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人生

HD中字

主演:马特·达蒙,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周洪,克里斯汀·韦格,罗夫·拉斯加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缩小人生 剧照 NO.1缩小人生 剧照 NO.2缩小人生 剧照 NO.3缩小人生 剧照 NO.4缩小人生 剧照 NO.5缩小人生 剧照 NO.6缩小人生 剧照 NO.13缩小人生 剧照 NO.14缩小人生 剧照 NO.15缩小人生 剧照 NO.16缩小人生 剧照 NO.17缩小人生 剧照 NO.18缩小人生 剧照 NO.19缩小人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缩小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项伟大的新技术被科学家们发明了出来,通过这项技术,能够将人类缩小到仅5英尺那么高,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将因此消耗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保罗(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和奥黛丽(克里斯汀·韦格 Kristen Wiig 饰)是一对深陷贫困之中的夫妻,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他们决定去接受缩小实验。哪知道就在实验即将进行的前一秒,奥黛丽竟然反悔了,只有保罗一人缩身成功。嫉妒的女孩石田和朝仓渴望(1990)莲花警队 The Lotus蝶变浴血红颜不是因为家人才爱,而是爱的是家人枯木逢春爱乐之城麻辣隔壁·叁最后的礼物...归休M计划我看到了光(法语版)暗夜行者猎毒之闪狙行动女继承者好久不见小猪班纳第二季的士判官国语爱上女主播信号 2323剩女脱单记旭日婚礼兄弟1986幽灵肖像僵尸少女内鬼鸟儿们的奇幻冒险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羊趣冒险恋爱捕手 in 巴厘岛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电影版时尚地狱懒散的人炎炎消防队 二之章额吉的承诺万里追凶邻座的怪同学(原声版)生死28小时猫王红粉联盟

 长篇影评

 1 ) 浪费了好料的一碗清汤寡味的杂烩

缩小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主题。尽管这个主题并不新颖,早有无数的作品使用或诠释过这个。但这个电影把缩小用科幻包装了一下,再赋予环境保护的意义,这一点挺有新意,也挺让人期待的。但观景下来却很让人失望。

电影想讲的东西似乎挺多,中年危机、反乌托邦、贫富差距、环境保护、生命意义,但都没有讲好。可能就是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交织在一起反而都淡了,结果就是哪样都是浅尝辄止,清汤寡味。

前面的铺垫也挺长的,从博士的实验到演讲,再到男主看到报道,以及和病痛的母亲交谈。这一段其实内容也挺充实的,特别是母亲抱怨科技如此进步却无法让她避免病痛也确实引人唏嘘。然后后面一转场就是男主的柴米油盐了,这么回头看来前面的铺垫有点过长且没有必要了。

相对最完整的一条线应该是男主的中年危机或是房子危机了。虽然有着一套房,我也不理解住在母亲遗留的房子里有什么问题,总之就是没钱换好房子,最后就兜兜转转去缩小了。这里的设定挺有意思的,缩小之后由于资源消耗小,所以财产就相当于变多。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只要缩小过去基本都是富翁。这里其实可以展开的点很多。

老婆跑了之后就是颓废加放纵,不过也就放纵了一场派对,就遇到了越南女。紧接着就是去挪威参观地下火种计划。除了越南女的桥段有点轻松的笑点外,整个节奏其实又快又挺乱。男主的选择也是莫名奇妙,想要去地下这个想法就很莫名奇妙,突然又不去了就更莫名奇妙了。他和越南女的关系,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个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人生理想的人被一个高执行力的人推着走而已。所以说从最后来看,某种角度上来说,男主还是得到了救赎。至少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跟着女主的指挥走呗。

OK,中年危机这条线勉强算是通了。那缩小的作用是什么呢?整个后半段的剧情,从老婆跑了开始,就和缩小没有任何关系了。颓废放纵遇到一个历经生死仍满怀希望热情的女子,想要拯救世界却发现拯救身边的点点滴滴也很有意义。还算不错的主题,但是大家不是奔这个来的啊。而且如果是这个主题,那前半段电影是干嘛的呢?

