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2018

HD

主演:朴海日,文素丽,郑镇荣,朴素丹,李美淑,韩艺璃,权泰元,尹宰文,明桂南,文淑,白贤镇,郑恩彩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日语,汉语普通年份:201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咏鹅2018 剧照 NO.1咏鹅2018 剧照 NO.2咏鹅2018 剧照 NO.3咏鹅2018 剧照 NO.4咏鹅2018 剧照 NO.5咏鹅2018 剧照 NO.6咏鹅2018 剧照 NO.13咏鹅2018 剧照 NO.14咏鹅2018 剧照 NO.15咏鹅2018 剧照 NO.16咏鹅2018 剧照 NO.17咏鹅2018 剧照 NO.18咏鹅2018 剧照 NO.19咏鹅2018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骆宾王遇见尹东柱

既然都是诗人,那就有某种相似之处。中韩文化原本并不隔山越水,张允永的诗人身份,让他身上油然而生某种暧昧的情调,在“姐姐”的调教下逐渐适应了成年。开篇站在路边地图前,两人相互的距离已经给出明确的关系,在接下来的隧道中,让人们领略了《咏鹅》不一样的理解。骆宾王写的是一种静态描写的诗歌,而张律拍出来了电影的感觉。

首先,倒叙的结构给人的印象是,这对男女由密而疏,再从疏到迷的关系变化。从嫂子到姐姐,再到疏远的变化,是一个诗人从理想走到现实的精神蜕变,如果按照时间逻辑,不是流水账就是方言剧,所以,整体结构上的蒙太奇效果,给人一种曲项向天歌的宛然。

其次,巧妙的场面调度。每一次人物出场方式都匠心独运。张父看鹅,保姆从摄影机这边入画,两句台词后张父退场,然后晚上去敲保姆的门,你在外面拽,我在里面拽,儿子忽然发声:要不要帮忙。三个空间连在一起,真妙。房主女儿坐到允永身边的台阶上,然后转到他对面拉起他的手放在自己胸前,被松贤撞破之际,三人的尴尬被日本房主打断,女儿逃去屋内,一个环境中,四个人物不同心境昭然若揭。监视器的设置更是精彩,一个外边冷漠的父亲,望着监视器中门口的来客,伸手想去触摸女人,而当女人依在身边的时候,却说自己很久没有,已经不习惯了。女儿一如乃父,也在监控中偷窥心仪的帅哥,被发现后先躲在屋角,她的视点和观众重合,允永看着监视器,我们和女儿一起看帅哥。帅哥听见响动出门,女儿钻洞子逃回自己房间,帅哥进来发现洞子,探身出去给观众新的环境,这些技巧不是一镜到底这么机械,而是每次都有新设计,每回都能吸引人。而从屋内定镜摄影拍摄张允永在民俗之家四处探寻,形成内视角之余,把23岁少女的怀春之情不动声色地展露无遗。

喝完酒踉跄回去路边,看见学猴戏的表演,互相简单问询,你继续表演,他去远处撒尿,依旧是长镜头,在画内形成蒙太奇效果,这种技法在费里尼《八部半》中多次出现,没想到本片中也能驾轻就熟。

整合松贤聊到要不要见父亲,父亲恰好从右侧入画,俩人的尴尬被父亲的任性发作冲的一干二净,毕竟没几个人会直接对别人说自己父亲死了。也许大家都是对越熟悉的人越陌生,对不相识的人反而更客气。日本房主讲给松贤自己的婚变,女人演出自己的出轨男人,这些锁闭起来的情节,让本来看似平淡的剧情平添几分波澜。女儿的自闭,松贤调教咖啡店漂亮女招待,接着踢摩托也就合乎情理了。

再者,骆宾王的《咏鹅》,题目变成了主角名字的谐音,而诗句中的色彩,分明就是松贤的打扮。白外套,红鞋子,周围环境郁郁葱葱。女人在片中是舒展的,自在闲适的,不过一个人喝酒并不轻松,所以酒馆儿老美人一眼就看穿男女情事,而中年少女这种人设,恐怕国际范围都是海量存在吧。

 2 ) 咏?

允英喜欢前辈的妻子颂贤。允英知道颂贤离婚的事实后,两人冲动地一起去群山旅游。两人寄宿的民宿主人,一个中年男子,和患自闭症不出门的女儿一起生活。4个人在群山发生错综复杂的爱情。允英喜欢前辈的妻子颂贤。允英知道颂贤离婚的事实后,两人冲动地一起去群山旅游。两人寄宿的民宿主人,一个中年男子,和患自闭症不出门的女儿一起生活。4个人在群山发生错综复杂的爱情。

 3 ) 这片既勾人又有内涵,你想歪就对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

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 ...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嫂子」这档子事。

尽管不如“一指禅”和“做头发”那么刺激,但总归容易让人想歪。

当然了,小影可是很正经的。

既勾人又有内涵,不少人把它列入观影最佳呢。

不信?

