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奇幻岛屿

已完结

主演:伊丽莎白二世,大卫·贝克汉姆,丹尼尔·克雷格,罗温·艾金森,J. K. 罗琳,肯尼思·布拉纳

类型:综艺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剧情介绍

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奇幻岛屿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根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将重现一些历史场景,并以“甲壳虫”乐队的老歌“Hey Jude(嘿,裘德)”结束。  7月27日晚上9点,一口欧洲最大的钟将被敲响,奥运开幕式就此开始。钟上刻着莎士比亚名著《暴风雨》中的句子“不必害怕,岛上已满是声音”。  开幕式的主题援引《暴风雨》,被定为“奇妙岛屿”。体育场将被变成英国乡村,演员们将把真实的牛羊带到绿茵茵的草地上,向观众展现一幅田园牧歌的画面。  此后,人们将还原1948年一批移民从西印度群岛乘“帝国疾风号”来到英国开始新生活的场景,以及女性是如何争取选举权的历史。  另外,开幕式还将重现1936年200多名史称“加罗十字军”的来自英格兰东北部的工人徒步到伦敦议会大楼抗议的历史镜头。1936年正值全球经济大萧条,这些人抗议的是贫穷以及高达70%的失业率。  《星期日泰晤士报》称,开幕式导演、曾执导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丹尼·博伊尔的这一做法对于目前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的全球来讲很有象征意义。开幕式演出的一个高潮是悬挂于观众头顶的五个巨大的圆环在烟火中慢慢叠到一起,组成奥运五环的标志,随后发出光芒。  流行音乐的常青树、“甲壳虫”前主唱保罗·麦卡特尼将用一首“Hey Jude”结束整晚的演出,届时现场6万名观众将和他一起合唱,告诉人们要让世界“变得更好”。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时长为3小时,耗资27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69亿元)。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100多位国家元首将出席开幕式,10亿名电视观众将观看直播。花花公子2001浮生大北方第四季二十岁哥斯拉大战金刚京剧搜孤救孤寒蝉鸣泣之时·煌谎言之底还留下什么泰若星球国语极道兵器恐怖屋汉诺瓦街要钱不要命Jimmy~二货般的真实故事~雪山泪蜘蛛侠2绑架丁丁当你的荒野求生大哥大姐没出息 第三季鹿枫堂四色日和真人版昆塔:盒子总动员无限生机加布里埃尔200554激情俱乐部异怪少年间谍 第三季期待恋爱男子汉之心海盗夺金冠鸟类学家变蝇人的诅咒老大靠边闪2帝锦唐伯虎点秋香2之四大才子墨攻流言第一季少年歌行 风花雪月篇黑枪走火喜欢我苦甜曼哈顿第一季精神错乱2018泡泡男孩

 长篇影评

 1 ) 不要怕,这岛上充满了各种天然呆自黑帝

整个开幕式一开始还是很惊艳的,我一直都很喜欢的赞美诗Jerusalem以及英国的田园风光,和谐美好。接着莎翁的《暴风雨》打破了田园的宁静。但至此一切都还好,我仍旧很期待后面的表演。我对英国文化还是很崇敬的,虽不如我们有数千年的积淀以及多个时期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辉煌,但也深刻的影响了现代社会,几乎每个现代国家都或多或少被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影响到。

但是从树被拔起工人出现我就开始有不好的预感。当看到一群人拿着篱笆出现的时候,脑子里立刻就是“卧槽你们不至于吧!”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以及城市化的发端,没错!意义深刻,没错!但是圈地运动还能让人想到,贵族、强制拆迁、垄断、饥饿、贫穷等等,英格兰人你们是要恶心人家爱尔兰人么!当初逼走多少爱尔兰人饿死多少爱尔兰人啊!

然后烟囱平地而起。好吧好吧,我知道你们是想表现维多利亚时期的工业发达。但是你们明明可以用很多其他的方式展示,为毛要用烟囱??!!觉得“我们腐国的空气污染曾是世界上最最严重的!”或者“那时候我们的城市可不是一般的脏哦!”很自豪么??腐国人你们确定不是在展示黑历史么…………

接着我又傻了。一群举着VOTE FOR WOMEN的女权运动者出现了……我已经完全一副(*´Д`)的样子了…………腐国人你们是自黑天然呆吧!!!!Suffragette的确是英国历史上很重要的女权运动,但是!!!这运动之所以兴起不仅仅是因为女性的选举权,最早是因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社会地位与角色(几乎是男人的附属物,一个家庭若是男人死了,寡妇只能去当妓女维持生活啊!)就算不说这些,难道不是有压迫才有反抗么?你们看看suffragette运动有多激进,就知道当初女性被压迫有多很了。先不说英国的选举权演变本身就是一部黑历史,单单就女性选举权来说腐国人你们真的不怕在场别国观众嘲笑么……总结一下基本上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分啦什么的都是可以嘲笑的,就连俄罗斯也比你们早…………你们还一副骄傲脸真的很欠打。顺便一提,世界上第一个把主张女权的妇女关进监狱的就是大不列颠呢!真是对你们绝望了……

