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2009)

HD中字版

主演:金惠子,元斌,晋久,尹宰文,全美善,宋清晨,千禹熙,郑煐禥,高圭弼,李美度,朴明申,李姃垠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9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母亲(2009) 剧照 NO.1母亲(2009) 剧照 NO.2母亲(2009) 剧照 NO.3母亲(2009) 剧照 NO.4母亲(2009) 剧照 NO.5母亲(2009) 剧照 NO.6母亲(2009) 剧照 NO.13母亲(2009) 剧照 NO.14母亲(2009) 剧照 NO.15母亲(2009) 剧照 NO.16母亲(2009) 剧照 NO.17母亲(2009) 剧照 NO.18母亲(2009) 剧照 NO.19母亲(200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母亲(2009)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为儿子尹泰宇(元斌 饰)是智障,所以母亲(金惠子 饰)总是担心他受伤。一天,泰宇被一辆奔驰车撞倒,朋友镇泰(秦久 饰)带他去高尔夫球场找打球的教授报仇,结果被带回了警局。因为镇泰踢坏了后视镜,教授向他们索赔,泰宇被当成了挡箭牌。 从警局出来后,在家吃过晚饭,泰宇去找镇泰喝酒,但此时镇泰趁着夜色回到球场找出了白天扔进湖中的球杆。泰宇酒后尾随一个名叫文雅中的女学生,结果第二天雅中的尸体就出现在屋顶。泰宇被当做唯一的嫌疑人带回了警局,接着在警察的威胁下画押认罪。得知儿子入狱,心急如焚的母亲委托著名律师为他翻案。但是,泰宇的病影响了他的记忆,母亲在替儿申冤的道路上步履蹒跚……乞丐皇帝与大脚皇后传奇刺客与保镖复活爆笑悲剧王:笑着笑着就哭了生而抱歉川东游击队富二代上班记罗姆男孩一切搞定光与影Perempuan Bergaun Merah丰岛园浮出水面第一季JK挽歌新小屁孩日记奥利不见了缉凶新乌龙女校异能星君同居人是猫他们第一季老爸老妈的浪漫史 第一季喜欢您一条狗的回家路芝加哥警署第七季活在当下2012曼联重生卧底费瑞的故事第一季旧话不重提电线杆小子大冒险暴风雨感化院世纪之约界限1931景雅的女儿热搜女王开心鬼编舟记动画版参与其中第一季蔡李佛拳最佳情侣犒赏饭魔鬼转生终结者

 长篇影评

 1 ) 同样相关记忆与遗忘——对影片结尾的几点感触

儿子出狱后和母亲吃晚饭,儿子对母亲说出自己关于凶手为什么将尸体拖到天台的猜测——她正在流血,为了让大家尽快发现,施以救助。这正是弱智儿的单纯逻辑。母亲的脸色很难看,因为儿子能想到这一点也许就离回忆起杀人过程不远了,而那一刻的来临将为这个不能再承受“真实回忆”的家庭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所以看似导演为观众留下了开放性的结局,实际上只是一个残酷的留白而已。

结尾处,儿子把针灸盒送给母亲。这是一个设计上非常完美的细节——母亲是个健全人,但是记忆在不断折磨她,为了继续生存她渴望遗忘,包括想毒死儿子和杀死老人;儿子是个弱智儿,他渴望完整的记忆,于是他拼命尝试回忆,但他无法预判这些记忆是否美好。这个巨大的矛盾反复纠缠。维系这个居于韩国社会最底层家庭生存的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母爱,但是记忆的链条将慢慢摧毁它。

将针扎入大腿中的穴位就将忘却不美好的记忆,母亲最后的选择了它。这与其说是个神奇的逃避方式,不如认为是个美好的童话。那一刻让我想起了《老男孩》的结尾。
两段具有相当超现实色彩的舞蹈桥段一头一尾相互呼应,片尾的逆光剪影镜头像是梦境般摇曳。大胆的臆测一下——这也许是人在极端状态下的癫狂和灵魂出窍,那一刻关于生活的记忆或许洁白如纸或许柔软如纱。