请往下看——

咏鹅

군산: 거위를 노래하다

中国风的片名,配着写满韩语的海报。

没错,这其实是部中韩“结合”。

导演是总被拿来和洪尚秀比较,拍过《春梦》、《重庆》的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

坦白讲,两人的片子气质有点儿像,既诗意,又闷骚。

他们还都喜欢从人物的出游讲起,不按套路出牌,爱打乱叙事的顺序。

本片亦是如此。

故事真实发生的脉络是——

A男女主在首尔重逢、B两人一同前往群山、C男主独自回到首尔。

而影片叙事采用的顺序却是BCA。

时间倒置,故事从中间向一头一尾延伸,结构之妙,令人一赞三叹。

观影过程就像是在玩儿拼图游戏。

直至你看到最后,一切豁然开朗。

整体看下来,论会讲故事,小影这回要暗搓搓站张律。

在介绍剧情之前,小影必须先说一个人。

她就是本片主角之一,嫂子的扮演者文素丽。

相信很多人都对她不陌生吧。

她是李沧东执导的《绿洲》里那个重度脑瘫。

片中,文素丽的表现可以说相当精彩。

牛X到让人信以为真的地步。

而到了《小姐》中,她又化身为金敏喜的姨母。

以一身端庄的和服亮相,那段日语吟诵的戏码惊艳四座,简直比小姐还动人。

据说,文素丽为此准备了2个月。

如此厉害敬业的演员,这次同样没让人失望。

有人说,她和男主朴海日贡献了瑰宝一样的表演。

回归故事,它的配置可以说相当简单。

一对男女,一对父女,四人之间的情感在追赶与躲闪、前进与后退中交错。

简单却不单调,让人回味无穷——

故事开场,就是一对男女来到名叫群山的地方旅行。

没有交代关系和前因,让你在迷惑中探索。

正如一位网友@刘二千说的:这种非线性剪辑+删减关键情节+插入无用信息,会带来一种类似悬疑片的观影快感。

说回正题。

他们一起吃饭和说笑,别提多亲密。

可你说他们是情侣吧,女人说是误会,他们不是那种关系。

可你说不是吧,两人之间的对话别提多露骨。

在去找民宿的路上,男人竟直白的问出下面这句话。

说真的,倘若小影没跟你剧透,看到一半你才能捋清关系。

而等他们找到民宿后,关系就更复杂了。

民宿老板和患有自闭的女儿自带恐怖片氛围,他们不仅话少,还行为古怪。

没事儿就蹲在监视器旁盯着这对男女。

而随着剧情发展,走向更是愈发奇怪。

男女原本租住在一个房间,但因女人觉得有身体接触不太妥当,便提出分开来住,另租一间。

显然,郎有情女无意啊。

那她的意在哪呢?在宿舍老板身上。

女人总是喜欢找沉默寡言的老板攀谈,开玩笑,反正就是主动靠近。

男人看了吃醋生闷气,不陪她外出观光。

她也不死缠,反而找到老板,和人家一起去海边拍照,散步,聊过往。

那老板对她有那意思吗?

夫人去世多年,猛一下子有个女人对自己这么热情,说没动心是假的。

当女人靠在他肩上时,老板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太长时间没...

这边暧昧的苗头,男人知道吗?

抱歉,他早已从监视器里看到了,只是没说出来而已。

但是,他也并不孤单,因为他和老板女儿走得那是越来越近。

性格自闭的女孩鲜少露面,唯独对男人格外关注。

男人吃醋躲在房间,她就端一碗面条悄悄放在他房间,关上门。

一个在里面吃着,一个在外面听着,那画面莫名有些温馨是肿么回事。

直到某次女人撞见男人和女孩举止亲密,这错综复杂的关系,总算是摊开了。

怎么样?

关系有够乱的吧。

单看上面这些简直是一出狗血伦理剧有木有啊。

如果故事单纯如此,小影是不会推这部片的。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故事关乎“救赎”和“命运”——

片中的四个男女不约而同都失去过一位挚爱:

男人失去母亲;

女人因小三插足离婚,丈夫对她来讲在心里已经“死了”;

女人和丈夫的小三“握手”

民宿老板因为和老婆吵架,意外导致她遭遇车祸丧命,沉浸在自责中;

女儿目睹这一切,至今走不出丧母阴霾,不肯原谅父亲。

只能感叹,人生在世,有太多偶然。

时间就像奔腾的河水一般不停地流逝,而失去爱人的人们都曾以为自己会永远沉浸于悲痛。

殊不知,一个冲动的闪念就能改变眼前的这一切。

就像坐在开往群山汽车上的这对男女,他们曾以为彼此会相爱,对方能成为消除自己悲伤的解药,却不曾知道接下来会迎此巨变。

鉴于导演张律是个历史感非常深重的人。

片中,他对中、日和朝鲜半岛的过往与现今、无法规避的历史阴影,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稍有涉及,用调侃的方式呈现,而中国元素更是随处可见。

民宿老板是日籍朝鲜族,男人和女人也分别来自南北。

那种隐隐的感觉,可以用“暧昧”来形容。

个体漂泊在历史长河中,导演将一切思绪赋在了那句“你在哪里,哪里便是故乡”当中。

有意思的是,一位网友甚至把主演间的情感纠葛影射到中、日和朝鲜半岛各方身上,也是别有一番韵味了。

可以说,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场梦,一个意外。

因为如果不是女人在首尔街头偶遇到前夫曾经的朋友,恰巧这个男人曾对她有过好感。

两人也就不会有机会去群山旅行。

不去群山,他们自然不会住进那间民宿。

女人也就不会爱上民宿老板,老板也就不会知道原来自己还可以重新再爱;

而都失去母亲的男人和女孩也不会相遇,彼此温暖、互相救赎。

但这些既恍惚如梦,也是现实。

正如张律在采访中说的(摘自@深焦):

在有时间痕迹的空间里,此刻的人物是与过去有联系的,即便不直接表现,也能感觉到这种联系。在某个空间里,刚刚这个人还在,但现在这个人不见了,走了。那他就真的彻底消失了吗?不一定,他的痕迹留了下来,并和这个空间原有的痕迹之间相互起作用,这些你都会感觉得到。

仔细回想,在我们的过去里像这样人,这样的偶然不知有多少。

此时,脑海中不禁萌生出一个疑问——

究竟是从前的选择成全了现在的自己?还是现在的自己印证了从前的选择?

