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2005

已完结

主演:陶泽如,丁勇岱,马少骅,黄渤,雪村,孙松,王小毅,高秀敏,沙景昌,吕夏,丁宁,胡龙吟,赵亚波,公磊,王希,张小磊,胡晓光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5

 剧照

春天里2005 剧照 NO.1春天里2005 剧照 NO.2春天里2005 剧照 NO.3春天里2005 剧照 NO.4春天里2005 剧照 NO.5春天里2005 剧照 NO.6春天里2005 剧照 NO.13春天里2005 剧照 NO.14春天里2005 剧照 NO.15春天里2005 剧照 NO.16春天里2005 剧照 NO.17春天里2005 剧照 NO.18春天里2005 剧照 NO.19春天里200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春天里2005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东北小城松江市。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怀惴着形形色色的梦想,聚拢在“香榭丽舍”公寓的建筑工地上。他们深知,自己用汗水筑就的终究是城里人明天的梦榻,不求别的只要不拖欠工资就谢天谢地。在简陋的工棚里,上百名年龄、性格不等的民工挤在一起,质问工长谢老大(马少骅 饰),拖欠的工资啥时侯发,好多人指着这点钱送孩子上学、为老人看病。谢老大的回答令人失望愤怒,绝望的民工们砸开了工地负责人张彪(胡晓光 饰)的办公室,谁知他早已逃之夭夭。面对血汗钱被他人挪用,民工们被迫集体追讨,可是等待他们的却是无耻的威胁和恫吓,这时候,谁能帮帮这群无助的民工......SEIKA之空B区32号迫近非主角的夜晚 恋爱不会突然萌生希莉娅归来热的雪粤语世界倾斜23.5度香蕉劈裂牛仔和外星人浴血凶宅女教师2016韩国版雪之华真爱的谎言之破冰者现代狙击手 第一季祭旗玩火民国少年侦探社彝海结盟2016玩命剧组金吉尔和罗莎仅此一次的爱情图书馆战争181号储物柜秘果2017老七猎人传说玉魂师破事儿白色之恋闯堂兔失恋反攻队 阿索的故事猎魔女战士老妈去死吧一飞冲天1952密室逃脱希尔维亚红龙2002幻听萤火虫(2018)暴太郎战队咚兄弟电影版:新·初恋英雄

 长篇影评

 1 ) 《春天里》把《生存之民工》的大结局给改了,还删减了很多敏感剧情。

很多人估计没看过2005年原版《生存之民工》的大结局,我就透露一下原版大结局主要角色的去向:杨志刚去了大草原生活、陆长友疯掉了和做了流浪汉、薛六和王家慧没有在一起、法院是否让杜建中赔薛五医疗费在剧中没有说明、张彪逃走了(没有被抓)。

《生存之民工》是我看过最好的两部时装剧之一,另一部是《创世纪》。个人认为《生存之民工》是一部可以让一个人的三观变得更好的电视剧,可能是目前对人生最有意义和帮助的影视剧,也可能是最励志的影视剧。

 2 ) 《生存之民工》---你们不懂,但你们怎么不想懂呢!?

李海平说:你们不懂,但你们怎么不想懂呢!?
破败荒凉的工棚显示巨丰公司黄了,每个人走上自己该走的路。
1、电视剧竟然能通过审核,能上卫视播,虽然隔了8年,真是不容易。谢老大在剧里几次提到:农村的税重的很。这个真的是,以前,家里要交“提留”,我的理解就跟以前“人头税”毫无二致;还有“车船使用税”,家里的三蹦子都是要交税的。
2、中国的老百姓是最能吃苦的老百姓。住着闷热不通风的草席子,身边都是臭脚丫子、汗臭,晚上都是打呼、磨牙、说梦话,吃饭是白菜萝卜土豆子,难见一点肉腥,干的是最重的体力活。
3、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良的老百姓。电视剧里有两次凑钱看病,一是王家慧住院,二是薛五摔伤住院,大家掏出裤兜里皱巴巴的十几块钱,谢老大掏出准备给儿子治病的钱、自己卖血的钱,陆长友拿出自己“卖尊严”的钱
4、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李海平用铅笔在皱巴巴的小本上给李志刚写下临别赠言,叮嘱李志刚以后为人处事要圆滑,要多跟别人交流。
5、悲剧的社会。陆长友疯了,王家才进监狱了,老周被抓走了。
6、希望。李志刚找到了母亲,栓子去上学了,谢老大们懂法了,王家慧走上正路了。
5、每个人都很复杂,没法用几句话说明白。他们都聪明能干,都吃苦耐劳,都是性情中人,他们恪守着最低的底线,他们向往着美好的生活,期待着爱情,守护着亲情

 3 ) 生存!生存!