然后战争缅怀什么的我不多做评价,英国二战的确不容易,但一战就呵呵呵呵了。

对,我得吐槽一下那些敲鼓的,你们是瞧不起苏格兰么!为毛没有裙子和风笛。记得看BBC版2008开幕式时,解说的确是嘲笑了苏格兰的风笛(当时被请来在运动员入场时演奏)。

然后是“指环王”也不多说。

女王那段视频的确挺好,英国人在电影上还是没得说的。(女王家的管家个头真高呀!(⊙ˍ⊙)

NHS槽点太多,我实在是不想说什么,后面的童话部分,先不说那些梦魇真会让人做噩梦,那个伏地魔也让人郁卒啊,最后那个睡着的大头瘪娃娃!!!妈蛋吓死我了!

憨豆部分很赞。但是你们不要广告植入好么!!!多缺那点儿钱啊!!!!

然后mini cooper也来了(多少广告费啊亲?

再接着电话月抛部分我就不多说,但是我真的很在意腐国人把oasis,radiohead,coldplay当死的!!!!哦,还有整场貌似就放了一句阿呆,在某个国家入场时,然后立即被切换到stayin alive了…………

我也不多罗嗦了,整个开幕式演出大体分为三部分:Part I 腐国黑历史;Part II 文化自黑;Part III Party与演唱会的结合体。

对腐国人绝望了。

======================

我真的不是黑腐国!我是脑残粉!但是腐国自黑的趋势谁也挡不住啊!

 2 ) The future of Britain

this quite is a very important show to show us about the recently 200 years’ British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ourse every region’s people feel proud with their own culture.

It is not so much difficult to find that during this show there are a lot of dance—dance by different people, for example some nurses, the nurses' dance is not so much good organized but they are really happy, this may i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things.

The British has trough at least twi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s, this quite have already changed the environment in the Britain, even in nowadays the British still very proud for their natural views, but I have to ask a question to it: how long could it maintain its so much high position(as a island country)?

 3 ) 人家是欢乐,我们是严肃。

        记得爱情公寓有这一桥段说的是曾小贤在主持你的月亮我的心时有观众要曾小贤解释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最后八分钟,贝克汉姆大脚开了个球有什么意义?曾小贤说,贝克汉姆开这个球的意义是在说你们北京奥运会开得那么牛逼,那我们伦敦奥运会还开个球呀......
       当然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没啥好看的尽看到中国制造了伦敦奥运华丽丽开幕了,正所谓上帝创造了世界,剩下的,都是由中国制造。
    如果说张艺谋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向世界倾销中国古代文化史,博伊尔则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英国从工业革命开始的现当代史:天籁唱诗班,田园风光,工业革命,博伊尔的电影剪辑般的解构写实主义风格开幕……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007邦德空降伦敦碗,英国人可以拿女王陛下开玩笑,万人迷小贝成了奥运会火炬快递员也是情理之中的,最后点燃圣火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也契合了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主题,不管你是爵士还是名宿都歇了吧……还好那个点火还是相当惊艳的。

不过我还比较喜欢李大爷点火时那为了新中国前进的那段
  那个五环对,说回来了还真有点我国大跃进年代大炼钢铁大跃进的感觉........威武了
    憨豆先生你肿么了?或许是我们不懂英国人的幽默,如此严肃的场合憨豆先生却来伦敦交响乐团搅局……别闹了憨豆先生!全世界都欢乐了这会儿.....
    英国人打出了拳王阿里这张温情牌?当昔日的王者颤颤微微的出现在人们目前时候,内牛满面啊我……
    体制,英国人把自己引以为豪的全民免费医保NHS作为表演元素代入奥运会中,天朝你敢吗?天朝你有吗?

 不过开幕式的细节很让人感动的,说镜头给了火炬入场夹道鼓掌的是建设者们,镜头向他们致敬,多人性化啊!要是在天朝,这些被人唤做民工和施工队长简称包工头的人群呢?会让他们出来吗?我们也只看到了那些下雨天那些夹道欢迎领导的小学生吧......
    摇滚吧!伦敦。英伦摇滚把演唱会开到奥运会来着,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大型团体操的话,这次伦敦奥运开幕式就是一个新老歌曲大联唱的中型演唱会!!!

