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

完结

主演:张东润,薛仁雅,秋英宇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3

 剧照

绿洲 剧照 NO.1绿洲 剧照 NO.2绿洲 剧照 NO.3绿洲 剧照 NO.4绿洲 剧照 NO.5绿洲 剧照 NO.6绿洲 剧照 NO.13绿洲 剧照 NO.14绿洲 剧照 NO.15绿洲 剧照 NO.16绿洲 剧照 NO.17绿洲 剧照 NO.18绿洲 剧照 NO.19绿洲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如果我是诗人,我要为你歌唱

以前的东西了。

认识李沧东是从《薄荷糖》开始的,这个作家出身的导演,至今只导过3本片,第一本找了韩石圭主演,名字叫《绿色的鱼》,还没有机会看,光听名字还是挺有吸引力的。第二本就是《薄荷糖》,让他在国内声名鹊起,第三本《绿洲》,一举拿下当年威尼斯最佳导演最佳新人两个大奖,李也得以进入了世界级导演们的殿堂。

《绿洲》的镜头瞄准了社会的边缘群体,虽然这也是一个常见的电影题材,但李沧东意在用这种特殊的身份设定来表达他心目中真正的纯粹的爱情。将军和公主的故事,在这个现实的社会背景里更烘托出一种别样的残酷的浪漫。在公主的精神世界里,光影变成白鸽和蝴蝶,画上走下来印度的女子、小孩和小象,大家一起在房间跳舞,“如果我是诗人,我要为你歌唱”。将军负责照料公主的起居饮食,他带她出去玩,拧大车置收音机的音量,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抱着她起舞。然而现实中的沉重却一再倾轧这个脆弱的两人世界,一如沙漠妄图无情的吞噬掉绿洲。两人的结合被外界视为可憎的强暴,因为在世俗的眼光里,将军只不过是一个有着多次案底的小混混,而公主是一个几乎没有思想的重症脑瘫患者。这样两个人之间怎么会有爱情?!警察不怀好意的嘲笑将军“特别的口味”,他们怎么能看到将军眼中公主独一无二的美呢?公主焦虑之下说不出话只能以身撞墙,却被认为是对这桩“暴行”无言的愤怒。没错,她是愤怒,但对象不是被强加了罪行的男人,而是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亲人”和社会大众。

李沧东坦言这并不是一部美丽的电影,他主要是指去掉华丽包装后的电影外在,也是出于顺应大众审美眼光的需要,但是,那些真的重要吗?这明明就是一个美到震撼的故事,有着穿越事物表象直达本质的力度。李沧东不愧为一个作家导演,讲一个好故事成了他天然的优势,此外,他也完全具备了巧妙运用电影语言的能力。表现公主精神世界的几个段落,明明是超现实的场景却被处理得非常冷静、自然,与现实无异,想起《黑暗中的舞者》也有类似的段落,但西方却是用烂漫歌舞片的处理形式来与现实的黑暗做对比。而近结尾处,将军强行出逃为公主割去窗前树枝的一幕真是生生把我逼出了眼泪,这是绿洲向沙漠的宣战,公主的音乐,将军的舞蹈,被奋力割去的阴影能否真的从此烟消云散?
至少电影的结尾是温暖明亮的。在落满阳光的房间里,公主一个人静静的仔细的擦拭着地板,将军从狱中来了信(或者是一盘录音磁带?),伴着他好听的声音,光影又一次幻化成白色的小小物体在尘光中飞舞,是什么呢?是希望吧。

文素丽把面部扭曲四肢抽搐的脑瘫患者演活了(此类型可参考当年14岁的雷奥纳多在《不一样的天空》中的角色),为此她甚至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一张好好的脸竟然能不靠任何化妆技术丑成那样,除此之外还要表现出各种不一的内心情感,新人奖的确实质名归。
薛景求也毫不逊色,改头换面变身成一个整天佝头缩脑,擤着鼻涕的出狱犯人。他可以自己穿着夏天的衣服一边挨冻一边为老母买毛衣。虽然入狱是为大哥顶罪,出来却遭到家人的嫌弃,但他并无怨言,依然乐观自主的活着。他偷钱偷车去和公主约会,面对社会的鄙夷他不卑不亢……这个男人善良无畏地行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外表平凡,内心坚强,绝对是一个不简单的角色。薛准确的把握住了这种复杂性,把将军的状态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2 ) 绿洲:绿洲和沙漠

从没想过,看李沧东的电影,能这样让人感动。这是仿佛在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中涌出的清泉般的,奇迹、伟大的,又是卑微、渺小的,同时也是真实、纯粹、穿透人心的爱,这是不顾周遭那所有的荒凉,依旧要在这残酷的土地里绽放的,美丽而又坚强的爱。

【一点简单的感受】

人物对于《绿洲》而言毫无疑问是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两个角色完美的塑造加之薛景求和文素丽颠覆性的演绎,可以说是电影的灵魂所在。而李沧东在角色的塑造上,是非常高明且高效的。

以电影开头为例,从2分半左右一直到10分钟左右这七八分钟的时间里,在观众不知道人物身份和过往的前提下,镜头始终给到了男主人公忠都。随后通过在警局的对话我们才得知,忠都刚刚出狱,他的亲人已经搬家。在交代这些信息之后忠都和弟弟回家,到这里,电影要讲的故事才算是刚刚开了头。