 2 ) 银针与高球杆



  《母亲》采取罪案剧模式表现疯狂母爱,在舐犊情深中加入血色惊悚,为亲情伦理母题开拓了新的领域。导演奉俊昊巧妙的利用了观众的思维定势,人们习惯于对弱势人群先入为主的进行无罪推定,母亲玩命似的要为儿子洗刷“冤情”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心里预设,岂知答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待到谜底揭晓,突兀惊艳。影片遮蔽与揭示的叙事技巧娴熟而不着痕迹,对结构、节奏的掌控堪称神奇,诡异悬疑气氛营造到位,细节精巧千锤百炼耐得住反复推敲,这位韩国天才导演不必像昆汀那样迫不及待的在片末跳出来自我表扬,观众会自动把《母亲》推举为不世出的杰作。
 
  母亲对儿女的保护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阿基琉斯的母亲忒提斯希望儿子刀枪不入、绝对安全,全天下的母亲莫不如此,如果真有冥河,只怕每个母亲都会把儿女放到里面浸一浸,连脚踝都不放过。在这种保护欲(往往是过度的)的驱使下,一个母亲仿佛就变身成无所不能的超人了,所谓为母则强,《母亲》里泰宇的妈妈为了照顾儿子,可以化身为医生、护士、侦探,甚至是杀手。不由得想起另外一位美国母亲,《换子疑云》里的科林斯夫人,她在儿子丢失后爆发了巨大的能量,即使被关到精神病院还是百折不挠想方设法要找到亲儿子。在为了儿女能付出一切这一点上,东西方母亲并无二致。从古希腊到现在,母爱形成了深厚的传统,是东西方文化里感人至深的一部分。

  看过一部名为《汉城72小时》的韩日合拍电影,说的是一个日本年轻警察和一个韩国老警察联袂办案,有一回两人一起吃饭,为了表示对老警察的敬意,日本小警察主动买单,却招来老警察的一顿老拳,因为韩国习俗是一起吃饭总是由年长者付账,小警察的殷勤倒是成了一种冒犯了。而现实中,韩国的崇礼门被烧时,万人嚎啕,韩国人对传统的固守可见一斑。《母亲》里泰宇的妈妈也是一个传统的固守者,她将东方的母爱传统践行到极致,哪怕杀人放火也在所不惜。和母亲的行动形成互文效果的是被杀的中学女生文雅中,她不惜出卖身体来满足糊涂的奶奶对米酒的嗜好,她遵循的是传统伦理价值观念中的孝道,不亚于二十四孝里的卧冰求鲤。而她们所处的是现代社会,传统伦理式微,新型伦理盛行,而新伦理的特点是更为冷酷,更为实用主义、更为拜金。母亲去求律师,律师能躲则躲,躲不开就敷衍,甚至以富贵骄人,给母亲难堪,毫无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古道热肠,只有商业社会里精打细算的小肚鸡肠。新伦理更为“优秀”的实践者是泰宇的朋友镇泰,此人强势凶狠、冷血无情,具备趁火打劫、栽赃嫁祸、唯利是图等一干低劣品性,却在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混得风生水起,后来此人果然发财了,开着高级轿车来接出狱的泰宇。两相对比,遵从传统伦理的痛苦不堪,遵循现代伦理的得意洋洋,令人唏嘘。

