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的诞生

HD

主演:瑞奇·热维斯,詹妮弗·加纳,乔纳·希尔,路易·C·K,杰弗里·塔伯,菲奥纽拉·弗拉纳根,罗伯·劳,蒂娜·菲,唐娜·索贝洛,斯蒂芬妮·玛奇,鲁本·桑地亚哥-哈德森,约翰·霍吉曼,内森·科德里,吉米·辛普森,马丁·斯塔尔,杰森·贝特曼,克里斯托弗·格斯特,阿尔顿·菲茨杰拉德·怀特,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爱德华·诺顿,罗兹·瑞安,迈克尔·帕特里克·高福,阿尔尼·伯顿,阿什莉·阿特金森,鲍比·莫尼汉,沙恩·威廉森,斯戴芬·莫昌特,科尔·詹森,康纳·雷本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1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2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3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4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5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6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13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14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15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16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17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18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19谎言的诞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谎言的诞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一个现实之外的、根本不知谎言为何物的世界,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只是所有人讲的每句话都是真话。一个刚经历失业、失恋、穷困潦倒的年轻人马克(瑞奇·热维斯 Ricky Gervais 饰)有一天参透了这个秘密——他用一个谎言,让自己账户上的钱增加了,但是没见过谎言的人们完全相信他。尝到甜头的马克开始利用这个秘密,他开始不停说谎,用来谋取任何他想要的东西。随着马克的谎言越编越离谱,相信他的人们越来越多,让事情愈发不可收拾。而马克也渐渐发现,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珍妮弗(珍妮弗·加纳 Jennifer Garner 饰),用“世界末日要来了”将她骗上床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能获得爱情的唯一手段仍旧是真实……达力和土豆汤斯巴达300勇士不法之徒胜利时刻:湖人王朝崛起 第一季血色星期五亚瑟·圣诞急诊室的故事第三季怒火保镖2015国语消失的她推定有罪地球恶行绝命人口436追日1991七月半3:灵触第七感十三号仓库第二季第三只眼2潜艇总动员2跨国银行我就只尝一小口鱼雷2017牧野诡事之观山太保第41号女囚房安德烈:黑色的迷宫大雪茄战斗少女永久少年三大队剧版基督之名散户大战华尔街:GameStop传奇烈火恩仇机器闹鬼狐狸的夏天泰语版最后一枪夺命佳人时之歌—花与焰的狂想诗讨厌礼拜一你咪理,我爱你!最后的诱惑

 长篇影评

 1 ) 无题

不记得说的第一个谎是什么了
但曾经那些回家说的“今天和XX自习的”“和XX踢球的”真是张口就来,到现在,是每次电话里“你在干什么?”“没在干什么”
谎言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真话其实并不意味刻薄
但谎言是否必须,实在是个不没什么意义的问题
如果连谎言也不编了,也就是不在乎了吧?
这话的前提还是做错事吧
其实一直不怎么喜欢应该做什么。。。
但是人终究不能完全按照想做什么来活

 2 ) 《谎言的诞生》:许给我们一个虚拟的天堂

《谎言的诞生》(The Invention of Lying):许给我们一个虚拟的天堂
(文:火神纪)
所谓天堂;其实不过只在于我们自己的一念之间。当我们一念向善,当每一个人都一念向善;这个世界就将念念向善,这就是天堂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天真而可笑的想法,而电影最大的功用性,是它能将所有最天真而可笑的一切都变成现实。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天堂,一个虚拟的却没有谎言存在的天堂。——火神纪。题记。



喜剧。没错,这仅仅只是一部轻喜剧——轻松、诙谐、耍耍闹闹一个半小时;如果一部电影在如此嬉闹之后完全地结束,那不算是一部好的喜剧。如果我们看完一部轻松搞笑的电影之后,看电影时候的欢乐在电影结束的一刹那突然完全地冻结,我们不知所措地生出了带有着悲悯的情感——我想,这是因为这部电影除了它在轻松搞笑方面完成了它的任务之外,它还有着一些深层意义上的反思;这种反思开始冲击着我们理性上那根若隐若现的神经,进而迫使我们不那么轻松而欢快。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非常荒诞甚至带着些许可笑味道的故事;但是,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