那么这7分多钟与故事无关的时间,忠都从借烟、给妈买衣服、找家、往楼下丢橘子和吐口水、去超市、吃豆腐、到电话亭、吃霸王餐到被抓,这一系列事件的意义在哪里,要我说,就是人物。李沧东仅仅凭借开头这与故事无直接联系的几分钟“闲笔”,就把忠都这一角色塑造得非常立体可感,同时也为作品奠定了生活化、写实的风格。

在轻微晃动的手持摄影中,忠都表现出的,是一种流浪式的、且与其所处环境不相容的状态,无论是其行动意图的不确定,还是屡次地碰壁,包括衣着的格格不入,都意在表现这一点;其次,是他的性格,不张扬、不起眼、有些卑微的,又是善良、有点单纯、留着点孩子的稚气的,甚至不那么“聪明”的一个形象呼之欲出。此后的故事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在深入地体现这短短几分钟内在忠都身上表现出来的特质,而预先刻画的人物形象也让人物之后的行为显得自然,让观众带着印象去进入人物的世界,更容易理解和共情。

当恭洙出场时,我们又见到了大师级别的人物塑造手法,白鸽和蝴蝶的超现实意象运用。

恭洙的视野以主观镜头先进入画面,这里不仅白鸽的意象是超现实的,恭洙也在假想中轻声哼唱。紧接着白鸽消失变回镜子反射出的光晕,美妙的哼唱声也变成了恭洙的呻吟。在这里美好与残酷、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好的幻想是先行的,随即被残酷的现实打破,这一点放到恭洙身上,则是她作为一个残疾人对于美好的向往。于是恭洙这一由于自身的设定塑造起来相当难的角色形象,通过这样一个超现实的笔法,一下子就立起来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每一个超现实的段落,都是由恭洙出发的,是恭洙的想象,而不是忠都的,这也对应了两个人物对待彼此的态度:恭洙希望自己是正常人,这样能更好的去爱忠都;而忠都不奢望恭洙成为正常人,他对恭洙的爱是完全不受她的残疾所影响的。

对于恭洙的塑造,文素丽的表演无疑有着最大的贡献,配合角色本身生理的残疾,恭洙的情绪表现对于观者而言是不清晰的,她的喜怒哀乐之间没有一条明晰的分界线,究竟是高兴还是悲伤,是喜悦还是痛苦,往往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境来间接地推断。可以这样去想,李沧东根本不希望观众知道恭洙到底是喜还是悲,她的悲或是喜根本不必要区分,在她残酷的命运面前,情绪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悲喜都是相同的,都不过是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抗议。

“绿洲”的象征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李沧东的电影是现实主义的,而“绿洲”这样一个带着浪漫主义气质的意象,其现实主义性质在于其存在的环境——沙漠,这是《绿洲》中极为重要的主题,李沧东在表现绿洲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沙漠的存在。在黄沙掩埋的残酷世界里,绿洲对于两人而言的意义是彼此,而对于现实环境的意义,则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一种与所处环境对立的、难以被接纳、被理解的关系和感情。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恭洙家中绿洲的布画上的树影来自于外部环境,这其实即是象征着现实世界的沙漠向她投射的阴影。这也是为什么李沧东要对两位主角各自家庭进行不厌其烦的描写,实际上是对人性、对现实世界的控诉,甚至是毫无保留地撕开了亲情的虚伪。

影片里有这样一慕,忠都遇上堵车,于是直接抱起恭洙在公路上载歌载舞,在车水马龙灯光闪耀的夜色下,他们的浪漫又是多么的孤独。

用陌生人之间萍水相逢之情来反思现实社会的电影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可以不夸张地说把现实的思考融进故事是《小偷家族》能斩获金棕榈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小偷家族》里,几个人物组建起来的家庭最终分崩离析,是枝裕和通过这个家庭最后的命运,想要表现非血缘家庭在各种不同层面上的不稳固,进而对传统家庭、非血缘家庭以及其背后的社会现实做出更深刻的思考。而对于《绿洲》,恭洙和忠都做为个体本身的“不正常”与他们“不正常”的关系致使他们之间的爱异乎寻常的“脆弱”,当恭洙在警局竭尽全力地试图“发声”来表达对周围人抗议,或是企图证明忠都清白时,她的尝试是完全不奏效的,他们两人对此是毫无挽救之力的,而这一切都是李沧东在残酷的现实语境下对于忠都和恭洙所代表的一类人的生存现状作出的思考,他们的生存依靠互相的报团取暖,但在外部社会的冲击和排挤下,就如同沙漠里的绿洲,稍有不慎就会被沙尘吞没。

无论是什么故事题材、何种呈现方式,韩影在现实反思和批判的路上从没停过,我想这也是他们的创作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电影最后在忠都读信的画外音中出现了这样的构图:门作为框中框将恭洙与绿洲的布画置于两个被分隔的空间,但她们仍然处在了同一个大的画框内,在明亮的阳光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灰尘里,李沧东给了这个悲情的故事最后一抹希望。

2020.11.21

 3 ) 《绿洲》:天真的人们能够爱

我想了很多天真的事情
它们全部都昂扬在生活的边缘
——臧棣《玉树,一小时的骑手》

李沧东倾向在他的电影中呈现粗粝、市井的现实世界。无论是街头、室内(家和公共空间)的取景,还是演员(主演以及群众演员)形象的选择,都非常靠近一般市民的日常生活。那几乎就是现实世界的复刻,想在电影里寻找浪漫和幻想的观众可能要铩羽而归。

