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跨越派

已完结

主演:窦文涛,吴晓波,周轶君,马家辉,吕廷杰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圆桌跨越派 剧照 NO.1圆桌跨越派 剧照 NO.2圆桌跨越派 剧照 NO.3

 剧情介绍

圆桌跨越派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圆桌派》节目以圆桌为名,旨在体现圆桌席上人人平等,并还原在生活中发生在圆桌旁、海阔天空的精彩聊天。嬉笑言谈中彼此迸发出的智慧火花。一期一个引发思考的话题设置,交流价值观点。π,由圆生发,无穷无尽,充满想象的空间,发掘无限未知的可能,邀你畅游文化与跨界的奇妙旅。  《圆桌跨越派》是优酷文化跨年2019年岁末的重磅节目,共两集,分别于2019年12月30日和2020年1月3日上线,岁末年初,万象更新,窦文涛与新朋老友共话科技与生活。老岳宾馆动物星球之解冻的生物唱歌的六个女人狮子山下的故事粤语版阳光灿烂的日子世界末日弃卒魔女2品物皆春·2024与你一起过大年意学研究后裔当铺梦回金鸡岭说谎的女人成曦曲守株人业余爱好者1994盛夏(2018)流星2010呼叫助产士第十三季龙虎砵兰街女囚701之三:野兽部屋圣诞保卫战一个女人燃烧的平原盲柳与睡女猴子空中大灌篮墓道抗体学校2013奇幻潮国语毒火巨蟒惊声尖笑探索交通明星制造逐梦曼哈顿第一季头脑共助通天拍档1988北方灵魂乐摩羯星一号千金一发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三部

 长篇影评

 1 ) 静待世界的改变

这两期节目是年关的时候放出,应该录制是疫情之前。

年关对应跨越,两期主题,生物技术和5G,也对应人类的跨越,所以叫做跨越派吧。

第一集因为是自己专业范畴内,没大惊艳,反而觉得吴晓波的乐观有点儿过于乐观了,至少在大部分我认识的专业领域人士看来,并不是如此。

第二集给我震撼挺大的,离开信号处理行业有15年了,如今的发展早已经跟不上了,但基本思想还是听得懂的。窦文涛总结的挺好,5G真正发生改变的是生产端,而我们能想象的大概只有消费端。

那么就单纯从一个普通用户视角畅享一下吧,也可能是因为非专业的原因,要比自己专业领域的想法乐观多了。

首先是关于车,我想我这辈子都不用去考驾照了,将来的技术一定会让这个技能基本丧失用武之地,这是好事儿,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见到。

然后是个性化直播,日本在奥运会搞这个一点儿都不意外啊,爱豆专属开木拉早就有了,哈哈哈。但是信息安全和经济思考在里头,就非常可观了,大概比技术本身难以解决得多。所以技术从来不单纯是技术的事儿。

最后是人们的未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产业逐层叠加,将来还会出现哪些新行业,也就是说,人类如何找到自己的新位置。这貌似可以说成是一大群人的自洽方式吧!

不论如何,静待这个世界的改变吧!

 2 ) 科技—跨越

今年是圆桌跨越派,两集都很喜欢,第一集关于生死,第二集关于5G,对我来说,听圆桌派上的几个人聊天是一大享受,他们读过更多的书,见过更大的世面,掌握更多的知识,每次看圆桌派,都感觉像是帮我打开了一扇窗,能让我在这一隅之地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既然叫跨越派,两集其实都和科技相关,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科技前进的步伐,比如富有的人可以通过技术使自己的基因更优秀,5G可以实现万物互联,消除延时,推动区块链发展、工业互联网、实体经济飞速发展,不管怎样,科技是不可逆的,我们只能跟随这科技前进,幸好有圆桌派这样的节目,可以讨论人生,讨论哲学的意义。第二集印象比较深的两点是吕教授说1/3/5G单代技术会带来革命性的转变,另一个是凯文凯利不使用智能手机。

 3 ) 关于第二期的一些想法

第二期主题5G,之前也有过几期类似主题聊学术、科技的,但明显感觉这一期的主题太大,涵盖面太广。四个人各有千秋,但明显感觉大家想表达的观点太多,且经常被打断,节目也进行了相应的剪辑,有些地方稍显突兀。

吕和吴二人讲的内容,都是重科学,其次社会,人文,比如5G未来真正会改变的方面,5G的运营难度等,相当于给人科普了5G的必要性。而周的观点大多从社会方面,其次是人性,心理,比如未来人们的同质化等。窦则一直在尽力衔接各个方面,明显感觉四人不时会话语杂乱重叠,很多问题也没能得意回答。

但是瑕不掩瑜,四人所说的都是干货,每个人的观点都能让人思考回味,节目中每一次科技与人文的碰撞都是几位前辈带给人的宝贵财富。

一点愚见,谢谢。

 4 ) 5G与未来。(观点笔记整理)

