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脉动第二季

完结

主演:大卫·爱登堡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2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3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4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5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6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3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4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5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6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7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8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9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地球脉动第二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经惊艳世人的纪录片《地球脉动》,再次由来自BBC的制作团队倾力奉献出最新的第二季。在这一季里,观众们将继续见证地球各个角落动物、植物平凡而精彩的生命瞬间。本季总共六集,分为岛屿、山脉、丛林、沙漠、草原和城市,树懒、巨蜥、狐猴、海鬣蜥、帽带企鹅、雪豹、金雕、蜘蛛猴、美洲豹……大自然的神奇之手创造的万千生物以其各自的习性自幼生活在生身土地之上。他们顺应着严苛的自然环境,顽强追逐着明日的朝阳。然而人类肆无忌惮的活动则侵蚀着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它们渺小而伟大,通过BBC的镜头,生命的光辉得以放大,闪耀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白宫风云第三季食戟之灵 豪之皿平凡的世界2015人来客往大盘鸡告别薇安捉鬼专门店乡村里的中国假面危情妙警贼探 第二季抖音世界杯脱口秀之夜米奇妙妙屋第四季漫长归途狂赌之渊·双超人与蝙蝠侠:公众之敌万国志那小子真帅活埋之怨逐梦蓝天旅人第一季城市探险者名人荒野求生 第三季不信地狱飞行迷的天空肉体与子弹后宫安以轩版花钱月下动态漫画·最终魂意都挺好兄弟难当狂赌之渊 电影版五伙伴历险记4客途秋恨(粤语)欢迎来到皇家别墅ALIFE~深爱的你~周恩来哪吒之灵珠重生洗漱睡觉吧, 宝贝!少林兄弟古堡歼仇记太空人的藏宝图 第一季嫉妒甜蜜杀机

 长篇影评

 1 ) 字幕组眼中的地球脉动第二季

【首发知乎】

没有利益的利益相关:地球脉动(又名行星地球)第二季 Fantopia翻托邦字幕组&3E字幕组联合译制版本的校对&剧集总监。不敢妄言对本片有多么深刻的理解,但至少每一集都至少看了四遍以上。很早就看到这个问题,一直等到昨天晚上,我改完了精校版的最后一行字幕,才觉得基本做好了准备,来写点什么。

写在前面:本季地球脉动国内有版权(腾讯视频)。作为一个纪录片爱好者,个人非常开心能看到国内有视频网站巨头,肯花钱购买这种优质纪录片资源。真的非常感谢。希望腾讯能继续为国内引进更多的优秀节目,我本人一定继续充值会员支持。我非常尊重腾讯对于本片版权的保护,本答案也不会提供熟肉下载链接,也请各位评论时不要求片,也不要私信求片。请去腾讯观看正版资源。真有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Fantopia翻托邦字幕组。

那为什么网上都有现成的正版资源,为什么我们还要翻译:
1.因为对纪录片,对大卫·爱登堡爵士的喜爱。
2.腾讯的字幕似乎是外包的,今天终于有空去瞅了一眼(之前因为怕影响校对时的思路,一直没敢去看),也能说质量还有待提高。
3.厚着脸皮说一句,我们的外挂字幕质量绝对是目前网上能找到所有版本里最高的!

因为我们:
1.在蓝光片源于第三集播出后偷跑之后,第一时间选择了适配蓝光1080P片源。(初校版1,2,3集适配HDTV,4,5,6集适配蓝光。精校版已全部适配蓝光)。
2.针对片中所有提及的主要物种,均注释标出其拉丁文学名。(拉丁语学名在精校版中也全部改成斜体了,防止学生物的强迫症患者看了难受。)参考Wikipedia选择物种中文译名,Wikipedia上无准确译名的选择参考物种数据库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能精确到种的注明种名,不能的精确到属名,科名,亚目名.... 尽可能保证物种翻译时的准确性。
3.认真翻译校对每一集字幕,至少有两人在校对时进行把关,消灭错别字。力求文本精炼,准确。
4.精心制作了每一处特效,硬字幕,注释。想专心欣赏片子的观众 ,不会影响本身观感。想对物种进一步有所了解的观众,我们注释的学名能让您轻松 准确查找到网上相关信息。
只放一张截图说明一下:

【我们的特效】



以下正式答题:
这个题目好答也不好答。好答是因为:只要放几张截图,讲两句片中的剧情,说两句好萌啊好可爱啊,夸两句摄影,剧情,至少也能获得不少赞同。然而并不觉得这样有太大的意义。只能给还未看片的观众提供 一些参考。
不好答是因为:这种必定会在纪录片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片子,评价起来实在需要一些勇气。

先说优点:
1.顶级制作:BBC的这种顶级制作几乎就是质量的保证。本季更是BBC首次全程采用4K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摄制组历经117次行程,走遍40个不同国家,拍摄日长达2089天,制作周期长达三年。我根本不敢想象这背后所要付出的心血。
或许对于这一点, 大家会在每集正片之后的拍摄日志部分会有更深的体会。无论是拍摄金雕时,攀登雪山,利用滑翔翼进行拍摄;还是在马达加斯加追逐几十亿只蝗虫群,看到摄制组最后在铺天盖地的蝗虫群里裸奔(并没有),露出开心的笑脸,真的非常感慨。
于我个人而言,最感动的还是"丛林之森"那集,摄制组拍摄新发现的淡水豚。花费数周,想尽各种办法,然而最后的结果,只在正片中出现了40秒左右!介绍也是寥寥数句,一笔带过。
245
00:20:24,470 --> 00:20:27,410
这是一种新近鉴定的淡水豚
A newly identified species of river dolphin
246
00:20:27,500 --> 00:20:30,000
地球上只在这里有发现
found nowhere else on Earth.
247
00:20:42,980 --> 00:20:45,040
在这片黝黑浑浊的水里
In these black, tangled waters,
248
00:20:45,070 --> 00:20:48,040
它们近乎完全失明
they have become almost totally blind,
249
00:20:48,170 --> 00:20:49,980
因此它们行动缓慢
so they move slowly,
250
00:20:50,250 --> 00:20:55,440
小心地用声纳扫描丛林地面来寻找鱼
carefully using their sonar to scan the forest floor for fish.
251
00:21:00,630 --> 00:21:04,390
如果这片森林可以隐藏着一种新淡水豚...
If this forest can hide a new species of dolphin...
252
00:21:05,330 --> 00:21:08,550
还可能会有什么东西亟待被发现呢
what else might there be here, awaiting discovery?
甚至连个正脸都没有露