《绿洲》拍摄于2002年,是李沧东的“绿色三部曲”的终曲。这一次,李沧东选择了最具浪漫潜质的爱情题材,虽然,是两个残障人士相爱的故事。男主角洪忠都,很明显有智力缺陷(因此主动顶替哥哥肇事逃逸的罪名而入狱服刑)。而女主角韩恭淑是车祸中身亡的受害者的脑瘫女儿,因为身体残疾而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只能在哥哥嫂子的照拂下勉强度日。这样两个人的相遇,始于洪忠都的天真善意——出狱后,他要带着礼物去探望死者的家属。类似这样莽撞冒失的事他已经做了不少,我们看到周围所有正常人的反应(陌生人的冷漠和愤怒,家人的厌弃和无可奈何),而洪忠都始终不为所动。他的残疾在于缺乏对他者情感的感知力,他不被他人劝服和打击,依旧遵循他的情感逻辑,执着于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

于是,在这样一次不合时宜的探访中,洪忠都遇见了被抛弃在搬家后空荡的房子里的韩恭淑——另一个同样天真的人。她出场的镜头十分梦幻,虽然面容因残疾而扭曲,虽然每一个动作都颤颤巍巍,但她却执着于摆弄一面镜子,使它在天花板上反射阳光。追随她的视线,我们看见一只雪白发光的鸽子在空中展翅飞翔。一瞬间,残破、混乱的现实空间飞升至不可思议的纯洁之境:身体被困,精神却能够在想象中自由飞翔。

然而,无人在乎、也无人愿意去理解一个脑瘫女人的精神世界。她的哥哥和嫂子接受了韩恭淑的残障住房补助,抛下韩恭淑搬进了新家。目睹这一切的洪忠都再一次发出了不合时宜地询问:“你们搬走了,你妹妹怎么办?”

没有答案,于是洪忠都本人提供了答案:他自己的电话号码。你可以说他被韩恭淑吸引了。也许是始于身体的吸引,但却更像一个孤独的人被另一个人吸引。洪忠都虽然身体健全,家人却同样拒绝接纳他。于是,他只能独自在黑暗中等待着一个电话,一个来自同类的讯息。

一场不可思议的恋爱似乎就要开始了。但李沧东的冷酷面就在这里——他从不塑造单纯的童话,而致力于还原现实的真实。二人关系依旧始于一场未遂的性侵,始于洪忠都失控的身体欲望(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之后,洪忠都仓皇而逃,之后,又怀着愧疚回来,承诺给她应有的尊重,这才开始建设二人之间的情感。

这几乎是笨拙的孩子的爱:一段段天真的谈话,为爱人彼此命名(一个是“公主”和一个是“将军”),在被遗忘的房间里跳舞(挂毯上的大象和印度女人也加入他们的舞蹈),他推着她的轮椅上街去,坐地铁、去餐馆(被拒绝后去他住的修车厂点外卖一起吃)。他做了一切自己所能想到的事,为了使她快乐。而在她的想象中,她拥有健康轻快的身体,能够和他舞蹈、玩笑——那是她真正的快乐。说来不可思议,几个飞升于日常生活中的奇迹桥段有着令人窒息的张力,而达到这种张力的全部梦幻不过是她拥有了一具健康的身体。于她而言那注定无法实现的梦想,却恰恰是正常人从未意识到的事。然而,就是这样被世人视为残缺的两个人却轻易地完成了爱所能达成的最艰难的事:构筑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这也是世间最卑微最崇高的爱。卑微,因为他们对爱的需求竟如此天真简单;崇高,因为不计后果,不求理解。

他人对这样一份爱的误解是注定的。两个世界注定无法弥合——不是不能弥合,而是强硬、冷漠的现实世界全面倾轧着另一个边缘、脆弱的情感世界。人们对一切早已草率地下了定论:一个是智力缺陷的强奸犯,一个是毫无防御能力的脑瘫女人。在正常人(包括主角的所有亲人)的目光里,残疾人已经异化成非人,以至于他们无暇在两位主角身上无法看到一丝美,更无法想象两位主角具备任何符合人性行为的可能——而造成这一状况更深层的心理原因是:当人们居高临下时,他人的痛苦是不重要的,他们自己的世界才是一切。他们根本不愿意做出任何弥合两个世界的努力,他们宁可选择看不见另一个世界。

在电影结尾,被判强奸罪的洪忠都突然疯狂地逃出警察局,他来到了韩恭淑的楼下。那儿有一棵树,树的投影落在韩恭淑房间的墙壁上,墙上挂着一副画。画上写着:绿洲。韩恭淑曾说,在夜晚,墙画上闪动的树枝的阴影令她感到害怕。而洪忠都爬到树上,为了砍掉每一个树枝,为了毁掉这现实世界的绿,让树的阴影不再打扰那面墙上的“绿洲”。虽然,这只是一个被遗弃在破旧房屋里的“绿洲”象征物。而在人心荒芜的世界里,依旧有天真的人愿意相信它。

借此,李沧东审视着我们的所谓健全的人的社会:冷漠自私的洪忠都一家,唯利是图的韩恭淑一家,以及所有无动于衷的看客们(也包括屏幕之外的我们)。电影中被判定为犯罪的“性侵”案件,出于一份纯洁的爱。而正常人合法的性爱(邻居夫妇在韩恭淑家发生的性爱事件)却因压抑而显得分外病态。最终,这两个世界的善恶颠倒——以残疾人艰难构建的边缘世界的轻轻崩塌结束——却以这崩塌之力发出了对健全人的世界的反讽。