谎言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女人会在第一次见到一个男人的时候,告诉他自己刚刚正在自渎,并且还没完成,请他做下,自己上楼完成自己刚刚尚未完成的高潮,并且对他说——我会尽可能不发出声音,你也尽可能假装不知道……在这部由瑞奇•热维斯(Ricky Gervais)和马修•罗宾逊(Matthew Robinson)共同编剧并执导的电影里,电影就这样开始了。电影在它的第一个情节单元里完成了它的背景设置,这是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
美国麻省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费尔德曼(Robert S. Feldman)做过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平均每天都要说谎二十五次,而美国广播公司(ABC)所做过的一个民意调查,也为这样的一个数据提供了佐证。我觉得,这个数字显得非常客气颇为保守,也许更通行于西方社会;东方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世故要面面俱到八面玲珑,怎么样也不只二十五次。

我们只需要想像一场商务的会面,从双方或者多方见面的第一句话开始——某某公司的某某先生,很荣幸您能抽空前来鄙公司进行指导……说这句话的时候,谁真的感觉到“很荣幸”,谁又真的把自己的公司当成是“鄙”,谁又是在那么“百忙之中抽空”前来特地对一不相关的公司进行“指导”呢……
说话的人在说谎,听谎言的人也听之任之,如果对方不说上几句客套的谎言,多少还会觉得对方显然是礼数不周……很显然,一句话中有那么多的谎言,可以想像这样一场商务会面里,真正真心实意想要传达给对方的意思,该是如何迂回曲折峰回路转之后才能以某种不那么显现的暗示传达给对方……

想想,其实我们真的挺可悲的,因为谎言,几乎是伴随着我们终生的。从我们降生的那一刻里,我们听到的第一声赞美——多漂亮……其实就已经是一句谎言了。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刚降生的婴儿,其实还不怎么像一个人,红乎乎,脸上有点皱,五官还没完全打开,并且不管个头多大都同样蜷缩着……怎是一句“漂亮”了得。
满月的婴儿几乎都是很漂亮,这一句是真实的;而刚降生的婴儿,我见过许多就没有真正漂亮的。或者说,这个阶段其实看不大出漂亮与否;可是每个人前来看望产妇及新生儿的都会赞一句“漂亮”。呵呵,我们荒唐的一生其实就在一句善意的赞叹里开始了;就这样,一辈子了。其实,挺可悲的。

如果我们带着些许的怀疑态度来看待世界以及看待他人,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谎言,纵然他们确实说的都是发自其真实本心的大白话,但假如我们不愿意去相信,我们依旧会发现里面漏洞百出。
我们能相信谁,我们又能相信什么?这其实是个太苍白的问题——许多时候,我们甚至连自己都觉得不甚可信,叫我们如何去相信这个世界,还有那些我们完全不怎么了解的他人。更有甚者,就是所谓的精神分裂病患:幻听、幻视、幻觉以及臆想……就在他们真实地描绘他们“亲身”体会过的种种经历时,我们都会直接将他们所描绘的一切定义为“幻”和“臆”;在这里面,谁说的是真实的其实已经不再值得来争论了,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定义“真实”呢。


信仰

我们的眼睛也同样会对我们自己说谎,耳朵、鼻子、所有的感官,甚至是大脑都同样有可能对我们说谎;其实我们定义不了“真实”,谁也定义不了。而就算有人可能把他的“真实”定义出来,那也仅仅只是他个人的真实而非大众的“真实”,这样的“真实”只在于这个对其定义的个体有意思,对于这个个体之外的其它个体则没有任何意义。有怀疑,我们就不会轻易地相信任何事物任何人,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深信不疑奉若神喻。这多可悲;而可笑的是,我们正都是这样一直活着。
心理学告诉我们,欺骗以及被欺骗,其实是一种生存的本能。而越往深里去挖掘,我愈加感觉到困惑——我们欺骗,我们被欺骗,我们甚至自欺后进而欺人;到头来,我们所能这无怀疑没有困惑去相信以及追随的,还剩下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于是,人类有了宗教;然后,人们则有了信仰。

宗教信仰带给我们人类社会一个最在的安慰是:纵然,全世界每个角落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说着一些无法让我们信服的谎言,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的时候,别害怕亲爱的——还剩最后的一方精神净土和心灵乐园在这里;我们的真神对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我们的真神永远也不会欺骗我们……
至少,信仰可以给我们喧嚣的灵魂带来暂时的宁静;所以,有了信仰的人们无疑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有了一套真实不虚的哲学体系构建起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他们有了一本属于他们的并且完全没有一句谎言,满纸写满真知灼见的“圣经”……不必怀疑也无需怀疑,完全地信任,这是幸福快乐得让人羡慕,甚至嫉妒的。


