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

20集全

主演:金承佑,南太铉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5

 剧照

深夜食堂 剧照 NO.1深夜食堂 剧照 NO.2深夜食堂 剧照 NO.3深夜食堂 剧照 NO.4深夜食堂 剧照 NO.5深夜食堂 剧照 NO.6深夜食堂 剧照 NO.13深夜食堂 剧照 NO.14深夜食堂 剧照 NO.15深夜食堂 剧照 NO.16深夜食堂 剧照 NO.17深夜食堂 剧照 NO.18深夜食堂 剧照 NO.19深夜食堂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酱油拌饭饭团

我是早产儿,妈妈生我的时候患有不大不小的心脏疾病,虽然妈妈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面演的,含着泪告诉我,妈妈是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了你。但是我知道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绝对是一个奇迹。出生后,爸爸妈妈很小心得抚养我长大,小时候的我,真的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走到哪里都会被开玩笑说,爸爸妈妈不给你饭吃吗,怎么会那么瘦。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和小时候的我真的很难缠这样的原因,有很长一段时候,我都住在武汉的爷爷家。爷爷喜欢钓鱼,总给我做鱼丸吃,那时候我总吃鱼丸不吃饭。有一次家里没有鱼丸,我生气得吵着爷爷说,没有鱼丸我就不吃饭了。为了让我吃饭,爷爷发明了这道酱油拌饭。爷爷的酱油拌饭和其他家的不一样,因为爷爷会把饭捏成饭团的样子,哄我说,你看这不是鱼丸吗快来吃。

从那以后,我从吵着爷爷做鱼丸,变成吵着爷爷做酱油拌饭饭团。一吃就是一年。

后来爸爸妈妈把我接回了成都。

很多年以后,表弟出生了。表弟从来不喜欢吃鱼丸。爷爷跟我讲,你知道吗,你弟弟也喜欢吃爷爷做的酱油拌饭饭团。可是爷爷你又知道吗,我听了以后好生气,就像小女孩儿的芭比娃娃被欺负她的小男生抢走了般的难过。

酱油拌饭饭团,是爷爷为了哄不吃饭的我而发明的。我自私得不想与人分享,哪怕这个人是我的弟弟。

第二集结尾的时候,食堂老板看着闯进来的小猫,温柔得说,美幸,欢迎回来。而我的爷爷,现在只能依靠着透析仪,他再也不能给我做一道酱油拌饭饭团,再也不能哄我说,你乖,你看这不是鱼丸吗快来吃。我的爷爷,再也不能去钓鱼,再也不能做鱼丸,甚至不能在每年的除夕,塞一个厚厚的红包给我。

昨天奶奶打电话来。我叫奶奶换电话给爷爷,我跟爷爷讲,我好想吃他做的酱油拌饭饭团,爷爷好像没听清楚,只是说,要好好学习,注意身体不要生病了,我用力得说,嗯。

今天早上起来,就自己做了酱油拌饭饭团来吃,可是饭散散的,怎么也捏不圆。我一生气,就坐在地上想我的爷爷,为了不让眼泪掉下来,拼命得把拌饭塞进嘴里。我昨天居然没有跟老头子说声,谢谢。

在武汉的日子很短,跟爷爷一起生活了不过两年。我记性不好,很多事都是爷爷翻着相册讲给我的。比如我们以前住的房子门前有一块大草坪,比如每天吃完饭,爷爷和奶奶就会带着我去地质大学,还说以后长大了考来这里,比如有张相片是在长江大桥上拍的,我噘着嘴一脸的不高兴,爷爷说你知道吗,你那时候可淘气了,买了新鞋奶奶不让穿你就不高兴了,也不照相也不走路的。

我唯一记得的是,那一年,我四岁。

现在我长大了,我上了大学,虽然不是地质大学。我再也不会不吃饭任性撒娇非吃鱼丸不可。我也不会一脸得不高兴不愿意照相。可是在爷爷的记忆里,我从来都没有变过。依然是小小的身躯,营养不良的黄辫子,爱生闷气。这个小姑娘,最喜欢吃的,就是爷爷做的酱油拌饭饭团,在这之前,她最喜欢吃的,也是爷爷做的鱼丸。

