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1951

HD

主演:原节子,森雅之,三船敏郎,久我美子,志村乔,东山千荣子,柳永二郎,千秋实,千石规子,高堂国典,左卜全,三好荣子,文谷千代子,明石光代,井上大助,爆弾小僧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5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白痴1951 剧照 NO.1白痴1951 剧照 NO.2白痴1951 剧照 NO.3白痴1951 剧照 NO.4白痴1951 剧照 NO.5白痴1951 剧照 NO.6白痴1951 剧照 NO.13白痴1951 剧照 NO.14白痴1951 剧照 NO.15白痴1951 剧照 NO.16白痴1951 剧照 NO.17白痴1951 剧照 NO.18白痴1951 剧照 NO.19白痴195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白痴195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战后的某个冬夜,在北海道的渡轮上,性格张扬的复员兵赤间(三船敏郎 Toshiro Mifune 饰)遇到了宅心仁厚的龟田(森雅之 Masayuki Mori 饰)。赤间被龟田的简单真挚打动,于是二人成了朋友,赤间对龟田讲述了自己的一段旧日恋情,博得了龟田的同情。在某商店的橱窗口,两人驻足停留,只为一幅女明星的画像。赤间觉得女人笑得灿烂而阳光,龟田却说从中看到了她的苦闷。龟田来到大野家寄宿,得知大野即将成婚。事实上,他真正爱的是新娘的妹妹绫子,但为了60万日元甘愿违心接受婚姻。绫子的性格直爽,爱憎分明,她通过大野托龟田传来的书信认清了对方的本质,转而对善良的龟田产生了好感。在大野夫妇上门认亲的时候,赤间意外邂逅了旧日恋人妙子(原节子 Setsuko Hara 饰),一场没有硝烟的情感战争从此打响……维多利亚一号哆啦A梦:大雄与银河超特急2806号房:震撼控诉诺娜和埃斯特大师的菜好汉两个半第三季地狱之轮第二季海蒂也疯狂售货员单反相机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回家看看超红同人作家猫屋敷想被认同而闹别扭麦克白1971归徒冰果真人版野草蔓生绝代妖姬黑暗复仇再见,将来朋友请吃饭腰间持枪江湖学院魔精攻击精灵宝可梦:神速的灭世虫-超梦觉醒多米娜第二季我很喜欢你,那你呢?五枝红杏今夕何夕2020住手吧!关同学神偷大话王希尔达第二季掘金之旅杜鹃之巢寂静2020我讨厌苏西第一季播种幸福的人美丽的日子

 长篇影评

 1 ) 天才的白日梦

人无法解释奇怪的事情有时就是会这样莫名其妙的发生。昨天看2003版十集人物剧情皆精美的俄罗斯版《白痴》明明知道好看还是瞬间若干时间睡过去十几次,看的结结巴巴但还是知道了大概剧情。感慨二个女主选的之好。

而今天看黑泽明剧情人物皆粗糙,却无比耐心半秒也没瞌睡,你没法解释没被95分的片子打开,却被56分的片子启蒙了,当然基础是靠昨天十集的打底。突然感受到了几点:

1.每个人都有白日梦,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天才的白日梦,他写的理直气壮的,他写人的极端情感和心理,各种矛盾复杂纠结纯粹,男主那个纯净温柔的白痴无论对什么样的人都不会憎恨,只有望一眼就超过你对自己的深刻理解的同情怜悯和爱,现在什么都被解构嘲讽,隔了一百多年看,我们依然被打动。

2.黑泽明和许鞍华之所以一再冒天下之大不韪翻拍名著,是那里面有他们喜欢洞悉的东西深深的打动了他们,不拍不行,他们想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没有这部《白痴》,估计也没有黑泽明后面如此成功名著翻拍《乱》(李尔王)和《麦克白》,从这一点来说,黑泽明真是有勇气呀。据说他也觉得《白痴》非常失败。

3.我很喜欢的一幕是罗果仁和梅诗金到罗果仁妈妈那里去的那一段。与俄罗斯剧里相比,他终于有了特别放松不激烈狂躁的时刻,他松弛的靠着,并且忘了刚刚还嫉妒的想杀梅诗金,让他也放松靠着,不用坐的那么端正。说什么都不知道的妈妈喜欢他,会给他蛋糕吃。就算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妈妈,爆烈的罗果仁也是妈妈的孩子,一派安全放松。