    苏格兰风笛少了,苏格兰裙子没穿,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MINI Cooper也开了进来,你丫的出了多少赞助费.....

   作为骨灰级的指环王粉你能看到这回一定是复制了指环王的场景....

   那些各种电影剪辑的吻啊,怎么不见凯特王妃的世纪之吻呢?


所以说人家是欢乐,我们是严肃。

 4 ) 沉重的我们,可爱的伦敦

    1978年,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大陆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30年后,2008年,狂奔了30年后,中国的成就与地位让全世界看到,全世界似乎都看到,我们崛起了。

然而,2008年同样也并非顺利的一年,汶川地震带给了人们无比的伤痛,火炬传播的风波击打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面对汶川地震,温家宝沉重得道出“多难兴邦”。
从“多难”的角度看,中国近代以来丧失了持续几千年的文化自信,在时间轴中中国又走了许多弯路。2008年,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1908年“那个中国何时派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的期望成为事实。当时间走到2008,中国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把2008年的奥运会赌上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办最好的奥运会的心态。要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奥运会(世博会亦如此)。

我们需要让全世界展现我们自己,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力量、中国的崛起!所以做大场面出色的张艺谋导演拥有了一个巨大的发挥空间,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是恢弘的叙事,几千人被组织起来参加表演,气势、自信、恢弘被充分展现,带给国人的是无比的激动。这带给张艺谋导演的也是无比的赞誉与声望(后毁于《三枪》),同样的,中国的声望也在全世界达到新的高度(后毁于毒奶粉事件)。2008,展现的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恢弘的场景,要让全世界看到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以及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
因此,2008北京的叙事无暇去顾及日常的时尚与生活层面。童话、医疗、电影、音乐、信息时代互联网,这一切展现都把生活的亲切与关怀、英国的文化充分展现。2012的伦敦让憨豆先生在台上搞笑,2008的北京则不会有这样选择,或者说这样的事情根本构不成选项。相反,我们把很多事情都上升到了沉重的宏大层面。运动要和民族自豪感联系在一起,“女排精神”这个词汇就是这么出来的,运动本身的快乐在国人这里已经被放到第二位去了,“你是中国人,你出国代表的是中国”这样的话语出于同样的逻辑。沉重是这个时代的中国,也是中国人所承担的。

同样的是,2008的北京也没有2012伦敦所拥有的那份悠闲与放松。我们一定要办最好的奥运会,所以中国会找2008位士兵去参见演出,军人的纪律与荣誉、完成任务,向全国人民交代;我们没有英国人那种悠闲,童话与医疗那个部分的展现,孩子们、医生护士们都不是演员,是现实生活中的医生护士,但他们一样可以站在这个舞台上,而策划者也给予了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向观众鞠躬、谢幕,人性之美带给我强烈的感动,而我们绝无这份悠闲与快乐。
如果说他们享受其中,我们则堵上一切必须去证明自己。

从这个视角上看,2012的伦敦选择生活叙事也是十分明智的。如果要做宏大叙事,没有2008北京的那种条件(人数条件与组织条件),也没有那份沉重的心态。生活叙事反而在突显文化与生活之中感染了我们,把奥运会的和平精神传递给了我们,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可爱的伦敦、文化的伦敦、温暖人心的伦敦。

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就站上世界强国的位置,有这份悠闲与信息是可以理解的。站在这个时间点的中国,和英国人比没有那份悠闲,和古代中国相比,亦不复有那份安宁、从容与自信,体现出的却是布尔乔亚的那份生机勃勃与浮躁。
仔细想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期待一个能告别沉重的中国。

 5 )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考古贴

(7月27号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奥运会开幕式。爸妈不通英文,我自然要担当‘同传’的工作。可是英国导演Danny Boyle 弄的开幕式非常英国,我虽然旅居英国十年有多,可对英国流行音乐不甚了解,犹如雾里开花,说不出优劣何在。于是,看了3遍录像,查了一些资料,给自己补补课。非专业非权威,必有谬误遗漏,请指教海涵。)

我以音乐为线,来解读伦敦开幕式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想在世人面前展示什么;换句话说,英国人想要“卖”什么。然后, 你来告诉我,你是否接受他们的宣传大片。

1 “I Still Believe”/ 我依然相信

站在绿草萋萋的山坡上,穿了一家松松垮垮格子衬衫的Frank Turner手挥吉他,脚跺拍子,唱了开幕式的第一首歌 “I Still Believe”。

他唱到, ‘我依然相信圣人...我依然相信那可以建起庙堂并把它摧毁的声音...我依然相信吉他,乐鼓和绝望的诗篇都有存在的必要...我依然相信每一人无论成功失败都能找到一首歌...请记住我们不是在拯救生命,我们在拯救灵魂...’

