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心灵

HD中字

主演:奥黛丽·塔图,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吉尔·勒卢什,斯坦利·韦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6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1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2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3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4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5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6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13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14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15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16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17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18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19寂寞的心灵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寂寞的心灵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28年的法国朗德省,美丽而桀骜的泰芮丝·拉霍克(奥黛丽·塔图 Audrey Tautou 饰)嫁给了好友安·德吉侯(阿奈丝·德穆斯捷 Anaïs Demoustier 饰)的哥哥贝纳(吉尔·勒卢什 Gilles Lellouche 饰)。她平静的外表下内心狂如野马,曾经渴望婚姻能够平息心头的风暴,反却陷入更深的寂寞与抑郁之中。安喜欢上了一个有着家族病的青年尚·阿齐维多(斯坦利·韦伯 Stanley Weber 饰),但遭到家族的极力反对,或许只有带着复杂情感的泰芮丝情愿为她从中周旋。泰芮丝的眼神愈来愈冷,语锋愈来愈烈,早已对看似荣华实则死气沉沉的婚姻绝望的她,信步朝着万劫不复的深渊走去……                                                                      影片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取材自真实事件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实习医生格蕾 第三季烂滚夫斗烂滚妻扶桑花女孩齿轮 第七季恶种2018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二季来自星星的你国语光荣岁月老滩甜蜜地狱之家修仙者大战超能力婚礼2010忠犬八公202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05弗莱斯曼有麻烦了路西法 第三季恋慕如父如母恶魔的尾巴罗拉快跑绝命赌局2013更美好的事第四季爸爸很漂亮爱至云开雾散时高中女生亡命救赎2016恶魔的秘密尸骨工厂看不见的房客一起走过机器人战警捉妖师星球大战真人版 乱马1/2爱情天文学行尸之惧第三季摇摆青春,我们不一样一路春风团圆饭(2022)伦敦生活第二季窥探:捕食者