哲学

如何才能拥有幸福而快乐的人生呢,其实也并不能,首要的唯一条件是:我们必须放弃我们天性里对于怀疑的热衷,没有任何疑惑地去相信我们臆想出来的那个真神。我总觉得,每一个人最终总会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信仰,不管这个信仰是什么,但总会有。
为什么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精神净土和心灵乐园呢?因为我们想逃离我们现在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因为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被无穷无尽的谎言所包围,这样的出逃无路让我们只能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了死后那个虚无的世界,或者根本不大可能存在的那个来生;圣洁而清净的归属也许还没有到来,而暂时的,我们也许可以不必说谎,因为我们犯的所有罪都会被我们的真神赦免……我们不必再任由无穷尽的谎言将我们彻底地掩埋。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以及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肮脏,而我们如是可悲而无奈并无耻地活着。为什么我们会被如是众多的谎言所包围——那是因为我们身边的人们都在不停地撒谎;为什么人们都在不停地撒谎——因为我们同样也在撒谎;其实,正是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造就了这个世界所谓的“肮脏”,正是我们自己的每一个谎言构建了我们生活所谓的“可悲”,正是我们自己的每一次妥协成就了所谓“无奈”——归根结底,一切都将归结到我们自己身上去;这,不正是“可耻”吗?
还好,信者得救。精神上的信仰将许给我们一些被救赎的希望,以及最后的那道归途——到那时候,我们将不必再听到任何谎言了,我们自己也不必再撒谎了;我们只会被无穷无尽的真诚和爱所笼罩包围;就算什么都没有,到那时个,至少我们可以耳边清静了——不必说,更不消听。
我觉得是,我们最大的可悲是:我们所有的希望,居然只能寄托于死后那个或许虚妄的世界。

从来没有人能在死去了之后再爬起来说,那边的世界没有我信仰里的真神来替我的这一生买单,所以我还是不死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别去怀疑,更别迟疑。如果我们稍有些考证精神,基于我们无法提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死后的那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信仰所能承诺给我们的,何尝不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呢?可是如果我们连信仰这条最后的底线都失去了的话,最后我们将魂归无处了……
有信仰的人们也许都不会喜欢我的这种论调,甚至将反唇相讥——火神你这人就是心眼不好,人们好端端地一直相信,你自己不信又来凑哪门子的热闹,好好地写你的影评不是,来趟这浑水干嘛;活该你被谎言围剿,活该被自己的谎言湮没,活该你最后得不到救赎找不到归宿……


救赎

也许,有信仰的人们是不会同我这样的坏人计较的,大大咧咧地对我说——吾不与汝等小儿辩日。我去面壁;不过,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我真心忏悔,总还是会被打救的。如果佛真的如是悲悯,传说中的“普渡世人”总会把我算在芸芸众生里的“一枚”世人吧……呵呵,总有一天,我的真神一定会同样打救我的,我想。
我在以往的文字里曾经说过,有信仰的孩子们都是幸福的……说白了,我为什么说那样一句话——因为,我现在还没能找到我的信仰;并且,我自己觉得我不幸福。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我突然想起了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的不朽著作《安娜•卡列尼娜》(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里那个带着浓烈自传色彩的第一人称视角的列文,想想伟大如托氏般的人物写自己寻找信仰都要那么艰辛并且耗尽心神后才能得到的救赎,我怎么敢轻易地说信仰呢。
也许,正是因为《安》一书,它所赋予我的信仰观似乎并不仅仅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信仰,而更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归属——生从何处,死归何方;所谓信仰,对我来说其实应该是一种心灵上的平静,如孔夫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圣贤又如孔夫子者也必须到了七十古稀之年才得此境界……竖子如我,怕是练到二十次古稀也参悟不透了。

找到自己的信仰,我总觉得必须是经过许许多多的艰苦时光之后,经受住了大磨难大历练之后,明白了大舍大弃之后方可能得到的大彻与大悟……我那风雨飘摇的信念将往何处去,我那隐而不现的真神又将躲在哪一个角落……唉,写到这里,我多少有些心惊肉跳的惶恐不安了。
我一直坚信的是——总有一天,总有一天……可是这一天,却可能在我的有生之年到来吗?我不知道。寻找到我的信仰,我会平静而快乐;我虽成不了大善,却也不曾做什么大恶,所以我会有我的救赎。

所谓文明,其实是让我们可以恬不知耻地说谎,并且为我们的谎言构建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以及一套可供操作的完整流程,比如商务礼俗。“合乎礼”很多时候第一点就先要求我们把自我的个性、愉悦以及自己给舍弃了,这样的行为本身,是不是一种谎言呢。只是因为“礼”的通行与横行,所以每个人都心照不宣罢了。
如果每个人都不再说谎,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愿望,我想,大部分的商务活动其实是可以直接就取消了的;而仅剩下的一小部分,大多可以非常直接了当地完成。而从此而映射到生活里的方方面面,我们会发现,光是我们浪费在阿谀客套方面的时间会全部空出来,许多人也许从此会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做出更多优异的成绩来。


