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日记

HD

主演:盖尔·加西亚·贝纳尔,罗德里戈·德拉·塞尔纳,梅赛黛斯·莫朗,吉安·皮埃尔·诺厄尔,Lucas,Oro,米娅·麦斯特罗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美国,智利,秘鲁,巴西,英国,德语言:奇楚亚语,西班牙语年份:200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摩托日记 剧照 NO.1摩托日记 剧照 NO.2摩托日记 剧照 NO.3摩托日记 剧照 NO.4摩托日记 剧照 NO.5摩托日记 剧照 NO.6摩托日记 剧照 NO.13摩托日记 剧照 NO.14摩托日记 剧照 NO.15摩托日记 剧照 NO.16摩托日记 剧照 NO.17摩托日记 剧照 NO.18摩托日记 剧照 NO.19摩托日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摩托日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讲述了一次南美旅程如何激发了切格瓦拉全新的世界观,使得革命热情开始在他心中萌芽生长。格瓦拉(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Gael García Bernal 饰)当年23岁,意气风发,踌躇满怀,是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他对外面的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和朋友艾伯特踏上了拉丁美洲的长长一串旅途中。他们骑上摩托车,风驰电掣的出发了,却不料摩托车很快就报了废。但这却一点没有影响年轻人的激情,二人靠搭便车来完成剩下的旅程。穿过拉丁美洲古老的文明遗址,穿梭于各个国家各色人群中间,他们开始真切感受到社会的真相、生活的苦难。当深入到亚马逊河流域的麻风病人区时,他们被所见所闻深深震撼。切格瓦拉开始思考宏大深奥的命题:人类、社会、经济、文明,人类的苦难、快乐的定义……楼外青山幸福二重奏旧日噩梦禁忌斩手指勒克瑙中心爱是欢乐的源泉羽毛最后的意志小姐弟荒原历险从谎言开始的恋爱新娘与偏见鲨鱼帝国嘻哈帝国第二季万水千山原来是你奈欧斯奥特曼英伦魔法师星际之旅:木星计划医圣福冈恋爱白皮书15 不会消散的爱情花火学徒补天裂迷局之拨云见日PRODUCE 101日本版挑战者伊莎贝拉粤语天生要完美权力的游戏第二季侠客行1982日冕之恋街灯亮起时爱与恨的犯罪第一季拖车杀手杨乃武与小白菜1962地铁惊魂2004银魂来生再爱绿箭侠 第三季新SOS大东京探险队Kuttey正义的天秤缘来是你命中注定我爱你泰语东京卍复仇者津门飞鹰

 长篇影评

 1 ) 改变人生的电影

改变人生的电影

       开场才几分钟,已经让人一阵激动——当格瓦拉和好朋友骑着那辆破摩托上路的
时候,对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好奇。大概只有年轻的时候,才会站在每一条路的起点,都
觉得眼前一片开阔。

       那个时候,格瓦拉23岁。

       你23岁的时候,是不是已经丢掉了对世界的幻想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还没上路,就已经知道了终点是坚硬的现实?是从听到“太阳之下无新事”的那一刻开始,还是摸着头上撞到的包开始故作老成的那刻?

       这电影的宣传语据说是:“让这世界改变你,然后你就能改变这世界。” 在这一趟青春的旅行之后,格瓦拉开始走上了改变世界的道路——他把年少的狂想,变成了行动。的确,不是每个人都有毅力可以承受他后来所面对的那些磨难,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把狂想变成行动。但起码,我们还可以在每一天做的更多一些,不指望改变世界,但也许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

       讲回电影本身,《摩托日记》并非什么绝世经典,但好久,没看到这样觉得会有改变人生可能的电影了。讲回导演,《太阳背后》(Behind The Sun)是沃特·萨拉斯(Walter Salles,《中央车站》导演)关于南美饱含期许的一个寓言,而《摩托日记》则是情深意长的以古寓今——简直就是南美版的杜琪峰......