  影片中有两个重要道具,银针和高球杆。作为针灸工具,银针历史悠久,那纤细典雅的形制上有着深厚的文化沉积。母亲用银针谋生,用银针扎腿上穴位来忘却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一根小小的针可以自救救人,功能强大。高球杆作为娱乐工具,新潮而富于侵略性,是财富权势的象征,拥有高球杆的那几个高尚人士开着奔驰撞了泰宇后绝尘而去,骄横到不可一世,镇泰晚上在高尔夫球场的水池中摸到了打斗时遗落的球杆,对之爱不释手,说明他对那种生活方式很是向往。高球杆可以供人玩乐,也可以杀人(片中虽然没有实现这一功能但被母亲怀疑为凶器),功能同样强大。如果说银针代表了传统伦理,而高球杆代表了新型伦理,那么现代社会的人基本上都会奔向高球杆,而对银针不屑一顾。片中,银针盒在火场被烧黑,且是谋杀证据,恐怕不能拿出来见人了,而开上好车的镇泰则会有资格进入高尔夫球场,把高球杆挥得呼呼作响。传统的失落还表现在泰宇的转变上,泰宇经历了杀人坐牢一番洗练,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行动越发自立自主,比如出狱后就背对着妈妈睡觉了,片尾妈妈出游,他还会买东西照顾妈妈了,无论母亲怎样看得紧,他总会长大,最终总要听命于自己。正如诞生于传统伦理的现代伦理,哪怕和泰宇一样是残缺的,依然要自行其是、大行其道。泰宇妈妈在母亲节出去游玩,失魂落魄、落落寡合,扎下失忆针后,她忘情的在人群中舞蹈,释放长久以来的精神重压,和影片开始的时候独自一人在荒原上舞蹈截然不同,荒原上的母亲充满了罪恶感,不堪重负,处于恍神状态,而中巴车上的母亲卸下了一切包袱,她最终没有沦为维护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牺牲品(像文雅中一样),她融入人群,融入“母亲”群体,成为一个象征性的存在,这多少阻止了人们对母亲进行道德追问和法律审判的冲动,可以想见,奉俊昊拍摄这个结尾的时候是心情复杂的。

  母亲要遗忘的是什么?是她和儿子都是杀人犯的事实?是她在拯救儿子过程中遭遇的现代社会的种种丑恶?是令她万劫不复的对儿子的爱?——或许都是,如果要去细细追究,就会有一股《杀人回忆》式的朦胧迷离扑面而来,我们只能把母亲放在时代、文化、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得出一个形而上的似是而非的结论:在夕照中舞蹈的母亲,不仅仅是指代了一种神圣的身份,而几乎成为了整个高丽民族的象征,她的失忆是对韩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丢失了传统伦理的隐喻。然而谁都知道,没有醉生梦死酒,也没有失忆针。母亲和泰宇都侥幸脱罪,他们将相依相伴(正如韩国社会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并存),背负着各自的罪恶,活下去。





 3 ) 冰冷社会下的罪恶

步步悬疑,环环相扣,每一个细节的呈现都可以推动故事的发展,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个细节、一句话却都可以与后续发展的剧情相对应,光从推理悬疑的角度来看,奉俊昊的导演功力也是非常出色的。但纵观全片,导演要阐述的并不仅仅是亲情与犯罪,显然,他关注了更多更广的东西。 从《杀人回忆》开始,我们就看到了奉俊昊对于社会不公、古板教条、冷酷机制等进行过不遗余力的讽喻。显然,我们在本片里看到了更多,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漠视与不公、腐朽不堪的法制体系、血淋淋残酷的真相、恐怖的记忆。。。等等无不渗入到影片的叙事发展中去。开头便喻示了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待遇,高贵阶层撞了人扬长而去,揭不开锅的低层人物却还要负责宾利车的损坏赔偿?弱智的儿子与母亲处处受人岐视,但弱势群体却可以欺负更弱势的人,儿子用石头砸死了卖身女孩,低能儿的母亲只能通过残杀另一个弱势人物拾荒老头,最后还要依靠一个更弱势的无亲无故的低能儿才能还儿子的“清白”,太可怕了,太冰冷了。而这个社会中所谓的精英们在哪里呢?警察胡乱定证判案,律师搂着小姐说法律,买药的光鲜太太既要命又要立牌坊,正义只能用暴力来体现,友情也只能依靠金钱来维系,所以说,他们,也就象冰冷的镜头,冰冷地注视着这些不公与不幸罢了。

