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影余像

HD

主演:博古斯瓦夫·林达,亚历克桑德拉·贾斯塔,布洛妮斯拉娃·扎马洲斯基,索菲亚·威奇拉克斯,克日什托夫·皮耶钦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语言:波兰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残影余像 剧照 NO.1残影余像 剧照 NO.2残影余像 剧照 NO.3残影余像 剧照 NO.4残影余像 剧照 NO.5残影余像 剧照 NO.6残影余像 剧照 NO.13残影余像 剧照 NO.14残影余像 剧照 NO.15残影余像 剧照 NO.16残影余像 剧照 NO.17残影余像 剧照 NO.18残影余像 剧照 NO.19残影余像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艺术与政治的碰撞。

一句话简介:“文革”并非我国特色。

观影tips

安杰伊·瓦伊达(Andrzej Wajda),“波兰电影的引领者”。1926年出生于波兰,1955年执导个人首部剧情片,2000年获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6年因病逝世,享年90岁。

残影余像(Powidoki/Afterimages),2016年多伦多电影节上映,瓦伊达遗作。

弗拉迪斯瓦夫·斯特泽敏斯基(Władysław Strzemiński),《残影余像》男主原型,前卫派画家。1893年出生于明斯克(现为白俄罗斯)波兰绅士家庭,1952年去世。

1. 残影余像

遥远的四月观影片单中的一部作品,影片故事也始于绿意盎然的春天。

腿脚不便、思想前卫的弗拉迪斯瓦夫·斯特泽敏斯基(以下简称“斯特泽敏斯基”)是一位知名的先锋派画家,目前在罗兹国立美术高中教授艺术史。这天,正和一群学生在户外开展美术教学的斯特泽敏斯基,远远看见有位新生——汉娜来找他,顺势缓缓躺下、顺着山坡、“圈圈圆圆圈圈”地来到了汉娜面前,对这群学生讲述了他心中“绘画的呈现”,即人们所感知到的物体的“残影余像”。

所谓的“残影余像”

2. 艺术作品

1948年12月,“缺胳膊少腿”的斯特泽敏斯基正盘坐家中进行创作,窗外传来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次大会落幕的消息,随即画布被“染”成了红色——窗外升起的印有斯大林肖像的 红旗挡住了光源,斯特泽敏斯基来到窗边,抬起拐杖、划破了红旗,然后被“请”到了警局。警局负责人很直接地告诉他,目前的他,正处于一个“艺术与政治碰撞”的十字路口,而这个路口,不宜久留。

在那个强调“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艺术,就是我们的敌人”的时代,斯特泽敏斯平静地表达了自己的艺术理念——新艺术理应得到尊重,不是因为它的实用性,而是它的超越性。

斯特泽敏斯基的艺术理念

也正是因为这一番言论,斯特泽敏斯基被学校解雇、被艺术家协会除名,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来源。这也是他的人生悲剧的开始。在备受排挤、工作无着、温饱未尽的生活重压下,斯特泽敏斯基于1952年,因肺结核去世。

3. 艺术与政治

其实我不怎么喜欢这个电影,既不喜欢男主,也不喜欢主题,唯一喜欢的可能就是展览室里的画。在我看来,这个电影之所以打动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导演遗作,二是真实改编。任何一部虚构的电影如果要比传记电影来得动人,对编剧和导演的功力要求太高了。而“真实改编”四个字,从一开始就已经圈住了一撮现实粉儿,比如我。大概和我最近在看纪录片也有关系。总之,电影是好电影,艺术家也是好艺术家,那不好的就只能是时代了。

四月份刚刚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在豆瓣短评里写,“艺术与政治碰撞的结果,通常酿成的都是悲剧。或艺术不再(屈服于政治),或艺术不在(付出生命)”。影片里也提到,当“艺术与政治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选择总是取决于你自己”。斯特泽敏斯基曾经也相信,艺术的唯一目的就是为社会变革服务,但是在面临着新一轮变革的时候,尽管他从心底依然相信变革,却认为绘画作品应该反映作者自己的心境——“你可以欣赏他的所有作品,但这只是为了拒绝他们,然后寻找你自己的表现手法”,“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出自你之手”。