 2 ) 更加怀念切格瓦拉

我弟打电话给我,问我看一部网络电影《老男孩》没有,他说他看的流泪,里面的场景更像我上中学的时候,他看过我与中学同学的留影。推荐我看看这部电影,至少应该听一听主题曲。我搜索了一下,看了故事简介,歌词。这部电影的评价很好,引起“老男孩”们的共鸣。不过我还是没有兴趣看,我对这样的题材不感兴趣。反而想起一部电影《摩托日记》。这也是两个男孩的日记,男孩这个词太造作,是青年时期的好友的日记。

在十七八岁,我们还有算得上是个理想的东西,虽然不如童年时期要做科学家、解放军那么纯洁,但还没有长出为了一个目的去钻营的心计。那时候我们夜里在操场上吼一无所有唱光辉岁月,某一天在卡拉OK聚会,连唱真心英雄,心里都发虚的时候,已经到了遇到一个对手,差不多腿打颤的时候,然后有一天,玩完魔兽,到优酷网看电影,突然被一个视频节目撞击了一下,对着屏幕流下了泪水,有没有注意?流下的是混浊的泪,连泪都不如你十七八岁的时候纯净!

完了,你把视频链接发给QQ好友、人人开心网的好友,在豆瓣上点击看过这部电影。然后,滚到床上去,做了一个焦虑的梦,第二天匆匆爬起来,挤车,堵车,拎着一个包子来到公司。打开电脑,把视频链接又推荐给你MSN里的一个客户好友,一个小MM,并且跟她谈了一上午理想是什么,向这个小MM介绍了原来的你。

我没有看这个电影,借题发挥。

我把MSN的签名档改成:这个时代更加需要怀念切格瓦拉,而不是什么老男孩小男孩。任何男人都曾经是男孩,但不可能成为老男孩,更不可能永远是小男孩,除非你有个出名的爹。

去做男人做的事情,像切格瓦拉一样,骑上一辆破摩托车去远方,作一个纯情的爱人或一个坦诚的浪荡子,去帮助弱者承担一部分肩负的重量,去为弱者而战,把正义当作男人应该具有的一种性格,而不是只长了一根屌。

太阳照着你,能照出一个人影。而不是乌压压的工蜂。

诗人们应该去流浪,去歌唱沿途看到的一切,而不是为了出版诗集左右应酬,为了房子上下蹦跳。画家们应该画出自己的梦想,而不是画商的矫揉造作的审美。电影导演,张艺谋,你浪费了金熊奖,你的小金熊是不是和泰迪熊摆在一起,你拍摄出了一个人影,又创作出一种集“声光电、铺张浪费、虚张声势”为一体的美学,前几天在一个广场还在运用这一套。作家们,我想买一本小说,像切格瓦拉的朋友写的日记就好,让我看见里面有一个散发光辉的人格。我保证去书店买你的书。摇滚歌手们,你们的嗓子不是为了在小酒馆卖唱!

我们能做什么?而不是两手狗屎两眼浊泪。

我给弟弟的回复:你应该出去跑步!不要坐在屏幕前流泪!我也在想,难道我只能去绕着田径场一圈又一圈的跑。

 3 ) 一场真正的自我放逐

时间无疑是评定一个好电影的关键的因素,特别是来评定自己喜欢的电影.于是,128分钟的摩托日记,不知不觉很快就看完了.
关于切·格瓦拉,大家都说的太多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tee和海报,都是那个戴着黑色贝雷帽的男人,一脸的坚毅,甚至不能免俗的我,有段时间手机屏幕的背景也是用的他的图片,火红的背景,象征着他勇往直前的革命气势.
尽管,我相信很多身披着他的头像的Tee的青年们未必有多了解他的生平,他的精神,青年们尤其是这些文义青年,摇滚青年们追求的只是一种标榜自己的态度,其实这样也不坏,至少这也算是对伟大的革命者的一种缅怀,如果没有这些文义青年们,天知道我知晓切·格瓦拉的时间会向后移多久呢.