 长篇影评

 1 ) 她,寂寞至深……

 看完《寂寞心灵》,我内心异常的平静,电影中压抑了许久的情绪也慢慢消散开来。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只是一遍一遍的回想最后的一幕:泰苪丝走在来往满是陌生人的巴黎街道上,眼神里没有了曾经的桀骜和压抑寂寞的颓废,我说不清楚那究竟是什么,只是觉得从此她获得了最初就想要的真正的自由。
  电影的刚开始,两个活泼稚气的少女,一同玩耍嬉戏,像一阵欢快的微风轻轻拂过大片大片的松树林,让人不由得为那生机与活力感染。午后的惬意闲暇时光,足以看出泰苪丝和安妮两个人的性情,微微摇曳的小船上,泰苪丝细细的翻看手中的书页,安妮则在温暖的日光中小憩,流转灵动的眼波在泰苪丝的眼睛里闪过,气氛如此的宁静祥和。法国电影里是最重视细节的,在安妮扭断所捕获到的鸽子的喉咙时,泰苪丝微微蹙起的眉头、流露出的一抹不忍。我想,泰苪丝是善良的,至少曾经是。与安妮分别时,安妮的一句悄悄细语:“他们都说,我哥哥将会娶你。”隐约中仿佛能嗅出这场利益主导下的无爱婚姻的悄然开幕……
  二十世纪初期的法国,土地象征了永久的财富与地位,女性在家族中的地位较低,有着层层至关家族利益的束缚,通常作为联姻的工具为家族获取更多的土地。无疑,泰苪丝厌恶了家族对她的束缚,她希望婚姻能够将自己解脱,殊不知这个坟墓足以将自己身心腐蚀,于是她服从了为了得到更多松树的联姻,选择了贝纳——一个本分于财富地位的平庸男人,泰苪丝在最后时曾这样说到:“我不想再扮演任何角色,那个曾经那么想成为德吉候夫人的女孩,竟然也是自己。”她起初渴望婚姻来拯救自己,然而无爱的婚姻竟像一个监牢一样将自己牢牢禁锢。泰苪丝血液里流淌着逆叛而疯狂的因素,在那个链锁捆绑的‘文明社会’里,她几近压抑窒息。
  我想,泰苪丝在看到安妮来信的时候,内心是震动的,也许还有过惊异与幻想。毋庸置疑,丈夫代表家族的大发雷霆,和泰苪丝几乎没有反抗的默默妥协,使得安妮的这段危及家族名誉的爱情之花早早凋谢。有人说这是泰苪丝的嫉妒,她嫉妒安妮能够拥有那种她向往的自由与反抗世俗的狂热勇气。也有人说这是世俗的必然,安妮的单方面付出与两个家族的不可能结合,泰苪丝只是一贯的隐忍,这样疯狂的爱注定不能长久。不管怎样,泰苪丝和安妮之间的隔膜已经滋长,曾经的信任与交心再也不可能重现了,泰苪丝彻底的变成了一个人,感受孤寂对生命的反复碾压……
  泰苪丝不知道她究竟想要什么,像别人看来,她只是脑袋里装了些奇怪的想法。在火车上,泰苪丝一个纵身,疯狂的跳下火车,回过神来却依旧坐在椅子上,对面的丈夫酒足饭饱后传来的阵阵鼾声。在死寂的夜晚里,泰苪丝疯一般的跑到松树林旁,将点过香烟的火柴扔到松树林堆,看着那火光一点点的变大,燃烧了的不止是松树林,更有象征了财富所围成的层层枷锁,泰苪丝不住的喘气,像是一个缺氧了很久的人突然有了氧气,然而回过神来却还是躺着床上,身上还残存着丈夫刚刚欢爱过的气息。泰苪丝的骨子里有着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叛逆,然而正是因为格格不入,她所感到的寂寞与孤独同样无与伦比,仿佛她点燃的每根香烟都连带的点燃了周围寂寞的空气。
  终于,在电影以压抑沉闷的基调走过了一半左右,泰苪丝的反抗开始,我一直感觉泰苪丝就像温水里的一根针,沉在杯底,裹满了气泡和黄褐的锈迹,然而却依旧残存着尖锐。她淡定的看着丈夫喝下加了两次药剂的水,没有言语,丈夫因此病倒让她看到了一种难以概述的机会,于是,她开始将曾经梦中的疯狂付诸现实,亲手将加大了药剂的水递给丈夫,伪造医生的药方,她笑着在现实中做梦,医生的控告将她唤醒,电影里,我并没有看出塔图扮演的泰苪丝有一丝的惊慌与后悔,依旧表情淡漠,在视家族颜面为一切的丈夫的处理下,一切回到原位。只不过原本无爱的婚姻变得更加脆弱,只剩一层供外界人观赏的薄薄躯壳。泰苪丝被限制在一个破烂的小阁间里,严格出入,她的身心陷入了极度的绝望与孤寂中,整日昏睡,吸烟,越发的消瘦枯槁,活的和死了别无两意。记得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泰苪丝目光呆滞的望着房顶,华美的墙皮一角在岁月的累积下脱落开来,显得残破肮脏。我的心像猛地被触到了一样,泰苪丝和这虫蛀了的一角墙皮有何不同?这般的压抑与寂寞……
  还好结局贝纳给了泰苪丝自由,让她行走在巴黎的街角,电影结束了,我却依旧在回味,我想我不会忘记她,如此寂寞至深的一个灵魂 !

 2 ) 克劳德.米勒的寂寞道别。

【寂寞的控诉】

影片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927年创作的同名小说。故事来源于真实事件。

1922年,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松树环绕,苔蕾丝家境衣食无忧,她热爱文学艺术,思想独立崇尚自由,年幼的苔蕾丝對一同长大的表妹安妮暗生情愫,對真爱的向往却被埋葬在父母安排的联姻中,她嫁给了安妮的表哥。物质的丰裕安逸难以排解苔蕾丝精神的空虚,她渴望被肯定被关怀,却只得到丈夫漠不关心的回应。苔蕾丝在毫不和谐的婚姻中经受着痛苦的磨合,其实夫妻彼此都深知这只是一次利益的结合,与爱情无关。怀有身孕的苔蕾丝与安妮的葡萄牙恋人发生暧昧感情,然而恋人不告而别,苔蕾丝内心的孤独更是无处排解。

