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

完结

主演:黄景瑜,许魏洲,林枫松,陈稳

类型:电视剧地区:内地语言:国语年份:2016

 剧照

上瘾 剧照 NO.1上瘾 剧照 NO.2上瘾 剧照 NO.3上瘾 剧照 NO.4上瘾 剧照 NO.5上瘾 剧照 NO.6上瘾 剧照 NO.13上瘾 剧照 NO.14上瘾 剧照 NO.15上瘾 剧照 NO.16上瘾 剧照 NO.17上瘾 剧照 NO.18上瘾 剧照 NO.19上瘾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沉沦

最难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坚持到底,而是想停的时候可以停下来。

  
我跟每一个遇见的人推荐这部电影。

  
Harry发现妈妈吃的减肥药里含有致兴奋的成分,劝她停止,她断然拒绝,流着泪说:减肥是为了穿漂亮的红裙,穿红裙是为了上电视,上了电视就会变成重要的人物,让人无法忽视,只有想到这个才愿意微笑,愿意生存下去。Harry只好默然。

他太明白这种感受。

迷上瘾,是的。得不到满足时,感到人是空的,笑不出来,活不下去。既然无法满足自己的最渴望的需求,那么活着有什么意思。

努力工作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么?如果我的幸福快乐就是一磅海洛因呢?

于是又变回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我是觉得,一定意义上,这是类似宿命的东西。一环扣一环,身不由己。

他们彼此相爱,但却无法伸出援助之手。他们还活着,但是已经无法控制自己。

沉沦是一种迷狂,而迷狂是一道光,让我们欣喜,追随,充满希望,因为我们从不会知道光何时离我们而去。

  
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得不克制的愿望,想吃不能吃,想睡不能睡;想爱不能爱,想留不能留。

虽然都是痛苦,但是还能有比失去自控更可怕的事么?

很多事情,放下了才轻松,跟自己相处亦是学问,你不能不满足“自己”的需要,也不能满足“自己”的每一个需要。

 2 ) 梦之安魂曲——用一切外在美好成就的最黑暗

外在美好是说电影的画面,音乐,演员的演技,故事的编写。

故事紧凑,紧密,简单明白。莉莎意外的收到电话,说她获得了上电视的机会,而莉莎是个电视迷,对于年老而孤独的莉莎来说,上电视意味着可以对着屏幕前所有的人说出她对于逝去丈夫的怀念,也说起对于无所事事,只会拿自己的电视去当铺当掉的儿子的爱,这虽然是微小的却是她坚持活在这个不至于绝望但至少是冰冷寂静世界里最盛大的目的,这值得她穿上红色的连衣裙,金色的鞋子,像是年轻的自己站在大学毕业的儿子身边一样。

但是裙子的拉链再也上不去,镜子里的老人像一只滴满蜡的蜡烛,残缺的,火红的,不得不燃烧着,莉莎决定减肥。

莉莎吃得很少,戒掉最爱的巧克力,戒糖戒油。银幕分成两半,另一边她的儿子夏利拥着漂亮的女朋友玛丽安在沸腾的音乐里吸入,接收,虔诚的感受海洛因。

画面是被分割的,时时这样,带有轻微病态的感觉,但是是美的,美到你几乎不愿去想下一分钟的事情,下一分钟来到时,莉莎已经被这样的饥饿推到了医生面前,她调高体重,面目冷淡的医生说,你偏重,吃我开的药吧。四种颜色,早晨,中午,下午,晚上,莉莎可以吃cheese夹着面包,红色连衣裙则交给每日的四粒药丸。

画面在莉莎吃药时总是分一半给正在吸食白粉的夏利,夏利和他的黑人朋友找到了赚钱的渠道,买来整包的白粉拆分着卖,在赚进美金的同时自己也拥有了更多美好的幻觉。夏利想,他应该送给她妈妈一点什么,既然他妈妈是个电视迷。

