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

HD

主演:吴京,刘德华,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安地,王若熹,,佟丽娅,瓦蒂利·马卡里切夫,张衣,卡瓦瓦·卡迪奇,克拉拉,叶展飞,托尼·尼科尔森,胡先煦,霍青,国义骞,李路琦,吴恩璇,王红卫,孔大山,徐建,严华,郜昂,丁燕来,张涛,向进,刘寅,王磊,王一通,杨洪涛,赵叶索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流浪地球2 剧照 NO.1流浪地球2 剧照 NO.2流浪地球2 剧照 NO.3流浪地球2 剧照 NO.4流浪地球2 剧照 NO.5流浪地球2 剧照 NO.6流浪地球2 剧照 NO.13流浪地球2 剧照 NO.14流浪地球2 剧照 NO.15流浪地球2 剧照 NO.16流浪地球2 剧照 NO.17流浪地球2 剧照 NO.18流浪地球2 剧照 NO.19流浪地球2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如果阿凡达2都可以有8.0?

好评夸赞不说了,豆瓣满街都是。这一部非常震撼,中国式科幻美学巅峰。

说说那些打差评的,无非两种:

1、“大家都睡着了,垃圾电影”。

首先我也睡着了15分钟,旁边一堆人在打鼾,不过我很理解,毕竟昨天是大年三十,我相信全国人民昨天都睡很晚,今天初一要早起,应该都犯困。电影前半小时主要是感情戏和铺垫,时间分配对于173分钟很合理。所以没什么脑子真的建议不要去凑热闹,还打鼾影响别人真的很恼火。

2、“集体无意识主义;利维坦主义;大国价值输出,没有剧情只有特效垃圾垃圾恶心 恶心 恶心”

本文重点骂这类人哈。美国队长把国旗穿身上,文化输出,你们高潮了!阿凡达水之道那种我用屁股都能写的剧本(阿凡达2特效无敌,我非常喜欢),你们高潮了!你们真的是狗吗??!

很认可大刘在三体中对人类的思考,人类永远会在和平时期选择爱与自由,认为生存是应该的!

所以你们这些翻墙看过几天FB,过上了好日子看了点弗洛伊德就认为,我们的集体在最后十几分钟,需要决策谁去引爆核弹的时候,应该用举手和投票???

Love&Freedom 适用于当下的文明,但可能真的不适合人类成为宇宙级文明。

如果阿凡达2都可以有8.0分,那这部流浪2至少得有8.8分。多的0.8分全打在剧情和科幻命题创新。

 2 ) “不惜一切代价取得伟大胜利”

带着喜欢1的期待来看,不及预期。2虽然肉眼可见的有钱,大量硬桥硬码的特效场面,大量全世界各地的外景,比1更“国际视野”。

但最大的问题是,2的前三分之二部分,根本就没有故事啊!看起来就像是新闻集锦或者说航天纪录片。

比如说你要写一篇长评,1你是能复述出整个故事和主要角色的行动轨迹的:天上刘培强地上兄妹俩,两组各自的行动线,最后汇成木星点燃计划……

2你能复述出主要故事情节是什么吗?除了最后沙溢等航天员核弹自爆集体牺牲、刘德华宁理重启互联网北京站,前面120分钟都在讲什么呢?

除了各种轰炸、各种发射、各种失败,好像就讲了个刘培强追老婆死老婆、刘德华死女儿想女儿,别的情节啥都想不起来?也许有观众光看各种硬核的飞船发射、军火乱射就很满足了,但对大众层面的观众观感来说,“没有故事”是致命的。

1是燃点泪点恰到好处的完整故事,2则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既要瞻前又要顾后,观感就是一个故事123456部分,最精彩的高潮34部分被讲完了,只能先讲讲12,再补补56,连贯不起来。

以我所见,44年恐袭的前传部分根本没有必要拍,除了纯粉丝向呼应第一部,完整了“刘培强”这个高人气(?)角色的个人经历,在叙事层面完全是冗余的。

而观感上也令人十分难受,太空战狼吴师傅、油腻尴尬追女仔,对吴京不耐受者劝退率极高。当前辈对预备宇航员说“你们一定会吐的”,我就猜三个人里那个试图搭讪女主的蠢白男老外一定会吐,没过两分钟果然是吴师傅、他老婆毫发无损,老外吐得死去活来。是嘛,犯我中华马子者虽远必诛。套路太老了,连笑都笑不出来。