其实缩小这个主题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大,电影里也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比如正常人和缩小人之间是否是平等关系,比如缩小是不是真正能节省资源保护环境拯救人类,比如缩小是不是反而会形成新的剥削关系,比如这背后是不是其实有什么阴谋。这些故事也许俗套,但都可以讲得很精彩。但电影就是巧妙地把这些都绕开了,偏偏去讲中年危机。关键是中年危机讲得也不好啊。结论就是去当义工吗?当义工当然是好事,但中年危机的我们至少知道当义工解决不了这个啊。

 2 ) 缩身:美国政治正确的科幻样板戏

首发于腾讯娱乐,题为:威尼斯开幕片,我打了X!科幻片?佩恩你确定不是在逗我? 有删节

胤祥发自威尼斯 评分:X(场刊体系,4星满分)

74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前一天我闲着没事刷知乎,恰好看了一个问题“政治正确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当时只觉得好笑,不曾想开幕片《缩身》就结结实实给了我一个大耳光。是的这部亚历山大·佩恩导演的科幻片,除了政治正确,简直什么都没讲。

影片有个非常有趣的设定,挪威科学家发现了细胞缩小技术,可以将生物体缩小至原来的2744分之一,一方面“环境友好”,一方面还能极大地缩减生活开支——比如几乎人人都可以住进梦想的豪宅,包含手镯、项链和耳环的全套钻石首饰只要80多美元,中产阶级之家一周的食物开支也不过是这个价钱。于是不少人趋之若鹜地将自己变小,马特·达蒙扮演的男主角保罗也因为“仍然住在自己出生时的房子里”而困扰不已,最后决定与妻子一同缩身。谁知妻子临阵退缩,保罗必须独自面对缩小后的人生。

公允来说这个设定(或者说剧情提要……)确实不错,它隐含着各种社会性科幻的发展方向。比如片中提到的纳税问题,公民权问题等等,包括保罗和临阵脱逃的妻子之间也是颇有文章可做的。但是……在还算不错的第一幕之后,剧情的走向简直令人目瞪口呆。若说第一幕还讲到了诸如中年危机、中产困局之类的社会问题,把“缩身”处理成某种意义上的“移民”/开发新大陆(甚至还有个告别派对),剧作还算中规中矩。从第二幕一开始,剧作就朝着政治正确挂帅的方向彻底崩坏。还记得知乎那个问题底下的答案里有人提到要美国不少观众拒绝看《敦刻尔克》是因为没有任何黑人演员,于是如今美国影视一定要安排各种少数族裔演员,必须包括的有黑人、女黑人、MSL、墨西哥及拉美裔、亚裔、残疾人、性少数(如今叫LGBTQIA+,看不懂的自己去补课……),而且一定要按比例出现。尽管多数时候是陪衬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知乎里面不少人抖机灵说可以拍一部“跨性女黑人残疾MSL”做主角的片子然后去拿奥斯卡……而《缩身》就几乎做到了!且不说它的各种场面中简直如配菜一般把各个族裔的群众演员摆上,同时还摆上了各种肥胖的(据说最新的词儿已经不能叫超重了,要叫“水平方向不同的”)、不够漂亮的(我已经政治不正确了……要叫“美容方面不同的”)等等演员,特别典型的身体外观政治正确。然后……

