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与冠冕

HD

主演:亚历克·吉尼斯,瓦莱莉娅·霍布森,丹尼斯·普莱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4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1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2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3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4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5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6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13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14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15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16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17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18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19仁心与冠冕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仁心与冠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路易斯(丹尼斯·普莱斯 Dennis Price 饰)的母亲出身高贵的阿斯特内家族,但因和一个意大利歌唱家私奔,至死都受到家族排斥。已经长大成人的路易斯深深牢记贵族亲戚们拒绝母亲葬在家庭墓地的嘴脸,又经历心爱的少女茜贝拉(简·格林伍德 Joan Greenwood 饰)因他贫穷拒绝他的求婚,于是着手展开他的复仇计划。他把有爵位继承权的男性亲属一个个用计谋杀掉,旨在自己可以得到公爵爵位,在杀人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后,连老弱妇孺都不肯放过,反正他总能制造各种巧合,从来没有人怀疑到他身上。但在复仇计划执行的同时,他也陷入感情困扰——嫁人后的茜贝拉和他藕断丝连,又有个家族内美丽的遗孀艾迪丝(Valerie Hobson 饰)爱上了他,愿意和他订婚,在路易斯得意洋洋继承爵位和举办婚礼之际,他的罪行似乎也要败露……101忠狗续集:伦敦大冒险英语小旺密事地下等你回家单身毒妈第一季守林者 第一季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颁奖仪式被遗忘的海角异类侵袭七封信新夏威夷神探第一季意外英雄闪点行动第三季狂鳄海啸不知怎么说再见地球改变之年保姆大冒险神医侠侣舞蹈风暴第一季千人斩粤语约会男女软弱手足情2002魔法提琴手剧场版埃博拉前线夏之妹谍变1939美洲狮俱乐部铁翼惊情最高利益Mah-Aut我们的星尘之舞领养惊魂蝴蝶梦魇第一季信任危机小戏骨:八仙过海三岔口2005姐姐轻音少女第二季我们才不是兄弟呢 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仁心与冠冕

引人入胜的黑色犯罪影片,亚利克·基尼斯一人分饰家族八个角色倒在其次,影片把男主种贪婪、欲望等通过诙谐冷峻的方式描绘出来,而那句“仁心贵于冠冕,信念胜于血统”则是贯穿全剧的对于英国贵族阶级的巨大讽刺,最后的大逆转结局出乎意料,以为男主是要败在女人手里,却是影片开头出现的回忆录出卖了自己,可谓拍案叫绝。

 2 ) 太假

1949拍1868年的题材,相当于现在拍1939年的片子,两者都感觉所制作题材很久以前了

再一次证明人生重大拐点选择决定人生质量,人生方向

拥有几辈子花不完的钱,另有源源不断现金流收入的富人,这个时候从政就是玩游戏,操纵人生命,制定ta人命运走向,甚至左右无数人的命运

《控方证人》是从此片法庭一节得到的灵感

此片采用了《双重赔偿》的叙事结构

英式下午茶:果茶 红绿茶水+甜品

作案细节拍摄太假,漏洞百出,也许是导演故意不完美,以防有人模仿,给警察破案留有余地

几次作案太儿戏,太假

在牢里写回忆录,都认罪伏法了,且把作案动机细节交代清楚了,又百密一疏出牢时没带出,这种错误不该犯在这样高智商的罪犯身上

此片逻辑不讲究,主要讲的是复仇,没有正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

 3 ) 罗杰•伊伯特:《仁心与冠冕》 【译】

翻译:hoffman

在二战结束后的那几年里,英国的伊灵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系列喜剧电影,这些电影所表现出的滑稽的冷幽默、不失斯文而又愤世嫉俗的风格让“伊灵喜剧”这四个字成了块独一无二的招牌。这其中,很多影片都是由亚历克•吉尼斯主演的。吉尼斯当年三十几岁,他的相貌太过平平无奇,以致于他之前的一位表演老师对他说,“你是永远做不好演员的。”吉尼斯的“平平无奇”一直延续到了他的晚年。有一次,为了给一部戏试装,他装扮成希特勒的样子出门,可打他身边经过的警察居然都没注意到他。其他与吉尼斯同时代的英国伟大演员——劳伦斯•奥利弗、约翰•吉尔古德和拉尔夫•理查德森——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引来人群,而据吉尼斯自述,他连去看场电影都没人问他要过签名。

