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1994)

HD

主演:伊利亚·伍德,凯文·科斯特纳,梅阿·温宁翰,Lexi,Randall,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4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战争(1994) 剧照 NO.1战争(1994) 剧照 NO.2战争(1994) 剧照 NO.3战争(1994) 剧照 NO.4战争(1994) 剧照 NO.5战争(1994) 剧照 NO.6战争(1994) 剧照 NO.13战争(1994) 剧照 NO.14战争(1994) 剧照 NO.15战争(1994) 剧照 NO.16战争(1994) 剧照 NO.17战争(1994) 剧照 NO.18战争(1994) 剧照 NO.19战争(199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战争(199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经,史蒂芬亦是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热血理想参军踏上了战场,然而,知道真正的身处于炮火之中时,史蒂芬才发现,战争,无论对于己方还是敌人,都是一场惨无人道的酷刑史蒂夫幸运的成为了战场上的幸存者,返回了家乡,没想到这里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史蒂芬决定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史蒂芬有两个孩子,在孩子们眼中,浴战火而重生的父亲显然就是英雄的典范,可是史蒂芬却想向孩子们揭开战争的残酷本质。两个孩子在一颗大树上建造了一间树屋作为秘密基地,没想到这间树屋却成为了另一场战争的导火索。白衣校花与大长腿之狼君薄情欢迎来到鬼庄园最后的勇士侵犯2020命运ABC News 特别专访:卡戴珊家族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国语版)外滩佚事成人记2女校召灵热血军旗盛唐幻夜昨日的美食2020新年特别篇缝冬吾肤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绝命岛倒数第二次恋爱蜡笔小新:呼风唤雨!黄金的间谍大作战秋蝉了不起的夜晚克伦威尔七金尸间谍游戏2022事物的摆动面对巨人血腥星期天战士2024我要抢走你的恋人。黑帮少爷爱上我泰王纳黎萱6文雀京城怪物轰鸣中的鸟儿与艾米丽的疯狂夜晚失衡凶间混蛋之吻王子学院之呆萌霸王龙谍网第二季心随雷动第二季一人之下 第一季离婚真难夺命金想停止的瞬间:关于时间妖夜奇谈米夏尔来历不明的孩子

 长篇影评

 1 ) 暴雨将至,和平是否可期??

第一届*启明会观影节*片单

个人打分:9.0/10

莫比乌斯环式的结构,民族性很强配乐,目前为止(可能是本届片单)最喜欢的电影。

一、Words

巴别塔后,神变乱了人的语言(创世纪11:19)但人的恶并没有改变,权利的威慑并没有削弱。

在影片里每一种言语都代表相对应的立场,而柯瑞恰巧是无言者(起了默誓),当宗教被暴力威慑,信仰被主义裹挟,他选择用行动追求真实的爱与善。无关情爱或大爱,只有真实的爱。

这一趴最喜欢的细节是:当米特尔强闯修院搜查,强调“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镜头扫过是修院的壁画刚好是基督被卖那夜的“犹大之吻”和“收刀入鞘”。

二、面容

“人是按着神的形象和样式所造的。”(创世纪 1:26)

安作为摄影师,聚焦于人的面容是她的职业也是能力。但是无论计程车上暴躁的亚历山大或是死于种族主义者的尼克,暴力和凶杀一再夺去她所爱之人那个美好、平和的面容。而这也正是我们在经历的。何时起,和平竟成了例外而不是规则?

三、照片

“好好打仗,多拍点照片”。

为了刺激,战争已然沦为看客的马戏。亚历山大的镜头无意成了罪恶的武器。为了逃避罪咎感,亚历山大选择回到马其顿——这片在认知里不会有战争的故土。

然而暴力如同病毒随着人们的私欲扩散传播,和平成了意象,却不是真实的期待。总有一些人,以和平的名义打破和平。

暴雨终将落下,但仇恨是否会被冲刷?

 2 ) 时间永不终止 何时暴雨将至 —— Before the Rain 主说电影原声

哥特时代1中的一篇主题文,剧情描述大多为转贴拼凑+看后听后感是自己的 主要介绍的电影原声

出品:马其顿/英国/法国 1994年
导演:米柯曼彻夫斯基
主演:瑞德塞柏嘉
      凯特琳卡莉黛
主要奖项::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国际影评人奖
          第十一届美国独立精神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概述:一部探讨有关信仰、战争、人性和宿命的老电影,结构巧妙、视角独到、镜头优美且耐人回味。在这里(前南地区民族杂居的村落)所谓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美丽与丑陋的界限并不是如好莱坞大片般泾渭分明。它们交错渗透纠缠在一起。“神”用悲悯的目光从天堂注视着那片多灾多难的土地。

剧情简介:本片分三部分,各自用小标题分隔。每部分独立成章但又相互关联,暗示和隐喻成为了镜头中最为巧妙也最值得思索的“节点”,观察细节是我们欣赏这部影片的关键。(说实话我认为只看一遍很难真正理解这部影片的全部精髓)