按照任何意义上的剧作法来说,这部片的重点都应该是“缩身世界”和原生世界的冲突,保罗与妻子的关系,然后是缩身世界作为乌托邦的存续或崩坏或异化,缩身后的人类如何面对原生世界等等。但是佩恩毫不在意这些东西,首先保罗的妻子自从在机场给保罗打了个电话之后就不见了!到影片结尾都根本没有被提及!!!!然后保罗离婚、搬出豪宅搬进小公寓、不能从事原来的康复治疗师职业只好去做接线员——虽然完全不懂这是什么原因(仅仅提到外面的执照过期办不下来……)。然后他楼上住了一个热爱轰趴的前南斯拉夫土豪(由著名的克里斯托弗·瓦尔茨扮演),房子超大(并不知道为什么他和保罗在一栋公寓里且房型差异如此之大),保罗的约会被楼上的趴体搅黄,以尴尬告终,于是他只好上楼加入趴体,然后莫名其妙地就磕了药(大概是LSD之类),莫名其妙地在第二天醒来遇到了来打扫房间的越南难民——是的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就是影片的女主角,一个政治正确上完美到不要更完美的人:女人、亚裔、残疾人、难民,而且她是因为抗议越南政府在她的家乡修建水坝,导致村庄被淹没而被投入监狱,并且被不人道的越南政府强行缩身以示惩罚。并不知道她如何逃难到美国的(据说是乘坐一个电视盒子来的——问题在于,报道这件事的新闻其实本来在探讨的是缩身人会不会成为恐怖分子啊,怎么又跑偏了?)然后她就以一种“我弱我有理”的逻辑,开始各种命令保罗帮助她——是的,命令,甚至是强迫,然后保罗竟然……从命了……

是的我理解保罗的一部分逻辑,他教养很好,乐于助人、他生活很不如意,他缺女人,他活得很无聊,甚至因为这个越南残疾女难民是著名新闻人物(是哒保罗一见名人就激动)……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他斯德哥尔摩的原因啊——是的后来保罗不仅睡了她,而且爱上了她……

越南残疾女难民问保罗,你给我的是哪种Fxxk(据她说有8种哈哈哈)。照我说要回答也很简单。就是WTF。

影片的第三幕保罗跟着这个政治无比正确的女主角穿越了整个“leisure land”,穿过那堵墙就来到了墙外的世界(是的这显然是川普在美墨边境修得那堵墙),一个基本就是墨西哥的地方,这里有无数的(非法?)移民和穷人,西班牙语是通行语言,而越南残疾女难民在这个“community”里面简直是乐于助人的小天使。然后保罗弄坏了越南残疾女难民(当然我不是记不住她的名字我就是为了强调这个符号因为她就是一个符号)的假肢,导致他必须进一步被她使唤——然后就斯德哥尔摩了。

第四幕的剧情更是神展开,前南土豪杜尚为了帮助保罗摆脱这个她弱她有理的主人,提出带他去挪威,谁知越南残疾女难民却也要同行,因为发明缩身技术的挪威科学家对她的遭遇心怀愧疚(看到了吧多么典型的白左圣母逻辑……)所以让她随时去挪威。然后……因为环境危机,第一个缩身人的社区决定集体搬入地下,保罗又动心了,跟着队伍去了地下,却因为爱情在最后一分钟放弃了跟随先知而回到了爱人身边(又是WTF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啊),他们坐飞机回美国。然后,影片就……结束了!

这部影片简直是集政治正确之大成,从开头的北欧和环境主义,到所有的选角和修辞,再到难民和(非法)移民,简直堪称样板戏。当然它并不是一无是处,起码它有个好设定,有对美国社会结构的政治经济学角度的观察,有对移民话题极为有创意的写法(导演本人就是移民二代),对无比政治正确的女主角的台词(越南口音语法乱七八糟的英语)写得真是出神入化,很多小段子确实不错,现场效果也很好。可是,这片子四幕之间……真的没什么关系啊,简直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对了,我还没掰扯设定呢,这片子连稀饭科幻都算不上,最多是个豆浆科幻吧。生态系统怎么维持?缩身人遇到下雨怎么办(片中下了雨但是完全没当回事儿!)?如何防止生物入侵?细菌呢?病毒呢?如何防止原生世界的Hate Crime?这还没去谈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问题呢……

据传扮演政治无比正确的越南残疾女难民的越南裔演员周洪(Hong Chau)已经有媒体开始吹风奥斯卡女配提名了。且看往后怎么吹(当然并不是周洪演得不够好。去年奥斯卡被批“太白了”之后,主持人克里斯·洛克在颁奖典礼开场就讲“但是我们总不能专门设一个黑人奖项(category)吧?”(当然先不批他场上歧视华裔这个事儿)。谁能想到一年多来,昨天厕所法案和BLM,今天推雕像,据说现在连鼓掌和数学都政治不正确了。说句刻薄的话,佩恩自以为把政治正确做到没毛病了,要上纲上线的话,首先能不能通过女权主义们的贝克德尔测验就不好说(我感觉是通不过的),且看会不会被骂直男癌;然后再拿黑人的标准、LGBTQIA+的标准,等等等等的标准挑一遍,估计这片就不剩什么能看的了。说真的,别蹭热点,好好讲故事,对一个两届奥斯卡最佳编剧得主而言,真的那么难吗?还是说美国社会已经变得让人实在看不懂了?