【新发现的淡水豚】


由此可以得见在拍摄其他场景时,需要付出多少汗水。
2.顶级音效。汉斯·季默的配音,非常棒,非常棒。也许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第一集"海岛之远"中,蛇群猎杀海鬣蜥的那组镜头吧?许多营销号都进行了转发,youtube上几十万的观看次数。画面本身就让人捏一把汗,而配乐更是恰到好处,让整个过程显得险象环生。或许看到小海鬣蜥终于逃回海边的时候,大家都是长出了一口气吧。
(一点小故事是,第一集播出的时候,英文字幕本身只说了这种蛇叫"racer snakes"游蛇。然而游蛇本身是一类蛇的统称,很难精确定位到种。我们查了很多资料,包括BBC自己的宣传网站,以及加拉帕戈斯群岛(拍摄地)的官方动保网站,最终确定了其种名。然而...却定错种了···直到最近这段大火之后,wiki上才有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我们最终确定了片中提到的游蛇应该是同一个属下的另一个种,已经在精校版里进行了修正。)
然后是不得不提的大卫·爱登堡爵士。
呼···(长出一口气)。
爵爷已经90岁了。作为一个几乎看过了爵爷大部分作品的爱好者,真的真的非常激动能再一次听到爵爷熟悉的声音。十年前的Planet Earth第一季,爵爷让我们看到了纪录片还能这么拍,当初的那种震撼真的是无与伦比。之后,不论是非洲,冰冻地球,还是猎捕,都有爵爷磁性的声音,陪伴我们一起领略那些我这辈子可能都无法到达的美景。我真的有些害怕,这部Planet Earth II,会成了爵爷的封笔之作,以后再也听不到爵爷的声音。(啊,呸呸呸,爵爷还是小伙子,向天再借五百年!)
前段时间,校对完了"全彩动物园探奇"。Zoo Quest是爵爷第一次开始制作自然类纪录片,当时播出的时候还是黑白画质。然而前不久BBC在翻仓库的时候,无意中却发现了当时拍摄时的胶片,惊奇的发现,虽然当时播出时是黑白的,但是拍摄时却用的是彩色胶片!这都要归功于爵爷当时对于16mm摄像机的坚持(还是35mm?记不清了,再查一下)。于是经过修复重制之后,我们得以看到彩色画质下青涩的爵爷。这么多年来,他为观众带来了无数优秀的作品。当这季Planet Earth II正片的结尾,爵爷一个人满头银发,站在伦敦市内的高楼之上,顿时有些眼眶湿润。真心希望他老人家还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然后再说缺点:
我个人认为本季当然还是存在瑕疵的,不是十全十美。主要缺点如下:
1.场景不全。第一季一共11集,几乎覆盖到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环境。第二季缩水到了6集,我们来数数都有哪些生态环境:第一集海岛,第二集高山,第三集丛林,第四集沙漠,第五集草原,第六集城市。有没有觉得少了点什么?没有海洋,没有南北极。至少缺了这两个大的生态环境分类吧?既然顶着Planet Earth的名号,讲的是Earth上的事,那么理应覆盖到更多环境下的动植物。
(其实说白了个人私心就是才6集没看够没看爽啊!!!)
2.有炒冷饭的嫌疑。如果你是一位对自然类纪录片阅片量很大的观众,会不会对本季中的某些场景觉得似曾相识?比如第四集沙漠中的会轮流抬腿的铲吻蜥蜴,

【铲吻蜥蜴】


再比如同一集中会爬上沙丘收集雾气的拟步甲。
【拟步甲】

再比如第五集草原中求偶的杰氏巧织雀,

【杰氏巧织雀】



等等等等,还有很多。这些镜头或多或少都在爵爷曾经的作品或者其他自然纪录片中出现过。当然不是说其他片子中出现过的动物,地球脉动中就一定不能出现了。不是说地球脉动中出现的物种一定就都得是闻所未见的。事实上,就算是它作中出现过的动物,地球脉动一样可以拍出新意来。比如第二集高山中的雪豹,其他片子虽然也曾出现过。但是就我所知,没有一部片子,曾经在同一幅画面中出现多达四只雪豹(母亲+女儿,外加两只雄性雪豹),这种雪豹双雄争锋的镜头更是罕见(雪豹实在是太难拍到了)。只不过,作为目前最顶级的纪录片,我们理应对它有更高的要求,片中大量出现似曾相识的镜头,不禁让人有点遗憾。
所以这部片子的主旨到底是什么:
个人认为,这一季主要就讲了两个字:改变(Change),具体一点是:人类行为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以及动植物又是如何在应对这种改变。
拿手头的字幕文本,我们来统计一下爵爷到底说了多少次改变(change, changes, changing, changed)。
第一集中说了6次。
第二集中说了4次。
第三集中说了1次。
第四集中说了4次。
第五集中说了1次。
第六集中说了7次。
考虑到每集也就不到500句的样子,这个频率不算低了。这还不算一些诸如effect, influence等相近的词汇了。
再具体一点,爵爷在第一集的一开篇就说了(懒得一张一张截图了):
106
00:00:26,790 --> 00:00:30,150
十年前 在一部叫做行星地球的系列纪录片中
Ten years ago, in a television series called Planet Earth,
107
00:00:30,310 --> 00:00:32,940
我们揭示了许多自然奇观
we revealed many of those wonders,
108
00:00:33,150 --> 00:00:36,640
然而时至今日 许多都已发生了改变
but today, much has changed.
109
00:00:37,980 --> 00:00:42,830
如今 我们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展现地球上的生命
We can now show life on our planet in entirely new ways.
110
00:00:44,480 --> 00:00:48,820
带您身临其境 比以往更加深入动物们的生活
Bring you closer to animals than ever before.
111
00:00:51,160 --> 00:00:56,520
并且首次展现新的野生动物角色
And reveal new wildlife dramas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112
00:00:59,710 --> 00:01:01,710
但这还不是全部
But that's not all.
113
00:01:02,110 --> 00:01:04,720
我们的地球也发生了改变
Our planet has changed too.
114
00:01:05,000 --> 00:01:09,540
那些荒野地区从没有像今天一样
Never have those wildernesses been as fragile and as precious
115
00:01:09,660 --> 00:01:11,790
如此的脆弱而又珍贵
as they are today.
而在第六集的开篇,爵爷又一次呼应了这个主题:
67
00:00:33,600 --> 00:00:37,590
这里是地球上最新的栖息地
This is the newest habitat on Earth.
68
00:00:41,600 --> 00:00:44,020
在这里 动物们必须应对
It's here that animals have to contend
69
00:00:44,100 --> 00:00:48,590
地球上所面临过的最重大的变化
with the greatest change that is happening to the face of our planet.
这种改变对动物们的影响,在第六集城市这一集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城市,作为最新的栖息地,这种改变对动物们而言是前所未见的。能适应者,诸如花豹,可以在城市里随心所欲,捕食家畜。
【花豹】



