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旅行记

HD中字

主演:弗朗索瓦·拉勒芒,朱勒-尤金·乐可利,维克多·安德烈,布鲁耶特·贝尔农,布鲁奈特,珍妮·D·阿希,亨利·德兰诺伊,德皮埃尔,法扎特,克尔姆,乔治·梅里爱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其它年份:190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2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3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4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5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6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3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4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5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6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7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8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19月球旅行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月球旅行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天文学院院长(乔治·梅里爱 Georges Méliès 饰)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天马行空的月球旅行计划。他和另五名大胆的天文学家监制出了炮弹舱和大炮,并在军队的帮助下乘坐炮弹舱顺利登月。兴奋过后六名天文学家精疲力竭的在月球表面睡去,浑然不知许多星星悄然观察着他们熟睡的样貌。最后一场寒冷的降雪唤醒了他们。众人躲藏到地洞中却不慎用雨伞惊扰了月球人,于是一场慌乱的冒险开始了……如果合您的耳朵的话生命之轮生不如死外来书记不让青春虚度许三观连城诀(1980)命运的使命不明飞行物僵尸参将来不及再见边境惊魂少年骇客:全面进化第四季广岛廿八硫磺岛战役日落家园第六季妈妈迷失内华达替身情缘双鱼陨石永远是我的女孩蓝色的40道阴影神秘失踪1993搜索2012指挥家冰血缉凶第四季猛龙过沟2战地新娘该隐之子邻家小鬼巅峰拍档第二十五季洞穴天下第一拳她的母亲上班族妈妈第一季夜雨霏霏河中巨怪第五季恶途暗夜警探猪猪侠之超星五灵侠2兰陵王2013唇膏萩萩公主归来1997

 长篇影评

 1 ) 1902月球漫游

1902年,在历史上是平静的一年。

这一年,大日不落列颠帝国刚刚结束旷日持久的布尔战争,殖民南非,又马不停蹄地与日本结盟,瞄准俄国和东亚。

大清帝国刚刚从《辛丑条约》的习惯性阵痛中缓过劲来,开始木然接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活。

新疆地震,东北霍乱,台湾鼠疫。天灾和人祸还在对天朝进行夹击。

这一年,卡里尔发明了空调,百老汇第一个剧场开始营业,刚刚成立的皇马也许已经在十岁的弗朗哥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一年,活在自己梦中尽有不测神威的天朝上国在遍体鳞伤之后终于开始慢慢清醒,与西方世界眉来眼去时也少了些许源于无知的鄙夷。

梁启超第一次把马克思介绍给中国;中国人第一次见到汽车,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电影,还与西方合作拍摄了第一部电影《慈禧太后》。 1902年,中国人刚刚开始打量这些新鲜玩意的时候,在电影的发源地法国,魔术师梅里爱已经在尝试用人工布景拍摄电影。他毫不谦虚的自评“这一创造曾给予将要死亡的电影事业以新的生命“。

借助凡尔纳和威尔斯的文字,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使得人类几千年来对月球的想象第一次以如此生动形象具体准确的画面得以呈现,对后世更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梅里爱第一个告诉世界:电影不止能拍工厂大门,火车进站,车水马龙,更可以去拍伊甸园,理想国和昨晚让你百感交集的梦。

短短这十二分钟,启发了一个时代,催化了一批灵感。这才有了弗里茨朗,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詹姆斯卡梅隆们的前赴后继。 天马行空的想象,荒诞不经的情节,轻松幽默的桥段,锦上添花的特效,全部集萃于12分钟。

这部110年前的长篇巨制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部出色的短片。2001,人类漫游太空,1902,人类漫游月球。

人类在此片上映六十余年后真的登上了月球——这个陪伴人类过夜几千年,陪伴我熬夜许多年的伙伴。阿姆斯特朗说:“我向前走了一小步,这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时至今日,男厕所里都还在纪念这件事:“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人们的认识和想象总是如此的冲突。在登月成功后,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月球,了解月球,就越来越少的想象月球,于是便越来越具体的描述月球。爱因斯坦却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即便是《卑鄙的我》里的极具想象力的偷窃月球计划中的那颗月球,都已经是写实的月球了。

现在的人们即使是在想象月球上发生的事,也不愿意再去多想象月球。

相较之下,我更愿意从碎瓜脱胎于此片的MV《Tonight,tonight》中回味一下这些可笑又可贵的想象。

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人类在荧幕上的第一次登月,是怎样一头扎进月亮的右眼的。

(微信:cxtrouble)