 3 ) Downsizing小事集(5件)

(以下可能含剧透)

1. 导演+编剧Alexander Payne

曾经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The Descendants(后裔,2011)和Sideways(杯酒人生,2004)。另外还有四次提名,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他之前的电影剧本以改编为主,但本片是他和奥斯卡老搭档编剧Jim Taylor原创的。

最初的点子来源于Jim Taylor和他兄弟经常讨论的一个人缩小后生活更美好的话题,后来他们把这个话题和解决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导演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想通过本片表达的主题很多,不仅有环境问题,还有政治隐喻,还有一个男人找到迷失自我的成长故事。确实主题很浩大,适合拍成迷你电视剧集,而且现在正是做电视剧的黄金时代,但他们还是坚持要拍成一部电影。他更喜欢电影这种形式。

导演还提到这部电影有点像《黑镜》,通过一些比较诡异的科幻设定反映社会现实。但他本身对科幻并没什么兴趣,更想做一部Hal Ashby或是Robert Altman的电影,在结构上多线叙事。

有评论认为,这个片主题不停的变,好像没有一个统一主题。

2. 预算

本片早在2009年就已经构思上了,但导演先制作了其他项目,包括The Descendants和Nebraska(内布拉斯加,2013)。因为本片一直筹不到资金。导演说投资人觉得剧本“太智慧了”,投资风险大。而且预算也很高,因为要做大量的视效。这也是导演拍的第一部视效电影,也是拍过片里耗费最高的,大约花了6500万至9000万美元之间,比他前三部片加起来还要多。

但导演不愿意将就。为了拍出心中的效果,坚持把预算定这么高。最后派拉蒙的Brad Grey觉得虽然剧本感觉讲不太通,但还是可以拍的。可惜他在影片完成前就去世了。

上映后票房比较惨,首周不到900万美元(在美国上映当天男主马特达蒙的父亲去世了……)。最终全球票房约3800万美元。

3. 卡司

豪华。据说男主马达很快同意了接演本片。他前妻的扮演者wiig姐曾和他一起出演The Martian(火星救援,2015)。片中还有句他母亲的台词致敬了火星救援:“他们都能上火星了,却治不好我的纤维肌痛。”

片中除了主角,还有很多大牌演员客串。其实之前连梅姨Meryl Streep、Reese Witherspoon都考虑过参演。Reese Witherspoon本来要演男主前妻那个角色,但因为去了去年很火的美剧Big Little Lies(大小谎言,2017)剧组所以没有时间。

片中越南女扮演者Hong Chau也出演了《大小谎言》。她在本片的表现获得了广泛赞誉,包括金球奖最佳女配提名。她小时候的经历和本片中角色很像,本来是出生在泰国的越南难民,后来全家跑到美国。她在美国长大,毕业于波士顿大学,一直从事表演行业。

但Hong Chau在影片中的形象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塑造得过于“刻板印象”了,言行引人发笑,本质上暗含种族歧视。

4. 拍摄地

有加拿大:开头的会议是在多伦多的Aga Khan Museum阿迦汗博物馆拍摄;最后的小人村落是在安大略省的Kelso Quarry Park拍的。还有挪威。另外还有导演老家内布拉斯加州(也是TBBT的Penny的老家)。其实他很多影片都在自己家乡拍的。

5. 科学原理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能量E等于质量m乘以光速C的平方。所以如果要真的把一个人从正常大小缩小到iphone那么大,需要上百个千万吨级核弹爆炸产生的能量,更不要说电影里是批量压缩一群人,那需要的能量得多大!本来是出于“节能”的目的才要缩小人类的……

