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大会

HD中字

主演:罗宾·怀特,哈威·凯特尔,乔恩·哈姆,保罗·吉亚玛提,柯蒂·斯密特-麦菲,丹尼·赫斯顿,萨米·盖尔,迈克尔·斯塔尔-大卫,迈克尔·兰德斯,莎拉·夏希,埃德·科尔宾,克里斯托弗·B·邓肯,埃文费兰特,弗兰西丝·费舍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1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2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3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4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5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6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3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4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5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6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7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8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9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未来学大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经名噪一时的女明星罗宾·怀特(罗宾·怀特 Robin Wright 饰)早已过气,45岁的她因为执拗和任性毁掉的很多机会,也让公司老板杰夫(丹尼·赫斯顿 Danny Huston 饰)渐渐失去了耐心。杰夫逼迫她签下演员生涯最后一份合约,从此罗宾的名字和三维扫描后的虚拟 形象只能出现在公司的展示墙上和数字时代的电影中。罗宾起初极度抵制,但在经纪人艾尔(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饰)的竭力劝说下,同时考虑到儿子亚伦(柯蒂·斯密特-麦菲 Kodi Smit-McPhee 饰)的状况,这个倔强的女人选择妥协。20年后,罗宾驱车前往亚伯拉荷马参加未来学大会,而那里是一个全动画封锁区。以动画形象示人的罗宾将经历一次难忘的旅程……  本片根据波兰科幻、哲学、未来学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短篇小说改编。追凶 第一季爱情不归路火山地狱诗画中国第二季成长吧!大熊猫肮脏的小把戏情圣大冒险人鬼情未了凶魅攻壳机动队(国语版)压力之下:美国女足世界杯队爱情是狗娘放荡者相亲南诏风云之忠烈者冷恋时代狄金森第一季连环套憨兄宝弟蓝色茉莉挖洞人天眼归来之幸福配方安娜贝尔2:诞生能源展望三月的狮子1992巴黎双傻爆裂时刻老大不小之都会好的直击证人 粤语春之祭进击的巨人 LOST GIRLS盲侠国语儿女英雄传泡沫之夏红橡树第三季我不是女巫市场法律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最后一个音符真正的权力的游戏 第三季警视厅搜查一课9系第四季呼吸正常2016回光奏鸣曲

 长篇影评

 1 ) 一路对归宿的追寻

看《未来学大会》,让人非常感动。却又说不出里面的什么内容让我感动。好像就在那里,却又触摸不到。就像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人生,总在找一个归宿,我们的归宿是什么呢,我们能感觉到,却又说不出它的具体内容。它好像不远,也不复杂,更不是遥不可及。它仿佛就在那,触手可及,却怎么也抓不到,等不来。想要的归宿感是什么呢,何时才能得到呢,年轻的时候,感觉就在不久的未来,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能感觉到,却总又描绘不清,有钱,自由自在,不是怎样,总感觉词不达意。让我想起十几岁的时候,向往自由,自由又是什么呢?那时候想,看电视想看到几点看到几点,不用受家长老师的管制,长大就好了。长大了呢,似乎是有了那时向往的自由,但似乎又并没有自由。看似更美好的未来又向我招走,我走呀走呀,却越走越困惑。曾经的向往的美好归宿似乎不远了,似乎再走那么几步就可以到达。那应该是人生最惬意的时候,那应该是一种故乡般的感觉的地方。但一路走啊走,越走越迷茫。曾经向往的归宿,虽然说不清楚,但在脑海中是那么清晰,而现在却越来越模糊,眼前的路也越来越看不清楚。年纪慢慢大了,开始回头看了,虽然我还算不上年纪老,但回头看的时候,却也能体会到那份心情,我们是否越来越爱回忆了,是不是因为不敢期待未来了。能想像得到,一个上年纪的人眼中一生的归宿,不是在未来,而是在过去。像歌中唱的“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还没有来得及体会年轻就老了”,回忆中不管曾经是多么得辛苦或者那时多么期待未来。但回忆中的时光就是自己一生的归宿。自己还是孩子时,和父母一起去游乐场,和父母一起欢笑游戏。在自己年轻的时候,看着眼前“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可爱而天真的孩子,那就是要想的归宿。你想要的归宿到底在哪,到底是什么样的,到底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我说不清,我只能感觉到它。它似乎永远只能存在于未来的憧憬与回忆中。永远是那么美好,让人有一种回到故乡的放松感,让人幸福得会心地露出微笑,却又带着淡淡的伤感。

