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

HD中字

主演:詹姆斯·弗兰科,帕米拉·安德森,托弗·戈瑞斯,乔什·杜哈明,埃里克·罗伯茨,贝丝·格兰特,蒂姆·布雷克·尼尔森,卡门·阿尔根齐亚诺,斯科特·黑兹,多米尼克·瑞恩斯,洛里·辛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研究院 剧照 NO.1研究院 剧照 NO.2研究院 剧照 NO.3研究院 剧照 NO.4研究院 剧照 NO.5研究院 剧照 NO.6研究院 剧照 NO.13研究院 剧照 NO.14研究院 剧照 NO.15研究院 剧照 NO.16研究院 剧照 NO.17研究院 剧照 NO.18研究院 剧照 NO.19研究院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非系統性/散逸結構的此在的生存之涯

    “很奇怪,藝術作品需要命名……圣.奥古斯丁說,愛的法則,就是毫無法則的愛……每當我作思辨/慮時,其實在想些別的事,沒有這些事,思辨/思慮又如何可能?……故事的結束,是它的開始,端倪才會出現,因為這生成‘歷史’的多重面貌……”:
  歷史猶若Edgar手中那部空白之“書”,擁有無限種可塑的秩序,是紙莎草紙下,功用奠刻卻不固痕形的神奇石版——德裡達層將它轉喻為理解弗洛伊德無意識的自動發生機器的意象(“記憶沒有責擔,讀讀柏格森”,即,它是自身顛覆的、常新的)。因而,電影在開始1小時后的幕尾,2年前的開端被超返及還原為了新的開始,就這個意義上,記憶似彩色的油畫、時間在那裡緩慢而雋永,現時的歷史卻才是黑白的運動鏡頭,過而不及,一切都在發生,當事者卻渾然不覺(這與純格式塔心理學意義上的解釋截然相反,乃在於,記憶在此被注入了精神的生命,而“生命與(純粹的)生存不同”)。
   觀研影像資料時,時常思慮這樣一個問題,這源于一種抵抗的、不舒適的、發現悖論及癥結的感覺,那就是故事性、敘事性甚至解離故事及敘事的影像形容,實然皆抽取、重組并精煉了生命的成份,將之合為某種邏輯主體或非邏輯與飛主題的邏輯主題。譬如,一群神奇的人,聚結在一起,進行冒險(《魔戒》)。然而,但凡具有整體性的生命體驗的在者,接會發現,提供母題的真實/本真,在故事之外——甘道夫的精神領袖的作用,在於冒險的“正史”發生之前,他平實甬長的純粹個體化的孤獨歷險與學習,則即使是無意識的生涯,也往往掩蔽在日常之中,或曰,唯在日常的遮蔽下,無意識的能量才會真正詭譎與鬼靈地爆發出來,則《穆赫蘭道》及《迷走高速公路》仍舊凝縮出了某種主體的形影,雖然它冥柔不清。
  但是,戈達爾的影像截然不同,比如所謂的“愛的輓歌”,在這裡,絕非凸出的/“注目”性的母題及主體,它與好萊塢化、美國化、商品經濟化及現代化的現時的社會生活,及貯存/定格著戰爭記憶、個體思想的照片與圖畫,共時地交織一體,正如人類的生活本來的面貌(“老人的自我認同,就像與過去建立了某種密約”)——聲畫不對位的技巧,在此恰恰將精神能指從母題.主體的單向線程上脫落下來,以此指向多維的邏輯、多階層的人類主體、多面及多層級的社會與世界。也唯有這種零落在日常生活這種散逸結構中的線索和細節,才能滴水穿石地滲入人類精神的無意識區域中,真正地影響人類的精神結構以及意識形態。
   :“國家不需要愛情……基督教飢渴地走向現代性,但它如何通過這樣的的(現代化了的)公會來實現自己那根本不存在的天國?……法國抵抗戰爭真的是一場宗教戰爭嗎?抗戰只經歷了兩個時期,青春期與老年期,沒有成年期……成人是不存在的……死亡不是絕對的,(虛無或也是永生),意識不滅……我的話將永生”——所謂的“愛”,在這裡其實被指喻并多向指喻為人類存在的真實歷史,它絞纏著黑白的當下時間,在柏拉圖主義語境下那關於精神本源/家園的記憶中,被尋找到超絕性的意義。