选择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的李沧东,更像是一个叙事诗人,只是他写诗的材料并非晶莹、洁净的词语,而是生活中一切被嫌弃、被遗落的事物:一碗豆子饭、一副艳俗的墙画、一个丑陋的微笑、一曲平凡人的歌谣(“如果我是诗人,我会为你歌唱。”)。这位诗人的确为它们歌唱了——而且以超凡的技艺将这一切沾满了尘土的事物净化为诗歌的结晶,这首诗极其细腻极其锋利,它几乎像出现在电影中的镜子的碎片。它们刺痛你,但你因此看见最纯洁的事物——所有镜片反射在墙壁上的光。

纵观李沧东的电影生涯。他在拍第一部电影《绿鱼》时已经43岁,因此,电影几乎没什么青涩的过度状态,而是一开始就已经具备成熟的风貌、之后只是不断走向辽阔和深邃。他带着一个中年人打量现实世界的目光:他看到世界是泥沙俱下的,其中,丑陋、世俗、恶是构成这个现实世界的主要部分。他从不回避和美化这现实世界,但他却更执着的是观察肮脏事物里的纯洁部分——他以全部的专注催动它在电影中奇迹般的生成。或者,不妨说,李沧东以电影重新定义了纯洁:纯洁不是人类童年时对于世界美好的误解,不是作为奇观和风景的某个远方,甚至不在人类过往的文明里,而是就在此处,它挣扎于无尽的鲜血、眼泪和泥淖,它脱身于令人绝望的庸俗生活,它尝过无数次人性的黑暗和恐怖,但它的内部依旧保持(或者幸存着)一份人类童年式的天真——这是李沧东的纯洁,《绿洲》的纯洁。

恰如黑塞在《悉达多》里说:“天真的人们能够爱,这就是他们的秘密。”

 4 ) 绿洲影评:制度下的绿洲何处寻?

        福柯有一句话:精神病不是一种自然或者生理上的疾病,而是一种对人群加以分类的社会功能。在步入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下,人们有权利思考:作为平平常常的人,我们是否已经被某种模式异化?或者说,我们一直遵循的某种规律真的无懈可击?
    韩国导演李沧东抛出了《绿洲》来提醒我们注意这个问题的答案。 《绿洲》在表面上诉说了一个唯美畸形的爱情悲剧,其实在背后充分表现了导演对机构制度贬斥,所谓的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被社会“囚禁”的过程。所以《绿洲》的真正悲剧得原因在于,男女主人公的病情已一种异类的态度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真是社会机器所不能容忍的。已至于正常的男女之爱也被我们认为是不符合道德的罪恶。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17世纪中叶的麻风病突然在法国灭绝,原来的麻风病院闲置,法政府用这些隔离措施囚禁罪犯,流浪汉和疯子。”“大囚禁”时代就此开始。在这样的环境下,疯人成了社会的敌人,是需要防范和改造的对象。
    在《绿洲》中,男主人公中都是智力低下的成年流氓,在社会和家庭上都不受关注,虽然心地善良,帮助其哥哥摆脱罪责。当家庭仍然无法认可其行为。在影片后半部分,中都把哥哥车铺的车私自拿出去兜风而遭到哥哥的毒打,中都并没有反抗。中都的行为其实体现了他作为智障流氓,在家庭中已俨然成为累赘,哥哥的毒打成了家常便饭。自然,这样的人一触犯到社会秩序,必然受到这种秩序的强制规范。而这样一个人,需要的正是已种关爱,一种一个人应该受到的正常的爱。
    很有意思的是,他碰到了这样一个人,从另一位女主人公公主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与她互补的另一类畸形人: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内心有着爱情和性的正常冲动,却因为外表极度丑陋和病态而被社会遗弃。在这种环境下,男主人公中都对他试图的强奸就引发了他内心深层次的解放,中都的企图虽然未遂,但公主意识到了原来世界上原来还有人会爱她这样一个不健全的人的,她的内心深处的渴望被彻底激发出来,从而,这两个感情互补的人走到了一起。
    道德的出现本身就具有荒谬性,在这种爱情中,两个非理性的人诞生了一种新的道德规范,其实他们也像一般人一样逛街,吃饭,表达爱意。但是这样的一种怪异的形象是不被社会所认可的。男主人公中都曾把公主带到了母亲的生日宴会上,并在潜意识当中告诉家人:“这是我的女友。”(他并未明说)但是正常的人终究无法容忍公主的丑态,把中都得行为理解成了对大哥和家庭的一种报复。
    中都根本不会信教,但是从对于公主的爱情中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他在路边请求神父帮他祈祷,希望他的生活能更加丰富。但他的价值不等于社会的价值。社会早已给与了他的价值观固定的定义,他对自己肯定的方式得到了社会的否定。讽刺的是,在最后神父又在中都的审判中出现一次,这次中都不在有任何希望了,他所关心的只有一个,那即是他的女友公主,他希望帮公主做完最后一件事在入狱。
    影片的编剧真是用边缘人与边缘人的形象反映社会正常价值观的丑陋,影片的导演蓄意的说明:“现代的监管机制无处不在,凡是一般看似有悖于社会伦理的现象社会都会给与严重的惩罚。而影片在最后的桥段当中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中都趁间隙从警察里逃走,跑到公主家旁,趴在树上,为公主剪去曾给她带来害怕的树枝。在这点上,导演显示了非凡的才华:不仅使这场爱情更加唯美,也是男女主人公彻底完成了心灵上的交流。女主人公用收音机的声音告诉男主人公,我知道了。这其实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谈情说爱。而这种只有两个人才明白的甜言蜜语被正常的社会人当做了疯癫,这造成了影片带有悲剧色彩的结尾。

