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

正片

主演:Sara,Garcia,约翰·卡西尼,朱利安·布莱克·安蒂洛普,朱利安·瑞钦斯,Catherine,Gell,Jason,Schneider,雷蒙·乔希,Angelique,Berry,Lauren,Hanna,Brian,Martell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8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真假 剧照 NO.1真假 剧照 NO.2真假 剧照 NO.3真假 剧照 NO.4真假 剧照 NO.5真假 剧照 NO.6真假 剧照 NO.13真假 剧照 NO.14真假 剧照 NO.15真假 剧照 NO.16真假 剧照 NO.17真假 剧照 NO.18真假 剧照 NO.19真假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孤男寡女同处一室,我管我是谁呢~

话说以前听一个犯罪学教授讲过,孤男寡女同处一室超过一小时,两人间的气氛就自然而然会往“不纯洁”的地方出溜~~
看着英挺帅气的光头将军,天天与公主殿下在一起同学同吃同玩同住(虽然不同房吧),我突然觉得这场面似曾相识。如果安娜塔西亚殿下再穿个男装,是不是就要“梁祝”了呢??

将军阁下是个控制狂。强硬中不失闷骚,独断却又从不专横。再加上那双发飙时勾人的炯炯有神的双眼……我觉得身为受控狂的公主一定会情有独钟。
于是本电影的感情基调就这么定下了。

关键词:调教。
这部电影真的是很纯洁的啊!!

正所谓孤男寡女早晚得出事儿。虽说将军一开始为了那一千万,的确是竭尽心力把假公主调教成真公主……但电影播到一半儿,丫看公主殿下的眼神就越来越温柔,越来越温柔……
温柔到最后,一部典型攻受分明的电影,竟然让公主小受转受为攻——这年头,男人一攻到底真不容易啊!

将军在去哥本哈根前,吻了安娜的手。当时我想,完了……光头男这辈子的初恋小火花怕是要点到公主头上了。果然,事后的吃醋事件证明了咱没有天良的猜想。
当公主殿下和娃娃亲保罗王子亲密地在一起侃大山时,将军阁下那个嫉妒啊~~可惜这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就是有气也只能往自己身上出。
公主这时候也发现貌似心头为了将军也小鹿乱撞得紧。于是在帮将军收拾外套的时候,突然把那堆衣服扔到地上——臭男人!我才不帮你收拾!可是君不知,“打是亲骂是爱,爱得狠了才用脚踹”啊!!

总之,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可算是二人攻受持平了。闷骚攻将军在心爱的女人面前已经只存余威,顶多耍个态度别扭别扭暗示下“我稀罕你啊你咋能稀罕保罗那彪子呢”;而安娜则意气大涨,由闷骚受进化为女王攻,于是有了以下发生在安娜的公主身份得到确认后,一段有爱的对话:

安娜:“我好久没见到你了。”
将军:“想死我了?”(有爱的语气)
安娜:“不是想念你。”
将军:“皇太后和保罗会阻止你见我?”
安娜:“你可曾想过我不受约束也能行动吗?”(这是对将军过去的支配欲的责备吗?哈哈~)
将军:“是你不愿意见我,为什么?”
安娜:“我认为不见的好。”
将军:“结婚的事属实了?”
安娜:“是你说保罗和我有婚约的。”
将军:“你太把皇室义务当一回事了。”(好!吃醋大战开始了!)
安娜:“你是说‘自立’?慢慢走出自己的路?”
将军:“幼稚!你一向沉迷于任人摆布。”
安娜:“不是‘人’,是你!”(我大笑……)
将军:“胡说……”
安娜:“是吗?是你把我推给保罗!是你跟我作对!为什么呢?害怕他有支配权?”
将军:“支配什么?”
安娜:“我!钱!”
将军:“我不在乎钱。”
安娜:“你是心想我可能是安娜克里夫?”
将军:“我不管你姓什么,我只在乎你。”
………………

话说到这份儿上也就能说明问题了。
安娜塔西亚一开始只是想知道自己是谁,这小姑娘从疯人院出来之后,被光头怪叔叔救了,然后又被他莫名其妙培养成公主(其实她本来就是,将军捡了个真的……OTZ……)。
所以,她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以往对她好的人,是把她当成公主,当他们认为她不是公主了,就把她看作疯子;而将军不同,他不管安娜塔西亚是公主也好,是个普通女孩也罢……
他爱上的是她本人,是不折不扣的她本人。