他的歌声飘扬,山坡下一片田园风光,炊烟袅袅,人民或耕作,或嬉戏。这是农耕社会的英国。

按中国的标准,Frank Turner 绝对是一个“80后富二代”:爸是银行投资客,妈是小学校长。他和他爸都是伊顿公学出来的。他拿了伊顿的奖学金,和威廉王子做过同学,大学在LSE读的历史。已经获得2010年的 Karrang 奖 和2011年的AIM音乐奖(最佳现场和最努力音乐人)。

我觉得,这首歌为整个开幕式定下了基调:乡村和摇滚。英国从一个农耕社会转身为一个依靠工业科技“新”文化的发达国家。英国是一个田园和摇滚共存的国度,乡村是英国人的根,摇滚是英国人的魂。英国人的追求自由,尊崇想象力,和自我反思的特质在60年代起的摇滚音乐中尽情抒怀。

2.“Four Nation Choirs”

接下来是童声合唱的‘四国联唱“, 包括,苏格兰的 “Flower of Scotland” ,北爱尔兰的 “Danny Boy”(曲调是我钟爱的‘伦敦德里小调” /Londonderry Air),威尔士的“Bread of Heaven”,和“耶路撒冷”。

3。 “Nimrod”

在伦敦交响乐团的“Nimrod” 声中,田园英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女士们撑着小阳伞走来,风吹草低见牛羊,儿童们在五月花柱下跳起了舞蹈。

根据宗教故事, Nimrod 是建造Babel 塔的领袖,他是诺亚的孙子。而这首曲子来自爱德华·威廉·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

4. “Pandemonium”

装扮成发明家布鲁诺的英国著名舞台剧演员肯尼斯-布拉纳朗诵了莎士比亚名剧《暴风雨》节选台词:“Be not afeard. The isle is full of noises”。工业革命的暴风雨来了,美好安逸的田园如那棵大橡树被连根拔起,烟囱在烟霾中升起,工人们的脸是黑的,舞蹈动作机械呆板,而绅士打扮的工程师们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有人说,英国人是自爆其丑;也有人说,这反映了英国人对那段历史的反思。我爸说,这是给中国人看的。

这时的音乐名为“Pandemonium”,出自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是‘地狱’的意思。现在这个词是“混乱,灾难” 的代名词。

值得一提的是,领衔的打击乐手Evelyn Glennie是一个(苏格兰)艾伯丁的音乐家。她11岁起耳聋,可是能用身体感受音乐,还喜欢光脚表演。她现在是顶级打击乐手,已获得18个大学的名誉博士。音乐的前半段可能受张艺谋08年集体鼓的灵感。强有力的打击乐烘托出工业革命的诱惑,危险,未知和巨大冲击力。

钢铸的五环腾空而起,火光四射。这肯定是开幕式的亮点之一。

接下来音乐渐趋轻灵。不同的人群入场,有拉大旗的女权主义者,两次世界大战的士兵,南亚移民,加勒比海的移民。影射自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所经历的变迁。

5. ‘皇家焰火'和 ‘天佑女王’。

在‘皇家焰火’的轻快乐曲中,007 来到了白金汉宫。
女王的出场很戏剧化,是英国式的聪明幽默 (witty)。 女王成了年龄最大的邦女郎,也让皇室的形象更加亲民。这是英国人最津津乐道的一个细节。

没有光鲜的服装,俊美划一的外貌,可是这些残障儿童合唱的‘天佑女王’可以让人落泪。

6. “Tubular Bells” 和 “In Dulci Jubilo”

现场先组成了英文单词GOSH,这既有赞叹的意思,同时也是伦敦著名的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的缩写 。英国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建立于1944年。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演出的舞蹈演员均不是专业演员,他们来自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机构,其中还有600名来自伦敦各医院的护士。

在台上伴奏的歌手叫 Mike Oldfield 。这位传奇式的英格兰乐手,会至少14种乐器,还会开飞机。他最出名的专辑是1973年发行的Tubular Bells (当时他才19岁) 和 1975 年的In Dulci Jubilo。他虽然在英国成名,却厌倦了逐渐成为‘奶妈政权/nanny state’的英国社会,移居Bahamas。(我在每日邮报上看到一篇他的专访,很有意思。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

