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难忘

HD中字

主演:保罗·穆尼,梅尔·奥勃朗,柯纳·王尔德,尼娜·弗彻,乔治·库鲁里斯,霍华德·弗里曼,斯蒂芬贝凯希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4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曲难忘 剧照 NO.1一曲难忘 剧照 NO.2一曲难忘 剧照 NO.3一曲难忘 剧照 NO.4一曲难忘 剧照 NO.5一曲难忘 剧照 NO.6一曲难忘 剧照 NO.13

 剧情介绍

一曲难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对音乐充满天赋与激情的钢琴神童肖邦生活在纷乱的战争时期,祖国波兰正在被沙俄侵涉,他的音乐老师遂不懈动员他前往巴黎发展。长大成人的肖邦(柯纳·王尔德 Cornel Wilde 饰)愈发散发着爱国主义精神,不仅秘密参加革命会议,还当众拒绝为沙皇演奏钢琴,为此让自己与亲朋陷入危险,不得不连夜逃往巴黎。在光华陆离的艺术国度,肖邦邂逅了女强人作家乔治·桑(梅尔·奥勃朗 Merle Oberon 饰)并被其深深吸引,然而乔治·桑对他的爱却更多的是一种占有,她让肖邦断绝与旧日联系,专心在屋里终日作曲,只准到贵族沙龙演奏,不准举办公开售票的演奏会。就在与世隔绝的爱情和音乐空间里,肖邦的肺炎日渐恶化,而与此同时,远在波兰的亲朋却在最近一次抵抗运动中全部被捕,急需赎金。而虚弱的肖邦,唯一的筹钱方式只有赌上性命举办演奏会,一面是情人的极力反对,一面是故乡人民的安危,面前是自己不治的身体与黑白的琴键,年轻的肖邦将如何抉择……  本片曾获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电影剪辑、最佳音乐和最佳原创剧本等多项提名。无意冒犯第三季帕洛斯弗迪斯的部落局内人2水库上的歌声金椒走投无路1986山海巨兽佛魔之剑来历不明的孩子除妖传12次同床边隧谜案第一季暴怒守望者2009扫毒行动山河岁月第二季吸血鬼猎人巴菲第六季伴我闯天涯人猿星球4荷花淀、女人和枪最后的维加斯母亲(2009)大话西游:缘起理智派生活下饭版朕的刺客女友大醉侠朴烈夜齿堡垒2将军的女儿英语奇幻儿童猎龙王茶啊二中第三季神龟岛文豪野犬BEAST天启四骑士:世界末日狮群的日与夜草莓松饼甲洞闺蜜离婚指南第二季危机风暴黄昏

 长篇影评

 1 ) 肖邦

在听李云迪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之前在听LENNON。然后习惯性地翻出肖邦来听。

突然想起自己是怎么开始喜欢听肖邦的,于是想起是这部电影。说起来也许是个很汗的缘由,当年在大学的时候,好像时任分管教育的那位副总理,李铁映?不知怎么突然想起给大学生推荐电影,其中就有这一部。电影怎样不记得了,但是当其中有个肖邦弹奏波兰舞曲的段落的时候,一下子被音乐抓住了。
刚才看到有人说,那是在电影第100分钟。

肖邦的音乐,不管是宁静的雄壮的轻巧的还是悲怆的,总是很清澈。

 2 ) 梦想家肖邦

柔弱而多情的肖邦,一个伟大又心怀梦想追逐自由的天才,弹奏出的曲子让人陶醉。可他一直都生活在别人之下,从父亲到老师再到公爵夫人……真正属于他的只有钢琴,不懈地谱写他的坚持,闪烁他灵魂的美好。

从小他就是个惹人喜爱的漂亮的男孩,优雅单纯。甚至到他临终的时候,都是那么清澈的让人心疼。看完电影,不由感慨,艺术是无国界的,而伟大的艺术都是和国家以及民族情感密不可分的,要肩负着使命感才能成就一个如此可歌可泣的人物——弗雷德里克.肖邦。