第一部分:WORDS (字) 场景 马其顿农村的两个村落

一个年轻的东正教神父在同乡的枪口下藏匿了一个因杀死调戏她的信奉东正教的村民而出逃的邻村穆斯林少女,爱情随之滋长。当两人克服重重困难(敌意的同乡的武装搜查,仁慈东正教长老的谅解)准备去伦敦找神父的摄影师叔叔时,少女的家人找到了她。并要杀死神父并带她回家,最后少女为了救自己的爱人死在亲哥哥的枪下。短暂的爱情瞬间凋落,死亡如影随形,唯有扼腕叹息……

第二部分:FACES (脸)场景 伦敦的都市

有夫之妇安妮是一名杂志社编辑。有一个非常爱她的丈夫,还有一个牵挂不已的情人亚历斯。亚历斯是马其顿来的战地摄影师,16年前他逃离故乡来到伦敦,做为一名自由摄影师为杂志社工作。长年奔波于战场拍摄残忍景象使亚历斯心力憔悴。这次他回到伦敦希望带安妮回故乡开始新的生活。但安妮拒绝了他,还在两个男人中间犹疑。最后当安妮已分居多日的丈夫在餐厅竭尽全力挽留怀孕的安妮试图挽救他们婚姻的时候,却意外被骚乱暴徒的乱枪打中脸部,血肉模糊、命归黄泉。安妮亲眼目睹惨剧发生,痛不欲生……

第三部分:PICTURE (照片)马其顿的农村

亚历斯回到了阔别16年的家乡,但这里的情况比他离开的时候还要破败。民族、宗教矛盾使得互为近邻的人们纷争不止,流血不断。他去探访旧日的穆族情人(也许这正是他逃离故乡的原因),却发现往日的情感被残酷现实割裂得更加陌生。回家后的第三天他为了救将被处死的邻村穆斯林少女出逃而被朋友枪杀在故乡的土地上,女孩终于得以出逃。但天地宽广,她又能逃到何方?镜头回到第一部分的开始。当失去丈夫孑然一身的安妮来到这里找寻她情人的时候,却只看到亚历斯的棺木正在下葬。她掩面而泣,却无泪滴……

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亚历斯舍身救出的穆斯林少女亦是影片开始时为救自己年轻的爱人而死于亲人之手的那个姑娘。而这少女正是亚历斯旧日情人的女儿。而亚历斯也就是年轻神父那身在伦敦的叔叔。这一切看似宿命般的悲剧震撼着每一个观影人的心。不可能的爱情、两难的抉择,手足的残杀,当那看似追求崇高信仰的民族、宗教冲突将人类个体善良的爱情、亲情无情扼杀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将扪心自问,我们毕生追求的信仰究竟是什么呀?难道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神真正要我们去做的么?米柯曼彻夫斯基用满腔悲悯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向世人控诉,控诉那如圆环一般世代仇杀。他渴望用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人性本身来化解这世间的悲剧。但他所期望的真的能实现么?

经典镜头:在这轮回的剧情中,有一些镜头寓意深刻,拥有超强的震撼力。注意,这里所说的震撼力不是大多数人用来形容好莱坞惊险大片中特技的那种震撼力!!它们必将久久停留在你的脑海深处,时常敲击你的心。

第一部分:
镜头一
一个年轻的塞族青年在教堂搜查穆斯林少女未果,竟将满满一梭子子弹都倾泻在对面屋顶上晒太阳的一只小猫的身上。那黑白花的毛球在刺耳的枪声中被子弹撕碎,血花四溅。
镜头二
穆斯林少女为了救自己塞族情人被哥哥所射杀,当年轻的神父抱着她那满脸泥泞的头痛哭流涕的时候,少女只是用自己右手食指放在了嘴唇上让他不要再哭泣。两只睁大的双眼睛随之凝滞失去了光彩…..

第二部分:
镜头一
安妮在杂志社的编辑部中整理旧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中的内容正是穆斯林少女死在哥哥枪下的瞬间。这超越常识的处理显然是导演刻意为之。
镜头二
枪声响起,餐馆人群大乱,灾难过后,安妮惊慌寻找自己的丈夫,却发现他倒在了血泊中,但她抱起丈夫,却看到了血肉模糊的脸……

第三部分:
镜头一
亚历斯被自己的好友射中,他用身体挡住了少女并让她快跑,随即仰面躺倒在自己故乡的山坡上,干旱的土地终于迎来暴雨倾盆,雨中躺着亚历斯的尸体。

导演:这部电影是马其顿导演米柯•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早年他留学美国学习电影,并在那里成为出色的摄影师和小说家。1991年,曼彻夫斯基回故乡探亲,有感于祖国绵延不断的战火和激烈的纷争给民族带来的苦难,决心拍摄一部此类题材的电影。三年之后《暴雨将至》问世。这部成熟老到的新锐作品确实让人惊叹不已。但可悲的是现在的年仅三十多岁的曼彻夫斯基已经告别了导演生涯。史诗巨片《尘土》成为了他的收山之作。他认为好莱坞的商业色彩和金钱资本令自己丧失了原本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自我风格。看来商业化与艺术化的“分歧”永远是艺术家们不可避免的问题。