我特别喜欢他们居所的格局:将军住左边,安娜住右边。
在安娜醉酒醉得最不成体统、最语无伦次的时候,将军阁下没有数落她,而是极度闷骚有爱地去安娜屋里替她关上灯,阖上门。
就在五分钟前。安娜和保罗约会,还把初吻来了个大派送,一边狂喝香槟一边说:将军就是伏特加!那个烈啊……
可惜啊,就是那个烈酒男默默不语地任她发飙——她所有的窘相他都见了,那时候,将军心里可没在想安娜究竟是谁。不是么?
倒是那个看似很懂女人心的保罗,我觉得他就是一个贱受,迟钝到家:和你约个会满口都在聊将军将军,这样的女人你也有胆量娶回家得气管炎??

其实这电影传达的精神很简单:
1、孤男寡女不能同处一室超过一个小时,电影进行了一小时四十分钟,结局是将军同安娜公主私奔了——这就很说明问题。
2、对于光头帅男没有抵抗力的MM们千万还是别看这电影了。在这个俄罗斯目前只会出不男不女的模特的时代,这种爷们儿简直就是极品……
3、……这点很难说。很多人总会觉得“我是谁”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恋人。很多女人总爱问男人:“你为什么爱我?”这基本就是“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变形。
实际上,真正爱你的人是反而答不出这个问题的。他在你最透明最不引人注目的时候发现你,然后使尽浑身解数地吃醋撒泼留住你、圈住你……这恰恰是因为“你”本身,而不是为了“你是谁”。

将军爱安娜,是因为安娜是她本人;
而保罗爱安娜,是因为安娜是安娜塔西亚公主。

说明问题么?很说明问题啊!

其实这样也好,就让孤男寡女常常共处一室吧~~顺便彼此调教调教。
等双方攻受平衡了就私奔!!

这个时候,我管我是谁呢!?呵呵~~

 2 ) 分析向影评,欢迎讨论

最开始这里想说,英格丽褒曼太美啦!!!

之前看过《爱德华大夫》《煤气灯下》《卡萨布兰卡》,一开始没有觉得多美,而过了好一阵子,突然很怀念她的发音、咬字、音色、停顿节奏,她讲台词好好听(不知道跟她是瑞典人有没有关系,比如她的开口音/o/发的极其圆润,显得格外优雅,ps朱莉德尔佩是法国人,她的/o/也有着此种圆润,参见爱在第二部男主送女主回家车上那段,非常明显,非常好听),于是翻出这些电影又看了一遍,才发现她美得好大气,当时还看了《东方快车谋杀案》,同样喜爱她说话,也意识到她表演的细腻。

至于《真假公主》,第一遍看时是“没有觉得多美”那阵子,而且对剧情是一知半解,最后安娜和布南私奔的结局看的我一头雾水,“他俩竟然是一对儿啊”这种感叹,后来就是喜欢上她,开始想念这部电影中的种种,翻出来看,这才看出点儿名堂了。


整部电影都由一条线串联起来——

公主身份的真假

所以中文名翻译为“真假公主”,在我看来,是把整部影片的精髓点出来了。(这句话的灵感来源于豆瓣上其他的影评,许多朋友在讨论身份的真假,有一位认为片名不妥,接下来我的观点或多或少也是受启发于豆瓣上的朋友)

那么女主安娜的公主身份到底是真是假呢?

先说说我的结论:她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不过更大可能是真的,但到最后这并不重要了。

可能是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她的身形、相貌、伤疤都符合(黄头发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发色变浅了)

2.年龄符合

3.面对不礼貌时有公主的高姿态

4.害怕黑暗的地窖,触发回忆:士兵带他们到地窖枪杀

5.知道家族内部的梗

如认出了母亲的仆人,且知道昵称叫nini,知道凯特林大帝叫菲姬,知道自己的昵称叫玛琳嘉雅。

6.害怕时咳嗽

其实当安娜和祖母相认时,作为观众已经几乎可以认定,她就是公主Anatasia,可是祖母又说“如果你是假的千万别告诉我”,以及到记者采访那里,有人说她是安娜克利夫,真假矛盾又出现了,细细回想又发觉——

可能是假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天生黄头发并非红头发

2.她精神错乱,可能因极其相似的外形多次被人利用,试图训练成公主来拿遗产,导致记忆错乱,她虽然自信为公主,但并不可信,这能引申出第三点

3.她所知道的家族内部梗,或许是从布南那得知,或许不是,但即使不是,也可能是之前训练里知道的,并非她自己本来就知道

4.伤疤来源可能是布加勒斯特火车爆炸,并非革命

5.所有相似都可能是惊人的巧合罢了

6.公主是怎么逃出来的?

