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钱第一季

全6集

主演:Alberto Ayala,A.J.班扎,Roddy Boyd,Jonathon Braun,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Adam Davidson,Jack Ewing,John German,亚历克斯·吉布尼,Walter Groth,John Hempton,Carolyn Jarvis,Stuart Johnson,Patrick Radden Keefe,Hans Koberstein,Andrew Left,Jacob McDonald,贝瑟尼·麦克莱恩,Michael Melkersen,Tim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1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2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3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4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5黑钱第一季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杂感

2.12刚看第一集讲大众,看完百味杂陈,原来保时捷创始人还曾与希特勒过往甚密…

2.13看完第2集跟第3集。看豆瓣评论,发现有豆油在攻击这部片子的观点,有可能被政治干预了。想说的是即使是纪录片,拍摄方也一定存在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跟立场,不论这些立场是否有被干预。但其价值在于,它可能揭露了一些被公众在之前可能忽略的事实或现象。提示公众不要摔倒在那些之前已经有人摔倒过的坑当中。或提示是否有机会从立法的角度组织这些也许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本质上这跟韩国及印度的一些电影是类似的,而且更加直接。第3集至少是目前看到拍得最好的一集。网搜Valeant发现这么一条新闻[中国资本 1.9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制药巨头 Valeant 旗下抗衰老护肤品牌 Obagi],不禁YY是否Valeant的把戏会换壳在中国上演,还好,收购的只是化妆品公司。而不是慢粒性白血病…

 2 ) 看看美国企业怎么赚黑心钱

纪录片片名和内容非常一致。

片子很深入地探讨了一些美国企业是如何赚黑心钱的,从汽车废气装置数据造假到民间贷款,药企疯狂提高医药价格...

这些企业的违法敛财行为大致有这么些特点,

1.受害者范围相当广泛,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医药这里甚至可以波及到每一个美国人,因为大家基本都得买医保;

2.企业高层基本都知道违规行为,但是在后来被相关询问或者调查的时候,依然抵死不认,声称自己是在满足用户需求;

3.和企业签订贷款合同要慎之又慎,片里的贷款公司就是利用在合同中分散重点内容迷惑借款人;

4.要么死,要么战斗的情况,那就战斗吧;

5.一些公司高层在公司经营严重违法的情况下,竟然还能逃离指控,全身而退...不知道说什么好;

6.Trump一直都是一个商人阿,正好还提到了我看过的第一季的<学徒>,他的很多决策涉及政治也涉及商业,这一点很明显,但是以哪个为主,为优先项,这就要打个问号了。

 3 ) 纪录片dirty money观后感(持续更新)

5.纪录片dirty money观后感: 黑钱/不义之财第五集,枫糖浆失窃案,这一集的开头和配乐都有点喜剧的味道在里面,枫糖浆是加拿大枫叶之国的特产,枫糖浆产业也是加拿大的重要民生产业之一。如果仅仅是记录高额枫糖浆失窃案,似乎还不如记录大额珠宝失窃案吸引人眼球,所以网飞拍摄的枫糖浆失窃案重点并不是盗窃案本身而是探寻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聚焦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枫糖浆联盟和个人农场主追求的自由市场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也正是导致枫糖浆盗窃的内在因素之一。 个人农场主希望恢复自由市场,认为联盟过度干预,枫糖浆市场配额和市场价格被联盟全权把控,个人农场主难以赚取更高的利益,不遵守联盟规则就等于被市场淘汰。而联盟代表则认为与30多年前对比,联盟通过制定规则,控制了枫糖浆市场价格和产量,实现了枫糖浆产业的稳定盈利,让市场年轻化,更多的人得到了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双方从各自的角度在影片中进行了一场激烈的隔空辩论。 在我看来,一码归一码,盗窃案只是为了引出这一根本冲突,联盟和自由市场的矛盾可能是导致盗窃案的因素之一,但是盗窃案本身不能证明联盟体制存在问题,这仅仅是盗窃者的违法行为而已。 个人农场主追求的自由市场信奉的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有能力的人能赚的盆满钵满,更多的普通人只能是养家糊口,更有甚者,可能被市场淘汰失去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而联盟则是一个集体,遵守联盟规则的人都不会被踢出这个产业,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可以养家糊口。这不是个人和联盟的战争,这是两种市场体制的战争,不存在所谓的恃强凌弱,不过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联盟因为不再适应时代自然会崩溃瓦解,自由市场将成为产业的主流,在联盟时代追求自由市场的人或许又将在自由市场时代追求联盟,一切都只是未知的轮回。