音乐:没有人能忽视音乐在这部电影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恰如其时的出现且异常感人。正基于此宝丽金公司特意出品了这部电影的配乐专辑。不同于一般电影配乐专辑中不同乐队轮番上阵大杂烩式的单曲堆叠。来自马其顿的乐队Anastasia包办了电影及专辑中的全部作品,歌特式拜占庭音乐融合马其顿民间音乐与强烈的人文主义感伤构成了音乐的整体基调。

时间永不消逝(time never die)是一首纯器乐作品。民族弹拨乐器交错奏出浓郁的巴尔干风情,旋律中却带着挥不去忧伤...这片多难的土地。接下来是8分24秒长的九道铁门(nine iron doors),Gaidi(巴尔干风笛)颤动的音律,Tapani(民族打击乐器)的敲击引领着低沉的男声民歌吟唱。多么想知道他在唱什么,无奈语言文字的隔阂阻挡了我。回家(coming back home),在餐厅(at the restaurant)是我印象深刻的两首歌曲,那动人心弦哀怨幽婉的巴尔干女声唱吟只在电影中两个主人公以及安妮的前夫被射杀的时候才出现过。当眼中的灵魂由身体飘向虚无的天际,镜头中的画面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以至于一听到这歌声,它就会重现。器乐曲红与白(red and white)中的提琴和钢琴充满了心灵的迷惘与惆怅。在伦敦的出租车内(in london cab)同样是一首纯器乐作品,沉郁箱琴叮咚做响。忽略(pass over)又是熟悉的拜占庭吟唱,流露出点滴回归故土道路的疲惫和期望。而葬礼主题曲(funeral theme)就是它本意的阐释吧。接下来到了全专辑最悲切的亚历斯之死(death of alexander)这首歌,那令人饮泣的女声再次出现,无法抑制内心的共鸣,当宽容正直,坚毅的主人公因救出穆族小女孩而被同族人射杀在旷野上的时候,就是这歌声在上空回旋,每一个善良的人们都会流下眼泪.....狭隘的人性...宿命的悲剧...回家2(coming back home 2)应该表达的是善良灵魂通过死亡回到永恒怀抱的意味吧,飘曳的男声有如那灵魂飞入高空...从虚无而来又回到虚无中去,那是一切痛与悲哀永恒的慰藉之所。那是归宿....最后一首圆环不再循环(the circle is not round)表达的应该是一种渴望历史的仇恨不再冤冤相报的美好愿望吧....与时间永不消逝(time never die)相同的前奏首尾呼应就如圆环本身。

形容Anastasia,你可以用上很多词汇:民族、歌特、中世纪、拜占庭、忧郁、神秘、灵性、古朴、魔幻...当然这一切都远不如亲耳一闻他们的作品来得透澈而深刻。

由Zoran Spasovski, Zaltko Origjanski和Goran Trajkoski组成的Anastasia成军于1987年,起初名叫Aporea,1991年发表首张迷你专辑"Na Rjekah Vavilonskih"时正式改名为Anastasia(希腊语"复苏"的意思)。此前三人分属于Padot na Vizantija (The Fall Of Byzantium), Lola V Stain和Mizar这三支不同的乐队,但他们都对自己身处的团体不太满意,随着三人的见面,他们开始在一起探索描绘心底共同涌动着的音符,情况一直持续到Anastasia这个名字的诞生,此后,各人都立志以Anastasia做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对于喜欢Dead Can Dance民族融合风格或是DarkWave里Medieval乐派的人,Anastasia无疑又是一个藏宝式的发现:同样有浓重的哥特式低调情绪,但附着在音乐性灵之上的神髓底蕴却是源自神秘的拜占庭宗教音乐和古老的马其顿民间歌谣---在我们之前已知的大多乐队中,很少有来自这一地带,抑或关注东欧中部、巴尔干半岛地区的传统音乐,能体现东正教或拜占庭教会音乐风格的代表。而实际上,拜占庭式的美学概念无论是在艺术、建筑还是音乐上,都有其悠久独特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沉淀,而它对于近带西欧的历史发展、斯拉夫语系和伊斯兰教地区的文化风俗更有着深远的影响。

拜占庭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种西方世界对东罗马帝国及其文化的称谓。基督教创立不久,就逐渐分裂成拉丁语系的西派和希腊语的东派,东派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派以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为中心。随着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东派教会自此一蹶不振。此后,西派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发展壮大到遍及全球的最主要信仰,而东派基督教(东正教)的影响力相形之下却显得日益单薄。再加上历史延续下来的东西方文明发展差异,以及两种文明彼此间思维形态的陌生与隔核,使得现代西方世界对拜占庭文化往往抱有很深的偏见,认为它只不过是停留在蛮荒时代的腐朽事物而忽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们更是少有机会得闻那混厚绵延、带着某种超自然、神启性的拜占庭圣咏。