三条线里,吴京这组说过了。刘德华这组里演技是在线的,但铺垫得太长了。

刘德华的角色戏份里80%都在复读“我想给女儿完整的人生”,且不说为啥你同时害死了老婆女儿却对老婆之死都不问一句,反复复读时能感觉到刘天王尽力想多赋予角色一些层次变化了,但编剧台词写的就是那么单薄,角色动机就是那么一根筋。这组故事线缩短一点精简一点,观感会好很多。

李雪健组,一开口就老外交部了。“国外政府目光短浅,我方不惜一切代价排除万难坚持到底”,味儿太冲了。特别是经历了三年疫情后,对这种价值观过敏了。

毕竟作为普通的个体,我们99.9%的可能,是作为“伟大胜利”被牺牲掉的无足轻重的“代价”罢了。

 3 ) 沙溢戳吴京那三下,直接戳我心窝里了!

我承认,刘培强和韩朵朵的爱情线虽然份额没那么多但是很好嗑。我也承认,图恒宇和丫丫的父女亲情线赚了我一波眼泪。但是我万万没想到,看似“搞笑担当”出场的张鹏,和刘培强之间的师徒情竟然还给我来了一波奇袭,直接撞到了我的心巴上,久久不能平静...... 一开场的时候,看着操着一口东北话侃侃而谈“蚊子饼”的张鹏,就觉得是个妥妥的笑料制造机。毕竟在这样一个稍显沉重的故事题材中,必定少不了三不五时的抖机灵笑点来缓和气氛,而老沙也比任何人都适合这样一个角色。 前半段的他也确实没有辜负这个重任。每次张鹏和刘培强同框出镜,气氛总是略显轻松,而且自带一种“师父在”的踏实感。他会认真的叮嘱刘培强不要谈恋爱、不要结婚、不要生孩子,因为人到中年的他早早看透了刘培强“责任感王者”的本质,猜到如果有了家室,他一定会在必要时奋不顾身牺牲自己,而他也确实猜对了。 虽然不建议,但真的看到徒弟有了心爱的人,他还是由衷的替徒弟高兴,还会贱嗖嗖的臊他一句“地球美好不?”。这一刻他的担忧也都抛诸脑后,看到徒弟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他也似乎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作为师父,张鹏总会下意识的以“戳三下脑门”来表达自己对徒弟的关怀——满心焦急找到受伤的刘培强时,他假意嗔怪的戳了他脑门三下;久别重逢时,他在拥抱慰藉徒弟丧妻之痛后,又戳了他脑门三下缓和气氛;刘培强安放完核弹受指引来到师父的位置时,老航天员代替张鹏戳了他脑门三下,只为无声传达心意。而任务结束时,隔窗望着师父方向的刘培强,也学着师父那样,默默戳了三下玻璃......仿佛在告诉师父他们成功了,仿佛在诉说自己的尊敬和不舍,又仿佛,在告诉师父自己成长了,今后也会像师父那样继续好好努力,让他一切放心。 而刘培强也确实是这样去做的,第二部中,张鹏挺身而出请命去引爆核弹,第一部中,刘培强在紧要关头自愿引燃木星......这就是他们师徒间的传承。诚如故事中那群出列的50岁+宇航员们,心甘情愿把活下去的机会留给了这群“小年轻”,这,也是传承,大爱的传承。 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张鹏笑着说“培强,地球还是挺美好的”,就像当时刘培强满眼期待憧憬着未来时那般。而带重病妻子回家时,匀速开着战斗机的刘培强,也终于学会了师父说的“稳点吧”...... 中国人的观念中,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张鹏和刘培强的身上,我似乎真的看懂了这句话的含义。

 4 )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

先打四星。特效精良主题宏大等优点太多人说过了,我也不重复了。说点自己的胡思乱想:

