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火焰

HD中字

主演:吉安弗兰科·罗西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海上火焰 剧照 NO.1海上火焰 剧照 NO.2海上火焰 剧照 NO.3海上火焰 剧照 NO.4海上火焰 剧照 NO.5海上火焰 剧照 NO.6海上火焰 剧照 NO.13海上火焰 剧照 NO.14海上火焰 剧照 NO.15海上火焰 剧照 NO.16

 长篇影评

 1 ) 关于他人的痛苦

关于他人的痛苦 文_唱唱反调 吉安弗兰科·罗西说[海上火焰]不是部政治电影,但它却处处和政治挂钩。吉安弗兰科·罗西还说[海上火焰]是部纪录片,但片中却到处都是刻意安排的搬演。但“说谎者”罗西却凭借此片在星光暗淡的柏林电影节上夺得了金熊奖。 [海上火焰]的意大利语片名直译为“兰佩杜萨岛”,这座意大利小岛位于西西里岛与非洲大陆之间,这里的移民绝大部分来自突尼斯,2011年意大利政府就已经宣布,当地陷入人道主义危机,原本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小岛已经无力承受源源不断的难民,以及随之而来的传染病。除去政治背景,影片还对兰佩杜萨岛进行了大量的白描,绿宝石一样的海域以及海上的夕阳极具美感,但因此地的政治背景,这些景色都带有别样的意味。如同始终处在在政治这个滤光镜下一般,[海上火焰]的每一帧都无力摆脱兰佩杜萨岛的苦难以及开头从救援站电话里传来的女人小孩的哭喊声。 2015年罗西踏上此地,历时半年拍完这部纪录片,对欧洲“多事之地”揭秘般的纪录满足了大多数欧洲人的怜悯心,但对于我国民众来说,这样的掺望还是过于遥远。从北非来的船只没有任何安全设施,对于因付不起头等舱与二等舱而不得不憋在船底的难民来说,乘坐这条船很可能抵达的是死亡。此种残忍本可以作为本片最直接的“戏点”,但罗西却没有直接去呈现死亡,这些事实皆经由一位医生间接道出。但当镜头面对经过了卫生检查,失去了亲人,又不知前方路在何方的难民们的时候,又略显出一些激动与直白。 而对于本片另一条线,当地男孩萨穆埃莱的日常来说,却承载了太多复杂的隐喻。奶奶告诉萨穆埃莱,二战时期人们在海上发射炮弹,不敢出海的当地渔民只能待在家里,隔着玻璃看着海上的火焰,这是奶奶最爱的一首歌《海上火焰》也是本片英文名的由来。以海洋文明而发展起来的欧洲在享受了海洋给它带来的繁荣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随海洋而来的战争。这种双重属性埋在小男孩萨穆埃莱这个角色身上,他像传统欧洲海洋居民一样,需要去学习捕鱼与潜水,另一方面他也学习了战争,他爱坐在海边的巨型石头上朝海上的救援舰假装射击,爱和同学把岸上植物做成人样,用弹弓对它们进行时射击。这双重属性在萨穆埃莱身体里打架,导致了表面上的“病征”。他无法克服坐在船上的头晕和呕吐,不仅如此因总是用右眼玩弹弓,萨穆埃莱的左眼弱视,按照医嘱,他的右眼不得不戴上眼罩以逼迫使用左眼,因这几件“麻烦事”,萨穆埃莱总是带着几分焦虑。 和罗西上一部在威尼斯电影节获金狮奖的纪录片[罗马环城高速]命运类似,因存在明显的摆拍和导演刻意安排的隐喻,[海上火焰]游走在纪录与剧情的边界,它的归类成为最大的争议点。这种搬演与[北方的纳努克]的捕鱼片段完全不同,后者的确在现实中存在,只是因为囚于拍摄条件的问题,而让纳努克重新表演一次与现实并无差异的捕鱼。而[海上火焰]中的搬演却是罗西对情节的刻意安排,比如萨穆埃莱的奶奶给电台打电话点歌(《海上火焰》),镜头马上切换到电台演播室。再比如萨穆埃莱用弹弓射击植物,镜头从特写到近景,切换速度过快,完美到不真实。包括以上提到的隐喻,都令人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但不可否认,除去以小男孩为视角的这条线,难民那边纪录的真实性应该不容置疑。这样看来,摄影机在苦难现场的事实还是存在,也是这种“旁观他人痛苦”的真实镜头,拷问着受道德折磨的人们。 的确,今年[海上火焰]在柏林的获奖对上了本届“难民题材年”的契机,但问题来了,很有道德感且可敬的,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群体真的可以靠纪录片改变世界吗?不论是有所行动的“邀请难民”通告,还是乔治克鲁尼与默克尔的会面,都始终让人有一种隔岸观火的感觉。这一切就像苏珊·桑塔格写过的那样:“只要我们感到自己有同情心,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不是痛苦施加者的共谋。我们的同情宣布我们的清白,同时也宣布我们的无能。” 刊于《看电影》周刊 2016年6月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个人公众号:电影少女放浪记