4.就算拍过《浮云》啥的,二个女主完全不能跟俄剧中的相比,唉说起来都头疼,哪个什么能比呀,包括那么多男性角色。我只好想日本那个是1951年拍的,还多穷呀,就算拍奢华贵族生活场面,都是如此简陋。但我就是通过它好像又走近了陀氏一点。人生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恰巧我今天做直了不困,昨天躺着看不停的睡着,就赖躺在贵妃榻那边。

我想是不是因为五十多年过去了,审美什么的都不一样了?所以我们更喜欢2003版的。但又不是这样,《罗生门》简陋不是一样拍的令人目瞪口呆,熠熠生辉。

 2 ) 一刀剪下了一半。

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在黑泽明电影中争议十分巨大,看过的人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情节过于拖沓,戏剧感不够强烈。又是改编自世界名著的作品,原版是266分钟的超长之作,已经遗失。可能对于没看过小说本身的人不太好理解故事要反映表达的东西,裁剪了一半内容的电影也的确有些晦涩,但原节子和三船等演员的超强演技还是很有韵味,至少从那位白痴身上看到了纯粹、简单、爱,对于社会和人之间的思考也有所触动,可能还是看了原著后才有更深入的理解吧,此片比较文艺,266分钟的原版可能更加文艺。

 3 ) 白痴

梅诗金公爵是个没落的贵族,也是个癫痫病患者,故事从他回国开始。他在车厢结识了罗果仁,之后结识了叶班钦一家和加尼亚。卑鄙的地主托茨基愿拿出一大笔钱将收养的孤女娜斯塔霞嫁给无耻的加尼亚。在娜斯塔霞的生日宴上,被人们看为白痴的梅诗金公爵愿无条件娶娜斯塔霞为妻。就在婚礼的当天,娜斯塔霞觉得自己配不上公爵,最终选择了罗果仁,最后被罗果仁所杀。 梅诗金公爵又称为“基督公爵”,他是作者理想的化身,也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他纯粹的爱别人,然而他却无力对身边的人产生影响。公爵虽然也爱上了叶班钦的女儿阿格拉雅,但他对娜斯塔霞的是怜悯式的爱,是拯救式的爱,或者说是基督式的爱,他想拯救她脱离罪。娜斯塔霞虽然也深爱着公爵,但是她内心中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仍持续性的陷在罪中,内心充满纠结和痛苦。娜斯塔霞被杀后,公爵彻底变成了白痴,以爱拯救世界的梦碎了。

 4 ) 《白痴》——文学和电影有别 [猫]