但愿,每个人都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

4. 意象与画面

电影是波兰语,观看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字幕,颇有点儿“拾人牙慧”的氛围,着实不是很招我喜欢。所幸这本就是个鸡汤电影,也不是我喜欢的电影风格,所以也就无所谓了。电影中有几个画面我还比较喜欢。

被割破的肖像旗

逼仄的房间里,独坐的艺术家,面对着白色的画布,耳边传来斯大林模式的号角,忽然,画布被红色浸染,窗前被红色的肖像旗覆盖,艺术家仿佛置身于“红色的牢笼”。

而帮助他划破红布、走出牢笼的,是那只回馈前半生变革、伴随后半生凄凉的拐杖,多有味道!那拐杖划开的口子,是所谓的艺术家的“罪”,也是艺术表达自我的希望。

站在哪边

影片中关于站队的问题,与男主相关的有两次,一问一答。

第一次是斯特泽敏斯基因划破肖像旗被请到警局时,警局的负责人游说他,在政治与艺术边界的十字路口,不宜久留。潜台词即“欢迎加入以艺术为旗彰显政治意向的队伍”。

第二次是斯特泽敏斯基被学校解雇、被艺术家协会除名,境况渐窘的时候,他的一幅浮雕作品也要被当局破坏,执行这项命令的官员问他站在哪边,他第一次正面回答,“站在我这边”。此前,虽然斯特泽敏斯基的种种行为已经向人们证实了这一点,但正面回答,这是第一次。

蓝色的花

白色的花染过颜料后变成了蓝色,这是斯特泽敏斯基放在已故妻子墓前的花儿——他曾说过,要带着蓝色的花去看她。

正儿八经写观后感,还是要查点资料的。虽然不知道男主是因为什么和妻子闹翻了,但能在病重将死前,完成自己的许诺;即便食不果腹,也要变出蓝色的花送到墓前,可能这也算是一种艺术家的浪漫。

垂坠的手

影片的最后,斯特泽敏斯基在一家店里倒下,周围是因碰撞而散开的人体模型,橱窗外匆匆忙忙的人群并不知道,一位艺术家正在离去。

“残肢断骸”中,唯有一条手臂在画面中摇曳,仿佛是要抓住什么,或许是要抓住倒下的斯特泽敏斯基,或许是我想多了。

 2 ) 一部沉重的电影

用了两个晚上看完的电影,太沉重的题材总是无法让我一次性看完,就像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当情绪到达一个点时我需要用暂时的转移让它渐渐消散 这是瓦依达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画面干静的仿佛不管再加上什么都是多余的去掉什么又不完整一样,我很少去看特别悲伤沉重的电影而且还是纪实性的,那种对于现实的无力感会影响我很久,就像这部电影说的是苏联统治波兰后的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事,就像故事的主角斯特热敏斯基说“一切都会过去,这只是历史中的一阵风而已。”但是因为政治背景的相同所以不免想到曾经一些发生在自己国家的历史故事,也可能不仅仅是相同的背景 关乎于政治的题材总是冷血而残酷的,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前期越热闹后期就越凄凉,而身体的残疾对与精神的坚持行成了强烈的对比,不管是老艺术在人来人往的工厂门口倒下却无人问津,唯一一个伸出援手的还是一个信教徒,还是最后倒在那些残破的“提线木偶”中,而橱窗外冷漠行走的路人无人侧目,都让人心生悲痛又不忍责怪他当初的选择。我喜欢的片段是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坚持起身把白色花染成蓝色去看望了连最后一眼也没看上的逝去的妻子,他说因为她眼睛是蓝色的 看这类电影不如看快餐电影,吃过爆米花感受了震撼时间就过去了,看的时候总是希望时间再快点好让主人公的苦难能少受些,以前人们总说一切都会过去的新时代会到来的,不过是角度不同何来感同身受