 2 ) 海上火焰 Fuocoammare, 2016

    今年二月,意大利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凭借他的纪录片《海上火焰》再次在世界顶级电影节上受到好评,捧回一尊金熊。三年之前,正是他的《罗马环城高速》在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奖,所以这回夺熊也未能算是惊喜。眼看欧洲三大电影节罗西已雄踞其二,纪录片上位的历史性突破既让人感到振奋,又让人有些惆怅。

    《海上火焰》的双线结构初看上去不免让人有点困惑:从现实层面来说,一方是漂洋过海、满脸悲怆无助的黑人难民,另一方是意大利小岛兰佩杜萨普通的居民,一干人等过着平凡甚至无聊的日子,每天不过就是喝喝茶,铺铺床,甚至点点歌儿,让人想起《罗马环城高速》中的芸芸众生。两条线索之间互不打扰,唯一的交集便是兰佩杜萨的无名医生,他既是岛民的救护者,又是难民的大救星,除此以外再无其他。导演敏锐地发现了这其中的荒诞性和复杂性,将两个“平行世界”巧妙编排在一起,构成了其对欧洲难民问题的第一重讽刺。

    罗西的意图还不止于此。在现实层面之外,兰佩杜萨线的主角小男孩另干着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蠢事”:从一开始从树上削下一截树枝做弹弓打鸟儿,到扣动虚拟步枪的扳机,再到弱视逐渐产生开始接受治疗,所有这些无不是对难民输送背后的战争的荒诞隐喻。其中有一段,两个男孩子用刀在仙人掌上像做南瓜灯一样捅出张张人脸,然后又用弹弓崩、用小炮仗炸,最后还试图用黑胶带把破碎的仙人掌粘回原样,“十八般武艺”在现实当中统统都能找出对应,用意不可谓不鲜明;小男孩的“弱视”本身更表达了导演罗西对战争盲目性的嘲讽,相比之下,影片并没有用一般纪录片惯常使用的方式进行直白的控诉,手法也不可谓不巧妙。至于“海上火焰”这个名词本身,更是如北野武的“花火”一样暗藏玄机,水与火的洗礼,情歌和战争的对比,浪漫和残酷的交织,都藏在这四字当中,足以引人深思。

    罗西对素材的运用相当巧妙,有时甚至是过于巧妙了,总给人一种摆拍的感觉,从而怀疑起他的纪录片的真实性。的确,《海上火焰》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不过无赖一点说,罗西也并没有明确将这部影片归入纪录片的序列。纪录的内容和手法无疑贯穿其中,但更重要的是,他在利用手中的素材(无论真实还是虚构)表达着自己对于难民问题的看法,这种艺术的再造显然超越了人们对纪录片的一般定义。正因如此,恐怕没人想得到,《海上火焰》这部一直显得有些“虚假”、有些“轻飘飘”的作品,会在中段偏后处亮出“大杀器”——远离难民渡船的摄像机直接深入底舱,看到一片死尸。如此露骨的真实,真实得近乎骇人的片段猛然在平淡无奇、接近浪漫的基调中浮现,反倒给人以更加强烈的反差和震撼。所以,与其说罗西是在展现残酷,不如说他是在运用残酷。就在那一瞬间,罗西达成了相比全程残酷更加让人难以忘怀的真实,毕竟没有什么能比瞥上一眼死去的难民跟能触动人的了。