摩托日记,几年前就隐约听说过这个片子,也是属于想看却很难找到的片子.最终也是在珠海的下载岁月里bt到的,来之不易,一直保存着,也没有机会去看,在等待,等待着把他翻出来好好看的时机.这段时间无时无刻都在想自己以后的出路问题,并且在和身边或者不在身边的同龄人比较后,愈发的觉得自己没有用了,曾经有好的机遇也放弃了,同时也缺乏抓住好机遇的才华,这种时候,大概是很需要这种电影,来激发下自己的斗志吧.

之前除了知道格瓦拉是古巴的革命领袖,然后年纪轻轻就遇害之外,对他的了解除了那个著名的头像外,一无所知,这个电影,也算是给我的一道了解他的快餐吧,象是一道开胃酒,真正的了解,或许则是好戏就更在后头了.23岁的医学院未毕业学生格瓦拉,略带羞涩却意志坚强的火爆小子,身患严重的气喘和29岁的生化家格拉纳多,把mm高手,而这种把mm高手往往都是很穷的.两个人就这样一起骑着他们那辆名叫吊车的1939年产又破又漏油的诺顿500摩托车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了,途经智利,秘鲁国家,一路从南到北穿过拉美大陆,最后目的地,大陆顶端的委内瑞拉.两人几乎身无分文的就这样上路了,这样才叫做真正的旅行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流浪.这是一场真正的自我的放逐,而吊车出发不久便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中宣告报废,而家乡的女友也很适时的告诉我们未来的革命英雄,无法等他.人们都是很现实的,现实也会让人活的更自在舒服快乐一些嗯.

在麻风病村的遭遇是本片的重点,而他俩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大概也会让我们如今中国的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医学院的大学生汗颜吧,而一个人的个性魅力也在这种特殊的地方显露无遗,一个认真,执著心肠好而又平易近人的人,是会深受周围的人群的爱戴的,这也昭示了他日后的领袖才能.这种才能我觉得真的是与生俱来的.

对电影的一窍不通让我看完电影后也无何说起,在看电影的途中也经常被格瓦拉所感动,我想这只是一次旅行的纪录,纪录我们日后伟大的革命领袖在这次旅途中,真切而又直接的了解到了当时拉丁美洲的人民被压迫的遭遇,从而种下了革命的种子,而这些种子在以后的岁月里,被雨露所灌溉,成为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为无数的后人造福,哪怕代价是牺牲了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这也就是在很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这么多同他一样年纪的青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缅怀和纪念着他,而我,比他当时旅行时,已经大了好几个月了,我不会成为他那样的伟人,但是,我也该做点什么了.


这是年轻的格瓦拉在告别了美丽的女友时的念的一首诗,
我在船上听到光脚潮湿的脚步声
并且预见因饥饿而暗淡的脸庞
我的心在她与街头之间摇摆不定
我不知道我哪来的力量
离开她的注视
离开她的怀抱
她的泪眼迷蒙
愤怒被雨水掩盖


无法挣脱这些儿女私情,便只能做个或快乐或悲惨的普通人...
这个片子获了奥斯卡的最佳原创音乐奖,嗯,确实挺动听的,而句子中时而跳出来的简单词汇,也让我这种仅学了三课西班牙语的人感觉亲切~~
嗯,如此...