而且,如果人变得像电影里那么小,声音应该是又小又尖细的,无法和普通人类正常对话。更没有办法像男主一样接客服电话。

另外,这么小的人很容易被一阵风吹跑,也很容易被野生动物吃掉。所以小人国的防护网得特别坚固才行。

片方也承认他们忽略了科学上的可行性。

压缩太多是不可能的,但降一点儿是可能的。来自纽约大学的华裔生物伦理学家S Matthew Liao在2012年曾发表相关论文,提出人类可以平均降低15公分(也就是100年前的身高水平)的具体方法,包括着床前胚胎遗传学诊断,选择较小的胚胎进行生育,或是给人类注入过量的雌激素。但这些行为同样有道德上的争议。但确实能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而且利于未来的太空旅行。

Source: IMDB.com deadline.com ew.com undertheradarmag.com businessinsider.com

 4 ) 这片5.5太不识货了

亚历山大佩恩的片,我必看,之前看到豆瓣这个打分,惊讶他怎么会拍出一个及格分都不到的片子?看完电影发现很多人根本就没懂他在说些什么。哪是在宣扬什么理念,明明是在解剖人物外带淡淡的讽刺喜剧效果-导演一直在做的东西。

电影的开头是一对面临身份焦虑的中产阶级家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焦头烂额的paul,妻子都没顾上和正要手术的丈夫沟通一下,一直跑到机场了才想到打个电话,实实在在的讽刺了一番美国式的‘自我’。

到了电影的中期,主角慢慢脱离了美国人的文化身份,有点散,不如前半段那么紧凑流畅,带着他惯常那种比较小心翼翼的淡淡的讽刺,比如那些说是为了环境而变小的人在玉兰看来都是极其自私的。那位科学家,时刻关注人类命运,然而他实际上对于人态度上多少有些疏离,另外佩恩对于嬉皮士的那一套显然也有些不太感冒。而回到paul,虽然导演努力的喜剧,比如把他描绘成啥都要干失败的人,听说上坡要走十一个小时就开始重新思考。但前面玉兰把导演要贯彻的理念讲的太明确,以至于这些喜剧材料显得最多只剩插科打诨的分量了。

 5 ) 其实这是一个悲剧电影,讲述了失败的人哪里都失败

性格决定人生,男主这性格就注定了总在退让,总在失败。

以为是个科幻电影,看到男主终于变成了微型人,心想这下可以享受大房子和荣华富贵了。

结果,老婆走了,离婚了,还得去工作。跟以前一样的生活。

遇到越南妹完全被pua了,被控制住了心智,哥们你变小是为了享受生活的,不是为了做救世主好吗?

男主在现实生活中混得差,所以想退一步走捷径变小来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有点像从发达国家移民到不发达国家的那意思,结果没混好,看到了微型社区的阴暗面,突然变成了圣父听从女主的命令到处帮助别人。

最后有了机会跟随科学家到地下生活,选择了回到女主身边~估计导演是想说,男主成长了,不再因为不满现在的生活再一次逃避再一次退缩了,选择帮助当下的穷人。

一个科幻片题材,拍成了苦逼片,后面还以为在看我不是药神,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6 ) 《缩小人生》影评:警惕,zzzq正在毁掉好莱坞!

把人缩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科幻创意了,毕竟我们都是看着多啦A梦长大的人。且近来也有《蚁人》、《借物少女艾莉缇》等相似的电影。不过话说回来,《缩小人生》虽然没有这两部好看,豆瓣也只有5.4分,但在我这里还是及格的,没有网友说的那么不堪。

影片的主演马特达蒙,主演过《拯救大兵瑞恩》《火星救援》《谍影重重》系列,绝对的好莱坞一线大卡司。不过近些年来,作品有些差强人意,诟病最多的有我们最熟知的张艺谋导演的《长城》,还有去年的这部《缩小人生》了。