    而也就在那一瞬间,艺术家本人达成了他的政治责任和人道责任。纵观近两年来欧洲艺术电影,虽然涉及底层移民和非洲难民潮问题影片并不很多,但却都在主流电影节之中受到了热烈欢迎(尽管评论界对此有另一番态度),去年戛纳电影节的影片《流浪的迪潘》,和今年年初柏林电影节的《海上火焰》都是如此。罗西本人在兰佩杜萨生活了一年的时间,为的就是捕捉难民的真实情况和当地生活的质感,而最终这部接近110分钟的成品也已经与最初被要求制作的十分钟短片大相径庭了。显然,亲身的体验让罗西卷入了难民潮的漩涡之中。

    也只有在这时,观众跟随罗西进入了难民的地狱,相信了那段接近四分钟的关于战争、监狱和逃亡的说唱独白,“出埃及记”般的历程变得立体起来,难以置信却无比真实。面对赤裸裸的真相,底舱中的尸首,“圣母心”的指责变得冷血,“投机论”的轻蔑变得脆弱,难民的生死不再是远在天边的幻象和口唇之间的名词,变成了一种凝视间的痛楚和切身的体会。

    《海上火焰》的结尾停留在一段小男孩徒劳的“嘴炮”声中。声声炮响,向着观众,向着欧洲,向着每一个渴望和平、尚有良知的人类。

 3 ) 视野和焦点比罗马环城高速要精彩

摆拍纪录片“大师”新作又来了,今年柏林电影最高荣誉金熊奖!鉴于上次《罗马环城高速》的不愉快经历,这次我算是有所戒备。幸好,这次罗西导演的发挥没让我失望。题材由上次过于狭窄的罗马当地社会问题,扩展到时下炙手可热的欧洲难民话题,视野和焦点立时提升不少。不过导演的手法依旧没变太多,尤其是小男孩那条线索,遵循《罗马环城高速》的方式,采用好几个看似无关人物的生活素材拼贴,然而这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其本人亲口讲述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渐渐显露出来。难民那条线索更接近常规纪录片形式,然而导演有意隐藏了起因和结果,只将海上营救难民的过程作为重点展示。于是,千辛万苦从非洲经地中海偷渡来意大利的黑人经历,跟意大利那个小岛上世世代代依靠出海捕鱼为生的贫苦人们,两个群体的生活方式碰撞产生出强烈的对比,从而引发观众对当下欧洲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的思考。从这个层面来看,导演这次的摆拍记录相当成功,人物素材处理得得心应手,以及串场的意大利经典老歌,令故事的主题在无形中得到强化。

 4 ) 很喜欢难民们rap诉苦的那一段

《海上火焰》是电影里的一首歌。夜晚,海上的巡逻舰开着探照灯,经常会发生枪火交战,炮弹的火花交错在海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本片是分两个没有交集的故事同时进行的,一边是岛上的一片宁静安逸,一边是海上的难民问题。两个世界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调皮的小男孩热衷玩打仗游戏,摧残仙人掌,出海捕鱼就晕船。而另一边海上时不时飘来一些偷渡船只,救护人员不得不接受和拯救这些把生命交给大海的求生难民。

小男孩为了出海,去克服晕船的障碍,难民们不管晕不晕船,为了生计必须上船接受命运与运气的安排;小男孩对着海上比划着开枪的手势,另一边海上燃烧的战火映红了;小男孩一点点心理作祟就要去看医生,船上的难民很多因脱水和苛刻环境遭受磨难。如此的并行拍摄手法很容易慢慢的触动观影者的情绪,内心的共鸣感油然而生。

难民问题是个棘手的难题,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总是需要时间来缓和,也需要人类的自救。难民青年们上岸后的那一段说唱,歌词唱出他们一路避难的辛酸,用铿锵有力的Rap道出内心的呐喊,看的非常带劲!