而无法适应者,诸如玳瑁,人类城市的灯光迷惑了它们,使得它们在孵化时无法准确地从沙滩返回大海,只得落得凄惨的下场。

【玳瑁】



而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和谐地与动物们相处呢?爵爷在片中也给出了一种答案: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所以个人认为,这一季不单是为大家介绍了各种萌物,更有着其中心思想,更多的是在呼吁人们,应该重视我们自身行为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在短时间内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改变,如果再不重视,后果很严重。就像爵爷在第六集最后说的那样:
454
00:47:55,000 --> 00:47:57,190
低头俯览这座繁华的大都市
Looking down on this great metropolis,
455
00:47:57,320 --> 00:47:59,680
在不断重塑这颗星球外表的工程中
the ingenuity with which we continue
456
00:47:59,700 --> 00:48:03,190
我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to reshape the surface of our planet is very striking,
457
00:48:04,020 --> 00:48:05,850
但也同样发人深省
but it's also sobering.
458
00:48:06,340 --> 00:48:09,340
它提醒着我 对我们而言
It reminds me of just how easy it is for us
459
00:48:09,550 --> 00:48:12,810
割断与自然界的联系是多么轻而易举
to lose our connection with the natural world.
460
00:48:13,580 --> 00:48:16,530
然而 正是这种联系 却决定了
Yet it's on this connection that the future
461
00:48:16,600 --> 00:48:20,930
人类和自然界共同的未来
of both humanity and the natural world will depend.
462
00:48:21,920 --> 00:48:26,340
我们当然有责任 竭尽我们所能
It's surely our responsibility to do everything within our power
463
00:48:26,800 --> 00:48:30,750
在这颗星球上创造出一片家园 不仅是为我们自己
to create a planet that provides a home not just for us,
464
00:48:31,340 --> 00:48:34,730
也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but for all life on Earth.
写在最后:
感谢本片翻译过程中所有参与的同学们!
最后,感谢腾讯此次能够购买本片的正版资源。国内看纪录片的观众,比起看美剧英剧日韩剧的观众,恐怕算是小众了。所以对于腾讯的行为,我个人还是非常感激的,能为国内的观众带来如此佳作,对于我们这些爱好者,真的算是福音。恳请大家去腾讯观看正版资源,以示支持!

 2 ) 《地球脉动》第二季 2020.2.9

第一集讲的岛屿,鸟儿,企鹅都有自己固定的伴侣,然后,相守一生。其实我看得非常感动,尤其最后的片段。雌雄企鹅轮流守着小企鹅,而岛屿上的环境非常恶劣,很高的悬崖下面是汹涌的海水。有些企鹅站在高高的岸上被浪水卷入海里,有些被卷下去拍到石头上,家里的小企鹅和雌企鹅嗷嗷待哺,等他们的爸爸带着食物归来,有的能等到,有的等不到了,每一次出行都是挑战,都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爸爸回来,喂食,该妈妈去了,去捕食,他们就这样交换着、轮流捕食,日复一日。 第二集高山 高山上的原羊活着真难,悬崖峭壁,跳跃能力和抓地能力太厉害了,不可思议,都快垂直的坡度,不到五公分的宽度,都能站住,为了喝一口水要到300高的下面的山谷,而那里有赤狐的追杀。火烈鸟求偶太搞笑了,像在排练集体节目。棕熊,母豹和小豹。 大猫好像也在这集,捕老鼠,哐一下把自己砸进雪堆里。 第三集丛林,最适合给学生看 幼猴爬到很高的树枝上,细细的,掉下来了,只用尾巴勾住树枝,完全没有够的地方,爸爸去救它,用身体当做桥梁让他走到安全地带,幼猴拥抱了爸爸。森林因为经常下雨有积水,竟然有十米高,有海豚!还有鳄鱼!!哈哈哈哈哈小鸟求偶太可爱啦,尽情表演,还要给自己搭建舞台。 第四集沙漠 大自然鬼斧神工,沙漠上有狮群、老鹰、鸟、长颈鹿、斑马,蝗虫军队。狮群总是会捕猎失败,不得已捕猎长颈鹿,多方合作,奔跑等待,但他们失败了,打头等候的母狮被长颈鹿踢开,还踩了一脚。沙鸡爸爸抱着全家的希望,每天往返200公里为一家子取水 冒着生命危险。鹰就在水潭旁边等着,被鹰抓到意味着一家子都会在几个小时之内渴死。 第五集 草原 草原上天好低哇,黑云压城城欲摧。草原上的动物,狮子羚羊等没有蔽身之所,就那样赤裸裸地站在雨里。看了好几期狮子都捕猎失败挨饿啦,水牛没捕到这次又,小狮子们也没得吃。 哈哈一种小鸟要吃飞在空中的昆虫,但没有能力把昆虫从草丛里赶出来,都站在鸵鸟身上,鸵鸟一走动,昆虫飞起来正好吃掉。每只鸵鸟背上都坐了一只小鸟鸟搭顺风车。它们不断转移到更大的生物上面,这样才不会注意到它们然后赶走。又飞到大象的鼻子前面啦。一大群鸟有五六只都飞到前面开始竞争。 草原也有大象🐘和狮子,沙漠也有,丛林也有。哈哈哈哈哈哈哈太搞笑了一大群雄鸟,至少20多只,比赛跳高,谁跳的高跳的时间久,才能获得那唯一一只雌鸟的青睐,谈个恋爱真不容易。 切叶蚁收割草叶,分割成长条状然后置于真菌上,草叶腐烂供养真菌,而真菌才是蚂蚁真正的食物。养活五百万只工蚁的蚁群,他们非常勤快,一个蚁群一年能收割半顿草。磁石白蚁创建的土堆所有都是依南北轴建造,所以叫磁石白蚁。食蚁兽嘴巴好长,身子好大,尾巴很粗,长长的舌头直接伸进白蚁的堡垒啦,还用巨大的双手摧毁堡垒,原来我姐的“凉娃”食蚁兽的名字就是因为吃蚂蚁呀,都是头小身子大,嘴尖尖。 离人类远的地方,所有东西都很大,动物,植物,甚至下雪下雨的程度,积雪埋身,积水成湖。下雪之后赤狐要跳起来一头扎进雪里寻找食物,小心翼翼在雪上行走。驯鹿一人带着一只小鹿迁徙。 第六集城市 城市里的猴子种群很大,因为和人们相处得很友好,所以有充足的食物,可以养活双胞胎。而孟买竟然是全世界豹子最多的地方,是在城市,当然,也是因为他们可以吃家畜,比如小猪仔。 雄鸟在城市里可以捡好多有趣的家当,一截红绳,一段塑料管,一颗红心,求了半天偶,对方竟然也是只雄鸟,还偷走了他的红心! 小浣熊好可爱呀 第七集拍摄花絮 看第一季的时候就一直非常好奇距离野生动物那么近的,那么高清的画面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特写是怎么拍出来的。看了花絮之后解开了我的疑惑!看花絮太舒爽啦 他们当然是真正去到高山、丛林、沙漠、草原里面,并且追寻着动物的足迹,用红外线触发式相机找到它们出没的地方之后,再去近距离拍摄,蹲点,一拍就是好几周,一个多月,只为了拍到动物捕食的画面。 摄影师们超级敬业,也经历了很多危险,冒着生命危险去打造这样一部精美的纪录片,把野外的未知的世界展现给我们。荒岛上的企鹅、丛林中的河豚、城市中的猴子和豹子、草原上的蝗虫群。他们用最亲切的姿态对待大自然,对待野生动物,他们把这种敬畏通过镜头传达给了屏幕前的我们。 感恩,敬畏!