 4 ) 改变人一生的旅行

看了《摩托车日记》,讲切•格瓦拉年轻的时候,跟朋友阿尔伯特展开了一段纵贯南美洲的旅行,他们骑着一辆破摩托车,从布宜洛斯艾利斯出发,穿过草原,经过女友的城堡之家,经过智利,用医术、报纸“骗”来免费食宿、修车,以及姑娘。他们爬上马丘比丘,怀念一个不知道的世界,他们拜访秘鲁的“美洲心脏”,被贫苦原住民的生活所震撼;在利马他们得到麻风病医生的帮助,得以乘船前往麻风病人之村做志愿者——在豪华轮船的尾部,切被牵在后面的土著人小船所震撼,而阿尔伯特则被美丽的土著姑娘所吸引。他们在麻风病人之村做了很多工作,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消除病人与健康之间的界限,重要的是让这些陷于疾病与歧视的人群得到了平等、无私的关爱与奉献,当他们离开的时候,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出来送行。
片子中有很“人文”的摄影,是按照切在旅途中拍照的方式进行拍摄的,我觉得这一部分非常动人。在电影这样一个动态的世界里,人物保持静止、肃穆的方式,想远古雕塑一般,留有永恒一般的影像。
他的朋友,阿尔伯特,一开始就显得充满活力,随后的旅程则显得更为世故、圆滑,比如他会为了得到房子而诓骗对方说我们是专门治疗麻风病的医生,准备自己履行去帮助这个国家,以及整个南美大陆。事实上他并没有行医资格,他这么说只是为了得到当地人的帮助。欧内斯特则显得更为诚实,当地人脖子上的肿瘤他治不了,他就实话实说,不会声称自己能治疗以获得食宿;而在智利的小镇上,当他听工人说自己的母亲已经病重希望他去看看时,他没有因为姑娘的盛情邀请而推脱,而是毅然离开姑娘去看望病人;在利马的医生希望听到他俩对于他的小说有何见解时,阿尔伯特说了很多奉承话,而欧内斯特则实话告诉医生“很糟糕、很难阅读,事实上你应该做你做在行的事情”——结果弄得对方怔了半天,说:你是唯一一个跟我说实话的人,唯一一个。
当他们终于到达委内瑞拉,欧内斯特为了学业不得不提前乘机飞回布宜洛斯艾利斯,临别前,他对阿尔伯特说:我们旅行了这么久,有一件事情发生了,我看到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我已经不是我了,至少已经是不同的我”。这趟旅行,促成了欧内斯特想要改变世界的理想,可以说,正是因为摩托车之旅,让欧内斯特变成了日后的“切”。要说有什么旅行的意义,也许这就是吧,它让人看到了世界的真实,让人变化,让我已经不再是我。
(2011年1月3日)
补记:刚看完这电影,不久就听到剧中人,非法医生阿尔伯特,带着年轻的欧内斯特上路的阿尔伯特,最后定居古巴的阿尔伯特,2011年3月5日去世,缅怀……

 5 ) 依稀回忆起当年年少时

看了《摩托日记》。
然后就想起了1998年夏天我们4个人一起骑自行车从上海到北京的事情。那时我才21岁,比电影里的切还要年轻。
现在我29了。正和切的同伴格拉纳多一个年纪。这也是说,如果我现在再来一次这样的旅程也不算晚。是啊,我才29而已,还没有到30岁。

看了这部片子,我又想上路了。

正好昨天晚上整理柜子的时候还翻出了98年在路上时照的照片,那时的我和现在判若两人。

其实本来没想过要看这部电影,因为切的名字不断被人提起,已经都有些厌烦了。后来看了《不良教育》,后来又知道《摩托日记》里面的切就是《不良教育》里面的那个漂亮的男孩演的,于是突然又想找来看了。

看完后,很难把这里面的切和经常在图片中看到的那个留着大胡子、叼着一根雪茄、挺着个将军肚的革命领袖格瓦拉联系起来。只是到了影片最后,他和格拉那多分开时说“这个世界太多不公不义”的时候,才能依稀看出一些他日后的身影。

我经常想,切这样的人,本来也有着优越的生活,也有漂亮的女友,但他却甘愿放弃这一切,去过转战丛林的生活,最后竟被迫害致死。这需要多么强大的信念。

当然,片中并没有过多的表现人民多么苦难,切的感受多么深刻,反而在很多时候片子的格调是轻松诙谐的,这也恰好避免了使此片成为说教片。但是某些片断,比如他们遇到了那一对共产党夫妇,以及他们和秘鲁的农民们的谈话,恰恰成为了影片的点睛之笔。当看到他向矿场主的卡车扔石头时,我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许叫做青春,也许叫做激情。
但其实,如果只从影片中反映的这些表面现象来看,我是难以理解是什么促使了切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一名革命领袖的。
革命。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革命的吗?看完这部影片,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当看到切在生日之夜不顾一切地游泳过河的时候,我被打动了。
这是单纯冲动吗?当在这个人人都会说上一句“冲动是魔鬼”的SB年代时,还有人会有这样的“冲动”吗?这时我在想,我会不会做出这种事。是的,请不要说“我很感动”、“我很佩服”之类的话,请想一想你自己会怎么做,请反思一下你那苍白的、无聊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生活。