丈夫不解风情,歇斯底里。一次偶然,苔蕾丝发现丈夫每日服用的药物中需要添加砷,苔蕾丝酝酿着杀意,悄悄加大了砷的剂量。几乎成功之际,事情败露,苔蕾丝被送上法庭,家族为了维护声誉将大事化小。苔蕾丝虽被无罪释放,却牺牲了自由,被单独幽禁在乡下,不许她与外人和女儿相见。自此不见天日,终日与烟酒为伴,日渐消瘦。

多杜扮演的苔蕾丝孱弱苍白的面庞下,有一颗始终被寂寞阴霾笼罩的心灵。她身处于错误的年代、错误的家庭、和错误的婚姻中,当周围的一切希望都丧失,谋杀成为她认为唯一能选择的救赎方式。在故事中犯罪成为一种解脱甚至是挑衅的途径,苔蕾丝从没有后悔内疚而是感到自豪。故事讽刺地安排了一场不公平的开脱(父亲和丈夫的恩威并施下,苔蕾丝给出假供词以维护家庭的声望),使故事意义升华到對那个年代被宗教父权桎梏和金钱利益沉重压制,禁止让女性独立的社会的控诉。

【忧愁,是我挥之不去的秘密】

从处女作《行走的最佳方式》到这部译作《寂寞的心灵》,米勒镜前的人生往往是私人化的,隔绝的,又藏匿着危险和不安分。“完美只会令我厌烦”,米勒从无意虚构美好,而专注于窥视人内心的伤痛压抑,故事中那些无处可觅的安慰,如影随形的寂寞,像是在远不可及的地方對观众耳语,不会令人不愉快却难免感同身受。

米勒生于犹太家庭,父亲是左翼激进分子,叔叔从集中营逃亡出来。在讲述二战中的家庭悲剧的影片《秘密》中,米勒對自己的身世有所映射。“我关注人性的残忍,” 米勒曾坦言自己的创作焦点,“特别是對女性和儿童的忽视和虐待。 这或许并非是一种自传式的情节,我的父母都很好,而且我的童年也算是比较正常平顺。但这些是我记忆中的一种强大的情绪,带着欢欣和恐惧从童年飘来。”

虽然米勒并不算是一个拥有鲜明强烈个性标签的导演,但他每部作品的情绪和基调却非常统一,他故事中的人物总处于被压抑和忽视的环境中,精神世界却深藏着一些遥不可及的东西,而且表现得病态又激烈。《秘密》中孤独的小男孩自小就幻想有一个什么都比他强的好哥哥;《告诉她,我爱她》中杰拉尔.德帕迪约近乎疯狂的追求着永不可得的爱情; 《看她們如何跳舞》中两个互为情敌的女人一起沉浸在早已消失的情感里难以自拔;《雪地里的魅影》中小男孩总是反复做着在自由和死亡中纠结的噩梦。

然后,米勒再残忍地把一切往更深的泥泞中沦陷,告诉你真实只会更加不如所愿,并且不会得到什么慰藉。《秘密》中小男孩的哥哥真实存在,而且死在了集中营里;《告诉她,我爱她》德帕迪约的执念只得到前女友无情的逃避,唯有自我毁灭。

《寂寞的心灵》像是米勒對自己创作理念的总结,女主角始终处于压力的中心,难以逃脱,就是找到出路也只会带来更深的痛苦。在多角关系的情感角力中一次次经受打击,而这一切只有自己知晓和面对。好在这次米勒有些柔和妥协,不同于原著,米勒给了一个光明的结局。丈夫最终给了苔蕾丝自由,让她能在梦寐以求的巴黎街头自由漫步。

【大师们的阴影】

20岁的克劳德.米勒进入法国电影高等学院,在新浪潮时期成为多位大师的助手,参与过布列松的《驴子巴特萨》、雅克.德米的《柳媚花娇》和戈达尔的《周末》。

米勒常被拿来与特吕弗比较,他也承认自己的作品多少受到特吕弗影响,采访中也总爱提及特吕弗。刚入行的米勒做过特吕弗数部作品的制片人,在《野孩子》中扮演过角色,1988年,米勒根据特吕弗死前创作的30页手稿,改编完成《小女贼》,一跃成名。