                                   《白痴》——文学和电影有别

         我一直很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看黑泽明自然会先从这部下手。这部电影就像书一样,不像是预备给你一口气看下去的,书,你要能一口气看完,我算你心肠硬,扛得住。而这部电影,的确比较拖沓,气氛也极阴郁。大师砍掉了众多人物,只剩下核心的四角、甚至五角恋关系,没有看过小说的人,建议不要看。
         原节子在这部戏里突破了小津安二郎和成濑已喜男的电影中那种温柔、隐忍的传统日本女人形象,变成陀氏笔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美丽女子,冷艳,高傲,孤绝,脆弱,神经质,纯洁。纯洁,还有善良,也许是《白痴》的关键词。一个从小就被人“禁室培育”的美少女,长大了,被玩腻了,又得遭人抛弃,她该怎么决定自己的人生?如果不是命运的愚弄,她的出身本可以令她过上女二号那样的大小姐生活,女二号,代表了她心中理想的一切。黑泽明版的男主角说,“对于一个敏感的小女孩来说,有人抢走了她一颗糖果,她就把所有糖果都丢掉。”他对她这种自暴自弃又刚烈纯真的性格倾向概括得极精准,所以他可以像耶稣爱一样深深爱她——据说陀氏的本意便是要塑造一个耶稣般的圣人。可惜男主角选得太失败,陀氏写的是个宽厚纯真的善良人,依本能行事,不通世故,内心却有复杂的思绪和情感,黑泽明选的男主角从举止到表情,都更像一个真正的“白痴”,处处不知所措,经典动作便是将双手放于颈部,全是身边人说他多么好,多么高尚,他本身倒缺乏说服力,毫无性格魅力可言,估计没有人看过此片后会爱上这位“白痴”。
         三船敏郎被用在最合适的角色上,他看起来本能大过理智,凶悍,霸道,神经质,随时可能爆发可怕的力量,他就是那个可以扔一大捆钱来买美女的男人,就是那个可以为了一个女人(女主角)对结拜兄弟(男主角)起杀心的男人,就是那个可以在实在得不到那个女人的时候,杀死她,又像个孩子护着宝贝一样与情敌为她守灵的男人。
         至于那个同样爱着男主角的大小姐,我一如既往地讨厌——顺便说一句,大小姐是我最讨厌的女人类型。她倒也符合原著,是男主角心中纯洁、光明、正面力量的象征。对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女人来说,她没有能力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别人的命运和无奈,不能理解心上人对不幸女人真挚的同情,更不能理解不幸女人那种痛苦地将心上人拱手让她的绝望心境。整个悲剧事件中,她是最难以遭受伤害的,陀氏很巧妙地让她退出故事的舞台,为她安排了一桩同样叛逆、同样满足其女性英雄心理的爱情婚姻,在黑泽明手里,她成了为悲剧做总结陈词的人,告诉我们,“白痴”实在是世上最好的男人。何必呢?她根本不配。
          对女主角我的确满怀私心,她这样的女人,陀氏在书中说是“有病的”,我却能理解她一切反复、反常的行为,厌恶自己到极点的女人,能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白痴”的爱,最不敢拥有的,还是这份爱。也许她死去,“白痴”癫痫复发,这个不幸结局,对所有人而言,是一个解脱。原著里,他们这几股激荡的清流消逝后,身边诸人还是继续过自己的日子,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不得不说,黑泽明把握到了原著的气氛,估计他看书的时候,脑子里就出现过这些具象的场景,所以他能成功地把故事背景从宗教信仰动摇的俄罗斯搬到日本社会。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确实不容易改编成电影,在当时的条件下,黑泽明已经尽力了。另外,人物夸张的表情一定会让没看过原著的人匪夷所思,可是如何能表现得更自然些呢?黑泽明的人物,表情、动作是否都这么夸张,这么戏剧化?
          最后,对于同样喜欢或熟悉此书的人们——黑泽明、塔科夫斯基、Iggy Pop、David Bowie,致以我心绪复杂的微笑。

 5 ) 大师有些逻辑混乱

  我没有看过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原著,所以以下评论仅限于黑泽明的这部电影.
  首先,我觉得应该把赤间放在二战的背景下来看这个人物.开篇我们知道主角赤间是一个退伍的老兵,曾经从死刑场上死里逃生.我觉得我们可以笼统的把他看作一个在二战中接受了一次洗礼的人物.他在战后对待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态度,我想也代表着他对于战争的反思.他之后的生活态度就是"纯真"对待世界上的一切,虽然他可能因此要忍受无尽的嘲笑和欺辱.黑泽明显然认为赤间的这种人生态度是无比正确的,(他在电影中不停的提示我们这点,特别是开篇和结尾处)但真的应该是这样吗?赤间不停的提示人们,我们生活中有不祥的阴影,(电影中表现为他有预言能力).我们可以说战争经历使他有了某种心理阴影.(我们现在叫"战争创伤"),也可以进一步说,赤间感觉有某种不详的阴影笼罩着他的祖国.但我们的主角除了不断告诉人们有不祥预兆之外,根本是个对此无能为力的家伙. 他甚至软弱的连自己应该在两个女人之间选择哪一个都不知道,只是告诉她们,你们两个我都爱,还告诉他的竞争对手们,你们和她结婚得不到幸福.但他在干什么呢?他只是不停的在两个女人之间犹豫着,根本就是造成这场三角恋悲剧的制造者.
  以上这些就是黑泽明对于战争的反思,我帮黑泽明总结一下:"日本人应该遗忘过去的一切(像赤间),(虽然还有点小阴影)然后纯真,诚实(直面将来将要遭遇的一切困难)(也就是那些"不祥预兆"),勇敢向前.
  黑泽明这次真的让我看不懂了,首先,这种对战争的反思本就是不彻底的.(遗忘过去的一切).
  其次,作为黑泽明代言人的赤间根本就是个软弱的家伙,他怎么可能是日本的的未来,他连自己的内心都战胜不了(恋爱).真不知道黑泽明是怎么想的,大师这次真的失手了.