 4 ) 《母亲》:现实主义黑色电影力作

最近连续看了两部韩国电影,当属2009年韩影两大佳片——《蝙蝠》和《母亲》。朴赞郁和奉俊昊皆是本人最喜欢的两位韩国导演,这两位导演代表了韩国电影两种极致——朴赞郁代表了极致的风格和形式主义,奉俊昊则代表了极致的现实主义。两位导演今年的这两部电影,前者的《蝙蝠》在韩国国内饱受抨击和质疑,在欧美则获奖备受青睐,后者的《母亲》则在韩国国内受到好评并且备受亚洲市场尤其是日本市场的青睐。这两位极富有个人风格特点的韩国导演,基本上代表了韩国电影目前的最高水平。不过,相比较朴赞郁的形式主义,个人还是更喜欢奉俊昊的现实主义。
 
 

 
    奉俊昊有言道要拍一部“凄美的犯罪电影”,有着《杀人回忆》这样一部经典犯罪电影(同时表现了大时代的变迁下小人物的情感生活和故事),又有着《怪物》这样一部集好莱坞大片式的故事套路和娱乐性,同时又讽刺韩国社会各权利阶层的作品(好莱坞的故事外壳,绝对韩国本土核心的主题)。奉俊昊的电影没有任何夸张的华丽的形式主义的包装,倒是充斥着更多更具现实意义的对主流社会权利阶层的抨击。最重要的是,奉俊昊相比较朴赞郁来说,是一个更会说故事的导演,不记得是哪位欧洲影评家说过,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有一个好的故事,言下之意是说故事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电影的质量,而电影的本质就应该是表现真实的生活状态,从而通过影像化的语言形式说一个好的故事,而好的故事自然来源于饱满真实的人物。
 

 
    奉俊昊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会说故事的导演, 关于表现母爱和母子关系的影视作品太多了,小到家庭矛盾大到挑战伦理道德的乱伦(比如,六六经典的小说改编电视剧《双面胶》,从母子关系看整个家庭诸如婆媳关系的故事,比如,表现母子乱伦关系的欧洲影片《母亲,爱情的限度》,还有表现极致变态母爱的恐怖电影《格蕾丝》)。在奉俊昊的故事里,这段母子关系则因为一桩离奇的命案而被立体多维的展现了出来,没有家庭矛盾也没有乱伦,是先有了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这一关系命题,继而在这个基础上又说了一个充满着悬疑色彩的谋杀案故事。奉俊昊太聪明了,他绝对不会只是纯粹简单地表现母子关系,而是用自己最擅长拍摄讲述的犯罪题材来包装母子关系。当外表软弱单薄的母亲,发现儿子被无缘无故地卷入了一场离奇的谋杀案中,强大的母爱本能唤醒了这位母亲灵魂内最为强大的保护机制,由此产生的故事和矛盾自然丰富了起来,牵涉到的阶层和现象也丰富了起来,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视角,就能够挖掘出人物更多的可能性,人物由此显得饱满丰富立体。
 

 
    在《母亲》中,奉俊昊的导筒继续对准了最没有话语权的阶层,同时继续毫不留情地讽刺权利阶层。他的导筒因此也就成为了他表达话语权的途径,离奇的命案发生了,代表正义的警方的无能充分体现在为了迅速结案而草草的办案过程,一切按程序走就是了,大抵要给公众和媒体一个大概的交代。最后没有话语权甚至没有钱请得起律师的贫下阶层,自然成为命案的施害者同时也成为了被害者。故事中的儿子和母亲,代表了大部分的贫下阶层人群,他们无钱无能无权更无话语权。命案发生后,当权者自然没有给过他们任何应该有的帮助,至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怜悯,甚至是迫害,虽然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知道了命案最后的真相,但是母亲和其儿子还是在奉俊昊的镜头下,成为了最无力只能自己反抗的阶层。让人同情,却又让人深思。抛开阶层的附属部分来看,人性才是这部电影让人深思的部分。
 

