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2005

HD

主演:孙海英,陈冲,王海地,张凡,刘子枫,梁静,张曦文,高歌,洪一豪,李滨,李野萍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荷兰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0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向日葵2005 剧照 NO.1向日葵2005 剧照 NO.2向日葵2005 剧照 NO.3向日葵2005 剧照 NO.4向日葵2005 剧照 NO.5向日葵2005 剧照 NO.6向日葵2005 剧照 NO.13向日葵2005 剧照 NO.14向日葵2005 剧照 NO.15向日葵2005 剧照 NO.16向日葵2005 剧照 NO.17向日葵2005 剧照 NO.18向日葵2005 剧照 NO.19向日葵200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向日葵200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延续了张扬在《洗澡》、《昨天》等影片中所呈现的中国式父子冲突与和解,以1976、1987和1999三年作横截面,勾勒出了北京一对普通父(孙海英)子(张凡、高歌、王海地)一路紧张但偶有温情的关系,母亲(陈冲)一直扮演中间调停人的角色。   爱好画画的父亲因历史原因没能成为艺术家,便强硬地给9岁的儿子定下“帮他成为画家”的人生目标,父子从此开始对抗;儿子长到叛逆的19岁时,一心想逃脱父亲的掌控,做过许多任性而为的事,但终败下阵来;30而立的儿子成为比父亲想象中还要优秀的艺术家,具备了与父亲对抗的资本,但他却心生对父亲的感激和愧疚,另一面,父亲也逐渐意识到,他多年来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死亡来临Come Come Everybody冬年米仔睡着了曼德勒卧槽马政客第二季九州天空城之时光回转名侦探柯南:远海的侦探机战兵团45年单挑神秘地表黄金劫案第一季小白兔记忆中的玛妮日语私人课程前男友←retry鬼同你有缘之阴尸路你好,老叔青春选择题在街上痴男怨女2004我最爱的季节澪之料理帖2020等候董建华发落多浪迪警官 4慕尼黑曼波舞倒蛋部队家和万事惊国语打击惊魂僵尸国度 第一季美轮美奂的地中海豪第二季粤语梦幻之旅东云色的周末绝世高手之大侠卢小鱼恐吓1960王者之旅被占城市地海传说天才一族2001英语Inang

 长篇影评

 1 ) 向日葵

  “献给我们的父亲”在影片的开始,银幕上打着这样一句话。父亲这一称呼在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对每个人的理解有着不同的含义,正是因为这样,导演张扬运用独特的电影语言和艺术加工展现了从70年代末一直到90年代这30多年的跨度里,通过主人公张向阳的成长经历,讲述了父与子之间从矛盾对抗到相互理解的故事。在这30多年里,描写了父子两人的内心感受,儿子对父亲的抵抗、逆反心里从年少无知到长大成人到功成名就一直在持续着,而父亲从社会背景,生活变迁,到老刘的死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性格的倔强和对儿子的爱,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故事,而在我看来也同样影射着自己成长过程,从中也会受到微妙的感染,酸甜苦辣和矛盾对抗才是构成生活的最基本要素。只有贴近自己,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反之也一样可以,只有感受到生活,才真的觉得贴近自己。影片中扮演父亲的孙海鹰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一生都很失败,说到父亲背后二字的含义,我说不好,也许生活本身才能教会你明白里面的道理。”大腕儿影星陈冲和孙海鹰的加盟也给影片增加了不少的分量,而且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张扬是第6代导演中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他的作品从早期的《爱情麻辣烫》《洗澡》到《昨天》都带着艺术片的痕迹和商业电影的气息,这样的作品比较奈看。   
  另外影片的后半段,在张向阳的画展这组镜头里,选景地点是北京的798艺术工厂,我们还有幸看到了著名艺术家张晓刚的油画作品《大家庭系列》,在9月份的纽约苏富比拍卖中,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第十五号》以874万港元成交,打破画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   
  影片《向日葵》第30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参选作品,第53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摄影奖”

 2 ) 人人心中都有一棵向日葵

  我要说的是张扬的上一部电影《向日葵》,关于父子2代人之间的故事,很细腻普通的剧情结构,讲述生活中霸道强权的老子和倔强憎恨的儿子30多年的故事。让我觉得似曾相识,对60年代末70年代为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很多都在这样所谓棍棒出人才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在我看来,在成长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向日葵,都有他隐秘的痛苦和不为人所知的叹息。
 
  片中老子将这种蛮横的力量一直延续到儿子的成年期,幸运的是儿子在年轻的时候就可以很快成名,可以很快抚慰老人骄傲的心灵,蛮横的爱决定着儿子的人生,“你是我儿子,你就得听我的。”这种20年的霸道教育最终是个成功的实验,反之,要是不成功呢?这种幸运数字在我看来是很难成正比的。
 
  父母给了我们一扇门,然后就给关上了,我们得按他们的方式打开,你别无选择。
 
  2代人之间的沟通是那么不可逾越,而彼此无言的沉默,伤感就有此而生。憎恨的儿子理所当然的坚持着叛逆,这是他唯一的力量。固执的老子用了20年也没原谅曾经背叛过他的同事,人都是要面子的,这种面子有时很轻,有时很重,压抑到最后是生于死的告别时,一切才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老子当然有温情的一面,对猫那么好,因为猫听话,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也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寂寞,无处表达。坚持住着老房子,坚持着他的那一套思维逻辑,抵抗着迭起的高楼和时世的变化。接受或者拒绝,他也同样没有选择。
 