 5 ) 孤独的爱恋

在看完到李沧东的《绿洲》《密阳》《诗》三部作品后,对这位导演不甚喜爱。有人形容看他电影后的心情“表面上波澜不惊,实际风起云涌”。正如这部《绿洲》一样,看似在平铺直叙的讲述着一段畸形恋,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在反应社会现状的同时将人性的丑恶赤裸裸的展现出来。让你纠结,叹惋甚至有点愤恨的同时也为男女主角的爱情怆然涕下。 《绿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情电影,男女主角的形象也与韩剧里面的俊男靓女背道而驰。薛景求饰演的忠都,是一个几度入狱,游手好闲的“痞子”。出狱后,没有亲人来接他,没有钱的他宁愿找别人要烟抽,也要用最后的积蓄为母亲买一件衣服。来到以前的住所,发现的却是陌生人的面孔,大冬天的他仍然穿着刚入狱时的夏装,在电话他哆嗦着找人要硬币打个电话,却没有谁愿意帮助他。幸得以为好心的商人,不仅不要豆腐的钱,还送给他一盒牛奶。饥寒交迫下他到餐馆大吃一顿,被关进警察局后以这种方式见到了亲人。来接他的弟弟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欢喜,冷漠的言辞间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他的极其不屑。回到家后,连他的母亲都没有表现出丝毫高兴,正如嫂子所说:“这个家有你跟没人差不多,甚至没你会更好一些。”在哥哥的要求下,他找到了一份送外卖的工作,却在一次意外中又失去了这份工作。他是善良的,为了哥哥和家庭他宁愿自己背负着罪名,替哥哥坐牢。出狱后还去看望受害者一家,在此期间,他见到了恭洙。两颗寂寞的心交织在一起总是容易擦出火花,虽然第一次在欲望的冲击下他企图强奸恭洙,恭洙由于紧张害怕晕死过去才得以平息。此后,忠都总是会来看恭洙,给她送花,帮她洗衣擦地,像个将军般的保护着她,夜里哄她入睡,周末带她出去游玩……一次在恭洙的要求下两人正享受着鱼水之欢,却被恭洙的哥哥嫂子撞见个正着,忠都再次入狱。入狱后的忠都仍然和恭洙保持着联系,并为她砍掉了树枝,因为恭洙曾说过,这些晃动的影子使她看见墙上的绿洲后感到害怕。 文素丽饰演的恭洙演技不得不让人折服。她将这个患有重度脑麻痹患者演绎的入木三分。不管是身体上扭曲的残疾,还是眼神表现出来的孤独,向往,沉溺和欢喜。她喜欢拿着镜子,让窗外反射的阳光照在墙壁上,欢喜的笑容使她原本扭曲的脸上更加有些变形,但她乐在其中,这也是她第一次见到忠都。她总是想抓住这些反射过来的亮点,就像抓住忠都一样。在窥视了嫂嫂和别人偷情后,内心的欲望熊熊燃烧,她开始在乎自己的外表,会为自己涂上一层唇膏。她叫忠都为“将军”,忠都称她为“公主”,他们是那么的需要彼此,需要给自己取暖。有忠都在的日子,恭洙俨然变成了真正的公主。他为她做尽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事甚至是恭洙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忠都把她当成了家人,不仅带去和家人见面,就连拍全家福他也固执的要恭洙加入。有忠都在的每一天,恭洙就算是吃杂酱面也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他们之间虽然从来没有说出一个“爱”字,但是从恭洙的幻想中,从忠都的不顾一切中我们都可以知道答案。忠都入了狱,恭洙依旧一个人,在老房子里面自生自灭。不同的是我们能看出她的转变,从刚开始只会呆在原地,到后来会学习着生活,开始用毛巾拙劣的擦拭着地板。这转变的原因,大概只有恭洙才清楚吧。 另外,导演并没有按照观众的意愿安排剧情,没有留下类似童话故事里的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团圆结局。忠都和恭洙,一个刚出狱的不良青年,一个孤僻在家的残疾人,他们都属于社会的边缘人物,而童话般的结局出现在他们身上是有多么的不伦不类。影片结尾,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两个孤独的人。忠都仍然被抓进了监狱,虽然都为他抱不平,但对他而言,监狱的生活比起世情的冷漠也许会更适合他。恭洙仍然在自己的家里,等着邻居送的饭菜,等着偶尔哥嫂会前来看她,等着忠都的信…… 在讲述这段爱情时,导演也反应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比如片中忠都的哥哥,导演就持有批判态度。弟弟为他顶罪成为替罪羊,他不知感谢不说,反而是轻蔑,打骂。甚至在面对恭洙哥哥的敲诈和威胁时说出不认这个弟弟的话。还有恭洙的哥哥,口口声声说着关心着这个残疾的妹妹,每月付了多少多少钱让邻居照看,自己却为了过好生活搬了家,让一个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妹妹独自居住,这也是常人难以想象,嗤之以鼻的。发现妹妹“受辱了”,他没有想如何通过正义的渠道为妹妹讨回公道,而是选择用金钱这种丑陋的方式私了。可见,他同忠都的哥哥一样,都是金钱至上的奴隶。 影片隐藏的一个含义是沟通,正是因为缺乏沟通,导致了后面的事情发生。恭洙的哥哥和嫂嫂,片中虽没有直接表现出他们的婚姻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沟通,相信这也是恭洙嫂嫂出轨的原因。忠都和哥哥弟弟已经母亲都几乎没有沟通,更多的时间他们是在指责他。忠都出狱后,我们没有看到一家人脸上的欣慰,作为一家人,甚至连一起吃饭的场景都没有出现。当“强奸案”发生时,忠都哥哥没问清缘由,一上来就拳脚相加。几乎不能说话的恭洙在看到忠都被抓后也万分着急,也只能用近乎自虐的方式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没有人能够懂她。我们很难想象身带残疾的恭洙和被人排斥的忠都之间是怎样交流的,也许只有忠都才懂恭洙,恭洙懂忠都。是孤独让他们相知相依相爱。

