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10分

HD

主演:伊桑·霍克,朱莉·德尔佩,肯·韦伯斯特,威利·维金斯,罗蕾莱·林克莱特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1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梦醒10分 剧照 NO.1梦醒10分 剧照 NO.2梦醒10分 剧照 NO.3梦醒10分 剧照 NO.4梦醒10分 剧照 NO.5梦醒10分 剧照 NO.6梦醒10分 剧照 NO.13梦醒10分 剧照 NO.14梦醒10分 剧照 NO.15梦醒10分 剧照 NO.16梦醒10分 剧照 NO.17梦醒10分 剧照 NO.18梦醒10分 剧照 NO.19梦醒10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梦醒10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青年学生维利•维金斯(Wiley Wiggins 饰)童年时曾从小伙伴那里得到这样一个预言:“梦即命运”。长大后,他在恍恍惚惚间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维利走街串巷,经历各种各样的神奇体验,仿佛穿梭于不同的梦中。在此期间,他还遇到了各色人等:从开着船形汽车的司机到大学教授,从性感的金发美女到癫狂的眼睛男,从引火自焚的金发男子再到留着雷鬼头的四人团体……每个人都喋喋不休,谈论着人生、理想和哲学。而维利不发一言,俨然一个极具耐心的聆听者。邪恶女巫环球神奇度假屋第二季盗匪情怀丑闻第七季偶像活动温柔陷阱把我送到你身边周杰伦嘉年华演唱会香港站斯坦和奥利宇宙兄弟神澜奇域无双珠幕后玩家印尼羽球英雄:王莲香火线生死恋刀尖地下拳击场精灵梦叶罗丽4刻在石磨上的勋章随机约会最伟大的爱情故事六耳猕猴警察在纽约风云碑我要你开花雇佣狙击手2深度秘密落入俗世虚假教会白圣女与黑牧师最后的生命:即使你明天消失爱情不归路消失的子弹国语版列夫·朗道:娜塔莎镜像世界西游记2010隐秘小夫妻时代紧急救命剧场版非常病患第二季国家烈焰一番街奇迹order of redemption

 长篇影评

 1 ) Nice try

非常粗糙的画风,非常枯燥的内容。这实在是我没有料到的。
        尽管是英语片,但却有着小众电影必备的贯穿始终的絮叨——没有联系的出场人物,没有前后文,没有基本的寒暄玩笑,就是这样一个个地直接对着主人公开讲。演讲内容多半是关于人生意义、梦境原理、伦理设想、哲学思辨……我开始还企图要跟上讲话者的思路,努力要弄清楚一个人和另一个讲话内容的主旨与联系。后来就彻底放弃了。我基本上就是那个不断醒来,发现自己在另一个梦境里的主角,能做的就只有面无表情地四处游走,面无表情地装作在听别人宣讲。
        我后来才弄明白为什么这个主题要用动画手法来表现——它明明是拍下真人之后,电脑特效作出来的。因为那些不断抖动的镜头,不断纷纷叉叉的线条,才能显出梦境的意味:不确定,不确定,不确定。
        片子基本上是在挑战普通人的忍耐力,以及“到底你可以坚持到几分钟的时候才睡着”这个实验命题。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那些人的絮叨其实都充满思想的力量,可惜是画面,画面之于文字,恰恰就短缺在这个引导别人抽象思考的部分。
        我只是想对编导们说:Nice try。

 2 ) 。

林克莱特目前的三部动画片,几乎都在视觉层面达成了混沌感——线条笔触的抽动、变形、扭曲,以致人物形态的变异。初始观看很容易被绘画转换形式吸引,但大部分观众应该很快疲劳——场景大都简易得似乎缺乏想象力,更多地是在重复不太流畅感的画面。所以,是否视觉的建构并非林克莱特的主要侧重?(但也不可否认部分的视效也是奏效的。)

相较之下,《阿波罗》有明确主题、呈现内容清晰直白,故《半梦半醒》与《黑暗扫描仪》构思创作的出发点要更为接近:它们没有实质的内容表达,只有语气片段的构成(也在影片中直接坦白)。