在Mike的“In Dulci Jubilo”音乐声中,灯光渐暗,护士们为孩子们盖好被子;弯月一轮,小朋友躲在被子里看书,这时J K Rowling 读了一段 ‘Peter Pan’ 的话。这个环节是彰显英国在儿童文学方面的成就。各种邪恶势力出现了(如,伏地魔),危难之时,许多 Marry Poppins 撑着黑伞从天而降,就像在音乐剧和电影里一样,为孩子们赶走了恶魔。

7. “Chariots of Fire”

憨豆先生穿越在伦敦交响乐团,和电影‘我的战车’的山寨版之间。“Chariots of Fire” 是1981年发行的英国电影,根据真人真事,讲述了两个运动员如何战胜自我和偏见,参加1924年奥运会的故事。此片获得4个奥斯卡奖项,包括最佳影片。

这是我家儿子最喜欢的乐曲,所以我多做了一点功课,挖出多一点背景细节。比如,这部电影的名字来于William Blake的诗句 ‘”Bring me my chariot of fire,” 也因为被改编为圣歌‘耶路撒冷’而耳熟能详。
8. “Frankie and June say Thanks Tim”

Tim 指的是Tim Berners-Lee, 也就是万维网之父 (world wide web)。而Frankie and June 是一对普通年青人,在舞台上通过一部手机的失而复得,相遇相爱。

这个单元的开题很大,可着眼点很小。女主人开着红色的迷你车回家,儿子埋头玩手机。一栋房子,一户普通的英国人家,一个典型的星期六晚上。

这栋房子又象一个魔盒,外墙上不停闪现英国的著名电影(如,Gregory’s Girl , Four Weddings, Trainspotting)和60 年代起的英国流行音乐MTV ,摇滚,朋克,说唱,重金属,样样没有落下。至少包括以下歌曲:
OMD, ‘Enola Gay’
The Jam, ‘Going Underground’
The Rolling Stones, ‘(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
The Beatles, ‘She Loves You’
Millie Small, ‘My Boy Lollipop’
Led Zeppelin, ‘Trampled Under Foot’
The Specials, ‘A Message To You Rudy’
David Bowie, ‘Starman’
Queen, ‘Bohemian Rhapsody’
Eric Clapton, ‘Wonderful Tonight’
Sex Pistols, ‘Pretty Vacant’
New Order, ‘Blue Monday’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 ‘Relax’
Soul II Soul, ‘Back To Life’
Happy Mondays, ‘Step On’
Eurythmics, ‘Sweet Dreams Are Made Of This’
The Prodigy, ‘Firestarter’
Blur, ‘Song 2′
Underworld, ‘Born Slippy’
Dizzee Rascal, ‘Bonkers’
Amy Winehouse, ‘Valerie’
Muse, ‘Uprising’
Tinie Tempah, ‘Pass Out’
David Holmes, ‘I Heard Wonders’
这节大串烧(Remix)尽情显摆英国流行乐坛的丰硕成果。英国流行乐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给英国创造了无穷外汇。在过去40 年中,知名的乐团歌手,层出不穷。

在现场演出的那个唱 ‘Bonkers’的说唱乐手叫Dizzee Rascal, 他是地道的东伦敦人,祖籍非洲加纳。从小是个‘坏孩子’,但并不防碍他成为明星。

还有一首歌叫“Nimma Nimma”, 是印度音乐家 Rahman 的作品。他曾经因为‘维多利亚女王2:黄金时代’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作曲而获得两个小金人。你可以解读这是 印度文化在英国社会的地位; 你也可以说导演“走后门”,帮衬自己的同事。

现场的房子缓缓升起,出现万维网之父Tim Berners-Lee在电脑荧屏前忙碌。有没有注意到,现场座位上的灯光显示出 “This Is For Everybody!”

这个环节的信息量太大了,电影,音乐,舞台从不同层面试图唤醒观众的记忆,是让你‘躺着也中枪‘ 的良苦用心。当然你也可以说,太乱了,绝对是一场为英国电影和流行音乐的强行市场公关。

9. “Abide With Me”
荧屏上出现了在2007年伦敦大爆炸中死者的照片。评论员说,‘纪念那些今晚不能在这里的家人朋友’。在Emeli Sandé 轻灵悠远的歌声中,一群舞者在桔黄的灯光中出现。两者相得益彰,感人心扉。在舞蹈结尾, 一群舞者托起了代表希望的小男孩。

歌手Emeli Sandé是津巴布韦裔音乐人,她曾经是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学生。她说,要是哪天她在音乐圈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回头。而编舞者Akram Khan,祖籍孟加拉国。( “Abide With Me” 歌词如下)