喜欢一种食物,是因为它有记忆的味道,并且它是一段私人的记忆。就像里面的美食评论家说的,这家店我才不想推荐给别人呢。记忆,从来都不是一个廉价的几星标签。

就像我的酱油拌饭饭团,它是爷爷和我的记忆。

 2 ) 深夜美食,琐碎人生

最近一周,一直在反反复复的看一部日本电视剧。剧情很简单,讲述的是许多发生在一家深夜小饭馆的故事。这家饭馆被人们称作“深夜食堂”,菜单上面只有猪排套餐和酒,老板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利用现有的食材做出各种料理,而且还会和客人一起带出一个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一共十集,每集大约有二十五分钟左右,每一个短短的故事都非常的简单而又耐人寻味,通过美味的食物回忆起不同的人生,实在是深夜里最美好的精神享受。

日本的东西,我只喜欢动漫和美食。记得千禧年那会儿,我最喜欢的动画便是《中华小当家》,它完美的结合了两者的精华,一边看电视一边流口水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出现,我甚至在那时就已经立下远大志向,长大后别做什么省长或者科学家了,还是低调一些,做个牛逼的厨师吧。可惜我直到去年才真正的学会做饭,目前最拿得出手的硬菜还仅限于红烧排骨,连鱼都不会做。每每想到儿时的理想未能完成,总是令人潸然泪下。

直到前段时间发现了这么一部经典的日剧——

第一话·红色香肠和鸡蛋烧
第二话·猫饭
第三话·茶泡饭
第四话·土豆沙拉
第五话·黄油拌饭
第六话·猪排盖饭
第七话·鸡蛋三明治
第八话·酱油炒面
第九话·烤竹荚鱼干
第十话·拉面

这十话里,最难做的应该莫过于猪排盖饭了,像黄油拌饭、土豆沙拉、梅子茶泡饭之类的经典日餐对于初学者来说都可谓小菜一碟。上周末我就连着做了一天的日式拉面,除了豚骨和海苔,其他配料基本上都有了,味道丝毫不逊于京城某知名拉面馆,可惜还是吃不出前一晚看拉面那一集的美妙感觉。

整部剧里,我最喜欢的人是小林薰扮演的饭馆老板,他像一个没有过去的人,一直在不停的微笑与思考,但他脸上的刀疤却彷佛在诉说着这座深夜食堂里最为惊人的故事。“结束一天的忙碌赶着回家的人们,偶尔一个夜晚,会觉得有些事情要做,有个地方要去……”——我甚至因这部短剧而改变了对日本的看法。我想去日本,只为造访一次这种开在深夜里的小饭馆。我羡慕饭馆老板这样睿智而又内敛的男人,也羡慕所有可以在深夜时分悄悄来临的顾客,他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故事,丰富自己的人生——大多数情况下,所见与所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每一个故事都像是淡淡的散文,没有大悲大喜,连离别与死亡都随着悠扬的音乐而显得不那么哀伤,但这些情绪却浸入了深夜的敏感神经,导致每一段人生都被刻在脑海反复播放。人生不就应该是慢慢悠悠的么?走得太快,灵魂会跟不上的。就像黄油拌饭一样,让那一小块油在热热的米饭中慢慢融化,再浇上几滴酱油,则完全可以与豪华的猪排盖饭相媲美了——这,就是回味的魔力。

剧中最有神秘感的人非小田切让扮演的流浪汉莫属了,这个角色在原作漫画里的名字是“秘の男”。他在最后一集得到了饭店老板这样的临别赠言:“人世间,流浪人归,亦若回流川。”虽没有参透这句话具体的意思,但依然能感受到整个故事的寂寥与圆满。像极了这琐碎不堪的人生,总会回到同一个终点。

说实话,我爱上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甚至连第一集的小受大叔在我眼里也变得可爱起来了,而他爱慕的那位黑社会老大阿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高仓健那么酷——有的字幕组居然把他的名字译成了小刘&刘小哥,我倒。记得北北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假如一个壮汉很随和,那么他让人心生好感的程度要比一个随和的瘦子强多了。就像孙红雷,跟个杀人犯似的,随和搞笑点,就让人比较喜欢。——而这位阿龙哥在剧中总共说了不到五句话,干的却都是劳模与英模的活儿,实在让人没有理由不喜欢他。