至于南斯拉夫、马其顿 — 巴尔干半岛地区的民族音乐,之前是由于冷战对抗的封闭和抑制,之后又是分裂动荡的混乱与萧条,至使外界实在是绝少能一睹它们的神秘面貌。因此,当我们在观看“暴雨将至”,听到那些如画面般瑰丽而神秘、具有浓厚东方色彩;又带着强烈宗教精神、呈现宿命的轮回与归属感的音乐时,是如此的被震撼着。

当然,虽根植于传统古老的宗教和民族音乐,但Anastasia吸收的音乐影响远不仅于此。如他们所述,正是在80年代的一些后朋乐队诸如Joy Divisio、Killing Joke等感召下才促使他们投身摇滚音乐;而近代一些实验性质、非舞曲类的电子音乐如FSOL、Biosphere也对他们启发颇大。对于音乐的豁达态度也表现在乐队并不介意外界如何定义他们:说他们是民族也好,说他们是歌特式的拜占庭音乐也好,说他们的音乐带有迷幻色彩甚至是电子化的,他们认为都是无可厚非的,并且很高兴这样不一致的形容恰好展现了他们的音乐内涵是如此的丰富又色彩斑斓。而乐队里的每个人在拥有相同追求的同时,彼此间又保留有不同的音乐构想,这也被当作是一个长势。另外,即使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但Anastasia一直否认自己是一支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马其顿乐队,因为他们首先创造的是一种极个人化的音乐,是在追求属于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声音,相对的,做为马其顿人,做为生活成长在这片土地的人,才使得他们的音乐会烙上自己民族的印迹。因此,在许多的采访中他们都一再申明自己并不能代表正统的马其顿民族音乐,但同时他们因身为一支马其顿乐队而自豪。

出道至今,Anastasia共发行了四张唱片,分别是1991年在南斯拉夫Nish的一个小型独立厂牌DOM下发行的迷你专辑"Na Rjekah Vavilonskih"(1994年希腊厂牌Poeta Negra重新发行了这张迷你专辑);1994年电影原声唱片"Before the Rain";1997年在马其顿唱片公司Third Ear Music下发行一张EP"Face / Burn",而另一张收录了早年Anastasia未发行作品的合辑"Melourgia",同年也在希腊厂牌Libra Music下发行;1998年,最新专辑"Nocturnal"则分别由Third Ear Music与Libra Music在前南地区和全球代理发行。

虽然是属于少众层面的音乐,Anastasia却有着很丰富的演出经验,Skopje、London, Athens, Stockholm, Belgrade, Lisboa等地都曾留下他们的身影。而对于前南的分裂,Anastasia自认在情感上并没有带来多大的震动或伤害,只是由于各地区现在各自为政使得他们演出起来不再像以前一样方便。不过,也正是这一点“强迫”他们把音乐重心转移到欧洲中心地区,结果反而间接令他们的音乐在前南各省获得成功。因为从前做为一个来自省里的乐队,是很难与位于贝尔格莱德、萨格位布的大唱片公司签约,并很少有机会上一些重要音乐厅的舞台。此外,他们也曾为众多的电影、电视节目、舞台戏剧、舞蹈等配乐,这其中自然是以Milcho 曼彻夫斯基导演的Before the Rain最为著名。实际上,正是通过这部优秀的电影才使他们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知名度,这也是他们岂今为止卖得最好的一张专辑。当然这样的“好”也只不过区区十多万张销量而已。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与“山雨欲来”的电影配乐不同,Anastasia自己的音乐除了使用诸如kavali(一种长笛),gaidi,tapani等器乐凸现那深厚的民族底蕴之外,还擅长利用电脑、采样器、合成器等现代科技手段创作,因此电子成分在他们的音乐里占有很重比例。总体看,他们创造的是一种融合了拜占庭宗教音乐曲式、巴尔干的民族音乐打击节奏与现代摇滚音乐思维的独特乐风。

一部不朽的电影;一张感人的唱片;一支优异的乐团。这就是我们想要向你述说的全部。

撰稿:Murk&Eros

 3 ) 暴雨将至 Before the Rain, 1994

今年6月,上海电影节邀请马其顿著名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担任竞赛单元评审,而他的三部作品——《暴雨将至》、《母亲们》和《尘土》也将在电影节期间加入展映。由于一些原因,《暴雨将至》至今都只发行过DVD,高清介质始终未曾出现,另外两部更是极为罕见,因此这回能在大银幕上同时看到三部大师级作品,感受必定非同一般。