米勒在新浪潮期间受益良多。然而这些经历却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双刃剑,时至今日,尽管米勒對人性的看法更为黑暗和消极,但他的作品总是带有一些微妙的特吕弗的味道。特吕弗曾说:“说到影响,我觉得我跟他(指克劳德.米勒)是相互的。
” 对于外界的比较,米勒也有些无奈地承认:"从特吕弗身上学到是是勇于去接触大部分的观众,影片应富含以人为本的态度和拒绝说教的才能。"

除此之外,编剧出身的克劳德.米勒也受到布列松和夏布罗尔的深刻影响,他偏好心理惊悚和悬疑题材,在文学改编方面才华出众,他的作品总带有60年代的作者气质,专注于心理描写和个人化文学式的叙述方法。这也使得他后期的创作近乎隔离在时代之外,略显局促和沉闷。

1962年,《寂寞的心灵》曾第一次被乔治.弗朗叙成功搬上银幕,女主角苔蕾丝由《广岛之恋》女主角埃玛纽.丽娃扮演,并为她带来了当年的威尼斯影后,可谓珠玉在前。相对于米勒的平白克制,弗朗叙与莫里亚克共同创作的剧本,遵从原著,采用倒叙,从法庭审判开始讲述,抽丝剥茧揭示人物背后的动机,情绪一触即发。

克劳德.米勒對原著的叙述方法做了很大的改动,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某种程度削弱了故事悬疑的张力,也使得人物行为令人费解,更像是无病呻吟。米勒认为线形讲述的方式,情感效果更为强烈,但评价见仁见智,《星期日报》赞扬影片“以让人难以忽视的视觉魅力点燃了丰富饱满的人物情感,” 《电影手册》则认为“在對苔蕾丝的内在生活的剖析上,影片还是显得太过克制了些”。

【不安分的女人们】

“女人,是我眼中最美丽的风景。她們脆弱又令人捉摸不定。事实上她們的外表和内心常常不一致,一切都是因为她們而开始,也因为她們而悄然结束。”

米勒對女性的刻画总是他影片中最动人的部分。米勒细腻敏感的天性,使他电影中的女性性格独特,令人过目难忘。她們的美丽是复杂的,也不仅是美丽而已,因为米勒需要观众看到不是外表纯粹的美好,而是某种表里不一,是故事中最不安定的因素。

夏洛特.甘斯布与米勒的两次合作成就了她经典的银幕少女形象,《不害臊的姑娘》中夏洛特野性又怯懦,不是如同法国少女午后阳光般的灿烂,而是伴随着成长的焦虑和忧伤。《小女贼》中的夏洛特,让已婚男人为之付出真心,眼看日子会变得更好,却难弃骨子里的躁动不安恋上浪子,为他偷东西怀孕坐牢,悲剧收场。在米勒的电影中,夏洛特总是孤单的,尽管也与人互诉过衷肠,在温暖的棉被中相拥着共眠,却都只是匆匆过往。她始终孤独,眼神却也始终清澈着。

金发碧眼的卢迪维娜.塞涅在米勒的电影中则是另一副模样。《小莉莉》中,尽管用丰腴欲滴的胴体,缠绵悱恻着年少轻狂又没有出息的于连的身体,她却不安分地渴求成名,主动向制片人献上嘴唇。米勒电影中女人即使处于安逸且梦想成真的境地,她們也是不快乐的。莉莉如愿成为明星,却比之前更加寂寞孤独,不知所措。《秘密》中卢迪维娜虽然以人妻形象出现,却依然固执和自私,发现丈夫的出轨后,她没有质问,而是悄无声息,在逃亡路上,她向德国军官承认自己是犹太人,还拉上儿子一同坐上驶向死亡的卡车。米勒电影中的卢迪维娜,在开始时,总是惊人的美,而末尾处却令人心碎唏嘘。

当米勒邀请多杜出演《寂寞的心灵》时,多杜说:“我很感谢他,这次出演《寂寞的心灵》是一次完全的颠覆,是挑战。” 确实,苔蕾丝这个角色给观众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多杜,她干瘪,甚至有年老色衰的倾向。她危险阴郁,没有笑容。多杜素颜出镜,抽烟不止,为这部影片付出不少。米勒说:“如果你看到的多杜是丧失灵气和活力,甚至是有些疲惫不堪,那么她就成功了。”