更大可能是真的,是因为,如果只是巧合,真的太惊人了。但不做DNA鉴定就不能确定真假。

到最后这并不重要,是从安娜和布南那段经典吵架开始,后面的主要问题其实就转变成了——爱的真假,这个爱有爱情的爱和亲情的爱


爱情的爱

先得说说安娜和布南的感情戏,真是很隐晦了,但确实很甜。

我跟朋友聊这个剧情的时候,她说:这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吗?

我感觉是有点,布南好凶,安娜还确实吃这一套,但在我看来有火花的那几段里,布南还是很温柔的——

1.布南教安娜弹吉他

2.布南连哄带拽教安娜跳舞

3.安娜要走时争吵后布南吻了安娜的手背(看到有影评说这是行礼,承认安娜是公主,但就是很暧昧啊)

4.在去哥本哈根的火车上安娜拿护照身份开玩笑,问布南你的上一任夫人呢?厌倦她了吗?布南就笑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写出来怎么这么好笑,其实也挺暧昧的)

5.安娜和保罗王子接吻后,布南来请公主回去

6.安娜喝醉睡着后,布南给安娜关灯

还有同伙人问布南婚事是不是真的,布南扭头就走了

以及那段经典吵架,直接引出了爱情真假的讨论——

安娜和布南:

安娜:我好久没见你了。
布南:想死我了?
安娜:我确实想你。
布南:皇太后还是保罗不让你见我?
安娜:你可曾想过我不需要听命于人。
布南:是你不想见我,为什么?
安娜:我觉得最好不见。
布南:结婚的事是真的?
安娜:是你跟我说过我和保罗多年前有婚约。
布南:你太把皇家义务当回事了。(“别结婚”的傲娇说法)
安娜:你是指自立,现在木偶自己牵木偶线了。(也很傲娇,在说自己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
布南:幼稚,你一向沉溺于任人摆布。
安娜:不是“人”,是“你”。(安娜不是在说自己喜欢被布南摆布,而是在指责布南,没其他人摆布我,就是你一直想控制我,安娜并不喜欢这一点)
布南:胡说(他听出指责了,证明了我对上一句的分析)
安娜:是吗?是你把我推给保罗,现在又跟他作对,为什么?(“快说你爱我”的傲娇说法)你是害怕他会有控制权吗?(“你是你嫉妒他吗?”,这时所说的控制欲,已经类似爱情的占有欲了,所以这个问句也是在试探布南的心意)
布南:控制什么?(装听不懂)
安娜:我,钱。
布南:我不在乎钱。(“我只在乎你”)
安娜:你是心烦我可能是安娜克利夫?(“你所说的我是指我的身份?”)
布南:我不在乎你的名字,我在乎你是谁(“我爱的是你本人,不是你的身份”),我心烦的是你变了。
安娜:我变了?
布南:对,一开始你只想知道你的身世,你说你只求这点。你现在是安娜公主,取代躺在墓里的真公主。(布南的这段指责也很有意思,其实他就是想安娜别继续当公主就不用嫁给保罗王子了)
安娜:你非要老是怨恨、嘲笑吗?(“你个pure vodka”)
布南:嘲笑谁?你的臣民?你的家族?他们根本不在乎你,他们不管谁是公主,有钱有势就行了,即使真的公主已经死了埋葬了。(pure vodka speaking)
安娜:你一个月前可没说这些,那时你只想利用我,还打着为了我的名义,现在我喜欢当公主了。
布南:去喜欢,去当公主,去当皇室成员嫁给不配的继承人。

布南不满的是安娜要嫁给别人(在和皇太后对话时说出了真话),他已经爱上安娜了,但吵到底也没说出自己的心迹,这就是“对别人很简单的事对我来说不可能”的例子,真是pure vodka,吵架就顾着撒气了,却没意识到其实一句表白就够了。然后安娜和保罗跳舞时,给了布南三个镜头,他看起来很生气哈哈哈哈哈哈哈,两个正面一个背影,镜头都是一点点没有太多,但是很够了。

这是真的一部分,那么假的一部分呢?