第一次接触纪录片,不知道从哪方面去欣赏,也分不太清纪录片与艺术片的区别。至少有一点感受就是,纪录片把更大的空白和问题留给观众去思考。

 5 ) 海峡两岸,两个世界

更新:真的没想到这篇影评也能被抄袭。

接到群众举报,台湾《镜周刊》作者黄以曦于2017年5月14日发表的影评抄袭本篇,看了下是很拙劣的抄袭和洗稿,这种跨“境”利用大陆不怎么看台湾杂志的抄袭真是醉了,也说明了豆瓣影响力。这片子看的人虽少但我这篇也是排名第一的影评,这都敢抄也是牛逼,麻烦杂志编辑采稿前先百度一下。

附抄袭链接//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508inf002/
===========================================================================
无政治,不柏林。

本片赢得金熊奖是意料之内的事,现在欧洲最火的和世界共同聚焦的话题是什么?难民。坐在电影院,看到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的字幕出现不由会心一笑,一个如假包换强烈罗西风格的“纪录片”。如果《罗马环城高速》有摆拍争议的话,那本片完全可以说是一部影片而非纪录片。罗西和他的片子不算是我很喜欢的,比起沉默展现生活的纪录片,我更喜欢他充满浪漫和诗意的老乡保罗·索伦蒂诺。然而罗西影片中展现的对人类的悲悯,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对生命苦难的洞察,值得每个人钦佩。

兰佩杜萨岛,意大利边境一个很小很不起眼的岛屿,然而这里因为离非洲最近,每年都有无数难民跨越海峡试图偷渡到岛上从而进入欧洲。影片很直接且讨巧的两线并行,同时忠实记录发生在岛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对比意味一目了然。

一条线是岛上小男孩Samuele的日常生活。Samuele和其他欧洲男孩没什么不同,无忧无虑,爱好是拿着弹弓和小伙伴四处“打猎”,每天要担心的除了讨厌的英语课就是自己没能继承渔民家庭好水性的晕船问题。哦,对了,他还对自身健康忧心忡忡,在被诊断一只眼弱视后跑去找医生担忧自己是否还有心脏病和过敏病症,煞有其事一板一眼的描述症状,这也是影片为数不多能让观众微笑的地方。天真,单纯,充满阳光。

另一条线是岛上每日的搜救难民和难民上岸后的生活。影片伊始是两段对话,搜救人员问你们位置在哪儿,回应却是绝望的哭喊,然后一片死寂。难民们来自利比亚,苏丹,叙利亚等等,不同的国家,相同的战乱和地狱,杀戮,强奸,奴役。想逃离吗?先付800美金,然后把你塞到一个挤满人几乎没有空气的船舱里,和有害的机油混在一起不小心就会被烧伤。想要空气?请付1500美金,可以让你坐在甲板。至于沉船,脱水,饥饿?不好意思,不是蛇头们负责范围。于是我们看到身穿防护服的救援人员不断将奄奄一息的难民从岌岌可危的小船上转移到陆地,大部分是女人和孩子,当然,很多是尸体。

片中印象深刻的有两处。

一是岛上的医生。他负责难民救援,在给一个怀孕难民做B超时,女人子宫里的两个胎儿已经缠绕在一起了,他努力分辨着胎儿性别,尽管语言不通但还是比划着安慰女人“你的孩子都很好”,尽管他自己心里清楚由于船上恶劣的条件和挤压,胎儿前途未卜。他对着镜头说,我同事都觉得我每天接触数不清的遇难者应该习以为常了,可是,没有人能对死难习以为常。他同时也是Samuele的医生,可能昨天刚目睹难民的死亡和苦难,今天却要回答意大利小男孩没病找病的健康问题,不知道他心里会不会觉得有些讽刺。