当现在的“驴友”们为了爬一座不高的山而反复比较着登山鞋是否高级,背包是否名牌时,在50多年前,一个24岁的男孩和一个29岁的男人已经骑着一辆满是毛病的旧摩托出发了,而且一走就是1万多公里。

这就是革命者和庸人们的区别。

想起1998年时,在沂蒙山的老区中,我看到一个年轻的乡村女教师带着一群小孩子走进一所简陋的小学。当时没有和她聊一聊,这是我现在最遗憾的。

 6 ) 游记分享

非常规影评,以图文抓取形式再现游记,致敬“大无畏”冒险家、旅行者

图文零碎可食用,并无透露相关具体情节不影响影片整体观感

这不是一个英勇壮举,而是两个生命并肩同行了一段旅途,为了同样的渴望和梦想
我们的眼光是不是太狭隘了,太片面了,太草率了?
我们的结论太刻板了,也许吧,,,
我们这次的漫游美洲之路,带给我的改变,超出想象
我以不再是我,至少不再是原来的我了

计划:四个月内旅行八千公里
方式:顺其自然
目标:探索一个只曾在书本认识的大洲
设备:“大无畏”一辆破旧还漏油的诺顿500
领航员:格兰纳多,一个略胖的,29岁的生物学家,自称“流浪科学家”,梦想在30岁生日时完成这个旅程
副领航员:格瓦拉-福瑟,23岁,医学博士研究生,麻风病研究生,偶尔有点哮喘
线路:布宜诺斯艾利斯-巴塔哥尼亚-智利-沿印第安山脉北麓-马丘比丘-秘鲁亚马逊河畔的圣巴鲁-麻风病之家-委内瑞拉瓜希拉半岛(拉丁美洲最北端)
两人共同点:不安于室,热情激昂,以及对宽广大路的热爱
启程日期:1952年1月4号
流浪科学家、诺顿500

线路图

福瑟(麻风病专家)
布宜诺斯艾利斯已被我们抛在后方
随之远去的还有可怜的生活,无聊的功课论文和医科考试
在我们面前的是整个拉丁美洲,从现在开始我们只相信大“大无畏”
我们像亡命徒似的,到哪儿都受到瞩目
很高兴我们已经把文明甩下,现在更亲近大地了
1952年1月4号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在船上我听到赤足拍水的声音,也能预见那些因饥饿而黯淡的面容
我心如钟摆,往返于她和街道之间
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使我离开她的双目与臂弯
使她泪水朦胧,雨水遮掩她的痛苦
1952年1月20日米拉马尔阿根廷

虽然我们身体都还挺壮实,但大无畏早名不符实了
1952年1月29日 伊拉石 阿根廷

钱和粮食都不够了,我们尽量到免费的地方吃住
幸亏我们有秘密武器,流浪科学家的吹牛绝技
1952年1月3日 圣马丁德洛斯安第斯 阿根廷

越过了国境的时候我们到底把什么留在了身后
每刻都像一分为二
忧郁被遗忘在身后的土地
在新的土地上我充满了激情
等到我们老了不再喜欢旅行了
我们就回来,在这个湖边设个门诊部
不管谁来我们都给他治病
1952年2月15日 弗雷亚斯湖 阿根廷

你说,我们会像两个征服者一样进入智利的
而不是两个臭要饭的
1952年2月18日 特木科 智利

我知道我没有能力帮助这个可怜的女人
这个老妇人一个月前还在当女侍
东奔西跑像我一样,尽力活得体面些
在垂死的双眼里,流露着无助、恐惧、绝望
还有濒临死亡的空虚
似乎她的躯体很快就会消失在
围绕在我们四周浩瀚的奥秘中
1952年2月26日 洛斯安赫莱斯 智利