该片的官方剧情简介是这样的:讲述了一对中年夫妻为了节省开支,他们自愿加入缩身计划中把自己变小,结果只有丈夫变小了,妻子并没有,于是两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所以,如果你以为电影只是想通过对比不同的世界,折射小两口的中年危机,一部单纯而又有看点的喜剧爱情电影,那就大错特错了。为何?且听我慢慢道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

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人口增长,科学家研发出了2744:1的人体缩小术,只需若干小时,一个1.8米的大高个就可以转化为12.9厘米。就这样过了十年,技术已然非常成熟,微身社区里面生活配套也日臻完善,甚至远远好于现实世界,越来越多人进入了微身世界。

保罗是美国普通的一个中年男人,奋斗半生,梦想是买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夫妻两存款加起来就15万多,银行贷款又审批不下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于那些选择了缩身的人儿来说,住豪宅、不用工作、有花不完的钱,男生的日常就是轰趴、打网球、按摩,女生的日常就是泡澡、美食、买买买。比如有人买了一条钻石手环,一对钻石耳环,以及钻石项链,一共只花了83美元。

是的,金钱在缩小的世界里,被放大了1000倍,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别墅、游艇、富人生活都变得触手可得。保罗心动了,他说服了妻子跟他一起进行缩身手术,他们变卖了所有的家产,跟亲朋好友告别...

由于手术是男女分开进行的,在保罗不知情情况下,他老婆临阵退缩了,结果保罗一个人做了缩身手术。这就是影片的前50分钟,科技感十足,妙趣横生,心里还纳闷,这么好看的电影,不像大家说的那么烂啊?

满怀期待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会是荒诞又有趣的吧,毕竟尺寸不一,该如何解决婚后和谐性福,呵呵。但事实证明想多了,保罗只跟妻子通了一下电话,骂咧两句,连面都没见,就签字离婚了,说好的两人之间矛盾越来越多呢?

就这样,保罗不仅婚姻失败了,且经过财产分割,保罗只享受了一年的富人生活,就从别墅搬进了公寓,外加理疗师执照过期,只好找了个电话客服的工作,过着消极避世的日子。

是的,十几年相濡以沫的爱情就是这么脆弱,脆弱的连导演都不想拍了,一笔代过。影片至此,最精彩,最有看点的部分就结束了。电影中后部分围绕保罗展开,讲述他在微身社区的各种生活经历,人生成长。因为跟成人世界没有了关系,也就没有了大跟小这样有趣的视觉视效,开启了电影平庸之旅,作死之旅。

导演是很有野心的人,说白了就是贪,他想通过缩小人生来反映各种问题,但都只开了个头,然后无疾而终,看的观众莫名其妙的,花一部电影的钱,看了好几个故事。最好的例子就是保罗跟她妻子的中年危机了,拍着拍着突然就没了。当然,这样的例子,后面还有太多了。

酒吧里有人反对缩身技术,慷慨激昂,言辞激动,说不用工作不用缴税,就占用了社会公共资源,享受跟大人一样的权利义务,选民权什么的,太不公平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微身社区里,保罗孤单寂寞冷,开始约会单身母亲,在酒吧挑逗少女,嗑药,烂醉,似乎剧情走向是保罗要开始沉沦了,然后没有然后了。

保罗的邻居杜赞,天才商人,洞悉人心高手。他知道人们来到“小人国”,就是因为太懒了,不想工作又能一夜暴富,心存女人和派对,都是一群社会的低素质人群。尽管,他们来到这里都实现了梦想,但带着暴发户的劣根性,追求奢侈品,于是杜赞就从事这种暴利的奢侈品走私,从大人世界走私。所以你以为要抨击社会问题,人性问题,商业犯罪问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至此,影片时间过半,一个政治正确上完美到不能更完美人设出现了——女人、亚裔、残疾人、难民。她就是陈玉兰,因为组织抗议越南政府修建水坝,啷当入狱,还被强行缩身。后来,陈和她的伙伴18人偷偷装在电视机盒偷渡到美国,由于运输环境问题,导致只有她一人幸存,还失去了一条腿,引起各国政府广泛讨论。所以你以为要开始讲伦理、人权、难民、移民问题了,然后没有然后了。