《暴雨将至》是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长片。尽管此前没有任何独立拍摄长片的经验,曼彻夫斯基还是以惊人的掌控力完成了这部作品,并一举在1994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夺得金狮奖(与蔡明亮的《爱情万岁》分享)和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等多项大奖。由于其颠覆性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内涵,该片甚至被誉为史上最伟大处女作之一。

影片分为“言语”“面庞”和“照片”三个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三个部分发生在马其顿的不同村落,第二个部分则发生在英国。初看之下,每个部分都各自遵循古典的“三一律”原则,混合着情感和暴力的元素;三个部分虽然发生在不同时空,却呈现出按时间逻辑首尾相接的状态;直到影片结束时,我们惊讶地发现第三部分的结尾与第一部分的开头完美接合在一起,使得全剧结构形成一个圆环。

事实上,94年出现了两部成功运用“环形结构”的电影,一部便是这部《暴雨将至》,另一部则是广为人知的、在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的《低俗小说》。虽然表面上看去二者有些相似,但两部作品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低俗小说》全片可谓支离破碎,十数个情节发生的时序被昆汀·塔伦蒂诺打乱重组,其对流行文化的运用、对暴力的极端渲染都具有全面而明显的后现代特征;《暴雨将至》则通过改造(而非颠覆)传统经典的“三段式”结构阐释出导演曼彻夫斯基对时间、暴力的看法,讲述民族、国家的悲惨命运,虽有后现代特征,但其内核却是纯然现实主义的。

更进一步来看,影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倒叙,也不是简单的打乱顺序然后拼贴,而是在剧情中神乎其技地插入一些在当下时空中不可能发生或出现的事物(且通常是细节),以此来颠覆观众对时间的认知。比如,影片的第一部分(“言语”)中出现了女摄影记者(已故女星凯特琳·卡特利吉饰)身披黑纱为死去的亚历山大(拉德·舍博德兹加饰)致哀的场景,而第二部分(“面庞”)中亚历山大却再次出现于女记者的现实生活当中。从传统的叙事手法上讲,这意味着影片进入倒叙,即第二部分实际发生时间应位于第一部分之前。但随后,女记者却在办公室看到了第一部分结尾处被亲人枪杀的女孩和在一旁呆坐的青年神父的照片,这就意味着第二部分一定发生在第一部分之后。

虽然从前两部分我们仍然无法得知整个影片会以“环形结构”呈现,但至此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时间并不是被外在的重组,而是发生了内在的错乱。从这个意义上讲,《低俗小说》和《暴雨将至》是从不同层面展示了编剧的技巧性,而二者确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通过这种“错乱”,导演将发生在不同时空之下的故事不动声色地编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一种循环往复、无休无止的效果。可以想见,因为这种“环形”,不同时空中的剧中人将不断经历痛苦、别离和死亡,永远无法逃离自身的悲剧,整个民族、国家甚至世界也将陷入“万劫不复”——这便是谈及此片必须从叙事方法、从整体结构入手的原因,也无疑是曼彻夫斯基对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命运的终极拷问。

在一些访谈中,米尔科·曼彻夫斯基也一再提及自己对祖国马其顿现状和前途的忧虑。但他坦陈,《暴雨将至》“本不应成为先知预言,而只应是一剂警示。”[1] 他显然没有想到过,自己对种种冲突矛盾展现,竟然预示了三年之后的科索沃战争,而这一战争的核心问题正是民族主义问题。唯一不同的是,科索沃战争的主角是塞(尔维亚)族和阿(尔巴尼亚)族,《暴雨将至》的冲突则在马其顿人和阿族之间展开。当然,哪怕观众对巴尔干问题没有任何层面的了解,理解该片的意思应该都不会困难,因为片中每一个角色、每个眼神都确证着仇恨之于人类的普遍存在,影片的卓然之处,大概也正源于此。

类似悲剧的不断复现,归根结底是古老民族与现代国家不相兼容的后果,这既给巴尔干半岛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给这一地区的艺术家无尽的创作灵感。实际上在这一时期的巴尔干,曼彻夫斯基及《暴雨将至》的巨大成功绝不是个例:该片问世后的一年,也就是1995年,马其顿邻国塞尔维亚的世界级名导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即凭借《地下》一举获得了个人第二株金棕榈奖,而该片正是通过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革命战争到前南斯拉夫内战期间永恒不变的生灵涂炭。有趣的是,巴尔干另一国家——希腊的电影大师西奥·安哲罗布罗斯恰在同年携《尤利西斯的凝视》前往戛纳并获得评委会大奖(也就是屈居亚军),该片用极其诗意的手法描绘了整个巴尔干半岛战乱频仍的现状,其中还集中展现了波黑首都萨拉热窝遭遇的围城战。