假设的假设

没有人说谎的世界将会是怎样,其实我们根本无法想像。好在我们还有电影,电影一个最大的功用就是将那些我们也许想都想像不出来的一切直接地虚拟出来。假如没有人说谎,整部电影在这样的一个假设里展开,然后由它来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
当然,这并不容易,假如依托于我在上面所作的那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谎言,改变生活改变世界。如果将谎言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而完全地剔除,我无法断言我们是否会比现在更幸福还是更可悲,但我能断言,我们非得重新构建这个世界,重新构建所有的哲学体系,还有语言学也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没有人说谎了,那么就不再需要有怀疑了,因为已经不再有欺骗和被欺骗了。那么,我们那许多跟谎言相关的词组是否也应该被彻底地剔除了呢;这样的词组已经不再有存在的意义了,而就算还依然存在,其实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比如“谎言”这个词,没有人会说谎,那么这个词就不具备被创造出来的条件;而就算你凭空造一个“说谎”的场景,告诉别人那就是“谎言”,可是别人从来也没有经历过所谓“谎言”,根本就无从去理解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词组。当然,他们会相信你说的一切,可是不会明白;造这样的一个词,还有意义吗?这就注定了类似这样的词组就算被造出来,它也不可能被大范围地传播并得到广泛地应用,最后它只能消亡。
文学、政治、文化、宗教等等所有的领域都将面对同样的冲击,可是这部电影似乎多少有点避重就轻的感觉。它只是给了一个假设,说一些直接了当的对话,之后居然就如此轻佻地讲起了故事。

在我看来,这也许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也是仅有的诟病——轻佻。一个假设,尤其是像这样的一个假设,它将绝对具备蝴蝶效应的全部条件,而不是仅仅只是靠几句对话就能够解决的。单从这一点上来看,这部电影是一部不及格的电影。
也许,这也是这个假设一直以来没有多少人去碰的原因吧。它所涉及的范围太广,层面太多,它所能打击到的受众太大……驾驭起来不大可能得心应手。当然你可以说,这只是一部喜剧;所以,且看且乐就成了,哪来那么多的谬论。这是你看电影的自由,我想并不一定非得我这么看问题,可是我是不是也应该有我表达的自由呢。而且我只是提供一种思路,多看一种思维方式其实也并非全无益处。
假设,其实要完成一个圆满的假设,那是太困难的一件事。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我还是比较喜欢的,这也许也是我为什么非得挑它的毛病;爱之深而责之切吧。


堕落

我承认,如果不像我想这么多,仅仅只要去相信它的那个假设后的世界,然后冷眼旁观事态的一路发展,这部电影还是饶有些趣味的。
比如说男女相亲,谁能如珍妮弗•加纳(Jennifer Garner)所饰演的那位安娜(Anna McDoogles)那般强悍,第一次见面,她就能够不带半分掩饰地对瑞奇•热维斯所饱尝的马克(Mark Bellison)说:为何你提前到了,我刚刚自渎了一半……转过身来又对可怜的马克说:基于你的长相,我们不大可能会有发展,因为我不希望我将来的小孩长着像你一样的大鼻子并且还是个矮胖子……诸如此类的“真心话大冒险”几乎穿透了整部电影里的全部对白,完全省却了在礼仪上的所有客套每每直奔主题,这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太多太多的便利,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爱情,不再需要迂回曲折起伏跌宕——我只要你身体健壮长相俊美衣食无忧,只要你有足够强势的DNA遗传因子,我不爱你,可是我依旧会嫁给你,因为我希望我的孩子除了继承我的优秀基因之外,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拥有来自于你一半的优秀基因……血统论,在这部电影里又一次复苏了。这是我看这部电影最不愉快的一个观感。爱情变得无足轻重,而传宗接代成了首要的考虑问题——说得更难听的,人类离开了善意的谎言后,是不是应该堕落得跟其它任何物种一样,不再有爱,而只是交配,然后繁殖?
也许,谎言的确是维系所有时代所有人类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群聚而居,为了避开个体的差异而有了集体,于是集体有了共性;而既要共性,个性就多少必须舍弃。但是,没有了谎言,并不意味着我们纵然已经进化出了人类的理性认知,我们却还会让低层次的本能渴望高于我们的理性。如果说,我们已经进化出了感性的爱情;我们却依旧还停留在动物性的选择——那么,我们是不是一直以来就没有进化过呢?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我们偶尔总会做出一些违反动物本能的选择,我们已经从最本能的欲望里解脱出来而生为人类,我们比其它的物种更有灵性。