莉莎的身体变得难于安静了,她不停穿上或脱下衣服,不停取下或带上眼镜,当她见到不常回来的儿子时更是克制不了的拥抱了再拥抱,夏利说自己找到了好工作,莉莎眉开眼笑的确定自己有个好儿子,夏利说我帮你买了台电视,莉莎顷刻就把记忆中任何一次去当铺赎回电视的景象删除,她对着空气中或许存在的丈夫说夏利真是个最孝顺的孩子。这些对话的间隙夏利听见磨牙声,他才发现他的妈妈嘴巴不能控制的上下移动,但是莉莎说的仅仅是她要上电视了,她就要可以和所有人说她的好丈夫和好儿子了,她要穿上她的红色裙子,但是她穿不上了,她要减肥,医生也极好的帮她开了药。难道你连身体也不顾了,难道你要在去上节目之前死在这里?夏利觉得这一切好笑又可气,他的妈妈吃上了兴奋剂。可是你了解什么。可是你怎么知道我为什么活着,我老了,孤单着,没有你爸,缺少你的探望,朋友怎么是可以麻烦的呢,我就一个人,卑微得很,但是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要上电视,也不要给我什么大奖,我只想让很多人很多人知道我有你和你爸爸,我就是为了这些在忍受活下去这件事。

夏利的理解或是体谅流在他回程的眼泪里,然而一切都无法逆转了。

母子两边的状态团结了画面,都不足够了,需要更多。红色裙子的拉链渐渐向颈脖的方向走来了,莉莎却没有心情享受这份乐趣了,她出现幻觉,她自己加大了药量。夏利的同伴在某次进货中遇见警察,若干人被枪击,他们失去了进货的渠道,他们之后得知在圣诞会有派发,但是价钱是现在的两倍,同时不零卖,他们没有钱了。玛丽安终于带着对白色粉末满满当当的渴求以及对夏利的爱意滚进了另一个男人的怀里,那一次价值两千。

莉莎发现冰箱会动了,发出巨大的响声在深夜里,这个时候她会抓起一颗药填进恐惧的心里,电视上获大奖的人是她,每一次都是她,她穿着红色的裙子,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站在台上,只有冰箱在阻拦她的美梦,更甚至电视上的人都出现在了家里,那个年轻的自己和高大的男主持毫无顾忌的指出这个简易的家的不足,她无能的坐在沙发上申辩,她已经老了,她很孤单,不过没有人听就是了,大家围着她跳舞,年轻的小女孩,年轻的她自己,她们向她索要食物,她们嚷着要她喂她们,然后,冰箱分裂了,零部件像是粘稠的唾液一样吓跑了电视里来做客的人。而夏利面临的始终是没有毒品的境地,圣诞节的那次发放中途又再次被警察发现,他们没有买到,玛丽安看见一无所获的夏利时凶狠的咒骂他,咒骂这个说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的男人,也不是没有办法,夏利把电话抄在了他们俩的合照背面,转身出了家门,这个号码的主人换取毒品的条件不是钱是女人,玛丽安拨通号码的同时捏着的是她自己的爱情。

只好这样了。莉莎穿着已经有些宽松的裙子满街的奔跑,她见谁都说她就要上电视了,她最后还跑到了据说是给她电话的公司,不过只能是被保安架走。她的儿子呢?她的儿子顾不上她了,她的好儿子在通向去佛罗里达买毒品的长途中,手臂上的小红斑已经渐渐扩大到不忍触目的一大片腐烂,那是感染。谁都顾不上谁了,玛丽安再一次跌进另外一个男人的怀里,用嘴,用私处换来生活下去的必需品。

片子进展到这里已经出现了最好的画面,最美的音乐,但是没有出现的是最深的黑暗,前面是一切发展都像是给一个肿瘤提供的最好养料,就等它爆破,而且是等它像一件标准的艺术品一样爆破。

莉莎在医院,被各种方式治疗,未果,采用电击,不短的时间里电影只有一个人声,你看得见么?你听得见么?可以开工了。夏利与朋友在医院被抓,朋友服刑,夏利等待被截肢。你看得见么?你听得见么?可以开工了。玛丽安在星期天和夏利通了电话,她化了那么美的妆,可惜既不是为夏利准备的,夏利也看不见了,但是她还是对他说你今天回来好吗?但是他还是对她说我今天就回去。妆下有泪,伤口上或者也有,不过已经开工了,玛丽安再次来到那个男人家,里面有成群的男人,他们让她光着身子,他们使用假阳具和她背对背的肛交,他们把美金砸在她雪白的身体上。