细分其中主导观看的对话语气,大致有两类:第一种,有意地让对话陈列产生沉浸感,像是kramer电影中的访谈片段,引导性地创建舒适的对话氛围进而触动观众,机制比较基础。第二种,随性的、不带有表现性的语气输出,它更接近人物日常状态下语音的发出,看似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在这样对话强度较高的听觉式电影中,它便变得突出(《黑暗扫描仪》相对更多。)第二种对话语气使得观看某种程度上高于第一种的沉浸式,它让电影变得更加,更加随性自由。

 3 ) 转我朋友写的“《半梦半醒的人生》的29段谈话与自白”

《半梦半醒的人生》的29段谈话与自白 by idletalk


《半梦半醒的人生》Waking Life——这是一部2001年拍摄的动画片。导演兼编剧理查德林克莱特用DV在奥斯汀拍摄了这部影片,然后使用“interpolated翻拍”程序将图像转换,使得实景增加了程序化的外观看上去象是动画片。就是这样一部看起来不像是动画片的动画片,在当年也没引起什么反响;我却反复看5遍,因为在我看来这可能是21世纪前期最为伟大的影片。

影片的故事非常的简单,主人公一个大学生,他来到了一个超现实的幻境中。他身处的这座城市好象是奥斯汀,但日常生活的规律和秩序似乎完全被打破了。
他从一个地方游荡到另一个地方,不断遇到稀奇古怪的人。最有意思的是他遇见的这些人都在谈论一些宏大高深的话题:从量子论到语言的起源,从存在主义到人的转世再生,从自由意志的荒谬到电影作为一种叙事工具,他陷入一场接着一场的对话中。
他极力想知道自己究竟处在梦境中,还是处于清醒中。但最终他只是发现自己不断苏醒,又不断重新坠入梦境中。他无法摆脱这接二连三地涌现的梦,开始逐渐理解梦的含义,并试着控制梦和周围的环境,分辨苏醒的人生与梦中人生的区别……

大量对话也正是林克莱特作品的一个标志性元素。不同于伍迪艾伦纽约知识分子神经质式的喋喋不休,也不同于埃里克侯麦法国中产阶级长篇大论的交谈,林克莱特呈现的是美国年轻人鲜活而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而且他的不少影片还不是几个人的谈话,而是规模庞大。不过相对于过去的作品,此片中的对话要显得“知识分子气”浓重得多,那些晦涩抽象的哲学命题对观众可绝对是个考验。

在这些繁杂的谈话中我把它切割成了29个片段,并努力以自己的理解诠释其内容。虽然它的丰富我只看到了一角。但时间会证明它的伟大值得我去这样做。

1、船型车司机———任何的事物你都可以不赞同,但重要的是他存在的事实。随大流是大多数人的共性,可最终你会发现你必须去找到自己的非共性所在。

2、大学教授————排除集体共性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能找到自我的个性,问题的重点乃在于思考的过程。

3、金发女子————语言所具有的不可沟通性,言语在每个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深层含义,也即联系物和凭借物的不同导致人类即使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也存在永远无法沟通的盲点。

4、黑白发男子————望远镜似的人类进化过程(物质——精神)。不同智慧间质与量的转化(毁灭——重生)

5、自焚的男子————人类自毁性与人类社会自毁性存在着共通点。(个人的自杀、病痛和人类社会的战争、自然灾害)。媒体对社会丑恶面的频繁揭露,并无法消灭它,只能迫使人们对其麻木并接受。

6、交欢中的男女————人类记忆与经验在一代一代的遗传着。途径并非来自言语和书籍,而是DNA中的深层存在。

7、监狱中的男子————用复仇的幻想来填补时间。(许许多多的人都在用欲望实践的梦想来填补日常生活的时间)

8、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人类的自由很大程度建立在物理规则上。但同时又存在一些不规则的元素来动摇原始的物理规则。可恰恰在某种意义上,不规则的元素也可能是物理规则中的一环。(上帝的决定——人类的自由意志——其中的界限)问题在于外延与内延的边界在哪?