我也有过深夜跑出去吃羊肉串、关东煮、汉堡、兰州拉面、蛋炒饭、寿司、水饺、羊杂汤、鸡蛋灌饼、铁板烧……的经历,这个并不健康的习惯大约持续了半年。可我始终没有找到这样一家美妙的深夜食堂——里面什么都有,你可以和老板推心置腹,可以和周围的食客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愤怒,甚至还可以遇到足以改变你人生的贵人。完全没有。唯一的一次推心置腹还让我倍受打击——凌晨两点,我请羊肉串老板喝啤酒的时候,他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在工体附近卖羊肉串的大表哥去年已经买了辆奥迪,而在三里屯附近卖小笼包子的二表哥今年也开了家公司,而他,今年打算跟第四个女朋友结婚。

我觉得,上面这组故事也够拍一集电视剧的了。除夕之前我打算写个关于中国版深夜食堂的剧本,每一集的题目暂时就用上一段开头提到的那些食物好了。不过,羊肉串一定要放在最后一集!但是有个问题,人家《深夜食堂》的赞助商是某方便面品牌,所以才把拉面放到了最后一集压轴,可我的羊肉串,有哪家品牌会植入广告吗?真是万事开头难啊。

 3 ) 暖心又暖胃

这是一部节奏缓慢的电影,需要观影者在内心安静的时刻细细观赏,方能品出蕴含其中的况味。像一壶温热的八宝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弥散的茶香释放出各个不同的韵味,间或杂糅在一起,却又是互不排斥的和谐相融。

从夏天到冬天,从熟客到生客,每一位进入深夜食堂用餐的食客都无一例外品茗到其中流露的人情味,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处小小的偏僻的陈旧客栈,三言两语的相交,便勾勒出无话不谈的温馨气场。大家围坐一圈,边吃边聊,享受回味无穷的美食味道,享受深夜放松下来的谈话离骚。有吐槽,有讥笑,有苛责,有争吵,但更多的是人与人心灵间的默默拥抱和其乐融融的坦陈相告、温情相邀。

影片的主角就是这家深夜食堂的老板——一个年届不惑、脸上有一道坎坷的刀疤、会做一手味道上妙的传统日本料理、态度温煦、饱经沧桑却永远带着温暖微笑、心地善良的中年男子。深夜食堂顾名思义在深夜营业,白天则沉睡在热闹喧嚣的弄堂陋巷。深夜零点至清晨七点是深夜食堂昼伏夜出悄然潜行的最佳时光。此时整个城市已进入疲倦的梦乡,唯有睡不着觉的男女老少怀揣着各自的心事从四方纷至沓来,在一处荧荧的灯光中,插科打诨,互诉衷肠。本是普通的日本餐馆,却为何始终萦绕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是因为餐馆多了份冷淡和疏离,没有食堂来得妥帖和温馨。是啊,在食堂里我们来得更加自在和无拘,我们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而丝毫不会在意周遭异样的眼光和议论,我们可以坐到关门大吉也不会尴尬老板目光的催促和鄙夷。这里没有经济纠纷,没有匆匆步履,大家像好朋友一样谈天说地,欢聚一堂——无论是熟客还是生客。像有一种冥冥中的音律指引,大家跟着它,排着有条不紊的自由队形,在这里情不自禁慢了脚步,安了心境。老板带着安详的神态伫立一旁,点上一支烟,炊烟袅袅中,他成了最忠实的听众和最值得信赖的智者。你可以对他侃侃而谈,吐露心声,他会安静而专心致志地听你诉说,在你进退两难、不知所措时会给你最贴切的温馨提示——那是老板的人生经验和旁观者的理性认知。