在这一段被宣讲笔试面试找工作和偶尔无所事事套牢的时间里,我抽空找到一部电视剧《生存之民工》,然后断断续续地花了几天时间把32集全部看完,内心里并没有什么浪费时间之类的负罪感。在这个烂俗电视剧充斥的国度,在这个不知是不是因为烂俗电视剧充斥而使得诸多文艺伪文艺青年无限鄙视电视剧并一个个全全奔向电影时,我觉得,《生存之民工》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剧。

这段时间里,整天一味为找工作奔忙,脑子里就是“工作工作工作”,然后由此而现的问题是“生存生存生存”,无数次以生存为理由陈述自己现在的状态,但一个还花着父母薪水的人是不是真的理解生存的含义呢?与社会生存的距离其实在空间上没有半点拉近,只是在时间上愈加迫近的时候,生存不过是一种紧迫感的焦虑而已。它在我的脑海中所有印象,可能只是不能再有大把的时间泡网,不能再频繁的更新博客,不能再一觉睡到自然醒、天天晚上侃大山,每天挤公交挤地铁体会伟大祖国人口最多真实到是怎样的一种概念,然后拿着起早贪黑换来的工资勉强供供吃穿住行月月做光族……

但是,你知道吗,还有另一种生存!他们的生存是这样的:挤在百来号人的工棚内闻着大家的汗腥味儿各自打呼噜,天天吃的大锅饭倒不出半点儿油水抠不出几块瘦肉,口袋里经常装着的找不到一张是百元钞票,抽着旱烟从白天一直忙到晚上,最后该拿那点可怜的工钱以便给儿子治病供孩子上学或者买些种子化肥期待来年田里的收成时,结果,那钱还要不到了。这就是他们的生存。太他妈真实了!

是的,真实,真实就是这部电视剧最打动我的地方。它没有大场面,没有高科技,没有红得发紫帅(靓)得要死的男女主角,但几个不管著名不著名但绝对实力派的演员把这部小人物的电视剧演绎的足够独特。这个文艺附庸于政治的国度,每天地方卫视和天朝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无非这几类:要么是从来不讲历史只讲政治的爱国主义红色剧,要么是把无数少男少女迷到团团转的青春偶像剧,要么是绞尽脑汁翻不出新花样的恶搞剧,还有处处悖于史实的帝王剧、拖沓到要死的家族剧和找不出一丝技术含量的搞笑喜剧。偶尔拍几部底层群众的乡土剧,还被和谐、富裕、生活大变样这些政治宣传所需元素绑架了。但是《生存之民工》没有,它几乎完全真实地摆出民工的现实生活图景,除了上面提到的那艰苦到很多人无法想象的生存状态之外,还有爱情、亲情、恶毒、卑鄙、胆小、自私、正直、美好、善良等等一系列复杂人性的元素纠结在一起。每一个人物形象都不是一种元素的固定,每一个人物形象也因此鲜明而贴近真实。

这部片子也并非完美,犯不着用32集那么长的时间讲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剧情不够凝练就容易让人感觉拖沓。另外在细节处理上也有瑕疵,比如能不能不要老让一个人挨打受伤,能不能不一受伤就是脑袋流血?我就简单举一个例子,还有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有些粗糙。不过这些都不能过多影响这部片子,它是烂俗电视剧充斥国度中少有的一部向底层现实伸手的低投入力作,它做到了导演管虎在每集剧后说的那句“我他妈就是要和别人不一样”。

 4 ) 他们的失败与伟大——人物性格分析(民工篇)

这剧最厉害的地方并不是像纪录片一样如实反映了民工的生存现状——不是生活,真的像标题一样是生存——而是除了他们的劳累和无奈之外,也毫不遮掩他们的局限性和性格的弱点。三十来个人物个个生动鲜活,下面一一分析一下他们的性格特点。

人物太多了,计划分为民工篇、女性篇、三教九流篇。本篇为民工篇。(真不知道那两篇还有没有问世的机会)

谢富贵:你个鳖孙!