 3 )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刚破壳的幼小蜥蜴为了躲避游蛇,努力奔跑,好顽强的生命力,在它面前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全力奔跑有生的希望,要么被游蛇缠绕至死。 这一季里有极其会伪装的昆虫、有会发光的飞虫、有透明的青蛙、有岛屿上的企鹅、有雨林里的河豚等,看完这些,只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是如此美妙与奇特,这些动物的生命历程让人如此着迷,尤其喜欢看老虎捕猎的场景,眼神干脆,动作敏捷,绝不拖泥带水,那高山上的羚羊,为了生存只好游走在高山之巅,每一种动物都在完成它的生存使命。 求偶是生命中的重要一环,雄性动物为了争得求偶权,必须跟其他同类竞争,打斗、驱逐,强者胜赢得配偶,两匹野马的竞争,筑巢鸟的展示等,红心的那个画面真是逗极了,哈哈。 养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环境险恶,但每一种动物都必须竭尽所能地呵护幼子,可不要以为幼子很弱小,为了活下去,它们的生命力远超想象,幼小的蝌蚪,奔跑的鹿,破壳的蜥蜴,如此让人惊叹。 最后城市那一集还可以,但是城市带给动物的破坏性更应着重展示,这才是最残酷的地方,保持生命物种的多样性,让动物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环境更加适宜,人类才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非常羡慕拍摄纪录片的人,太有趣的经历了,这个拍摄过程经历了很多危险,但探索的过程足以让人陶醉,致敬向往。

 4 ) 观看笔记 动物资料(三)


(三)雨林 Jungles

【大狐猴 Indri 】马达加斯加 Madagascar(详见文末)

[属目] 灵长类 primate

[生存挑战] 生存空间拥挤,每个角落都有生命为了空间与食物斗争不已。

————————

【蜘蛛猴 Spider Monkey】

距离地面30m高处悬挂,以家庭为单位行动在树林高处获取生存空间,四肢修长灵活,天生是攀爬高手。

[属目] 有鳞目

[生存挑战] 1/3蜘蛛猴活不到成年(不小心摔死)

————————

【飞蜥 Draco Lizard】

体型只有铅笔大小,以蚂蚁为食(回转寿司一样)

[属目] 爬行纲,有鳞目

[生存挑战] 生存空间争夺,找到一棵树就找到了终身的家,但如果已经被同类的owner占领,就要战斗,选择战斗前被owner下巴上的flag警告,觅食、逃跑时候可以飞行: 翼膜像扇子一样折向体侧背方 在林间滑翔时,翼膜向外展开。滑翔可改变方向,但不能由低处飞向高处。

————————

雨林里的植物也要争夺空间、阳光。

【响盒子 Hura】

可以养活其他植物,它的树枝上长着千余种植物:蕨类、无花果、兰科植物只能寄生在其他树木的树枝上,近千种植物在一棵树上济济一堂,整片树林中,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正因如此,雨林里的植物种类是地球上最多的。

[属目] 蔷薇亚纲 大戟目 双子叶植物纲 大戟科

————————

【刀嘴蜂鸟 Swordbills】厄尔瓜多Ecuador

[属目] 脊索动物门 鸟纲 今鸟亚纲 蜂鸟目 刀嘴蜂鸟属

[生存挑战] 生存竞争激烈,光是蜂鸟就有100+种,都在争夺花蜜,每朵花一次只能产出少量花蜜,先到先得。进食时间经常被暴风雨打断。

刀嘴蜂鸟是唯一一种喙长于身体的鸟类,有些花冠十分细长,其他99种的蜂鸟吃不到,刀嘴可以够及这种花朵基部的蜜腺,所以它不必和其他蜂鸟争夺食物。

喙比身体长,无法像其他蜂鸟一样清理羽毛,只能用爪子,在蜂鸟界,这样非常不雅,但这是代价。

————————

雨林是地球是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球,各种原因令人惊奇:雨林能自己制造天气。每天水分都从叶表蒸发,变为水蒸气,如同树木在呼出云,水汽逐渐集结在森林上空,直到汇成倾盆大雨,雨是雨林的生命,动物每天都要经受暴雨的考验。

在巴西,由于降雨量特别大,一年中总有一段时间,树木几乎完全被淹没,水面至地表层深达九米,这是个神秘的世界,鲜有人踏足,有些物种你可能从未想到会在雨林里见到。

距离海洋1600公里的此处有江豚。

【江豚 Dolphin】 阿拉瓜亚河 Mato Grosso

//www.douban.com/group/topic/49342633/

[生存挑战] 由于生活在黑暗的河域,它们的双眼几乎完全失明,所以游得非常慢,仔细地用声纳扫描林地表层,寻找鱼类为食。

————————

泛洪雨林边缘的泥岸浅水区,河流穿过茂密的植被,食物充足,养育一些大型动物。

【水豚 Capybara】

[属目]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真兽亚纲 啮齿目 豚鼠科 水豚属

世界上最大的啮齿动物。水豚身体含有大量脂肪组织,使它在水中有一定浮力。该水豚经常像狗一样坐在它的臀部上。

[生存挑战] 与许多其他的啮齿动物一样,无法用其前肢抓取食物。

【巨獭 Giant Otters】

[属目]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真兽亚纲 食肉目 鼬科 巨獭属

体型堪比成年男性

【凯门鳄 Caiman】

[属目] 脊索动物门 爬行纲 双孔亚纲 鳄目 短吻鳄科 凯门鳄属

体长可大三米,能杀死一切入口生物。

[生存挑战] 凯门鳄咬力不如同等体型的真鳄属鳄鱼,它跟其他鳄鱼一样张开嘴的肌肉不发达,一个成年男子就可以轻易让它张不开嘴,鳄鱼猎人都依据这一弱点来捕捉凯门鳄。

【美洲虎/ 美洲豹 Jaguar】

[属目]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真兽亚纲 食肉目 裂脚亚目 猫科 豹亚科 豹族 豹属

雨林中的顶端捕食者, 是现存第三大的猫科动物。在猫科动物中,美洲豹的体型仅次于。野外寿命约18

[生存技能] 知道凯门鳄最脆弱的地方是后脑勺。

————捉迷藏————

在浓密的下目层中生活的捕猎者形态各异,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分辨植物和猎物——捉迷藏的游戏。

【叶尾壁虎 Leaf-tail Gecko】

[属目] 脊索动物门 爬行纲 有鳞目 蜥蜴亚目 叶尾壁虎属

叶尾壁虎分布于澳大利亚梅尔维尔角,栖息于树上,喜食昆虫,卵生,体长从8厘米到30厘米。善于模仿成树叶,被誉为伪装大师,同时壁虎还可以变成黄色、绿色、橙色以及粉红色等颜色。

【玻璃蛙 Glass Frog 】

护卵

[属目] 瞻星蛙科 小附蛙属

只有指甲大小,全身几乎透明,连蟋蟀都能吃了它。玻璃蛙名字的由来与它的身体特征可谓密不可分,因为只要当背景颜色是淡黄绿色时,玻璃蛙的腹部皮肤就会变得像玻璃一样透明!我们可以轻易地透过它的皮肤看到它身体内部的构造,像心脏、肝脏还有消化道之类的,清晰度也是极佳的,靠近看甚至能看清它心脏的轮廓和跳动。