 3 ) 一个艺术家的消失

当红色占领了画布,艺术家用残缺的躯体举起拐杖刺破窗外的红旗,让阳光透入房间;当艺术和政治的界限被模糊,最高的殿堂被意识形态占领;当愤世嫉俗被视为形式主义,不为其服务的艺术就视为敌人……艺术家就被迫成为了战士。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当群众被政治代表,这句话的原意也就被完全曲解了:群众需不需要什么不是群众说了算,是政治说了算。 艺术是具体的形式而不是扁平的形式主义,艺术理应得到尊重,这不是因为它的实用性、商业性,而是它的超越性。没有不同的观点碰撞的艺术等于死亡,特别是当社会被决定了只有一种声音的时候。他们有权力将艺术家逐出协会;但他们永远没有权力剥夺一个艺术家的身份。 一切剧情都很熟悉:学生被迫赞成为老师定罪;他看着她的女儿练习歌颂领袖的诗朗诵;被他亲自创立的学校所开除。然而他说:“一切都会过去,这只是历史中的一阵风而已。“ 是的,一切总会过去。但是新时代何时来临?对于生活在旧时代中的人们依旧是无尽的苦难。

 4 ) 要尊重艺术,要相信艺术家

电影讲述的是波兰艺术家斯特热敏斯基生前最后的那几年。电影让我看到了艺术家在狂热的社会主义环境中生存是怎样的艰难。工作被强行辞退、作品被毁掉、不让他有工作,我看到这位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过得如此惨不忍睹。电影里提到了多次关于艺术与政治。电影里的艺术协会会长在一次讲座中声称人民需要的艺术就是好艺术,但电影中却并没有表现人民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所谓他们的艺术仅仅是那么多斯大林的画像、那么多展现列宁的雕塑和绘画。斯特热敏斯基认为艺术要表现艺术家的心境。他想做中立的艺术,但是当时的社会要求他必须站队。坚持自我的艺术家最终败给了这个社会,只能说肺结核也许是上天给予他的恩赐吧。死于肺结核总是比死于饥饿要来的体面一些。

当这部电影在讨论艺术与政治的时候,随着斯特热敏斯基的生活逐渐变得糟糕,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斯特热敏斯基是一名画家,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接触到的更多的可能不是传统的艺术,而是文学、电影、音乐、戏剧等。电影中当时的社会背景要求艺术家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服务,而当今社会的我们已经比那个时候自由的多。现在的作家或者艺术家能够自由的表达想表达的东西。我想纯粹的艺术是很美的,美的艺术能够吸引人随着前往。当艺术家在表达纯粹的艺术的时候他表达就是艺术家的心境,就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手、自己的脑所二次创作出来的现实。但是当一名艺术家在进行艺术表达之前就有了自己的立场,那么他所有的表达就会都从这个立场出发。这也让我联想到了现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我们的文宣工作。当我们看到很多表达致敬一线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的作品、表达理解并同时鼓舞封闭在家中的人们的作品,我们会感到感动、感到欣慰。我们会为我们祖国强大的动员能力感叹的同时更加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像方方那样“屁股决定脑袋”的人不停的传递负面情绪,甚至传递谣言。这些表达出来的东西都是表达者眼中的“残影余像”,只不过有的是美好纯粹的,有的是丑陋不堪的。在这个时候那些鼓舞人民的“艺术”就是人民需要的“艺术”,它或许不高雅也不先锋,但是它表达了人们心里最热忱的情感、最浓烈的期盼。有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只不过是为了她或者他心中另一个在大洋彼岸的信仰服务罢了。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去搜了一下斯特热敏斯基,蹦出来的第一个链接是罗兹斯特热敏斯基美术学院。我想这就是现代对这位伟大艺术家的贡献的肯定吧。这又让我想到了老舍。我们不应该强迫艺术家去虚伪的表达,我相信有中立的艺术存在。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都是值得尊重的,他们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美好。我也相信好的艺术家都是真实的,他们的作品会忠于他们自己的感受。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当时在中国美术馆看到的一幅黄果树瀑布的画,站在画的前面我仿佛就能听到奔腾的流水发出的惊雷声,这是艺术带给我的震撼。我在电影里“正确的艺术作品”中看不到艺术家自己,艺术家们仿佛成为了工匠。我想艺术的蓬勃发展需要我们给艺术家们表达的空间,同时我也希望无论是绘画、文学、音乐、戏剧中能够没有那种夹带私货的东西。