1

不明白为什么数字派和流浪派要掐,为什么要禁止人类数字化研究。电影里说是因为人类能数字化就没人愿活在现实了,但这说不通,人类当然是先在现实中活够了再数字化自己,而且数字化很可能只能做到意识复制,并不能做到意识上传(电脑中,上传其实也是一种复制备份,比如刘德华的数字体就是他的备份,要做到象他女儿一样真的自我被上传进了电脑需要的是大脑和电脑的真正思维连通然后再让大脑死亡,否则一断开就会变成两个意识,但看到最后可能刘也不在乎哪个是真的本来的女儿)。

真正的问题是能源和算力能支持多少人数字化,但电影中算力决定的是数字人的生存时间,这很奇怪。算力决定的应该是数字人类的智慧程度或者一块CPU能支持多少个数字人类,生存时间应该是由电力决定才对,只要不断电就可以永生。但若断电后再开机后激活的,就只能是硬盘里存着的备份了。

而且将多少人数字化是可以控制的,比如把数字化名额做为对劳模的奖励鼓励大家工作,这不是就大家拼命996了吗。为了能将妻子孩子或自己数字化刘培强图恒宇还有所有人都会拼命努力的,效率至少能提高三倍。

人类数字化了,就可以极方便的控制机器,比靠人力工作强多了,完全不存在劳动力减少的问题,还可以完美解决机器人AI失控的问题。

对于抽不到地下城签的一半地球人来说,能数字化不是太好了吗?哪怕是需要贡献或金钱去换取,也比抽签强。

一半人要被丢下等死,没人反抗是不可能的。现实中只怕会是战争胜利一方才能得到地下城,几十亿人将死于战争,但那样拍就是另一种电影了。

当然还有方案就是从50年前就控制人口,原著某版本中写到“三对夫妻才有一对能抽签到生育权”,但电影中没有,因为那么拍,又是另一种电影了。

所以如果人类能数字化,才是走向星辰大海的最好方式,不再需要食物氧气住房,有电就能生存,生活在虚拟空间里,和生活在游戏电影里一样(还能选片呢),还可以远程遥控机器,把摄像头当成眼睛,这才叫元宇宙啊。

人类数字化和流浪地球结合正好能完美解决要开走地球就得抛弃一半地球人并让另一半人及后代在地下生活一千多年粮食从哪来长期禁闭地下狭小空间种种心理问题如何解决的问题……结果……用一个很牵强的理由就把人类数字化科研给禁了。难道只能有一种方案或想法是正确的,其它的都必须绝对禁止。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2

其它一些吐槽:

刘培强居然可以用两包烟收买守卫进入太空电梯,这种安保也难怪被人渗透成筛子差点断送人类文明。就算守卫不是中国士兵可以随便黑,但刘培强是啊,做这种严重违纪的事就为了去给女朋友送花?你们平时又不是见不着。这情节本无必要,就直接两人一起执行任务就好了。难道就是为了给沙溢戳他三下脑门找理由,好和后面相呼应?

把明明战力不下于自己的女兵(因为是女朋友怕她受伤)(还有其他战友)锁起来,独自迎战数倍敌人,这是电影可以开挂必胜,现实中一旦输了就把女朋友队友全害死了……打完后不第一时间救治伤员恢复通讯报告情况请求指示而是要把地上散落的花捡起来……开着军用战机去实现病重妻子想回上海看一看的愿望,很感人很浪漫但现实中军队能批准飞行员开战斗机办私事吗……清醒一点你是流浪地球2。

全基地军用战斗无人机被黑客轻易控制,这一定不是中国产的。

水淹了根服务器所以全球发动机不能联网启动……每个发动机有一个独立控制系统可以手动或军用专线控制启动这是必须的吧,发射核弹的控制系统会用全球民用网发指令吗?

全球提供核弹却不给解锁,非要强行暴力破解还没有成功。最后才想起有手动装置,难道不是一开始就该预先接上作为备案,最后那一下完全可以用定时或无线电遥控的机械手,现在淘宝上就有卖自动按键器,五十年后能开动地球有量子计算机能数字化生命却没有可以替人按键的机器人?剧中的机器人明明已经有了超高智能,却全都五大三粗干不了细活,连手指都没有,导致什么都得人类自己去冒险牺牲,这科技树点的……当然,完全理解这都是剧情需要,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弄死这帮人。

不过鉴于全球和国产电影的整体水平,球2还是可以排在前列值得一看的。

3

接下来这些,可能已经与电影无关。

让我们回到现实,假如现在突然有一批科学家宣布说预测到太阳会在一百年后爆炸,要求人类立刻成立联合政府,停止所有工业和社会发展,用所有资源人力财力不惜一切代价建造行星发动机,并且开走地球的代价是一半人会死,另一半人和后代要在地下生存一千年。请问:你会毫不犹豫的支持这一计划吗?