另一个时空里的孙中山化身包工头。对这个人物的表现手法是欲扬先抑,先是开头明显不被民工们信任,然后苦逼要钱两头不是人,然后惊觉他在卖血!一开始可能还怀疑谢老大是不是拿了钱自己昧了,看到这里觉得他也是真的苦。最后被张彪监禁和痛打,儿子的生命也危在旦夕,自己完全没有办法救治,实在可怜至极!结局他又重整旗鼓带了一个新的工程,这一次他学会了先仔细看合同,并号召其他民工一起看合同,看到他从哪跌倒从哪爬起地还是那个“谢老大”,不由得露出了心酸的微笑。

这个眼神,绝了!

谢老大不是恶人,他甚至还有点善良,否则他不会收留无家可归的栓子。他确实有压榨栓子,要他的钱,骗他卖血,这都是在他走投无路时候的下下策。最后在要不要他的肾的紧要关头,他犹豫了,他纠结了。如果栓子表现出不想捐肾,谢老大有可能哄骗他,甚至训斥白养了他。但他没想到栓子竟然如此痛快地答应捐肾,反而让他错愕,然后断然拒绝。谢老大是知好歹的,也懂报答

他身上有属于农民特有的狡猾和自卑。他对钱斤斤计较,一方面因为他太需要钱了,另一方面也是他的狡猾在作祟,面对和自己地位平等甚至略低一级的其他民工,他决计不肯吃亏。开头他们第一次商量如何去公司要钱,每一步由谁来做,最难的都给了杨志刚,他倒是自觉很安全。面对自己的上级张彪时,他的狡猾表现在在麻将桌上故意输钱,各种装孙子,以博老大一笑。他曾向民工们分析自己的地位,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只能够到张彪,是够不着张彪的上级的。他也曾多次表现出“咱是民工”的“自知之明”。

漫漫要钱路…

他多少是有些领导才干的,他的局限和其他民工一样在于受的教育有限,不懂法。他的儿子看来是没救了,养子是个好孩子,会尽力照顾他的晚年。在工地上奔波,算是他最好的归宿。

栓子:干叠……

太喜欢这个孩子了!他看到的、记住的都是别人对他的好。他已经意识到不读书他最多也就像他干爹一样,有上进心,希望他能品尝到教育的好处。只是,他上学的钱从哪里来呢?

杨志刚:(不说话,不笑,瞪着两只明亮的大眼睛。)

一头蓬乱的不知多少天没洗的头发、一张灰头土脸的面孔、一身灰蒙蒙的迷彩服掩盖不了他英俊的面容。一看演员表才发现,他是《潜伏》里的廖三民啊!!!当年就曾经被三民哥哥帅倒。杨志刚和廖三民有相似的地方,可能演员的气质适合这种有点轴、胆子大、不惜鱼死网破的人物。他长得也有点像网球运动员锦织圭,总之是很典型的北方帅哥。

帅帅帅!

杨志刚和其他民工一样教育程度低,不懂法。除了需要克服这个民工的通病之外,他还要和不幸的原生家庭作斗争。父亲有暴力倾向,这也让杨志刚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甚至让他觉得,能用拳头或身体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和薛五薛六PK最后一轮,他义无反顾地钻进了水泥搅拌机,脸上的表情没有一丝波动,彷佛他认为这是生存的必经之路,既是必经,那就走过去就是了。就像他的名字,他绝不会屈服,把他打死,他也不会认输。