能看到内脏

[生存挑战] 只有指甲大小,全身几乎透明,连蟋蟀都能吃了它。雄性蛙要守护雌蛙在叶片上产的卵(神奇!),这些卵使得黄蜂(捕食蛙卵专家)虎视眈眈。神奇的是——在黄蜂捕食的过程中,一些快要孵化的蝌蚪会感应危机,拼命挣扎,落入水中。黄蜂吃完后离开,知道了那些还没新产的卵的位置,雄蛙的背长得像卵块,迷惑了黄蜂,他可以甩开黄蜂,但如果被黄蜂蛰伤也会送命。

玻璃蛙卵

螽斯

————夜之雨林————

飞虫们为了寻找伴侣而发光

【菌类 Fungi】

与植物不同,在阴暗的森林地面茁壮成长,它们隐匿起来,直到绽放的时刻,便以惊人的姿态生长繁殖。每株蘑菇释放出数以百万的微型孢子无形地飘散各处。

发光的菌类

许多长出子实体的蘑菇,努力朝上生长,以捕捉潮湿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稀薄氧[生存技能] 蘑菇发光在今天之前一直是谜,科学家研究了最亮的蘑菇,发现光线像灯塔一样吸引昆虫,它们从四处赶来,对【叩头虫(Click Beetle)】来说光线只意味着——雌性叩头虫,于是它也发光回应,但他没有得到相应的回音,他疑惑不解,开始四处寻找雌虫,但这帮了发光蘑菇的大忙,它离开时,浑身沾满了蘑菇的孢子,整个森林随着它的足迹也布满了孢子。

发光性真菌与光扣甲

【火车虫/苹绕实蝇 Railroad Worm】

可以发出多彩光,不是蠕虫,而是一种酷似毛毛虫的有毒甲虫。

黄灯:布全身,警告其他动物不要挡道,吃千足虫【Millipedes】,找到疑似目标后熄黄灯;

红灯:布头顶,千足虫看不见红光,便于隐匿捕猎。

苹果实蝇是寡食性害虫,主要为害蔷薇科的苹果和山楂,已知的寄主有苹果类、山楂类、酸樱桃、甜樱桃、杏、桃、李、梨、Pruns angustifolia、疏果唐棣、枸子、玫瑰、Aronia arbutifolia和A.melanocarpa。

————雨林求偶————

雨林中的生存竞争迫使动物们在方方面面都成了生活的行家,包括求偶(courtship),这也催生出一些地球上最美妙最精巧的展示。

【天堂鸟/ 极乐鸟 Paradisaeidae 】

[属目] 脊索动物门 今鸟亚纲 雀形目 禽亚目 极乐鸟科

【红极乐鸟 】

跳舞求偶

雄鸟求偶时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绚丽的色彩和不同寻常的装饰,并且用舞蹈、造型和其他展示动作突出自己的外表,为雌鸟以及附近的观鸟人(如果他们足够幸运的话)献上一场叹为观止的表演,可能持续数小时,对于某些种类的极乐鸟而言,这样的表演占用它们大量的时间。

【威尔逊极乐鸟 Wilson's bird of paradise】

颜色艳丽,只有麻雀大小。求偶过程:找到一处光斑,收拾出一片净地,用简约的布景才能展示自己傲人的舞姿,鲜艳的叶子会转移观众的注意力,特别是绿色;发出叫声,等待雌鸟回应;就位,展示羽毛光泽,等待雌鸟入座(垂直俯视他).

————雨林求偶————

这个拥挤的世界充满了创造力,几乎所有陆地上的物种都能从这里找到起源,包括人类。

【大狐猴/原狐猴 Indri 】 只产于马达加斯加 Madagascar

[属目]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灵长目 狐猴科 大狐猴亚科大狐猴属

每天清晨家族成员聚在一起歌唱,提醒别猴这是他们的地盘。大狐猴非常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以至于现在已无法生存于别处,雨林是他们的庇护所。

大狐猴今仅存原狐猴属2种和绒狐猴属与短尾狐猴属各1种。大狐猴有白、淡灰、灰或褐,有的在肩部和四肢有橘红色块斑,有的四肢白色,或在头部、耳、臂为黑色,在臀部有1三角形块斑。眼睛的虹彩金黄色。 大狐猴只产于马达加斯加。栖息于山地和沿海的热带雨林中。

[生存挑战] 人类干涉


(四)沙漠 Desert

[生存挑战] 气温高达49摄氏度、烈日、狂风、沙尘,食物、水的稀缺(地球1/3的地方都是荒漠),在这里生存捕猎更难。

纳米布沙漠(时尚最古老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已经持续干旱5500万年)

【狮子 Lion】纳米布沙漠

极少数能忍受如此高温缺水的沙漠环境的物种之一,追逐【直角大羚羊 Oryx】失败,需要不停转悠搜索猎物,转悠161公里还没有猎物出现,他们领土的边缘有一条干涸的河床,这里唯一生活的是一群【长颈鹿 Giraff】,但这重达一吨的巨兽一脚就能踢死一头狮子,但要不是生死存亡,也不会去招惹如此棘手的猎物,要想成功只能团队合作。

直角大羚羊 Oryx

长颈鹿的速度和耐力(stamina)都强于狮群,但还是步入狮群的圈套(两头母狮带头追捕,其他狮子奋起直追,切断猎物的逃生路线)。

狮子以失败告终,这里简直秒杀黑帮追杀戏

————荒漠暴雨————

美国西部沙漠的暴风雨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缺截图,但真的是拍出的倾盆大雨真的太可怕了太震撼了 )

十个月的干旱后,是百万吨的降水在一小时内倾泻而下。数百万年来,挟带着砂石(sad and gravel)的湍急(rampaging)洪水在坚硬的岩石上切割出凹槽(channel),形成狭缝谷(Slot Canyons),深达46米(150 feet deep),一些地方的峡谷不断侵蚀扩张,最终形成桌状高地(tableland)和高耸的石塔(isolated pinnacle),这是地球上最激动人心的自然奇观。

石塔(isolated pinnacle),

沙漠还是有水的,只是储存在沙生植物特化的组织(specialist desert plants)当中,仙人掌(cacti)是美国沙漠中独一无二的植物,它们肥硕的茎干有储水(hoard water)功能,叶片特化成刺(spines)以防止水分散失,这套策略成公地让它们主宰(dominant)这片沙漠,但这片尖刺丛林(forest of spikes)也给居住在此的动物们带来了许多麻烦。

————西部棘刺————

【栗翅鹰 Harris‘ Hawk】

[属目] 脊索动物门 鸟纲 今鸟亚纲 隼形目 鹰科

[生存挑战] 仙人掌

[生存技能] 练就develope在仙人掌林捕食的特殊技能

全身棕色羽毛,翅膀的上下是栗子色,大腿稍带黑棕色。 这种鸟类在美国,在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的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它们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从空旷的沙漠、高原到科罗拉多河峡谷,一般生活在高豆科灌木、金合欢和高大的沙漠仙人掌区域里,也出现在城市地区的柳树和白杨林地。海拔高度在400-1000米。栗翅鹰喜爱在针叶森林栖息。

栗翅鹰喜欢集群,经常发现几只鸟同时寻找,休息或者一起徘徊。它们一同掠食、巡航、合作狩猎。在同一棵树上可以栖息两个或多个栗翅鹰。栗翅鹰的食物很杂,经常搜寻捕食所在地的鸟、石鸡、松鼠、狐尾林鼠和其他长耳大野兔等啮齿目动物,也吃蛇、蜥蜴,还时常用夜苍鹭和鸭子作为哺养小鸟的食物。 容易被驯化 .