如果说,抛离了假设后所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避重就轻地做着轻喜剧,还仅仅只是这部电影的一个诟病;那么,这部电影大部分的篇幅用以描写的所谓爱情,可以说是这部电影致命的一个败笔。我能够接受一个无人可以驾驭得住的大背景下对于轻重缓急的取舍;但是,我断然无法接受的是,没有谎言的世界是我们一起倒退回交配繁殖的初级生物阶段。
当然,在电影的最后,一个意料之中的情节大逆转出现了——劣质男马克终于突然间回复真诚对安娜说起了自己的秘密,并且完胜地打败以罗伯•劳(Rob Lowe)所饰演的布雷德(Brad Kessler)为代表的优质男,抱得美人归。不讨喜的优质男终于还是只能可怜兮兮地独守空闺……但是,这样的一个逆转能说明什么问题——堕落前的突然顿悟?其实,这是这部电影在篇幅的把握上有失恰当而致使这样的一个逆转同样缺乏说服力,人类的确有着许多的弊病,比如说谎;但总的来说,我们更喜欢真善美,所以我们总在一路进化,而非不进反退。


虚拟天堂

假如,真的存在着一个没有谎言的美好国度;我想,这里就是天堂了。当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不虚的真理,所有人的都将趋于伟大。我们都是上帝,因为我们在一起传播福音;我们又都是最虔诚的信徒,因为我们都能聆听到真理的传召。这部电影做得最好的,是它给了我们虚拟了一个天堂。
马克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他在坐拥美人的同时还建立起了自己的功名利禄殿堂;马克的儿子,那个长着大鼻子的矮胖子也许是第二个吃螃蟹的人,他的将来会怎样呢,至少不会比马克差到哪去。这部电影带给我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愉快,但是这部电影背后所传递的那种形而下的思想,让我多少有些担心。

虚拟天堂,第一个谎言的诞生,然后许多的谎言开始接踵而来,天堂最后还是必须堕落回人间。我前面用了很长的篇幅一直在论述的那个没有谎言的世界其实并不曾出现,出现的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山寨版虚拟天堂。
不过,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突然有种积极的感觉——那是我说话的语速加快了,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再那么思前想后了,直白、不假思索寺回答妻子问我的几个问题之后,我感觉到一种畅快。其实,我还停留在电影带给我的那种语境中——没有人说谎,我也不必说谎;也许,因为这部电影,以及电影后的那瞬间的语境停滞,我多少找到了一点身在天堂的感觉。

最后,我想说:纵然这部电影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每个人都应该去看看这部电影。尤其在看完电影之后的第一时间找人聊天,你会找到我依稀见到的信仰,你会感觉到我那种还尚未清晰的隐约快乐。
有时候,说谎其实是有责任的;而有的时候,诚实原来真的能使自己快乐。

2010-3-19;11:48。庚寅虎年己卯二月戊辰初四;午。


--------------------------------------------------------------------------------


附注:电影资料。
■片名:《The Invention of Lying》
■译名:《谎言的诞生》
■编导:瑞奇•热维斯(Ricky Gervais)\马修•罗宾逊(Matthew Robinson)
■主演:瑞奇•热维斯(Ricky Gervais)\珍妮弗•加纳(Jennifer Garner)\罗伯•劳(Rob Lowe)
■类型:喜剧
■片长:99 min
■产地:美国
■语言:英语
■色彩:黑白\彩色
■分级:USA:PG-13
■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
■制作成本:$4,000,000
■制作公司:Lin Pictures
■发行公司:环球影业
■首映日期:2009年9月14日(加拿大)

 3 ) 谎言的诞生

有那么一个世界,那里没有谎言,也没有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人们只会根据自己的想法真实的表达,虽然很多话听着非常不入耳。剧作家马克,是一个又矮又胖,有着一个塌鼻梁大鼻头的家伙,事业生活都非常不如意。工作上没人欣赏他,老板炒了他,同事欺凌他,连他的下属都不屑与之为伍。生活上,约了心仪已久的女人约会,却被告知未来没有机会。就在其山穷水尽的时候,他脑中一闪念,撒了他人生中也是那个世界中第一个谎言。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因为从来没有人撒过谎,因此他的谎言并不被认为是谎言。因此他开始尝试用谎言来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在其事业腾飞的时候,他的母亲就要濒临死亡,看着母亲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死后无依无靠的恐惧,他开始向病床上的母亲描绘死后可以进入美好的天堂,里面有自己所爱之人。。。至此所有人都希望他描绘天堂更多的景象。他不得不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掩盖之前的那个。这里让我们不禁想到是不是当年创造类似谎言的耶稣也面临着相同的情景。马克从此不再为金钱犯愁,但是他的女友不但因为基因不匹配而不肯嫁给他,而且还要嫁给他事业上的竞争对手。马克虽然一度消沉,最终他还是决定前往教堂抢回自己的幸福。