人生路上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影响自己的后半生。

学着留意身边的风景,它会稍纵即逝。

但失去也不要过多沉沦,因为你很快会步入下一站。

既然这样,何不好好享受当下呢?

禁片?VIP电影?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夜影荐,回复片名有惊喜喔~

 4 ) 张律导演再次探讨暧昧情感和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的作品

今天白天没过瘾,所以再看一部张律导演的作品。他的作品看多了就会发现故事大多数都发生在主角们的旅行地,而旅行都是带有原因的,主角们在旅行地的民宿、酒馆、咖啡馆、街道上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暧昧的情感,而在这部影片中张律导演在结构上做了一下调整,先果后因,空间上的置换给观众带来了时光倒流的错觉,不仅如此,张律导演还在这部片子中探讨了一下民族身份的认同和自我认同的问题,还有韩国人的历史观和意识形态的问题,以及致敬了一下爱国诗人尹东柱,虽然有点浅尝辄止,但是也从侧面证明了中日韩文化同宗同源,都是来自中国。而从《庆州》到《咏鹅》,张律导演之所以选择继续和朴海日合作,是因为朴海日身上同时具有雄性和雌性的两种性别特征,眼神中善恶并存,这正体现了佛性,朴海日饰演的这个青年生存状态也挺佛系的,在整部影片中的状态和情绪都挺淡然的,所以张律导演还想跟佛学沾点边。影片中最值得注意的角色就是民宿老板的女儿,民宿老板以为她有自闭症,实际上她只是不愿意和父亲交流,也许是为了纪念母亲所以选择说日语,她在生活中也有朋友,比如饭店的老板娘,她也有喜欢的人,比如朴海日饰演的张允永,还有她喜欢把玩的那个大头娃娃应该是第一次参演电影,后面还在《福冈》和《柳川》中出现了。而总体来看,这部影片就像七岁的骆宾王作出的《咏鹅》一样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表达的语言却生动、流畅、自然、返璞归真、清新脱俗,7.5分四颗星。

 5 ) 隽妙!这是今年最性感的文艺大闷片

看死君:年关将至,你的年度十佳选了么?每年12月,都是影迷们疯狂补片的时候,仿佛生怕错过哪部好片,毕竟选年度十佳需要一点仪式感。纵观今年压轴出炉的几部热门电影,想必都会成为很多影迷的年度榜单上的常客,比如《罗马》,比如《摄影机不要停》。

而我们今天要推荐的这部,同为不少影迷的心水之作,来自于张律导演的《咏鹅》;本片也入选了Cine21选定的2018韩国电影十佳,排名第九。在导演拍于韩国的几部作品中,无论《庆州》还是《春梦》,同样都备受赞誉。有人说他是“第二个洪常秀”,但真正看懂他电影的人,显然会发现另一种独特的味道。

作者| 县豪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到第77分30秒,这部电影才露出片名,清晰的城市夜色中,片名在熄灭的台灯上浮现——《咏鹅》。

这么骚的操作,平生第一次见,而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张律导演的片子。看完电影后,对张律导演非常感兴趣,我就去了解了一下。原来他是中国朝鲜族导演,出生在中国吉林,他甚至拍过以《重庆》为名的电影。

《重庆》

但他现在主要在韩国拍片,虽然他曾在采访中透露,想回中国拍华语片。张律这个名字本身就挺暧昧的,有点中国味儿,也带些韩国味儿;而“暧昧”,也是《咏鹅》这部电影的关键词之一。

似乎一直以来,张律导演都是在拍摄同一类型电影,而这部《咏鹅》所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危险的电影类型——它文艺,闷,甚至虚无,对情绪的拿捏要求很高;在它述及男欢女爱或家国情仇时,会采取相当清淡的表达方式;而这种清淡,能否勾起观众的审美情趣,还真说不准,因为它要求观众极度敏感。

所幸《咏鹅》很妙。妙就妙在几个关键词。

暧昧

影片《咏鹅》极度暧昧。这里的暧昧,不仅指片中角色之间的情感关系暧昧,更指片中的一切。

有哪些暧昧?人物的情感暧昧是显而易见的。男主角张允永与他的嫂子也就是女主角松贤,两人之间的关系简直暧昧出了极其丰富的层次——

两人到民宿,起初只开了一间房,他想摸她,就是单纯的摸,刚开了头,她就阻止了;她于是主动向民宿老板提出加开一间房,并和老板越走越近,他不开心了;老板患有自闭症的女儿对允永颇有青睐,松贤看见同样不开心;他陪她去前夫的咖啡馆,她又在他面前和前夫再续前缘……

两人就这样一直蜻蜓点水,将暧昧推向下一次暧昧。

当然不只这一组人物,电影中凡彼此有关联的人物,之间或多或少都有暧昧。药店女员工送允永止疼药,这本可终止于一种干净的善意,但允永偏要问一句:「我值得信赖吗?」,由此勾起一丝隐约情愫。

松贤在海滩请民宿老板为她拍照,老板将镜头对准她,却缓缓将之移动,最终令松贤出画,拍下了三个在海边劳作的渔妇。镜头答应了一次摆拍,却被更具生命力的情景吸引,这点艺术性的无情,又何尝不是一种暧昧?