地松鼠 Ground Squirrels

【地松鼠 Ground Squirrels】

[属目]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真兽亚纲 啮齿目 松鼠亚目 松鼠科 非洲地松鼠亚科

群居动物,一个族群中有30只地松鼠。

[生存技能] 每当地松鼠感觉到附近的危险,或着视线必须穿越高草时。它就会用强健后腿站立起来并向上跳跃,(观察好情况后),便会弯曲合拢爪子到胸口,发出警告声音以提示其他家庭成员附近掠食性动物出现。美国西部的地松鼠可以通过尾巴升温,同时摆动尾巴来对付响尾蛇。地松鼠利用响尾蛇能感知热源的红外线辐射的特点,让尾巴变热,以此表明自己已经发现了响尾蛇的行踪,同时有可能会对响尾蛇展开攻击。

当发现危险信号时,地松鼠们迅速躲(bolt[跳出 vi.])进刺丛中避险,但栗翅鹰有法子(tactic)逼它们出来(flush···out)。栗翅鹰是唯一成群捕食(hunt in packs)的猛禽(birds od prey),他们编队飞行将猎物(quarry)驱赶到(drive into)开阔地带 ,但这只地松鼠按兵不动(stay put)。

栗翅鹰便改变策略为地面追击,它们从四面八方逐渐逼近(closing in from all sides),很快封锁(cut off)了所有的逃跑路线,地松鼠陷入绝境(trapped)。

这片沙漠上的植物几乎都浑身是刺,它们能为动物提供庇护之所,可这些尖刺上为什么挂着尸体?(拍得像悬疑恐怖片)如此可怕景象(Gruesome scene)究竟是谁的手笔呢?这片沙漠里有一位神秘杀手 ——一只伯劳鸟。

【伯劳鸟/屠夫鸟 Blutcherbird】

[属目] 脊索动物门 鸟纲 雀形目 伯劳科 伯劳属

这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生性凶猛。 “雀中猛禽” ,常立于高处俯视,伺机而动,捕捉昆虫、蛙、蜥蜴、小鸟和鼠类等,有把尸体插在棘刺上撕食的习性,有时不全吃掉,用这种方式储存食物:将肢解(dismember)完的食物悬挂起来。幼鸟嗷嗷待哺,叶刺就像是食品储藏柜(lader)。

把猎物挂起来可以防止地面的食腐动物(Scavengers)来争抢,以确保刚出生的幼鸟不会挨饿。

————秘鲁荒漠————

有的荒漠十分贫瘠(arid),看似寸草不生(devoid of all vegetation),但即使是这种地方也能在几天内焕然新生(transform)。秘鲁荒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休眠了几个月的植被,只要遇到一点点水,便可立即恢复生机。当沙漠突然变为绿洲,即使看似最荒凉的地方也能变得生机勃勃(a land of opportunity)。

没什么生物能比蝗虫更早或更轰动地发现这抹绿意。

【蝗虫 Locust】

[属目]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直翅目 蝗亚目

马达加斯加干旱的西南部迎来了(receive)近几年最大降雨······(这里我没有勇气便暂停边看,对不起,我太怕虫了,这简直是十级恐怖片,我的鸡皮疙瘩远远没有蝗虫多,摄影真的很好,成功引起不适,但竟然还有一丝美感)

· ··蝗灾(plague of locusts)吞噬植被的速度和彻底性(throughness)没有任何事物能与之比肩当食物消耗殆尽(run out)时,蝗虫大军就会灭亡,但不等它们寂灭下来,世界早已一片狼藉。

没有植被固定土壤,稀薄的土层很快就会变成沙尘被风吹走,如今这片不毛之地只能任由自然力量摆布,烈日炙烤(scorched by the sun)加之风沙侵蚀(scoured by windblown sand),沙漠岩石形成了奇异非凡(otherworldly)的景致。这片岩质沙漠或许看似美好,但这份荒芜却是极少生物能适应的,它们只能不停迁移。

————喀拉哈里沙漠————

喀拉哈里(Kalahari)沙漠短暂的雨季已被旱季替代(given ways),食物和水愈发稀缺(scarce),对一群斑马来说,时候离开了。

【斑马 Zebra】

[属目]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真兽亚纲 奇蹄目 马形亚目 马科 马属

斑马的迁移距离称霸所有非洲哺乳动物,嗅着远方雨水的味道不断前进(march)。

【沙漠象 Desert-living Elephant】

随着干旱加剧(intensify),沙漠象也必须踏上(undertake)旅途寻找水源。母象能记得即使在极端干旱的季节也会有水,有时她把象群带领到数十年前去过的水坑。

在沙漠的大部分水坑都转瞬即逝,它们在雨后出现,但以几乎同样的速度消失,动物们长途跋涉而来,在这里逗留(linger)却可能为它们带来危险。

【沙鸡 Sandgrouse】

[生存危机] 离沙漠九十六公里的沙漠中心,沙鸡的雏鸟正在孵化,呆在这里是安全的,但离水源那么远,也有很大的风险,它们的母亲为它们挡着太阳,如果没有水喝,雏鸟会在数小时内暴晒而死。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每天早上,他都要往返飞行一百九十三公里为家人带水回来。

沙鸡从四面八方飞来这片绿洲,在这里集结成群,这一点很重要:数量越多越安全。雄沙鸡抓紧时间喝口水,他还需要给雏鸟们带水回去,他胸前特化的(specially adapted)羽毛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soak up)大量的水,不过这需要时间,然而他已经身陷危险——【苍鹰 Goshawk】。雄沙鸡每一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来给雌鸟采水,这就是沙鸡巢离水坑如此远的原因。他吸够了水带着自体重1/4的水开始漫长的归家旅程。

喝水的雏鸟沙鸡

————美国西部内华达州沙漠————

七月,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

一群群美洲野马聚集(converge)在方圆几公里内仅存的水塘边。

水不仅是用来喝的,还能借此获得权力。如果一头公马(stallion)能够控制饮水权,便拥有与群中所有母马交配的权力((๑ŐдŐ)b),所有公马们会试图独占水塘,赶走(fight off)所有想要靠近的竞争对手。

一位不速之客跋涉了16公里来此,因为他所在地方的水源已经完全干涸(dried up),他身后跟着一群母马,如果他不能提供水源,她们都会离开跟这处已经占有水池的白色公马在一起,他必须选择战斗。