直到2001年,波黑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又凭借讽刺波黑战争前线情况的《无主之地》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等多个重量级奖项。可以说,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的短短七八年间,巴尔干半岛上出现了太多名留青史的作品甚至巨匠级导演,但这似乎也成为了影史之于巴尔干最为荒诞不经的地方:一群人的痛苦、分离甚至死亡成了另一群人交口称赞的对象。艺术还能做什么?艺术家还能做什么?作为观看者的我们还能做什么?这些作品的出现,为全人类画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时光不逝,圆圈不圆”,这是《暴雨将至》中最著名的一句“批语”,是电影结构和个中意涵的最终指向,也是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对人类最终能够突破暴力怪圈、逃离命运魔爪的深切期盼。只是,片中的亚历山大未能等到这天的到来。影片结尾(如果有的话),他绝望地盯着一颗枯萎的小草,仰面叹道,“暴雨将至啊”。乌云向远方翻滚,无人可以逃脱它的笼罩。豆大的雨点不停叩问着干涸的大地,锤出阵阵雷声。

[1] The Rain Comes Again? Macedonian director Milčo Mančevski interviewed, Necati Sönmez, Central Europe Review Archive, Vol 3, No 15, 30 April 2001

 4 ) Time is flying, but it never dies.

三个故事,时间线相互交错。结尾回到了开头,似乎是一个轮回。

时间真是一个迷人的话题,或许流逝的不是时间,是人本身的体验和意识吧。

看看电影里几个细节:

1.接生小羊

电影镜头特写了医生从母羊体内掏出两只幼崽的情形“黏糊糊,恶心”的场景引起了一阵生理不适。

没有滤镜的生活,粗粝到硌的人生疼。

2.一个人的转变

第一个故事中一群人闯进修道院搜查,其中一个人用枪虐杀了一只猫,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好玩,凶狠的恶趣味让人觉得他好像是久经杀戮精神麻木的人。

实际上呢?

他几天前才第一次接触到枪。

在混乱中,手里握有一把枪,加之敌对又闭塞的生活环境。善良不再是一种选择。不过在这里讲善良,似乎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

3.世界是平的

在伦敦的女孩听着随身听

在修道院杀猫守门的男人在听着随身听,跳着舞。挺有意思的一段对比,类似的不太明显的对比还有很多处。

全球化,在我们的教育和认知里,是一件好事情。多元化的文化交流,贸易的往来,为第三世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and so on.

实际上呢?文化的交流是建立的国力相对势均力敌的基础上的,否则更多的是文化地殖民和入侵。而且即使是在势均力敌的博弈中,交流也只是“出师有名”,更多地是文化价值观碰撞所带来的的种种社会问题。当然,这本是人类发展迁徙带来的必然结果,但所谓全球化却加剧了这个过程带来的激烈碰撞。但是我们“文化人”却不肯承认啊。

暴雨将至,“你我”都无法阻挡,又何必阻挡呢?

Time never dies, because love never dies.

 5 ) 世上纷争扰扰,没有什么是最终的的救赎!

Before The Rain 1994

Micho Manchevski

世上纷争扰扰,没有什么是最终的的救赎!

1个半小时的碟片看完,仿佛过了三个小时,也许是三个不同的片断的原因吧。当一切结束时我只能呆呆的坐在哪里,无法形容那暴雨将至后的痛苦。没有解决的方向,爱情的力量、蒙主的荣宠、真主的力量、弟兄的情谊、西方主流社会的世界观、或者是代表着正义的UN部队,什么都不行。

马其顿导演Micho Manchevski的作品,中文译名暴雨将至。1994威尼斯金狮奖,19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96年独立自由奖。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西方主流电影的作品,无论是从影片的价值观、还是拍摄的手法、或是音乐的配置,都同主流的电影格格不入。影片叙事的方式非常的奇特,完全倒叙的方式,在我印象中的只有《不可撤销》是同种题材的作品和相同的叙事风格。

“要是一切都能从头,那多好...”看这种片子是一个挑战,除了那些绝望的感觉外,最能打动我的是Aleksandar对家乡的热爱,那个获普利策奖的Photographer,放弃了优越的西方生活,离开自己的所爱,去奔向那儿时的故乡,儿时的女友。最终他是没有成功,他已经不属于那块土地,虽然他长眠于此。

该片分三个独立而关联的部分“Word”、“Face”、“Picture”中文称为“言语”“脸”“照片”,其中的“Face”篇认为译成“面对”更为妥贴。这是全篇的纽带,我们要面对一段不可能的爱情、一个两难的抉择、一段手足的残杀!

6月10日的夜,我坐在黑暗里,很呆的样子。

资料

Before the Rain
出品:马其顿/英国/法国 1994年
导演: 米柯曼彻夫斯基
主演: 瑞德塞柏嘉 / 凯特琳卡莉黛
介绍: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人性的电影,拍的独到并且耐人回味。
  首先要说的是形式,本片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标题,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一部分:WORDS (字)-----马其顿的农村
     一个年轻的神父藏匿一个出逃的女子,爱情随之滋长。当他们准备去伦敦找摄影师的叔叔时,女子的家人找到了她。女子死于哥哥的枪下,爱情如鸟一般飞过,我们都无能为力!