深夜食堂里有各式各样的食客:家庭拮据为生计所迫却坚强独立的少女美智留;拜金而真实的世俗女人玉子;因地震而失去亲人陷入人生低谷却被情所困的中年男人谦三先生;因感情受创而极力逃避去灾区做志愿者却陷入情感纠葛不知所措的女孩明美;暗恋老板却深藏心底不敢表露的餐馆老板 娘以及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时时叨扰有趣的岗亭警察和最后才出现的骨灰盒真正寄存人……这些人都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曲折的情感历程,他们互不相识,却汇聚一堂在小小的食堂里讲诉着不尽相同却大致相似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与我们汇合在一起,却也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和历历在目的前程往事,就像影片最后飘着白色雪花的午夜场景,深夜食堂中的陌生而熟悉的人们在美智留送来的千层饼中大快朵颐、言笑晏晏那样,无论生活充斥着怎样不尽人意的酸楚,总还有温馨的灯光和暖暖的食物以及陌生人的有情帮助相伴左右不离不弃,如此,人生何苦?夫复何求?

 4 ) 小人物的欢喜哀愁

有任何不愉快和任何想吃的,请到这里来,深夜食堂为你提供的不仅仅是一顿饭而已。

ep1
黑社会老大和同性恋酒吧吧主的故事。不是一个世界的又如何,坐在一起吃饭就足够了。看到同性恋淡淡说不是喜欢不喜欢爱或不爱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了在《愈快乐愈堕落》里陈锦鸿问曾志伟是不是喜欢他,曾笑着否认说,活到他那个年纪,已经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了。
不过当介绍说小寿寿在二丁目经营了很多年同性恋酒吧的时候,我不厚道地想起了某爷说,“至于是哪里的二丁目,知者自知”的话了。hiahia。
这集让叔打了个小照面,客串了几分钟研究花生。
ep2 猫饭
一个小姑娘,努力想唱歌,终于被发掘,一炮而红,却不幸即将过世。人生不过一场梦,但是好歹,经历了那么些快乐的日子,也算是在有生之年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吧。只是似乎姑娘在成名之后稍稍有些迷茫,也许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去向何方吧。
最终还是回到小饭馆,吃一碗猫饭,然后静静离开。
这集让叔依然纠结了几分钟花生,依旧道出一句哲理语句。
ep3 茶泡饭
三个大龄女人的友情和爱情。坚持自己想要的,可是现实总是让人觉得灰心。可是没关系,经历了复杂的事情之后,还是恢复了简单,好吃就是好吃。
看到梅子姑娘一个人在饭馆里吃茶泡饭吃到哭的时候,眼泪不争气地就下来了。究竟该不该坚持,这样到底有没有意义。看着她,仿佛看到了或许是五年或许更多年后的自己。知道自己会一直坚持,可是坚持究竟值不值得呢。
ep4 马铃薯沙拉
AV男优的辛酸史。
话说我也非常喜欢吃土豆沙拉呢。
ep5 黄油饭
简单的饭食,兜兜转转的爱情。多年后仍在互相等待的人。
吃过山珍海味喝过珍珠佳酿才能明白清粥小菜的美味。
这一集居然开始插播赞助商广告了。
ep6 猪排盖饭
拳击手的爱情。已经用尽全部努力却仍然没有得到想要的胜利。幸好喜欢的人还一直在身边。
所以这个时候结果如何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让叔终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了。前一分钟孩子妈妈还在说,没有生意么,后一分钟让叔就对着眼前排成一排的花生喝了一口酒,惜字如金地依然只有一句台词。
(“世间有如沉醉于二人世界的吉野川”??)
ep7 鸡蛋三明治
现实并不如电影那样美满,那之后,中岛依旧每天送报纸,但是似乎暂时还吃不了鸡蛋三明治。
ep8 酱油炒面
伦子最终还是释怀了吧,对于自己的父亲。父亲始终是父亲,给自己生命,作为自己儿时最坚实的靠山一直存在着的人。
如果真能偶然再遇上,应该也能坦然地说一句ありがとう吧。
突然发现,小饭馆里貌似经常有名人光顾呢。
p.s. 实用小窍门:炒面前先拿热水烫一下面 炒出来的面会比较圆润和容易入味。
ep9 开两边的竹荚鱼
千代子对玛丽琳说:“你应该更加骄傲的。”
ep10 final 拉面
原来研究花生是为了做算盘啊,哟西、
在一个地方呆安心了就想离开。
最后斗篷男和老板说再见的时候,突然想穿越回去看《东京塔》,好像二人当时演的是一对父子吧。《东京塔》里印象最深的一直是那个没刷完漆的小木船模型,父子间难得的画面,在这一幕竟然有了闪回的错觉。