 
    母亲是整部电影中最为出彩的一个人物,金惠子完美的演技,诠释出了一位外表单薄软弱生计贫穷的母亲,内里却坚强固执为了爱子不惜做出非人之举的母亲。她的感情发展也成为影片的一个主要线索,从一开始面对相依为命智商接近弱智的独生子莫名其妙成为杀人嫌疑犯的现实时,她迷茫不知所措甚至通过一些在旁人看来不知所谓的“贿赂行为”去说服警方放了儿子,直到被逼的走投无路时,开始做一些铤而走险的事儿,她探查儿子的好友的房间,她用钱买得儿子好友的“帮助”,她孤身一人走在寻找命案“真凶”的道路上,她的情感就像一条抛物线,从一开始的直线陡然而升到至高点。因为对儿子的爱可以说是极致的毫无保留的爱,她几乎接近疯狂的边缘,直到最后她走到了真相面前,那股强大的母爱带来的保护机制爆发出了最惊人的力量,她拼尽全力丧失理智的破坏了最后的真相。母亲的感情发展和所作所为成为影片中,超过少女之死命案带来的震撼,令人扼腕却因为真实而感同身受。
 

 
    抛开母亲这个身份,她只是一个女人,我们大抵可以从故事猜想她的过去,因为一些缘由她不得不成为单身母亲。面对艰难的生活境地,她也曾经选择与儿子同归于尽,而这一行为也许就导致了儿子之后虽然成为了一个身体发育正常的成熟男人,但是智商却如孩童一般的弱智。奉俊昊让儿子成为记忆的主导者,他时不时记忆的重现,成为了母亲不愿意面对的一段往事的带领人。所以,奉俊昊故事下的这两个主要人物,这对母子的关系犹如其他普通母子一样是连根生的亲密关系,却又有着不一样的往事和情感阴霾。而一宗涉及儿子的离奇命案,点燃了两人关系矛盾产生和更多可能性展现的导火索。
 
    在这部影片中,没有纯粹的善与恶之分,也没有一个可以拯救这个可怜母亲的英雄式人物,所有人物都是典型的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整部影片,有着让人窒息的绝望,也有着让人不忍目睹的对人性黑暗的真实揭露。整个观影过程让人心底觉得悲凉。直到影片故事结束,了解了全部的事件真相,内心的更是觉得悲伤。母亲面对的不仅是社会的丑恶,面对的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挣扎与邪恶的一面,故事结束了,生活却还在继续。
 
    奉俊昊的电影依然没有让我失望,依旧是赤裸地对现世各种等级的表现和抨击,依旧是节奏力度控制的完美的说故事的技巧,依旧是饱满有营养的人物,依旧是充盈着充实的感情,这就是奉俊昊的电影。
 

 5 ) 血与火的母子悲歌

■一句话点评:面对被视为无法超越的《杀人回忆》,奉俊昊告诉世人他可以出乎所有人意料。


有智力障碍的儿子,记不清事情。含辛茹苦的母亲,千思百虑为孩子。儿子被当作杀人案件的嫌疑犯被捕入狱,周围没有任何援手,只有母亲一人去拼死抗争。铁窗泪、母子情,这样的题材放在中国,必定会催生悲情版的事迹。放到日本,前年刚好有一部《即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儿子被错抓,母亲极力为他争取机会,请到了负责任的律师相助。在《母亲》里,母亲并不是一开始就想铤而走险,无法回头。对她而言,那样的做法就显得过于非常规,不符合一般人的逻辑思维。她也找了律师,可惜对方贪钱且不负责任。她动用直觉判断,结果证实是假象。她被误导,虚惊一场。最后接近了真相,结果当即崩溃,酿成惨剧。