说回电影吧,以法国为代表的欧州动画片,艺术性就是要比美国动画片高。片中的女主角也便是这样。他一直在寻找归宿,归宿到底是什么?年轻时有名气又美丽,中年时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还是老年时轻松的时光。是事业,是亲情,还是爱情。对年轻时风光与美貌的留恋与追忆,年老时对孩子们的牵挂与追忆。一路走来,一直在寻找归宿感,却一直未找到。一生都在不停地转换着角色,奔波。片中女主角最后找到了归宿,在虚幻的世界里,终于和自己牵挂已久的孩子相逢,而自己的孩子也实现了一生的梦想,一切美好而惬意。其实,片子也很好了诠释了我们一直寻找的归宿,它让我们迷茫,想要追求,却不知往哪走,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年轻,事业,和孩子的美好时光,还是退休后的安逸生活?未来永远是迷茫,而美好的东西永远是在回忆中的,片中女主角出场时已是中年,曾经风光,年轻,漂亮,万人迷。那只是追忆,女主角似乎怀念那时光,但曾经是女主角主动放弃了那样的生活。在扫描的时候,她的经济人在讲过去的故事的时候,也是回忆,从经济人自己的角度来回忆,过往,美好,留恋,让人笑,又让人哭。我们到底是已经错过了归宿,还是它还在前方?再之后,影片这转,二十年后,女主角也是六旬的老妇,在动画的世界里,继续是对归宿的寻找,到底是什么呢,上年纪的她,自然是对儿女的牵挂,特别是对失聪失明的儿子的牵挂。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寻找。于其说她在寻找她的儿子,更不如说,她是在寻找归宿感。这世上,他还有亲人吗?他没有老公,片中也没有介绍她有父母,她的儿子与女儿是她世上唯一的亲人,特别是失聪失明的儿子,更让她的牵挂与依靠。想想一个老人,无亲无靠,这时,她的孩子就是她的归宿。片中活在虚幻世界的人虽然现实中都是很苦的,但精神世界里却非常快乐幸福。也这说明了,我们一直寻找的归宿,只存在于精神世界里,现实是另一样的。而片尾女主角终于找到了归宿感,也是在精神世界里,特别是他走马灯式了在精神世界里回忆了一生,一切似乎都非常得美好。一直牵挂的儿子不但长大了,而且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而且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他们又回到了曾经的家。一切那么得美好,虽然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美好。但心中反倒充满了莫名的伤感,当她轻声地喊出一声亚伦的时候,眼中早已是热泪盈眶。虽然我不明白我到底在伤心什么,到底在感动什么。我说不出来。或许是对人生的无奈。

 2 ) 我们喜欢的终是自己的故事

艺术是自我与现实世界的联结,在这个时候看到了这部电影,也成为我喜欢它的原因。

这部电影是在五年前上映的,那时我正经历迄今为止人生中最大的痛苦,在那无法喘息的痛苦下,做出了可能是我人生中最错误的决定。

这部电影分了几次才看完,第一次动画部分没看多少就睡着了,因为一开始看到动画部分我是不太喜欢的,形象太老旧,而且真人到漫画太跳脱,动画开始的部分不知所云,所以不太看的进去。但当我最终把这部电影看完时,才觉得其中动画形象、风格的设定与整部电影如此协调统一,那被动画部分唤起的感觉与电影怀旧的底色呼应,把通篇中那淡淡的回不去的乡愁晕染的刚好。不能不说音乐,相当出色。那种庞大的命运感、未来感能很强的带入,又不喧宾夺主,与电影完美统一。电影中穿插在现实与虚幻中的哲思,对现实、人生意义的诘问,那别有深意反复出现的“look at us!”对爱的追求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这些庞大深刻的命题都get到,对此刻的我们很有意义。特别在这个根本不追求意义的时代。