安娜和保罗:

安娜: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安娜克利夫?
保罗:别开玩笑了。
安娜:我是认真的。
保罗: 你今晚故意举止奇怪。
安娜:你怎么知道安娜克利夫是什么举止?
保罗:我知道你的举止,我只在乎你。
安娜:真心话?
保罗:当然。
安娜:那我们今晚就宣布订婚。
保罗:求之不得。
安娜:保罗王子和安娜克利夫小姐订婚,你会这样宣布吗?
保罗:当然不会,因为这不是真的。
安娜:如果我没有头衔、遗产呢?
保罗:我知道你的身份,没有这个如果。
安娜:万一我没得到钱呢?或是没这心意?
保罗:不可能,你会得到的。能轻易富有为什么要贫穷。
安娜:穷人只有一个优势,有人爱他们的时候,他们知道别人爱的是他们自己。

两段对比下来,很讽刺,布南没说他爱安娜,甚至一直冷嘲热讽的,却能从他的嘴炮里读出他的爱,而保罗说“我只在乎你”“求之不得”,也盖不住他看上的是安娜的头衔和遗产的本质。而安娜的这句话,

The poor have only one advantage; they know when they are loved for themselves.

就是在说保罗不是真正的爱她,在剧情中就引出了后面安娜和祖母的对话了,也就到了下一个要讨论的问题——

亲情的爱

皇太后在和布南的对话里明白了他的心意,于是在和安娜的对话中,就是在试探安娜的心意,试探她爱不爱保罗,爱的是不是布南。

有个小细节还是想提一下,皇太后让李文堡去看着布南,不让他离开休息室,李文堡似乎已经看出皇太后在干什么了,最后留安娜和布南在休息室,还和皇太后禀报说,那位先生不是一个人在等了,其实是已经知道皇太后默许他们私奔,这句禀报是在说任务完成,像甄嬛传里的苏培盛一样,非常通透啊。

试探的结果就不言自明啦

于是皇太后面临一个选择,帮安娜还是不帮安娜。

不帮安娜,意味着孙女要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帮安娜,意味着取消婚约,和布南结婚,说实话,也不是不行,不知道影片为什么不采用这种,可能因为贵族有贵族的规矩吧,也就是明面上结婚是行不通的,只能让安娜和布南私奔,私奔也意味着,这真真假假的孙女,明面上不能再是真的了,也就是那句“戏演完了,都回家去吧”,而她到底是不是真的公主,对于观众而言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她已经得到了真正的爱,而对于皇太后而言,我认为她就是把安娜当成了亲孙女来爱,希望她得到真正的爱和幸福,在这种意义上,身份真假于她而言也不重要了,所以皇太后性格强硬又柔情,这个角色塑造得很好。

看到一个说法是,如果安娜是真公主,皇太后肯定不会放她走,我就想问,放安娜和布南私奔难道就是永生不见吗?


写在最后

写剧评的过程中才发现,木偶的比喻也是贯穿全片的,就是女主自我的成长,这个比较没什么好多说的,就不说了。

这部电影剧情推进非常完美,一点儿不拖沓,怪不得我第一遍没看懂。

还想说李文堡的仪态真的绝绝!!!保罗王子去找皇太后劝她见安娜一面被赶出来后,皇太后传李文堡,李文堡从站起来到进门到站定,仪态好看极了。

btw我很讨厌那些没把握整部作品大意,就只挑里面几句看起来很有深意的漂亮话来夸的影评。

 3 ) 为什么提到沙俄会那么惆怅,并相信?

片子一开头的音乐,就是恢弘的离殇,这种情绪是任何国家任何地域无法复制的。

影片的认亲辗转经历不必赘述,每每人物近距离,喷薄而来的情绪太感染人,我们都相信,安娜塔西尼亚就是回来了!

十岁开始看这部片子的,二十多年过去了,还是很感动。最近迷欧洲老珠宝,一对自称沙俄时的相框非常迷恋。现在翻出来一看,果然就是罗曼诺夫,尼古拉斯二世!我相信这是真的!