 3 ) 不要当真

一颗星给肖邦的音乐。
作为传记片,这片子的剧情太扯了,与史实相去甚远。它之所以在中国能有现在的知名度和地位,该归功于其过分拔高又很表面化的爱国主义,正好迎合了当权者的心思。
事实上,肖邦根本就没有因为参加过“地下”革命集会而惹来麻烦,以至于要匆忙出逃。他身边也没有跟着埃尔斯纳教授和康斯坦西娅。前者一直在音乐学院好好地做他的院长,后者其实是肖邦的暗恋对象(但她本人并未察觉,一直到肖邦去世后若干年才知情),毕业后不久就嫁作商人妇。当年肖邦离开华沙去巴黎,类似于现在有才能有抱负的外省青年,渴望到大城市里一展拳脚,混得好了,就扎下根不回来了。走的时候,校长指挥一班同学合唱送别,人家走得可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哪有片中的仓促慌张。
他一路游历一路西行到了巴黎,很快就凭着自己的才华打开了一片天地,因此上李斯特和乔治桑安排的音乐会掉包计自然也是不存在的。而他和乔治桑结识时,已是他到了巴黎好几年之后的事情,此时他早已是名满天下的音乐家,桑夫人爱慕他的才华,热烈地倒追人家,他老人家开始时还傲娇摆谱呢。而片中的乔治桑则像恩威并施的女王(这编剧一定和她有仇),肖邦则成了她手里的卑微的私有物,最后桑夫人还“见死不救”,汗……
至于肖邦一开始像个无产阶级革命青年,后来因为桑夫人而“堕落”,变得小资,最后又重新觉悟,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拼命巡演为祖国募集资金,最后血洒琴键,病倒不支,抱歉,这是更大更彻底的虚构。他从来就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者,从小到大没少和贵族富人打交道,为他们演奏、教他们的子女学琴,虽然有时他也会讽刺他们的虚伪,但他离不开他们所提供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环境,像莫扎特和舒伯特那样的苦日子(小莫其实收入不错,就是他和他们家那口子能挣更会花,于是死的时候比较潦倒= =),他是一天也过不下去的。至于爱国,当然,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标签,但影片显然过分地拔高了这一点。他自然对他的祖国有所眷恋,但这也只是在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久居国外的游子都会具有的情感,他的情感和行为,并未比其他类似情形的人要高出那么一大截。之前看过一位网友的一句话“自打他离开波兰扭头去了巴黎,从此再没回来,我就认为这已经说明了一切”,对此,我深以为然。
除去这些,像是演员造型啊,布景啊,我就不多吐槽了。虽然我从来不认为肖邦应该被单纯地设定成为柔弱苍白美少年or美青年,但他身体不好,单薄瘦削也是真的(170cm,最糟的时候不足50kg,而且你见过健壮的结核病患者吗?),这位主演,外形也堪称英俊了,但感觉偏高大健壮,也没有忧郁敏感神经质的特质,发型也不对路。他该去演英姿飒爽的军官,那样一定会更好看。

 4 ) live and let live

今天蒋博的古典音乐讲座是关于浪漫主义音乐非德奥系的,一开始讲的就是我最熟悉的肖邦。肖邦的音乐真的是相由心生,和他长得一样软软糯糯美美的,很容易让人喜欢上。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a song to remember ,是讲肖邦和我很喜欢的乔治桑的爱情故事,一曲难忘。他们彼此永远都是彼此心中的一首歌吧。肖邦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夜曲外,也有很多圆舞曲,蒋聊起电影《情人》里面就配了一段肖邦的圆舞曲,在男女主分离时。于是放给我们听。而书里是这么写的:“后来,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确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是不是用她所未曾见过的爱情去爱他,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其实大家能坚持活着,都是因为美和爱吧,万一死了,这么美的音乐就再也听不到了,所以还是好好活着吧。蒋还说起现代社会大家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改善了很多,不知道为何焦虑感却也增长了很多。其实,人的异化不就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产物吗?蒋分享了今天他看的一句话:无论在任何环境,人都可以自己在脑海里演奏最美好的音乐,思念最爱的人,这是不会有人剥夺的权利。其实这很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意味。为了美和爱,live and let live!2019.5.31