“杨志刚找妈妈”是他人生永恒的主题。母亲在他少年时代离家出走,给他留下了永远难以愈合的伤口,他只能通过寻找母亲来疗伤。流浪中他走过一个又一个小城市,关注一个又一个二人转班子,看了一场又一场演出,这也成了他生存的意义。他爱上另一个二人转演员是必然的,宋娟娟是他母亲的化身。从他问宋娟娟年龄时两人的反应来看,宋应该比他年龄大。两人在地下小旅馆互相敞开心扉是整部剧最浪漫的场景。宋娟娟和他一样性子刚烈,但是,她更成熟,她明白有些事情靠拼命解决不了。又一个重要的女人从他的生命中消失了,这对他是多大的打击啊!他唯有继续流浪下去。

父爱母爱的缺失让他不知道如何和人沟通。面对误会,他从不澄清,与其说他不屑,不如说他不知道如何开口。他也不会和人聊心事,一切苦楚自己默默承受。这也是为啥李记者在最后对他语重心长地叮嘱:你得唠,把心里的话唠出来。他对李记者、人大代表老头一开始都不信任,一方面由于民工与生俱来的自卑——咱又没地位又没钱,他们为啥帮咱们?咱这是贱命,还是离这些光鲜的人物远点,省的祸害人家或自己惹上麻烦。李记者以糙汉的粗犷方式、东北人的热心肠终于打开了他的心扉。你也许很难和杨志刚交朋友,但一旦他认为你是他的朋友,他必为你两肋插刀,对爱情亦如是。

对待敌人像秋风扫落叶般严酷

对待朋友外冷内热,对待敌人冷酷无情。但就算面对强大的敌人,杨志刚也不玩阴招。他是堂堂男子汉,他光明磊落得如同正午高悬的太阳,他从来都是“正面刚”——这一点和潘大庆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正是凭这一点,在经历了数次毒打后,他终于得到了董飞的尊重。

虽然和武力值相比,他脑力值时常掉线,但在寻找谢老大的关键时刻,他想到了打通董飞这一关键关节,证明他还是有点计谋的。

我总觉得杨志刚是会找到宋娟娟的,但不一定能找到妈妈。

陆长友:(咬牙切齿)我不会放过你们的……

从表演难度上来讲,陆长友这个角色最难。这部剧以东北为大背景,民工中只有陆长友一个南方人,本来他就像一株被移植的植物那样处处显示出水土不服和思乡情切。他在细节斤斤计较,在大是大非上还比较明白,虽然他说话很得罪人,总之,他浑身上下到处都别扭,是一个很拧巴的人。这种人在受了刺激之后,一步步走向疯狂,简直就像命中注定。

剧中很详细第展现了他这“一步步”都经历了什么。事业方面,他在被赶出工棚后沉入无家可归的谷底,然后以破釜沉舟的魄力得到了“搓澡工”的工作,一下子有吃有住,还回工棚炫耀。这时,他看似最春风得意。他解不开的心结在于他的家庭。

一开始他和秋月街头偶遇的那场戏,让人摸不透他和秋月的关系。显然是他的热脸在贴秋月的冷屁股。但两人之间的生分让人怀疑他们真的是夫妻吗?还有两人外貌上的差异。剧里还特别用秋月送衣服这个情节来说明他们已经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了。秋月对陆长友处处透着打发敷衍,但还没撕破脸皮。

在杜建中家打电话那场戏堪称整剧最紧张的场景之一。从他发现枕边长发的那一刻起,他的心理失衡了。他这一闹,秋月心里的弦也断了。

此时的陆长友,爱情失意,但他还有事业,甚至还有杜建中这个老板“知己”。杜建中带着“媳妇”去搓澡那场戏也是令人拍案叫绝。从陆长友知道偷媳妇的人竟然是“知己”,他就走上了不归路。

他想杀人,但没那个胆量。他想把媳妇拽回来,但媳妇不乐意。他想拖住不离婚,但四十多岁的媳妇竟然怀了人家的孩子!他想一走了之,但不知该去哪里,南方既没有儿子,也没有媳妇,已经不是他的家。他想扳倒杜建中这个“杀人犯”,但谁会听他疯疯癫癫的话?他对秋月难以忘情,他不会去找别的女人。

