶级有多难,不知道,先从打破自我开始吧。

31分钟前
  • i Film
  • 推荐

高考不是万灵丹,大学不是万灵丹,考研、工作、换一个城市定居…都没有用的。还是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

35分钟前
  • Lelia🌈
  • 力荐

看得途中想起《人生七年》,一样是记录不同阶层的生活轨迹,《出路》却是更多了些挣扎的血肉。家境贫困的男性尚有家人支持,复读三年考大学;生活在大山里的女孩却只有七年的青春就要被嫁为人妇;家境优越备受宠爱的北京女孩,看似最为幸运,却也面临着人生的迷茫和价值的缺失,同样要面临出路的选择。

36分钟前
  • 蓝渐层猫咪
  • 力荐

放在当前的历史环境 名字叫出身 也许更好

40分钟前
  • 头号精神病
  • 还行

国内这种数年跟拍某个人或某一群体类似题材的纪录片还是屈指可数的,加上个人有所共鸣绝对是上乘佳作!此片展映后目前也还出于点映阶段,所以很庆幸能得到资源并观看。纪录片内容条目有不多说,主要看其内核。本人目前其实也还在寻找自己的“出路”。片子跨越6年跟拍了中国当下社会上中下阶层三个主人公的成长,正如导演郑琼所说这基本就是一本相册。就我来说跟片中徐佳年龄相仿、情况相似,我也曾复读上大学、做过电销。而人生也是随时在寻找出路。

42分钟前
  • 秀才Bui出门
  • 力荐

浪费了一个好题材系列,拍的很业余,随便拎一个湖南卫视《变形计》的导演可能都比这个拍得好。不过还是拍出了一些时代的困惑,电影里的三个阶层都充满了无力感,每个人的表情都在诉说着生活的苦难。

47分钟前
  • 金敏丧
  • 还行

2014年,马百娟16岁嫁给了表哥。2015年袁晗寒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公司。2015年,徐佳仍在当初签的电力公司工作。——2018.6.30大象点映于贵阳。

51分钟前
  • 熊熊大水
  • 推荐

改变阶层是很容易的,向下掉的空间还很大。

53分钟前
  • 福禄寿喜锅
  • 推荐

甘肃会宁的那个简直就是我童年一个同学的翻版

57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书评本来不是吵架的地方,但是我觉得OMG42网友的发言实在太有意思,给大家解读下:“要不是有高考你们这些贱民连希望都没有,难道还不满意,不赶紧给赵老爷扣头谢恩?”

1小时前
  • 那慕尔
  • 推荐

三个人,三种生活轨迹,发展脉络交叉展现的人物状态,发人深省。

1小时前
  • Mung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