 2 ) 【影记】爱的挽歌


第一次看戈达尔看到这么神伤。或许真如他所说,这是他最好的一部电影吧。片中他对死亡与梦境的悲叹,对布列松《电影笔记》的自传性引述,以及对莎翁悲喜剧真谛的艰难探求,让我感动得想哭。由是,从情感力度上而言,它断然是我目前看过的戈达尔作品中最好的一部。

大爱,竟至于这般深沉如诗。从结束到开始的逆向结构。爱的四个阶段:邂逅,爱欲,分离,重逢。全球化&世界舞台。被城市淹没的声音。女人&性别人士。黑白转暖调彩色(1h),大海意象源源述出。关于莎翁悲喜剧的讨论。可怕映像:罪人对无辜者的目光。布列松《电影笔记》。又见“马克思与可口可乐”。|上了年纪的人往往会对时间熟视无睹,但也有例外,他们害怕内在之我的衰亡。|我们那代看重人事的融合,那会事半功倍。|我们嘲讽二十世纪荒谬,但我恐怕二十一世纪会同样滑稽。|艺术作品需要定名,像贵族需要头衔,股票需要品牌。|国家是不会坠入爱河的。|最奇怪的是,这世界里形同行尸的活人,他们的思想及感觉却是那逝去的世界塑造出来的。|要走多少的弯路才能抵达眼前。|所谓成人是不存在的。|她的秀发,蓬密得连理发师也束手无策,长长的垂至脚跟,卷曲成环。|没有真正的人去楼空,即使渺茫,始终还有一把声音,即使死亡,始终还有个人意识不灭。|幸福总是苍凉的。|现代人独缺的,对他人的尊重。|悲剧总是容易化为一切像水到渠成,死亡、绝望、背叛接踵而来,然后是闪电、雷暴…静寂、一片静寂…悲剧总是干净利落的,使人安稳。|当事实变成传奇,就必须服从传奇。|大部分老人都这样,拒绝时间,从而否定存亡,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没改变过,但记忆可帮我们索回生命吗?|国家利益永远否定个人之爱。|战争业已告终,和平还未开始。我们像重返1000年,没早都是时间终结的前夕,在没有人会在乎我们的诚实、勇气、毅力的前夕,从今以后,我的自由更纯粹。|天与地最终会消失,我的话将永远不灭。|布列松《电影笔记》:导演,重点不是去导别人,而是去导自己;紧记把沉着不动与静默所能传达的讯息发挥殆尽;让感觉带出事件,而非相反。|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明白,你为什么一直用抗战时的假名?|欲望迟早会消弛,这是事实,我们不过是小丑,连自己也帮不了。|斗争与反斗争,历史上最古老的配偶。|从一开始就想追本溯源,那是抗战的终究意义。|我们总是等事情要完结了才看出端倪,那是因为由此刻起,历史才有了面貌。|每一难题都是对奥秘的亵渎,然后难题又为答案所亵渎。|他们把世界大厦的正门留为己用,而把侧门留给我们。|奥古斯汀:爱的法则,就是毫无法则地爱。|没有人会比我带着更多的故人的影子。|历史已经来了,用一个大大的H。|现在到处都是美国人,谁还记得越南的抵抗?|爱的对立面是恨,恨的作用是反对爱。爱与恨是完整的两面。被爱的人是目标,爱人的人是主动者。|没有中年人,历史通过老年人直接降落到孙子一辈。|如果有人问你,如果你可选择,电影、舞台、小说或歌剧,你选哪一样?…或许什么都没说。PS:配乐很赞,仿佛渗透进胶片的忧伤。

 3 ) 呈现方式/民族理性

关于我的没看懂:一开始以为是字幕的问题,后来意识到是戈达尔独特的呈现方式所致。关注局部,肆意地截断,视点一再地停留于看者认为无关紧要的事物上,甚至于留恋。他这样做,还让我以为他身体力行了巴特的理论,更何况片头和片尾都强调的,“我有一个计划,关于历史的...某个阶段”。但是,前进倒退地看,这是部太法兰西的电影,所以我根本没有机会看懂。
 
电影里出现了很多法国的人名,是些作家、画家和思想家。都是我所向往的,但因为无法认知,所以无从理解。主人公始终在思辨,寻找,游离,以至于抽离。我突然觉得,在法国,人人都是哲学家。法国人并不浪漫,只是他们善于抽离罢了。在法国,高中的普及教育里会学习柏格森、萨特、德里达,每个大学都有著名的理论家,人人都熟悉加缪、福轲和巴特,并进而思考关于历时性与共时性,关于表象与本质,以及各种价值的认定,还有选择。法国没有马克思和黑格尔,却有属于整个民族的理性。哲学和艺术不再是一种奢侈,而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对我而言,它是一种压力,更深层次上的被压迫,因为之于法兰西民族我是个异教徒。
 