若是断了腿,或者碎了下巴(shateered jaw)就意味着死前将饱受折磨(slow and painful death)。

新到来的获胜的马不仅获得喝水的权力,还夺走了白马的后宫。

除了水源稀缺以外,还有炎炎烈日的残酷炙烤:地球最高的温度记录全部出现在沙漠中,气温变化让这里的温度涨幅和速度都超过全球平均值,随着温度升高,沙漠也在不断扩散。每年都有近13万平方公里的草地和农田变成了贫瘠干涸的尘土沙石。

————地表灼心————

沙漠地表温度可达70摄氏度

生物很难在此存活,铲吻蜥蜴却可以。

【铲吻蜥蜴 Shovel-Snouted Lizard】

[生存技能] 它将四肢轮流抬起短暂降温一下,但实在受不了的时候还是要找个阴凉的地方躲躲(勇敢的小可爱)

热死啦热死啦

————沙漠之夜————

沙丘草(Dune Grass)是这里唯一的植物,近乎无荫可寻,但仅仅是啥子表面下的几厘米处温度都要低上几度,为了躲避难耐的高温,沙漠动物有了自己的节奏,许多动物选择了简单的方案:白天隐匿在各处,夜幕降临就冒出来,猎食者也就出现了。

最贪心的猎食者也最难寻觅踪迹,它很鲜少在沙丘表面,沙子的移动暴露其行踪,沙粒干燥光滑的地区,让它们可以如流水般行动自如,它们的体型还没有乒乓球大——金毛鼹鼠【Golden Mole】

很像嗅嗅
白天长这样

视力完全退化(地下反正也没有什么可以看的),取而代之的是它极佳的听觉,它的头犹如扩音器(amplifier)能够捕捉(pick up)通过沙子传来的振动(vibration),所以为了定位沙丘表面的猎物它反而矛盾地把脸埋进沙子里。

白蚁【Termites】——双目失明的状态下不好抓,最后是切换隐身(stealth)模式,一旦潜入沙中,金毛鼹鼠可以感知微弱的震动,让它能发动精准袭击,它们一晚可以行进1.1公里来寻找晚餐,它又被称作“沙丘之鲨”。

————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

夜晚的沙漠是食物最稀缺的时刻。在以色列的内盖夫(Negev)沙漠,中东尖耳蝠正在捕猎:大多数蝙蝠在飞行中捕捉飞虫,但在沙漠中飞虫数量极少,这只蝙蝠只得另寻他路——地面捕猎。

中东尖耳朵蝠 Otonycteris hemprichii

以色列金蝎 Deathstalker Scorpion

【以色列金蝎/ 中东金蝎 Deathstalker Scorpion】这种蝎子的毒液(venon)足以毒死一个人(poten enough to kill a human),捕捉毒蝎对于仅有14g重的蝙蝠来说近乎疯狂。周围漆黑一片,捕猎者和猎物都近乎近视,但蝎子有一项优势——能够通过沙子的振动感知蝙蝠的靠近。尖耳蝙蝠则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听觉,若蝎子不动,它就无迹可寻。

[生存技能] 以色列金蝎的体型呈纤细的流线型,但却拥有一对强力的大型螯肢。这个金黄色的美丽小动物是世界上第一毒蝎,以其凶残的习性和剧毒的尾刺闻名于世。

凭借强大的双钳子和一根毒刺,这只毒蝎是个危险的对手,蝙蝠脑袋遭到一记猛刺······尖耳蝠显然对毒液有一定免疫,但连续的猛刺给它带来难言的剧痛,但如果它不想挨饿,在日出前还得再抓住三只蝎子

————沙漠良机————

沙漠动物进化出非凡的策略来充分利用难得的良机。

一些沙漠可能数年都不下雨,但大多数都会以各种形式储存少量水分,诀窍在于如何获取水分。

————纳米布沙漠————

神奇的现象:大西洋沿岸上空的湿润空气冷却并被吹至内陆,形成雾堤(fog banks),笼罩(shroud the desert in mist)沙漠,这些珍贵的水汽诱人地弥漫在沙丘顶部,难以触及,而且不会久留,太阳升起数小时后就会被烤干(burnt off)。

拟布甲 Darkling Beetles

【拟步甲 Darkling Beetles】要赶在薄雾消失前吸收水分

纳米布沙丘有些高达300m,堪称世界之最,对于拇指大大小的甲虫来说,攀爬距离相当于人类攀爬一座比珠穆朗玛峰高两倍的沙丘,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接下来的举动:身体正直,迎面朝风,甲虫倒立(headstand)在沙丘上,薄雾开始在它身上凝结成水滴,鞘翅上的小凸起(microscopic bump)将水引到通向嘴部的一个小沟渠里,再回到背风坡上前,它要喝下百分之四十体重的水分,它学会了如何在地球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从空气中变出水来,它并不是唯一的访客——

我也来啦

【蹼趾虎Web-footed Geckos】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当然也少有动物跋涉去更远的距离去获取水分,不幸的是:【纳米比亚变色龙 Namaqua Chameleons】知道在薄雾弥漫的早晨从沙丘下来的甲虫会比上去的多汁。

在这样一个水资源完全匮乏的世界,生物的多样性如此之高,确实令人惊叹。

在沙漠中生存依靠的是数百万年来进化而来的非凡多样的生存策略,但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变故,世界沙漠的面积在扩大、温度更高,更加干燥,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着。


