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

HD

主演: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加里·西尼斯,麦凯尔泰·威廉逊,莎莉·菲尔德,海利·乔·奥斯蒙,迈克尔·康纳·亨弗里斯,哈罗德·G·赫瑟姆,山姆·安德森,伊俄涅·M·特雷奇,彼得·道博森,希博汗·法隆,伊丽莎白·汉克斯,汉娜·豪尔,克里斯托弗·琼斯,罗布·兰德里,杰森·麦克奎尔,桑尼·施罗耶,艾德·戴维斯,丹尼尔C.斯瑞派克,大卫·布里斯宾,德博拉·麦克蒂尔,艾尔·哈林顿,阿非莫·奥米拉,约翰·沃德斯塔德,迈克尔·伯吉斯,埃里克·安德伍德,拜伦·明斯,斯蒂芬·布吉格沃特,约翰·威廉·高尔特,希拉里·沙普兰,伊莎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甘正传 剧照 NO.1阿甘正传 剧照 NO.2阿甘正传 剧照 NO.3阿甘正传 剧照 NO.4阿甘正传 剧照 NO.5阿甘正传 剧照 NO.6阿甘正传 剧照 NO.13阿甘正传 剧照 NO.14阿甘正传 剧照 NO.15阿甘正传 剧照 NO.16阿甘正传 剧照 NO.17阿甘正传 剧照 NO.18阿甘正传 剧照 NO.19阿甘正传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阿甘正传

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从天而降,缓缓地降落在阿甘的脚下。纯洁,美丽。

“阿甘,快跑。”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起,他抛弃了所有的杂念,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跑出了辉煌,跑出了自己。

善良,真诚,淳朴,豁达。他没有豪言壮语,却以自己的行动帮助了貌似强悍的正常人,他的行为与成就正说明生活的真谛是真诚、坦荡与平凡。

对于阿甘的影响,他的妈妈,拥有着无法取代的影响。她是伟大的,为了他,付出了所有,甚至是自己。她是真真切切的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儿子,仅仅只是希望阿甘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 珍妮,悲惨的一个女性。从小时候开始,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只有恐惧与贫穷的生活,这给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造成了极大地扭曲,她渴望那种一呼百应的风光,渴望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可现实是残酷的,她一次次的被现实打到,尽管顽强的面对,不断地妥协,但是社会始终容不下她。堕落地靠近了毒品,后来成功的“牵回”了阿甘的儿子

影片,幽默,反讽,比喻,恰到好处。镜头剪接的律动和节奏能强烈地刺激着我们大脑的感观,情感。大部分的故事情节都是以阿甘的回忆形式来表现的,更突出了灵动和意义。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做自己,过好每一分每一秒。既然不能控制下一秒,那么完美的结束这一秒就好。

 2 ) 阿甘的爱情

一个南阿拉巴马州的傻子阿甘,一辈子喜欢的一个女人就是珍妮,从小到大阿甘和珍妮就是好朋友,他们一起上学,一起长大,最后虽然相隔很远但是阿甘始终爱着珍妮,不管她做什么,不管她是谁,不管她变得多老多丑,不管她身在何方,阿甘始终在哪个南阿拉巴马的家里,日夜思念他的姑娘,日夜等待着珍妮的归来。

这就是阿甘,这就是他的爱情,这就是他的珍妮。

我们回想第一个场景,阿甘在珍妮的宿舍,珍妮问他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阿甘楞了一下,说:我不是做我自己吗?珍妮说她想成为一个歌手,成名,阿甘还是不懂,说他只想成为他自己。

我被这个场面深深打动,因为阿甘虽然是个傻子,但是他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成名,赚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自己,我们为什么值得让别人尊敬?是因为我们的职业?地位?还是家产?如果这样,那人的本身才成为这些头衔的附属品,我应该成为我,而且我只想成为我,对于阿甘来说,他只想做他自己,只想爱一个女人叫做珍妮。

在华盛顿的那一场,珍妮问阿甘为什么他对她这么好,土鳖一点的男人会拉着珍妮的手,含情脉脉的说因为我爱你。阿甘不是,他又摆出那个招牌一样的白痴表情,对这珍妮说: you are my girl(因为你是我的女孩)。

为什么不是I love you ?为什么不是我爱你?因为我爱你已经无需多言,如果我爱你,而你不爱我,那么对于我来说这就不能承受,我可能会找另外一个女人去爱,但是因为你是我的女孩,所以我可以承受你的背叛,你的逃离,我也可以忍受孤独,忍受没有你的日子,重要的不仅仅是我爱你,而是因为从我看见你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是我的女孩,你是我的姑娘。

如果有人仔细想想这句话,看看阿甘那张单纯的脸,那双眼睛,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爱一个人,什么是喜欢一个人,什么是认识一个人,什么是放弃一个人。