后来机缘巧合,保罗认识了做清洁工的陈玉兰,而且执意要修理陈玉兰的假肢,还TM给修坏了。于是不得不替陈玉兰完成她的清洁工作,正是如此让保罗发现了,缩身社区一样有工人阶级,一样有贫民窟,一样有人没饭吃,一样有人没钱看病,于是陈和保罗成了圣父圣母,无偿自发帮助照顾大家。于是电影似乎要讲述社会阶级、贫富差异问题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陈玉兰这个角色很不讨喜,对贫民窟的所有人都很好,就是对保罗吆喝来吆喝去的,指使他干清洁的活,连跟朋友聊下天都不行,样子凶巴巴,说话fffff的,有点无理取闹。于是,邻居杜赞看不下去了,决定帮保罗脱身,借口说需要保罗帮忙,非去挪威一趟不可。陈一听,老泪纵横,她是女主,她需要出镜,她也想去挪威,就莫名其妙4人出发去挪威了。

哦喔,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在船上,保罗跟陈发生了羞羞的事情,这爱情来的猝不及防,杜赞惊呆了,我也惊呆了。但是很快就有更让人惊呆的事情发生了。

保罗一觉醒来,发现船上来了两个客人,缩身术的创始人乔根和他老婆。6个人聊的很嗨,聊到了气候变暖,南极冰融化,更是断定了很快世界将末日,于是乔根在地下深处建造了人类最后诺亚方舟,号召了一群追寻者一起到地下隐居,躲避世界末日8000年,为人类留种子。

保罗被成功洗脑,决定跟随乔根到地下隐居,做人类的英雄,当然也可能是怕死而已。杜赞和陈都认为保罗疯了,但是又说服不了保罗,就任由保罗选择。就这样,在地底大门即将永久封闭之际,保罗随便问了一下,知道需要徒步11个小时才能到下面,这也要走太久了吧,想想还是算了吧,最终临阵退缩,跟大伙重新回到微身社区。

电影想表达的内容太多了,我能说清楚已经不容易了。回头梳理,这些看似面面俱到的观点,实则如蜻蜓点水般带过,停留在隔靴搔痒的表面阶段,显得肤浅杂乱无章。这就是被大伙最诟病的地方,为政治正确而正确。

zzzq,政治正确对好莱坞的侵蚀,无异于洪水猛兽,从近来的《水形物语》《黑豹》就能看出来了,相比较我们国内的“广电总局”算小巫见大巫了。

影片覆盖广,有很多东西可以写。正是如此,反而不知道该写什么了,那就不写了吧,跟影片一样,问题很多,思考也很多,但我不说,你自由发挥去吧。

最后引用李诞在《宇宙超度指南》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幻觉,认为只要换换环境,自己的人生就会有起色”

 短评

感觉剪进了别的片子

4分钟前
  • 知足常乐
  • 还行

#tiff#前半部和后半部完全是两部电影,后半部完全浪费了前面那么有趣的设定,讲了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又强行固化亚洲人形象。笑点倒是多,但是都是些插科打诨,大多数时候笑不出来

7分钟前
  • justcc
  • 较差

并未因缩小,而改变一切! 人类的问题,不是尺寸的问题!

9分钟前
  • 老羊
  • 推荐

1.显微镜拿来,今天我一定要找到你的丁丁!2.高仿版马特·达蒙去演了《黑镜》第4季第1集,然后马特·达蒙去演了一部高仿版《黑镜》。3.马特·达蒙在《雷神3》里当了一回洛基,这次又当了一回蚁人。.

14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屁政治正确啊?骂之前你们看懂了吗?最后不就正是倒过来讽刺baizuo们一天想着拯救世界拯救人类,而不去帮助真正实打实身边正在受难的人吗?越南女性设置刻板我承认,镜头和故事讲的也很一般,所以给3星,但是别以为你懂那四个字就什么大制作都往上扣,这片子算是已经在努力往外跳了。请认真看

15分钟前
  • Iroquois
  • 还行

专门把主角缩小讲了一个不·用·缩·小·也可以讲的故事

20分钟前
  • 王大根
  • 较差

披着一副伪善的面具,隔靴搔痒了两个小时。一会气候问题,一会少数族裔问题,导演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以为你贴一脸的政治正确的标签你就真的正确吗?