 5 ) 观后感,音乐史作业

        我在豆瓣上给这部影片的评分是三星。
        《肖邦传》作为一部关于音乐家的传记电影,除了介绍音乐家的生平之外,还含有大量的音乐元素,成为音乐电影也不为过。本片中导演在大量的情节设置方面巧妙地运用到了肖邦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对电影情节和故事发展起到了铺垫、加强故事的叙事性的作用。再穿插的音乐作品中,并没有使人觉得不足、多余,而是非常连贯地衔接了故事的发展,稍许遗憾的就是音乐的插入未免显得头重脚轻。电影前半部分是讲肖邦的“奋斗史”,自然是没多少音乐作品的插入。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很少地介绍了肖邦音乐天赋是受到哪位大师的启发,记得他是有弹奏过莫扎特的作品,但电影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他生下来就是一个神童,他的创作就感觉是突被雷劈中了瞬间爆发出涌流般的作品。就我们对专业的了解,一个人的创作是离不开前人的脚印的。
          电影的后半部分,不断出现与李斯特的合奏,一个人的独奏,音乐会,各种音乐会、、、出现频率最高的曲子自然是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了。电影貌似在给我们透露一个信息,“人到了那个岁数就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了这些作品”。音乐的插入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引申出来的。音乐引用的头重脚轻自然也说明了故事情节发展的脱节,并没有具备讲述故事情节的因果关系,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值得费解的是,在听了乔治桑的一番劝导之后,肖邦干吗去了?故事里好像就没他这个人了,知道他这个人也是在其他人物角色的口中得知的。然后,突然他就怎么病了呢?临近尾声,肖邦有突如其来的爱国热情,天啦!爱国热情不是一直都存在着的吗?为什么我没看到?不断地开音乐会,不断地向我们展示他的爱国热情。导演本想借他在各国的音乐会的表现(病情逐渐加重的表现)以此来将他的爱国热情推至高潮。不过殊不知,这一分多钟的波兰舞曲的剪辑,让人觉得稍显累赘。不过这也是当时电影的一个审美取向,注重表现主义,好像就只有他在音乐会上不断憔悴的脸才能证明他是爱国一样、、、
           说到人物设计方面,很明显男一号是肖邦,(没有女一号,因为如果把乔治桑说成女一号的话,那么埃尔斯纳教授就是男一号了)女二号乔治桑,男二号埃尔斯纳教授,还有一个男三号不要忘了,是大名鼎鼎的李斯特大人、、、人物的戏份也就这样分配好了。然后现在回忆一下,看电影的时候需要自己不时地提醒下这是《肖邦传》!尤其是到后半段的时期,我只知道乔治桑不停地跟教授“争风吃醋”,在争夺对肖邦的统治权,可就在这时,肖邦去哪儿了?肖邦说:“我还是一边儿凉快去吧......"悄悄滴躲起来在创作呢......埃尔斯纳教授取得主动权时,肖邦就出现了,在卖力地展现自己的爱国热情呢......其实整部电影最大的卖点不是肖邦,你或许会说:“这是肖邦传呢,肖邦不是卖点难道是埃尔斯纳教授啊?”是的,你答对了,最大的卖点是埃尔斯纳教授,埃尔斯纳教授可是贯穿始终的关键人物。肖邦小的时候他在,成名了他在,死了他还在。整部影片的笑点、哭点全在埃尔斯纳教授。当他得意洋洋的时候你会笑,当他被肖邦避而不见的时候你会沮丧。乔治桑的出现本来是件好事,后来转变为一场“财产争夺战”。我也不知在他们的爱情里发生了些什么?发生过什么?只知道他们在一起是因为乔治桑的胜诉,然后他们就一直同居着。后来埃尔斯纳教授胜诉,乔治桑认为自己被打败了,因此与肖邦“老死不相往来”。这样说来最有意思的是乔治桑与埃尔斯纳教授的撕逼大战......
           最后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曾几何时我在音乐书上看到肖邦死后受到万人景仰,并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场面之宏大。可是看到电影的最后是以肖邦“无奈”地躺在病榻上含泪而去,此时我的心是拔凉拔凉的......我仿佛看到埃尔斯纳教授在那里说:“看,最后还是我赢了,肖邦照我的意愿完成了最后一件事!”确定这部电影是讲的肖邦吗?肖邦就情感而言是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然而本片没有讲述他的心脏运回波兰此等大事就算是电影的主题跑偏了。不过也只能理解为当时的拍摄条件相对较差,资金短缺,不能让我们观看那么高专业水准的音乐家传记片吧......