他甚至连赚钱的动力都失去了。本来赚钱是为了老婆孩子,但儿子不好好学习,和父母不亲,况且给儿子擦屁股的钱还是杜建中给的。杜建中还口口声声“我们的孩子”。

所有能排解他苦闷的路都被堵上了。他一天比一天令人难以理解。他总是先做一些事,再做一些事推翻之前的事。比方说,他买了火车票,再把它吞进肚里……

他只能自言自语,他只能唱家乡小调“油菜花”,他只能向陌生人怒吼诉衷肠。他本来就没有朋友,一是因为他是从南方移植来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生性谨慎、多疑、刻薄,很难交到朋友

可以说杜建中杀死了陆长友,秋月逼疯了陆长友,也可以说,陆长友自己杀死了自己。

陆长友一直认为,秋月离开他是为了钱,万恶的根源在于可恶的城里人。他从来没有反思过,秋月一直作为他的媳妇存在着,她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也有自主选择的权力(此处不是弘扬秋月的出轨行为)。

王家才:我倒有个主意……娶了我妹妹吧!

王家才是所有民工里最惨的一个,他惨是因为他的妹妹。

王家才能吃苦,有才干,会木工活,和薛五薛六PK时第一轮靠他的眼神才取胜。不能说没有脑子和心眼,口头禅“我倒是有个主意”,虽然都不是能成气候的主意。人老实甚至可以说是懦弱,和杨志刚相反,一打群架第一个撤下来。他也贪小便宜,不像杨志刚那么光明磊落,他“拿”了别人的钱包和手机,让他偷他是决计不敢。平时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的他,最后为了他的妹妹,竟然去杀人……和陆长友一样,他也是一步步被逼成这样的。

38岁的王家才有个20岁的妹妹。亦兄亦父的他生活的重心是他的妹妹。如果妹妹省心,他靠他的手艺有口饭吃不成问题,他的老实说不定也会吸引像艳红这样知好歹的女人。

关键是妹妹不省心啊!得知妹妹怀孕时,他先本能地怀疑陈佑良的动机,后来被陈的花言巧语蒙骗,退了一步能接受妹妹和他结婚。当陈本性毕露时,他先是和陈理论,觉得陈已不可救药,拖着妹妹和他回老家——他在东北打工也是因为妹妹在这里吧。他愿意收拾妹妹的烂摊子,然而妹妹却……

后来便是一连串的阴差阳错。王家才找妹妹的经过说明了:老实人总是被欺负

王家才对待妹妹和孩子一直都尽心尽力,没有歪心——妹妹自己都想过把孩子扔了呢,把孩子给亲生爸爸是他的底线。再苦再累他都要坚持(在黑心砖窑那段太惨了!)。谁对他们好他也心中有数

如果妹妹踏踏实实也肯吃苦,也向他一样知恩图报,王家才定不会进监狱。妹妹浪着浪着浪进去了,王家才已有走投无路之感,此时他只能求助于薛六,其实他自己也知道妹妹本性难移,薛六说:要是有个她喜欢的人对她好,她不能这样。他发现一切的根源在于陈佑良,与其接受妹妹自甘堕落,不如把一切账都算到陈头上。要是他没捅陈,怕是他也会像陆长友那样发疯吧。

王家才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牺牲了自己的自由,终于唤回了他的妹妹。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了。

薛六:俺,俺,俺就是觉地你挺,挺,挺不容易。

薛六也是欲扬先抑。像金庸笔下的男主角一样,前几集都没出场。一出场觉得他有点楞,扔铺盖卷儿那场戏让人觉得他有点过分了啊,此时观众已经跟着第一批民工挨了好几次打、要了好几集的工钱了,心理上肯定是偏向第一批民工的。

薛六一开始像薛五的影子一样,冲动、蛮干、头脑简单。改变缘于一个女人。或者说,因为一个女人,薛六暴露了他糙汉外壳下柔软的内心。

逗美女笑,自己笑出牙花子

薛六对王家慧一见钟情,虽然她当时挺着大肚子怀着另一个男人的孩子。薛五对王家慧的看法可以代表一般男人的观点。一直对哥哥唯命是从的薛六开始反叛了。他喜欢王家慧漂亮、年轻,同情她的遭遇,对于她的”自甘堕落“,他认为那只是她很不幸她爱的人不爱他。这一切都是一个超级备胎的自我修养。