该片定义为浪漫喜剧爱情片,但是当马克在自己母亲病床前描述天堂的美丽时,竟然如此的煽情,而忘记了喜剧的元素。当然影片中的喜剧点也很多,有如:教堂里双手拿着匹萨饼盒子的马克像而不是耶稣像,消沉的马克满头长发也像极了描述中的耶稣。不过,片子里的隐形广告不少,Coke、Pepsi,都有不少镜头,最可笑的是“天堂的秘密”竟然是写在两个Pizza Hut的盒子上。

其实现实中我也都知道这个没有谎言存在的世界是不可能的,同时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因为那样可以慰藉受伤、弱小的心灵;单纯的真实告白有时候只会带来伤害。一个不可能存在的理想世界告诉我们谎言存在的必要性,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4 ) 《谎言的诞生》给“谎言”自辩的机会

     吃普通火锅的时候,先要端上来一锅滋补清汤,然后等待汤水滚沸,接着放各种你想要的食料,备好选定的小料,开涮开吃就成了。

   我看电影《谎言的诞生》,享受的就是这样一餐热气腾腾的火锅美味。开场时不温不火,只等剧情发展下去,直到第一个谎言带出的高潮,开始添各色喜剧食料以丰富餐桌。目的是要在“轻浮”的喜剧内核里打造出“四方云动,八面来风”不可小觑的气势,就如酒桌上要洋溢出文化气氛一样,“杯里乾坤大,壶里日月长”。

   打上瑞奇.贾维斯名号的电影是怎样的风格,对于观众而言并不觉神秘,他创作喜剧的天赋早在英版的《办公室》里就被印证过了。这次三职双肩挑,再次制作出这样一部看似无厘头,却别有洞天的喜剧,在意料之中,但也有意外的惊喜。

   要说整部电影,编剧若没有深厚的功力,很容易把故事讲进死胡同里。在一个没有谎言的地球村,在不需要对语言进行任何修饰的交际交往中,编出一些无法想象的奇闻怪事,倒是不难办到。但你若要想沿着这条索道,翻越到山的另一边,还要带回山外的阳光雨露,就要技巧与力量了。

    就编导的才能,瑞奇的表现要优于他的表演技能。特别喜欢本片中到处可以思考玩味的小片段、小对白。
   养老院的大楼外写着“A sad place for hopeless old people”;百事可乐的广告无奈地向可口可乐抱怨“when they don’t have Coke”;篡改圣经里的十诫,并记录在了披萨盒上;婚礼上忠诚彼此的誓言也都变成了“一生全力守护孩子”的保证;牧师身后代替神祗的马克画像更是点睛之笔,诸如此类等等。这些都是精华,却不是全部,不过是小试牛刀,但仅从这醒目的看点就能了解此剧笑点担负的另一项重任了,让你笑着动脑筋。

   全剧的思想内容纵横交错,没有绝对独立成立的论点,像是在玩一个语言游戏,求得辩证的统一。不辨真假,你说真就是真,你创造出“谎言”人们也无法理解你意会出的“假”,就是走一个西式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即使没有谎言,也有才华横溢的失败者(loser)。即使没有谎言,依然存在勾心斗角的名利场。而这样繁杂又清晰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可以为故事结构及故事内涵争光添彩的,也足矣弥补电影中存在的缺憾,像某些不考虑成年人对煽情的过敏反应而赤裸裸注射催泪剂的桥段。

   说故事的转折点,当然要从马克的第一句谎言说起,这样才能重塑马克的形象,丢掉刚失业、再次被爱情抛弃、即将沦落街头的衰男形象。当他把银行账户上的三百刀变成八百之后,辩证的论题就被扩大化了。这时出现了虚伪与真实正反两方,说谎的马克代表虚伪,不知谎言为何物的芸芸众生代表真实,然而,这样的对决,却引出了怪异的后援团。马克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善良”的支持,而胸有“真实”的人们身后站着的却是“伤害、嫉妒、势力、愚蠢、自私自利。”