 2 ) 【月球旅行记】无处不在的殖民主义

《月球旅行记》(1902)是由乔治·梅里爱根据凡尔纳和威尔斯的小说改编成的影片,被称为“史上第一部科幻片”。影片剧情取材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小说《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梅里爱采取神话剧的传统风格,表现了一群天文学家乘坐炮弹到月球探险的情景。

1927,15年之后《大都会》问世。难以想象电影居然在15年内发展的这么快。

那时候溥仪还没出生呢,当时大清还是光绪年号。这么想还真的是久远。全篇都是通过拍照,然后逐张上色,这工程量实在是不小。在没有电子乐器的年代,能创造出这样的音乐(尤其是外星人那一段的)实在是了不起。

但是管一直在闪烁的画面说是每一张截图都是油画实在是太过了。

不过b站的画质还挺高清的

不得不佩服当年人们的脑洞。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多剧情中人们相当不科学严谨,但是考虑到当年人们认为非洲和月球一样遥远,不少剧情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况且一百多年后电影里还在播宇航飞船不小心夹带了外星人的剧情,只能说人类的想象力好像也没进步多少。

但不得不说,即使是在探索太空,欧洲人的殖民意识依然强烈,哪里是探索太空,简直是太空殖民者。

 3 ) 电影的艺术之旅

       《雨果》里说梅里爱是创造梦境,自从电影诞生之日,电影开启了启梦之旅。
    电影的诞生无外乎技术和艺术。如果说卢米埃尔兄弟是缔造了电影作为技术展现现实生活,那梅里爱就是技术结合艺术创造非凡。
    梅里爱的电影有三大特性。第一是开创电影的戏剧性。当一个镜头开始讲究场面调度,在叙事里讲究事件,整体讲究变化,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尾,我想这是电影和戏剧的联姻。这场联姻影响了这门艺术的后续发展。第二是开创摄影和剪辑技法的先河。电影无疑是连贯的,每个镜头间的衔接大多应用化入化出手法。“叠”作为剪辑技巧已经反复出现。月球缓缓的前进,是否是早期推镜头的意识运用(虽然画面好是手绘的)。第三是电影仍带有记录性。旁白建立故事,离间电影的视听世界。如果说镜头建立一个非离间的效果,而不是用旁白引导故事,我想应该会更精彩。

心得:
1,能站在历史的舞台上,要应运而生。运是什么就是时时刻刻的把握这个时代的需要。为什么梅里爱能在20世纪头十年如此火,之后如此衰败,把握住了运,而又迷失了运。
2,一部电影更重要的是激情与活力。

 4 ) 一发打在脸上的炮弹

上个月被葡萄槽的汪佳琪批评了影评逻辑不清晰,主题混乱……心里虽然不愿意接受批评,但事实确实如此,自己本来文学功底就不怎么好,对电影知识的了解也是业余的令人涩涩发抖,所以写出来的有时候自己都懒得看,更别说是发表到公众号了。而回头看看自己已经又是一个月没有更新公众号了。看来懒惰又霸占了我的灵魂,感觉又要为自己车上10分钟的陈述理由……就此停下!来说说今天发现的一部有意思的影片《月球旅行记》 这部电影拍摄于1902年,是那个遥远的电影萌芽时代。而我一直觉得观看若干个时代之前的艺术作品是件荣幸的事情,因为已经有不同时代的声音与文字讲它点缀,所以我们在欣赏起来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角度来去对比与剖析它。但在这里不谈它拍摄手法,不谈它的丰功伟绩,(PS:请照顾下我这个门外汉的复杂心情)只吹一点,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科幻片。剩下的大家自行百度了解。 这部影片时长不到15分钟,场景与剧情都很简单,但是故事结构完整,主题清晰明了,用的诸多道具特效,魔术特效也是那个时代鲜有的创新之举,用豆瓣网友的评价,该片是那个时代的良心作品,比其后世的许多不知所云的科幻片强太多……整个影片风格趋于滑稽、魔幻,无论是演员们近似马戏团的服饰,还是影片中怪诞的月球遭遇外星人,甚至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返回地球的方式,这都体现了导演梅里爱丰富的想象力与超越时代的创举,当然这和导演梅里爱早期从事魔术与戏剧行业密切相关。说到这个导演,还是只吹一句,电影多种拍摄手法的鼻祖……其他的自行百度了解…… 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影片中梅里爱通过一张坑坑洼洼的人脸赋予了月亮与人一样的感情世界,当那枚载人炮弹坠落在月亮的脸庞时,月亮一脸的懵逼与无奈生动而形象,顿时让人啼笑皆非。 听说这部电影历经沧桑,曾一度被焚毁但却意外被一个收藏家保留底片,在这里我真心感谢那个一直珍藏这部电影的收藏家,如果没有他的保护,可能我们真的要错过这个人类历史上美丽而伟大的瞬间。 2018年5月5日,范柳原Evan书