假如科学家自己都分成几派,有的说会炸有的说不会,那你选择相信谁呢?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和各国会团结起来立刻行动,停止本国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无私的把所有国力和资源用于应对可能一百年后才到来又或者永远也不会到来的危机吗?

把“太阳爆炸”替换成“气候变暖”呢?

为什么人们相信太阳一定会爆炸?是因为电影中的强设定,这就是真理。不知道科学家拿出了什么样的数据,反正全世界政府都相信了。小说中还写到不相信太阳爆炸的人处死了所有相信太阳会爆炸的科学家,结果太阳真的炸了。

大概所有人都认为自己不是那些不相信太阳爆炸的反对派,怎么会有人这么愚昧,竟然不相信科学家的话呢?

如果把这个故事换成:科学家说地球变暖会带来灾难,人类不相信,还嘲笑这些科学家。结果地球越来越热,冰川溶化海水上涨淹没陆地,干旱和洪水造成大饥荒引发战争,几十亿人死亡,另一半人不得不生存在地下。你喜欢这个故事吗?

或再改一下:科学家说地球变暖会使人类文明毁灭,人类相信了。某国提出保护伞计划,将人类全部搬入地下,并在地面建设一万把超级巨伞,以反射阳光降低地球的温度,这是一项要毁掉地面所有城市,并集全世界物力完成的宏大工程,面对他国的怀疑嘲讽,某国仍然坚持要进行此工程,并最终证明了自己是对的。你喜欢这个故事吗?

这其中某国是哪个国,会影响你对故事的观感吗?

还记得这部电影开始的那段话吗?

可能大部分人已经忘了。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5 ) 现在轮到中国人拯救地球了

看完随便抒发几条感想。

1. 美国的华语电影。上一次在美国电影院里看中文对话的片子还是张艺谋的《英雄》,一查都20年了。 住处不远有家电影院一到周末就放印度电影,有时还枪战片连着歌舞片放两场,却从来没有华语电影。王健林买下美国电影院线AMC后,也不搞搞文化输出。

2. 专程捧场。这次方圆百里,只有一家电影院上演《流浪地球2》,冒雨来回开了80公里去捧场,相当于苏州开到上海。坐在全场最好、可以半躺抬脚的红色皮座上看了三个多小时,看到最后一分钟,灯光亮起才退场。

2. 《三体》和《流2》。今年春节无意中过了一次“刘慈欣周”,一天看一集《三体》,年初五看《The Wandering Earth 2》。《三体》没看过书,到目前为止看了12集,感觉不错,制作水平虽然不如同期播出HBO的《最后生还者》,但更有意思。光看着两次出现的北京卤煮店就觉得亲切,二十多年没吃过了,想自己做,可是买不到猪肺。

3. 《流2》与一些前辈们。《流2》能看出很多科幻片的影子,像MOSS觉醒后,警示、干预和毁灭人类,很容易让人想起《2001太空漫游》里的HAL。刘培强和图恒宇两个家庭的设置和亲情,和《星际穿越》里两对父女类似,但两条线没有像《星际穿越》那样自然融合起来,刘培强和图恒宇只是勉强地打了照面。《世界末日》(Armageddon)里一帮矿工上天,人工引爆核弹炸小行星,《天地大冲撞》(Deep Impact)用核弹炸彗星,实施少数人保存物种的方舟计划,《流2》则是多国部队用核弹炸月亮,同时让一半人躲入地下。用《三体》的台词说,《流2》比两位前辈,至少大了一两个数量级。

4. 刘工之梦。《流2》虽然和刘慈欣原著小说关系不大,但影像化实体化了基建强国的工程师之梦。孟子对齐宣公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阿基米德对叙拉古国王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刘工可以造1万2千座(电影里是1万座)比泰山高好几倍的发动机,推着地球去流浪。