 6 ) “悲剧——崇高——自由”生命的挽歌

以爱国的热情及冥想的忧郁为特色的波兰,由来是钢琴音乐的王国。代表这民族性而为19世纪浪漫乐派的巨匠的,是肖邦,他又“钢琴诗人”的美称。

——丰子恺 《音乐夜谈》

初识弗雷德里克•肖邦——这位被人们誉为“伟大的钢琴抒情诗人”的波兰音乐家是从那著名电影《一曲难忘》。今天在外国音乐欣赏课上有兴再次欣赏这部反映波兰钢琴大师生平的影片,从而了解肖邦的一生。
    
一、肖邦的性格与他的爱国情结
    
这位被誉为“波兰民族之魂”的钢琴家出生在距华沙五十四里外的一个朴素的家庭,家庭的影响使他性格中充满了柔性的一面,但现实社会中种种不平又使他胸中满对沙俄统治者的愤怒。他心中注定存在阴柔与愤怒激烈对抗,这种对抗便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赋予它音乐一个重要特点:于浓郁的浪漫主义中饱含鲜明的民族特色,对祖国命运的关注是他音乐的一个重要主题。
我们从肖邦与乔治桑的交往中可以看到肖邦性格中柔性的一面。肖邦认识桑,是由于李斯特的介绍。乔治桑是一位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具有男子阳刚气概的女性,在肖邦与她相处的日子里她的专横更衬托了肖邦的柔弱。有一个电影画面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乔治桑从外面归来 ,连日的阴雨天气,让身体孱弱的肖邦无所适从,忧郁的情绪严重地困扰着肖邦,而这种情绪也影响了乔治桑,看着只把心事告诉钢琴的肖邦,乔治桑终于爆发了。对于性格刚毅而且控制欲极强的乔治桑来说,无法掌控眼前这个男人让她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她无法容忍这种事情发生,她开始用冷酷的言语狠狠地刺激着肖邦,而肖邦对这种显然无法招架,只得向乔治桑示弱。在他与乔治桑交往过程中,他无法摆脱乔治桑为他设计的生活,即使在他感觉到这种生活并不适合自己;他生活在乔治桑的阴影下,一言一行都受到乔治桑的影响。
肖邦诞生之际,正是俄国极力向外扩张,侵吞波兰之时,1812年以后,俄军不仅占领了华沙,甚至还吞并了整个波兰。肖邦生活在沙俄奴役波兰的时代,沙俄统治者在波兰疯狂的镇压着波兰革命者,社会中的种种不平激起了幼年肖邦心中的爱国情结,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用琴声来宣泄他的情绪。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多岁的肖邦在家人的安排下,前往波兰贵族家为其演出,在这场宴会上演奏的还有著名的帕格尼尼,这是音乐家的音乐才能得到公众认可的唯一途径。宴会上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顿时扰乱了他的思绪。当他看到屠杀自己同胞,侵占祖国领土的俄国将军堂而皇之的出现的自己的面前,竟然还被波兰贵族视为头等贵宾,肖邦再也无法压制心中的怒火。这一举动,四座震惊,肖邦也险些因此引来了杀身之祸。这种爱国情结一直保存在他的心中,即使在他与乔治桑生活在一起时,他仍然难以舍弃对祖国故土的怀念。这种爱国情结在老师带着家乡的泥土在此找到肖邦时终于爆发,电影中这段关于肖邦彷徨和痛苦的表现,是在情理之中的,肖邦的一生都被他性格中天生的哀伤和犹豫不决所困扰,当初他选择离开波兰,这些性格上的弱点成了他前进中的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肖邦绝对不是一个斗士,他的所有勇气都被赋予在他的作品中了,他曾在波兰革命失败,华沙被俄军占领后,在日记中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时时向着钢琴恸哭,绝望。神啊!请掀翻这片大地,吞灭19世纪的人类”他病弱的身体决不允许他参与到任何激烈的运动中,而他的心却时刻督促他要为祖国做些什么,他的音乐是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他与乔治桑破裂,不顾自己体弱开始了他为抵抗组织筹款而进行的巡回演出。作为一位波兰的伟大爱国音乐家,贯穿他一生的除了音乐之外,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祖国”,这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也都没有忘记。他始终以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来鼓舞波兰人民争取祖国的解放。在电影中还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曲子,那就是肖邦刚到巴黎时,与李斯特合奏过的《波罗奈兹舞曲》,在听到波兰的战友牺牲时他又悲愤地演奏了这支曲子。这首曲子充满了阳刚之气,是肖邦心中爱国情结的反应。当时舒曼曾对肖邦的作品有过这样的评论:“要是北方威震四方的君主知道在肖邦的作品里,在他的马祖卡舞曲那纯朴的旋律里包含对他又多少威胁的话,他一定会禁止这些音乐的。肖邦的音乐使是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肖邦积极的浪漫主义音乐的又一个重要表现在他的现实性和民族性,波兰苦难的命运时时牵动着肖邦的心,他的音乐中处处闪烁着祖国的身影,他的喜怒都与祖国的命运相连,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称肖邦“音乐中的普希金”。
二、良师益友——埃尔斯纳