喜欢一个作品,终是因为它和你产生的联结。最触动我的是罗宾怀特谢幕演出时经纪人的助攻辞,能有一个如此了解自己的人,了解我的局限,了解我的弱点,了解我的委屈,即便这些全都成为他利用的砝码,我仍然可以原谅,我仍然会认为我是幸运的。

“这将是你的救赎之路,你所有的恐惧,所有的不幸,过去这么多年你受苦了,你不应该受这样的苦。”五年前我没有听到这段话,在为那个错误的决定承受了五年的痛苦之后,渐渐学会让自己全然地承受我应该承受的一切。可是在此时,我想我可以和自己达成某种和解,因为终于了解和接受生而为人的局限,因为此刻我看到的这部电影。

 3 ) 既然无力改变现实,那就沉浸幻觉。

结局悲惨的世界,可我们正踏步前往那世界,聚会时玩自己手机,你能想像那个没有手机的世界对我们现在用手机聊天,游戏是怎样的态度么?没错,就如看完这个电影的你。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物质世界却脏乱差。主人翁好不容易摆脱幻觉,然而面对物质世界的惨痛,也就是病中的儿子去了精神世界,主人翁毅然决然再次入幻。幻觉才是摆脱痛苦的地方。正如现在的人们,可以喝酒,可以游戏,可以转移注意力,可以吸毒,可以赌博,这是很多人不愿留在物质世界的原因么?错!不是精神世界太吸引人,而是现实世界太不尽人意。既然无力改变现实,那就沉浸幻觉。是时候改变了,关掉手机,停好小车,扔掉媚俗,尽情去感受,去交流,去亲近,你会发现,灯红酒绿,美轮美奂的环境,正是你们吸入致幻剂的结果,现实世界跟用了“涂改液”后的罗宾所见一样,拜金主义腐蚀着纯朴的乡民,贪腐充斥了****,过度医疗难以判定,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更多。是时候改变了,片中进入精神世界的人难以回到现实,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现实,践行自己的那份净土吧,还原诚信的社会,舒适的自然。要么改造世界,要么忍受现实,要么沉浸幻觉!这片儿很容易引人沉思,我想大概是关于存在的问题吧,我们应该怎样存在,我们看到的都是真实的么?多的我没看懂,随便说说感想。

 4 ) 一场没说透的绚烂幻想

这部电影,只好在一些新颖的概念。坏在说的零碎,不够透彻。

酷的概念包含对大脑的探索——儿子对词语的脑补、联想能力——是不是在未来我们的感知能力会倍增,强大到无需肉体上的做爱,也能感受到感官上的高潮。信息的传达也不需要任何载体。

闻了安醅进入动画区,起初我以为是进入真的二维世界,是一项科技,直到后来才发现,这只不过是“嗑嗨了”而已,这只不过是少数派关于丑恶现实的一块遮羞布,或者就像《盗梦空间》里永远活在梦境中的人一样,这只不过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泡沫手段。

只不过问题是,二维动画区的故事与开篇“演员扫描”想要探讨的似乎有点远。后者是关于自由的讨论——意志的自由和时间上的自由是很难取舍的,以及关乎电影的未来,但是前者似乎探讨的是少数派的利益,总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

关于影片的结尾我也有些困惑,既然妈妈清醒了,为什么不在真相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儿子,而是又选择回迷幻的世界。