9、宣传车上的男子————突破即定的规则,世界便是即定规则的框架,政治则是即定规则的核心动力。革命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毁灭,而在于毁灭之后建立什么?

10、戴眼镜的老者————如若中心为“无”,既是空。对任何一个存在说是,既是对所有的存在说是。

11、黑人男子————现有的分类是对知识最大的束缚。我们必须将其解脱重整,使之聚合。在知识的共同领域寻求新知。

12、咖啡厅里的两位女子————人体的细胞在七年的过程里会全部更新。新我的产生,迫使我们肯定不同于旧我,但在认知上我们还是保持着自己与旧我的认同。问题在于延续性。人不可能缺乏延续性的不断的与自我重新认同。

13、播电影的猴子————人在困苦中可以获得的唯一有益知识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有困苦也必有欢乐。

14、白发老者————人类的痛苦有两种,或物质过于缺乏,或物质过于丰富。但在精神层面,人类却一直没有进步,问题在于人类的特性:恐惧和懒惰。

15、写作的男子————伟大的小说不在于其的故事,或者表现形式,而在于人、思想、时间。

16、留大胡子的胖子————梦境与现实,虚幻或真实之间的转化,有时非常简单。特别是当表现物为暴力时,

17、长发男子————梦是自我认同的一种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它与现实没有根本区别。

18、弹琴的男子————梦的意义在于超越自我的存在形式。你可以是任何的一种存在形式,不一定是人类,甚至不一定是物体。

19、穿皮衣的长发男子————有些人醒着也在做梦,因为他们没有梦的意识,他们并不想在梦中得到思想的解放,他们的梦是现实的延续,也就是说是对物质渴望的梦想。

20、卷发男子————沉默……沉默……在这出看来喋喋不休的电影中此时出现了一个沉默看着你的男子。这种手法让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人生是需要静默的,那时便是反观自身的时刻。

21、留着“雷鬼”头的四人帮————行动在很多时候只是理念自然而然的放映,但并不能因此就界定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2、背着背包的男子————梦在于自我感性的存在,寻找一切新的可能性。像旅行一般,向往所有的未知。

23、白衣男子————太阳底下无新事?不。梦具有发掘“新事”的可能性。

24、红发女子————交谈在很多时候只是人类远离孤独与表达礼貌的手段。而交流思想往往却居于其次。

25、爆炸头男子————记忆比忘却需要更大的力量,所以梦中的事情我们便经常遗忘。这与现实何其的相似。

26、光头男子————梦中的自己始终还是无法摆脱现实的投射,所以更多的时候梦中的本体也只不过是现实占优势的复制品。当然,个体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

27、售货员————人类的死亡与植物的枯死一样,都需要进行包裹。死亡是需要进行隐蔽的,因为大多数的人们不想看到这些。但这并不妨害到它们的存在。

28、束发的女子————人与人最终还是需要以某种联系作为纽带。但这种联系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方式。现代人的联系的弱化是否可以用娱乐取代?

29打弹珠的男子————时间想让我们忘记上帝的存在。而永恒也因为时间的存在而变得可惧。但永恒之后还存在时间吗?

 4 ) 仿佛穿梭在梦中

本片由导演兼编剧理查德•林克莱特采用DV真人拍摄,并用软件将其“动画化”。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亦在片中出现。青年学生维利•维金斯童年时曾从小伙伴那里得到这样一个预言:“梦即命运”。长大后,他在恍恍惚惚间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维利走街串巷,经历各种各样的神奇体验,仿佛穿梭于不同的梦中。

电影运用了革命性的方法制造动画效果,试用了新颖的电影制作技术,真人拍摄转制成动画,并配以用大段独白或对白来表达哲理命题,如同一席抚慰性的话语,睿智、启迪、充满悬念又富于想象。影片色彩被简化,线条和色块像波浪一样蠕动,视觉明亮,形象鲜活。