Abide with me; fast falls the eventide;
the darkness deepens; Lord, with me abide.
When other helpers fail and comforts flee,
Help of the helpless, O abide with me.
Swift to its close ebbs out life’s little day;
earth’s joys grow dim; its glories pass away;
change and decay in all around I see;
O thou who changest not, abide with me.
I need thy presence every passing hour.
What but thy grace can foil the tempter’s power?
Who, like thyself, my guide and stay can be?
Through cloud and sunshine, Lord, abide with me.
I fear no foe, with thee at hand to bless;
ills have no weight, and tears not bitterness.
Where is death’s sting? Where, grave, thy victory?
I triumph still, if thou abide with me.
Hold thou thy cross before my closing eyes;
shine through the gloom and point me to the skies.
Heaven’s morning breaks, and earth’s vain shadows flee;
in life, in death, O Lord, abide with me.

10. “I Bet You Look Good On The Dance floor”
运动员入场之后,“北极猴子” 激情四溢的“I Bet You Look Good On The Dance floor” 和焰火灯光制造出一幅狂欢的场景。对呀,运动场不就是舞台吗?大家要尽情舞动,更高,更强,更high.

Arctic Monkeys 来自谢菲尔德,他们是一支通过互联网而出名的indie rock乐队。

11.“Come Together”
在蓝色的灯光中,“北极猴子” 又唱起了甲壳虫乐队的‘“Come Together”。他们的舞台下飞出白色翅膀的大鸟(他们说,是鸽子),一只又一只,绕这跑道盘旋,有一只甚至飞上了半空。我一度以为他就是要去点燃圣火了(受北京2008开幕式影响太深)。但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片段,迷离神秘,歌词也非常应景。‘You know me/你知道我,I know you/我知道你, we come together/我们一起来。。。。I only want to be free/我只要自由’。

12.“Caliban’s Dream”
这是在圣火点燃即将之前。乐队是Underworld , 还有 Dockhead Choir, Dame Evelyn Glennie, Only Men Aloud, Elizabeth Roberts, Esme Smith & Alex Trimble。

13. ‘Eclipse’
圣火点燃之后,火树银花不夜天,陪衬大荧屏上运动员光辉事迹的音乐来自Pink Floyd。“一切就在这里,一切都已过去”。

14. ‘Hey Jude’
大名鼎鼎的保尔出场了,唱的是温情脉脉的 ‘嗨,朱德’。关于这首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保尔写给约翰列侬的儿子 (Julian), 安慰当时因为父母离婚而郁郁寡欢的小男孩。另一种是约翰列侬的说法,他认为保尔写给他的。保尔到现在都没有正式说明写歌的初衷。其实,保尔老矣,唱得真不怎么样。有英国人在推特上说, ’老保尔,洗洗睡吧’!

如果,约翰列侬还在,他一定会唱 ‘Imagine’ 吧,小女子我窃以为更适合这个开幕式。

导演 Danny Boyle 以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的功力来烹饪这个近4个小时的开幕式大餐,他用音乐,荧屏,现场,灯光来讲故事,讲一个英国社会变迁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没有主角,每个出场人的都有自己的情节,充斥着英国式的细节。细节里闪烁着智慧的幽默,自我反省,和创造力。这个故事试图向世人标榜英国的先进文化:工业科技,免费医疗,儿童文学,现代电影和流行音乐。他的关键词是多元文化,关怀弱者,和寄希望于青年人。

开幕式后听广播,有一个英国人这样评论开幕式,“这是一个非常英国的开幕式。作为一个民族,我们时刻在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做什么?”

是的, 我们老祖宗也说过,”吾当三省吾身“,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 are not THAT different!?

 6 ) 第30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观感:无与伦比地尊重产业工人和女王

第30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观感:
无与伦比地尊重产业工人和女王
 
李语然
 
    北京又一场大雨导致飞机晚点3个小时,爸爸开车接我回家的时候说,到这个点了,就直接看奥运会开幕式吧。由丹尼·博伊尔执导的开幕式主题:人人参与。这让满身疲惫的我,立刻抖擞精神,以十二分心力关注——这场足以应该载入人类文明史的视听盛宴。当204个代表团带来的铜花瓣组成的圣火熊熊燃烧,伦敦碗上空34000米高空漂浮着奥运五环的时候,这场确定无疑是无与伦比地尊重产业工人和女王的现场盛会,也轻松欢愉告捷了。
“不必担心,这岛上众声喧哗”,莎士比亚这么说,这句话也镌刻在了奥运会开幕式里。笔者觉得,用世界最好的车系特征可以形容这场开幕式——这车系特征是中国车友长期总结出来的。可以说,中国已经从自行车王国变成为小汽车大国,享尽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可谓世界小汽车品牌博物馆,这里权且以四大车系特征用作比喻吧:
 