————————————

没想到这部总共十集每集才二十分钟的深夜剧竟然拖拖拉拉看了两个多月,从2009看到了2010。这期间有浮躁得完全不想看的时候,最后三集甚至在电脑里沉睡了将近一个月才翻出来,可终究还是看完了。
深夜食堂,深夜剧,深夜里看的剧。不知自己好坏,不知自己是否正常,这部剧,几乎每一集都是在夜里两三点看的,饿了,就抓起手边的饼干来吃,渴了,就倒杯热水来喝。熬夜不是好事,可当熬夜成为一种习惯,就像那些习惯于深夜去光顾小饭馆的人一样,觉得安心,也就没有什么特别想要改变的念头了。
如果没有一个温暖的食堂可以深夜去坐坐,那就给自己备好一壶热水,两包饼干,生活,似乎也还不错。


感谢让吧leelee0111的纯独立字幕,谢谢你让我看到一部好片

 5 ) 温暖的美食

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串联起一部深夜食堂,食堂里有酸甜苦辣,有人生百味,有店老板在,在这深夜为每一个有故事的人给予一份美食的安慰,或许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是就是这些安慰可以抚慰身心,感动观众,感到为生活奔波的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结合美食,是那样美好,美食不可辜负啊。老板脸上的伤疤,一看就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给予整个电视剧一种神秘感,引人入胜。

 6 ) 来谈谈吃

东京 新宿 一条破落的弄堂 一座破旧的小居酒屋

一天结束了,大家都在赶回家的时候,主厨的生意刚刚开始,深夜食堂在午夜12点开张,早上7点打烊。店小的只有一个人。

只要是你喜欢的就可以点,我就会做给你吃。

今年秋季档的深夜剧,《深夜食堂》用一种和美食有关的故事,淡淡的有些悲伤的音乐。晚上来吃饭的,有晚归的恋人,黑社会分子,结伴嫁不出去的三个女人,一起喝一杯的同事,无所事事不爱睡的艺术家,熬夜的大学生。

第一回:炸香肠和鸡蛋卷。

炸香肠就是我们平时烧烤,或者路边摊都会卖的那种,用十字刀切开,再用平底锅煎出来就会变成章鱼的样子,有点油腻,做夜宵的时候配上一杯冰啤酒是最好的了。

鸡蛋卷,和我们平时吃的那种摊成蛋皮再卷起来的不同,倒是有点类似于我们吃的蒸蛋。而是用一个方正的磨具,在煎的时候就一层层叠起来的,上次在和膳就吃过一次,口味很清淡,但是很香,不会有蛋腥气,也不会有油腻感,但口感比蒸蛋更厚实,摆盘形状也更好,可以切成一段一段的。

第二回:木鱼花拌饭

用鲣节干刨下的木鱼花,覆盖在饭上,撒上酱油,一道香碰碰的木鱼花拌饭就做好了。在深夜或凌晨吃这样一碗饭一定会觉得很满足。

第三回:茶泡饭

茶泡饭是我不太喜欢吃的一种,或许觉得用茶水泡饭吃总是怪怪的。不过在泡饭里加上些海苔,芝麻,再加点三文鱼丁,其实味道还是不错的。

第四回:土豆沙拉

土豆沙拉,和上海人爱吃的做法也有所不同,我们平时吃的土豆色拉都是切成快装的。整个土豆煮熟后剥皮,趁热碾碎,然后拌上洋葱,洋葱很快就会受热变软,口感也会更好。黄瓜、火腿和胡萝卜并不切成丁而是很薄的片状,这样在上面可以沾上更多的土豆泥。等土豆泥完全冷却后,拌上色拉酱,一道土豆色拉就做好了。