 5 ) 剧本结构的一点脑洞

电影很有趣
关于社会的人类的人性的哲学思考的语言流尽管内容平庸,和男主身处其中的梦一样有水的流动质感。
我想这个电影并不是想借以梦的形式传达严肃的哲学思考,反而是脱出理性思辨的限制后,语言的无意识特性,片中大段大段对话语法正确,风格流畅,但是细纠就会发现其实这些话架空于事实和逻辑上,语言的内容与正在发生的事情之间产生互文,互为所指,就像两滴颜料融合在水中。
关于这一点,最明显的是男主在电影院看电影的一段。电影的内容是两个人在讨论电影,电影的神圣性瞬间,有点像两个说相声的人,一个逗哏一个捧哏,逗哏的人不断将对话引向电影的叙事性,瞬间的神圣,而在他的语言之下,两个人所构成的电影画面正好成为非常恰当的说明,最后两个人在镜头前表演了这一神圣瞬间,语言与画面融合为一。
通篇男主遇到的所有人,听到和说出的所有语言,发生的所有事件都具有梦的这一不受理性控制的现实结构之下的超现实性,在每一个微妙不引起注意的地方形成断裂和超越的逻辑结构。
由此产生的梦境内容虚假与现实性的交互其实也可以类推到电影剧本写作中,即情节超越于故事框架而与写作行为或者拍摄的创作行为本身发生关系。

 6 ) 离开把手,我就会飘起来

       有些道理就是很难传播——因为人们只传递自己认同的东西。有些道理就是不大可能被大多数人认同,于是,即便它再有道理,再怎么有用,也不是很容易传播。
       所以这个电影也被埋没,因为它涉及的观点太多太泛乱,每个人滔滔不绝,像拿着一大桶水对着男主角泼洒着他们的论点,但论据却很少,这样的谈话很难让局外的人产生认同感。大多数人只不过看着整部电影里多数是不太感兴趣的对白,看完就完全忘记,继续他们半梦半醒的人生。
       但是抛开观点不算,电影的表现手法真的打动了我。导演的这个想法是开创性的,真希望会有新的作品能向这个电影致敬,这个手法真的值得再用。

 短评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择CG动画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题材,在我看来,片中大多数场景和画面甚至可以忽略掉,光听一下那些谈话就足够了。也许读读剧本更有感觉,不觉得画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个题材用真人电影或者真人动画可能会更有感觉,那样才有超现实主义的味道。本片我猜是前期真人拍摄然后再CG重新绘图。

10分钟前
  • 私享史
  • 较差

竟能听懂全部人所说的,并且还有机会嘲笑其中至少三分之一.这些并非极深的哲理,使用了演讲的方式来料理,虽然有时也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但其中深意却已为我们所理解:就是观念而已.关于自由意志、灵魂转生、量子理论、社会结构和进化论等的观点无触动,倒是自焚的人、开船车的人和监狱诅咒最得我心

14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每晚梦境灾难大片奇异考夫曼,一醒来过的跟劣质自我中心白水欧洲片似的,情愿活在关不掉开关的世界里。

16分钟前
  • 推荐

探戈搭配对话,片头说的演奏上slightly detached, a little wavy, slightly out of tune也正是影像的质地。电影用frame启发观众发现holy moment, boat司机说的那番话挺阿巴斯的,无论是从电影还是人生的角度。无尽的梦是死亡,还是,无梦的睡眠是死亡?片中的梦境神神叨叨得令人羡慕,个人经验是梦中一般不这么话痨,也不会在梦里看到自己,train yourself to recognize a dream还是挺难的

21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感觉这是林克莱特的精神呓语,生活中总是会有各种困惑、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难得的是林克莱特将它具象出来了。信息量好大,每次低头咬一口西瓜都错过很多内容---足见话唠程度---

22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真人拍摄,动画呈现,形式非常独特;哲学电影,梦的解析,内容非常深刻。