欣赏这部电影时注意到一个人物——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教授。这位电影中幽默的教授的出场往往打破电影沉闷的氛围,使观众为之一振。但现实生活中的埃尔斯纳教授却是个极其严肃认真的人,这位胸襟开阔,独具慧眼的老师一眼就看出肖邦非凡的才华在于拥有天才所具备的“独创性”。这位教授心中只有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是一种慈父般的爱,伟大的爱。教授对肖邦的爱不仅表现在他音乐教育方面,而起表现在他对肖邦人生的发展上。

埃尔斯纳教授对肖邦的音乐才华十分欣赏,在肖邦幼年之时他便通过关系为肖邦联系了法国巴黎音乐厅著名出版商普莱耶尔,准备让肖邦去巴黎试演,一展风采。在屡屡劝说肖邦家人送肖邦去巴黎不得的情况下,他心中仍然没有放弃把肖邦送往当时民主思想风行、文化名人汇集的大都市想法。在巴黎他为了使肖邦能够尽早成名四处奔走。即使肖邦不辞而别时,即使在肖邦不再与自己联系时,他仍然没有放弃对肖邦的爱,倔强的性格使他不愿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肖邦与他的疏远;即使在他为了使肖邦尽快出名花光积蓄,即使在他被房东太太讥讽轰出旅馆时,仍然没有放弃对肖邦回到身边,恢复自我的希望,倔强地留在巴黎。他虽然每次去见肖邦都被乔治•桑阻挠,面对乔治•桑的冷言冷语,得心中一定充满痛苦,那种痛苦时时有一把刀刺着他衰老的心,他的心在流血,但他为了那份对学生的爱使他默默的承受这一切,这种慈父般的爱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埃尔斯纳教授虽不是波兰人,但他却把波兰看作第二故乡,肖邦的爱国情结不能不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老师的影响。