 4 ) 笔记(2023.1.10)

这是一部非常文学化的电影。当然,像多数古典的period drama一样,不管故事发生在哪里,角色都说英语;但不仅如此,他们说的还是翻译体英语。很明显,电影中相当部分的对白绝非人们在生活中(或者甚至略微现实一点的戏剧中)会使用的措辞:没有人——除非在一种黑色电影式的低俗文本语境中——会用“仿佛一切都在迷雾中闪过”之类的话来描述自己不稳定的记忆。这使文本强烈地暗示自己是一种文学作品(这篇文章里我将有点狭义地使用这个词,单纯指代传统小说那样的叙事性作品):一部翻译成英语的、具有异国情调的文学作品。某种叙述者的存在仿佛得到了贯穿性的强调,在其中叙述总是宣布或透露出自己仅仅是一个话语,并且避免把自己伪装成任何事件本身。有趣的是,你可以说这是脱离真正电影性的做法(从习惯上的所谓现实主义电影概念而言),也可以说这是接近真正电影性的做法(从戈达尔等人维持的默片式电影本质而言)。不管怎样,奇异的是,这部电影的文体一点也没有损害它所期望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它形成了一种清晰透明的质地,能够将意蕴所栖身的符号(有时太过沉溺于自省("Not melodrama"),以至于无趣)以精美、几乎丰腴但又完全质朴有力的方式包裹起来。我们注意到在此Bergman的表演如何与在罗西里尼电影中的不同:这里,她在电影文本与之接壤的不同类型化表演之间优雅但有点令人迷惑地跳跃——这样的现象其实在许多古典电影的各个方面都很常见,正如这部电影在场景之间的镜头切换和音乐连接方式上常常基本不加考量,一律淡入淡出,尽管摄像和音乐本身都相当好(当然没有到最高级别;比较Max Ophüls和《阿拉伯的劳伦斯》)——而在罗西里尼几乎完全非文学化的电影里她仿佛浑然天成,就是自己。然而,对于这部电影来说,这却完全不能算是缺点:正是因为电影叙述作为文学话语的透明,我们才完全不会受到表演离散性的困扰。事实上,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完善地拍摄一部关于表演和真诚性的电影:在《步履不停》那样粗陋不堪地伪造的“现实性”中,无论多么巧妙的表演也会让作品完全失败;《驾驶我的车》凭着惊人的敏感和技巧做到了许多难忘的场景,但最终结果仍然没有完全成功。但是,阿巴斯?希区柯克又如何?还需要研究,不过这样的研究会很有意思。 B+/A-

 5 ) 为什么一定要有标题啊?

整个剧本一直在紧扣主题营造悬念:她究竟是不是真公主?

本来,大家一致认为只是找个冒牌货充数而已。但是随着剧情进展,不断地出现“她可能是真的”的暗示。从看相册认出游艇的名字,可以用照片上的标识解释;到后来这位“假公主”不时吐露布南未曾教过她的细节,让人举棋不定;最后用“我一害怕就会咳嗽”这点说服了皇太后,似乎也足以说服观众了(这个细节在前面也做了很多铺垫);结果发布会上出现的记者,又让公主的身份陡增变数。

但但但最骚的是,到了全剧尾声,你会发现什么真假公主完全不重要,安娜放弃了自己的身份和布南将军私奔了。这其实不是一部悬疑片,而是俗套的爱情故事罢了。

所以结尾时皇太后所说的“演出结束了,都回家去吧。”不仅是对着舞会上贵族,也是对着银幕前的观众说的。电影演完了,而整个故事简直就是一出闹剧,无疾而终。(结尾处这种“出戏”的表现手法在剧中还出现了一次。安娜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做噩梦,背景音乐是急促杂乱的钢琴声。安娜冲出房间按住客厅里的钢琴盖,背景音乐也就此打住。)

有人说,安娜和布南感情线很难看出来。这也正是它的巧妙之处。回看之下,你会发现很多暗示,比如学跳舞时的欢愉,比如训练宫廷礼仪时安娜的顽皮。在布南说服安娜前往哥本哈根之时,这种暗示达到了顶峰:安娜说,你知道我一定会去的。布南牵起她的手,轻吻了她的手背。(我第一次看时,以为安娜说了什么暗语,让布南认她是真公主了- -!)

至于在列车上,布南说,我跟他很熟,我就是他(安娜的未婚夫)。这就是赤果果的调情了。

把公主线摆在表面,爱情线藏在背后,最后冷不丁地反转,再用一句“演出结束了,回家去吧”嘲讽一下观众,这种被耍猴的感觉真的很过瘾。

我不想讨论女主是不是斯德哥尔摩症,或者爱情大于金钱地位这种价值观是否正确,这些就和安娜是不是公主一样,一点也不重要。我想说说片中东方式的含蓄爱情观。

布南最后跟皇太后说,于别人最困难的事,于我简单不过;而于别人最简单的事,于我却困难无比。他到底想说什么呢?