第二部分:FACES (脸)---伦敦的都市
     安妮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可是她还有一个放不下的情人亚历斯。亚历斯是马其顿来的摄影师,16年前来到伦敦。其实我们很清楚这个亚历斯就是第一部分中年轻神父要投奔的叔叔。有一张照片让我们心头一悸,照片上是马其顿的女子死在哥哥的枪下,神父看着她。女人的丈夫很清楚她的出轨,可悲的是他居然死在餐厅的乱枪中,一张脸被打成一片模糊。

第三部分:PICTURE (图片)---马其顿的农村
     亚历斯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这里时有纷争。他为了带女孩出逃被朋友枪杀,女孩终于得以出逃。镜头回到第一部分的开始,我们终于清楚的知道故事的前因后果。女孩逃到了神父的住所,尽管后来也逃不开死亡的宿命。 干旱的土地终于迎来暴雨倾盆,雨中躺着亚历斯的尸体。

    整个故事因为形式的错乱而变得有些轮回的宿命,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完全看明白,甚至都看不到战争和恐惧。但是再看就充满了不可抑制的惶惑,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猖獗。而片子里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微妙错综,没有正面的枪林弹雨但是每一次开枪都有惊人的震撼力。

   亲情和爱情都变得不堪一击,原来种族的纷争是如此残酷。三个故事殊途同归,影片的背景是笼罩着内战阴影的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没有可能的恋情,个人的极大矛盾,回归和宿命。三个故事在人物的交错纵横中揭示战争的悲剧,而狭隘的种族主义正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6 ) 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

Time never dies,因为不同的事件经过循环又将回到起点;the circle is not round,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圆,时光无法倒流,所以发生过的悲剧无法挽回.

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盲打误撞》以来,导演们开始尝试用新的叙事结构来拍摄电影,曼切夫斯基在《暴雨将至》当中,就把一个问题分成三个部分,在不知不觉的模糊了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后,巧妙的将故事连成一个圆形,并且在电影中用谚语的方式有所表现: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

事实上,无论导演用什么方式进行表达,他的目的应该而且只能是将思想阐述的更加清晰.所以在这里就有必要仔细研究导演究竟要说什么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在所谓的"圆形结构"中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说明.

第一段,第二段的故事当中,在段落刚刚开始时都有一句台词:"要下雨了".也就是电影的标题:Before the Rain.第三段中,男主角,也就是记者,中枪倒地后对射杀他的人说"要下雨了",随即就是暴雨大作.再联系一下第一和第二段,这两段的末尾都发生了屠杀,因此不难将暴雨认为是悲剧的暗示,但电影中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出于无心,最后却都不可避免的指向悲剧,我想导演也在思索,是否民族间的冲突问题就像宿命一样是无法逃避的.

电影的音乐很好的为影片服务,巴尔干风情表露无疑,而从头到尾,我看见的都是阿尔巴尼亚人和马其顿人在民族矛盾的催化下种种无理性的极端行为.民族问题即是《暴雨将至》的主要议题,导演也应该是通过摄影师之口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出来,但要探究曼切夫斯基究竟是什么态度,恐怕就像不圆的圆圈一样透着无奈的悲观.几次死亡,死者有冲突中的阿尔巴尼亚人和马其顿人,有无辜的英国公民,有超越了民族感情的理性人——摄影师,一个人的死亡牵出另一个人的死亡,仇恨, 报复,这些情绪主导了丧失理性的人,民族感情束缚了爱情,带来了死亡和贫困,以及疯狂,没有什么比同族之间的残杀更加疯狂了.导演也不知道在这样一个疯狂的世界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参与冲突会死亡,中立会死亡,调解会死亡,即使是与世无争的修道院,其宁静的生活也被打破."那里已经下雨,这里也快了. "

如果用直线式的叙事方式会有什么样的效果?那好像在说,故事发生前有可能没有悲剧,故事结束了,以后也许再也不会发生悲剧.可将一件事连成了圆形之后,虽然有一个平静的开头和结尾,但开头之前,结尾之后,两者之间,处处充满了让人绝望的悲剧.曼切夫斯基也和库斯图里卡或者安哲罗普洛斯一样忧国忧民,在他的镜头下,表达的是对于冲突的悲愤,无奈和痛苦,而且他将痛苦结成一个圈,自己在里面,这就显得越发绝望了.