 6 ) 《绿洲》:关于被剥夺了语言的人

有人说这样的爱情是不可能存在的,我则要辩解说,如果人类本就是一种生来残疾的物种,那么这样的爱情只会是世间唯一可能的爱情。

我对于《绿洲》的基本理解是,这是一个关于被剥夺了语言的人们的故事。

无论是智力低下,还是脑瘫,这些都是呈现失语现象的疾病载体。也许非要选择一个脑瘫患者,更多是出于对影像奇观的需要以及为演员的发挥提供条件,甚至可以指责为一种取巧的做法(文素丽对脑瘫者的再现太有说服力,以至于我忍不住不断把电脑屏幕推远,仿佛那种残酷要冲破屏幕刺伤我)而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点,是他们对于自己境况的不可言说,因为这不可言说,他们的大脑被视为没有思维生成的封闭体,最后,连他们的生命本身都变成了没有生命存在的,任人处置的客观物。

在最后警察局那场令观众难以在伦理上难以忍受的戏份之前,李沧东已经展现了不能说话者被如何对待。女主人公的公寓是一个没有任何私密性的场域,钥匙被放在楼道的花盆里,可以随意当着陌生人的面拿出,任何想要进入这间房子的人都能轻易得偿所愿,因而她不能预测何人、何时、因何事会突然闯入她的房间(这也酿成了最后的悲剧)对于所有的闯入者,她只能被动接受,因而她对于强奸这种极端事件也是完全敞开的。残疾所带来的限制并不仅仅在残疾本身,比如不能自己吃饭,自己洗澡这般日常生活之上,它会修改整个生命的代码,改变每一个层级的运转方式。对于女主人公而言,并不是在事件发生之时,她没有力气抵抗,她的生命的实质,是已经被限制得只剩下某种被榨干的形态,心脏的机械跳动或者持续的呼吸。毁灭必然会发生,她只是在等待它而已。

偷情的情夫表示不必在意女主的存在

邻居家的负责照顾女主人公的女人和情夫在她的房间里交欢,证明这里变成了一个合适的偷情场所,免费、便利,而偷情最需要的条件,则是无人知晓,很显然,女主人公虽然存在在这间屋子里,但她并不被视为人,偷情者无须担心她会告密,甚至无须担心她是否可以理解眼前事情的意义。当女人(也许由于平时那最低层次的照顾,虽然是连喂狗的精力都不及,但她尚且知道这一团扭曲的持续抽搐的肉体里有生命存在)略带迟疑地告诉情夫,“她在看”时,他以无法理解为什么需要担心这件事的口气回答“没关系”。在很多的电影叙事中,动物的目光都常被作为使偷情者(甚至是正当的情侣)羞惭的存在(比如《华尔街之狼》,我看的太少了一时只能想起这些,但应该有更多)而这里的脑瘫者是连动物都不如的,她没有令人羞惭的能力,她被降格为类似于一件家具一样的存在,不动,无声。她的观看不能转化为言说,观看就变成了只有输入的过程,输入的内容被大脑如何处理如何理解,因为出口被封闭了而永远不能被人知道,因而观看本身也失去了意义。

男主人公对于女主人公的意义,他作为“绿洲”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是唯一想要去破解那一连串毫无意义的能指碎片,在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语音中,主动去拼凑出一个连贯的句子的人,他带有鼓励意味地重复女主人公的话,因为她没有能力一次说太多的词,他作为一个补充的大脑,帮她存储那些已经费劲说出来的东西,使得她可以安心地接下去说,而不用为上一句话不被理解而焦急(在警察局的场景里,我们可以看到失去了男主的辅助,女主的话语如何不可能被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女主的理智存在,又或者说,他从来就没有质疑过这份理智。令我惭愧不已的是,她对于历史的了解,她对于爱的渴望,她最原始的性欲,她虽然缓慢,但是仍旧能清楚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这些事实都在某些瞬间里引起我的惊奇,“不是所有的脑瘫都是智力低下”,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新知识。