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恋爱中的男女,不管他们究竟为了什么恋爱,不管他们付出了多少,在付出较多的一方经常会抱怨,说自己付出的太多,或者回报很少。于是第三个声音就会告诉你:不要把男人(女人)太当回事,你越把他(她)当回事,他(她)越不把你当回事。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懦弱的人,愚蠢的人,因为你们其实根本没有在恋爱。你们只是在爱情的称呼下自我陶醉,却在付出回报的时候露出了真正的不足。

因为爱情本来就是奢侈品,你不能因为孤独寻找爱情,你不能因为贫穷寻找爱情,就好像你不能因为自己还是一个处男(处女)而跟别人上床一样。爱情的价值在于当你的生活本来就已经很丰富的时候,突然你想找一个人来分享这一切,在你本来幸福的时候,爱情会让你更幸福。

所以这个时候的你根本不需要从对方身上获得什么,你有的就是付出的欲望,这才是爱情。

没有束缚,不要求回报,在爱对方的同时能够承受住他(她)的背叛和逃离。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爱一个人很容易,但是能想阿甘那样承受所谓的痛苦却非常难,因为这些不是爱,更像是对自我价值的证明。

那个南阿拉巴马的傻子阿甘,最终娶了珍妮,生了一个小阿甘。他们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在影片最后,当阿甘站在珍妮墓前,用南阿拉巴马的口音说:我爱你珍妮。这是我们的眼里才会闪烁着泪花,为的不是这个傻子终于娶了珍妮,而是因为这个傻子拥有许多聪明人没有的感情:爱情。而那些自以为拥有了爱情的聪明人其实并没有得到爱,也不知道什么是爱。

这样来说,阿甘并不是一个傻子,至少不是一个普通的傻子。

 3 ) 【阿毛爬格子——影视圈】与神和好

“你与神和好了吗?”

这是好多年前,我第一次看《阿甘正传》时,记得里面的其中一句台词。阿甘和从战场上因伤退役的中尉再次碰面时,他问的,就是这句话。在那之前,中尉是个深陷痛苦、脾气暴躁的人。在某一年的圣诞节夜晚,他看着电视里的热闹场景,自己却在电视前发着酒疯,大声质问阿甘:“他们说耶稣是救主,他到底在哪儿呢?到底在哪儿呢?”紧接着,就从轮椅上跌在了地上,抱着仅剩的上半身忘我地哭泣。若干年后,他与阿甘一同经营捕虾事业,在一次暴风雨的夜晚,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他爬上桅杆,对着电闪雷鸣的夜空吼叫,用最下流的话咒诅上帝,抱怨自己悲惨的经历。结果,第二天开始,他们却大大收获,从那时开始,捕虾生意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几年之后的一天黄昏,中尉和阿甘一同漂在海上,看落日余晖。他对着徐徐降落的太阳一言不发,然后转过身,对阿甘说:“嘿,我好像从来没有感谢过你,谢谢你把我从战场上救了回来。”而在那之前,他一直埋怨的,就是自己没能光荣地死在战场上。说完之后,中尉扑通一声地投入了大海的怀抱,展开双臂,享受着海里的畅游,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喜乐。

我第二次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我自己与神和好之后。所以,我终于明白了阿甘的问话,与神和好,确实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在我认识神之前,我对这一点也不明白。甚至在我的脑海中,根本没有一位神的存在。他是谁,他与我何干,我为什么要与他和好,我和他本来是不好的吗?这些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当阿甘被送到越南的战场上时,遇到的中尉,就是我之前的样子。他的人生正经历着一些辉煌,是战场上英勇的官兵,被人尊敬,受人爱戴,既和蔼又严厉,并有献身精神,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我不至于像他这样是个标兵式的人物,但从小到大,也是一帆风顺,从入学到工作,扶摇直上,性格也是不煴不火,循规蹈矩,不惹人讨厌。尤其对于自己看重或是喜爱的人或事,就会全情投入一往无前地尽己所有。中尉是直到一次猛烈的战役爆发,被炸成了瘫子后,人生陡然之下。我是在稳步上升地过程中,遭遇了现实的残酷和梦境的破碎,不仅如此,对于整个人生观的认知都被炸成幻影,从此,人生开始转折了。