选择黑白的方式来呈现电影,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世上有一门叫视觉美学的学科,专门研究同样的字该用怎样的颜色、形状、背景,以期达到各种目的,比如让人注目、兴奋、或者垂涎欲滴,大概是广告学和传媒学里的一支。对于这种从潜意识来改变人的学科,我觉得真是很有趣。从这个角度来说,长时间的黑白效果总是不好的,即使它涉及创作理念的完整性。

 4 ) 爱与存在

我很想把它看懂,可是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有勇气再看一遍。
它让我丧失了理解力……
一种彻底的颠覆
它是万花筒,对光的崇拜,对瞬间的诠释
内容与形式,对时间流逝的态度,国家与爱的崇高性,历史
大家都来晕一下吧:)

 5 ) 本周第三次被短评字数限制折磨所以只能转到这边的一点儿记录

紧急补课的口胡。戈达尔不是去政治性的阐述“爱”,而是从最初始的阶段去发现“爱”、用抵抗的姿态去还原“爱”。爱是存在于回忆中的爱,礼赞即是挽歌。作者的爱在于用静态影像、图像和念白去唤醒历史在个体身上经过的痕迹,以抵抗的态势寻找真实——抵抗传说、故事、象征、因果律乃至高效运动的影像。反运动,即是反快感、反现在时,高效的运动是针对当下的低劣复制,是电视眼,它取消了注视多义性以完成对个体经验的掠夺——直至将其组织成“正确的集体记忆”或一部侵略史。而静态影像、照片、絮语呢喃,是他书写过去时的方法,变速是他对记忆私人化的护卫姿态,从而个体的实际生活经验才能从中缓缓流出,去感知世界和其他存在、去积蓄爱所需的、生活经验在当下的交互。 而如果高效的运动影像和台词作为集权者的分化工具出现,而占领了电影的所有画面,个体视域的边缘部分将被薄弱化、乃至被取消,注视(的多义性)消失了。我们只能意识到单一的、被割裂的色彩、而遗忘了整张光谱,遗忘了我们看到、感知、思考、判断的过程,对于个体只余留下接收冲击的快感残余,它构成一种sac、独立化的假象和利己主义陷阱。侵略他国和剥夺人民的私人记忆,导向的却会是一群无法打开生活世界的活死人,在互相抢夺尸块的图景。由作为分化工具的运动影像主导的电影里面没有爱,只有快感残余、死亡以及虚无,而这个世界高速运转的一切也在取消生活,消灭爱,把结局导向同样的场所。 (本来随便短评记录下来着的,又话痨了,所以前面估计挺那啥就,随便啦)

 6 ) 历史的挽歌

戈达尔的电影,剧情是无关紧要的,如同这部电影的名字《爱的挽歌》,爱只是一根几乎透明的线,将戈达尔关于历史的思考排列起来。

历史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便是记忆,无数人的记忆汇集起来,成了历史。

电影中说,“一个人如果继续前进,那么意味着过去的自我就不复存在;过于依赖过去,几乎所有老人都如此,他们害怕时间流逝又浪费时间,每个人心中感到悲凉,不知道记忆能否帮我们重新开始生活。”对比于这一刻的自己,上这一刻的我已成为了历史,它已产生就再也不会消散,如同电影里所说,“自杀算是偿还了债务,但记忆还在。”

对于历史的重要性,戈达尔用一个聚会来表达,塞尔维亚女孩讲述科索沃战争,当她说到“我知道历史会如何讲述,塞尔维亚人对那些居住在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广播上说塞尔维亚人有权随意杀人,即便是妇女,儿童和老人。”时,再也无法掩饰自己作为一个塞尔维亚人的羞耻感,这是历史所赋予的。当问及一个男人他的国家时,他说“库尔德人没有国家。”他没有国家,只有历史。历史在他们的心中是留有伤痕的,如此沉重,也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如同电影中所说,“没有记忆,就没有抵抗。”