如果说女主人公的失语是直观的,男主人公似乎有非常好的语言能力,很多时候我不能确定他是否真的有智力上的缺陷,因为至少在现实中,我知道有很多的人只是因为坦诚和率真,只是因为不愿意去按照所有人都生活的那套规则去行事,就被视为怪人,甚至被认为是有某些精神上的疾病。从男主弟弟的口中我们得知,替哥哥顶罪是他自己的主意,这可以被视为一种怪异的举动,因为它违背了人本性中的利己倾向,这是人们怀疑他智商不高的充分理由。当然,家人们是不需要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的,因为这种话语的施事结果正好符合他们的利益。在男主的话语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上,家人们判定有一种智力的缺陷和精神的疾病造成了扭曲,因此男主虽然可以说话,但是不被相信。

男主把车祸家的女儿带来母亲的生日宴会,让派对无以为继。

在男主把女主带到母亲的生日宴会上,若无其事地告诉大家这就是哥哥车祸撞死那家人的女儿时,他毫不在意地反应使得众人的惊诧和愤怒达到了极点,似乎他只是带来了一个无关的人。如何可以在阖家欢乐的日子把整个家庭推向愧疚的深渊,而又不在语言上体现这种恶意呢,这是他的家人们所不能理解的。他的哥哥,也就是那场车祸的真正肇事人,无疑是最为不安的一个,因为男主人公不仅帮他顶罪,更替他愧疚,这是一种令人抓狂的僭越。事实上,男主人公本不应该有任何的愧疚,反而是哥哥,不仅理应对车祸的一家人愧疚,更要对主动顶罪的男主愧疚。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模式,男主应该表现出愤怒、痛苦、冤屈等情绪,然而他却反而同情别人的受害者,他的话语无法展现他对于含冤顶罪这件事的任何态度。为了使自己摆脱这种愧疚,将男主判定为智商低下的未成熟的儿童显然是最方便的做法。只有那个弟弟,尚存理解的企盼,尽管他根本不可能理解,他问出那句不会有答案的话:‘솔직히 말해 봐,지금 무슨 생각하고 있어?(老实说,你到底在想什么?)’其实男主人公在想的,他都已经说出口了,可无论是哥哥和弟弟,都坚信还有一些没有说出的东西,他们一面寄希望于男主是智障的的事实来消除自己的愧疚感,另一方面怀揣着男主装傻寻求报复的阴谋论,活在持续性的良心不安中。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男女主人公显性的失语和隐形的失语终于合流,他们无法告诉所有人他们恋爱的事实,无法让这种爱被众人认可。而对于众人来说,不能相爱,仍旧有活下去的希望,而对于他们来说,爱情的悲剧则等于人生的悲剧,一个再度入狱,另一个则失去了生的希望。

当看到有人在评论区询问为什么女主人公不解释自己不是被强奸的,我怀疑他是不是放了二倍速并且跳过了无数个段落,以至于他刚好理解到了情节的彻底反面。李沧东所展现的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女主人公如何声嘶力竭地想要表达自己,说出真相,她的理智是多么努力地想要冲破那扭曲的躯壳,被人听懂。她的焦躁却使得她陷入了不被理解的恶性循环,由于她的亲人早已放弃从具体的词语,而是从肢体语言上去理解她,因而她越试图说话,表现在肢体上的躁动就越会被她的嫂子理解为是经历了强奸之后的PTSD,并自以为是地帮她诉说她认为的真相,而女主就会更加着急,仿佛被堵住了嘴的人。情况就变成了:越想说话,就越被视为不能说话,越不能说话,就越想说话。对表达无望之后,女主人公遂用自己的身体砸向桌子柜子,试图自杀,或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她对现状的否认,然而即使是这种尝试,都会被理解为是因为无法忍受被强奸之后的耻辱,因此她甚至被剥夺了选择死亡的正当理由。这是何等深刻的绝望。

在警察局女主拼命想要解释,但并没有人听,而女主的嫂子则在不断自作主张地做着错误的证言

男主人公又为何不解释呢?答案也很显然,只要他要辩解,他和脑瘫女孩是自由恋爱,是女孩主动想要和他做爱的,人们就会更把他当傻子,尤其是在他有强奸前科的情况下。傻子可以干的最危险的事情,就是声称自己不是傻子,男主人公似乎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做任何的辩解。他的越狱也只是想要和女孩子打个电话,在破碎的声音能指中再度确认她的存在,帮她砍掉树枝,消除绿洲上的阴影。他对于辩解之不必要的清醒认识,似乎说明他的智力也许还要超越常人。

有人说这样的爱情是不可能存在的,我则要辩解说,如果人类本就是一种生来残疾的物种,那么这样的爱情只会是世间唯一可能的爱情。它使用一种排外的语言,绿洲国的绿洲语,不需要他人的理解,只需要彼此心领神会。然而正如残疾人是少数群体,绿洲也是那些快要消亡的所在,它们不断被侵蚀,缩小,直至消失,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绿洲,也不会再有少数人的爱情。

绿洲是相对于沙漠而言的,在这里,所有人理解所有人,或至少,所有人试图去理解所有人。只有当绿洲和沙漠不再有分别时,我们才可以承认,每一种爱都没有分别。可是,那样的世界是无差别的绿洲还是无差别的沙漠呢?我不得不以悲观的口吻似诉说这个现实:我们似乎离后者更近一点。

不止一次,李沧东让女孩变成正常人起舞。我第一次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他比金基德更残忍。

 短评

看完这个感觉四肢健全而不能去爱上某个人简直是犯罪了

6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薛景求,文素利。炸酱面,豆子饭。(字幕翻译是东北人吗?薛景求长的像张艺谋)

10分钟前
  • 饥饿艺术家
  • 推荐

薛景求、文素利的精彩出演。最卑微的人生开出最美的花。爱情最单纯、纯正的一面,感人至深。

11分钟前
  • wlhui
  • 推荐

觉得电影里喜欢抓无辜的极端男女来爱情里报到。不是疯子就是绝症,不是犯人就是残疾。

13分钟前
  • nadja
  • 力荐

以前在网上搜oasis相关的时候老搜到这部电影,搁置了几年今儿终于看了……怎么说呢,虽然认为这样的爱情不大可能存在,但电影却因两位主演出色的表演而极富代入感,试想,我们在怜悯电影里孤独可怜的男女主角时,自己在生活里又何尝不是个自私冷漠的角色呢。PS:男主角太像糕叔了吧!!!