除了人物情感,片中的文化与历史也很暧昧。

影片《咏鹅》一共三种语言,韩语、日语、中文,韩语又分散为正宗韩语与带朝鲜味被视为某种方言的韩语。而片中也出现韩国人、日本游客、中国游客三种角色身份。

电影故事发生地群山,当年则是日军殖民地之一,留有不少日式家屋,日本文化的影响至今未消。男主角走在街上,甚至能看见当年屠杀的摄影展,片中也时而传出隐喻战机轰鸣的飞机声,伪装的朝鲜族则在街道拐角进行非常小众的示威宣传……

这所有一切,都在主角「片叶不沾身」式的游荡中,成为影片一种疏离而又深入的时代背景。

这种背景是很迷人的,它似乎不只是历史,也不只是现在,而处于历史与现在的交融与缝隙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时间文化。《咏鹅》中群山的这种文化特征,中国台湾同样也有,并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赛德克·巴莱》等经典台影里有更深的体现。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这里多说一点。我们看到不少香港电影比如像《香港制造》《树大招风》等,都在以一种悸动感非常明显的叙事,强调香港回归前后港人那极为强烈的精神躁动。而台湾电影或《咏鹅》一类的韩国电影,则完全是在呈现文化的融合或者说「继发感染」,完全没有香港电影热衷的那种「时代断裂性」,这还挺值得玩味。

《香港制造》

而《咏鹅》的人物形象本身,甚至都是暧昧的。

松贤在酒意中这样评价允永:「你的说话暧昧,行动暧昧,就连名字也是暧昧的。」

的确,说话暧昧从他对药店女员工的反问已可看出;名字,允永,既不是完全的男名,也非彻底的女名,介于男女之间;小名永儿,在韩语中和「咏鹅」发音极似。而永儿这一小名,又是他已离世的母亲常唤的,如是种种,已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但又极迷人的味道了。

而允永平日的行走坐卧也是暧昧的。他躺在民宿房间,是侧身,静谧轻盈小幅度蜷缩在日式和屋的阴翳中,盆骨与腰身之间形成高耸的曲线,一种孤独,又孤独得不需要任何人;他行走在街上,蓝衬衣、白T恤、灰长裤,以及黑肩包,像一个孩子,又似乎很苍老;他坐在屋檐下……

总之,他仿佛随时随地处于一种状态,但又好像完全在这种状态之外。

而所谓暧昧,不就等于是,又不是吗?

一半

影片《咏鹅》拍的是一位诗人,但奇特的是,这位诗人从始至终未曾写诗。

李沧东《诗》也拍一个想写诗的人,至少,她最后在鲜花的覆盖下,交出了一首完整的诗,而且这首诗,成为整部电影最迷人的悬念。

《诗》

而《咏鹅》中的张允永,渴望成为一名诗人,但他在十几岁写过诗后,就再没写诗了。用松贤的话说,「写到一半就不写了,你做什么都是做一半,所以我才不敢和你发生关系」,是调侃语气,揭示了允永的暧昧从何而来。

正是来自这种「一半」。

同时,张律导演同样通过「一半」,使影片拥有了令人惊讶的结构。电影前半部,允永与松贤在群山游荡,电影后半部,以一系列情感纠葛交代他们为何去群山,奇就奇在中间,允永跨进家门的一瞬间。

这一瞬间将电影分为两半,但或许有点难以厘清哪一半在前,哪一半在后。允永告诉阿姨,自己刚去了一趟母亲的老家。看来是先去了母亲老家,再去了群山?但种种线索表明,母亲的老家就在群山。所以他回来的一瞬,究竟是刚从松贤的群山回来,还是从母亲的群山?

而电影以允永看向某件事物结束,这一事物,必然就是电影开场车站标示的群山地图。

真是无尽的暧昧如衔尾蛇。

按导演自己的话说,这部电影从中间开始,在中间结束。

而中间,在《咏鹅》中是一个如此神秘的时刻。允永站在这中间,正如群山酒馆老板娘对他的奇妙评价:你年纪轻轻,却有旧时代的感性。

这是一句何其性感的对白。

张律与洪常秀

有人将张律的《咏鹅》和洪常秀的电影做对比,认为相比之下,《咏鹅》显得尴尬。

对比是难免的。尽管张律更多一些历史痕迹,洪尚秀电影则更深入艺术家的情感世界,但两类电影中那些悠悠晃荡的男女、无处安放的寂寞、朝圣般的叩拜,是如此相似。

洪常秀《江边旅馆》

甚至可以说,他们独自开辟了韩国电影的新类型,一种暧昧、神经、虚无,却又执着的闲晃式电影,以区别韩国那些著名的社会、犯罪、纯爱题材,甚至区别于金基德、李沧东等人的深刻度文艺片。