被截肢的中尉躺在病床上,奋力地拉下睡在临床上的阿甘,恼羞成怒地问他为什么要救自己,与其这样羞辱地生,还不如光荣地死。我也如他一样地抱怨过生活,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所憧憬的世界,原来竟是这样地世俗。我看到自己不过是个可以忽略不计的人,但也并不觉得其他人有多么伟大,在我的眼中,每个人都是可笑的,都是自以为能影响人生命运的主宰,其实连最现实的时间都无法挽留。和中尉一样,我开始活在一种困苦的光景中。要么就是面对现实沉默无语,要么就是义愤填膺地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从我过去的文字中,我能深深感受到自己那时的绝望,总是想拼命地呐喊,渴望得到一些回声,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如同没有人能理解中尉所承受的羞辱与受伤的自尊一样,我也觉得,这个世上,没有一个人能懂我。即使是最亲的亲人,反而是最不能理解我的人。如果人生能就此结束,那倒成为美事。但残酷的就是,人生并不能因此而结束,反而要日复一日地重复,直到将心麻痹。中尉离开战场,回到现实生活中,最后沦落为一个坐轮椅的乞丐。我自己也是如此惨淡,虽然外表没有变化,按着世界的眼光,生于教养得体的家庭,拥有体面的工作,过着闲淡的生活,似乎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但真实的心唯有我自己知道,这表面的一切根本不是我心里所愿意的,我的内心,就像沦为乞丐的中尉一样,是个孤苦无求的乞讨者,得过一天算一天。索要入口的饮食并不能使人富足,反而使得内心的需求更加增长。中尉陷在过往辉煌的回忆中顾影自怜,我则陷在与现实的挣扎中不能自拔。就像一个深陷沼泽的人,越是挣扎,反而陷得越深,但我不愿妥协的心,却越来越坚定。

圣诞节的夜晚,阿甘被邀请至中尉的家。听着电视里传来的圣诞歌曲,中尉说:“人人都喊着要耶稣,开口闭口都喊耶稣,我找到耶稣没有?他们甚至派人来向我传福音,他们说神是听祷告的,我如果心中接受耶稣,就会跟他一起走入天堂。简直是放屁!神会听祷告?放屁!”他骂骂咧咧地咒诅神,咒诅耶稣。一旁的阿甘听他骂完了,沉默半响,冒出一句:“中尉,我会进入天堂的。”我没有经历中尉的放肆和叛逆,所以当我再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深觉是对神的一种亵渎。但我遭遇他的出现,确实是和我之前的人生一样,一帆风顺。我也和中尉一样,被人传了福音。但我的反应却像阿甘那样直白,那一刻,我定意要上天堂。我曾经以为,这不过是西方的童话故事,直到听见福音的那一天,我才知道,原来传说中的神,是存在的。后来,我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和我的想法一致,相反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胡说八道,否认他的存在。我想,是神特别地怜悯,所以让我接受地如此顺利,没有怀疑,没有猜忌。我对这个世界,厌烦已久,神却给我一个新的希望,让我来认识他。我现在常常在想,如果当时,神不给我这个恩典,让我来认识他,我的人生或许已经走向更深的渊底。但他的出现确如晨光,照在我心里。我的心中忽而明亮,虽不认知,但我却愿紧紧跟随。

中尉说,基督徒告诉他,神是听祷告的。中尉身有残疾,若真愿被医治,他必定希望自己能重新要回自己的双腿,回到战场上一展当年的风采。理性告诉他,重新站立已成为不可能的事实,既然如此,他何须向神祷告,又何谈认罪得救。所以,他回绝了神的邀请,他回绝了救恩,他所以为的拯救,就是对身体的医治。他继续沉沦在自己的怨气当中,每天过得七荤八素,混迹在妓女院和街边流氓群中。若是从人的眼光来看,他这样一个曾经被国家重用,派往战场英勇杀敌的官兵,如今竟落得如此悲惨的境地,成为痞子乞丐,该是何其不幸!他的人生以后该如何?就一直这样下去么?结果说不定某一天会暴死街头。但在我看来,他最不幸的,确实将永远活在内心的不甘和屈辱中。人的心决定一切,心里快乐的时候,经历什么都觉得满足,心里愁烦的时候,经历什么都觉得劳苦。但人的心,唯有自己知道,再没有人,会真正准确地理解。在我处在这样光景的时候,神却让我看到,其实,他才是最了解我的人。因为很多的痛苦,我只是心里忍受,并不知道为何会这样。就像中尉一样,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人生转折会让他觉得羞辱,他只是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人生没有了盼望,但为什么会这样,他并不知道。

我是个旱鸭子,所以害怕近水。小时候曾有过在游泳池溺水的经历,当时的记忆仍旧清晰。我恐慌,害怕,我拼命挣扎,但却无力自救。最后,是表姐将我一手捞起,送上岸去,等我定下心来的时候,心里相当地安稳,因为我知道,自己得救了。当神找到我的时候,我正在“溺水扑腾”,但他将我捞起,救了上来。等我回头再看的时候,我发现,那曾经拼命想要挣脱的人生,原来是以死亡为终点的没有盼望的境地。我之所以想要挣扎,是因为我不甘于走向那死亡;我之所以想要摆脱,是因为我不甘于明知要死亡还要继续苟活。“被救上岸”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不会再有这样的恐慌了,从今以后,我已经战胜了死亡,不再活在它的权势之下了。这就是我听到的福音,也是我所信所亲身经历的来自神的拯救,他不是如来佛祖,不是观世音菩萨,也不是没罕默德,而是又真又活、赐人灵魂永生的神。人活着,不是单靠这外表的一摊肉,乃是有里面的灵魂在支撑,否则就是行尸走肉。我笃信神的真实,完全出于他特别的怜悯。因为我看到,很多很多人,他们和我一样在这样的“水中”扑腾,但他们却没有看到,岸上有双手,可以救他们出来,甚至他们不知道,自己其实是要死的。或者说,他们不愿意接受这救恩,宁愿劳累自己,一直到筋疲力尽,沉入下去,永不得活。