莉莎躺在床上,她又看见了电视上的自己,没有冰箱的骚扰,她看见了她得到的大奖,主持人说是他的儿子,他那么优秀,已经订婚了,手臂更是无可厚非的完整拥抱着她。
夏利躺在床上,他看见穿着红色连衣裙的玛丽安,像年轻的母亲一般,背对着他站在远处,他喊她不应答,他退后的时候却从海边的木板掉进纽约的混乱和多彩。
夏利的朋友躺在床上,他想起他小时候对妈妈说他今后要成为大人物,而他妈妈只笑着要他做他永远的好儿子。他渐渐把双腿蜷起,在与身体对毒品渴望的黝黑监狱里试图回到子宫。
玛丽安躺在床上,她手里有一大把的钱,地上是散落的设计图,对,她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漂亮女孩,她本来想开个时装店,她自己设计所有衣服,那也是夏利对她的承诺。不过此刻,她心上的那件衣服都破了。

 3 ) Requiem for a Dream

一个混沌的星期六,一楼潮湿的水汽让整个世界都变的迷幻起来.整个春天总是很迷幻的,于是所有人在这迷幻的季节全都找不着北.寝室的高人同学丢了他唯一一双运动鞋,石头丢了他4天前曾丢过一次的单车,4个人神经质点灯打牌到凌晨4点,还有一个抽着我的红双喜在独自黯然神伤,据说是在等待一个女孩两天之后的答复昨晚躺在床上,翻着手机通讯录,想起了很多人的脸,以及一些以前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与梦想有关的东西.


其实每每想到这个东西我都会无法避免的感伤起来,虽然我曾那么多次努力想挺起胸膛让自己看起来像长大的样子.可是梦想这个神奇的东西始终是我丢不掉的玩具


始终是我丢掉也会想着要找回来的.


虽然我知道,我已经离它越来越远


一个存在电脑里很久的电影,一个看过后让我无比震撼脸上却没有半点表情的电影,因为关乎梦想和生活,只能是内心的事情

这里是美国,却不是梦的天堂.而子民都是怀有梦想的.年轻的夏利是个吸毒者,他为了吸毒不停的卖母亲的电视机;莎拉是个贪吃的超级电视迷,她不停的赎回被儿子偷走的电视机。本来日子可以在毒品,性交,电视机,巧克力和日光浴中平淡地进行下去,可是那年夏天生活给了他们新的梦想,夏利和黑人好友泰伦想要靠贩毒来赚钱,莎拉被电话告知可以上电视.莎拉为了让自己上电视时穿上自己年轻时候的红裙子开始减肥.节食失败后,不知内情的莎拉开始服用一个混蛋医生开的兴奋剂和安眠药减肥......到了白雪飘飞的冬天,已经被兴奋剂弄的精神失常的莎拉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红裙子,夏利因注射毒品感染导致一条手臂腐烂最终失去了胳膊,<BR>泰伦被送进了监狱,夏利的女友玛立安为了得到毒品而沦为别人的性奴

其实我很想套用一句话说,如果这世上还有一个天才,请叫他达伦·阿罗诺夫斯盖。身为作家和导演的他,不动声色的讲述了一个心碎的故事,与梦想有关,却残酷的让人看不到半点的希望

其实影片中存在着很多看似美好的东西,爱情,亲情,友情......可惜都与药品有关.最重要地便是希望,一个孤零的老人,丈夫去世,儿子不在身边,唯一活下去的动力就是穿上那件红裙重现自己的青春美丽。夏利的梦想是让自己富有,满足自己,和母亲还有玛丽安无忧地生活。玛丽安希望自己能成为服装设计师。泰伦的梦想更简单,就是当一个妈妈的好儿子。梦想在热烈的夏天滋生,那时候的人们,有着火热的信心,美好的躯体和不灭的激情。但是梦想在秋天消失的太快,当梦想的依附物毒品出现问题的时候。所有人的面孔,在夏天还是那样的鲜活,在秋天便已经枯槁,就像天空中瞬间绽放的烟火。夏利和泰伦回忆起不久前略为宽裕的日子时说,就像过了千多年了

冬天所有人都成为了命运的玩物,莎拉被送进疯人院任人摆弄,断臂的夏利只能在医院里大声哭泣,泰伦在监狱里回忆妈妈的脸,玛丽安已经完全失去了人格和尊严只能在对毒品的渴望中偷生。阿罗诺夫斯盖用堪称经典的蒙太奇手法,鬼魅的音乐和光线让所有观众在沉默的外表下颤栗,连叹一声命运无奈的气力都没有。当最后4个人用同一个姿势睡去的时候,令人感到的并不是黑夜总会过去的希望,而是梦想安息的悲剧。早已说过阿罗诺夫斯盖残忍地不留一丝余地