吉尼斯在生活中或许是个不起眼的人,但他在银幕上却塑造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角色,且每个角色都是新颖而不落俗套的。他是《远大前程》(1946)里腼腆、讲话吞吐的赫伯特•朴凯特,两年之后他成了《雾都孤儿》里那个恶魔般的费金。他是《桂河大桥》(1957)里的炸桥者,是《财星高照》(1958)里的古怪画家,是《鼓笛震军魂》(1960)里的快乐中校和同年电影《哈瓦那特派员》里的吸尘器推销员。他也是《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里的沙漠王子,《日瓦戈医生》(1965)里的苏联军官,《印度之行》(1984)里沉着冷静的印度教授。他还曾是克伦威尔(1)、迪斯雷利、布朗神父、斯克鲁奇,当然,还有希特勒。这也就难怪他那本自传的名字叫做《天生千面》了。吉尼斯最为人知的角色是《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里的欧比旺,这说起来其实有失公允。吉尼斯曾告诉我说演欧比旺是件无聊的事,因为大部分时间他都是独自一人站在一块背投屏幕前背诵台词。

像星战那样的特效在《仁心与冠冕》(1949)里就显得多余了。片中,吉尼斯凭着在妆容、姿态、举止等方面的微妙差异,一人分饰了同一家族的八位不同成员,他们有男有女,年龄跨度长达60年。恰恰是因为吉尼斯的平平无奇,才让他可以塑造任何人。在《仁心与冠冕》里,他的角色有的妄自尊大,有的愚笨可笑,有的无足轻重,但有的也算和蔼友善。(“我很欣慰,”片中的主人公在谈及他的雇主——银行家阿斯科内时说道,“他待我那么好,我终于不必除掉他了。”)

《仁心与冠冕》拉开了一批经典“伊灵喜剧”的序幕,随其而来的电影有《薰衣草山的暴徒》《白衣男子》(均上映于1951年)以及《贼博士》(1955)。在《贼博士》里,一个可爱的小老太太以为她的新房客们都是音乐家,其实他们都是恶棍,而他们的乐曲排练充满了谐趣。2002年8月,当我在伦敦的时候,所有的这些伊灵喜剧都获得了重映。大银幕突出了黑白摄影的质感,《仁心与冠冕》的摄影似乎部分借鉴了《公民凯恩》,后者也是采用了倒叙和旁白的手法。

《仁心与冠冕》的开头为我们展现了由丹尼斯•普莱斯扮演的路易•马齐尼,一个试图靠逐个谋杀爵位继承人而上位的新晋公爵。就在他被绞死前的最后一天晚上,路易写下了自己的回忆录,跟随着他的朗读,我们回溯了他的人生。我们得知路易的母亲原是查尔方特公爵的女儿,当她和一个意大利男高音私奔后,她的家族——阿斯科内家族便和她断绝了关系。路易出生的那天,他的男高音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试图与家族修好,却遭冷漠拒绝。于是,母子二人便沦落到过上了寒酸而又要装体面的苦日子。不过,母亲对路易或能继承公爵爵位这事始终抱有希望(阿斯科内家族的爵位传男也传女)。母亲去世后,阿斯科内家族不许她葬于家族墓地,路易只能将母亲下葬到“可怕的乡下墓地”,他发誓要向阿斯科内家族报仇。

路易把家族的族谱贴在了母亲的一幅画的背后,画上描绘的是阿斯科内家族的宅邸,母亲曾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少女时光。每当家族有人死去,路易就会把那个人的名字从族谱上划掉。“一场幸运的白喉传染病”替路易排除了一个竞争对手,但其他的一些对手他就得亲自下手解决了。他花了六便士去参观了一趟家族城堡,悲伤地说:“要想干净利索地干掉那些你厌恶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普莱斯饰演的杀人犯无可挑剔:举止优雅、谈吐得体、深谙说话做事之道,这让他得以在家族银行里谋得一份差事,而他的那位银行家舅舅对他表现出了同情。舅舅以及阿斯科内家族的所有其他成员都是由吉尼斯扮演的(这份名单包括了公爵、银行家、牧师、将军、海军将官、年轻的阿斯科内•德•阿斯科内、年轻的亨利以及阿加莎•德•阿斯科内女爵)。有意思的是,尽管这些人物都很明显系出同宗,但是却不太容易从他们身上看出吉尼斯的影子,除非我们看的时候坚持想着这些人就是吉尼斯。为了帮助吉尼斯达到“分身”效果,导演罗伯特•哈默用到了一个技法。他在拍吉尼斯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取远景和中景,基本不拍特写,如此一来就免得观众去仔细辨别了。