但美国却不同,美国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如同电影中所说“美国的居民没有名字”,他们生活的土地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记忆。他们寻找起源,但根本没有起源,只好到其他地方寻觅,去越南,萨拉热窝,或是上面提到的科索沃,叙利亚。他们收买别人的记忆,特别是那些反抗者人,通过好莱坞的加工变成自己的历史。片中通过买下一个抵抗运动中幸存下来的老妇人的故事版权来实现,并给取了一个好莱坞式的名字《英雄无奈是多情》,把抵抗的精神通过爱情消解殆尽。

“对于历史,图像和声音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其基本的要素。”电影中这样说。图像和声音的最基本要素无疑是记录,虽然数码时代的现在图像和声音可随意篡改,早已不具备记录的最基本要素,但对于数码时代前的历史依然奏效,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痴迷于收集各国故事传奇的原因。

戈达尔还提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什么时候已不在凝视?”这里凝视的对象无疑是历史,电影中也给出了答案:“在电视超越我们生活占主导地位之后,我们的凝视就受到了控制。”媒介的不断升级带来的是信息量的不断增多,直到今天的信息爆炸,凝视越来越难,健忘却越来越快。虽然看到的越来越多,我们所看到的却越来越受限,科技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也是更好的控制。

这部电影无疑是戈达尔献给历史的挽歌。

 短评

重复闪现的标题:第一部分「物」与「爱」,第二部分「从前」与「档案」。戈达尔以优雅绝伦的断片叙事和切分音速写,贯通了个人的情感编年史和政治记忆史。黑胶唱片上策兰的诗歌《死亡赋格》,女主自杀前的箱子里沃尔夫的《卡珊德拉》。戈达尔的电影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化碎片的沙漏。

3分钟前
  • .
  • 力荐

影话分离让人理解起来费劲double,台词部分充满了个人呓语与吐槽,影像部分很优雅,但有时候真的没太看懂在拍什么。到后面转彩色的时候一瞬间色彩明亮充满眼球,色块光影运用得辉煌明丽,那时候只剩下对美的感叹。我这一版感觉字幕也不太给力,以后有机会再看一遍吧。

5分钟前
  • 胖丁桃
  • 还行

8.5/10。①如简介所写:围绕男主未完成的一个关于“爱的四个阶段”的创作而发散出的对各种议题的沉思与观察。②一种平静而忧伤的氛围(对应戈达尔对爱与世事的回望)。③通过(极)高水平的摄影、台词、声音、剪辑等影像元素互相之间的「对位」(类似声画对位那样)谱写了一种超越理性的、完全旋律化的诗意。④台词的信息量似乎可以处理地更少更模糊一些(他后来的电影对这问题有所修正),这样会更有诗意,因为如果台词太具体就无法处理成模糊的旋律,这不仅会丧失一些诗意而且会使得观众不得不用理性去理解台词,而这就会导致这片因过于密集的沉思台词而显得信息过载。

8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过于沉闷,这种拍艺术家创作的故事一直不太讨巧,或许八部半是个例外,更像是戈达尔对于自己创作心路历程的一次回溯。

12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我真是……想给2星啊!真心不明白这么多人给高分,你们真的看懂了吗???我开始怀疑自我了。能不睡着,就是对这部片子最大的爱和敬意了!散场时的掌声,明显迟疑了一下。这完全就是,梦游者的呓语啊!太意识流了!恍惚中又明了了自己对戈达尔这个名字隐隐的不舒服是为什么 2017720中国电影资料馆1号厅

16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还行

輓歌這一翻譯取意比英譯單純的Praise要對得多,“消逝”的意蘊是精髓。並不好看,但依然享受這段時間——從生活中抽離出來沉浸到一個非日常的語境裡,感受那些身心並不適應的真相。新世界的到來、金燦燦的唯一霸權,會讓人們忘記真正重要的問題與事物嗎?

19分钟前
  • 白石春子
  • 还行

4.5戈达尔说这部电影是自己最好的电影,可能是其中的内容和形式几乎囊括了他爱情电影时期、政治电影时期和实验电影时期的多种创作理念,更在新世纪之初将自己对于电影特别是对于美国说代表的霸权与资本主义进行了反思,第一部分1小时的黑白摄影中,戈达尔所探讨的也不外乎是关于爱的产生与激情的消退,而哪种艺术形式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这种记忆呢?第二部分锐利的彩色反而呈现的是两年前的回忆,斯皮尔伯格们要用金钱来购买回忆拍摄像《辛德勒的名单》这样乏味的电影,而这些回忆是关于二战时期法国自由运动的,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资本在蚕食着我们的记忆,而最后的结果却是辛德勒的夫人孤苦在南美度过晚年,在戈达尔看来不管是战争还是爱情都是政治的,当海浪与人物叠影在画面之中,我们的记忆翻涌着,我们应该忘记些什么,但我们真的又记得些什么呢?