影片没有耗费大篇幅去渲染母子亲情,更准确的说,《母亲》一片并非要追求建立在母子关系基础上的依赖与信任,正好相反,看待里面的母子关系不能选择常态角度,一旦你这样做了,那么就被导演很顺利地牵着鼻子走了。在相同的场景里,母亲忙着手头的事情,双眼一直离不开儿子。虽说儿子就在不远处,也是个眉清目秀的大人了,可在母亲眼前,他依然是个稍有不慎就会出事的小孩。然而别人说她儿子是傻子,但这个小哥也不是智商全无。他知道很多事情,会抗拒母亲无时无处不在的出现,会向母亲证明自己有正常人的能力了。《母亲》遗留给观众的最大问题就是儿子到底傻不傻,有几分傻,暗藏了多少事情。

孤儿寡母的人物设置令人同情,儿子锒铛入狱,母亲悲痛无语,这完全是老天不公,法律不正。过了开场序幕,《母亲》就进入了找凶手时间,一个几乎所有观众都会感兴趣的话题段落。原因就在于多数人都秉持了善恶有别的天性定论,一定要把凶手绳之以法,不能冤枉好人。更何况影片用一些黑色手法去表现了不中用的警察还有贪得无厌的律师,这些令人厌恶作呕的嘴脸,成为了引发悲剧的根本原因。

可以注意下影片人物的出场顺序,高尔夫球场事件带出了警察,对儿子朋友印象不佳导致母亲有了怀疑对象,朋友的分析进一步误导了观众,母亲又借他来审问学生,所有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没有错漏。再到后面的垃圾老头和猥琐学生,他们的出场也完全是精心设置过的。老头就在指认现场的前景处,母亲在路上问他拿了把破伞。两个男学生一开始都是以背景人物出现,后面才有正面表现。就连警察嘴里的某个案件、女学生流下的鼻血,最后都成了关键的细节点。

奉俊昊也擅长指导群戏,《杀人回忆》里的案发现场,《怪物》里的混乱葬礼,《母亲》同样有类似的戏,指认现场后紧接着葬礼,一样的精彩独到。有恶搞的细节,像人模的头部掉了下来。有暧昧的细节,儿子脱下面罩和女学生招手示好。有影片必须的细节,母亲在现场发传单,争取民众支持。换到葬礼那边,家属故作悲伤的姿态,疯老太的出现,双方扯打,激化了矛盾。再到可以单独分出的段落戏,母亲的两次小屋探访都相当有代表性,前一次涉险过关,后一次万劫不复。朋友意外来访、游乐场审问两段更是采用了不同拍法,前面的阴冷诡异,后面的血腥暴力,奉俊昊掌握了如此的技巧,一点都不会有堆砌的嫌疑。处理过去时空的闪回闪念上,影片就好像在一道滑动门上任意穿越,在不同部分的讲述里跳来跳去。死者的现身说法,更加重了电影的悬疑气息。

《母亲》能轻松地把一般杀人犯罪片比下去,原因就在于它一直鼓励找凶手,也明确告诉观众有凶手,到头来观众发现原来凶手就在那里,是自己失去了判断能力。然而《母亲》不是一个推理片,它用了亲情伦理片的包装手法,母子情的存在让很多人失去了分析的依据,更加重了反思的难度。如何跳出母与子的泥潭,影片似乎给不出答案。当母亲用针灸让自己暂且忘却伤痛,随着车内的人欢歌起舞,记忆能否随之而去显然是个麻烦问题。在儿子身上,记忆表现为毫无征兆地出现,也毫无征兆地消失,他会不时记起,又时常忘记。那场大火,那个黑夜,母子的记忆之殇就在这里。他们无法离弃对方,也不存在伤害。从内在的血缘到外在的身份,由始至终,他们本就是一体,命运将他们紧紧地捆在一起。【……】