4.纪录片dirty money观后感: 黑钱/不义之财第四集,关于这一集其实有个小插曲,b站上的两个黑钱双语合集里面第四集都被和谐掉了,后来找到了一个无中文标题的合集,才发现了没被和谐掉的“漏网之鱼”-第四集汇丰银行(xiqian)案。 可能是因为期待值过高又或者是看过前三集之后已经适应了这类纪录片的节奏,第四集总体观看下来并没有太大的冲击。第四集比起前几集少了十多分钟的长度,结尾有点让人猝不及防。我还专门点击屏幕,看进度条是不是真的到末端了,总有一种故事还没有讲完的遗憾感。 第四集的故事讲的是汇丰银行(HSBC)因缺乏对洗钱,贩毒以及恐怖组织融资活动的监管,被美国检察方调查起诉,但美国司法部却因多方政治经济因素,与HSBC达成协议,HSBC对罪行供认不讳,司法部撤销多项起诉仅对HSBC提出19亿美元的罚款。19亿美元对HSBC来说仅仅是5周的盈利,鉴于HSBC承认的罪名,这就像对人赃并获的贩毒犯做出口头批评然后就地释放一样可笑。 影片大部分内容着墨在墨西哥贩毒集团和恐怖分子的凶残屠杀以及HSBC调查案中参与人员判决前后的感受,19亿美元的罚款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看完这个故事之后的遗憾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故事中正义并没有被执行,但是我已经不再是热血青年,也不会去追问为什么,因为我明白起诉HSBC可能导致经济崩溃和几万人失业,我就像影片中那些了解前因后果,对结果不满却也无能为力的律师,检察官,记者一样,最后只能选择沉默。 这是一个我无论说什么也无济于事的故事,因为这就是现实,现实让人失去倾诉的欲望。古有刑不上大夫,今有法不责资本!

3.黑钱/不义之财第三集,天价处方药,与第三集对比黑钱第二集简直只算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冰山一角,第三集直接带着观众进入华尔街的金融世界,让普通观众有种直接潜入海面直面冰山全貌的窒息感。 天价处方药聚焦华尔街的空头和对冲基金大佬,从他们的视角披露了美国威朗公司不断并购医药企业,对各种处方药进行垄断,降低药品研发经费,大幅提高药品单价并让社会医保为高价买单的不道德却合法的盈利行为。 影片中出现了五类人,空头专家,对冲基金管理者,威朗公司负责人,执法者以及病人,故事的展开归根结底却还是资本和道德的较量。从法律层面来说,威朗公司以及基金投资者没有任何违法行为,他们只是逐利而行,药品、病人这些只是他们盈利模式里面的一个个数字而已。而向来带点反派色彩的空头专家在影片中反而是揭露这场丑陋表演的英雄,甚至在宣布做空成功的时刻也没有以胜利者的姿态退场,主导这次做空行动的女性专家说她在等威朗公司股票跌为0的那天,与正面的对冲基金相比饱受诟病的空头资本反而带了点人情味。脱离片面化的认知,辩证来看,资本从来都是工具,工具没有对错,资本持有者才是对错的源头。 影片结尾因为没有违法行为,威朗公司负责人以及基金投资者除了遭受经济损失外,仍然在继续他们的资本追逐游戏,留下的是负担着高额药品费用的病人以及大额提高的社会医保。 有趣的是威朗公司事件之所以被调查,空头专家的信息披露只是导火索,希拉里为了竞选总统赢得选票,在选举演讲中发表对威朗公司事件的关注才是事件的突破口,政治游戏和资本游戏从来都是密不可分。 药品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私有化确实存在太多的隐患,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我国共产主义体制的优势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只有国有化医院才能在危机时刻大力响应政府号召,不计成本的为人民服务。资本在某些领域必须进行控制,绝对自由只能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不然苦难的承受者只会是每一个你我!