金基德 《空房间》

我曾在某段时间集中看过大量的洪尚秀电影,《咏鹅》与其早期《猪堕井的那天》、《剧场前》等作品在叙事体量上是类似的,并同样具有巧妙的结构。

洪常秀《猪堕井的那天》

但洪常秀后期《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之后》等片,就实在不如《咏鹅》这般具有灵气与创作性了,甚至可以说,洪常秀后期电影几乎都是“草稿电影”,据说他现在拍片也确实不太怎么写剧本了。

骆宾王与尹东柱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咏鹅》。

我只是为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抬头仰望悠远苍穹时敢言我生命中没有一丝悔恨。

我要以爱恋星儿的心

讴歌一切的生与灵。

要走完给我注定的路。

今夜又见高远繁星,在阵阵狂风里隐闪。

——这是朝鲜爱国诗人尹东柱的名作《序诗》。

这两首诗,都在《咏鹅》这部电影中出现。

对于骆宾王,据说张律导演是汉语言文学出身,对中国古诗词有特殊情感。2003年,他就拍过一部名为《唐诗》的剧情片,主角是一个偶尔会在电视上看「唐诗讲座」的中年小偷。这首《咏鹅》,语义相当通俗,甚至很简单,但在《咏鹅》这部电影中,却具有难以言明的精神意义。

男主角的小名是「咏鹅」的第一个层次,「咏鹅」的第二个层次,是男主角父亲养了只大白鹅。他会对着鹅「永儿、永儿」地呼唤,也会抱着鹅暗自哭泣。「咏鹅」的第三个层次,是允永在酒醉中吟出的诗。

他用中文在酒馆咏诵《咏鹅》。四肢做出鹅引颈之状,近似于一支舞,但又决不是一支舞。允永的动作有自己独特的疏离间落,不像金惠子在奉俊昊的《母亲》中,也不像廖凡在刁亦男的《白日焰火》中。这种动作是对嫂子松贤充满佛性的108拜的回应,是姿势和含义的双重暧昧。

《母亲》金惠子

《白日焰火》廖凡

而「咏鹅」的这三个层次,到底在影片中抵达了怎样的意义,似乎不能言明,或许它们只是层次本身,使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这首无比简单却又相当有才的诗,在朝韩现代化语境中成为一种朦胧、斑驳而又神秘的意识流美学。

而尹东柱的意义就清晰多了。他是允永的偶像和精神支柱,也是电影文化伤痕的一个人物标签。尹东柱这种具有民族气节并充满抒情才华的诗人,自然对允永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而尹东柱作为无可争议的朝鲜族诗人代表,对于观众而言,也更容易理解允永对他的痴迷。

尹东柱的诗歌主题之一,便是移民者的身份认同问题,而在《咏鹅》中,每个人的身份都具有移民者的暧昧性。比如民宿老板对松贤讲述妻子离世经过时,有意使用松贤听不懂的日语,这与他将镜头对准松贤却最终移开一样,是种介于说与不说、靠近与离开之间的永恒试探。

片中也多次提到尹东柱死于日本福冈的监狱,而民宿老板也正是来自福冈。2016年,《素媛》导演李濬益拍过一部黑白传记电影《东柱》,90后小生姜河那在其中饰演尹东柱。片中交代了日军对尹东柱实施的死亡酷刑——用针管将盐度很浓的海水不断注入诗人体内,导致诗人皮肤皲裂,在体内的灼烧中痛苦离世。

李濬益《东柱》

这种死亡方式,在黑白影像的表现下,本身便具有极为残酷的诗意,对应到《咏鹅》中允永对尹东柱孩子们般天真的敬意,我们似乎就可以理解张律导演对诗人的真正的定义了——诗人并不完全是写诗的人,还有那些不写诗却怀有诗性情怀的人。

而《咏鹅》本身的运镜和空间便具有这样的诗性。

比如我们看见男主角转入一间废弃的屋子,在窗外绿意与屋内阴影的映衬下走向我们,然后他消失在画面中。

镜头开始推过阴影,推向那扇蓝色木框的窗。树叶在外面拂摆,我们听到生动的风声。窗越来越近,我们以为电影将就此转场。

但突然又仿佛必然——

诗人允永出现在了窗外的诗中。

作者| 县豪;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6 ) 《小姐》之后,她在这部新片里更大胆了

好吃不如饺子,好玩不如...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表姐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一部片,表姐期待太久了。

因为一个女人。

文素丽。

她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女演员之一——

不是长相,而是演技。

从十几年前一部《绿洲》,让观众误以为请来了真的脑瘫病人,

到最近演个配角都有一群粉丝嗷嗷叫着专门来看她,

这中间,磨的就是演技。

之前大热的十九禁《小姐》,她演的姨母风头完全盖过金敏喜。

尤其是在朗读会上那段惊艳四座的表演,绝了!

这次新片一出,表姐立马扑过去尝了个鲜。

怎么形容呢?

嗯...回味无穷。

《咏鹅》

Ode to the Goose

故事表面看,很简单。

就是一男一女到一个叫群山的地方旅行。

可这么简单的故事,却很有嚼劲。

这对男女,什么关系?

亲情?恋情?还是...

奸情?

单从细节琢磨,好像都有那么点意思。

可我敢说,就算开场一个小时,你也猜不到这俩人到底什么情况。

是导演张律水平太次,故事没讲好?