 6 ) 随风飘渺的保丽龙


    当初读陀公的《白痴》的时候我就想:如果这故事改编成一电影或电视剧应该挺带劲的,爱恨情仇外加香艳、革命与病态,所有戏剧要素都齐了。于是刚读完第一章我就开始动手干这事了:故事设定在民国,军阀割据时期,各路人马纷纷上场:有大帅、有贵族、有遗老、有交际花、有学生派空想革命者、有任性大小姐……可是写着写着我就烦了:拾人牙慧,有意思吗?

    我真不是在说大师也拾人牙慧,我只是想说我跟大师想一块儿去了。不不,也不是,是大师早我50多年已经把这事付诸实践了。

    黑大师把《白痴》这故事解构了,然后揉合进陀公个人的故事,再加上日本元素与50年代黑白片的特质,就这么起锅了。

    怎么说呢?一般吧,以我这种想把这故事庸俗化改编的人的角度来说,兴许是原著太满或者陀公太狠导致的。黑大师并没有讲出这个故事的恶毒,被解构后的《白痴》呈现出一种阴柔的感觉,几乎像是个爱情片了,或者叫“花痴”更适合些。没有大时代背景,没有社会动荡,只有感情纠结,北海道的雪下得再大也像是随风飘渺的保丽龙。

 短评

嗷,这个怎么办。我还是去找俄罗斯人拍的吧。

5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还行

【2019年4月21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致敬-摆渡西东:黑泽明」-中国电影资料馆-166分钟版】善人多磨难,好人不长命。从整体剧作角度来说,节奏缓慢且情节点设计平庸,人物情绪的发展完全是刻意而为之,剧情推动没有起到帮助。作为黑泽明这样一位名导,基本的导演思维水准依旧保持清醒,调度依旧精准,但实在是太平庸了,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有着《罗生门》、《七武士》、《乱》叹为观止的调度。

9分钟前
  •  
  • 还行

整体不太完整流畅,戏剧式的场景和表演可能让人不太习惯,不过影片中还是有大量让人赞叹的场景/构图/镜头设计。黑泽明努力营造原著中的情感和氛围,将俄罗斯的贵族式崇高创造为日本式日常化生活中的情境,让人想到法国电影《天堂的孩子》及费穆的《小城之春》。虽然不如它们完美,但内核相通。

11分钟前
  • xīn
  • 力荐

没耐心一点点看完。像是在天龙看地戏,戴上脸谱,摆好姿势,情节和台词都是可有可无的,只是发出随便什么声音的借口。最后一段梅什金和罗戈任的夜谈处理得还不错。

15分钟前
  • 失忆名侦探
  • 还行

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在黑泽明电影中争议十分巨大,看过的人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情节过于拖沓,戏剧感不够强烈。又是改编自世界名著的作品,原版是266分钟的超长之作,已经遗失。可能对于没看过小说本身的人不太好理解故事要反映表达的东西,裁剪了一半内容的电影也的确有些晦涩,但原节子和三船等演员的超强演技还是很有韵味,至少从那位白痴身上看到了纯粹、简单、爱,对于社会和人之间的思考也有所触动,可能还是看了原著后才有更深入的理解吧,此片比较文艺,266分钟的原版可能更加文艺。

20分钟前
  • 润物
  • 还行

赤间-张扬-三船,龟田-仁厚=森,大野-妹-绫子,妙子,香山,东烟。纯真,诚实,和善。于奇正白痴比你还那个,即使是残花败柳我也会照顾你,我不在乎全世界笑我我认为你冰清玉洁,为何为了100万臭钱出卖自己给一个男人,把报的壹佰万日圆扔进火炉里了,冰上嘉年华那段跟鬼片似的,从没见过那么亲切心又纯洁的人,原节子被杀三船疯了森雅之推倒。

23分钟前
  • 小哒1
  • 较差

黑泽明究竟是抽了什么风非要整出这么个畸形儿来?且不说故事改得支离破碎,场景氛围完全不对头,人物还原度也太低了,梅诗金公爵居然就被拍成了一个傻子(相比之下两个女性角色还算靠谱)......这么乱来的翻拍让我这种原著党怎么忍!!!