 5 ) 最早?最伟大?至少,值得尊重

在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之前,其实是有过电影的拍摄的,以及是否是唯一的一部“第一部科幻片”,这也无从考证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是《月球旅行记》开始拥有了当今电影的许多特征:最基本的,《月球旅行记》是一部由多个镜头组成、由多个演员进行表演的、包含叙事的电影。

本片导演乔治·梅里爱,和第一代电影制作者之一的Porter一样,都display了一个现代欲望:将一切事物的距离都拉近,最终目的是抓住诱惑。而与“月球”相关时,这种欲望便被体现为将月球带到地球上,或者是人类登上太空征服月球,标题很明显表达了后者的做法。事实上,电影中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观察月亮,也达到了一种将月亮拉近到和自己只有一臂距离的感觉,或者说是错觉。梅里爱在电影里强调了在世纪末时,地区居住者们的探索和征服欲

通常我们认为库布里克导演的《2001: 太空漫游》是现代科幻电影的鼻祖之一,但是和这以及之后的科幻片相比,《月球旅行记》的风格并不严肃,相反,它借鉴了法国童话表演和英国哑剧的风格,再加上梅里爱曾经的魔术师身份,各种魔术技巧加上插科打诨式的桥段,充满了娱乐性。比起对科幻片的影响,倒不如说《月球旅行记》有一点启发了之后好莱坞商业片的部分娱乐方式

接上段,因此,《月球旅行记》被后人称之为“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因为在《月球旅行记》中,奇观、滑稽和荒诞的感觉大于了逻辑、现实和故事本身,甚至里面的人物是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成长弧线的,就像我在短评里说,确实很难给人一种“电影感”。甚至梅里爱本人也把故事作为视效的一个pretext去对待

(莫名想到了老马把漫威电影成为“theme park”,这俩称呼,总给我一种异曲同工之感)

导演乔治·梅里爱在本片中用到了很多当时很创新的摄影技法。首先是“stop-motion”,stop-motion指摄像机先拍摄一小段内容,然后暂停,在未拍摄期间重新布置场景,完成布景后再让摄像机进行拍摄。由于布景过程中摄像机是暂停的,所以可以实现瞬间变化或消失的效果。梅里爱后来声称,他是在歌剧院拍摄路面交通时偶然发现了这个过程,当时摄像机由于故障暂时卡住,几秒钟后又恢复拍摄。在此期间,一辆公交车在摄像机卡住时从摄像机面前经过,但因为有几秒钟的暂停,导致最后呈现的效果来看,这辆公交车仿佛一辆灵车一般。不过这个故事多半是梅里爱导演开玩笑的,因为stop-motion在1895年爱迪生拍摄的一部电影里已经被使用过,该电影展示了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处决,在拍摄期间,在刽子手放下斧头之前,摄像机暂停,爱迪生使用了一个假人代替了女演员的位置。

在利用“stop- motion”完成拍摄之后,梅里爱对拍摄完成的镜头进行剪辑后再进行拼接,而不是直接拼接,这样消除了相机从进行拍摄到暂停的过程时过度曝光的帧,这样的技巧被称为“substitution splices”

第三,梅里爱强调了镜头间的动作连续性(continuous action),例如,上个镜头,某个人物从悬崖坠落到镜头下方直至出界,下个镜头,这个人物会从镜头上方边界坠落着出场。

第四,梅里爱想在17个镜头中完成17个布景,但受限于条件无法做到,梅里爱便使用了胶片的重叠和溶解(overlap dissolves/lap dissolves),这是在当时的剧院里无法做到的技巧

最后,当时的梅里爱其实已经有让镜头运动去拍月亮的想法了,但是和现在的zoom in镜头不一样的是,梅里爱让“月亮”由远到近地靠近镜头,达到月亮在镜头里越来越大的效果

从现在来看,《月球旅行记》是原始甚至是愚蠢的,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月球旅行记》确实为后世电影史启发了不少……

 6 ) 还记得The Smashing Pumpkins的Tonight,Tonight吗?