文科生与理科生的思想碰撞,个人魅力尽显。第一期偏交流,第二期的硬核科普意犹未尽。 吴晓波的知识储备很足,不过表达欲太强了,几次插话有些影响他人观点表述了。吕教授的科普很通俗,领域翘楚总能将复杂的问题讲的简单化。 ——观点笔记整理 1. 5G至少要300万基站才能完成普及,有遮挡物就要用。5G频率比较高,能量高,但是动量不足(波长不够),辐射问题不必过于担心。

2. 通信的三大基础资源:频率、号码、卫星轨道 达维多定律:谁先进来谁先吃掉50%的市场(赢家通吃)

3. 技术是不可逆的,马克思讲技术代表生产力,生产力一直是往前走的。 4. 移动通信技术中单数代是革命性变化,双数是功能优化。1G大哥大,2G数字变化,3G手机上网,4G出现移动支付等,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能够做到高可靠、低时延(时延1ms,扎针人体反应时延10ms,时延低于50ms人会感到晕眩)更高效,好比10000辆车上二环不堵塞。(车联网、无人驾驶、远程医疗) 5. 周怡君:会不会大家都一样,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变得每一个我都很像? 6. 数字画像的初衷在于降低搜索成本,但弊端在于,出现了“信息茧房”(内循环):我们点击浏览的行为,像用蚕茧把我们裹住。容易出现观点极端化,不断的正向反馈,永远强化的是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 7. 卡斯曼,人类有一个偏感性、一个偏理性的系统。我们是被感性系统驱动的动物,所有物质文明的改进是为了增加感性系统。需要我们警惕。 8. 国家推出新能源汽车,一方面防止被能源垄断,另一方面我们车大部分时间在闲置,如果汽车智能化可以平衡用电峰谷。 9. 第一产业养牛放羊,第二产业杀牛宰羊,第三产业吃牛肉喝羊汤,第四产业吹牛皮出洋相。 10. 万物互联带来的另一个最大问题是数据和隐私安全。 11. 未来个性化直播平台将是一个方向。比如一场足球比赛,点击进入后可以选择各个球员的各个视角。“无直播不传播”,更个性化,去中心化。

 5 ) 回不去了

新时代奋勇向前,让我很受冲击的一次座谈,在新时代每个人都要有接受新时代事物的能力,能力越强的人才会走在时代的前沿。感觉未来会越来越迷茫,每个人都在北被新时代浪潮裹挟向前,不改变不学习就会被淘汰,既对那种新时代新生活向往也害怕被淘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6 ) 起到些提纲挈领作用的笔记,这期很有启发!

吕廷杰教授 吴晓波 4G是改变生活,5G是改变社会:万物互联 车联网(无人驾驶),物联网,远程医疗、智能机器人、无人化管理,工业互联网,5G和区块链相互赋能 基站:至少需要300万个基站,每个篮球场面积需要一个,只要有遮挡物 凯文凯利“危机三部曲”《失控》(1994)互联网文化,连线杂志主编 移动通信技术 奇数代是颠覆性的,偶数都是加强优化型的。 10年一个周期 我们还需要这么快吗? 高可靠低时延,一毫秒的时延 区块链的诞生不是为人类准备的,是为AI准备的 《时代》周刊封面 me generation,我时代,每个人都关心自我,现在每个人都一样,越来越像怎么办?(意识同化) 目前的应用主要在消费端,真正的革命意义在产业生产端 库兹维尔《奇点临近》《灵魂机器的时代》 现阶段-弱人工智能阶段,只会下围棋,李世石还会打高尔夫。 机器必须人交给它 英《黑镜》 5G是万物互联,6G7G是连接人的灵魂、意识。 意见的极端化,社会对立的意见,信息茧房:我认为正确的观点,老不断给我强化。 抖音:草根化 丹尼尔·卡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心理学研究):系统一(感性)、系统二(理性)人是一个为系统一驱动的动物,所有的物质文明的技术的变革都是为了增强我们的系统一。机器人出来之后人越来越懒惰,把更多东西拜托给系统一。 赫拉利《未来简史》,研究未来简史的不用智能手机,每天冥想俩小时,不肯被这东西操控 奶嘴理论? 马斯克:做移动通信终端不是车 特斯拉:不是一个汽车,它是一个电脑(沙发➕4个轮子 电脑➕4个轮子) 推电动汽车? 吕廷杰: 标准化的工作会消失,职业会变。工业革命,机器革命就引起了欧洲的恐慌,(英国第一件事就是砸机器),很多工人就下岗。工人下岗,机器那么高的生产率,谁去消费?后来人们发现看着机器,工资涨了,假期增加了,他要去休闲娱乐度假。第一产业养牛放羊,第二产业杀牛宰羊,第三产业吃牛肉喝羊汤,第四产业吹牛皮出洋相。绝对的朝阳产业:文化的基于网络的创意产业。