总之,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内容驾驭不住形式的电影。

 5 ) 永远不要输给幻想——《未来学大会》观后感

故事从一个知名女演员签下最后一份合约的事情开始,把自己的演员身份卖了。只是看这个开始你会觉得这个电影到底在说啥,我也是带着这个疑问往后看去。原来买走的公司不满足于买走演员的身份,甚至开发出了药物可以让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期望的幻想中。这又是一部让我感到目眩神迷、分不清现实与虚构电影。由人们幻想建立的世界用动画的表现形式,在那里你看到的他人都是他想让你看到的样子。而与之相对的还有一个现实世界。女主是在《阿甘正传》中扮演珍妮的演员。她进入幻想世界,又费劲力气离开,最后又为了找到儿子回去。在她出来的那一段,我们看到了活在幻想世界中的人真实的样子。每一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乞丐,衣衫褴褛,好像难民一样。他们为了幻想世界的欢乐,抛弃了现实的自己。现实的身体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载体而已。而活在现实世界的人却说他们在这里也只是等死。世界发展到了最后,人们只有两个选择——在现实世界等死和去幻想的世界。但是在幻想世界就真的有活路吗?幻想世界的根基在哪里我真的没看到。偌大的幻想世界中只有一小撮信奉自然主义的人还履行着为人类这个物种延续基因的人物。看完电影细细思考过,我觉得幻想世界也许会比现实世界崩塌的更快一些。在女主又一次接过药物准备前往幻想世界的时候,在我心中我是多么不希望她回去。最开始她被作为公司给世界的象征,她目睹了这些。她知道幻想世界的自由都是虚假的,就像她自己以前一样都是被困在自己的思想中的人。在幻想世界女主遇到了爱慕她的人,然而这个人对女主的爱慕却起源于用女主的虚拟形象进行电影创作。我不觉得他能够真的理解女主,女主也不觉得。而最后女主的回归应该是因为现实世界的唯一精神依靠在那边吧,真的希望电影最后在幻想世界中的一家团圆是真实的。

其实电影从第一部分开始就在探讨自由。女主把演员的身份卖给公司,她不再能自己选择自己想演什么。由于女主的美丽,公司用计让女主困在自己的思想中。这个看似自由的幻想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残酷的牢笼。女主走出去的那段,路人眼中的无神,管理者全套防护服,手持机械。让我觉得这些人就像被圈养的猪。《楚门的世界》中楚门发现了真相以后凭自己的力量离开了虚假的世界,而这部电影中幻想世界的人却是自动投身到虚假当中。这让我感到很沉重。在幻想世界中也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期望成为别人。让自己成为女主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这到底是对自我的妥协还是对自我的背叛呢?女主儿子的飞机风筝贯穿全片,除了作为人物的象征以外应该也意味着其他东西。

我想感谢豆瓣这次的“春日影展”活动。感谢它让我遇见了这部电影。我想关于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可以思考的东西。作为科幻电影,它有足够的脑洞。它利用了真人和动画交替,动画的部分的画面优美、极富想象力。细节部分处理的也很好,比如女主在幻想世界幻想和儿子一起随着飞机风筝滑翔的部分,女主没有穿鞋,女主划过的部分有清晰的血迹。

我想起了女主第一次进入幻想世界的时候,那个给她药的守门人和她说,“如果你要回来就要原路返回”,但在电影中这条路却再也不存在了。而我则希望我们永远不会走到那样一条路上去。

 6 ) 选择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在梦境还是现实

第一次看时觉得很酷很有趣,但是蛮多地方看得不是很懂。7年之后自己也经历了很多事情,随着年龄而来的危机接踵而至,重看这部电影很多疑问豁然开朗。

如果我们把真人部分当做现实,动画部分当成梦境,则可以看出来真实的罗宾是一个年老色衰,有着患病的儿子,演艺事业失败的过气女演员,她对现状失望,对过往选择有深深懊悔。她是一个迷茫的老妇人,既想要家庭守护孩子,又想要成功万人敬仰的事业,但内心她知道两者不可兼得。

电影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出罗宾的矛盾,但每次面临选择时她又都会选择儿子。比如当麦拉蒙让罗宾签出卖数字形象的合约时,本来不愿意的罗宾为了能多陪身听视力渐渐失去的艾伦选择了签署。从液氮冷冻中苏醒后,艾迪带着罗宾进入梦境之城,让他选择想要的生活她选择了去体验儿子艾伦一样有听力障碍的生活(有趣的是她在选择此种症状并吸入致幻剂后居然是长出了翅膀可以飞了,就如同儿子的红色风筝一般,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意向,很聪明的表面了罗宾对于儿子那个未完成的飞机设计师梦想如同思想钢印一般的深记于心)。在跟艾迪幸福的在梦境之城生活后,罗宾依然忘不了儿子,选择了吞下摧毁剂恢复清醒去寻找儿子。而每次孤单无助时总是象征着儿子的红色风筝拯救了她,比如昏迷后被警察救上直升机时看到红色风筝,撞毁了飞机。被液氮冷冻后,进入极寒的孤单世界,艾伦带着红色的风筝引导着她,而罗宾也确实从那场梦中苏醒了,只是又进入了另外一个浅表层的梦境。儿子是罗宾在现实世界唯一的牵挂,每次红色风筝的出现似乎都意味着罗宾自身对于梦境的挣扎和试图摆脱。但梦境又是那么的诱惑,以至于一个梦境的破灭,罗宾的潜意识又替她创造了另一个梦继续迷失于其中,无法返回现实世界。