二是Samuele的祖母边缝衣服边讲述《海上火焰》这首歌的来历。二战时军舰夜里在海上发射炮弹,渔民不敢出海,只能看着海上此起彼伏的爆炸,正如火焰。祖母每天起床祈祷家人安康,而Samuele则淘气的坐在岸边对准救援舰模仿开枪姿势。历史在进步,可战争从未停止,二战炮弹在海上的红色火焰只是被难民的鲜血代替罢了。

然而难民被救后是遣返还是留在欧洲?难民家乡那些拿不出800美金逃不出去的人呢?影片没有交代,我们只看到生还者眼中的恐惧和抱头痛哭。难民问题到底何去何从,无解。

最后简单谈一下个人感受吧。谈论这部影片必然联系时事和政治,作为一个混迹以“黑穆膜法”为方针的知乎er,我难免受社区大方向影响。欧洲目前是白左圣母小清新还是自由悲悯同理心这个大家讨论很多了,不再详说。其实本片已经处理很客观了,要是美国人拍指不定拍成什么样,但依旧偏政治正确。德国难民之乱和欧洲暴恐袭击是上半年非常火的话题,而难民的宗教属性也是。。。。大家懂得。当然,我们欣赏电影故事就好,对观点尤其是纪录片的观点,那是另一个讨论话题了。

 6 ) 新形势的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1. 居然得了金熊奖。

2. 很多人物的处理,就是放在那里呈现这个小岛的居民组成?闲散的,并不不愿意让它们有何交集。

3. 难民问题大概是我余生躲不开的,在欧洲大陆、美洲大陆都不得不面对的世界趋势。以前是高一点的文明采取了野蛮的殖民形式,但带来了事实上的殖民地“文明”的被迫升级。现在没有殖民地时代,则变成了在落后地区,残酷的本国统治者压榨下,人往高处走的流动。文明的冲突以这种方式呈现,给各方都带来了新问题。

4.人类会怎样应对呢?

 短评

有的导演为了得到国际影展的青睐会在电影里加入一些讨巧的标签、符号、噱头,而这个导演拍的是标签、符号和噱头本身。

6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电影名来源一首歌,导演也就五五开一面捕捉小男孩塞缪尔弹弓打鸟,蹂躏仙人掌,浮船上克服晕船,呼呼吃着意面,居然还担心自己患了焦虑,另一面也是主焦点,难民海上漂,是生是死尚难料,这是生存与生活的严重差距。

11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地中海小岛上居民的日常与非洲中东而来的难民在如此狭小的地域中构成两个遥远而几无相通的世界,仿佛对这个被各种迅捷通讯方式无限缩小的世界无情而精准的隐喻。整体还是相当克制而有力,engaging而并不说教也不显出优越感,两个世界的距离与层次也设置的十分巧妙。

15分钟前
  • 朱马查
  • 推荐

1.难民惨象与男孩生活双线叙事,杂以自然景致,构成纪录、半搬演与全控制的拼贴。2.沉静冷峻,获得金熊虽有政治正确之嫌,还是无法掩盖影片内在的辉光。3.以验光和弱视喻指视而不见,同[沉默之像]。4.以炸药和弹弓雕刻仙人掌的"面孔",遮住右眼后失去准星的发泄。5.壮美风光作反讽,凸月。(8.0/10)

1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摆拍出来的纪录片,再次模糊了纪实的边界,一些直视非洲难民尸体的镜头拍得精致却残忍。除了这条线以外,岛上居民生活好似毫不相干的另一部电影,眼神儿不好、自认为得了过敏症、凭空射鸟的小男孩,生活节奏静默迟缓的老头老太等。拿了金熊多半因政治正确吧,海岛风光还是美的

2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七年内最差金熊,不过某些段落还是有些冲击力。设计摆拍哪家强,还不如看赵亮...