独角兽:冥想APP(普遍焦虑) 禁语,交两万块钱到山上去 《阿凡达》 互联网的出现就是去中心化,p2p,美国1969年利用分组交换技术做了第一个军用数据指挥网络,apa net,apa向民间的普及就带来了互联网。习:乌镇讲话,人类互联网诞生50周年。区块链的原教旨主义:去中心化 王家卫的电影总之就说了一句话:回不去了。 人就没有过他有了一种能力,他不用的,甭说这种能力是好是坏。 阿尔文·托夫勒-未来三部曲1970《未来的冲击》1980《第三次浪潮》1990《权力的转移》:电脑现在不是个硬件,它是一个新文明形态。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们正兴致勃勃地参与这个新文明的建设 新媒体:个性化直播(去中心化),不跟球跑了,跟人跑。5G+4K个性化直播,无直播不传播,抖音这种应用就会过去。 盲人摸象,每个人看到了不同的真相,但都以为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相。

 短评

虽然是最喜欢的嘉宾,但看一群文科生讨论技术还是感觉很奇怪。

6分钟前
  • 低****口
  • 还行

讲真文涛有一种贪生怕死又对一切好奇贪婪的、猥琐又蓬勃的生命力。

9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在IT行业搬砖八年之后,我越来越警惕新技术,生活可能不需要更快的5G更智能的AI,但资本需要。技术革命深刻的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多终端都有推荐机制,你不需要主动去搜索内容,通过智能算法的计算 系统会自动给你推送相关内容,很多人认为自己关注的是时下的热点、需要的商品,但那些只是数据系统认为你应该看到的内容,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变成了傻瓜,越智能就越僵化,永远停留在懒惰的舒适区,从这个角度上讲,人工智能带有反智的性质。

11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还行

说实话,我有点抗拒5G时代

14分钟前
  • 爱做梦的小温
  • 推荐

没钱的话众筹好吗?就更两集真伤心😢

19分钟前
  • NebulaNutella
  • 力荐

吴晓波在里面真是尴尬

23分钟前
  • 雨读
  • 推荐

吴晓波老师真的是还蛮会打断人、自我陶醉、加(外行人的)科技盲目崇拜的...

28分钟前
  • 网友小枫
  • 力荐

不要再让吴晓波来了

31分钟前
  • 尘埃会飞
  • 还行

教授是典型的技术乐观派,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diss文科生讨论科技,轶君讲的很多concern在我看来非常有道理,但是老是被打断和抢话。我们讨论科技的时候就应该同时讨论科技应用伦理,所谓天网这些,在我看来就是科技滥用。

33分钟前
  • #锦二爷#
  • 力荐

“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拚命向前。”

34分钟前
  • Talent
  • 力荐

有请吴晓波闭麦

37分钟前
  • llao
  • 推荐

吴晓波真是没礼貌,能不能别抢小君君的话?

39分钟前
  • 共剪西窗
  • 推荐

吴晓波先生还真是不给人说话的机会,如果评分低也是因为他了。

43分钟前
  • cheninblanc
  • 力荐

5G这一期信息量很大,非常好的科普。文科生和理科生一起讨论科技本身很有意思,提供了相当不同的思考角度,但是吴晓波太抢话了,堪称圆桌派史上最无礼貌嘉宾。

48分钟前
  • 十六
  • 推荐

说轶君跟不上的人,你们跟不上轶君就会觉得轶君跟不上了,夏虫不可语冰,可笑夏虫还以为世界上没有冰这个事物。

50分钟前
  • 刘鹏
  • 力荐

5G那期有趣,各位嘉宾扮演的角色一目了然。文涛是提问者,吴晓波代表资本,轶君主张人文主义,北邮教授是技术。人文主义一张嘴,资本就说你闭嘴吧,你又不赚钱,瞎bb什么。技术一张嘴,资本就认真倾听,点头微笑,偶尔插一句知识点被技术表扬,开心的像个孩子。

55分钟前
  • jdxjufhfjej
  • 推荐

马家辉听闻还能养其父100多年:你别吓我。第2集5G时代的未来畅想令人期待,教授普及了很多概念挺好的,周女士很多都谈到点上了,而且很温情,比插嘴吴好多了。未来AI科技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固有的惰性和爱幻想,即使你是有多抗拒。

5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吴晓波太抢话了,导致这期的谈话节奏不好。扣一星。

59分钟前
  • ccrebecca
  • 推荐

吴晓波真的有点烦 lady first ok?

1小时前
  • Jade
  • 推荐

吴晓波你能不能不打断人家说话,我就问你!!!

1小时前
  • 给我一只韭菜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