明天是什么?明天生活仍将如此继续下去。而梦想已死,后会无期

 4 ) 失控

  小时候我问继母,吸粉是什么感觉,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怎么戒都戒不掉。继母回答说,吸了粉以后,你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比如你想要钱,你就能看到满天都飘着钱,等你去捡。

  这种说法,被当时的我理解成梦想的实现,一切愿望的满足,当然,是暂时的。那时候其实认识吸粉的人,只是我一直胆小,不敢去看。

  后来晓燕也开始吸粉了。她妈妈一再找人把她抓回家,关在屋子里,逼着戒,可她总会想办法逃出去。如此三番五次。其间她到学校找过我,当时我正在上课,从窗外看过去,苍白的晓燕单薄成了一张纸。她问我要钱。可我很穷,而且钱基本上都用来买盗版书了,所以只给她买了烟,然后看着她走。

  又见过她一次。据说她妈用了什么狠招,她已经几个月没逃过了。她胖了一些,脸上也有了红晕,气色很好。好像还在家里的安排下去相了亲。我想晓燕应该是好了,很快就会跟大多数人一样,拥有平淡简单的生活。

  然而,几个月以后,我从我爸的口中得知。晓燕已在武汉开煤气自杀。

  这几乎是我整个青春期,关于他人,最深刻的记忆。

  其实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是失控的,比如吸粉,比如赌。

  我想我是了解晓燕的,包括她十三岁以前孤寂的童年,十三岁以后尴尬的青春。她似乎别无选择。

  如果一个人能以正常的方式达成愿望,并且这种方式不太难还够快的话,也许没人去吸粉,没人去贩毒。问题的关键是面对失意的态度。

  哈里很年轻,他爱玛莉安,爱莎拉。他想跟玛莉安开家服装店,给莎拉买新电视。但这一切都需要钱。于是,他去贩毒,反正之前,他也已经吸了。他没有别的路走。

  我不觉得他最后有多堕落,因为晓燕,我觉得当毒瘾来时,人会做出很多失控的事。他在最绝望的时刻还是打电话给玛莉安了,爱情其实一直存在,那个梦境也说明了,他心里最美好的部分,仍是玛莉安。

  最无辜的人应该是莎拉吧。我一直在想,要是有个孩子,要是哈里和玛莉安生了一个孩子给她带,也许一切就不同了。她会为孩子忙前忙后,不会有那么的多的时间迷恋电视,那不过是她用来对抗空虚的一个物件。丈夫走了,儿子走了,她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光彩,只能寄希望的电视节目,希望自己再次光彩照人,再次成为儿子的荣耀。

  人最不可斩断的,应该是空白吧。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情可以忘,名利也可以淡,可是空虚,你却很难找到一个出口。自身不存在的幻觉是最可怕的,也许莎拉,只是在寻找明确的存在感。

  不要说朋友。朋友就只是朋友,不是家。不是港湾,也不是岸。

  所以莎拉的失控,不只是垃圾医生的减肥药,还有归属感的缺失。她让我觉得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如果哈里和玛莉安还有什么警醒意义的话,莎拉的故事就只是悲伤。无处安放的悲伤。

  