 5 ) 第6集才是该纪录片脱颖而出的原因

该片的优秀毋庸置疑,但大多数褒奖集中在拍摄技术、画面、配乐以及它所展现的、无比美妙震撼的地球生命,这些,当然也是我开始看此纪录片的动力,毕竟9.9超高评分摆着这里,必有其过人之处。 第一集,岛屿,小小的震撼,在于游蛇追击海蜥蜴这段(图片好难上传,不传了),我想到的是身临其境此词,随着越来越多的小蜥蜴破壳而出,越来越多的游蛇亦伺机而动,场面确实胜过太多悬疑追击大片,短短6分钟,无需太多语言描述,就将弱肉强食体现的淋漓尽致,就像热评里说的:这里的生命活的不带半点委屈,死得又如此轻易。但这才是最纯粹的大自然啊,没有矫情与怜悯,生存或者死亡,这不是个问题,因为你只需凭生存本能抗争下去。 第一集确实精彩,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南极帽带企鹅,这么萌的一种生物,却活的如此艰难,就这么一摇一摆扭着肥胖的身躯,前仆后继从大浪拍打的峭壁上跳入海中,这种反差,看得人心疼,它们只是去觅食,岛上有嗷嗷待哺的小企鹅要喂,对于很多生物来说,活着就是最大的挑战与胜利,你看这些企鹅找个食物,要么被浪直接拍死在悬崖上,要么摔死,要么进入海中亦是危机重重,就算胜利返回岸上,镜头一转,要么断腿要么流血,配上夕阳和hans jimmer的配乐,显得无比悲壮,但更悲壮的是它们要日复一日做这种事情,最后公企鹅喂饱小企鹅后,我以为企鹅们终于可以安逸一下了吧,解说来了一句:it's her turn to do the feeding run。母企鹅出发了,又是萌萌地出发,带给观影者的却是满满的震撼。 第一集太过精彩,显得下面的几集有点平庸,我思忖着,就这种水平?这种水平是不错,但值得了豆瓣至高无上的9.9分?直到最后一集:城市。 这一集每个小段落我都印象深刻,尤其是孟买这么个人口如此稠密的地方,竟然有金钱豹出没,解说说的好,我能想到很多种能适应城市环境的野生动物,但我绝对不会想到金钱豹也是其中一种。此外还有本季最佳动物喜剧:一种澳大利亚野生园丁鸟喜欢收集人类丢弃的小物品,拿来装饰自己的鸟窝,装饰地越亮丽,愈能吸引异性的眼光,同类间也会互相偷对方的收藏品,就这样镜头给到了一只闷骚的雄园丁鸟,它是如此煞费心机装饰自己的“凉棚”,甚至叼来了一个布红心,绝佳的求偶神器,终于有一只雌鸟来了,它载歌载舞啊,各种展示自己的收藏品,但雌鸟还是无动于衷,难道必须拿出布红心了?终于它还是把布红心叼给了雌鸟,没想到雌鸟叼了红心就跑,原来这是一只还没长出羽冠的雄鸟。。。。。 此外还有多伦多夜里萌到爆的小浣熊,光天化日直接抢人类东西的印度斋普尔市猴子,当然还有最臭名昭著的鬣狗,逛多了网络论坛,各种狮子vs老虎,藏獒vs狼的帖子真是看多了,其中讲的神乎其神的当然有鬣狗,长得就像魔戒里半兽人的坐骑,咬合力亦是恐怖,但这么一种几乎不能接近的野生动物,竟在埃塞尔比亚哈拉市与人类有奇特的共存方式(这段留给你们看<( ̄ˇ ̄)/)。 当然并非所有野生动物能适应人类城市,小玳瑁的例子,以动物的视角来拍摄,人造光便它们迷失方向,由爬向大海错误爬向岸边,就算侥幸躲过螃蟹的袭击,来到岸边的马路,车、下水道、人,每一个都可以轻易杀死它们。 最让我惊喜的不止这些,片子提出了一种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的未来城市模式,纯粹的钢筋水泥太过冷冰冰,将我们与大自然的联系粗暴地切断,而这种与野生动物共存的城市模式,才是我梦想中的未来城市,而不是很多科幻作品描述的那种充斥着高科技产品,纯粹人造的城市。 最后最后老牌解说的一段保护地球、自然的说教,我竟然毫不抗拒,因为看完这几集,你能感受到,能与这么一群生物生活在同一个星球,是人类的幸运,一想到我们的身边还有如此一群蓬勃生存的动物,甚至有点热血沸腾,隐隐有点摸到了虚无缥缈的生存的意义。

 6 ) 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

BBC的纪录片,不得不说,一直是大神级别,无论是选题,还是叙事手法、拍摄技巧、真实度,甚至包括配音,都堪称完美。

这一季的地球脉动,从岛屿、山脉、丛林、沙漠、草原和城市六个不同的维度,生动的介绍了各种环境下的各类生物的奇妙生长旅程。

全季看完之后,最深的感受是: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

每一集的物种,无论动物植物、无论大小、无论食肉还是食草、无论飞禽或者走兽、无论水生还是陆生,无论繁衍方式,无论生存地环境是舒适还是险恶,它们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尽力的活下来,并不断传宗接代。

有时,看着看着,会从这些动植物身上获取一些力量,那种为了生存下去而迸发出来的非常纯粹的力量,对比下来,同样都是一个生命,身而为人,很多时候,过于矫情了,在动物的世界里,生动的诠释了: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同时,也感慨于大自然进化的神奇和生存下来的这些物种的智慧,在它们身上,人类应该还有很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我们的地球之所以如此精彩,就在于有这么多的生灵共同生活,保护地球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短评

生命壮美,且艰难,直看得几度目瞪口呆,几度热泪盈眶。

2分钟前
  • 安东
  • 力荐

动用了71个摄影师不算什么,凌晨3点起来不算什么,跑遍204个地区不算什么,光是为了拍金雕捕食这几秒镜头,摄影师足足在冰天雪地里,等待了上百个小时。。

5分钟前
  • 13号树先生
  • 力荐

作为摄影师,曾参与一段地球脉动的拍摄、很是荣幸。

7分钟前
  • 有点迷人
  • 力荐

因为个人原因刷低分(比如觉得某物种恶心)简直就是侮辱了这部剧

12分钟前
  • Sean的7层巴士
  • 力荐

真实的画面比特效做出来的好莱坞大片还要让人震撼,画质太棒了,感谢所有的摄影师和背后的制作团队,才让我们可以感受地球不一样的神奇。

17分钟前
  • 豆丁
  • 力荐

每一段故事都很震撼,蛇追蜥蜴那段堪称年度追逐戏最佳片段。

21分钟前
  • 捕快
  • 力荐

我用尽我所知道的所有有关赞美的词汇,都无法形容出它的伟大和震撼。

24分钟前
  • 王小笨
  • 力荐

很一般的纪录片

28分钟前
  • chengxiufan
  • 很差

拍摄者是地球上我最羡慕的一群人

32分钟前
  • Orca
  • 力荐

我有一个生活理想,坐在4K电视面前,看BBC纪录片!!

34分钟前
  • 复生谭
  • 力荐

这里的生命,活的不带半点委屈,死的又那么轻易

35分钟前
  • Mr·O
  • 力荐

还真有人看着9.9分难受给个4星……

39分钟前
  • GG|
  • 力荐

蛇蜥追击的那场戏吊打99%的犯罪电影,双职工家庭帽带企鹅的辛劳和烦恼是80后深刻写照,为求偶全速前进的三趾树懒笑得我腰疼。同生命之旅一样,这类纪录片是我最好的励志电影,每每看完在感叹物种的神奇、野性的震撼外,更觉得努力生活、享受每一天是对生命最大的尊敬。

40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力荐

IMDb 10.0……

41分钟前
  • 字母君
  • 力荐

雪豹妈妈好样的

44分钟前
  • ForTheDawn˙Ꙫ˙
  • 力荐

两集弃。差点睡着。。。至于夸到天上去的蛇蜥追击,看完觉得不过如此

49分钟前
  • 看我真挚的眼神
  • 较差

游蛇捕猎猎蜥一段实在惊心动魄,远胜很多悬疑惊悚的大片。

54分钟前
  • moonwindcloud
  • 力荐

讲真这部不给满分 我就是觉得你欠打!

56分钟前
  • 棠梨簌簌
  • 力荐

继续奶,奶时9.9现在9.8,逆反心理的人在豆瓣又不是少

59分钟前
  • 拉登是我干掉的
  • 力荐

混泥土堆积起来的只是原本世界的0.1%,这里才是剩余99.9%。

1小时前
  • 亚洲太阳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