吉尼斯演起阿斯科内家族的那些成员,不论高矮、弯腰驼背、还是老少男女,主要都是通过肢体语言和一些假发或胡须。在大部分场景里,焦点总是落在了年轻的路易身上,这么处理也许是管用的。不管怎样,不让一人分饰八角的吉尼斯喧宾夺主,这很重要,毕竟这不是关于他的电影。

路易在片中所用的谋杀手段呼应了乔治•奥威尔著名散文《英国式谋杀的衰落》(1946)的主旨。在那篇散文中,奥威尔对现代谋杀只用枪就完事了感到失望,他考察了“给了英国公众最多乐趣的谋杀案”,肯定了英国早期谋杀案的精心谋划,发现了毒药是较常用的手段,而一个理想的杀人凶手是个希望提升社会地位或者弄到遗产的中产阶级。

时间背景大约设于1900年的《仁心与冠冕》很好地符合了奥威尔的标准。阿斯科内家族的一名成员是被毒杀的,另一个人是在喝茶的时候被炸死的,还有一个人的船在停泊的时候被路易给解了绳子,结果他连人带船被冲下了瀑布。(这个船上的人当时正与他的情妇周末幽会,路易评论道:“我对这个女士的死感到抱歉,不过一想到她这个周末可能过得连死都不如,我就释然了。”)片中,我最喜欢的谋杀针对的是为妇女争取选举权的德•阿斯科内女爵,她正乘坐热气球在游行,结果被路易一箭射落。路易说道,“我向空中射了一支箭/她就跌落到了伯克利广场的地面。”

在路易荣登爵位的过程中,他还同时与两个女人谈情说爱,一个女人是他所爱的,另一个女人是他所需要的。茜贝拉(琼•格林伍德饰)是路易在母亲去世后寄宿的那户人家的女儿,她虽喜欢路易,却因觉得路易没有前途而嫁给了一个无趣的男人,婚后又不断来找路易。格林伍德的表演很可爱,她有点口齿不清,还有点慵懒和任性。另一个女人伊迪丝(瓦莱丽•霍布森饰)是被路易除掉的一名阿斯科内家族成员的妻子,她在金钱和社会地位方面具备着优势。不循道德的路易虽爱的是茜贝拉,但在伊迪丝身边时就又移情别恋了。

尽管《仁心与冠冕》中有谋杀、算计、背叛和世仇,但片中的回忆录形式却仍透出了冷幽默和一种超然世外的气质,路易刻意地与他所犯下的恶行保持着距离。母亲所遭受的冷遇刺痛了路易,他深信阿斯科内家族是罪有应得的。本片出乎寻常地依赖于旁白叙事,显得客观而不张扬,这与片中那些耸人听闻的谋杀大相径庭,而这种差别又让电影变得更加有趣。谋杀,正如路易所展现的那样,也是可以非常轻松愉悦的,只要故事围绕的是反派的怪诞不经,而不是犯罪行为本身那些令人不适的细节,想必奥威尔也会认同这一点。

注:电影的片名出自丁尼生的一句诗,他的建议是路易本该听从的:“仁心贵于冠冕,信念胜于血统。”

译注:此处及随后的几个人名对应的电影分别为:

(1)《克伦威尔》(1970),片中金尼斯饰演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领袖、政治家、军事家奥利弗•克伦威尔。