环绕你的无尽延伸的是你情人般的海洋
1952年3月7 瓦尔帕莱索 智利

他们的眼神充满了灰暗和忧愁
他们说很多同志都神秘的消失了
很有可能被人丢到大海里去了
这是我生命中最寒冷的夜晚
在这个夜晚,我也觉得无比接近
这捉摸不透的人类
1952年3月111日 阿塔卡马沙漠 智利

当我们离开丘基卡马塔时,我感到世界都变了
或者是我们自己变了
越是深入到安第斯山中
我们见到的原住民也就越多
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他们却无家可归
1952年3月15 丘基卡马塔矿山 智利

我们终于走到了美洲的心脏库斯科
在这个城市里我们遇到了唐耐斯特
一个老灵魂,成了我们的官方向导
1952年4月2日 库斯科 智利

印加人在天文学、脑外科、天文学等等都有研究
但西班牙侵略者却有火药
如果历史改变,美洲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
为何我竟然对一个不曾见识过的世界如此怀念
为何一个曾经拥有这番风景的文明
被毁掉后,却建立起了
这些东西
1952年4月25日 马丘比丘 智利

马丘比丘

利马

在利马最好的事就是遇到了拜斯瑟医生,他是秘鲁麻风病项目负责人
格拉纳多在启程之前就联系过他
他招待了我们,给我们钱、衣物和好建议
他分享了马里亚特吉的《凯撒大帝》
书中谈论了拉美原住民和农民革命的可能性
原住民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土地,这个革命不应该效仿别人
应该是开放性土生土长的
我们人数极少所以难以分裂
一切都是我们团结一致,不会使我们分崩离析
1952年5月12日 利马 秘鲁

拜斯瑟医生在吉亚医院给我们安排了两个床位实习
患病初期的患者会在这里得到治疗
最严重的的患者会被送到亚马逊的圣巴布鲁麻风病中心
之后我们乘坐塞内帕号前往圣巴布鲁五天后抵达
1952年5月29日 普兰尔帕 秘鲁

看到这条河了吗?
它将疾病与健康隔离开来
虽然我们如此的微不足道
无法为崇高的使命代言
为了摆脱狭隘的地方排外主义
我们为秘鲁干杯
1952年6月8日-14日 圣巴布鲁 秘鲁

24岁的生日礼物,“曼波探戈”
再见了所有爱的人
1952年6月22日 莱蒂西亚 哥伦比亚

经历了所有在路上的时光
一些事情发生了
一些要让我思考很久很久的事情
世间存在那么多的不公...
1952年7月26日 加拉加斯 委内瑞拉

结束有彩蛋

最后希望每个人在人生的旅程上,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存在的意义

2020年11月22日 花鸟岛

 短评

结尾那个镜头太赞了,全片亮点很多。最后一段有点没能撑起全片。

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我觉得共产主义理想也不错

7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只喜欢前半部分

12分钟前
  • 谭不爽
  • 推荐

当他们决心上路,整片美洲大陆都是属于他们的,所以他们并不是一无所有

15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理想的源头,什么叫“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啊。塞勒斯一定很喜欢赫尔佐格。我和那一年的格瓦拉一样大

2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压根儿没有拿来作为切·格瓦拉传记片的觉悟来看,事实上看完了我才知道那个《爱情是狗娘》里的小年青演的是Che Guevara,前半部相当搞笑后半部开始谈人生意义夜游亚马逊河的公路片。Che: Part Two我都还未看,Che的自由主义近年来暴发性泛滥,就像亚马逊的洪水。

2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生日那晚,站在洪流的这一端,他其实早已下定决心要用自己单薄的躯体去跨越分隔着人民的天堑,莹莹灯火稀疏却足以指明方向。在挥手离别并得以一呼百应时,未来已在那艘Manbotango将驶向的远方。理想主义者便是实践他人愿为而不敢为之人。ps: Educar significa "salir del camino".