【告诉她,我爱她】

其实克劳德.米勒本人远没有他的作品知名,他低调专情,谦虚腼腆,對工作一丝不苟。少产,创作也表现得四平八稳。一系列文艺作品之后,米勒有四年只拍广告,直到《夜审》的成功而回归影坛。

如同那些一生致力于电影创作的前辈们,米勒同样對电影一往情深。2009年的《吾幸母存》,抱病的米勒无法独自执导,只能在儿子帮助下完成影片是拍摄。在拍摄《寂寞的心灵》期间,米勒也定期要去医院治疗,工作过程非常辛苦。

米勒曾在《小莉莉》中通过年轻导演于连和制片人布利斯之口,传达對电影商业与艺术间取舍的困惑和无奈。那位年轻时执意追求电影理想而难以得到肯定,而后获得机会,将亲身经历拍摄成电影的小伙于连,或多或少是米勒對自己的写照和审视。电影如常开拍,还是那些人还是那些事,只是心境已经不同。

《寂寞的心灵》虽算不上完美的句号,却也算是不无遗憾的道别。电影散场时空荡荡的影院和残留的寂寞的气息,就像于连看着莉莉消失在海边的森林中一样,在这里她不复存在,在将来的某个地方还会重逢。

那些寂寞的故事还会反复上演。

 3 ) 《寂寞的心灵》

克劳德·米勒 Claude Miller的编导以及奥黛丽·塔图 Audrey Tautou的表演都差了点意思,完全没有展现出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François Mauriac这位“描写痛苦的大师”作品的内涵,一切都更倾向于流水账的叙事。

反而想看到被低估的大师乔治·弗朗叙 Georges Franju1962年的同著作品,想想埃玛妞·丽娃 Emmanuelle Riva奶奶凭借此片封后威尼斯,加上菲利浦·诺瓦雷 Philippe Noiret,还有年轻的萨米·弗雷 Sami Frey和爱迪丝·斯考博 Edith Scob,无限期待。

 4 ) 没有心灵,谈何寂寞

      三分全给画面,光影里透着一股忧郁的风情,太美。
      但是,看完全篇完全没有看到所谓的寂寞的心灵,甚至都怀疑女主角有没有心灵~~~通俗的说,泰瑞沙就是个白眼狼,完全看不到她身上有任何的闪光点,婚前的虚荣、婚后对丈夫和孩子的冷淡、得知朋友热恋后的嫉妒,这样冷血动物般的人还有资格谈心灵?或者,宽容一点,可以说她是个对未来带有过多浪漫幻想而没有长大的孩子,但不能否认的是,寂寞不过是她任性、自私行径的遮羞布。
       纵使作为奥黛丽塔图的人迷,看完此片感觉如鲠在喉,特别是泰瑞沙行走在巴黎街头露出诡异笑容时。我不由得恶毒的揣测:纵使在巴黎她也不会幸福的。没有心灵,谈何寂寞,顶多是空虚罢了。

 5 ) 致不安分的女人

啦啦啦~周末愉快,推荐一部法语电影周末看哦。

我很喜欢奥黛丽·塔图(Audrey Tautou),她主演的很多电影都看过。近期看了一部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取材自真实事件创作的小说改编的《寂寞的心灵》。

故事似乎很老套:一名外省乡间女子,虽家境富裕、也嫁给了门当户对的有钱人,但按耐不住内心的骚动,试图从婚姻的牢笼以外抓住点什么......