2.黑钱/不义之财第二集,发薪日贷款,也太资本主义了[衰]讲的是一个剥削穷人的故事,网飞却让贷款公司老板担当纪录片主角,就像电视剧站在反派的视角讲故事一样,纪录片完整的展示了公司老板被调查前后的工作、生活、家庭、想法,这种设定能让观众一直保持理智进行思考判断而不是一味的对始作俑者进行道德谴责。最后老板都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 我是一个商人”。里面还提到州政府没有对印第安人部落执法的权利,只有联邦政府拥有,所以这个贷款公司是以印第安人部落的名义运作的,印第安人的部落酋长也不认为他们做错了,还打算继续恢复贷款机制。[笑cry]资本主义还是强,钱就是一切,美国大部分人都靠工薪度日,没有存款,真的不心慌吗?

1.黑钱/不义之财,第一集大众排放门,70多分钟每一分钟都讲的言之有物,以个人对大众事件的反应开头到质问人在大众事件中的价值收尾,从事件的表象到事件的源头加上事件中的的人道主义困境。法律结合伦理的表述方式,网飞纪录片的力道真的好。本来以为只是看企业为财走钢索,但是看到以活人和猴子做活体实验那里真的有被冲击到,尤其是特朗普退出巴黎协议还有大众美国那个配合调查的高管,有点好笑。

 4 ) 政治意图明显到让人恶心

剪辑,叙事,每一个画面都充斥着无处不在的政治站队,还要站在道德高地,让人真是生理不适。

第一集:

罔顾事实、历史背景和动机,强行把大众的一个尾气实验里考虑过的用真人来做实验的设想跟希特勒的毒气实验相互联系。指向什么?

紧接着出来的是床破退出巴黎协定。

当一个纪录片在宣扬诚实的重要性的时候,这种无时无刻不在,又从来没有挑明,因此不接受辩驳的道德审判,诉诸感情,speculation,无处不在。

与此同时,美国是一个,人人都恨不能有一辆SUV,一个家庭有两辆三辆大排量车司空见惯的国家;是一个,一个小姑娘去五百米外的星巴克买个咖啡也要发动她的SUV的国家。是一个,在高速公路上,只要一辆车里装了不止一个人就可以走最左边快速通道的地方。

面对着如此大的习惯性浪费和不加节制的污染,完全没有反思,反而在一味责怪汽车生产商没有生产出完全无污染的柴油汽车。

没错,大众是造假该罚,然而把大众造假完全讲成一个坏人们合谋的故事,一个欧洲国家为了就业率明知故犯的故事,却完全把美国人民塑造成无辜,美国联邦政府塑造成正义化身(大众可也在美国买地造厂来的喏)。

真的有点让人恶心了。

 5 ) 你不了解的美国真相!

forcode:《黑钱》制作水准极高!第一季第三集,空头药物,讲的是valeant凡利亚药品国际VRX的吸血故事,看完这个片子,你会理解美国药价和医保为何如此之贵!医药利益集团如果不受约束,会吸血到何种程度!

valeant的策略很简单,找到一些冷门病的垄断药,其他公司都不生产,买过来后五倍十倍甚至几十倍地涨价,原来药费几十块钱一个月,涨到一万多美元一个月,基本上普通美国中产家庭都负担不起药价了,一辈子劳动的所有收入,都被制药公司给搜刮走了,我感觉,这些病人存活于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制药公司创造利润,每日辛苦劳作,就是为了给制药公司交保护费,完全成了制药公司的奴隶!真正意义上的奴隶!