26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推荐

摩托很重要,但日记更重要。这场旅行因为格拉纳多的生日而开始,又在庆祝格瓦拉生日时悄然落幕。带着寻找答案的想法出发,你未必能找到答案。如果不知道终点,那么,旅途中随时随地可以作为终点。

27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总有几部片子咱们不用理性对待

30分钟前
  • 撕撕撕
  • 力荐

7/10。典型的依靠观众对传主的名声和崇拜立起来的片子,如果不提前自带情绪,还真的很难在一堆稀松平常的段子里找出啥感悟。说实话,我既看不见革命家的狂乱气息,也体会不到主人公和书中独白一般极富穿透力的内心,两人的友谊亦是若有若无。如果公路片只沉迷于沿途的风土人情,那顶多算二手心灵涤荡。

32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片名稍微有些名不副实,因为电影刚到2/5的时候,那摩托车就坏了,随后就从故事里彻底消失了。这样一部电影,把格瓦拉从一个古巴革命的著名形象,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年轻人。他无疑是一个有着真诚信仰的理想主义者。他所要反抗的不公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吊诡之处在于,他的真诚信仰也让他在生前签署过许许多多的死刑执行令。无论在哪个时代,理想主义者的真诚与热情都是最可贵的稀缺品,但理想主义者也需要时时检视自己的理想,以及为实现它所要付出的代价。可叹的是,在格瓦拉去世40年后,一个社会主义政府终于出现在了他为之丧命的玻利维亚。然而,它是通过选票箱而不是自动步枪诞生的。但同样真切的是,40年后的玻利维亚依然存在着普遍的极端贫困。当年格瓦拉为之愤怒的旅途见闻,依旧是今天的现实。

33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Let the world change you...and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2005第77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2004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普通评审团奖。

3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我为什么怀念一个从未见过的国家,那里曾有过灿烂的文明。我看见河对岸的光。年轻的梦想崎岖的公路逐渐广阔的视野成熟的意志非常真实迷人鼓舞人心。Gustavo Santaolalla依然清澈,体内流淌阿根廷热血。马丘比丘山果然如聂鲁达颂扬的那样巍峨神奇。历史与现在的关联产生在体验之后。

37分钟前
  • 小岩菽
  • 力荐

之所以推荐,在于人物传记角度的客观。

3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性格转变没啥刻画,当南美风物纪录片看咯

40分钟前
  • 杜边生
  • 还行

“我们该怎样怀念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文明?”

43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还行

年輕就底的浪漫情懷,既言必行,你大概是最佳典范,成全多少人夢想。

48分钟前
  • 美丽新世界
  • 推荐

“为何上路?”“为了上路而上路。”一无所有是独属于年轻的财富。旅途本身无需意义、在旅途中寻找意义,是浪漫主义的诠释。我对于公路电影向来是没有任何招架之力的,但是后半段突然画风一变,陷入了道德圣人式的“耶稣受难”神话,诚然切格瓦拉之于美洲就是这种存在。但已然违背了影片开头字幕的誓言,复踏英雄主义。英雄主义是用来歌颂的,理想主义则是用来呐喊的,二者有本质区别。

53分钟前
  • 安托万的造梦机
  • 推荐

最典型的伪文艺片

55分钟前
  • 路人X
  • 还行

“我们的前方是整个拉丁美洲”——多么豪情万丈的一句话,最终他也走过了同样荡气回肠的一生。大河隔离了疾病与健康,他像一根针游过将之缝合。摄影配乐都很棒,几个大远景把南美大陆壮阔的美完全呈现。结尾的黑白人物组像直冲心底,“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却无家可归”,那是格瓦拉的源头。七十年前他们完成了这趟旅程;十五六年前看某期康熙(https://www.douban.com/people/2664977/status/3827476483),在节目开始蔡康永专门用了几分钟时间来推介当时正在台湾上映的该片而知道它;十年前标记了想看;今天终于看了。7/10

57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