5. 不老的“劳得娃”。第一次看吴京是《杀破狼》,和 甄子丹狭路相逢,一场好打,当时在美国刚找到工作不久。第一次看李雪健,是大学食堂放映的《焦裕禄》,这次没认出来。第一次看刘德华是与陈玉莲合演的《神雕侠侣》连续剧,哦,那是在中学时代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这次看到图恒宇一张紧致的白脸,心中感慨:劳得娃真是不会老的港星劳模啊……

6. 工程项目和人海战术。每次和女儿看漫威电影,她都要等片尾彩蛋,我只能陪坐十分钟,看看片尾一大堆人名,像《复联3》摄制人员分伦敦组、纽约组、全球组包括巴西、菲律宾和冰岛等等,光CG artist就将近200个,不免感叹好莱坞工业化程度之高。这次《流2》也是全世界到处拍,片尾打出的人名应该比《复联3》多不少,光中国部分有几百号人,光木工就有几十个,而且还看到了专管茶水和饮食的。郭帆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真是学以致用了。

7. 砸钱。前几天聊《三体》时,我说觉得科幻电影只有砸钱才有可能拍好。前些时候《纽约客》刊登特写,描绘了负责全球原创剧集生产的网飞印度裔女高管Bela Bajaria,里面说到《怪奇物语》最后一季1集3000万美元,而9集《鱿鱼游戏》一共才2100万美元。看完查了一下,《流2》的预算6亿人民币,约合9000万美元,才相当于三集小孩子骑自行车打怪的《怪奇物语》,性价比老高了。接着看票房,5天17亿,那《流3》估计没跑了。再想想Alien前传,本来说要三集的,可是五年前第二部《异形:契约》之后,“三”一直拍不出来,真是焦心,老雷都85岁了。要不来中国拍?

8. 不懂就问。量子计算机的一大应用是可以快速破解密码,怎么破解核弹密码这么难,还是错了N次就要blow up? 故事发生在2058年,李雪健老师出场看着60岁,差不多是豆瓣的00后、美国的Z世代,中俄宇航员都能隔着头盔实时翻译对话了,怎么修改个发言稿还要纸和钢笔,官场风气五十年不动摇?朱颜曼滋演的郝晓晞,手下尊称为“郝处”,怎么叫李雪健演的周喆直为“周老师”,这时官场风气倒又不存在了?

9. 我的电影梦。大学时有天在《文汇报》中缝里看到广告,《英雄本色3》在一个工人文化宫电影院上映,我换乘两趟公交车,加上两头步行和等候,大冬天来回花了三个多小时,去看这个片子。来美国后读书工作买房,一大考虑因素是电影院步行五分钟可至。到如今,经常周五一查,电影院十几个片子,哪个都不想看。这次冬夜驱车冒雨往返八十公里看《流2》,可以说是“怕见夜间出去”的我,“老夫聊发少年狂”。

10. 中国人拯救地球。播映《流2》的小厅只能容纳50人出头,周四的晚上人不多。有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老美,也是看到最后一分钟,大概是和我一样的科幻影迷。走出来的时候,他说这个片子不错,我问他是不是让他想起了Armageddon和Deep Impact。他说:是啊,都二十多年了,当时两个片子时隔两个月先后上映。我笑道:美国人已经拯救过地球无数次,现在轮到中国人了……

 6 ) 刘德华剧情线的一些见解

本影评含剧透,请小心观看。

一共3条线,吴京,李雪健的线剧情优秀,平铺直叙,容易代入感情。

重点想说说刘德华(图恒宇)的线。这个部分涉及到数字永生,人伦道德,影片描述的也比较繁琐,现在就我的理解,重新理一下时间线。

图恒宇年轻的时候工作的研究所(550所?)是研究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当时可能只是一条探索未来的道路。然后图恒宇陪一家人去游乐园的路上出了车祸,妻子死亡,女儿奄奄一息,最后不得已将女儿的意识上传到硬盘(类似?)中,经过图恒宇的研究,意识自我迭代400多次以后,形成了自我意识(相当于数字永生了),但是由于550a的计算力较差,意识只能模拟2分钟。研究了一段时间,研究员们的意识都做了备份。