(2)《掘泥工人》(1950),片中金尼斯饰演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

(3)《布朗神父》(1954),片中金尼斯扮演同名主角,该角色是英国作家G.K.切斯特顿笔下的著名侦探。

(4)《圣诞欢歌》(1970),片中金尼斯饰演同名主角,该角色是狄更斯小说《圣诞颂歌》中的著名吝啬鬼。

(5)《希特勒的最后十日》(1973),片中金尼斯饰演了纳粹元首。

 4 ) 关于《仁心与冠冕》

    欣赏一部列入典籍的老电影有时是需要勇气的,毕竟时代变了,人的品味也不尽相同。对于我们习惯了方法派的一代,表现派的艺术形式有时会略显夸张,而老式电影相对单一的布景、狭窄的镜头以及依靠音乐和对话撑起的情节使其看上去好似搬上银幕的舞台剧。
    然而这部种草很久的《仁心与冠冕》还是带给我惊喜。很简单的故事,却极具欣赏性。开头以监狱牧师和苏格兰场警官视角切入的设计非常巧妙,随后以回忆录形式引出的故事也吊足了观众胃口。虽然影片名称借用丁尼生的诗句“仁心胜于冠冕,信念胜于血统”,极具讽刺意味,但是影片的主题与其说是关乎道德选择,不去说是关乎阶级。主人公路易的母亲本是贵族后代,因嫁给一位意大利乐师而被逐出家门,即使在乐师死后其在家族中的地位也得不到承认。按说母亲为追求爱情不惜下嫁本是蔑视阶级差异的勇敢举动,但是她日后心心念念的公爵爵位却无声地强调了阶级的重要性。从母亲的话语中,可以看出“get a job”, “go into trade”, 和“have a career”之间有着多么不同的阶级含义。即使是在同样的中产阶级群体当中,也同样存在着等级分明的高下之别,因此与路易青梅竹马的茜贝拉宁愿嫁给自己一点也不喜欢的上层中产阶级职员莱昂诺也不愿嫁给身为下层中产阶级职员的路易。面对茜贝拉的拒绝,路易明白了爱情与道德的劝说是毫无用处的,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一顶阶级的冠冕。
    英国人似乎对贵族头衔格外看重。路易一路向上爬的过程中其实早已取得了足够的财富和声名,杀死第一位公爵继承人后获得的银行职员岗位已足够让茜贝拉后悔自己的决定,但是他仍旧要铤而走险,除掉全部八位公爵继承人,直到他自己成为公爵才罢休。然而贵族生活究竟哪里值得羡慕?显然,在影片背景设定的爱德华时代,贵族已是明日黄花。几个公爵爵位继承人大多老朽不堪,死守早已过时的荣誉,喋喋不休地讲述过去的丰功伟业。唯一比较令人心疼的亨利自从婚后被禁止去俱乐部饮酒消遣之后便无所事事,直到一心沉溺于摄影的爱好难以自拔。即便是老公爵本人,生活似乎也并不愉快。虽然拥有着城堡和大片领地,却要设置陷阱预防盗猎者,自己的私人宅邸每周也要供人参观,就连结婚生子也成为了沉重的负担。相比之下,下层中产阶级出身的路易则显示出无穷的活力,不仅在职场上一路高升顺风顺水,而且花样翻新地设计出一场场谋杀,将几个公爵爵位继承人玩弄于股掌。当他最后终于大功告成,被加冕为公爵之时,却接到苏格兰场的传唤。路易以为自己罪行败露,没想到却是被茜贝拉摆了一道——一个杀了八个人却逍遥法外的家伙却因为一桩与自己毫不相关的谋杀案遭人栽赃,差点因此掉了脑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片或许可以被视作是以轻喜剧的形式表现的一场阶级斗争。路易从成年开始就不断试图向碾压他的阶层证明自己,为此与德斯科特家族和茜贝拉所代表的上层中产阶级周旋。而当他自己的地位凌驾于茜贝拉之上,也遭到了茜贝拉的有力反击,使得所有的矛盾最终集中在了两个中产阶级人物身上,成了中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而那些德斯科特贵族们则或单纯或呆板,完全成了两个中产阶级手中的玩物。尽管如此,那些因逐利而极具创造力和破坏力的活力四射的中产阶级却偏偏向往贵族那种表面光鲜缺乏活力的生活。影片的一款海报在介绍演职人员时特地在亚力克•基尼斯的名字之前加上了“Sir”的头衔,这大概是中产阶级骨子里挥之不去的“self-hatred”罢。

 5 ) 亲,你准备好忏悔了吗?

[仁心与冠冕]
       这是冷酷绝情的复仇故事,主人公这个被族人唾弃,几乎被驱逐出家谱的准公爵,人品大喷发,运气好到爆,居然一再得手,成功不留丝毫痕迹的消灭其他多位竞争对手,另自己成为唯一候选人。就在男主如愿被封为十世公爵,初尝冠冕的辉煌滋味时,苏格兰场的同志出现了,使剧情急转直下。你似乎会当真,男主诚心忏悔,对话仁心的画面就将出现在下一场景。but,故事里还有个娇小美艳让男主又爱又恨因爱生恨的女主。so,导演耍了个手段,抛出一个诱人香艳的交易,峰回路转,男主何去何从?
    这又不是普通的复仇故事,明明火药味十足,却用面具般的一本正经交流,与彬彬有礼的语言撑场面,谁又能拒绝绅士的优雅,谁又能否定贵族的从容。男主一人分饰数角,你能想到吗?所以说,经典就是经典,从来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6 ) 也许是恶人的一点真心?