恰恰相反,他活儿太好了。

哎,不是,是他讲故事的手段太高明了。

片子里,剧情发生的地点依次是:首尔——群山——首尔。

三块拼图,一旦合起来,故事的脉络瞬间清晰,

但也...四平八稳,特别没劲。

导演故意把拼图彻底打碎重组。

先群山,再首尔,又回到群山。

第一时间把高潮亮给你,同时又让你摸不到头脑。

嗯,这是勾着你往下看呐。

不过这点玩法就称高明?

无非就是非线性叙事而已。

前几年洪尚秀的《自由之丘》,用的同样是打乱结构这一招。

加濑亮和文素丽在里面舒服极了

但若论高下,表姐斗胆投《咏鹅》一票。

再斗胆说一句,这可能是近几年玩结构玩的最好的一部片子。

你问谁给我的勇气?

就是导演张律。

这一招,不那么容易。玩不好,容易散。

比起其他片子,《咏鹅》更像是导演打的一次太极。

黑与白,因与果。刚与柔,是与非。

就像阴阳鱼的鱼头交鱼尾,前后有回应,有解释。

一个圆满的闭环。

看完后,满足之余,还平添了一股命运的无常感...

今个咱们就庖丁解牛,好好捋捋这部片子。

故事一开始,男主允儿和女主颂贤已经人在群山。

开场一段在小饭馆里的戏,就够你琢磨半天的。

饭刚下肚,女人上来就是一句:

“我们要不要找个地方睡一觉?”

嗯?果然温饱思淫欲。一上来就搞腐化?

下一秒,男人回了一句:

“那也可以啊,姐姐。

哎?等等,姐姐?

合着人家这是姐弟俩出门办事吧。

可还没等你为自己的低级趣味不好意思时,女人的下一个动作又开始暧昧了...

只见她轻轻把手覆在男人眼前,眼波一转,又说了一句:

“要不我们在这里呆几天?”

这又是什么意思?

一个邀请,一个准许,或者更直白点,

一次勾引?

短短几秒钟,一个场景都没动,疑问已经在我们心里打了好几个滚。

再下一秒,小饭馆老板娘开他们的玩笑,两个人又能笑得一脸坦然:

“我们不是那样的关系。”

可一出门,男人就问女人:“你喜欢白天做,还是晚上做?”

更吊诡的还在后面。

民宿门口,镜头突然切到监控画面——

老板跟女儿,正死死地盯着门口这对男女,细细打量着...

开场还不到5分钟,导演就把炸弹埋进了这个小院。

接下来,就是划亮火柴,点着引线,

看着火星子一点点爬向那个芯。

我们不妨来个倒计时。

5。

民宿房间,一段对话。

男人:“闭上眼睛,让我摸摸。”

女人推开手,来了一句:“这样不妥。”

没有推搡,也没有厮打,就这么两句话,矛盾立住了——

一个有情,一个无意。

4。

民宿老板和女人一起吃面条,男人负气不来。

女人看似随意地给老板夹了一筷子菜,老板侧头看了她一眼。

没有情话,也没有床戏,可故事又深入了一层——

对上一个无意,对眼前这个有情。

3。

老板的自闭症女儿端了一碗面放在男人房间。

关上门没有离开,听着门那边男人吸溜吸溜吃面的声音。

没有表白,没有甜言蜜语,可意思很明白了——

她对你无意,我对你有情。

2。

老板的暗房里,女人把头往对方肩上轻轻一靠。

对男人的彻底背叛。

1。

老板女儿把男人的手放在自己锁骨上。

这一幕刚好被出门回来的女人撞见。

boom!炸药爆炸。

四个人胶着的关系被炸成了碎片,可留给我们的疑问还是那么多。

这对男女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个眼见自己的父亲失手害死母亲后自闭的女儿,平时谁都不见,为什么偏偏认准了男主允儿?

这家由日本人在韩国开的民宿,怎么最不欢迎的,就是日本人?

看了一个小时,脑子里堆满了问号。

这时导演才不疾不徐地出了电影名字,也开始一点点地解谜。

后半段谜题的答案,表姐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但我可以提示一下题眼——命。

别误会,咱们不搞那些封建迷信。我想说的,是因果。

过去种下的因,未来结下的果。

乍一听神神叨叨,什么意思?

用表姐很喜欢的一段话解释,大概就是: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天,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陶杰《杀鹌鹑的少女》

都说逝者如斯。

可过去的时间——小到一次闪念、一个冲动,总会作用在你身上。

如果允儿不是遇到颂贤时一个冲动,就不会来群山。

不来群山,就不会遇到跟自己同样丧母的老板女儿,彼此救赎。

不来群山,颂贤也不会从失败的感情里走出来;

心已经死去的民宿老板也不会知道原来自己还可以去爱人。

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场回忆。

站在当下唏嘘感慨,多亏当初那一个闪念,一次冲动。

犹如轻轻弯腰扳动道轨,人生从此驶入了不同的方向。

片子的结尾,导演又一次安排在了群山。

最后一个场景,是允儿和颂贤坐着大巴第一次从首尔来到群山。

彼时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

太阳升起来了,光照在他们脸上。

沮丧的两个人还不知道,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们会遇到一些人,这些人会给他们答案。

如果可以给这个场景命名的话,表姐想叫它“希望”。

世界上哪有“逃离”这一说啊。

逃离只是用一些困难交换另一些困难。

我更喜欢的,是王家卫那句说烂了的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那些让你如鲠在喉的,辗转反侧的,抓心挠肝的糟心事,

永远不会自行消磨掉。

可只要你一心求解,生活总会给你答案。

不是在此处,就是在彼处。

不是在此时,就是在彼时。

这也是为什么表姐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

丧逼就丧逼,迷失就迷失,

但只要咬紧牙关活下去,总会有希望的。

不是吗?