后来国外的科学家(影片开头的那个)专注于数字永生,可能没有成功,但是联合政府立法禁止研究(怕人都上传了),于是数字派开始了恐怖袭击(但是为什么moss要帮助他们造成开头的太空站危机,这里没有想清楚)。而550所因此而关闭,图恒宇进入太空站冬眠。因为恐怖袭击,太空站缺电,图恒宇苏醒。后来由于太阳风暴,带上月球的550c被毁坏。为了按时完成试验,图恒宇提出利用550a进行操控,但是条件是参与未来550系列的研究。后来,他不顾领导阻拦,将女儿的硬盘意识上传到了最新的550w中,2分钟后(moss学习了女儿的意识,超载了月球发动机),发生了月球危机,图恒宇也入狱获刑。

为了使得moss得以控制全地球发动机逃离月球碎片,需要全球互联网,所长去监狱将图恒宇提出来一起去重启北京水下服务器。为了让图恒宇同意,他们做了一些交易,可能是让图恒宇的硬件备份进入计算机,得以陪伴数字女儿。后来在现实图恒宇死亡前给数字女儿的密钥,数字图恒宇成功启动了北京服务器。

数字图恒宇在接入全球互联网之后,全片开始闪过一些画面,感觉他好像通晓了古今一样,可以预测未来(量子计算机模拟未来,出自刘慈欣小说《镜子》)。所以这些领导收到的危机时间信息,包括全球核武器数量,是不是都是moss这个看似是幕后黑手的人工智能发的。

至于为啥moss要搞这些危机,我觉得他是在根除一些隐患。其实月球危机的结果,是人类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典范,而且消耗了全球的核武,为未来100代人消除了这一隐患,可以说是好的。从这个出发点考虑,包括流浪地球1的木星危机,从本质上断绝了逃跑计划,也不是坏的。

那么,流浪地球系列,加了moss这条线,会不会帮助地球派逃脱小说中悲惨的结局呢?

纯属个人见解,请大家轻喷。

 短评

四星半。《流浪地球2》比第一部进步很多,并将国产科幻大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观足够硬核,动作场面与特效更加恢弘也更加细致,尤其是对太空电梯的呈现,太惊艳了。剧作上也更扎实了,两次大型危机(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两种理念冲撞(数字生命计划与移山计划)、两个一体两面的主角……冲突线明晰,人物群像立体。同时,周喆直就是新时代的愚公,难怪这个角色要请李雪健老师来演。影片对愚公移山这样的中国精神有了更加丰富有力的传达,这也是区别于好莱坞大片的根本所在。

4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不必对比什么 作为里程碑他已经无敌

6分钟前
  • 电子梦
  • 力荐

放几年前,我会跟着愤青一起骂,骂故事写的不好,骂节奏,但其实我的阅片量来讲根本不懂这些。无非就是跟风黑,显得自己多专业一样。现在呢?有一部电影3个小时让我不困,让我感慨,让我跟着它的思路去走,还能看到中国电影人走向世界的野心,就已经足够了。

11分钟前
  • 一叶小江南
  • 力荐

笨笨!!你是军犬!!

12分钟前
  • 水逆退散
  • 力荐

2019年看第一部的时候就想着,回国之后如果能在这样的剧组工作就好了,结果今年就真的在这部的片尾字幕了。🥰与有荣焉。今天很想念组里的朋友们。

17分钟前
  • DrunkenPeach
  • 力荐

“这是俄罗斯的型号,没有安全保险,只有两个扳机。”

18分钟前
  • C
  • 推荐

刘德华那条线有点儿意思,为这个系列电影开启了新维度。太长了,删减强制煽情正能量能短30min。

19分钟前
  • 撕蓝
  • 推荐

《流浪地球》系列,单枪匹马,把中国的科幻电影提升到世界级水平。这不是老套的个人英雄主义冒险故事,而是一个宏大的全人类史诗!但是,173分钟的片长,三条缺乏交互的故事线,慢热的节奏,劝退路人的冗长数字生命线,确实是讨好了影迷与科幻迷,可无疑也是提高了对广大路人的门槛。豆瓣用户狂吹刘德华线,但电影院里刘德华线却让很多观众低头玩手机。2023年1月22日,刘培强先生,生日快乐!可能也就世界末日了,房价才会跌。最后,这不比《阿凡达2》的家庭伦理与美式霸凌好看?