而其实我们在结尾能看到矛盾的罗宾不再迷茫,而是坚定的选择了儿子艾伦。在变成鸟人后罗宾依然在寻找儿子的下落,她与艾迪回到机场,依然没有儿子的下落,红色风筝再次出现,风筝依然在试图引导罗宾走出梦境,最终与飞机相撞引发爆炸,相依为伴的艾迪和罗宾在梦境中化为白骨。虽然这样惨烈的臆想依然没有把罗宾从梦中惊醒,但她回到现实的欲望更为强烈了。于是出现了罗宾向艾迪询问回到现实世界的方法,最终在幸福二人世界与未知现实中,罗宾选择了现实世界的儿子,与艾迪告别吞下了那颗摧毁剂(如果我们把这当作是罗宾创造的梦,其实我们可以把艾迪理解为罗宾的矛盾意识,只是她将这个矛盾的意识形象化了,就像双重人格患者一般,只是罗宾在梦中赋予了这个人格不同的外形。如果说儿子艾伦是罗宾对现实世界的唯一牵挂,而艾迪这个潜意识中创造出来的人物则是罗宾在苏醒前对梦幻世界唯一的依恋。艾迪这个人物从罗宾进入派拉蒙酒店惊讶于这个有趣光怪陆离世界时就若有若无的出现了,随着罗宾对幻想世界留恋的加深,艾迪与之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每次当罗宾要动摇想要离开幻想世界时,艾迪总是会出现,引导她进入另外一个美好的梦。比如艾迪与罗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麦拉蒙酒店遭遇反叛军进攻时,那时罗宾由于在大会上发表了反抗的演讲,希望人们能够清醒不再使用致幻剂,已经被酒店人员赶出了酒店,逃离了事件爆发的中心点了,但诡异的是艾迪反其道行之,反而将罗宾拖入了酒店中。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罗宾的潜意识中对于是否要苏醒回到现实的第一次激烈交锋,最终潜意识战胜了理智,甚至往外逃跑的女儿莎拉的意象都没有能够带回沉迷于梦中的罗宾。而当罗宾从液氮冷冻中苏醒后,罗宾已经进入到浅表层梦境,艾迪再次出现,借着寻找艾伦的借口,实际上是将罗宾再次带入了深层次的梦境,进入梦幻之城)。

在回到现实的真人世界后,罗宾去拜访医生,得知儿子等了自己19年最终失去希望,绝望的选择了服用致幻剂进入幻想的世界。罗宾苦苦寻找儿子的愿望落空了,现实世界的牵挂已经没有了,罗宾只能听从医生的劝告回到幻想世界。失望的罗宾想要退而求其次,回到之前那个跟艾迪幸福的梦幻之城,而在询问医生之后,她发现那些幸福的场景一切都来自于她想象创造的梦境。辜负而失去儿子的罗宾还能安心的抛下儿子,再想象出那个跟艾迪二人的幸福世界让自己平静的生活下去吗?根本不可能了,知道了儿子经历而自责悲伤的她更加放不下儿子艾伦了。她可以忘记艾伦的种种不幸,在想象中创造一个更好的艾伦,并跟他一起母子快乐的生活吗?但是艾伦的那些种种不幸才是她始终牵挂放不下艾伦的原因,失去种种不幸特点的的艾伦,就如同女儿莎拉一般,对于罗宾这个母亲来说就等于失去了念念不忘的意义。