   其实,对于通过说谎飞黄腾达的马克而言,也没有绝对的受益与转运。他深爱的女人始终不肯向他的蒜头鼻做出退让,甚至到后来撼动了女人的心,却依然未改变自己在未来岳母心中无能无才无貌的印象。

   并不是所有的谎言,马克都是在有预谋的情况下设计的。在母亲弥留之际,感人至深的安慰就是缘自爱的即兴发挥。当然,有时也会因为求爱心切而纵容自己的嘴巴为所欲为。在大火中救下婴儿又巧遇大狗熊的故事够考验一个人的智商,或许就是这番不经推敲的胡诌,反而表露了马克可以成为优质丈夫、伟大父亲的迹象。通俗理解,这两段的贯通似乎也在契合一些平常的事理。我们所说的“善意的谎言”并不是虚伪的假话,这个世界若不想在无望与抑郁中毁灭,我们需要适当的沉默与宽容的赞美。这也说明谎言并不都是洪水猛兽,如果出于爱,那么谎言就是爱的宣言,爱的真言。反过来,用辩证的看法分析谎言,就要正视谎言性本恶了。这自然有条件,马克懂得收放自如,所以没有犯错。但一旦把握不好度,谎言就会被欲望控制,最终成为伤人伤己的武器。

   这部影片无形中也给女人们上了一堂课,到底什么样的男人才是她们最保险的长期饭票。马克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尊重女人的男人是最值得信任的。马克与布拉德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外表上输给布拉德的马克,在内在价值上高出布拉德无数个点。布拉德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妒忌,因为自身平庸而妒忌,因为自私自利之心而嫉妒坦荡磊落之人。而在对待安娜时,更显出了两个人的不同。马克是爱屋及乌,完全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应该是本能的,非谎言。而布拉德不仅对安娜的饮食习惯独断专行,甚至对安娜的母亲出言不逊。这也恰好做了另一个对比,曾经安娜也在马克面前,告诉听筒另一头的母亲马克是个如何如何失败丑陋的肥仔。绝好的事例,直言与粗鲁为伍,再次证明有些“直言”比谎言锋利,它们存在的价值有时就是为了刺伤善良可欺的人。

   又要说到一个没有绝对定论的话题,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问题答案就在此,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就像灵魂与躯体同在才是凡人一样,没有再透彻的领悟方式了。

   电影快要结束时,马克自暴自弃的一身行头,真有点“神”与你同在的效果。那是咱们所说的抖包袱,用搞笑的方式衔接上后来的重头再来,揭示最后一个话题——勇气,也算抖得有价值。

   爱与不爱,为什么不问自己的心,而要问上天?喜欢瑞奇在结局耍的几个小把戏。马克不要用谎言抓住心爱的女人,第一次他没有那样做,这一次他也不会。安娜跑出教堂的那一刻,应该不是了解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她是用勇气冲破了世俗的偏见与狭隘,也用行动证明了爱能超越一切的事实。

   电影中,几段轻快优美的插曲为故事增添了一丝活力,在搞笑与严肃中融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还能感受到马克掌握谎言并为所有苦闷的人带去希望时,那长长的一大串鸡皮疙瘩,但回想整部影片,还是收获大于失望,快乐多于抱怨。

 5 ) 喜欢这种会搅乱我脑神经的题材及剧本

喜欢这种会搅乱我脑神经的题材及剧本,看完这类片会让我有刚上完厕所的通畅感。

电影讲述一个没人讲谎话的社会,每个人都相信任何人讲的任何话,男主角有天在压迫下发现了讲谎话的好处,就开始利用它赚钱,也利用它安慰将要死去的母亲,谁知这安慰之话被护士及医生传了出去。。。