 5 ) 精神世界的顿挫感与现实挣扎的矛盾

阿罗诺夫斯基执导的《梦之安魂曲》,是折磨还是妥协?
波兰斯基说:也许我喜欢电影中的阴影,但生命中的阴影则不然。生命中的痛苦,往往来自于我们自身与精神世界的矛盾。所谓迷恋,是对于自身的苦苦追求,满足自身欲望的法则。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度,在失去平衡前,注定毁灭。而我们常常却背道而驰,企图满足自身的欲望,而摒弃精神世界的安慰。就如做爱失去快感,手淫上升为清道夫的职责。
这样的电影,像《猜火车》、《发条橙》这样的类型,永远是最喜欢也是最害怕的电影类型。我们会很容易沉寂于电影的娇柔,敏感和烦躁,反之,我们同样也会看到诸如毒品,卖淫等等我们不提及的阴暗。
这个城市,有的人在歌颂爱情,有的人期待面包,表象复杂,其内在却同样是为了满足。而电影中每个人都怀有梦想,sara幻想着上全国最火爆的电视节目,病态迷恋着电视节目是她开始在获得可能上电视的机会后疯狂的沉迷于有依赖性的减肥药,实际上,这样的沉迷往往是最为平凡的,在影片后段,sara灰头土脸,神经错乱的跑到电视台,在一遍申述中曾这样大家大叫:i am the one!Alone!这样的纠结与不安定,成为这部电影我觉得最为成功的角色塑造。其实,所谓的上电视,所谓的追求欲望,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sara对于爱的追求。对于爱的渴望!她爱她的家庭,爱她的儿子,那种脆弱的情感,联系的线路细而敏感,不容初任何差错。
有这样一句很恶俗的话,大约是这样说的:这世界上的快乐大多相似,而悲伤却不为相同。其实在影片开始,导演还曾试图留有一点温情在,Harry搬走电视机,向过道晒太阳的老太太们问好这一画面定格成像。包括Mary和Harry在躲避保安的那一段,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
影片前半段缓慢发展,节奏不紧不慢,到是不停的重复着几个由特意剪辑的几个符号化镜头来不停穿插,而我认为,循环往复得到的是情感的不断积淀,畸变的镜头画面,不成比例的构图,包括本身影片所带有的沉闷黑色基调。事情完全在往糟糕的方向发展,追逐梦想却深陷泥沼,挣扎的过程却没办法抓住对方的手,当每个人都精疲力竭的时候,一切都已惨不忍睹.毒品药片是凶手,按"芳香之旅"的说法,是资本主义的香花毒草,但香花毒草只是一个表象与工具,真正的凶手是欲望,真正的掌控是宿命。sara说:"孩子,这就是命啊!"其实,这样的说法不免唯心,但四个人的生活却完完全全是因为贪婪的欲望的产生。没办法,都是人,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一个追逐的过程,所以,都没有错.之所以是这样的结局,因为有追逐就注定有成功与失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后者。
影片采用分线叙事的步骤,一条分线是Harry和他的朋友们,别一条则是Harry的母亲。情节设置得干净利落。而且,影像拍摄风格是本片最拿人的地方。Harry三人买卖和吸食毒品的时候:他与女友接吻、和泰伦一起去做毒品交易再到收钱,这三个动作,镜头是以不断的变换和快速地重复来拍摄完成。在吸毒的时候,人的瞳孔都因为那种腐骨的快感而变得扩张和涣散起来,放大的镜头来予以表现瘾君子的丑态。这些画面都是很短促地一划而过,如同流星闪过夜空一般,一道美丽的光影弧线,属于那种短暂停留的影像。
老妇人sara是一个瘾君子,心瘾太重!
无形中过于依赖那些减肥药物。但是绝对能够理解她为何近乎玩命地减肥:从她手中握着她与丈夫、儿子的全家福照片,从她怀旧的眼神,再注意到她痴情地望着当年风采迷人的自已,就知道这是她的一场梦。她要去重温昔日美好又温馨的感觉。只不过,代价太大了,当看到老妇人被送到精神病院用那种电击疗法,一次次受到电击,还带着牙套,(防止她咬舌伤到自尽吧)她痛苦又面容扭曲的表情,让人极为不安。
在影片的最后二十分钟,所有积累的怨念纷纷爆发,堕落,欲望,挣扎,痛苦,一切不美好的纷纷上演。
包括本片的原音配乐,我觉得极为出彩。
本片配乐由Kronos Quartet演奏,异常出色地烘托出阴郁绝望的气氛。它使用了大量的电子乐,来表现主人公吸毒过后沉迷于幻觉的状态,包括配合剪辑,都超级棒。
在影片最后四位主人公走向痛苦深渊时,则运用了电子乐与大提琴交互的配乐方式,简洁刺耳,小提琴的奏鸣重叠再重叠,不断迭加着痛苦和焦虑的意欲,以至趋向于窒息,一股绝望的气息油然而生。而真的会有绝望感向你袭来。

其实一直都很喜欢有撕裂感和变态倾向的电影,当然,我指的不是CULT片,而是喜欢刺骨的真实。片子进展到最后已经出现了最好的画面,最美的音乐,但是没有出现的是最深的黑暗,前面是一切发展都像是给一个肿瘤提供的最好养料,就等它爆破,而且是等它像一件标准的艺术品一样爆破。