肉眼可见的手脚不知道往哪里放

薛六热脸贴王家慧的冷屁股。那句”你给不了我想要的“,刺痛了薛六的自尊心。但他迅速摆平了心态,又投入到了新一轮的贴冷屁股的热潮中去。他想帮助她,他想救赎她,这是因为他对美好事物本能的爱护之心,也是因为他想通过对她的帮助和救赎,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从薛六不在乎王家慧孩子的来历,就能说明,他已经摆脱了大男子主义的低级趣味。他鄙视哥哥”彩旗飘飘“的行为。其貌不扬的薛六,路遥知马力,是一个好老公的人选。

这部剧最温馨的场景之一,就是王家慧靠在薛六的肩上睡着了。薛六抱着孩子,抹抹自己的小分头,害羞而甜蜜地笑了。

抿抿小分头

结尾王家慧再次邀请薛六来给孩子拍照,历尽铅华的王家慧,应该能明白谁对自己最真心。

薛五:我养活你。

薛五最神奇的行为在于他的双标。他鄙视王家慧,却心疼自己的”红颜知己“。他让弟弟远离王家慧,自己却对小曼说:我养活你。他还给弟弟苦口婆心的灌输,哪些女人可以娶回家,哪些女人只能在外面玩。这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从心底里瞧不起王家慧小曼之流的女人,这些女人是不能进“薛”家的。

当一个把一块钱掰成两半花的农民工对洗头女说出”我养活你'时,真是讽刺又心酸。他认为男人的价值就在于,用自己血汗养活他想养活的女人,哪怕这个女人不是他的老婆,哪怕这个女人也和别人厮混。他的小本本上结绳记事般地记着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人花了他多少钱,钱和人,是他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拼死拼活地干活。

强势围观

薛五是个纸老虎。他对其他民工可以吆五喝六,却对包工头唯唯诺诺、低声下气。他对王家慧和孩子凶得好像要把她们吃掉,却在薛六提到自己的孩子的那一刻破了功,十分反差萌地给孩子喂起奶来。

高大威猛的薛五其实很脆弱,脆弱到打一个雷,他像黑色蝙蝠那样落下,从此“红颜知己”是路人。

 5 ) 食物链

弱肉强食,利益导向。不管你吃是屎,还是人,你都是食物,消化完了都变成屎。时代的洪流裹着这些屎们,奔流向前不复回。你一翻史书,发现果然进步了,等你放大每个时代的个人,发现什么他妈也没改变,就跟屎一样。怎么破。
人是有自身的局限的,软弱注定了悲剧,你能自由到哪去?暴力是低等的,是直接的,虚伪和欺骗是高等的,间接的。可罪恶的程度却未分得清孰高孰低。