25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I keeps waking up while watching this

26分钟前
  • 冥想高潮
  • 还行

林克莱特你真会玩儿,这你都能拍。基本上可以当成初级哲学的动画解说,人存在吗,现实存在吗,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身处梦中。跟上片中人物的思考速度应该不是难事,那样就会发现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其实都很难站得住脚。

29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很多地方看不懂,所以就不便評分了。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非常非常深奧,可是又很睿智的電影,探究人生、我、夢還有生活等等。問題是,我們有必要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如此的嚴肅的審視嗎?也許。只是我覺得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方式的挖掘,這是其中一個方向而已。我純粹是沖著J和C的結局而來。

32分钟前
  • StevenTong
  • 还行

大概世界上最沉闷的动画片,除了梦中梦的结构,剩下的全是“哲学课式”的对话。但是这片子倒是让我想起了刚上大学那会儿的情形,就像片中那个主人公一样,我每天都几乎一言不发地听别人讲一大堆理论(一套一套的,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一下,又好像什么也没讲),然后在夜里做各种奇怪的梦。

34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大型新媒介云吸毒,花60块飞99分钟,上天入地,叨念人生。

3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说实话,最初我对这部电影没太多好感,虽然这种真人拍摄转制动画的方式我一直挺喜欢的,但一轮接一轮的梦,一轮接一轮的大道理,就算再有意思的话题也会让人心生烦闷的。但到了最后,还是打脸喜欢上了,尤其是PKD一出来,想表达的主题突然立体了,也好理解了,亲切了。

43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大概根据实际影像处理的动画,看不下去

47分钟前
  • boks
  • 还行

爱在系列隐藏的第1.5部。我也好想找人每天跟我神侃一些有的没的不着边际的话题啊,什么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大家每天一起瞎逼逼多开心啊,再不然每天聊八卦也好啊,昨天文章马伊琍,今天奶茶刘强东,明天单位狗男女。(ps.大头,这对你来说就是不知所云的话痨电影,请勿观赏)

52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按车轨边青年的说法,lucid dream大概不算梦?但是像我现在,就已经很少做那些没法控制,完全沉溺的梦了。通常梦开始没多久就会被意识到是在做梦,直接导演剧情,甚至都不用学主人公找个开关来验证。按照弗洛伊德引用Vaschide的说法,大概就是,想睡觉的愿望被其他愿望(比如说观察和享受自己的梦境)取代, wish-fulfilment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片里萨满是把lucid dream看作珍惜想象力的一种方式,但应该还有一方面是恐惧吧,恐惧失去控制,被卷入无法左右的梦域和情绪(Melanie Klein也有类似观点)。另外一点,主角穿越各种场景的floating是弗洛伊德的典型梦境之一,除了性行为暗示(erections or emission),还是一种退到童稚状态的,无干扰的愉悦感

53分钟前
  • coie
  • 推荐

“也许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只是一种幻觉。事实上,我们的整个人生和历史只是一个永恒的瞬间”。又是Richard Linklater的标志性哲理对话性独立电影。我发觉在我看过的这三部他作品里面,他在国内最负盛名的那部《Before Sunrise》是最差的。也许是《Slacker》和《Waking Life》的对白太过深奥,一般人看不懂吧。这个人已经开始逐渐变成我最饭的独立导演。

54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扯淡的路上,林克莱特走得很远

5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喝杯浓茶,打起精神,继续再看。年度奇片,哲学教材 !7.3

1小时前
  • 巴喆
  • 推荐

我不该在困乏的时候看它……

1小时前
  • 不流ᝰ
  • 力荐

非常特别的片子,将拍好的真人场景再由动画制作室改成动画。全片充满荒诞又不乏现实感的诗意,以及大量关于梦与现实、生活、存在主义、死亡、自由意志、社会规则、电影与文学、集体记忆的对白。虽然中间差点也“半梦半醒”了,但还是要强力推荐!爱思考人生、钟爱哲学的友友必看!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