几个月后,阿甘开始了捕虾事业,他邀请中尉一同加入。中尉思考了几日,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们一起杨帆启航,开始新的征程。但一开始并没有料想得那么顺利,连续几个月,他们都是下网成空,直到中尉对天破口大骂的那天。他是个骄傲的人,从来不肯相信什么神迹奇事,那晚狂风暴雨,他们行船在海上,中尉爬到桅杆顶上,冲着高天狂喊:“你可以让这暴风刮得再猛烈一些啊!这算什么暴风!来吧!你我摊牌的时候到了!我就在这里,来取我的命啊!”自从受伤之后,他一直在质问神,为什么让他活着,现在,他又发出这样的质问。他想寻求一死了之,他质问这生命的主,问他为何不索取他的性命。结果,第二天,暴风雨过后,他们却意外地捕获了一船的虾,从那之后,每每出船,都会满载而归。神并没有直接告诉中尉,他为什么还活着。但他自己,却终于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后来的一天,他对阿甘说了感谢的话,感谢阿甘把他从战场上救了回来。他的意思是,因为我活着,所以我才知道自己本是该死的。他跳入海中畅游的时候,就像跳进神的怀抱,认清了自己的本相,卸下一切骄傲、自私、自怜、苦毒……从此以后,与神和好了。

若干年后,中尉带着自己的未婚妻来参加阿甘的婚礼。远远地,阿甘看着他,一身白色西装,头发整洁干净,面貌焕然一新,更出乎意料的,是他正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进。如今站着的,不再是那坐在轮椅上,自暴自弃的乞丐,也不再是爬上桅杆,任意妄为的暴徒,中尉成了一个新造的人。他的心从未想过要重新站立,但神给他一个新的生命,让他的灵里复苏,在与神对决之后。每个人经历神的带领都各有不同,我很感叹中尉归回那生命的本体,因我自己从未有过如此激烈的碰撞。这样一个悖逆顽梗的人,最终回到神的里面,同享喜乐,除了神的亲自接纳,再没有其他解释了。当他对阿甘说那感谢的话时,我想,其实他是在对神说:“你救了我的命,我却从未感谢过你。”只有当我真正经历了神的拯救之后,我也才能真正地心怀感恩,对他说,感谢你,把我生在这个世上,让我活着,人生只因有你,才有了意义。

“人生是一盒巧克力,你无法预知将会尝到什么口味。”影片的开头,阿甘如此这般说。我知道,我的未来在谁的手中,所以我确信,我的人生会像这一盒巧克力,无论经历什么,无论是酸甜苦辣,都会有甘甜的滋味,直到永永远远。因为,我已经与神和好,他必带领我前方的道路。

你也愿意与神和好吗?

 4 ) 看阿甘之前,一定要了解的……

花絮:

•比尔•默里曾被考虑出演阿甘。

•拍摄时Gary Sinise(丹中尉)的腿是用蓝布包着的,这样在后期制作时可以用电脑去除。

•片中汤姆•汉克斯忘我地长跑时,他的弟弟吉姆经常在旁边伴跑。

•汤姆•汉克斯演阿甘时模仿了饰演小阿甘的Michael Conner Humphreys的口音。

•拍摄橄榄球赛的奔跑戏时,汤姆•汉克斯正患着流感。

•拍摄结束后,阿甘坐的那个公园长椅被移进了乔治亚的Savannah历史博物馆,以免因天气受到损害。

•丹中尉对出租车说"I'm walking here!",是对电影《午夜牛郎》的致敬,当时的背景音乐《Everybody's Talkin'》也出自这部电影。

•阿甘每个时代出场的不变标志是:一件蓝色格子花呢衬衫。

•大门乐队的歌在影片中用的比任何一支乐队都多,一共有6首。

•华纳兄弟在1988年曾放弃了拍摄本片的机会,因为觉得它跟《雨人》(1988年)题材类似。

•校车里那个红头发女孩是汤姆•汉克斯的女儿伊利莎白。第一个不让阿甘上校车的男孩是导演的儿子亚历山大。

•特瑞•吉列姆曾拒绝执导本片。

•巴里•索南菲尔德曾有望执导本片。

•大卫•阿兰•格里尔(David Alan Grier)、大卫•查普尔、艾斯•库珀和约翰•特拉沃塔都曾拒绝扮演布巴。

•切维•切斯曾拒绝扮演阿甘。

•片中的Bayou le Batre医院其实是南卡罗莱纳大学的波弗特表演艺术中心。

•片中所有的静态照片中,阿甘都闭着眼睛。

•汤姆•汉克斯曾提出出演本片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片中发生的故事必须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