那首歌的mv就是根据这部电影拍的。因为非常喜欢那个mv,所以下了这部片子。
其实这电影只有10多分钟,不过好歹是100多年前的作品,很具想象力的布景,剧情也满好玩的。想想现在的很多电影,我看还不及这个。
旁白大概是法国人,英语说得很那啥……不过本来就是默片,听不听得懂都没关系。

 短评

看的是2011戛纳彩色完整修复版。史上第一部科幻片,确立幻想电影与现实主义/纪录片(卢米埃尔兄弟开创)的分野。梅里爱出身魔术师,也是第一个运用特效和尝试将电影彩色化的导演。尽管仍受限于舞台剧式的固定中景段落镜头,但淡入淡出与叠化转场首次引入电影语言。现在看仍然令人拍案叫绝。(9.0/10)

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向形式主义电影的源头致以史的敬意。

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意义极其深远,如此丰富的想象力着实让人惊叹与佩服,短短12分钟,已经阐释出电影的多种可能性。★★★★

14分钟前
  • Q。
  • 推荐

伟大的电影魔术师梅里爱!“乐队指挥机位”固定镜头的无穷魅力~

1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这是部大片

20分钟前
  • 晨光荣耀
  • 推荐

我一直认为想象力是革新进步的原力,而梅里爱之于电影就是最伟大的想象力。

2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登上月球的科学家其实是一群戴尖帽的霍格沃茨魔法师,而月球则跟骷髅岛没什么两样,只是你在上面找不到金刚。Georges Méliès作为电影特技之父和最早的制片厂创建人,同时也应该被尊为cult片领域的开山鼻祖。

23分钟前
  • 畸小山
  • 力荐

凡尔纳科幻小说改编。特技大师梅里爱,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导演,发明了慢镜头、快镜头、叠印、二次曝光、场面转换。完全脱离实际的幻想世界,对戏剧式表演的实录,永远中景,摄影机不动于乐队指挥的位置。假定性。表现美学的源头。

24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Méliès的这部作品引入了很多电影元素,布景、灯光、服装、演员、剧本……这部片子相当于七十年代的人看大白鲨,八十年代看回到未来,九十年代看侏罗纪公园,二十一世纪看加勒比海盗。

28分钟前
  • 宿命论
  • 力荐

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1902年。

30分钟前
  • 力荐

看的是戛纳彩色修复版,很有创意。其实胶片背后的故事可以再拍一部片!

3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精彩有趣,淡入淡出,史上第一位把特效运用到电影里的人~看过《Hugo》再看《月球旅行记》的彩色修复版,才知道把如此珍贵的影像保留下来是多么不易。MoMA首映了修复的纪录片,赞!和一大堆电影界的学者坐一起看。。。还有钢琴配乐的朗诵版!极赞!

3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一百多年前……梅里爱发明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特效……

3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看过air迷幻上色版后重标:两个版本各具特色 自然 无音乐及黑白或许还更好些 否则总好似染上现代平设的条条框框似的 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真人科幻 大场面一点不缺 幽默点也刚刚好 月宫神奇或凶险的描绘同样不坏 最印象深刻的超长炮射向逐渐清晰(并变出脸庞)的月球 收尾的征服雕像不喜欢 倒是那时代风情

4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2000年在云大科学楼看过未修复前的录像带版,当时已经惊为天人,刚接受了一些艺术片教育后,就哀叹100年来,电影丝毫没有进步嘛。2015年初,在Moma百老汇的五周年生日,就着默片现场配乐再看彩色修复版,就只单纯当作影史奇观而不再做过多联想哀叹了。

45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电影让梅里爱破产,电影让卢米埃尔至死都在谴责他的“剽窃”行为,电影让他的晚年只剩下了一个小小的玩具糖果铺,他留给电影的却是一座座宝藏。人们逐渐忘记了乔治·梅里爱,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不顾一切的奔向电影的世界吗?还是那把大火早已燃尽了他对电影的热爱?

47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1902年,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乔治·梅里爱作品,14分钟,彩色修复版。以现在的眼光看,就像一出小学生幼稚舞台闹剧。但放在110年前,这就是比《泰坦尼克号》还动人,比《黑客帝国》还酷炫,比《阿凡达》还震撼的视觉盛宴啊。网友评论:一百多年前……梅里爱发明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特效……

51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梅里爱还是挺有些真趣的,110年前的小短片就能充满奇思妙想,现在看来虽然粗糙,却很带劲,而在当时,就更能让人体会到技术革新的激动与震撼了。一群老男老女群魔乱舞,有趣,有趣啊。

52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Time, time, time...

54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值得敬佩。修复后的彩色版,一帧帧胶片上色,可爱的想象力,同时也或多或少的暗喻了当时的时代变化。科幻片的开山之作,叠影、淡入淡出等手法,加上大量的特效,都为电影手法开创了先河。戛纳修复版的BGM真是魔性。

58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