三、从悲剧到崇高,从崇高到自由 —— 感受肖邦的人生美

悲剧是历史必然的要求于这个要求现实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悲剧这一特性充分的体现在肖邦的人生中。一方面肖邦面对沙俄对波兰的残酷统治,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现状深深的忧虑,他渴望能加入到祖国爱国人士的队伍中,反抗沙俄对祖国的统治。一方面他柔弱多病的身体又使他不能亲身参与到祖国的革命活动中,只能偏寓于巴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使他不断的处于忧郁、忧伤、烦闷的状态中,最终这种矛盾的情节导致了他的英年早逝。肖邦的人生演绎这一部现实的悲剧。
但肖邦的人生并没有单单停留在悲剧的意义上,而是在他的生命中完成里对悲剧的超越——达到了崇高的境界。如果肖邦仅仅停留在对祖国现状的忧虑与对自身情况的冲突之中的话,他就很难逾越悲剧这一鸿沟。但他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更加艰辛的、充满痛苦的、引导他走向生命终结的路。在他的朋友来到巴黎,告诉他波兰革命现状并要求他提供资金支持时,他的心里一定充满矛盾,自己柔弱的身体一定不能支持大量的现场演出,但在他再三的考虑后,终于决定带着病体进行巡回演出。巡回演出引导他一步步走向死亡,但他无悔,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无悔,依然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自己做了最后的安排:拿来盛放着祖国泥土的银杯,让朋友把祖国的土洒在自己的棺木上,同时将自己的心脏运回波兰。也正是因为他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冲破那场命运的悲剧,他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崇高。
肖邦的人生是场悲剧,但又超越了悲剧,达到了崇高的境界。肖邦于崇高中体现着他对人生自由的追求,体现着他对人民自由的追求、体现着他对祖国自由的追求。他终于从人生的悲剧走向了崇高,又从崇高步入了自由的殿堂,相信他人生无悔。我们也从他的人生中不断体会这那种“怀有”但又可望而不可及崇高,体会这他的自由精神。

文章的最后想起了丰子恺先生在《音乐夜谈》中一段话,或许是对肖邦极为贴切的描述“肖邦的气质是波兰民族性的结晶,是热情中之热情者,他的全生活犹如一缕凄凉的小调旋律。他的一生是悲哀的连续。”

 短评

故事性完整,缺点是并不是特别符合事实。看完后老师才说。

5分钟前
  • Anderson
  • 推荐

10——9分。小时候看的时候总在想,给他换个女人试试,也许能活得长些。

9分钟前
  • 闲得一塌糊涂
  • 力荐

又是一部特艺彩影片,让那些演奏会显得异常的辉煌。扮演肖邦的演员应该选个更苍白点的吧,不过有了保罗.穆尼扮演的教授必然戏份都会被他抢光换人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这个编剧就如此憎恨乔治.桑吗?李斯特与肖邦在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中的握手很震撼。PS其实也只有那首幻想波兰舞曲才是本片最令人难忘的

10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把他老师描写的也太夸张了....

15分钟前
  • Gale
  • 力荐

原来这片子那么早……

20分钟前
  • 鑫鑫鑫❤
  • 力荐

五星是为了肖邦。琴声深入灵魂啊。开头的Mozart的小奏鸣曲温暖得不得了·~~

25分钟前
  • Samuel
  • 力荐

本片曾获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电影剪辑、最佳音乐和最佳原创剧本等多项提名

2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肖邦乔治桑,没有缪塞。这里面有个令人讨厌的,冷血,自我中心,控制欲极强的乔治桑(好莱坞就是这么报复反控一切反对的,更别说黄祸傅满洲了。)可爱的是,应该是这片被各音乐系布置作业了,字幕党都是音乐系学生,每换一曲都抢着报曲名报点八卦,玩的欢脱。最后说,波兰真是越饱经战乱越深沉伟大,巴尔蒂斯,蓝碧迦,居里夫人,康拉德,显克微支,托卡尔丘克,还有肖邦。

29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乔治桑是个贱女人,虐心啊。。虐心。。不过也确实。。肖邦和她在一起的日子写出了最多最好的作品。。=,=