•扮演阿甘母亲的莎莉•菲尔德只比汤姆•汉克斯大10岁。

•当阿甘在华盛顿的集会上讲话时,麦克风插头被拔掉,观众无法听到他讲话的内容,当时他说的是:“Sometimes when people go to Vietnam, they go home to their mommas without any legs。 Sometimes they don't go home at all。 That's a bad thing。 That's all I have to say about that。”

•片中所有约翰•列农的对话都出自他的歌曲《Imagine》。

•珍妮在夜总会中演唱的歌曲是鲍勃•迪伦的《Blowin‘ In The Wind》。

•片中所有航海场景都在南卡罗莱纳的海岸拍摄,飓风是由喷气引擎形成的。

•当阿甘报告水门事件时,电话中应答的警卫确实是当晚值班的警卫,而且正是他发现了非法闯入。

•片中阿甘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的镜头是真实拍摄的,当时被真正表彰的是赛米L•戴维斯中士。

•片中阿甘说的“Ma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佳电影台词”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十位。

•在乒乓球赛的场景中,其实根本没有球,画面中的乒乓球是用CGI技术生成的。

穿帮镜头:

•当镜头距阿甘10英尺远时,在阿甘脚上和天空中能同时看到那片羽毛。

•校车上站在阿甘和珍妮身后的那个女孩在镜头间消失又出现。校车行驶的速度根据不同镜头也在变化。

•阿甘被坏孩子欺负时被石头打中眼睛下方,然后前额却开始流血。

•珍妮是1982年3月去世的,接下来的镜头中阿甘却出现在一张1982年9月15日的《今日美国》剪报上。根据墓碑上的日期珍妮去世那天是星期一,而不是阿甘说的周六。

•在Savannah,给阿甘指路的女人指的是相反的方向。当阿甘坐在广场长凳前,公交车是顺时针驶过广场,这与当地的真实情况也正好相反。

•当丹中尉从轮椅上摔下来后,他是用那条被数码技术处理掉的腿帮自己站起来的。

•阿甘独自练习乒乓球时,篮球场上有一条三分线,而那时三分线还没有被使用。

•当阿甘在倒影池边作完演说走向珍妮时,他从同一人身边经过了两次。

•片中1978年美国国庆日时,电视上的焰火显示自由女神像已经过修复,实际上它是1986年被修复的。

•阿甘在走进倒影湖和珍妮拥抱时,湖里的鸭子不见了,之前很多镜头是有几只鸭子的。

•在战地医院,黑人医生对丹中尉说该洗澡把丹中尉抱起来时,可以看见丹中尉的小腿紧紧的贴在大腿下。

电影隐喻:

1.3K党
3K党(Ku Klux Klan, KKK)是美国最早的恐怖组织之一,1866年就有了。主要鼓吹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使用私刑、绑架、集体屠杀等手段迫害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

2.猫王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可能是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人物。他虽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无可争议的是他使摇滚乐在世界范围的流行普及化。单从他的唱片销量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影响力是非凡的。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这20年间,他的国际热门歌曲一打儿接一打儿,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任何再版唱片都能保持极其稳定的销量。毋庸置疑,他是流行音乐历史上唱片销量最高的艺人。他的富有争议的性感舞台形象确立了这种音乐在视觉上的标准。

3.小石城事件
小石城事件没有在阿甘正传中出现。

4.阿拉巴马大学黑人入学事件
1957年9月,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1954年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的决定,宣布该市公立中心中学接纳9名黑人学生入学。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激烈反对这一决定。9月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以“防暴”为名派出国民警卫队前往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随后南方几个州也发生了袭击黑人的事件。小石城事件震动了全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被迫于24日派伞兵部队1,00 0余人赶赴小石城,“保护”黑人入学。在政府的干预下,地方当局于1959年宣布取消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

4.约翰•肯尼迪
作为总统,肯尼迪在美国政治方面,奉行他的“新边疆”政策。在他执政期间,提出了为数众多的计划,包括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反对种族歧视等等。他执政时期,正值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等一大堆的麻烦缠绕着他,然而,肯尼迪没有退却,以高昂的情绪给美国民族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勇气。

5.花花公子的校服事件
好像历史上真有此事,不过主角不是JENNY。

6.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历时最久的战争。从四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内,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先后战胜了两个强盛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法国与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