20分钟前
  • 爱笑男孩杰乌索
  • 力荐

比第1部好看。中国科幻电影需要更多的小破球

24分钟前
  • 无心xwxw
  • 力荐

就这还有人说超过《星际穿越》?

27分钟前
  • camus
  • 较差

我的建议是,把网络服务中心迁移到高原上来

30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低开高走,前半小时脚趾抓地,刘培强的爱情线真的很尬,那个女性胸部特写后韩朵朵生气,我非常非常厌恶郭帆这种没有任何笑点的恶趣味。图恒宇的线救回来了,华仔真的神。ps朱颜曼滋很适合这种角色,喜欢她的颜。

32分钟前
  • 绿毛水怪
  • 推荐

三星半。郭帆拍片的恳切,在场景设计和视效的细腻度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又一次拉高了中国科幻作品的工业水准。雪健老师依旧老辣,刘德华则收获了近年来最有挑战的角色。可惜的是,这部续作在叙事层面太过松散,刘培强、图恒宇两条主线并行,还要给周喆直超大篇幅,以至于情节取舍变得犹疑不决,这对节奏先行的科幻片来说是大忌。角色的篆刻比重,是该系列在未来第一优先要做的功课。

33分钟前
  • HarperDie
  • 还行

刘德华那条线,给整个电影情节优化了不止一点儿,尤其是溺水后推开门的那一刻,我瞬间:“这是国产电影能有的剧情吗?”

35分钟前
  • 关山难越
  • 力荐

四星+一星鼓励,值得八分以上的佳作!还有我不理解 看了会睡觉一般是不感兴趣 看了骂依托答辩的都是什么脑回路。美国拍科幻片就能泛滥煽情主旋律,中国就不能是吧。美国就能输出,中国就不能是吧。再说了,我是真没看出来有多主旋律了,要硬说是主旋律的话我认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星际穿越》可以有亲情,生孩子没问题,到《流浪地球》这就催婚催生了是吧?《星际穿越》里美国人可以拯救全人类,《流浪地球》里中国人就不能拯救世界了是吧?《星际穿越》里可以抛弃一大部分人类,然后一小部分人类放弃地球和太阳系去新星球生存,《流浪地球》就不能有家国情怀,带着剩余一半的人类和地球去寻找新家园是吧?我只能说戴有色眼镜去看总能在鸡蛋里挑出来骨头。当然,上述这些是我好兄弟宸老师(豆瓣可以搜到)以及我亲身经历而有的输出。

39分钟前
  • 一堆曲别针
  • 力荐

看完了,大年初一就在电影院哭了,那种与天斗与人斗与命运斗只为了未知的未来和理想奋斗的中式硬核浪漫让人心潮澎湃。李雪健那个角色在大会的发言真的超牛,大刘笔下的科幻真是处处有着中国人特有的务实和真诚,好喜欢,这电影真的太特么牛批了!

42分钟前
  • 🛸
  • 力荐

看到沙溢扮演的师傅喊出五十岁以上的出列时还是忍不住落泪

47分钟前
  • 特凡人
  • 推荐

故事冗长且稀碎。想讲的太多,一样都没有完全说清楚。我全程给我妈讲解,坐我旁边的也在全程给他妈讲解。其实2044年那段没有塞在这部里的必要。关于生命和文明,现实和虚拟,只有标签和口号,没有智性的讨论。全程就是看一群固执的爹抗拒自然,不被任何人和事说服甚至动摇,强行按自己的意志支配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并称之为「勇气」,前脚才感叹「人类把最强的密码用在了互相攻击的武器上」后腿就把人类分成「我们的」和「你们的」一面想当老大「我们比你们其他任何人都要正确伟大光荣,听我们的就对了」一面装和气「我们是为全人类考虑,是在(为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决策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不是想搞强霸」,全片刻意制造的笑点,都没有这种又啥又啥的自我矛盾好笑。

50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我看有些人说又红又爹,感觉确实有点儿。但是点完头我又想,美国哪部电影不是又“蓝”又“宇宙第一”?

55分钟前
  • 玛丽莲萌鹿
  • 力荐

原来人死后还要继续干生前的活儿是真的。

59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