最后我们看到了罗宾的选择,成为艾伦,通过幻想世界让艾伦和罗宾团圆。罗宾吞下了医生给他的致幻剂,她并没有选择成为一个有成功事业或者幸福生活的罗宾,而是选择了成为儿子艾伦,去亲身体会儿子艾伦生活的点滴和不易,最后跟艾伦一样喝下致幻剂,实现艾伦去幻想世界跟罗宾团圆的梦想。这也许是罗宾对于抛下儿子艾伦19年的一种赎罪表现吧。

结尾是非常巧妙的一个视角,如果不注意看是会搞错以为这是罗宾的视角在回顾她带艾伦来到这个世界的一生,实际上这恰恰是在快进的展示成为艾伦的罗宾如何度过艾伦的短暂一生。画面上导演设置了小小的陷阱,让人容易误解。结尾的画面基本都是以外人的视角在观察罗宾,艾伦出现则均是借助第三方的映射,也就是说艾伦(罗宾的意识)才是主视角。第一次是在襁褓中的艾伦趴在地上从摄像机中观看罗宾拍戏,第二次是放风筝时从水中倒影看到孩童时的艾伦,第三次则是从玻璃鱼缸中看着妈妈和医生讨论病情,第四次是从玻璃窗中看着姐姐和妈妈相继离开,第五次是出现在未来大会的电子屏幕中,第六次则是通过罗宾病房的玻璃映射出了艾伦。第七次则是通过医生治疗室门上的玻璃窗映射出艾伦的脸。每个场景其实都是前面剧情中出现过的罗宾陪伴艾伦度过的人生,这些经历成为了罗宾成为艾伦的基础,又或者时髦点说过往的经历成了罗宾构建一个艾伦为主角元宇宙的条件。

成为了艾伦的罗宾经历着艾伦所遭受的苦难,做着跟她知晓的艾伦同样的选择,体会着艾伦的种种感受,就像作为演员演出一样。最后成为了艾伦的罗宾也选择了喝下致幻剂进入幻想世界。而在罗宾的幻想世界中,她终于与她所牵挂的儿子艾伦相遇了。在蓝天下的飞机场,罗宾以艾伦的面貌跟艾伦相遇了。铁皮飞行器上映射出来的艾伦实际上是罗宾,她终于遇到了那个经历了种种苦难进入幻想世界的儿子艾伦,一个健康正在完成自己飞机制造师梦想的艾伦,他能听到了母亲的呼唤,似乎还认出了声音,在转头对她微笑。这个结局非常有意思,一方面表明艾伦成为了健康的人,并实现了飞机设计师梦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母亲罗宾在幻想世界中陪伴着艾伦。罗宾用意识构建的艾伦元宇宙中的剧情发展让罗宾实现了她的陪伴艾伦的梦想。

其实结尾那个跟罗宾相遇的健康设计师艾伦又何尝不是罗宾所幻想出来的呢。19年不曾相见和交流,也许艾伦早就改变了自己的梦想。进入幻想世界的艾伦可能厌倦了那身不健康的皮囊而改变外貌,也可能沉迷在自己小家庭的幸福生活中忘记了设计师的梦想(就像艾迪与罗宾看到疑似女儿莎拉时一般)。只是这样的一个梦境,对于罗宾自身的所有认知体系和赎罪心理来说是逻辑最为合理和自洽的走向。

最后,想起来一点。老年罗宾的动画形象,其实是很像奥黛丽赫本的。罗宾在酒店里去见Jeff Green,说自己这些年在联合国给非洲儿童分发食物,这是赫本去世前的经历。虽然罗比这个经历是偷的门口那个男人的,但导演应该是想通过这段对话提醒大家注意罗宾的外貌改变,还有她故事中经历的真假与否。(幻想世界中艾迪阻止罗宾去跟女儿莎拉相认,因为大家可能都改变了外貌,互相并不认识。甚至罗宾的故事中与莎拉、艾伦的母子情也有可能是假的。就如同在幻想世界中艾迪可以成为宙斯,变成公牛跟欧罗巴共赴云雨)。另外这其实这也是一个讽刺,动画师男子艾迪苦苦追寻罗宾,想要知道不同年龄段的罗宾的选择,结果他创造出了一个无畏野性的女英雄罗宾,但罗宾自身希望成为的却是安静优雅的奥黛丽赫本。感同身受是不可能做到的,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另外一个人的感受,除非你能在相同环境经历他所经历的每个细节并做出同样选择,真正的成为他。人生就像一副拼图,他之所以成为他,是由他自身每一个微小的经历和选择而拼凑成的。那么回到罗宾的职业--演员,他们在演出中扮演角色,演出某人的某段经历,演的再好也只是个人对角色和事情的理解和诠释,并不可能做到真实的还原人和事,说白了终究也只是在创造一个梦。