7.约翰逊总统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1908.8.27—1973.1.22)是美国第42届第36任总统,生于得克萨斯州,是父亲塞缪尔和母亲莉伯卡的五个孩子中的长子。父亲是州议员。约翰逊在西南师范毕业后从事过多种职业。1948年当选参议员,1951年成为民主党议员领袖。1960年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获胜。1963年11月12曰,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继任总统。继任后,他提出有关人权、减税、反穷困和资源保护的立法,得以批准。1964年竞选连任成功。他提出了建立“伟大社会”的口号,并出台了一些实际措施,也取得了某些成效。但他因袭前届政府的政策,并且扩大了印支战争。1965年,还派兵对多米尼加共和国进行了干预。特别是扩大印支战争,受到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约翰逊为了摆脱困境,不得不与印支方面进行谈判,以便结束战争。

任期届满之后,约翰逊不再竞选总统。退休后,他在得克萨斯的一个牧场住了下来。在他去世的第二天,越南停战协定在巴黎签字。

8.华盛顿反战集会
32万美国群众在华盛顿举行反对越战的大示威。

9.阿波罗登月
1969年7月20日晚10点56分(美国东部时间),阿姆斯特朗步入历史。他先是乘小鹰号月球着陆器登上月球表面,避开月球冰砾,在宁静的沙海平稳着陆,他从舱梯的最低一级伸出穿了靴子的左脚,在月球上踩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那是一个大约八分之一寸深的鞋印,它将在月球上保持五十万年之久。接着阿姆斯特朗说出了那个注定永传不朽的句子,“这是个人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

10.乒乓外交
60年代后期起,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开始为改善和缓和关系而进行试探和秘密接触。经毛泽东主席批准,1971年4月6日,正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成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新中国境内的美国人。4月14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美国乒乓球队的成员,并对他们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

11.约翰•列农
“摇滚之父”约翰•列侬。“披头士”乐队是六、七十年代的标志。他们象征了狂热、先锋、敏感,也代表了吸毒、纵欲。但无可争辩的是:他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

1980年12月8日,约翰•列侬走出位于曼哈顿的公寓,照例有很多歌迷在等他。一个青年拿出列侬最新的专辑请他签名。列侬满足了青年的愿望。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片刻之后,他会死在青年的枪下。

12.尼克松总统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于1913年1月9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附近的约巴林达镇。爱尔兰人后裔。1934年获惠特尔学院学士学位。后进杜克大学专修法学,1937年获法学士学位。1937年至1942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惠特尔当律师。1938年6月加入共和党。1942年至1946年在海军服役,升为海军少校。

13.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利用其竞选班子刺探对方民主党的竞选政策,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事后被《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揭发,从而掀起弹劾尼克松的事件。这次事件导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总统辞职。

14.苹果电脑
个人感觉Apple的标志能说明一切问题了……这种水果生意对阿甘来说也许太复杂了。

15.卡特总统
詹姆斯•厄尔•卡特(James Earl Carter)习称吉米•卡特,1924年10月1日生于佐治亚州普兰斯。1941年至1943年先后在佐治亚州西南大学和理工学院读书。1943年入马里兰州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即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1947年获理学士学位。1946年至1953年在美国海军服役。1953年父亲去世,他退役在家乡经营卡特农场、卡特仓库等业务,并从事政治活动。当过基督教南方浸礼会执事、主日学校教师。

1955年至1962年任佐治亚州萨姆特县学校董事会董事长,1962年至1966年任佐治亚州参议员。在此期间还先后担任过平原发展公司、萨姆特县发展公司总经理,佐治亚州中西部计划和发展委员会以及佐治亚州改进作物协会主席等职。1970年至1974年任佐治亚州州长。1974年任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议员竞选委员会主席。1977年任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1980年争取连任落选。1982年起在亚特兰大的埃默里大学任名誉教授。

16.The AIDS
1981年6月5日,当艾滋病病毒被第一次发现时,人们甚至不知道该把它称作什么,更别说了解它致命的原因了——这一天,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报道,洛杉矶五名同性恋死于一种罕见的“肺炎”。7月,一份名为《纽约人》的同性恋周报第一次撰文介绍了这一疾病,文章的标题是“同性恋社区的癌症(Cancer in the Gay Community)”。1982年底,这一疾病被正式命名为艾滋病(AIDS)。

 5 ) 是部好片 但绝不是励志片

这部电影十多年来看了也有三四遍 有很多想法一直想说 今天组织起来 是准备好挨板砖的 不过鉴于豆瓣不是我的社交网络 被关注度极低 估计不会有什么板砖

其实就算有批评意见我也不在意 因为思维的拓展就是要依靠不同声音的碰撞 何况观点不代表立场 我可以喜欢这片同时可以提出批评这片的观点 同样只要对方能有观点有逻辑即可 未必要与我一个立场 至于爆粗者 其骂人的那一刻就是自降身价的时刻 我自然选择忽略