问题是,美国的医药利益集团,搞的这种现代奴隶制,完全合法!参议院质询也无法改变结果!药价还是降不下来!

比尔阿克曼,据说是顶尖聪明的babybuffet,也栽在这个公司上,亏了40亿美元!

从这一集中,我的体会是,再聪明的投资者,就算你再有钱,都不要过度重仓一家公司,更不要把仓位买到超过5%需要披露的程度,也不要介入经营,投资人就做财务投资好了,你不具备经营能力和行业专才的,万一公司管理层搞非法的事情,你可能因为股份太多而惹上麻烦,比尔阿克曼就被迫要去接受质询。作为一个纯粹财务投资者,才能与这个世界保持足够超脱的距离!

《黑钱》制作精良,每一集都给人震撼,看到资本主义的各种陷阱和残酷!

================

forcode:我甚至怀疑,《黑钱》是不是我国赞助拍摄的?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残酷?

全球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法解决医疗利益集团绑架全民的顽疾,也无法解决负债消费的陷阱,甚至无法解决简简单单的毒品问题,甚至还要将某些软毒品合法化,吸食大麻难道不是吸食海洛因的前奏吗?

就算大麻没有成瘾性、危害不如香烟,也没有什么好处,没必要解禁又一个类似香烟的软毒品。我觉得,人太容易被操控、容易上瘾,不能给人尝试毒品的自由,那只会把人变成奴隶……

纯粹由资本控制的国家,照样有各种各样无法解决的顽疾、黑暗和残酷!

再加上上周看的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主演的《大开眼戒》,据说揭露的是美国上流社会秘密宗教社团的淫扒,导演库布里克在此片公映前离奇死亡。加上前几年美国富豪爱泼斯坦性奴岛事件曝光,印证了《大开眼戒》的真实性……

资本控制的国家,各种变相的奴隶制也并不少见!腐朽、堕落、残酷、黑暗!

================

forcode:《黑钱》不比《黑镜》差!第一季第四集,贩毒集团的银行,汇丰银行,为墨西哥毒贩和恐怖组织洗钱很多年,美国司法机构也有足够证据可以让该公司高管坐牢,却每一次都以罚款结束,这就好像你杀了人却只需要交点罚款就能过关一样荒谬!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汇丰银行这样的公司已经大而不能倒,成为了英国金融系统的支柱之一,一旦大动干戈,会削弱英国的财政稳定,英国政府向美国司法部门施压,阻止调查汇丰银行的洗钱问题。

另一方面,美国司法部的人实际上都来自各大律所,他们离开司法部之后,还是要回到律所赚钱的,如果真的彻底调查汇丰银行,那律所会丢掉汇丰银行这样的大客户,这些司法部的人就赚不到四五百万年薪了。

所以,你发现了没有?美国政界从普通的司法部官员来自律所、财政部官员来自高盛、总统接受企业界的资助,总统退休后可以给咨询机构做顾问,可以跟出版社签约赚千万级稿费演讲费……

美国政界摆明了就是商界的利益代表,赤裸裸的维护大公司利益的,被收买的。按照我国的标准,美国的政客都是公开在行贿受贿……

所以,为什么美国的毒品总是禁不彻底、愈演愈烈?

从根本上来讲,汇丰银行这样的大公司是毒品经济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在政界扶植了代理人,维护毒品利益集团的利益!

所以,并不是美国没能力彻底禁毒,压根就没真想禁毒,做做样子给选民看看罢了!

美国整个权力就是被各种资本家、利益集团把持控制的:毒品资本家(毒贩)、金融资本家(高利贷)、医药资本家(黑心药厂)、石油巨头(污染源)……

资本家控制权力,真的是人类的终极最佳模式吗?

未必!