 6 ) 以爱的名义

韩国导演奉俊昊的风格是令人过目不忘的那种。最先抓住我的是《杀人回忆》中韩国警察的腾空双踢,狠、准、稳,踢人的同时自己也全身而倒,不怕摔不怕疼,个个勇猛凶恶,审问罪犯无所不用,比黑帮还敬业,看得人倒吸凉气心惊肉跳。

《母亲》也有类似的审问细节,但故事并没在审问过程上逡巡——无论如何,这虽然也是部寻求案情真相的“侦探类”电影,但重点远不在于案情的真假,甚至你一开始便大概能猜出来这案情的真正罪犯到底是谁。令人意外的,是在寻找过程中我们随着母亲的眼睛所观察及感受到的一切。

韩国影后金惠子饰演的母亲很有一切伟大母亲的共性——对智商偏低记忆紊乱的儿子不离不弃,百分百以儿子的利益为己任,为孩子打理一切安排一切,竭尽全力的保护儿子,不论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表现在故事中,是儿子被当作杀人犯收监后她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儿子的口供是事实真相,而是倾尽全力找律师,找儿子交往的朋友,找儿子曾去过的地方,不放过任何线索启示,只为了替儿子脱罪。

电影中有很多表现这种无条件母爱的细节,其中最打动我的是儿子(元彬)跟朋友在高尔夫球场闹事后被抓进警署,母亲带着一篮子瓶装饮料来领儿子的片段。她垮着篮子,经过警署每张桌子时都给人家放上一瓶,同时点头哈腰面带讪笑。母亲的卑微姿态让人觉得心酸:这世上有什么是一个母亲不愿为了孩子牺牲的!

在表现母爱的同时,母亲的独自调查过程也展示出了韩国社会底层形形色色人群的生活状态:拣垃圾的老头,孤身疯婆子,被欺负的高中女生,被抛弃损害连母亲都没有的先天愚儿;对比他们的,是行乐的律师,酒醉的精英,行凶的学生恶霸,还有儿子仰慕模仿的混混朋友。母亲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站在她一边。但母亲的姿态与作为背景的弱势群体又有所不同:她抗争,用一种决绝的勇气毫无保留的为儿子奉献一切。

但母爱便是尽头吗?奉俊昊让我们看到了母爱惊心动魄的另一面:五岁儿子的回忆,金色荒原上烧作焦黑的废墟。母亲以爱的名义释放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尤其当这爱被逼至绝望尽头的时候。爱在创造的同时,又能毁灭一切。超现实主义影像大师路易斯·布努艾尔曾说过:“人从不自由,却不断奋斗想成为他永远不能成为的。这便是悲剧。”《母亲》的悲剧并不止于人终生无法自我实现的绝望,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而不知不觉成为所对抗反面的一部分,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降格成为侮辱者及损害者,并因此带来的情感坍塌与位置失衡。

但个人的悲剧比起制度的悲剧,又算得了什么?缺乏家庭关爱的死者,脸上被人刀刻的女学生,沉默寡言的拣垃圾老头,还有最后那个被关起来的愚儿。他们才是真正的牺牲品,这些被社会遗忘抛弃的弱势群体们,除了沉默与忍受,他们别无所依。母亲在荒野上的悲怆舞蹈,或者在公车上忘乎所以的庆祝,与费里尼在《卡比利亚之夜》中最后的狂欢何其相似!除了遗忘,除了沉沦,除了自暴自弃,母亲们还有什么选择?

我们还有什么选择?

那么,便让一切都落幕吧。我们以爱的名义,弘扬这个运转和谐自成体系的文明社会,弘扬所有的母亲和她们的牺牲与毁灭。就让舞蹈继续,狂欢继续,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短评

金惠子独角戏,结尾挺厉害的,元彬长得帅也不是什么都能演,尤其是大傻小子,不如车太贤演的入味

8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为什么那个老头也会出现在那个手机里呢?