回到正题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佳作 只是我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火 该片在美国票房口碑大获全胜的话 我完全理解 但如果在法国印度韩国阿根廷等任何一个其它国家依旧火的要命的话 我就感到困惑了 Forrest Gump这部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 在于如长长的画卷一样展开了整个美国近几十年来的历史 从越战到嬉皮到硅谷 几十年来整个美国的大事件都浓缩在了这部影片中 即使片中keep running的精神 也是令美国人回忆起了当年在约翰-肯尼迪的支持下 由戴维-肖普将军发起的那次另人难忘的“大远足运动”对于这样一部影片 美国人势必会感同身受 产生巨大共鸣 再加上把Forrest加入资料片里的视觉效果 这部影片在美国大获成功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

蜗居、裸婚时代等为什么这么火?因为中国老百姓看了感同身受 能引起共鸣 如果这电视剧在美国也同样火 那真是让人困惑了

所以如果这部影片在美国能获得五星 那来到中国应该减掉一星才合理 可却为什么依旧高分呢?可能很多朋友是被Forrest不言弃的精神激励了 感动了 而我的观点很明确:这部电影绝不是励志片 Forrest也起不到任何励志的意义

影片的核心 不在于宣扬Forrest不言弃的精神 而是展现美国近几十年的历史进程 但如果单纯以旁观者的角度叙述 那就沦为一部二流的纪录片了 影片需要借助一个人的经历来展现这些东西 但这个人物灵魂不能太过贫瘠 不然就和纪录片旁白没有区别 所以编剧加入了适当比例的Forrest个人经历、爱情 同时为了尽量避免掉主角可能产生的主观观点 设定一个低智商人物是最合适不过了 其实Forrest的作用十分明显 就是保证历史展现的客观性与故事叙述的娱乐性之间的平衡

那么就算Forrest这个人物设定的目的不是励志 Forrest是否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励志意义呢?我认为有 但是极为有限 但凡励志片 虽然看多了都是一个套路 但至少拥有不可或缺的几个励志要素:遭遇挫折、自我否定、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等 一般体现在体育、舞蹈、搏击这些题材的电影上 虽然往往结局都是主角小宇宙莫名爆发 表现手法很假 但至少上述的一套核心过程 是适用于现实生活的 这样才能产生励志意义

回头再看Forrest Gump这部影片 他唯一和励志有关的元素就是不停跑不言弃 这是很虚的一个东西 虚到和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一样的程度 自我否定战胜自我这些要素?一个都没 整部影片Forrest做什么了?什么都没做 就是不停跑 他获得那么多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只有两个:偏执和运气 而你再爱这部片 也不得不承认 运气占了绝对的比例 甚至连爱情的到手 也就是等到了 而编剧设置这么多运气的原因只有一个——将美国历史进程中的各个大事件承接起来 至于其励志意义 是几乎没有的 因为我们都清楚 现实中没有人能产生像Forrest这样的运气

可能有些朋友就是被他这种精神激励了感动了 我尊重这一点 但根据上述客观分析 确实不能把Forrest Gump当做励志片 就好比《两杆大烟枪》 借助了黑帮作为背景 实则讲述了一个充满戏剧化的精彩故事 但你不能说它是一部黑帮片

至于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这句话 不客气的说:废话一句 我把它翻译成大家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听的四个字:人生无常 连一句箴言都算不上 更无什么哲理或励志意义

所以我很困惑 这部电影和中国观众基本没有共鸣没有交集 何以产生感动?《当幸福来敲门》也是个美国故事 但是为生计煎熬、为儿子的幸福奋斗 这些元素是可以产生共鸣和催泪效应的 可是Forrest到底靠什么感动了大家呢?难道大家都是智商75而感同身受了吗?我可以理解有些人就是吃这一套——就像我就是吃《真爱至上》这个套路 不管多假——但全国范围内如此大规模地给出高分?我认为是跟风效应占了很大比例

再谈谈Tom Hanks的表演 必须承认是无可挑剔的 但是凭借这部影片获得影帝 我是有质疑的 我并不是质疑他的演技 而是质疑Forrest这个角色本身并不难演 从技巧上来说比郑则仕演肥猫强不了多少 横向比较:同样是演特殊群体的Dustin Hoffman 通过塑造雨人加冕影帝当之无愧 纵向比较:Tom Hanks在《费城》中的角色难度远胜于Forrest 获得影帝也当之无愧 但是在Forrest Gump中?我只能说这个角色体现不出Tom Hanks的水平 影帝不如颁给同年的Tim Robbins