日式的土豆色拉,在上海吃过最好吃的一家还是在古羊路得那家日式意大利家庭料理店。其实土豆色拉也可以不用色拉酱,凯撒酱或者法式色拉汁都蛮好吃的。

话说第四回的剧情很雷人。夜间小店的一个老客户每次来都会点两份土豆色拉,被别的客人认出,是上世纪AV界的销售冠军男主角,也被称为男人的偶像。结果当场有一个小年轻到底就拜师要学艺做AV男优。而因为成为著名的AV演员,那位客户20年都没有脸回家拜见父母,这土豆色拉,几乎代表了他所有儿时的回忆。

第五回:牛油拌饭

牛油拌饭很雷人,充分体现了小日本的小农思想,所谓的牛油拌饭,就是在白饭上拌一点黄油,然后撒一点点酱油,拌着吃。这个都能算是美味么?

那我觉得世上有一种更美味的东西,叫猪油渣拌饭!!

第六回:猪排盖浇饭

不说了,这个是我的最爱,现在午饭如果到日式料理店吃套餐,也是经常会点的。相比较,单位楼下的柚子的猪排盖浇饭做的一般,马路对面的那家反而更好一点,洋葱煮的正到位,也不会把蛋和猪排的味道盖掉。以前周末在交大读书,午饭在味千解决的时候,猪排盖浇饭也是味千里少数感觉味道还说的过去的。

第七回 鸡蛋三明治

鸡蛋三明治做起来很简单,是很适合在夏天吃的主食,我第一次吃还是同事给我们做的,切片面包去掉外皮,白煮蛋切碎之后拌上色拉酱,最好吃的是拌上千岛酱,然后作为涂料涂在切片面包中间。根据口味另一层可以加切得很薄的蒸蛋、片状奶酪或者荷美尔的火腿片。也有加黄瓜片的,比较爽口。前一天晚上做好,切成小三角型,用保鲜纸一个个包起来,第二天就可以做美味的早餐或者白天的零食了。

第七回的故事很诡异,说的是当红女明星和送报员穷学生的故事。女明星深夜无聊逛到小店,点了一份猪肉烧,旁边的穷学生拿出自己点的鸡蛋三明治两人共享。女明星对小男生一见钟情,此后每天凌晨到小店来等候一起分享鸡蛋三明治。交往数月之后,女明星还是嫁给了IT社长,而穷学生继续过着每天读书+送报的如同地狱般轮回的日子,坚强而又痛苦的坚持着。只是后来,再也不点鸡蛋三明治了。

顺便说说那道猪肉烧,也叫土豆炖猪肉,这道菜是深夜食堂墙上菜谱唯一有的一道菜。五花肉切片,在锅中加黄油,将五花肉略微煎出香味,加入土豆、魔芋、香菇和胡萝卜,再加大量的清汤炖煮。等汤烧成白色后慢慢加入白味噌。收汁烧浓。算是很下饭的一道菜,也很适合冬天的时候吃。主要是昨天看《不毛地带的》的时候也看到这道菜了。

第八回 酱油炒面

日式炒面是加卷心菜的,酱油加的也比较少,口味还算清淡。我更喜欢炒乌冬的口感。这一回的酱油炒面,主厨在上面还加了一个荷包蛋,是那种只煎一面的溏心蛋,用筷子一夹,蛋黄就慢慢渗到下面的面上,和油滋滋的炒面还有卷心菜混在一起。在上海很多做石锅饭的地方也会在上面加一个糖心蛋,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

最终回 拉面

这一回的标题叫拉面,但我实在是太失望了,拉面竟然是用方便面煮出来的,虽然我也知道小店不可能有条件自己做面,可汤头总该自己煮吧……

所以我觉得最终回明明就应该叫烧烤帝王蟹,那个烧烤场面实在是太壮观了。以至于我对这个可以在煤气炉上做烧烤的中间加火棉的网格非常好奇,不知道在上海是否也可以方便买到。

深夜食堂,也随着冬天的来临结束了。

注:中间漏了第九回,因为相隔时间比较长,我都想不起来是什么了……

 短评

太赞了!太美好了!只有亚洲才拍的出这种极品!希望出续篇啊!