文/表姐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短评

作为一对老爱被人放一块儿比较的导演,张律和洪尚秀的电影都喜欢从人物的“出游”讲起,《咏鹅》在气质上就与洪早期的《江原道之力》非常相像,而类似的出游当然也早在同样是朴海日主演的张律此前的《庆州》里预演,除此之外,容易给人造成联想的还有本片令人熟悉的结构上的小把戏,当然,把上述一系列电影放一起还会发现不少奇妙的共同点,但有一点,和张律此前所有影片一样,除了琐碎稀松的日常,《咏鹅》还出现了大量自觉或不自觉的人与人、人与历史以及民族身份议题,张律的特殊身份让这一系列议题变得有趣但深刻,甚至是独此一家的,如果能够将台词情节一一吃透,你会发现如果一定要做比较的话,张律的作品更具厚重感和焦虑感,也更具解读空间(但往往又难以一言以蔽之),说得更吊诡一些的话,某种程度上张律可能会让不少导演生出一种无言的嫉妒。

8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基本上同样是在陌生异域的游走,多半是男男女女的羁绊,大致上都是缓慢的调性,张律偏倾韩国文化圈后,电影中对国家,文化乃至族群杂糅形成的复调相比于洪尚秀始终如一的浪漫旋律平添了更多回味与悠长。本片语焉不详的因果链,打乱的非线性叙事,有意但无意的镜头和历史底蕴更蒸腾出遐想与况味。不敢说张律可与洪尚秀比肩,但绝对被低估和值得称赞。

1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关于文化的往事和关于政治的现实凝结成同一块琥珀,困住了人物。东亚的性情和历史交织成一层层迷惘,深处的深令我们恐惧,于是处处未知的前半段几乎是恐怖片的拍法。咏鹅是人们试图与阴影对话的声音,因此关于咏鹅的表演是一种从日常情感贯彻到身份思辨的宗教仪式。

14分钟前
  • bloom
  • 推荐

【釜山电影节展映】此前因为懒并且不太看盗版,一直到现在才看张律作品。身世、家乡、父子、日本、咏鹅诗、朝鲜族、尹东柱等元素,在首尾呼应的倒叙剪辑下,构造出喜感、温暖又有内涵的表达。全场观众笑了很多次。看完方才恍然大悟,回味无穷,不禁莞尔。男女情感部分处理得有种洪尚秀的浓浓喜剧风。醉舞《咏鹅》,是否就是Young-Ah的所指呢?比较遗憾的是,朴海日的那句中文说得再标准一点就好了。(后来吃饭巧遇张律导演,咏鹅和Yong-Ah发音有意为之,解释朴海日是帅哥所以会被女孩奉承哈哈哈)

16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1.首尾相衔的两段式(时间上)/三段式(空间上)环形叙事,恰似男主于屋内屋外(画外空间)来回逡巡的运动长镜头般轮回往复。2.故事由中间开始,由中间结束,与片中的男女关系及父子关系一道着力突出了一种悬空的暧昧感。3.以中日朝韩四国的纠葛历史来映衬孤独边缘的个体(以及中日游客),兴许,朝鲜族人的身份认同问题与分歧隔阂,终究如时而发作的牙痛般萦回不去。4.张律继续着迷于梦境与镜像,黑白照片中的海中孤岛(亦真亦幻)与其后的梦境及现实诡秘地缀连,一如在牙医诊室旁看窗外夜景的疯狂要求(之后该场景的空镜头与片名同时出现,是为两段分野)。5.以监视器屏幕作为镜子,反照出女性对陌生男性客体的凝视。6.私以为,前半段2男2女的错位角力与暧昧关系比后半段的尴尬日常更为有趣,而男主那段酒后[咏鹅]吟舞则尬出新境界。(8.5/10)

2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给章明拍就好了。

25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6/10。摄影机的圆周运动、禁锢感的房屋构图和声画分离实验,意味着一种时空相遇上的重复(街头民权集会和反赤色份子的父亲,历史问题上的相遇),前半段中允英走入废弃空房的长镜头,镜头没有继续跟进允英而环摇整个房间向前推到窗前,允英才从窗户经过,而后允英站在庭院里往长廊凝视镜头的远景固定机位,这种诡异的视点象征日据时代的幽禁(日式旅馆的监控、老板怀旧地使用胶卷拍照,分别象征韩日身份间的警惕和留韩日本人的怀乡情),阳台上沉默不语的日本女孩象征无法言说的流亡身份,当允英和女孩从岛上返回后,女孩开口是否证明这是一场寻根之旅?允英嘴边常挂流亡日本的诗人尹东柱,醉酒后吟诵咏鹅的杂耍表演指涉他中韩民族身份的错位,群山是亡母故乡,善意款待的饭馆老板娘填补了母亲的位置,告诉允英“心在故乡就在“,化解了身在异乡的困惑。

2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4.5 张律也终于迎来了自己随便拣点食材就开始做家常炒饭的阶段…小的巧思需要更有故事性的内在驱动