综上 该片对于美国产生的社会意义、编剧架构、视觉效果各给一星 Tom Hanks的表演无可挑剔但受角色限制给半星 我个人认为三星半足矣

 6 ) 飘飞的羽毛

    常常和朋友们谈起阿甘。阿甘太运气了!朋友们总是这样说。我哑然。我很奇怪,阿甘坐在那张凳子上,难道只是在告诉来来往往的陌生人:“瞧,我多运气”?
    在好些年前,我曾对人生充满困惑。我不知道人活着为什么。有时候,我坐在窗台上,对自己说:我现在跳下去,与我活到死相比也没有区别吧。幸好,我没有跳下去。整整想了两年,我想出了一个答案:人怎么样才能活得更好?这个问题虽然没有答案,但心里不已经没有先前那么迷茫。
    为什么要说这个事呢?因为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似乎又一次体验了那个追问人生的过程。
    一个正常的人,拥有判断能力,他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一个正常的人,可以有很多选择,所以总是在等待时机。一个正常的人,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没有用的地方。但阿甘偏偏不是个正常人,他的智商比普通人低,他甚至差点就进了智障学校。女朋友、学校球队、部队、乒乓、养虾、跑步,似乎他的一切都不是自己在选择,而是别人在选择。当然,他也不会去问“人生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他只会傻傻地去做一件件的事情。
    这个故事到底想说的是什么?我觉得,导演就是用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说了一个道理:选择很可能误导人生。因为选择太多,有的人没有用心地做事,这种态度进一步影响了他的人生。面对人生,或许应该有这种准备:“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会选中哪一颗”。
    我很喜欢这部片子。特别喜欢飘飞的那片羽毛,好像那片羽毛就是我自己。

 短评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保守主义始终代表美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美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美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分钟前
  • 陈毓秀
  • 力荐

《阿甘正传》总觉得有点伪心灵鸡汤的感觉。阿甘人生处处开挂有点不真实,相比较来说更喜欢《肖申克的救赎》。

6分钟前
  • 一起吃地瓜
  • 推荐

这是一部美国典型的反智题材电影。聪明的人未必一定能成功。阿甘的智商极低,却情商极高。他一直怀着单纯的心,做了在别人眼里了不起的事,也尽力照顾身边的人。成功充满必然与偶然。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最经典的两句台词

11分钟前
  • 雨果
  • 力荐

电影开篇,就告诉了人生的真实意义,就是羽毛,你无法决定和选择将要遇到什么,只能随风摇曳,在空中尽情的舒展美好!

15分钟前
  • 黛西
  • 还行

每年看一遍,每年哭一遍,看看自己幸福还是阿甘幸福!时间:从2003开始每年一遍

20分钟前
  • 林愈静
  • 力荐

十年前看过一遍,那时还是一个小屁孩,就像Forrest的妈妈说的一样,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十年前的我绝对不会预料得到现在我会成为一个这样的大男生。Forrest Gump真是把"蠢萌"这两个字发挥到极致,我的意思是,蠢萌,其实也是上帝给予的天赋。

23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力荐

傻人有傻福,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阿甘的妈妈才是最伟大的人。很多普通人把低智商的孩子早早就放弃了,不让上学,不与别人接触,也许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这样以后孩子就等于废了……

27分钟前
  • 娜莉梦游仙境
  • 力荐

看完有些伤感,为什么相爱却不能相守,阿甘在别人眼里很成功,但那到底是不是他想要的

29分钟前
  • 橐龠
  • 推荐

you are my girl.

31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重新再看一遍,觉得奥斯卡当年颁给《阿甘正传》而不是《肖申克的救赎》,还是对的……更广阔,经得起各种解读,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点。

32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我生命里最温暖的一部电影

34分钟前
  • 乔西
  • 力荐

羡慕珍妮,不管她多么叛逆、落魄、堕落,永远有阿甘在等她回来

39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力荐

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请不要再续下一句,耳朵听的起了茧子。

4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太甜美的美國夢

48分钟前
  • 推荐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总体来看整个电影的情节非常好!连贯!演技也好!故事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52分钟前
  • 命中注定的爱
  • 推荐

Ma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55分钟前
  • 浪味仙
  • 力荐

他的十二支船,每一支都是她的名字。她走后,他只得跑遍世界的每一个湖泊和沙漠来思念她,只等她一声召唤便死心塌地的回到她的身边。好莱坞编造一个这么纯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我们所拥有的感情,是多么的残破不堪。这简直是残忍的,不道德的。

59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阿甘奔跑的意象,应该留在了很多人心里。

1小时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电影以一个虚构的人物阿甘为主线巧妙的融入了越南战争,水门事件,总统被刺,乒乓外交等多项历史事件,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看待历史问题,故事采用阿甘对白的方式讲述故事。电影展现了阿甘的乐观坚强,以及感染了周围人,相对来说还算励志。

1小时前
  • 旅途人生
  • 推荐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会选中哪一颗。

1小时前
  • 眠去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