故事发生在1928年的法国朗德省——该省是法国阿基坦大区所辖的省份,滨大西洋,如地图所示,相比繁华富裕的巴黎、里昂等法国发达城市,这里算是比较偏远的。

美丽的女主角泰芮丝·拉霍克(奥黛丽·塔图 Audrey Tautou 饰)从小深受文艺思想“荼毒”——桀骜不驯,有一个关系亲密的小女友安·德吉侯(阿奈丝·德穆斯捷 Anaïs Demoustier 饰)。泰芮丝长大后理所应当地带着丰厚的嫁妆嫁给了这位闺蜜的哥哥贝纳(各种法语电影里常见的老熟人)。

泰芮丝平静的外表下内心狂如野马,曾经渴望婚姻能够平息心头的风暴,反却陷入更深的寂寞与抑郁之中。她的闺蜜——也就是丈夫的妹妹安喜欢上了一个俊美的青年尚·阿齐维多(斯坦利·韦伯 Stanley Weber 饰——如下图,一位出生于1986年的小帅哥,剧中的他没有这么“胡子拉碴”)。但青年患有家族遗传病,这使得她的恋爱遭到全家极力反对。

面对着安和男青年你侬我侬的恋爱,泰芮丝似乎带着更为复杂情感。我个人观看时的感受时,她一方面颇为敬佩妹子为爱不顾一切的勇气、另一方面似乎有些小小的妒忌——她怎么就能和那样俊俏的少年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呢?

男青年给妹子的来信被家长没收、妹子被家长囚禁起来,大家似乎都指望泰芮丝从中周旋——妹子信任她觉得她可以去通风报信、家长觉得她可以从好朋友、好嫂子的角度开导妹妹让她放弃幻想、老实嫁人。泰芮丝和男青年有过几次单独的谈话,那时她已经身怀六甲,画面拍得很美:虽然挺着孕肚,她还是和帅哥在海边的沙滩上漫步、聊天——天知道那时她心里在想什么?

总之泰芮丝的眼神愈来愈冷,语锋愈来愈烈,早已对看似荣华实则死气沉沉的婚姻绝望的她,信步朝着万劫不复的深渊走去……她偷偷给丈夫每日服用的药物加大剂量,直到丈夫中毒被发现。出于挽救家族颜面的考虑,全家找律师撒了弥天大谎后遮盖了这桩丑闻,而她则被剥夺了看护孩子的权利,再也无法靠近自己的孩子——一个襁褓中的婴孩。

(话说原著书名就是女主角的名字Thérèse Desqueyroux,电影的中译名也有使用该名称的,不过有的版本唤做“寂寞的心灵”。)

作为一篇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原著出色地运用了追叙和内心独白的技巧,往事和现实,风光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浑为一体,使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相比于原著,电影还是给了女主角更光明的结局:丈夫最终给泰芮丝自由,她在梦寐以求的巴黎街头自由漫步。

塔图在拍摄完该片后表示很感谢导演选中她来饰演这位“不安分的女人”。确实这角色和她之前饰演的那些古灵精怪、风情优雅的法国女郎大不相同,剧中她几乎全程素颜,尤其到了后期饰演略发疯病态的泰芮丝时 ,她越发显得干瘪而年老,脸上都是阴郁的表情,压根看不到笑容,烟不离手,疲惫不堪。为这样的演员致敬,把自身的活力和灵气压制、把偶像美的包袱丢掉,努力塑造最接近人物心态的角色!

最后说一说作者,很值得一提的法国知名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Francois Mauriac),1885年出生于波尔多,所以他文学创作的背景大部分取材于他的故乡——波尔多地区,以及前面提到的朗德省。大家都知道波尔多是古老的葡萄之乡,布满大大小小的葡萄园;而朗德省是松林和牧场之乡。寂寞的空间颤动着蝉儿的歌声,大西洋传来远方的雷鸣,这些都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最原始最朴质的乡土灵感。(电影里泰芮丝和他丈夫的家族都是坐拥千亩松林庄园的大户人家。)

身为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诗人、杂文家、批评家,莫利亚克1932年任法国文学家协会主席;1933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1958年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勋章。1952年,奠里亚克因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看看,优秀的电影还得需要优秀的文本啊,我们很久看不到有内涵的国产电影真是因为剧本都太糟糕了:(

 6 ) An Exemplar of the So-Called Provincial Life

In the midst of watching this movie, I thought to myself:" there must be a lot of people who are just hating Thérèse's guts right now for acting like such a heartlessly indifferent bitch to her saint-like husband and family."