无他,想记录下Louis对Sibella说的那番话:

“我会说你身上完美结合了一切不完美的特征,我会说你的鼻梁有点太短,你的嘴有点太宽,但你的面容,是一个男人只有在梦中才能窥到的美景;我会说你自负自私、残忍虚伪,我会说你讨人喜爱,

我会说你是Sibella。”

这段电影台词甚至和毛姆《面纱》里的著名句子有些异曲同工。

只不过无论是Sibella还是Louis都是欲望胜于一切的人物,这一点点真心在荣华富贵面前便一文不值了。讽刺的是,算计来算计去,到最后,两人既没有仁心,也没有冠冕。

 短评

4.8 难怪入选英国人最心水的影史TOP 10 ,蔫坏和讽刺都在他们最喜欢的家族继承啊温柔复仇啊什么的故事里了,冷笑话一大把。 唯一正经的警语当然要由prig来讲:“Kind hearts are more than coronets, and simple faith than Norman blood.” 哈哈哈哈哈 (半夜里我也懒得当prig- -)

5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腐国特有的冷面黑色幽默,彬彬有礼中见荒诞,轻轻巧巧间杀人于无形;一人分饰多角,不慎惹上风流债引火烧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编剧很强大,故事一气呵成。

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Kind hearts are more than Coronets, and simple faith than Norman Blood?" Well,失去了尊严和应有的人生去憎恨这种事也是人的天性使然。。。看过之后很久都有做噩梦好伐。。。

11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相对一人饰演六角的亚力克·吉尼斯,我更喜欢主角丹尼斯·普莱斯的表演,非常立体有层次!眼神台词都恰到好处。影片结尾的大反转其实有点刻意,而且对现在观片数量众多的观众而言,一眼即可看破。倒是结束在主角出监狱,看见两个妇人两辆马车处更好,完全是无解的困境!

12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力荐

台词太好笑了,用弓箭射热气球,左右不分的指挥官导致沉船,还有因为家族牧师讲话实在太无趣就先把他杀了[允悲]这些都是傻兮兮可一回想就特别好笑的点,男主的小毒情妇也是亮点,说话表情婊里婊气,和男主般配。片尾卡司表里Alec Guinness爵士一人分饰八角的大括号真是带感~

17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笑死我了!本身是个第一人称叙述的喜剧犯罪故事,并不算太高智商,但台词实在太太太加分了。英国人这种冻死人的幽默感,好莱坞真的是学不来的,男主太毒舌了,跟他杀人的行为比起来简直更伤人好么!基尼斯作为千面人,演8个简直是玩儿。另外女主也是婊气冲天,那个说话的语气哦,服了。。

2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如果我是主角 我最想杀的就是茜贝拉 这女人从头到尾地很恶毒地犯贱 家族里那好摄影的家伙感觉个性挺可爱呢 不该死呀

24分钟前
  • cassidy
  • 还行

这个故事发生在爱德华七世时期。Louis Mazzini 的母亲因与一个意大利歌剧家私奔而遭到D'Ascoynes贵族家族的排斥,在她死后,家族拒绝拒绝将她埋葬在家族墓穴。因此,路易斯开始了他的密谋复仇……开放式结尾

27分钟前
  • Vini_Kazma
  • 还行

传说中的一演八,真给剧组省钱。腐国的幽默真是冷死人,笑点几乎都建立在对别人的讽刺与揶揄上。——He said he wanted to expand his mind.——He has room to do so.