 6 ) 努力吧!别的,上帝早已安排好了

    看完这部电视剧,千般滋味涌上心头。
    还记得2011年夏天,那时候我上大三,放暑假之后,同学们都陆续回家了。我经过一个同学的介绍,去一家大型工地上打工。我被分配到钢筋组,成为了一名钢筋工,电视剧里的大通铺、工棚,和我当时住的几乎一模一样。还有工地上的大灶,经常要去抢饭,多数时间因为做工的粗糙和没有多少油水而令人难以下咽。肮脏的地板、汗臭和杂乱的屋子,床底下堆积的安全帽、破手套以及扎丝和扎勾等等,让人感觉置身于一个垃圾堆。
    每天早上六点半上工,十二点下工;下午两点上工,六点半下工。夏日的太阳毒辣而有力,像挂在天边的一盏火炉摇摇晃晃。楼层越盖越高,我感觉离太阳越来越近,灼烧的感觉让人焦躁难安。在几十层的高楼上,毫无遮挡地绑钢筋,如同把一块块肉放在火炉上上烤。一个月下来,我由原来的“白小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包黑炭”。
    也许是时代进步了吧!和我当时在一起的工友,已经不像电视当中的那么愚昧,那么无助。他们已经可以熟悉地运用智能手机,可以很活泼地进行各种娱乐活动,甚至还有拉二胡吹笛子的。每过几天,他们就会进一回城,买回来生活必需品和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去的第三天,就可以向工头借钱了。我记得当时是借了二百,然后不想吃大灶的饭时,我就可以去外面吃点或者买方便面吃。
    工地上干活的辛苦,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我感觉我们就是一群没有思想的机器,被他们设置好了程序,按这个程序走下去就可以了,而且看不到停下的日子。好在我知道我自己最多干一个月就会休息,而休息的那一天则成了我每天坚持下去的希望。我默默地等待那一天的来临,那是我的节日,是我完成一个安排之后重生的日子。
    也有一些人,可能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吧!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天下班后还有定时的娱乐活动,他们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迅速梳洗完毕,然后马上就去享受那一点难得的黄昏时光。那时候,太阳西沉,落日的余晖像舞台上温暖的灯光,给大地蒙上了一层温暖。微风习习,路边的小草也在高兴的跳舞。也有很邋遢的,日子过得一塌糊涂,还没到发工资的日子,一个月的工资就早已被他预支完了。
    曾经碰到过一位阿姨,大概不到四十吧!在我们的交谈下,我得知她又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考上了大学。她说她很开心,虽然每天的工作很累,可是每天她的两个孩子都会给她打电话,只要一听到孩子们的声音,她说她所有的累和疲劳马上就会荡然无存,身上立刻充满了力量。她的身体很好,脸上满是笑容,看不到一丝疲惫。我说那他们的爸爸呢?她告诉我他们的爸爸在另外一个城市,也在打工,他们也会每天通电话,每过半个月就会来看她。我明白,她对生活盛满了希望,她有的是动力,和她一起干活,我感觉自己也更有力量了。
    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粗暴,有的人心细。每天晚上睡着之后,你都能听到整个工棚里排山倒海的鼾声。他们有的粗,宛如山崖崩塌;有的细微,如同涓涓细流。也有的是一个长长的、沉重的咆哮,然后一下子就什么也没有了,要等好一会才忽然爆发出来,好像一个人回去取什么东西又折回来的那种感觉。我每天晚上都睡地比较少,所以就通过破烂的屋顶看着天上的月亮,听着他们各不相同的鼾声,想着我在学校的日子。有时候也拿出随身携带的诗集,就着微弱的灯光来阅读。现在想起来,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读昌耀和海子,还真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呢!
    后来,渐渐地和他们熟了起来,也就有人和我聊天了。他们得知我是一名大学生,无不投出那种难以理解但又充满怜惜的眼神。说我不该出来受这份罪,应该找个家教或者轻省点的活。其实到后来,我已经习惯了和他们打交道,也不再像刚去的时候那样累,相反,一天的劳累之后,还有一丝踏实和充实感。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乐观,也明白了什么是坚毅。和他们一起干活,也让我明白了我不是干这个活的料,他们熟悉的技巧,灵巧的身姿,对每根钢筋或者需要安装的材料,都是那么的烂熟于心而不需要深思熟虑,就可以很轻松地把它们放到该放得地方。就是在他们的一双双长满茧子的粗手之下,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指向天空。然后他们再次背起行囊,寻找下一个吃饭的地方。
    日子在他们的手底下,也在他们的脚底下。在他们充满风霜的脸庞上,我看到了历史和故事,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一个工棚就是一个小社会,你得对这里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同样的,他们的身上也存在着那种小农思想,每个人都是朴实,也是善良的。但是同样也是自私的、狡黠的。这一点,电视剧刻画地很成功。在电视剧中,他们既想要回工钱,但是又不愿意或者说不知道付出和行动,他们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干完活了,连自己的老板是谁都不知道,而那个所谓的工头,则是一个软弱、愚昧但是又不失聪明的让人既可怜又可恨的人。他骗着让自己的干儿子卖血,偷偷地给家里汇钱,他在公认闹事的时候,充当了老板的帮手从而帮忙“镇压”他们,一次次地欺骗大家,虽然不失他愿意的。
    其实对于电视剧中的谢老大,真的有很多话可以说,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农民式的愚昧、狡黠,是中国几千万农民性格的真实写照。一味地妥协一味地等待,这就是中国农民的命运。直到有天,连“奴隶也做不了了,”才会铤而走险,为自己争取早已该到手的利益。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书,一架纵横交错千丝万缕的网。我们每个人就是被这个网粘住的猎物,在这个网上蹦跶,却永远也跳不出来。
    今天,我要感谢那段日子。他让我的人生之路又多了几丝厚重,让我明白活着的艰难,也让我明白每个人的不易。所以我不会去怪任何人,也不会抱怨,该来的,迟早会来。不是有一句话吗?“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不强求”,自己能做的,就是努力活着,如此而已!至于其他的,自有老天安排,无需庸人自扰。