23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爱的限度就是无限度的爱。”是我看过的千禧年后戈达尔最好的一部,98分钟像看了三个小时,切身感受到电影能够延长人的寿命(生命经验)。

26分钟前
  • Jeannels
  • 力荐

太强势了,基本上就是导演通过对白与旁白观点不断输出,讲讲讲,不断轰炸,根本没打算给你过多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反正就是一种茫然无措,进入大脑的信息太庞杂太多所以吵闹之后啥都没记住没留下,不太适应这种表达。

27分钟前
  • WellIgotone
  • 还行

表现、表达,但不结论——这还是典型的新浪潮电影。片子表达了一些戈达尔对新世界的迷惘和失望(以及对美国态度的转变),加上爱和失落的主题,能让人感受到一丝乡愁。但戈达尔的电影本来就不是结构严谨安排合理的那种,晚期电影没有了早期的那种潇洒劲,也就没有早年的那么好看。这是部21世纪拍的电影,看着依然有1960年代的戈达尔的感觉——从这个层面,他其实依然活在那个过去的他,并没有与时俱进。

28分钟前
  • 巾城
  • 还行

支离之记,声画不与,乐缓隽永,文字透情。千条万端,缘无以纪,声嘶之声,空空如也。爱之法则,无法而爱。

31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被語言機構控制下整體對於語言機構的象形。適合帶著對於現代社會的特定哲學思想成果觀看,適合想要進行某場智力研究的時候觀看。儘管你可以猜到在一百分鐘的時間裏一個藝術家不可能忍住完全不抒情。就是他凌亂吧,他凌亂也新意多多,那麽就允許他這樣嘍。戈達爾很可能是純智力在電影導演裏最高的一個,不過這很有可能占了他如此多產以及如此像寫論文一樣拍電影的光。關於名詞,歷史=美;記憶=藝術品整體;可別以爲有什麽漢語從沒表達過的新概念,年輕人們;中國的表達方式他們也沒有。不過這種西方的説話確實由北京官話是帶得起來的。倒是事件豐富度,西方高。中國好像受了語言的影響,魔幻現實主義的範式稍顯僵硬:個人層面不夠細膩。得,我也寫一個論文一樣的評論吧

32分钟前
  • NVHZ
  • 推荐

我看到一片新的景色、它于我之所以为新、是因为在我的脑海里、把它于另一处我所熟识的景色作比较、、、当事实变成传奇、必须服从传奇、、电影里有很多旁述、、有很多像诗歌一样的文字、、只能说电影拍摄得很美、镜头感很特别、常常定位在某个角度、从叙事的黑白到油画般的彩色、、那画面太赏心悦目了、、

33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推荐

note:nouvelles sentimental de l'histoire sur la guerre secrète: IL Y A LONGTEMPS, DE L'AMOUR, DE QUELQUE CHOSE.

36分钟前
  • esaurimento
  • 推荐

“也许什么也没说。”

3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在校友书屋睡着了

42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过去与现在、国家与个人、战争与和平之间,就像过于艳丽浓稠的色彩和过于黯淡模糊的黑白那样,物还是物,时间不再是时间。我看的第一部“后戈达尔”,写论文一样工整。历史是无字天书,当代是新现实的,迷惑被栽在布列松身上,极端干脆的剪接极端思行一致。黑美国人也是传统了吧。三星半。

46分钟前
  • Superhat
  • 推荐

像散文一般的电影,不易读懂,但值得你去做出努力!

47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在紀錄片的「外觀」中,放置了男女情感的「故事」。但如同片中所說,對「情節劇」的否定,讓男女故事的情節被稀釋。敘述時間的結構非線性,〈扒手〉與〈駭客帝國〉的並置,過去到現在和未來。

49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当真的是用语言难以描述也就说什么都可以了。戈达尔就是神,拍完电影史然后从这部开始就成仙了,给上了堂历史政治哲学课,用影像和声音这一艺术形式又上升到了更高的一个次元表达爱。黑白展现当今的幼年,彩色缅怀旧时的浪潮,而成年呢还都没有经历过。资料馆胶片版。

50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