13分钟前
  • Ephemera 嘉炜
  • 推荐

《杀人回忆》之后又一次逻辑的崩溃与常识的颠覆。最不可能成为杀人犯的弱者,却做出惊天骇闻的事,只是因为荒诞。但这种荒诞更像是这对母子的命运本身。开头与结尾两段母亲的独舞,是一个人与世界无缘的狂欢(《山河故人》结尾是否受本片影响。。。

15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吹毛求疵一下吧,那个女孩连拾荒老头都接?以她的姿色,拾荒老头根本就排不上队。

19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迷案发生时的阴雨绵绵,以及结尾的温暖夕阳,智障,腐败,沉重的情感。奉俊昊的独特元素已经让人如此熟悉了,因此剧情不丰满的时候难免会让人觉得是这些元素的堆砌,导演的自我复制。个人感觉元彬演的不好

20分钟前
  • Orchid
  • 还行

A / 构图、运镜皆蕴含着极端残酷的浪漫。克制的叙事节奏达到了极佳的反类型效果。和《杀人回忆》比很难说哪部更优秀。没有后者广阔的维度,更专注刻画畸恋般入骨的亲情与痛不欲生的底层。最精彩的隐喻莫过于高处“晾晒”的尸体:他们自以为向世界伸出了求救的手,最终不过是徒劳的示众。

2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比弱势群体更弱势的群体,是没父母的弱势群体....这所谓的“母爱”真的太讽刺了....

25分钟前
  • 怂囧小赫
  • 力荐

两次震惊,一次是在母亲杀人,二次是在儿子递给母亲针灸盒。

30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推荐

当你所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即是真相时,该有多绝望?

3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母爱,究竟是疯狂的,还是伟大的,还是既疯狂又伟大的呢?疯狂,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既褒义又贬义的呢?

34分钟前
  • 不许没未来
  • 推荐

母亲用爱心浇灌下的恶之花,前后的舞蹈很诡异却很贴合心境,奉俊浩没有让我失望

39分钟前
  • 二甲
  • 推荐

开篇不久,母亲喂药、儿子撒尿,母亲尽力遮掩那流淌一地的尿渍,而后来当她砸破拾荒老人脑袋时,她又忙不迭地拼命擦拭地上的血液,她的所有习惯动作都在示范如何抹去,她一定会扎下那一针。

40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一头一尾两段舞蹈,改变了我对广场舞大妈的既定偏见。如果她舞得足够快,她的记忆就追不上她。

44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他似乎知晓了一切,似乎又遗忘了一切;她似乎知晓了一切,似乎又遗忘了一切。

4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终了,一针扎下,一场舞,但面对不是凶手的凶手时撕心裂肺的痛楚是否就此抹去?

49分钟前
  • 苇间疯
  • 力荐

金惠子饰演的母亲让人毛骨悚然。两个犯罪嫌疑人的寓意再明显不过:先天智障的孩子作为弱势群体,其被牺牲的命运一开始就注定了;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个有着疯狂爱他、会为他付出一切的母亲。

5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28/12/2018重看加满五星

5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所有的弱势群体都遭到了草率的对待,他们的利益是不被重视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也只能依靠直觉来解决这些不公平的事情

58分钟前
  • 卡卡同学『弗洛Y德』
  • 力荐

叙事更见功力,但还是封闭起来的世界;题材较《杀人回忆》少了些内涵,所以很多地方虽然处理得很微妙但却欠缺力量,回头再看就显拖沓了

1小时前
  • 东遇西
  • 还行

既要避免打人痛处,自己也要小心不要暴露。以前经常觉得自己作为纯粹的放养长大的小孩,能长得这么上进、善良、健康真是天赋异禀、运气非常(。),现在看来没准就是因为放养。人生的浮沉几多激烈,你可知广场舞大妈心底的负罪与伤悲:如果她跳得足够快,她的孤独就追不上她。青春期的混混最危险。

1小时前
  • 柴斯卡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