 短评

那时候就对黄渤印象深刻,后来这家伙火了!

6分钟前
  • Hey Johnny
  • 力荐

马少骅,神了。

11分钟前
  • 队长别开枪是我
  • 力荐

最大的感受不是同情谁,而是意识到自己的卑微。马少骅演民工比演孙中山神多了,陶泽如和黄渤也很牛。

12分钟前
  • 力荐

当年看这个时候,我妈说“薛六”演得最好。

17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这剧不敢再播吧= =黄渤在里面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马少骅的演技真心不是盖的

18分钟前
  • 楼海纪
  • 力荐

看完后,我不敢再看第二遍。生存之悲痛展现的太真实,真实到刺痛你的眼。

22分钟前
  • 穆如风
  • 力荐

人活着,咋就这么难呢?

27分钟前
  • Davies
  • 力荐

一不小心曾经看过中国最好的电视剧

29分钟前
  • 女鹅叫今夏
  • 力荐

在疯狂的石头之前之前之前,黄渤的口音就已经吸引到人了。

34分钟前
  • 狡兔扮猪吃老虎
  • 力荐

农民工,和三农问题一样,一直牵动着天朝的神经,喜欢这部电视剧有三个方面,一是主题;二是结局不落俗套,折腾了32集,民工还是民工,老板还是老板,群体性面谱还在上演;三是希望,老一辈农民工忍字为先,安全第一,新生力量血气方刚,敢于打破禁锢,相信随着信息流及新一代的崛起,会好起来的

35分钟前
  • 痴狂散人
  • 还行

充满诚意和良知的作品,真实的反映了中国人卑微的生存状态。其实不光是民工,在中国所有人都很卑微,只是程度的区别。几位主演的演技没得挑,群演也不太出戏。看来是夏天拍的,每个人都一直汗如雨下,衣领永远是湿的。

36分钟前
  • ewquyy
  • 力荐

管虎这导演有了这部电视剧,就可以像陈导的霸王别姬一样笑傲多年了。没怎么见过更高分的电视剧了,可只有200多人评。 哎。

38分钟前
  • 苏四
  • 力荐

大陆电视剧中的现实主义杰作

41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绝对是国产电视剧中最为写实的一部作品,其现实主义的力度在国产电视剧史上绝无仅有。剧中那些触目惊心的场面无不让人悲恸。那些鲜活的面孔,真实的影像,即使是在梦中见到也会浑身战栗不已。每一集都像刺刀一样扎在我的心上,难受,压抑,悲伤,悲愤。这是一部撰写民工悲惨遭遇的血泪史。

42分钟前
  • 德州没有巴黎
  • 力荐

真正悲天悯人、震撼人心的现实主义杰作!真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真正是在关照现实、关照社会、关照时代、关照底层人民命运!真实有力、直指人心!这才叫良心制作,这才叫戏骨云集!太多场戏看的直教人想放声痛哭一场,为世间所有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为世间所有正直善良勤劳仗义的人们!

47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我第一次看见黄渤,他叫薛六耶

52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很写实,陶泽如、黄渤、孙淞几位演员的表演尤为称道!

5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已经是经典不需要过多解释了,神作。05年我19岁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青年,16年30岁看完,11年我真的是浪费了我的青春年华.....

58分钟前
  • 吃豆腐爱做豆腐
  • 力荐

演技大爆发,什么德尼罗、帕西诺也就这水平

60分钟前
  • Apocrypha
  • 力荐

我们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民工子弟,我不仰视高高在上的有钱人,我们只是为了生存

1小时前
  • 笑挽冷风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