24分钟前
  • 饮歌
  • 较差

马特达蒙虽然中年油腻但仍然憨厚可爱,周洪元素丰富但是角色扁平。佩恩借着荒诞的剧情和全世界各民族的嘴,假装自己已经不再反复重复美国价值,但其实骨子里还是一个异性恋白人男性的故事,最后回归到了一个自我认同的主题,也没错,佩恩还是那个异性恋白人男性。

29分钟前
  • 克雷蒙
  • 还行

其实特别无聊的片子 开头格局铺的挺大 感觉会很有戏 从商品社会 乌托邦式 反乌托邦 反反乌托邦 嬉皮士的环境转变 但是越往后越往小了收越流于不知所云的平淡 所以应该给2星 但是亚裔女配的表演实在可以加1星!(另 8种炮儿 ni打过几种?:).。

34分钟前
  • virgin
  • 还行

7.9/10 周小姐搶光嗮戲!!

35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Venice2017# 恭喜恭喜,终于找了个越南女残疾人当女主。这就是为了政治正确脸都不要了的片子,全片就讲了政治正确四个大字,白白糟蹋这么个设定,连基本的故事线和情节线都不顾了,就靠小段子逗观众笑。负分滚粗都不为过。

38分钟前
  • 胤祥
  • 很差

3.6分吧,虽然剧情很离谱,但是人物很好玩,很值得看一看

42分钟前
  • Frender
  • 推荐

2小时我以为我看了4小时 全程WTF 命题作文下指点江山大谈世界大事 结果无任何深入 第一第二幕完全无关 转折崩溃 剧情全线崩溃

46分钟前
  • MR.Charles
  • 较差

前半段挺搞笑挺新奇的 后面越来越 “这他妈在讲啥”“这他妈又在讲啥” 尤其是感情线 嗯估计也可以作为笑点吧... 关于各国家的人的性格设定太太太cliche了...

50分钟前
  • 还行

【FantasticFest】脑洞大是大,但是人文关怀一点没少。说政治正确的没事儿找事儿呢吧。

55分钟前
  • 考拉先生
  • 推荐

其实进入缩小世界后还是挺有趣的。本来纠结的中产,缩身是助推,让他们踏入上流社会;而对于第三世界的人来说,缩身是惩罚,是偷渡的手段,是无论身子多大都要给人刷马桶的宿命。这个故事要是从越南女的角度来说应该会更好吧。可惜,佩恩或许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视角,于是也只能拍成白男自我救赎了

59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在近未来科幻的构架(人类体积缩小而减少地球消耗)中,佩恩探讨的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弊病:阶级、贫穷、存在危机,不会随着社群的整体迁移而改变。一个神奇的概念,见微知著。

1小时前
  • 踢迩达
  • 推荐

对抗消费主义的缩水小人国计划,科技难以改变阶级固化;一事无成的中产赤脚医生在新世界与旧世界的交界,寻找人生意义。What kind of f#ck you gave me? 真是左右不讨好的切入点,但科幻世界观其实建立得蛮有趣。对大多数中产知识分子来说,这可能才是世界末日的样子:not with a bang but a whimper

1小时前
  • kylegun
  • 力荐

这片子就当个喜剧看看就完了,剧情什么玩意儿,白浪费这个设定。完全没有宣传的夫妻关系什么事,前面还在讲人到底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这种问题,后面突然上升到人类平等和谐和未来发展,不如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小时前
  • Rocrw
  • 较差

奇观是如此切题的重要和显著,给佩恩电影带来前所未有且高潮迭起的幽默,也就不可能让观众去有意忽视。让人担心离开了特效就将沉闷下去的小人国故事,也成功变身成另一则精彩的“北京折叠“。本着某种环境政治正确原则,佩恩有些简单化和脸谱化的把越南女带领的第三世界穷苦”小人“,塑造成正直英雄。

1小时前
  • seamous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