最后想说电影给我感受比较深的一点是:还是得少吸烟。斯特热敏斯基的女儿不停的劝告他少抽烟他都没听过,电影的最后他死于肺结核。

 5 ) 我们是否做了错误的决定

不知是 Władysław Strzemiński本人不够出名还是因为什么原因,在华文网站上很少能够搜到其相关信息。在外网上搜到了相关的英文条目

相关链接http://culture.pl/en/artist/wladyslaw-strzeminski

英文条目太长,不做翻译了

至于条目中说到的Unism这个概念,则不甚了解,考虑到影片中涉及到了蒙德里安,结合画家本身的作品风格,感觉应该是抽象主义画派的一种延伸或改良。而关于Władysław Strzemińsk本人的历史则可从条目中知道。其实整部影片相比于导演安杰伊·瓦伊达的大理石人,灰烬与钻石,福地乃至卡廷惨案而说已经“收敛”了很多。但是对于同样经历过一些列运动,且这种植根于骨髓的恐惧,在看到该片是还是会噩梦重现。特别是Władysław Strzemińs在看到所谓苏共“发家史”的时候说到:

鉴于13年后可见的范围内,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管控在雄鸡的空气中成为了pm2.5.有些事知道的人自然知道,不想知道的尽可以继续低头想办法挣钱,抬头去看上窜的房价。我们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似乎离反思越来越远,好像几十年前的痛苦未曾发生一样。也有很多人自我安慰:不错了,吃饱了喝足了别没事找事,有本事的那么多,我算哪根葱?

把本来属于你的掠去,再还给你,你感恩戴德。

 6 ) 民主、自由

民主,自由,权利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多么的重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和进步,为曾经的苦难致以无限的惋惜。1948年12月15日,一整面红色贝鲁特肖像条幅升起,完完全全地挡住了斯特热敏斯基家的窗户,遮天蔽光。斯特热敏斯基用美工刀将窗外红色条幅划开一个口子的举动,是一个普通居民维护私人住所采光权,也寓意着一名画家坚持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

 短评

在这个节点这部作品能在国内上映真的让人惊讶。朋友们不要惊慌,去以色列。

5分钟前
  • Methy
  • 推荐

#2017SIFF#苦大仇深现实主义传记片。能在天朝电影节上全靠波兰使馆扛着吧。瓦伊达平均水平作品,最后一部仍然中气十足没有失手就值得加一星。可惜没能深挖艺术观念和人物剧情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左翼先锋派之间的关系,说到底这部影片还是……现实主义啊……

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4.5 勃库斯洛·林达表演绝了,少条腿穷得叮当仍一股霸气收不住,不似有些传记片演技虽好却易沦为个人秀,林达则是完全服务于导演意图与整体风格的,作为遗作,戏里西外都是瓦伊达的一个十分卓越的句号,无论于历史于电影,凛然正气,胸怀恢廓,免滥情去赘语,方为王道,狭隘扭曲都终将被证明只是一阵风

9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没办法,看到所有类似文革的受害者,我都心有戚戚。

11分钟前
  • 4cats
  • 推荐

瓦依达的遗作,一如既往地关注波兰的历史。聚焦一位前卫画家在红色波兰前几年的遭遇,展现红色恐怖与有风骨艺术家之间的冲突。这样的故事其实也存在于所有红色政权早期,让观众有着切身的联想。史特热敏斯基说,现在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的一阵风。他说得很对,只不过这阵风太漫长太凄厉。

15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力荐

社会主义对与艺术家的迫害是不分肤色、种族、东西的。完全一样,不给你工作,利用粮票进一步让没有社会工作、社会角色的人等着活活被饿死,利用各种证件控制人们的思想、行为,让你无路可走。没有什么不同,底层掌握政权,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哪里还区分得开是社会主义苏联,还是社会主义波兰,抑或是社会主义朝鲜。