 短评

那种切身之感之痛之真实。 我爱这里面太多东西,但不包括种种发生和死亡,却有太多。 音乐大爱,服装美。 叙事,大家都在谈论它的叙事,就好像它只有叙事结构一样。

2分钟前
  • shu
  • 力荐

勉强上5星。不同视角的近景镜头被快速剪辑到一起,和音乐一起创造出神秘主义的意味,让影片陡增美感。用假小子和不知道责任在谁的杀人故事表现巴尔干理不清的民族矛盾很见功力。素材和视觉上的出色能让结构主义的匠气和故事平滑度的缺失不那么明显。

3分钟前
  • 小A
  • 力荐

头一次见到靠不合逻辑的循环立足影坛的片子。时值拉萨事件,观感混淆,感慨良多。仇恨就像片中不合逻辑的循环。

5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时间不死,圆圈不圆,仇恨尽头,星火燎原

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上影节重看一遍。想起当年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刘女神给我们看这片子,我跟人乙看得一愣一愣的,大呼牛逼。。。。

10分钟前
  • 余小岛
  • 力荐

摄影和配乐绝佳,让电影升华。大地充满神性与诗意,而大地上的人们却偏执又狭隘。言语、脸、照片,误解与真相。乌云密布,暴雨将至,时间不死,圆圈不固。愿世间再无“巴别塔”。

14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1。亚历山大被安妮拒绝后独自回到故乡·   2。亚历山大被杀·   3。安妮得到亚历山大的死讯向前夫提出离婚·。   4。桑米拉遇见小修士··   5。桑米拉被杀   6。安妮参加葬礼并拍照片。   7。安妮整理照片·并出门·遇到母亲·然后遭遇亚历山大的求婚。   

17分钟前
  • RINGO
  • 力荐

看完这部片,第一次产生了“至爱”类电影的分类

20分钟前
  • 蓝翼
  • 力荐

#SIFF#4.5;「时间不逝,圆圈不圆」三段式结构封圆,如今看来虽寻常,却是开启诸多影迷的启蒙之作;时隔十多年第三次重温,仍为这广袤美丽的土地上永无休止的流血而痛心,枪林弹雨种族隔阂阻挡不了爱意;仍最爱第一段,暗蓝夜幕山巅的剪影,圣歌响起的悲凉肃穆。

2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环形结构,大量逆光剪影,前南斯拉夫的阴影。不少反复出现的精致细节,比如连续的梦醒、两次拥抱、乌龟。还有海边的修道院,危险的美。这是绞缠在宗教与民族国家漩涡之间的那些地区共同的囚笼,每一次互相保全都成了一场杀戮。唯一的曙光出现在两只羊的诞生。暴雨将至,那是老天爷也无能为力的眼泪。

26分钟前
  • 57
  • 推荐

当我还真苦苦纠结电影的逻辑时,才发现导演根本就没打算按逻辑拍。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在无限轮回的仇恨与战争中,每个人都被不同的方式所影响,或许可能性不同,但仇恨一直像黑云一样笼罩着大地,希望最后的暴雨能洗涤大地的罪恶。导演的取景颇有宗教意义,一种朴素的哲学。

28分钟前
  • Comel
  • 力荐

圆形结构的片子,叙事手法很奇特,但故事本身有点闷~~

32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B+ / 优点太多就直接说缺点。结构被剧透太多遍所以震撼度弱了不少,个别关乎时间感的暗示显得有些刻意。其中第二段力度略为不足,与前后两段的史诗气质产生裂痕。第三段的分娩莫名想到《保持站立》。94年《暴雨将至》金狮,95年《地下》金棕榈,其实世界并没有在乎过南斯拉夫沧桑与荒芜的谜题。

36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对于那种动辄杀人,举枪就射,仅仅是因为别人和你的信仰不一样、民族不一样、想的不一样的人,我完全不能接受。如此不宽容的文化和宗教,我也不能理解。

37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一如暴雨将至的时刻,片子出奇的闷。这种观感上的不适倒是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前南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循环的叙事可能现在看来不算出彩,但联系那个时代人民的心境还是值得玩味。所有人都在等待暴雨,可现实却可怕的轮回…

39分钟前
  • 深邃
  • 力荐

没法给五星,因为期望值太高了

42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推荐

#SIFF# 多年后看还是很精彩。注意到更多细节:比如摄影师/照片这个角色的关键性、破败的作为隐喻的故居、还有伦敦那场出租车戏发生在Marlow House旁的Arnold Circus恰好也是个环形结构(也有可能是想多了,哈哈)。

46分钟前
  • btr
  • 力荐

影片的形式有一种强烈而原始的粗糙感,让人触手生痛。然而简单的影像背后却有沉重的内核,于龟裂的大地上暴裂着涌现。如此,在将至的狂风暴雨前,谁都无能为力。这是一个已经和现实文明割裂的世界,或者说,就是现实文明下那片不为人知的部分。没有人想面对,也没有人能逃脱。

47分钟前
  • Jane Does
  • 推荐

时间永恒,为什么战争却没有尽头?即使爱也无法拯救的宿命轮回,只能这么写下、被传递,火把却始终不够燎原。

52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言语、面孔、照片只是三个符号。种族、宗教、战争只是三个背景。过去、现在、将来形成了一个圆圈。爱情成为了死亡的催化物。比《低俗小说》的圆形叙事结构脉络更清晰更有喻味。

53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