30分钟前
  • 7!1107us!0Ro0n
  • 力荐

不要当成传记片看啊,这个是教师节特供魔改版。肖邦的角色实在无法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是个惨遭老巫婆密室囚禁的、被高领毛衣勒到中暑的可怜人,戏全被保罗穆尼抢光光。穆尼上岁数后邪气全无,善良正直满腔热血,还有一点可爱的狡黠。。。感觉很适合演比尔博巴金斯哈哈。

33分钟前
  • 卜卜
  • 推荐

A Song to Remember

37分钟前
  • 内观Zzzz
  • 力荐

《夜曲》的意境深远,轻缓中透出一种悄然而至的沉思,夜阑营造出诗一般的梦境,听来别有一番思量。专门去听夜曲,基调异样的清幽柔美,在他的指下,钢琴以自己独有的声音诗意地吟唱起来,音乐的个性与钢琴的特性如水乳交融一样和谐。男权社会里自我救赎的英勇形象,到底不敌萧邦手握泥土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坚持的东西而已。她只是自私了。可每个人都很自私,都想紧紧握住自己热爱的,不想被别人夺走。“为什么要管那些庸俗世人的眼光!我成为我的代价就是不断忍受别人的眼光!

39分钟前
  • 怪人村
  • 推荐

肖邦的传记 以后在听肖邦的时候 也有了更加明了贴切的感受和臆想

42分钟前
  • Anemone
  • 推荐

时代变迁,当回过头来看这部老片的时候,看到肖邦和李斯特弹琴的画面,不知不觉感觉到基情四射。

44分钟前
  • Ron Chan
  • 推荐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到这部片子,那时的我还是懵懵懂懂的高中生...那首圆舞曲竟然成为我的绝响,承载了那么多记忆...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弹响它...

47分钟前
  • garfield
  • 力荐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提到,电影A Song to Remember中表现了一抔土在波兰文化中的特殊含义,于是翻出电影来看。豆瓣评分太低估了。这是一部刻画肖邦短暂一生的传记电影,细致入微。肖邦出生时的1810年,波兰已经灭国,少年肖邦和他的钢琴教师(影片中最有意思的角色)一起离开华沙到巴黎寻求发展,得到钢琴家李斯特的帮助,还有女作家乔治桑的青睐,他逐渐获得贵族们的赞赏嘉奖,但由于罹患肺结核不能开展激烈的音乐会,受乔治桑的影响他沉浸在创作中,但与老师日渐疏远,后来波兰起义失败,朋友想要通过肖邦的影响来赞助起义,老师也提醒他伟大的艺术家应该和人民走得更近,一抔故土让肖邦下定决心举办巡回音乐会,拼命筹钱,结果英年早逝,卒于39岁。电影快接近尾声实现了升华,前面一大部分都让人感觉肖邦依附贵族、忘本。

51分钟前
  • 根在南梦在北
  • 推荐

乔治桑也未免太INTJ了,女暴君一样的。囧死!!!

55分钟前
  • ζωήιδ
  • 较差

坑我无知青年的泪啊……影片把乔治桑描绘成脑残怨妇,而肖邦变成无脑青年,任人宰割,也就最后爆发一下,自我来一发……但就影片来说,骗骗不是很了解的人还是OK的,不过和史诗差那么多也就太坑了……话说某夜曲遗作硬生生地变成了肖邦初期寄给出版商的稿子,这他妈太坑我了……

60分钟前
  • Knight-Errant
  • 推荐

不懂音乐是什么的年纪看的,现在想来只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迸发悲愤的激情和泣血的旋律。乔治桑的美丽让人无法抗拒。

1小时前
  • colleen1211
  • 推荐

上译配音版。从青春理想的角度探讨了肖邦短暂的一生,是为了解放事业牺牲小我,还是为了艺术自我保全?电影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艺术要服务大众。可以说是很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部美国经典文艺片。但对于乔治桑惜才的心情我还是理解的,幸而主创没有把角色脸谱化,而最后音乐天才的殒落更有了震撼人心的真实力量了。

1小时前
  • 瑞波恩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