电影从某个方面严重侵犯了基督教及其它宗教的一些预言,得到很多猛力评击。

不过别以为这是很严肃的片,它是部喜剧,片里有许多幽默及笑话,还有不少大牌明星客串,看得很轻松的。

 6 ) 谎言就是生活里的一桌菜

玩的真不如玩的假,玩的假不如来点真的,于是乎,真真假假都来点,生活才会圆满。话说在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里,男主混的狼狈不堪,不被喜欢的女人看好,还没了编剧的工作又被房主赶,反正那儿哪的都那么不顺溜。落魄的男主去银行去取仅有的三百块,可是银行系统刚好在维护,银行职员告诉他需要取多少用的钱,可以先给他,等系统恢复了再补上。男主需要八百块交房租,好嘛,这个需要用的八百块和实际账户上有的三百块,那是不一样的意思,可是银行职员给了他八百块,因为在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里,银行系统上出现的三百块余额是银行错了,人们是不会说谎的。男主拿着八百块出了银行,就开启了一路开挂的谎言实验,这一试不要紧开辟了各个领域的先河,反正这个故事就是有点儿寓言的意思。其实,想想也不是没啥道理,毕竟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想过上心口一致的生活,活着也是从头到尾都要好上加好。可现实是在一个贤能们统治的社会里,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要面对严苛的教育和要求,就算是长大了考进好的大学,找到很好的工作,或者是去车库开创自己的事业,最后,都有可能会不尽如人意。因为一不小心未成年期接触了一些露骨色情内容而踏上探索性价值观,或者和坏小孩混迹帮派造成走向反叛社会之路,成年期的安逸享受和消费抵抗不了很多诱惑扭曲了人生观等等。反正,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是铁律……可是就是这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依然会让人们动不动就要求别人说真话比真主还真的那种,考试也是要一百分和充电百分之百一样一样百,就算是说谎也是真的为你好的真心,就是这么真实的现实,其实虚假程度人们心里都有数,但是就想假装可以蒙混过关混过去。这个时候这部电影倒是以很温柔的喜剧模式给出了一个男主娶到心意的女神,生下了和男主一样的小胖子顺便继承了会说谎,这个结尾的丰富程度也就餐桌上那么丰富了……

 短评

瑞奇是个好演员 詹妮佛加纳没有以前那么美了 整个电影格外温情 和 鬼镇正好反过来 当他说出那句话的时候 真的鼻子一酸 笑出来了

8分钟前
  • Frank
  • 力荐

个个都是喜欢的演员,可是这个剧本是在太一般了,似乎想表达一个深刻的道理,但是却经不起推敲。没有什么共鸣,笑料在开始的时候有点。

10分钟前
  • Ice
  • 较差

1、世界跟人类都不会因为真话谎话而改变。2、遇到一个就算你老了变肥了掉头发了依然爱你的男人就别管他是矮子胖子塌鼻子了,嫁了吧。(只要确认他是真心讲这句话的)

13分钟前
  • nikki
  • 推荐

只是,在爱情里,这个伟大的谎言家变成了蹩脚的骗子。“我想要个蒜头鼻的胖孩子。”(其实整个好莱坞只是个纸醉金迷的骗局,我们宁愿相信它是真的。)

17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其实没那么简单...

18分钟前
  • 荼笑
  • 还行

真话是有威胁的。在这样一个仿Utopia的城市中,因为真话的刺耳作为观众的我们会讽刺地一笑而过。谎言的诞生者充满善意地运用着他的惊人发现,利人亦利己。当我们庆幸地看见Mark和Anna最终的结合:一个假、一个真。无论话语多么委婉或直白,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爱。

20分钟前
  • duckducker
  • 还行

谎言是为了涂抹你想看到的世界。

22分钟前
  • JulyChan
  • 还行

结尾弱了一点,但片子还是很好的~

26分钟前
  • mark
  • 推荐

还有点意思

27分钟前
  • 绿山林的Vian
  • 还行

im the fucking women in the sky!

30分钟前
  • 王稷和泡泡
  • 较差

大家都只能说真话的世界好多尴尬和好笑。女主有件礼服挺好看的。

35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还行

Ricky Gervais的喜剧很好笑

38分钟前
  • 小肚子✨
  • 还行

前半段是有着一点点幽默讽刺的相当聪明的电影...切入点非常好...只不过后半就变成基因决定我爱你了...没有更深入的挖掘题材的深度...可惜...本来可以做成又一部<楚门的世界>的...

40分钟前
  • 某茶君
  • 推荐

没有谎言的世界,真是冷酷到底!

45分钟前
  • Louis
  • 推荐

这premise太有想法了,拍得又好笑,可惜Gervais非要扯点宗教开玩笑,看着不舒服

46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有点矫情有点刻意的文艺小品。主演的演技都很棒,可是闲杂人等乌七八糟的群众演员也太多了吧?Jason Bateman尤其是爱德华诺顿你们在那里干什么啊???65-70分。

51分钟前
  • 猪大腿
  • 还行

挺有意思的

55分钟前
  • Bill
  • 推荐

虽然我看完了。还是可以给1星的。

59分钟前
  • JKL
  • 很差

中间有一段简直是宗教的诞生!婚礼誓词太绝了

1小时前
  • 开花的刺
  • 推荐

Mark对病危的母亲描述的天堂十分动人

1小时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