德系车特征——安全
    德系车做工精湛,车体重,车灯开一宿电瓶也烧不坏,车友们认为千万别和德系车相撞,不然倒霉的一定是对方,可谓安全第一。4年前刘岩彩排时受伤导致高位截瘫,成为上届奥运会开幕式前的遗憾和阴影。饕餮盛宴的背后付出了血泪的代价。李宁点火时环绕鸟巢一圈虽然惊艳,但也让观众揪心,担忧他的安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完全是戏剧表演为内容,电影镜头为穿插的形式,绝对不会动用人生命本身作为节目精彩的本钱。我们始终能轻松愉悦的享受每一场戏,每一个细节。给每一代人以尊重,绝大多数演员是劳动者本身,让人回归到人本身,抓住亮点,力所能及,彰显激励一代人的奥运口号。一部好的作品,即便是细节,也会表达他的主题。田园风光被高耸的烟囱取代,象征着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在回顾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进程时,不光有骄傲,也有反思。著名演员布拉纳朗诵莎士比亚著名戏剧《暴风雨》经典选段,描述英国在工业化进程后恢复的过程。失去土地的底层劳动者为了自己的权利而奋斗,也有努力争取参政权而抗争的妇女。
 
美系车特征——大气
    美系车费油,不过体形粗犷,在车友们眼中大气十足。多一种艺术,就多一种美。伦敦交响乐团会演奏奥斯卡经典音乐电影《火的战车》的主题曲,由英国著名指挥家拉斐尔指挥,而演奏电子琴的是给全世界带来无限欢乐的憨豆先生。盛大的摇滚狂欢开始了,英国流行音乐史上的知名歌手几乎全部囊括,甲壳虫、滚石、皇后各个露脸,朋克、电子、说唱无一遗漏。现场的大屏幕回顾了这次伦敦奥运会火炬从采集到传递过程,从雅典到伦敦。贝克汉姆驾驶一艘快艇从泰晤士河出发,向“伦敦碗”进发。桑迪演唱《与主同行》之后,各国运动员开始入场。贝克汉姆乘着一艘快艇沿着泰晤士河将奥运火炬带进伦敦碗。体育场内,7名年轻人点燃7支火炬,交到7位英国体坛名宿的手中。随后,7名年轻人又接过火炬,象征“激励一代人”的主题。7名年轻人走到一个巨大的铜铸的花朵前,点燃了204个铜花瓣。花瓣树立起来,汇成了本届奥运会的主火炬塔。英国人以极富象征意义的方式点燃主火炬。保罗·麦卡特尼用一首《Hey Jude》结束整晚的演出,6万名观众和他一起合唱现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Jude是约翰·列侬儿子的爱称,是为他父亲离婚后安慰他的心灵而作,有普遍感染人、感动人的力量。
 
法系车特征——时尚
    法系车和他的艺术一样,时尚气息浓厚,时尚引领风潮。007出现在白金汉宫,他的新任务是用直升机护送女王前往奥运会开幕式现场。这是英国女王首次“触电”,她在影片中扮演了自己。女王的宠物竟然也占了一个特写镜头。大屏幕中,直升机从白金汉宫出发,穿越伦敦塔桥,来到“伦敦碗”的上空。“女王”一跃而下!当然了,这是影片的虚实结合。画面切换到开幕式现场,真正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进入体育场内。随着手语儿童乐团唱起英国国歌,开幕式变成了一个童话的国度。孩子们被1200多名真正的护士和医生推进场内表演,一阵欢快舞蹈之后,进入一片宁静,孩子们的梦境开始了,梦中有《哈利波特》大反派伏地魔,仙女保姆从天而降,最终恶魔被打败,童话故事的经典结局,一片欢快的景象。孩子们和医疗工作者向全场观众谢幕,长达半分钟。主创没有着急让他们退场,而是真正尊重劳动者,尊重生命本身。一对男女为了寻找心中的爱人,通过社交网络相互搜索,最终走在了一起,而我们看到场地中间的大房子里展示着以前许多电视节目和电影片段。英国电影工业、医疗体系、童话是他们二战后的骄傲,引领世界时尚。
 