While I definitely count myself as one of those people, I also resonate so much with Thérèse.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simply not meant to be caged, as Andy Dufresne from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would say. But Thérèse who's such an obvious existentialist has been hunted down, straggled, and suffocated to death time after time in her "idyllic" home setting.

James Joyce, Ezra Pound and a great number of other modernist writers and artists have been misunderstood a lot because of their preference for the cosmopolitan life. People think that it is their greed and vanity that propelled them to chase after the fame, the monetary success and the fun etc. Yet like Thérèse, they simply want to live life as it is, to truly exist and to embrace the good and bad of this world.

Cities- a network of entities that have been blamed for caus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crimes and endless human miseries are also the indispensable gruel for the soul. "Let every emotion become an intoxication", what Thérèse and some of us non-settlers for the so-called peaceful calm provincial life want is simply to plunge into the world and then to live, to exist.

 短评

能算米勒的最佳作品了,换个女主的话,就给五星。。lol

4分钟前
  • Jessy.Sedgwick
  • 推荐

不可活的太空虚

8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寂寞的心灵寂寞的电影……

10分钟前
  • 小山生桂枝
  • 还行

没看懂。

13分钟前
  • 还行

太文艺了,前半段一直在铺垫,后半段才将力量推挤出来,过于通过画面刻画女主内心,若不是在电影院看而是躺在家里,很可能会睡着

17分钟前
  • 笑子
  • 还行

资料馆,居然睡着。

19分钟前
  • 冯凝
  • 还行

一个肉欲匮乏心灵贫瘠的女地主,在一场资源整合婚姻中窥视了爱情的可能性,继而用纵火、投毒以示反抗,最终靠自我折磨获得放行。塔图衰老干瘪的脸虽难看但符合一根筋的角色,丈夫的态度转变也是快(尽管全片节奏很慢)。这片看上去更像勒孔特的班底拍的。米勒应该是刻意选了类似甘斯布的小女孩出镜

2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标准的世界名著故事有没有!奥黛丽塔图已然美人迟暮了。。。

28分钟前
  • 小油飞
  • 推荐

塔圖的選片哦……越來越陰鬱越來越焦慮……靈氣漸失。

29分钟前
  • laomai
  • 还行

这些年来 原来Audrey Tautou也慢慢变老了

33分钟前
  • [Deleted]
  • 还行

“内心狂乱激进,外表平和淡然" 很深刻能理解只是觉得为什么要这样莫名其妙。

38分钟前
  • 浅浅
  • 推荐

根据发生于法国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真实事件,莫里亚克改写成小说,此片则由小说改编。剧中的女主是一个只爱自己而不受任何人的女人,她冷静甚而冷酷,缺乏人类的共通感情。她不爱她的丈夫,也不爱自己的孩子,甚而从心理上厌恶他们。正如她所说,她所做之事是无须理由的,只是任凭其情绪来行事。包括放火烧森林、给丈夫下毒等。影片取名寂寞的心灵并不对,她与寂寞无关,纯粹是精神的问题。塔图演得不错。

42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BJIFF#空虚得及时填补,不然迟早憋出事儿。奥黛丽 塔图灵气不再

45分钟前
  • 井戒
  • 还行

演技大过天啊!没有艾米莉那死鱼一样却暗藏一切的眼神,这片子毫无生气

50分钟前
  • yolanta
  • 推荐

2013/12/9(一)18:00中山大學《33週年校慶系列活動》瘋‧小說圖資大樓3樓展覽室看的

55分钟前
  • Joe
  • 还行

这是香奈儿小姐前传吧。

56分钟前
  • 惘然
  • 还行

女主自私阴郁,典型欲求不满,不知自己究竟要什么,却觉得全天下都对不起她。婚姻是自己选的,老公是自己验货的,虽是个粗线条的俗人,至少对她并无恶待。她只是将父权社会中的生存压力,转化为一腔恶意,悉数指向了丈夫一人。想到朱令案与复旦投毒案,说她这是女性觉醒,还真叫人难于共鸣共情。

59分钟前
  • 匡轶歌
  • 较差

無味(UGC Les Halles S11)

1小时前
  • 晃豆豆
  • 还行

FREEDOM!

1小时前
  • Sue
  • 推荐

很想打二星但结尾又还行

1小时前
  • +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