32分钟前
  • 盖博没有胡子
  • 推荐

被深渊凝视的人 也同样在凝视深渊//可以称得上是纯正无比的英式喜剧 荒谬又真实 狡黠又残忍 在道德的教化下往往会认为仁心比冠冕更重要 但从复仇者的心理角度 很难看不到冠冕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冠冕本身而已//以最后的落幅来看 人或许终究是敌不过深渊或是恶魔或是自己的欲念

35分钟前
  • YiQiao
  • 力荐

非常不错,反转到了最后一刻。Alec Guinness一人分饰八角,也算影史一绝了吧。关于结局的刻意一说,我倒觉得那倒挺讽刺。英式幽默很惹人欢心。挺值得一看的电影。

3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被权威评论普遍认为是伊林喜剧最高成就代表和最完美的英国电影之一。亚力克·吉尼斯虽在片中一人分饰八角,却似乎并不在意让观众很快认出那“还”是他。其角塑方式属于多变却浅似,既炫了技又逗你玩,与此片的英式黑色喜剧风格高度契合。所谓秀演技,通常是说那种“角色很出彩而观众看不出是他在演”,因为如果观众总惦着这是在男扮女装,就会忽视表演本身而无法入戏。本片的一饰八角,并不是在秀演技,更无意使观众入戏。相反,甚至更有意突出了“是我是我全都是我”,以达成某种喜剧的间离。但这还不是最有趣的部分:分饰八角之人竟然不是本片第一男主角?!而且你还不能说仅仅剧设使然,实际观影感受而论复仇男主却也名至实归。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669704793/

38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一个假借家族复仇外衣的连环杀手的故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仁心比冠冕更重要”的台词,而这也算是电影的主题之一。整部片子充满了黑色气息,甚至包括结尾为了黑色而黑色的落幕,多少有点不切实际,故意为之的感觉,要知道一个思维缜密的杀手怎么可能在最后一刻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呢,反正我是不信。

39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连环谋杀感觉不到嫉妒和残忍,狡猾而不招人恨,这样的角色终究是极端冷漠的,那颗为母亲“报复”的心也显得很苍白。但不论如何,电影剧作的精巧和演员一人“千面”的高超演技盖过了一切,毕竟虚构了这么多的人物类型和谋杀的方式。喜剧俏皮的风格道出对贵族、司法、迂腐、爱情的讽刺。(CC)据说此片算是“Ealing喜剧”中的异类。先是将十分无趣的原版小说改编得趣味横生。而后老板看剧本里有8起谋杀,险些被停拍。成片出来后,老板仍然眉头紧锁犹豫发行。结果好评如潮后便大呼:“这是Ealing最好的电影”。我看现实尤比“没有特写”的吉尼斯“千面人”更为戏精。

42分钟前
  • 三十
  • 推荐

有品位的人,总在冷却后才吃复仇这道餐

46分钟前
  • ᵕ̈
  • 力荐

一次轻松活泼的杀人故事

47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这部伊灵喜剧看的时候逐渐发现竟然套用的是黑色电影的样式,结局前置、堕落男性、回忆独白、蛇蝎女子……基本上不与喜剧相抵触的黑色类型元素尽数保留。伊灵喜剧对样式与內涵可谓花样百出,回味悠长。最大噱头百变传奇一人分饰八角更是惟妙惟肖。刚看过白衣男子,两位又在本片中再度合作——也不算合作,几无交集。

51分钟前
  • Hiina Kapsas
  • 力荐

剧本太精妙,杀了七八个却因为一个没杀的人被判了死刑,得以释放却将亲手写下的罪证留在狱中,唯一不会被杀的继承人自己惊吓而亡,青梅竹马想得到时得不到,不想要时甩不掉。人生大抵如此。千面吉尼斯,一人饰八角,死过一遍又一遍,一遍一遍皆不同。

56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名字起得真讽刺,仁心与冠冕,母亲为仁心抛弃冠冕,儿子却以母之名丢却仁心追求冠冕。不太理解称之为喜剧。让我想起很多同时代的黑色电影。我觉得这部多少受到了卓别林晚期《凡尔杜先生》的影响。亚利克·基尼斯真是个奇人,我直到片尾字幕才发现他一人分饰八角。可惜剧本逻辑漏洞略多。1819

57分钟前
  • 阿茶
  • 推荐

略带荒诞色彩的英式冷幽默,实属复仇片的异数。“千面人”亚利克·基尼斯分饰涵盖男女老少的八角。虽无暗调高反差布光,剧作却接近黑色电影。和蛇蝎美人初次幽会一段打破了连贯性剪辑,用意不明?大量主观旁白自述,绞刑悬念设得妙。最后15秒画蛇添足感浓烈。| 报复是喜欢吃凉菜的人的最爱。(8.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