 短评

凡是和哲学和未来学沾边的东西,总会让人觉得烧脑,一个不再需要演员亲自表演的未来,一切都被数字化和电脑CGI取代,让演员在大银幕上永不老,甚至让死去的演员的复活。但致幻的未来世界依然绕不过一个人一生中的那些遗憾和不圆满,无论从幻觉中找到多少次弥补的机会也都是让遗憾更遗憾。★★★★

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科技时代先是把人变成一串代码,然后是变成化学分子,只要闻入味道就能看到你想看到的,成为你想成为的。从神话到后现代社会,一切转瞬即逝,你不再是你,而是被他人利用,成为他人的注脚,而这种伤害和失去是相互的。罗宾怀特,阿甘喜欢的女孩和纸牌屋的总统夫人,在片中演出了作为演员的复杂。被机器捕捉表情的那段是失去演员这一身份与职业的开始,这种时光的奔赴不会回头。在吸入药剂成为动画人物踏入麦拉蒙号的时候,舒伯特的D929第二乐章响起,描绘着变成代码后的电影明星,电影这一最年轻的艺术,到最后或许真的会成为刺激大脑的电波,对于追求大片的当下真讽刺。

11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豆瓣春日影展# 非常创新,颠覆的乌托邦类型电影。影片有很多含蓄的隐喻,虚拟网络文化、知识产权、权利、自由、恐怖主义、资本主义、生命延长……前半部分是电影业的未来启示录,罗宾的形象、她的所有情绪被扫描进了电脑,从她签约之日起,她就被禁止表演,再也不能表现她的才华;后半部分动画是离奇怪诞、充满想象力,迷幻的世界,大多数人否定真相,选择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7.5/10)

15分钟前
  • 狼矛
  • 推荐

真人部分漫不经心,动画部分力挽狂澜。

20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能拍出这种电影的 一定是神

21分钟前
  • 鹿拿
  • 力荐

米歇尔冈瑞加塔可夫斯基,再来点韦斯安德森和特瑞吉列姆,造就了如此超越时代的作品,那游离飘渺的视角是否来自于人类也未可知,可能电影本身就是属于未来的,但我们却依然能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动,为其中的影射而思索,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庆幸,庆幸我们还存在于能够感触的世间。

22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优点:有想法的改编,没一门心思“还原”原著;缺点:对真-幻关系的讨论有亮点,但基本上是原作的功劳,编剧自己添加的伐木累故事属实平庸,说充满哲思的相当一部分应该都不思吧,与此同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过于简单化以至于使这种批判沦为姿态丧失有效性。还改不了非要给真实找一个“保证”的基础主义毛病,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是没有改变,掌握表象之后的所谓真实当然没有任何反抗-生成的可能。

27分钟前
  • Xieirse
  • 还行

很少看到这么难懂的片子了⋯⋯不过大半原因是因为电影用词较深,对话快,所以语言跟不上吧(VO法语字幕)故事和观念是明白的,但逻辑与细节难以理解。三个聪!明!姑娘看完了面面相觑,大叹好!难!懂!!!不过不懂也不影响欣赏,动画部分非常美,一定有吃一些致幻药品才能做出如此画面吧。

30分钟前
  • j u n
  • 还行

好烧脑,一开始以为是讽刺未来科技和电影工业的(喜欢!),变成动画之后发现完全变成了另一回事,然后变回真人之后就彻底没边儿了。。。这思维真是比里面的翅膀和风筝还要无边!我要看原著!另外你们是不是都没看出来演罗宾莱特的女儿的是超脱里面的贾斯汀碧波啊。。。