6分钟前
  • 小肚子✨
  • 力荐

看了一集深夜灵堂 我来压压惊

7分钟前
  • 一个仙女
  • 力荐

不大喜欢日本的表演方式,表演的痕迹过重,过于刻意。二不爱讲太多的大道理,人生活得轻松不易,再处处被传输大道理便有些累了。这部剧很有诚意,但不是我的菜。国产那玩意儿就不评价了,丢人。

10分钟前
  • 姑娘姓C
  • 还行

张信陵说原书的风格是冷峻的幽默,而颇能自持。好玩,深夜剧偏偏是浓得化不开的温情,大异其趣。这种变化,像是把一颗向阳蛋,打成了蛋花汤。也像是毛姆叔叔戏谑的眉眼低垂,换上了兰姆先生含蓄的微笑。

15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人生还很长,无论是一客拉面,一碗茶泡饭还是一叠章鱼香肠,都如同一抹抹俳句,参透世间生活百态。【影视小品】

19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小人物,大人生,大世界…没有电影的完美结局,没有特意的勾画,一切,是那么真实、自然…好像就在身边…

23分钟前
  • 飘在风中
  • 力荐

火速看完。章鱼红肠在锅里煎炸舒展开触角的样子教人好有食欲。迷样大叔刀疤欧吉桑。小田切让的扮相超FEEL。 OST里的那把唱腔好让我着迷。剧情走的是平实温暖路线题材很容易撞进心上。我也是个进店也只执著一种食物的单一份子。

25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要不是看了中国的 我都没想上来刷好评

27分钟前
  • 傲娇的啊哈哈哈
  • 力荐

09最佳日剧。吃一道窝心的菜,品一段人生故事。短短二十分钟下来,不知不觉消去奔波疲惫且食欲大振。日本料理里确实有道的追求,能让人心态平和。台词:人世间/流浪人归/亦若回流川。不要小看人生哦!

30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回顾#从黄磊那里受的暴击,还是需要从这里治愈~

32分钟前
  • Lisasa~
  • 力荐

看了黄磊版一哆嗦赶紧过来刷个五星

33分钟前
  • mo
  • 力荐

煎鱼卵脱衣舞小姐/章鱼红香肠黑道大哥/鸡蛋烧娘炮大叔/猫饭演歌明星/茶泡饭三姊妹/土豆沙拉A片天王/黄油拌饭美食家/猪排盖饭拳击大叔/鸡蛋三明治送报小哥/酱油炒面加煎鸡蛋加海苔明星大婶/烤竹荚鱼干脱衣舞天后/拉面黑道小哥/打酱油的小田切

35分钟前
  • 丛二
  • 推荐

淡淡开场,淡淡收尾。小火慢炖,小口酌饮。

40分钟前
  • 煮蘑菇汤映
  • 力荐

看完中国版,就更绝原版的好了,能给六星吗?!

41分钟前
  • 闻卿
  • 力荐

食短情意长;“黄油饭”催人泪下。

46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其实脑袋中的所想像的改编,应该是一个类似《曼哈顿爱情故事》这样的东西的,特别是特定局限空间场景戏(咖啡馆/饭馆)群像和六度分离方面的相似性,因为原作的故事过于零碎并且充满太多的“过度”巧合,如果改编成写实剧同时又非喜剧,怎么增加单元故事间的联系性实在是大难题。

4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还行

这家店不光温暖你的胃 还温暖你的心

51分钟前
  • 小儿勾
  • 力荐

非常棒的片子,都不舍得看完,小小的故事小小情节却这么深入人心,好希望每天睡前都可以看一小集

56分钟前
  • c h u n+
  • 力荐

晚上看这个真是罪过。更要命的是,有几集哭得像泪人

58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散文诗般的台词太具杀伤力了。“圣诞夜一定要过的幸福吗?”“世间有如,流离迷失的戾川,别轻视人生啊”“一定会抚平那些伤痛的”再或者“果真是年纪大了,很容易流泪啊”同时又是一部有欢笑有泪水,不会太过清高也不会冷感过度。总之大爱~

60分钟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