================

forcode:为何不要投资不道德的公司?比如veleant这样的吸血制药公司,砍掉研发费用,不做创新,而是收购冷门病种的垄断药物,不断提价来获取暴利,这样做是合法的,但非常不道德。为何不应该投资这样的公司?除了出于道德良心的考虑之外,还因为这种引起公愤的公司,迟早会要被舆论攻击、引发政策制裁,最终利润是不可持续的……

================

forcode:下载《默克家庭诊疗手册》,请进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发消息“健康”,将返回下载链接。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上传到了百度网盘。在本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发消息“痛风”,返回的链接包含此文件。

================

本文首发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

未来新技术与新趋势的种种可能……

 6 ) 好意思叫纪录片

倾向性太过于明显了。最后一集说了一扒拉然而都不是川普违法赚黑钱的实锤。只是让人知道了这个人地产生意做得一般,但擅长包装自己。好歹第二季讲川普女婿地产生意现金流的由来还是实实在在的证据。

首先,在提到老川的业务不是每个都成功然而他只字不提失败的部分,实在是很下作。实际上公司有失败项目是很正常的现象,看的是成功的项目带来的利润是否能盖过亏损。另外,只强调负债,不明说同一个时期确切的资产数据以及杠杆比率,也是一个很下作的障眼法。并不为他洗白,只是以上论据并不严谨。同时,很少有哪家有良心公司会自己跳出来说,抱歉我的公司是一坨屎,要破产了别救我让我自生自灭。正常创业者的思路难道不该是想办法挽回吗??? 况且这片子自己也说他夸张的包装确实带来了利益,制作组真婊啊,你不也靠夸张这些有的没的所谓的论据做成纪录片给自己带来点击率吗。

其二,他的盲目自信,过度包装,拖欠尾款,推卸责任,等等,没得说肯定是恶劣行为,我也绝对不赞同这些行径。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按照制作组的逻辑,护肤品厂商都该下地狱,毕竟人家动不动就宣传年轻十岁,斑点全无,皱纹减少一大半呢。在这个肮脏的社会,一个百分之百英明睿智还清廉的人反而还当不了总统。

其三,一个商人本质业务水平不怎么样,但通过包装使自己重新获利,也算是一种非传统的能力。这难道不是变相的帮川普做宣传,他邪门本事还不错,商界范冰冰啊,还自带炒作技能,包装费都能省不少。

最后,这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验证川并非商业精英,从而推论他从政定是灾难。按这逻辑,里根是个没有名气的四流小演员,因此也是他当总统时美帝查无此国。制作组不可能不知道,政客皆是包装出来的,随便拉一个出来深究背后都是及其肮脏。哈里斯、拜登、克林顿这些民主党的脏东西光是台面上谷歌搜的到的丑事就一大堆了,要点脸吧。

若川普是左派的人,同样的故事,大概故事就被美化成:一个富裕家庭出身的男人 - 天之骄子,爱吹牛 - 有个性不做作,泰国生意失败 - 敢于尝试,到处挂自己名字 - 小机灵鬼,临近破产五次 - 千锤百炼终出深山。结论:期待跨入政坛大干一番。

并不是川粉,从不粉任何政客,他推卸责任给逝者、勾兑腐败方等的行为也让我无比反感,只是这一集实在是被制作组恶心到了。

 短评

就药厂那集拍的比较引人入胜,其他平平了。

3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还行

Scott Tucker 这集有相反观点所以个人觉得拍得最好,尤其是亚裔女儿的采访,朗读她写的诗(?)以及之后父亲一个教女有方的眼神让人非常难忘。希望多些了解有效利他主义的资本家,甘愿做消费经济里的西西弗斯真的太可怕了。

8分钟前
  • Jin
  • 推荐

最有趣的莫过最后一集,直接说特总是个大骗子。既然这样,那1~5集都只是渣渣了

10分钟前
  • 老羊
  • 推荐

第二集和第四集完美对应,窃钩者诛,窃国者侯。Scott Tucker 这种网络借贷和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无甚区别,只不过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而已。