 6 ) 瘾。


       是在一个头痛昏沉的晚上看完这部电影。最近几天觉得很疲惫,以至于前30分钟眼睛干涩得睁不开,困倦得能倒头就睡。但随着电影高速切换的镜头,愈发激进的音乐,困意逐渐消散,沉重而刺痛地清醒过来。像电影的中文片名“梦之安魂曲”五个字给人的平静,不动声色地冲击和穿透心灵。
       
       一事无成的Harry,他的黑人朋友Tyrone,以及女朋友Marion,心怀理想但因吸毒成瘾而荒废的年轻生命。Harry的母亲Sara,从一个最初沉迷于美食和电视节目的无望中年妇女,到最后沦为无可救药的精神病。生命从茂盛到枯竭的过程,全都透过镜头一一呈现。
       导演是创造者,演员是塑造者,通过摄影表达和传递着。画面的快速切换,视角的瞬息万变,鱼眼镜头,多重曝光,还有不断重播的白色粉末、气泡升腾、细胞浮游、瞳孔放大的特写,混剪在一起的每一帧都是这场氤氲梦境的主角,细思极恐,针针见血。

       电影的主题无关乎毒和瘾。毒是欲望,瘾是贪婪,是一个人生来便会拥有的东西,被灵魂私藏着。若是它们生生不息,那还不是因为现实这东西总叫人失望。但意志从来都不是不堪一击的,灵魂也不能被轻易打败。电影让有过相似经历的人惊觉,也提醒另一些人时刻保持清醒。
       当曾经怀揣志向并且励志成功的Harry,如今颓废消沉,皮囊也已经包裹不住因过量注射毒品而感染的血管,痛不欲生,只能截掉手臂才能维持生命;年轻美好的Marion本来可以开一间服装店,让自己的设计天赋得以发挥,但却因毒瘾缠身而放弃自尊,出卖肉体,浓妆也遮盖不住的丑陋;当童年时母亲的细语温情都已经无法让Tyrone回头,只能坠落做更深的梦,最后要在狱中煎熬度过一段漫长人生。
       我被电影里的鲜血溅了一身,好在这些画面还能让我们为之震惊,恐惧也是因为不曾经历过。看过电影,可能毒品的威力已经让人不敢靠近,那瘾呢?

       当原本看着电视节目品尝巧克力和奶油面包时的心情愉悦的Sara,为了上电视而减肥,又难以控制自己的食欲,故而开始吞食大量减肥药,最后转变为双眼空洞,精神失常,甚至厌食。减肥药里含毒的成分让Sara易感兴奋,原本丰腴的体态也变得日渐消瘦,她终于能够穿上那条红裙子,幻想自己登上电视节目的样子。而一旦药效减弱就会让她局促不安,食物和新换的电视机都已经无法满足她,于是又更大剂量地吞食,也越来越麻木。直到中枢神经已经被毒药吞噬,意志麻木不仁不由控制,沉睡不能觉醒,愈梦愈深,灵魂亦游离于躯体之外。
       欲望也是瘾,瘾里也有毒。

       关于减肥药这样东西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之前有段时间想要减肥,鬼迷心窍地买了一种据说效果很好的日本减肥药。这东西吃下去就跟Sara一样,刚开始会觉得异常兴奋,精神很好,但是两三天之后就开始觉得严重口渴,视力模糊,心跳加速,反应迟钝,行动都不受控制。一直到服药第六天的晚上,照镜子发现瞳孔散大,头部隐约发麻,后来越来越严重,从肩膀一直到手臂都开始麻木。幸好意志还很清醒,在网上不断搜索减肥药当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发现了一种叫做“阿托品”的东西会在减肥药当中添加,虽然不是毒品,但这种成分在体内积淀过量的话就会引起中毒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会由兴奋转为抑制,导致精神紊乱。那天半夜去医院挂了急诊,拍CT排除了其他病因,确认了是阿托品中毒,然后挂盐水、大量喝水排出毒素。自从有了那次经历,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再碰减肥药这种东西。

       如果毒瘾是禁忌,是从天堂到地狱。那烟瘾酒瘾甚至网瘾,减肥的瘾,整形的瘾,又比如电影的瘾,写字的瘾,我们都会上瘾。各种瘾都在亦步亦趋地逼近和占据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也宁愿沉陷在虚幻之中,逃离于现实之外。但没有谁能够像镜头切换这般迅速地在虚实之间应对自如。
       夏是旺盛,秋是坠落,冬是绝境,这个故事里没有春天。没有天寒地冻的荒凉,但沉沦的毒瘾和迷失的梦呓仍旧让人深陷于绝望之境,无法回暖,难以自控。你可以选择让你的灵魂自由流放,但不能保证你的人生还是安然无恙。为逃避现实而促成的瘾,最终还是要被现实唤醒。血液里的细菌也许可以消除,但灵魂深处的残缺要怎样安抚?