我们先想想皇太后之前的问题:你求什么,为什么求于我?

布南求什么,很明显,是求和安娜在一起。为什么求于皇太后呢?这个就不那么明显了。

表面上,皇太后是皇族尊长,而布南和安娜的结合为法理不容,所以需求得她的许可。

但是仔细想想,既然是私奔,还在乎什么合法不合法?况且,布南和皇室的关系似乎并不好。皇太后曾说过,你还是没有原谅我的家人。

那么,为何求于她呢?

这里就要琢磨一下布南的回答了。他所谓简单的是,赢得安娜的芳心。而困难的是,这份爱情会让她放弃自己已得到的一切。

这里不得不说剧本写的真好,在前面的舞会上,安娜就和保罗王子讨论过此事了。“保罗王子和安娜克里夫订婚,你会这么宣布吗”“假如我没有头衔,没有财产,你还会娶我吗”。保罗的回答是,我知道你有,所以绝不作此假设。

而安娜所得到的,不仅是头衔,财产,更重要的是亲情和家庭。正如她对皇太后所说,“你给了最重要的东西,我自己”。

所以这件事,布南绝不能亲自问安娜,他不能剥夺安娜刚刚失而复得的幸福。他只能求于安娜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皇太后。

我喜欢这个故事。

 6 ) 公主的真假

这个公主后来经过DNA的鉴定是假的,但是并不观众妨碍欣赏这出戏剧。关于褒曼的评论已经够多了,但是对于那个混了蒙古血统和吉普赛血统的伯连纳来讲,这真是他很表现个人魅力的一部戏了。虽然最终是他的暹罗国王拿了那一年的奥斯卡,可是我还是觉得冷面将军的魅力更能诱惑人心。

 短评

老电影就是这么有味!对话的措辞太美了!

7分钟前
  • 花河马马-hippo
  • 推荐

这世界上唯一的Ingrid Bergman!!

8分钟前
  • freeup
  • 推荐

伯连纳的光头啊,大爱!

13分钟前
  • 不过如此
  • 推荐

原为祖孙相认互诉一段感动,不想被萌生的爱情搞乱阵脚、破坏节奏,显得虚假,这样的爱情至高论真是无聊,费尽心机打造公主,结果却为不着边际的感情私奔,太弱了!老太太气场一流,褒曼相形见绌。

1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相认那段真是精彩极了 每一句台词都是那么有韵味。光头将军好帅

1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小时候看完全没整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以为是讲 identification,再看一遍发现,其实尤伯连纳和英格丽褒曼这对玩的是高段位SM

21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原来尤 伯连纳这么迷人

26分钟前
  • Maya夜航西飞
  • 推荐

难忘那世上最帅的光头

28分钟前
  • 春分
  • 力荐

苍天啊我第一次觉的你还有演技

30分钟前
  • 了花
  • 推荐

光头影帝的经典大作

31分钟前
  • 雪地里的稻草人
  • 推荐

美女很美,剧情已经记不清了。

36分钟前
  • 随喜
  • 推荐

好帅的光头...这很有设计感的剧情、台词难免显得俗套别扭,但褒曼演得真好,力挽狂澜可以用她身上,结尾一个王朝黄粱一梦的滋味也收得不错。真真假假,我知道她的孤独不是一场表演,而到最后只希望她的梦成真

41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相当闷骚,阴谋与爱情的天平摇摆不定,随着观众的心里轨迹,最后落叶一把,伤怀无尽,跳不出老式的麻雀变凤恋故巢的超现实主题

45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还行

Bergman和Helen Hayes那场认亲的对手戏简直是教科书式的经典,两个人的表演进退交迭精彩绝伦,无论过去多少年,提到这部电影我最先想到的都是这场戏。

49分钟前
  • _D
  • 力荐

8错8错,开头有点冗长以及无聊,后面渐入佳境

54分钟前
  • Fei
  • 推荐

我终于知道Karen为何要化名Anastasia Beaverhausen了。

55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还行

伯连纳太像比克大魔王了受不了

58分钟前
  • 137710
  • 还行

高贵可以培养 爱情让人舍弃高贵

60分钟前
  • 香水瓶
  • 推荐

光头将军亮了。。。

1小时前
  • donchen
  • 还行

星星是給Yul Brynner的……如果沒有他整部片我看不下去。

1小时前
  • 侯二六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