3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3.5;采用了莱姆原著中致幻剂达成未来狂欢盛世的概念,但比起原文本之高度隐喻、时间线之跳跃和政治指向性之强,本片的重点紧扣于母子关系的羁绊与电影在未来是否有存在必要,倒也别开生面,毕竟原样呈现原著极其困难,影片在情感部分的浓墨重彩弥补了想象的不足——虽然多少因轻“技术”而显得清浅。前半部真人部分还可以砍掉些,动画部分的华彩很美,但流于浅尝辄止,这么好的概念落脚于“爱”还是太美式了。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与原作氛围相比改编可以用『绝望』二字来形容。娱乐至上的社会以数码取代真人演员,二十年后在大区域内进行致幻药剂实验,四十年后人类缩回精神世界的壳里等待死亡。象征自由的风筝撞碎钢铁飞机只是梦境,或许此刻的我们都不是真实的。

3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一部关于迷影哲学的终极寓言,前半段还在阐述数字时代技术奇迹与传统行业情结陨落的对立矛盾,后半段就将这种潜在的存在主义迷思直接放大到结构置换的无限解读中去。看似宏大叙事背后的背后还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选择,爱,家庭,梦境,重生。动画制作秉承怀古迷幻风,配乐煽情恰到好处,信息量也很大。

39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没完全看懂,不太喜欢这种画风。总体上是一部梦蝶型反乌托邦电影

42分钟前
  • 罗夏
  • 还行

科幻概念玩的飞起。乌托邦固然虚幻,可现实同样不堪。在这么个娱乐至死的梦幻乌托邦时代,动画沉浸取代真实社会,如何辨别真实与梦幻未必最重要的,是否有勇气逃离“柏拉图的洞中世界”才是脱离的关键。本质上,都是现实里给穷人精神高潮的维稳工具,穷人是不配拥有“自由意志”的。大趋势看,这概念可能真的就是未来。7.8

46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把电影还给电影后演员还剩下什么?前40分钟太打动人心了,以至于后面动画反而相形见绌。罗宾·怀特,终于记住了这名字。不是“阿甘正传”里永远在路上的女孩,不是“共犯”里被冤屈的林肯谋杀犯,不是“纸牌屋”里无情的政治女性,她叫罗宾·怀特。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真人部分略弱,还是动画部分更有味道。绚烂与绝望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想看2014-01-02] 2013戛纳双周。女主角用本名出演且cue本人的职业生涯这件事还是蛮厉害的,有点想看看莱姆的原作。对未来反乌托邦的描述也太套路了点(反乌托邦故事里,看到抵抗军就想笑),加上对影视行业特别套路且说教的自反……当然真人进入动画的那个时刻实在是美妙,动画与真人的对比也相当棒,但是其实缺少一层两重世界穿透性的互动(就是动画空间里发生的事情,在现实空间里怎么对应),这一点上[盗梦空间]和[头号玩家]都做到了。虽然确实是好片但实在打不出五星。

5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致幻剂是人类精神最后的堡垒?飞艇是现实与虚妄交融的集控站,不仅在其功能,更在其形象表达。动画化的未来世界,消瘦了人类实质的肌体,却让繁花与哲人成为生活之中心,不在乎现实的得失,享乐在互动的高等灵魂层面。回到现实如直面遗憾的过去,谎言洞破,这转折真叫我悲悯。亲历一遍,爱更无憾。

56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推荐

近年较为罕见的软科幻大作《未来学大会》,真人加动画的啮合,令观者脑洞大开,上天下地、云里雾里。但探讨的主题似乎有些嫌多,前半段像《33D》那样大肆讨论电影的未来——尤其是真人演员的未来。后半段正式进入了嗑药的真实与虚拟世界讨论,无奈不知如何收尾,倒打一耙,以此生不渝的母子情收场…

5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好久之前看过,前几天还在微博上推荐,到头来自己都还没在豆瓣上点“看过”……关于这个片子可以说的太多,现在只说一句:这片子早晚被封为神作!

59分钟前
  • 心生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