26分钟前
  • 卡列寧吃着🥐
  • 较差

黑泽明试图借助陀氏文本讲述一个战争阴影下的荒诞寓言,《白痴》确有很多巧妙之处,有时甚至好到令人震惊,森雅之最后对“疯癫”的呈现也很到位,但就现存166分钟版而言,它没有呈现陀氏应有的疯狂与纠结。过分利用深焦镜头取代镜头运动和蒙太奇的它仿佛一部过度符合“三一律”的家庭伦理舞台剧。

29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还行

2008-10-15 20:46:20 哪天有兴趣看原著了再继续

33分钟前
  • 德拉库拉拉
  • 还行

估计大家看的都是166分钟版本,电影被剪切得太明显。名著改编风险极大,黑泽明也承认失败。整部电影神神叨叨,一股怪异之感,与黑泽明气场不合,原节子、三船等人表演也有别于他们在其他电影的感觉,看下来真的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34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让日本人演陀剧,实在是忒牙碜了。好在黑泽明还是从骨子里把握了原作的精髓。

35分钟前
  • 枫露茶
  • 还行

很不错的片子,并不像说的那么糟,但还是希望能有完整版,黑泽明非常用心的作品

40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剪得支离破碎,估计没看过原著的很难理解

44分钟前
  • 天地心任徜徉@做无知的有识之士
  • 还行

一刀剪下一半,也是杰作!日俄混血气息,也是经典!很喜欢两幕末尾借助旧宅阴暗底色,利用光线明暗变化投射人物心理的手法。另外,绫子与龟田的约会蒙太奇也是超赞的。【★★★★】

45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好长好长好长好长好长,但我想看更长更长更长更长的那个版本。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46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黑泽明的改编电影是改编片中一种独特的类型,不管是《乱》《蜘蛛巢城》对莎士比亚的改编,《白痴》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改编,还是《罗生门》对芥川龙之介的改编,他都提供了把异质性资源进行本土化、当代化阐释的能力。陀思妥耶夫斯基原著中堂吉诃德和耶稣合体的人物,成为日本传统中带有一定伦理规约的“好人”(龟田)。水墨画般的色彩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冷色调有一种极强的还原和对应能力。《白痴》实际上还算陀氏抒情色彩比较浓重、格调较为徘徊沉郁、愁肠百结的作品。其实从《生之欲》《罗生门》等带有存在主义视角的作品,可以看出黑泽明和陀氏天然的近亲性,因为陀氏也被认为是文学中早期的存在主义作者。

47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推荐

【北京电影节展映】黑泽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著嫁接到战后的日本,再加上舞台化的表演调度。使得部分角色性格转变、情节推进有所突兀。但仍有生日会等几场戏在出色的表演下爆发出动人的张力。可惜4小时原版已彻底遗失。男主角犹如一张白纸,任由世间污秽浸染。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丑恶与善良。还是第一次看到原节子几乎整部电影都维持在面如死灰的阴郁状态

51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原片4个半小时,硬生生砍成了3个小时,电影后半段砍的几乎惨不忍睹,每隔20几秒一个镜头切换,剧情几乎要靠观影者自己猜测,这部改装自同名小说的电影是我看过的黑泽明电影中最水土不服的一部。

52分钟前
  • 乔大路
  • 还行

黑泽明的现代都市电影,当核心角色遭遇事件的矛盾属性达不到足够力道,只在面临诸如婚变造谣等民事纠纷而非自杀复仇或绑架等刑事重案,那么其古装武士片里特别出彩的演员情绪化表演与导演风格化运镜(比如配合演员走位的重新取景动推镜头)就会显出一种“大材小用,施力过度”。这在本片和丑闻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55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有点像《雷雨》,一种舞台剧感...黑泽明的镜头下,原节子美得像妖精,她果然还是适合在黑白画面中啊...

56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