34分钟前
  • 喂饭
  • 还行

这是真正的野心之作,想把整个东亚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纠葛尽收眼底,然而切入点又是那么小,每个人物的背景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角色的性格、生存状态或他们之间的关系中,造成了一定的表达断裂。相比起来还是觉得春梦更佳。尽管如此,张律可能还是这个地区唯一有如此宽阔视野的导演,如果仅从题材上比,洪尚秀实在有些小家子气。

38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張律式外部者視角的“觀光”電影(第一部分),劇本設定很大程度依據空間。第一個鏡頭裡的遊客朴海日仿佛是剛剛離開“慶州”造訪群山。全片過半才出標題,打破時間順序分為群山和首爾延禧洞兩個時空段落,群山的日本歷史與延禧洞的華僑痕跡,前半如《慶州》般的巡遊,後半則如《春夢》的探訪。唐詩、命理、夢境與寫真,再到更頻繁地被提出的朝鮮族和社會公平問題,張律用“日常”二字對記者們的提問一帶而過言指無意傳達社會訊息。韓藝璃白賢鎮李俊東鄭恩彩的客串好驚喜。‘영아’一語雙關既是小名又是詠鵝。這部看完後,突然似乎想明白了為什麼張老師會離開韓國,好像隱隱感覺到了某種界限。2018BIFF1005C1.

39分钟前
  • 看守煙霧的人
  • 推荐

把一个发生在首尔,而后群山,最后首尔的故事,用先群山,再首尔,又群山的顺序来讲述。故事从中间开始,向一头一尾延伸,结构之妙,令人一赞三叹。内容以男女关系为切入,引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为实,母为虚),历史与当下的关系,乃至在韩朝鲜族人的身份焦虑等多重问题。观影如梦游,若虚若实,恍兮惚兮。

44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让我摸一下”,进入民宿房间,短暂沉默后,男人说出了第一句话。几分钟前在饭馆,当她提议要不要找个民宿休息一下,男人还故意提高音量叫她“姐姐”,跟饭馆阿姨解释,我们只是普通朋友。在情欲面前,男人总是这样的,短暂的道德挣扎,便迅速攻势猛烈。前面的犹豫为后面的行为做道德安慰,房间内外,两种气概。

49分钟前
  • 昼夜售蓝
  • 还行

这幽默感可以的!时间的倒置、身份的错乱和人物情感的错综暧昧。以前执着固定长镜头的张律,这次还贡献出一个超漂亮的幽灵视角调度。

54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如何拍历史?历史是凝聚于人体,空间之中?散落在街头演讲,酒后醉言和诗歌当中?还是见于错置的结构?张律的策略有些摇摆。《咏鹅》这首近乎俳句的诗歌,只有能指,没有所指。在这种“空”里面似乎能找到东亚民族共栖的空间。朴海日贡献出了惊人的表演强度。不过他在剧中先天的“沉思者”身份显然是割断了他和他人的联系。

58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还行

【HKAFF】如预期那般,东亚民族关系圈的太极高手张律,绝不会满足于简单的爱情小品。怅然的男女情感,仅仅是厚实文本最上面那一层。群山篇冲洗日韩历史(殖民建筑)记忆胶片,咏鹅篇素描旅韩朝族(示威平权)生存状态,可细嚼的,实在不少。(ps:油麻地奇妙夜小记,加到了张导的微信……)

1小时前
  • Obtson
  • 推荐

D+ / 某种程度上和《此房》一样存在着自我折叠的倾向。区别在于这一过程中自我消解的危险可能没有被创作者重视。假如前半段是以影像的空间将文本压抑为暗流,后半段便是溢出的文本让空间支离破碎。观众如朝菌不知晦朔,游历此番盈亏轮回。但回到原点却发觉作者在时间返程中试图叠化的阐释是褶皱甚至断裂的,因而不得不怀疑前往时间“中点”的旅程是否也只是真实的假像。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群山中后部分真的有点拖沓,首尔部分又很絮叨。如果在剪辑上能有更多取舍,可能会是一部杰作。

1小时前
  • Peter Cat
  • 推荐

剧作拉扯得观赏性还算好看,但看的过程里没啥感觉。拿回溯的时间做人物的复杂性,不过由于人物过分庞杂的历史符号特征而没奏效,无法代入、共情。历史凝聚在人身上?当代人最大特征,往往是去历史化的。

1小时前
  • 徐若风
  • 还行

尽管如我这样的华语片忠实簇拥者也不得不承认,电影之中出现的汉语段落影像质感一下子落到网大级别,真得是很一言难尽。其余部分都是极好的。

1小时前
  • 迦南Canaan
  • 推荐

时间是个伪命题,在同一空间中发生的“过去”和“现在”便摆脱了线性的束缚,张律对空间有着极致的影像体觉,他一直在最简单的表层之上做着最明显的时间把玩儿,然而在这之下,实质是对空间记忆和人物关系的反复拆解重建,在不同的缝隙里将弥漫于其中的丰富人文情感“驱散”出来,溢满整个银幕。乡愁,旧爱,思念,历史,其实都是发生在包绕角色的环境之中,不要试图用时间的流逝来假装和欺骗,曾经的空间化作幽魂,注视着现在正在此地发生的故事,我们对身旁一切的理解都近乎无知和幼稚,唯有被动的遭遇,周而复始。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