       最后一幕,他们蜷缩起来,回到生命最初的姿态。
       但愿我们的人生里都有春天。

 短评

最绝望的观影经历!绝望到耳不敢闻,目不敢视,心灵战栗!

6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镜头、剪辑、原声……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回头看新浪潮之类的。。

9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一部极好的反吸毒电影……

11分钟前
  • 霍尔顿狐狸振作
  • 推荐

三个年轻人的寂寞加上一个中老年妇女的寂寞,因为寂寞而寻求刺激,因为寂寞而渴望关注,吸毒、减肥,进而着迷,最后崩溃。回头重看才发现,《观音山》模仿的应该就是这部吧。

1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其实人和人的生活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分崩离析。欲望是快速的,惩罚却来日方长。

16分钟前
  • 宫廷阉割师大人
  • 力荐

我想如果写一篇影评的话,题目叫做“吸毒的人没有春天”,当然从电影史论的角度讲,指出阿罗诺夫斯基和杨·斯凡克梅耶、汤姆·提克威之间的关系会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1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说实话我看完有点想吐。这还是第一次。最后每个人都回到母体里的状态。剪辑,音乐逼得人无路可走。后面看的难受死了,张力太大,我快受不了了。。。。。

23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哇,那条胳膊!哇,那棵管子!哇,那两张屁股!哇,我要吐了……

27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推荐

导演想探讨人自身的内部,内心和灵魂的深处,有被暗黑事物吸引的一种本能,所谓“迷上瘾”,那种飞蛾扑火的冲动,对某种事物的无法挣脱,直至自我毁灭的依赖。

31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毒品记得我爱你。Ps:建议在低血糖、微醺等情况下观看,能间接感受“通感”手法。

3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一场没有春天的噩梦

38分钟前
  • 戴莫卡
  • 力荐

是我对常识的要求太高了么,剪辑和音乐再怎么优秀,也无法掩盖这只是一部禁毒宣传片的本质。沾染毒品与家破人亡本来就是强因果关系,由此带来的绝望本身可以预期。形式主义是一种精致的造作,尤其是没有实质的时候。

43分钟前
  • 秋熙
  • 还行

一如既往的匠气,视听则非常过度,不是重口味而是语言上不知节制堆砌的差品味。剧本是典型自以为高明的美式多线程,无非是形式填塞浅薄内容表率。这种胡里花哨噱头电影最经不起时间考验,因为充满了可学视觉技巧,大家都玩烂之后,就会写满了过时两个字。

48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憨憨说看了这片你就不想吸毒了,恩,真不想了

49分钟前
  • 石头[b side]
  • 推荐

孤独和绝望,不能想象没有电视巧克力糖分的生活。世界上没有光或者它们统统被绝望的黑暗浇熄了。欲望上瘾如同被魔鬼引诱。一次又一次的站在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上。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人,一张床或者沙发前昏暗的电视光速,亢奋后的瞳孔缩小又放大扩散,世界如此空虚迷幻。

50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达伦几乎是用极端作者化的手段把电影语言翻新定义了一遍,富含设计感的镜头与音效精准无比地传达了一切情绪,无孔不入的灵气最终汇聚成张力难抵的炸裂观感。这种可怕的共鸣存在于我们生活走向的每一种可能性里,起止于欲望。活死人在梦过的美好里荡漾,宛如群魔乱舞。

53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生活都是谎言,只有梦能带来安稳;爱 健康 快乐 都去死吧。

55分钟前
  • drnuk
  • 力荐

我操 真他吗黑色……不论你有多开心 看完这片你就感同身受了……

60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力荐

看完这电影就跟死了一回似的。我的top10之一。秒杀级的镜头语言和剪辑配乐。

1小时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所有欲望都消失了。只有两部片子让我如此悲伤,悲伤到呕吐:一部是《幸福》,另一部就是《梦之安魂曲》。

1小时前
  • 艾小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