1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极端的美丽爱情,女主突然从轮椅上站起来跳舞的一段简直美翻了,女人一生最美的时刻始终是在最爱的人眼中。。

23分钟前
  • 脏字名
  • 推荐

与之后两部片相比,李沧东还是太过倚靠演员,尤以这部最为明显,文素丽和薛耿求抢去所有风头,以至于一度对影片传达的内容失去兴趣,事实是,并非每个导演都能在头三部片邀来演技派助阵。倘若将李沧东作品以三部为界分开的话,后几部则在文本方面做的更为出色,当然,这话得留到《燃烧》看罢再做定论。

28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生命中哪里有绿洲,只有沙漠和沙漠间的空隙而已。李沧东太残忍了。

30分钟前
  • 鬼腳七
  • 力荐

1.高速上的欢舞;2.房间里幻想的舞蹈;3.努力割断的树枝;4.稀罕的情愫,傻子与脑麻痹患者,哪一边正常了,情愫也就消逝了,这便是现实;5.不满意邻居的“太不关心”和做个爱就突然被发现。

3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忠都是蹲过监狱的边缘人,同时也有疾病在身(可能是多动症或者脑部缺陷),所以他看到恭洙的那一刻就像看到了自己。这是两个边缘人抱团取暖的故事,时而残酷如恐怖片:被亲人利用,被现实璀璨,被社会抛弃;时而浪漫如童话:蝴蝶、小象、恭洙的三段遐想非常浪漫,最感动的是高速公路跳舞和结尾锯树。

4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最近看了几部李沧东的电影,这一部给我很多期待,但最终是我很难喜欢的片子。生命的绿洲,蝴蝶的光斑,飞舞的白鸽,残缺的爱情,命运的讽刺,确实让人唏嘘不已,但是无论多么优秀的演员表演以及细节的处理都无法抵消三十分钟左右那场强奸未遂给我带来不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作为女性体会到的并不安全的生存环境,这种男性视角下的爱情和感动,连道德感有些薄弱的我都只能感到担忧,下班走在街上的女人,上一个强奸未遂的女人,我眼里满是这些无辜的人,已经无暇去顾及你们自顾自的,脆弱而灿烂的爱情了。

45分钟前
  • 鞋带与共和
  • 还行

6.5 最深情的一部李沧东,人物依旧出彩。他有擤不完的鼻涕,她有聚不拢的目光。男欢女爱,自然而然,只是社会容忍不了他们的自然——所以最后没有了阴影,也没有了绿洲。

48分钟前
  • 喂饭
  • 推荐

从两个单一的弱势群体的纯洁爱情来映射现实世界的残酷。女主人公的家人甚至都从不去关爱她,唯一真正关爱她的男主人公却在正常人眼里成了肮脏的强奸犯。原来真正丑恶的是这个世俗社会。

4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文素丽应该在想象中作为正常人健康一次,可李沧东让她正常了四次。这种重复不是加强,反而削弱了影片的力量。

50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打了五星的朋友们,如果我有暴力和强奸未遂的前科(撞人逃逸不算),第一次见到你就威胁,强迫你,然后拿着花去找你,说我爱你,你会歌颂我吗?(最后被突袭抢手机的女人真惨,不知道心理阴影要留多久。)

54分钟前
  • 还行

那個,可能是我敏感,熱評第一的「連殘疾人都有人愛我還不如殘疾人的」言論也太刺耳了吧,無心無情無同理心。minimize harm什麼時候才可以成為common sense.

58分钟前
  • 內有惡女
  • 推荐

连残疾人都有人爱。我还不如残疾人。

1小时前
  • mon babe
  • 推荐

房子后面的不是麻雀而是科鸣鸟,我的祖先不是将军而是叛国贼,如果这些都能搞懂,你便知道我不是强奸犯而是她的英雄,她不是智障女而是我的公主。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起舞,在绿洲里欢歌。若我给你变出消失黑影的魔法,或许你就不会害怕。可你为何要害怕黑影,我怕的是把撒谎当成熟,视相爱为耻辱的世俗。

1小时前
  • 西楼尘
  • 推荐

他们是世人眼中的怪,却在互相的慰藉中活的逍遥自在。他是她身边高声歌唱的将军,她是他怀里美丽起舞的公主。他为她去砍社会恶意的枝,她为他盛放温柔的想象。可叹绿洲只能活在彼此两人的世界里,人性的荒漠最终把它覆盖。扮丑成这样,文素利的演技让人膜拜。

1小时前
  • 之晨
  • 推荐

砍树枝的行为深深震撼了我,很难说是爱情,人类渴望摆脱孤独的需求强烈到超出身体的残疾智力的缺陷

1小时前
  • 走马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