日系车特征——经济
    日系车相对省油,体重较轻,内饰美观,被车友们广泛认同为经济实惠的代名词。金融危机让欧洲负债累累。人人参与的理念和对人本身的极大尊重,这一创作理念成功地让精神创造物质,替代物质,实现了花适当的钱办大事。美术方面将实景拍摄和历史图像完全复制相结合,以记录历史和现实精神为基础,以电视观众眼球为终端,创造蒙太奇幻境。丹尼·博伊尔代表作《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就是依靠这种蒙太奇幻境,创造了典型的花一千万拍出一亿元效果的成功范例,我的老师,张艺谋团队美术师韩忠曾经这样告诉我。他还说,什么是好导演?给你很多钱你能拍好是正常的,恰恰是花1万元能拍出10万元效果的才是好导演。伦敦奥运会在经济实惠方面绝对是无与伦比,奥运会开幕式的花费终于从不断创造新高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理性规划上。现场大屏幕里显示的群岛奇迹拉开序幕。跟随镜头,英伦三岛的风土人情现。伦敦碗现场与实景拍摄融为一体,一幅田园画卷展现在主体育场内,马拉动的耕犁的工具,辛勤的挤奶妇女、野餐的家庭、爱德华时期的村庄板球队以及舞蹈着的人们。
 
    丹尼·博伊尔的父亲去世了,开幕式当天是其父的生日。他对于一代人如何被激励有一种独特的理解,身处金融危机时期的英国究竟需要一场什么样的开幕式。就像在竞技体育中,常胜将军是相对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是绝对的。主创们不指望在规模上超过以大见小的北京奥运会,明智地选择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思路——从微观看宏观——看人类,看世界,看现实:无与伦比地尊重产业工人和女王。
 

 短评

不能相信什么所谓的节目单。

10分钟前
  • Q。
  • 还行

我在等adele。木有。居然木有。。闭幕式要是木有。我就诅咒伦敦此后100年申奥不成功。

13分钟前
  • tansy.
  • 还行

主演: 伊丽莎白二世 / 大卫·贝克汉姆 / 丹尼尔·克雷格 / 罗温·艾金森 / J·K·罗琳【为什么觉得这个描述好好笑……

16分钟前
  • Norloth
  • 推荐

玻璃心再见!

20分钟前
  • Irgendwann
  • 还行

奔腾年代的火红五环点燃起的激情,无论是田园风光,还是治愈童话,又或者是让人捧腹的Mr.Bean,还是那些充满了年轻味道的无比摇滚大爬梯,都深深地烙上了英伦的气息,最后求问开幕式有没有ost?

23分钟前
  • 九個9
  • 推荐

Just enjoy the show

2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工业革命那段启用了2500个演员,除了一两百个跳舞的,剩下都是去拖草皮的……

31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还行

为了做到公正的评价,看完后我又去看了北京奥运开幕式。还是伦敦更能让我感动,泪点较多,都是出于欢乐,出于个性的张扬可以以这种盛大的方式。而北京奥运开幕式也有泪点,全是感觉中国人太不容易了,自己怜悯自己的感觉,简直可以哭出声来,因为我们用盛大的方式来极尽粉饰之力。

35分钟前
  • #烧光光#
  • 力荐

明明不好看!

36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较差

从工业革命到音乐革命,英伦始终改变世界,奇幻岛屿,当之无愧;比天朝那个变相团体操表演强多了。

3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粉丝寻梗大会 =。=

43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推荐

丹尼·鲍尔喜爱的电影、音乐列表

4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女王十分不开心

50分钟前
  • 龙仔
  • 推荐

屌丝语:看看别人,彰显了自由与个性...可怎么看无非是一台大型舞台剧,圣火点燃的理念真心棒,可是组织者貌似没考虑游客想拍照合影真心找不到那么矮的火炬吧...

51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还行

这也可以有,海报最棒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五环的展示和憨豆先生很亮,文艺表演变成了僵尸乱哄哄的舞台剧,现场观众一定不知道该看哪里,寂静岭里的护士群魔乱舞,小朋友都要吓尿了好嘛!什么?你说点燃火炬挺漂亮的?对不起,我没坚持到那里就睡着了

58分钟前
  • 瑾朵朵
  • 还行

虽然被自己人骂得乱七八糟,但是我真的,真的非常喜欢,因为用心,因为能让人快乐: ) 个人以为和08北京没有可比性,各有千秋

1小时前
  • Белка
  • 力荐

海报忒ws了

1小时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海报很像blow job...

1小时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看了CCTV6和BBC版本。虽然很脏乱差,但是很欣赏:1.肯泥叔念《暴风雨》;2.关于工业革命的一段呈现;3.妇女权利斗争和悼念;4.憨豆先生和007与女王;5.里面有TARDIS声音和老博士的面容。说好的那么多歌这样串烧好坑爹,点五环以及菊花台也嘲点颇多啦。

1小时前
  • mOc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