18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瓦伊达这部遗作笔墨浓重刻画了艺术以及艺术家被极权蹂躏,同时也折射了自己早期的某些经历,似乎冥冥之中为自己拉上生命闭环的锁扣。他的大多作品都紧紧记录时代的痕迹和烙印,脉络清晰。本片一如既往的对台词和细节都精雕细琢,真羡慕波兰能有一位如此伟大的影人。他的作品,社会意义已经超越了影片本身。

20分钟前
  • 老珂
  • 力荐

又一部讲20世纪艺术家的好电影出现了真好,还如此优雅地正中问题核心;因为相似的社会背景,看的时候我感到特别亲切、更加感慨,再多的就不说了

21分钟前
  • 力荐

房间里被红色巨幅画像吞没的自然光线,人体模特垂下的假手

25分钟前
  • Marty McFly
  • 推荐

一个富有生气的开端,然后接着就是狂风暴雨,是政治对于艺术的干预(印着斯大林的红布挡住自然光,令一切笼上一层红;教学时黑暗中的投影被通知开会的人打开,光进入,而课被迫停止,一光一暗),画面如诗,叙事沉静,冬日冷色和暗色大衣,只有在宣扬革命时的大块的红、艺术作品、女儿、和最后献上的一束染就的“蓝”花那里才有色彩的波动。其实那些默认他的处境的人是知道他的价值的,就像那个遵照上面指令开除他的女人。一切处理得干净利落。ps,没想到第一部瓦伊达就是他的遗作。

28分钟前
  • 易思棠
  • 推荐

3.5;秉承一以贯之的主旨,苏联红色翅翼下的阴影波兰,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艺术家们的站队,艺术一旦与政治挂钩,难逃傀儡命运;巨幅红色,巴黎蓝花束,色彩的斑斓对应情绪波动,拍得平静无比,一曲清冷的天鹅之歌,再见大师。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BIFF# 三天前去世的瓦伊达遗作。波兰先锋派艺术家Strzemiński的传记片,对其艺术理念及撰写《The theory of vision》过程略有提及,但着重于探讨时代的变迁下艺术家所遭受的苦难。拍得四平八稳。『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的一阵风。』

33分钟前
  • btr
  • 还行

在艺术和爱中,你只能给予你所拥有的。

37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权力扼杀艺术的最高指示:饿死艺术家。安杰伊•瓦伊达的最后一部作品,如此悲凉,如此有骨气,晚节铮铮,可敬可佩!

38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默念着“对于爱与艺术,最多也只能倾己所有”这句话哭了一整场。

40分钟前
  • BLTEmpanada
  • 力荐

瓦伊达的最后一部电影,看得太揪心了。魔鬼披上人皮,摧毁艺术摧毁美。而艺术家不会在政治迫害面前低头,如果非要站队的话,他们会站在美的那一边。

42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他画着先锋的作品,却放置在了倒退的时代。这明明是个崭新的国家,却充斥着陈旧的霉斑。当画布被斯大林的旗帜染红,正昭示着政治染指艺术。而他用拐杖撕裂了一道口子,便踏上忤逆的不归之途。一个显赫的艺术家被辞退工作开除艺籍,没资质买颜料没余钱买粮食,艺术的式微令人心痛,制度的冰冷让人心寒。

45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其實共慘主義的褪色亦是一種畫風,它創作的正是對一切正常生活的殘影余像⋯同行觀看者看罷後說,我姥爺的美術老師當年直接被人扔到硫酸缸裡,大言不慚點說,Strezminski所經歷的其實已經好過很多了⋯

50分钟前
  • Diogenes
  • 力荐

“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的一阵风”,很应景的片啊,只是一阵风不可怕,怕的是这阵风随时又刮回来。

52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瓦伊达遗作,再现宁折不弯的先锋画家的最后岁月。沉稳克制的叙事掩不住厚重的历史感与“个体是历史的人质”的悲凉底色。男主和双女主的表演无可挑剔。精妙色彩调配:斯大林海报的红色魔影,红衣女儿vs灰冷环境,被刷白的展厅彩墙,亡妻坟前的蓝花。| 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上的一阵风。(8.8/10)

5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