22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浊浪夜捞鱼,点歌献亡夫,单眼隐形火箭炮;营地足球,逃难说唱,海上炼狱;医生无法适应验尸,男孩觉得自己有病,难民清查和浮桥训练,两个世界无声冲突。挺好

25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看完之后过了好一阵还是不能放下电影里的许多片段。表面没有联系的男孩的生活和难民营救两部分在全部看完之后觉得它们是一个整体,有点怀斯曼纪录片的感觉了。上一部罗马环城高速没太跟上罗西的思路,这部好懂多了,正好可以把之前的重新看看。另外这就是一部政治电影,不是明喻暗喻什么的

2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3.5 无比典型柏林金熊眼光,政治性远高于电影,也许导演怕被说圣母,刻意避免添油加醋,别说煽情压根冷到冰点,只敢寄寓矫正弱视疑病焦虑学划船的当地男孩,因此绝不是“好看”的电影,但大银幕上看到血色眼泪、堆叠的尸体有被震到,客观上确有进步意义。今天还放映事故了欧盟影展真是年年出状况呃

28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还行

才想着为何这么像纪录片,结果发现本就是。因而并无政治隐喻,反正都展露无遗。政局动乱后难民的流离,非常触目惊心。老医生说尸体见多了,其实并不会因为习以为常而毫不惊心,毕竟那都是生命。看到小男孩在这见证了太多血泪的小岛上淡然生活,有种特别的孤绝冷漠。但这电影毕竟还是少了些力度。三星半

31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柏林金熊,电影观念的大获全胜。当然随后的摆拍设计与剪辑技法也极其重要。当今国际世界语境下的日常生活的细思极恐,透过纪录电影片段+日常的设计摆拍交叉剪辑,实则还是控诉一种对他人当下苦难的漠视,它也有着对文明的深度自嘲以及严肃荒诞的重构。

32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西宁成龙影城2016.7.26.2pm 讲述的难民渡海而来的境况非常动人,结合小男孩一只眼睛无法看到的生命体验,也是一种有设计的表达。作为电影未必那么好,但所带来的直观感受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33分钟前
  • xīn
  • 还行

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真实电影与新现实主义以Docufiction为形式的延续,作为“个体代表”的男孩家庭和作为“集体”的难民都被符号化,两者间完全没有交集却无时无刻不在碰撞,达成了无声的批判。如果将它对现实的揭示简单评价为“刻奇”,显然有些武断。

36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SIFF# 第一部获柏林金熊的纪录片。但其实与罗西揽威尼斯金狮的《罗马环城公路》异曲同工,只是隔了三年,罗西电影的结构更精妙,并拓展了纪录片的边界。撷取现实的方法使之既可以作表层的解读,又隐含着隐喻。完全不用画外音,靠剪辑叙事(甚至配乐)。

40分钟前
  • btr
  • 力荐

年度难民大片,全场白左掌声雷动。隐喻有点太用力。

4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两条线,一条描写岛上居民日常生活的故事片,另一条则是反映难民的纪录片,很混搭的方式,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强迫自己建立这两条线的关系的。[C]

45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两条线的鲜明对比

50分钟前
  • Strelizeia
  • 还行

难以评价的纪录片。脱水抽搐的身躯,脸上红色的泪痕,满仓横乱的尸体,镜头太狠太直白残忍,小男孩一家倒是这冰冷记录里一丝暖意——但他父母在哪呢? 再者,医生的那番实话很打动人心,尸横遍野这种惨象,无论看见多少次,还是会侵入梦里,搅乱平静。

51分钟前
  • 留不
  • 还行

精美的verite真实电影佳作,构建无垠的空间——自制与广博,匠心和风轻云淡。在今天的政治气候下,主题尤为惊心。

52分钟前
  • V_Lachesis
  • 力荐

罗西只是在讲这片海和围绕它而起的故事而已。清冷的小镇、玩着弹弓的孩童、自娱自乐的电台DJ、以及成批因脱水而奄奄一息的难民,他们故事因这片海而起而落,罗西没有所谓圣母心的态度,他只是为他们完成了一副肖像。

56分钟前
  • Heidyroyal Te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