13分钟前
  • 荒野侦探
  • 推荐

丑陋的真实。

17分钟前
  • 私~川流
  • 推荐

最喜欢的是fast cash那一集。同时采访了federal DA和suspect两边。

20分钟前
  • buyhighselllow
  • 力荐

第一集实在无感,第二集有趣的是当事人的出场,观众尽最大可能直面万恶的资本家,但我想估计他出场也能挣些钱还债吧。第三集最热血的是小姐姐最后说她还在等那支股票跌到0,第四集无感,第五集最垃圾,第六集看完大致能了解当初为什么那么多人绝望。嗯,都是大而不能倒。

21分钟前
  • 那一抹无名的红
  • 推荐

网飞又一神作。咱就不说资本家的嘴脸了,我要是能达到这些丑恶资本家十分之一的本事,我应该就不会花时间在这里写豆瓣影评了。咱也不说美国人的政治正确了,我要是能有这些揭露资本家丑恶嘴脸的媒体、ngo、平民十分之一的韧劲,我应该就不会用豆瓣影评这个渠道去抒发我的感受了。哎

22分钟前
  • MAO
  • 力荐

几乎每一集都能在景德镇找出类似的案例,但景德镇却没有拍出如此一阵见血的作品。不知哪一点更悲哀呢?

26分钟前
  • 小唧唧
  • 推荐

从“环保汽车”的背后小九九到Valeant的浮报营收、锡纳罗亚贩毒集团和汇丰银行之间的千丝万缕到枫糖浆背后的“闹剧”...如果能够预先倾向纪录片所持有的立场,会对里面受访者的各种观点以及所表达的议题更加的理解明白;其实主要是冲着Trump集看的,结果讲得挺杂,就只是把《学徒》的重要性点出来了。

27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都是之前多多少少了解过的故事,但这类纪录片最大的意义是能采访到当事人。这个题材如果一直拍下去,免不了要被和谐。

28分钟前
  • 查克同志
  • 推荐

套路贷,医药垄断,HSBC ,川普这四集的题材比较不错。

31分钟前
  • k-pax
  • 推荐

前4个故事还算不错,第5个莫名其妙,第6个感觉很违和但看得津津有味

34分钟前
  • 张大毛喝美年达
  • 推荐

我们没找到任何违法行为,这才是整件事可怕的地方。

35分钟前
  • Nemooo
  • 推荐

看完正片想骂人因为太贪,看完部分评论想骂人因为太蠢。希望这部的评分不会被事后诸葛亮们拉低。

38分钟前
  • Lenore-Ciel
  • 力荐

看过低分的评论后汗颜,你们真的相信trump满口的胡言?

42分钟前
  • bohegao
  • 力荐

巨大的财富背后必然伴随着巨大的罪恶,如今这个世界已经在巨富与赤贫的两极化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所谓的中间者中产阶级也难逃穷人遭受的或隐或现的剥削。最后一集关于川普,通观全集也找不出什么G点,无非加强了对他成功商人的刻板印象与左派鸡蛋里挑骨头找渣的无能。至于唯一支持他的理由—恶人必要恶人磨,这也是活在这个时代的无政治权利和诸多自由的人的悲哀吧。悲观地来说资本主义最终只会吞噬数个世纪西方积累下来的古典政治美德,从而形成一种信息时代下的垄断金权政治,它们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最穷凶极恶的勾当逍遥法外。当贪婪成为唯一的指向标时,这个世界只会让心存美好的人越来越失望且怀疑—这个世界真的值得为之奋战吗?

46分钟前
  • 東郷柏
  • 还行

Payday Loan和Trump这两集拍的最好

49分钟前
  • 半糖冰茶
  • 推荐

第四集是在给汇丰打广告吧?

52分钟前
  • 随心随性过一生
  • 推荐

看过了Valean那一集讲医药的,之前也写过药价高涨的报道,医药领域值得调查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国内的情况比美国更糟糕。

57分钟前
  • 妙字头者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