  老子最后的离开,是用另一种新的抗拒和无力的默认,“逃走”,是为了寻找答案吧。剑拔弩张的关系必须要缓和,出走后的双方都有反思,在我看来,最后,老子赢了,儿子终于心甘情愿的有了下一代。是最终的宿命么?靠时间的和解,人都要变化,都要有改变。这种爱,这种关系是永远都暖在心中,痛在心上的。
 
  感谢老子,用他的那种爱成就了儿子,要是能用更多点的尊重和鼓励的方式,他可能会培养个“毕加索”。感谢儿子,最终成为一个有爱的人,在晴朗的天空下,能更广博的看待未来。

 3 ) 《向日葵》观后——我的电影情怀

    
    今天是冬至,1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我不是娱乐圈的、作家圈的、以及其他喜欢黑夜的某些圈的,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不喜欢黑夜,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情绪低落的日子里,看了张扬的《向日葵》,并且被他所打动。作为张扬的同龄人,我非常感谢他以我们那个年代人的视角看社会的变迁。陈凯歌说电影是一种情怀,尽管你可能不喜欢他的电影,但这并不妨碍接受他的观点。的确,拍电影是一种情怀,看电影同样也是一种情怀。
    小时候喜欢到影院看电影,那时候也只有到影院才能看到电影。在那个没有影碟,没有电影频道,缺少电视,没有任何娱乐的年代里,电影是我这个不爱看书的孩子主要的娱乐方式。我家附近就是电影院,因为是小孩子,经常被睁一眼闭一眼好心的收票阿姨放进去免费看电影,记忆中那个年代大家好像心地都非常善良,没有钱买票的孩子一样可以享受电影带给人们的乐趣。电影当时就是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很难想像我的童年记忆如果缺少了电影这个重要元素将是何等的苍白。至今我还记得那些好看的不得了的电影,斗鲨,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从奴隶到将军,茶馆,大渡河,贵妃醉酒,三毛流浪记,少林寺………用现在的眼光看也许制作水平不高,但在当时娱乐产品匮乏的年代,正是这些电影带给了人们片刻的愉悦。上学后,电影寓教于乐的功能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现在还记得当时在首都电影院看完《天书奇谈》后,羡慕片中那个叫蛋生的胖孩子不用刻苦学习就记住了一大本天书时的心情。《黄玫瑰》、《超人》……
    如今,中国电影市场怎么他妈变成这副德行了呢?我毫不费劲就统计出:今年共去过2次电影院。一次是《星球大战》,一次是《无极》,不仅都花了巨款,而且都他妈看得灰头土脸的。这不是我心目中电影应该带给我的愉悦感觉。我心目中的电影应该是老少咸宜,物美价廉,朴实无华,最适合大众消遣,但艺术鉴赏力和娱乐性观赏性都在众多娱乐产品之上的产品,要把拍电影当作特别雅的事儿,同时也要把看电影当作特别俗的事儿。现在正好相反,电影从业者把拍电影这事儿整的特别俗,观众去看电影反倒是件特别雅的事儿。
    我反对电影从业人员把目前电影市场低迷简单的全部推卸给盗版和BT,还是要更多的从自身多找原因。如今动辄70、80块钱一张的电影票的确把普通百姓拒之门外。香港一般的电影是50块港币,据说台湾更便宜,也就50块台币左右。以前看电影就像去食堂吃饭,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且非常平常的一件事,如今看电影恨不得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对某些人甚至成了极奢侈的事。我猜想是不是弱智的大陆导演们把香港贺岁电影理解成每年过春节才能看的电影?难怪看场《无极》像过年似的。
    鸿篇巨制《无极》投资3.4亿元,《向日葵》仅投资1280万元,也就是说一部《无极》可以拍摄27部《向日葵》。同样是北影韩三平,杨步亭这帮人投资,一边是巨资拍摄的《无极》骂声一片,商业票房却记录连创新高,一边是小投入的《向日葵》喝彩不断,但国内票房不足10万。10万块钱什么概念?如果张扬得了场不大不小的病,全国的票房收入还不够给他看病的,更不要说去哈尔滨第二人民医院看病了。
向日葵的确是张扬这代导演的典范之作。平民视角娓娓道来,一个画家,身为一家之长的父亲,受到了文革的冲击,也经历了计划到市场经济的镇痛,以孩子眼中的父亲,讲述了夫妻情、父子情、朋友情,总之一句话,亲情。
    《向日葵》像一部慢热的机器,文革阶段的故事主要是描述,交待,感觉故事是摊开在一个平面上,是二维的,我想这可能和张扬本人那个时候还小,对当时的社会理解不深有关,如果按照陈凯歌《霸王别姬》的路子拍文革部分,故事和人物则要鲜活得多。故事讲到接近现在的时候,人物形象开始立体丰满了,特别是影片最后父亲已经老了,他认识到了自己以前对待孩子的粗暴是不对的,但又是出于无奈的时候,非常煽情。张扬后来也承认,这基本是他自己的生活。看来拍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人物是使电影生动的秘诀啊。
    影片美中不足是选了孙海英和陈冲,影片中孙的角色是画家,但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怎么看他都不像画家,倒像是一名标准的复转军人。陈冲的表演则更离谱,由于其离开大陆时间,在好莱坞混迹时间太长,脑海中已经基本忘记了七八十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了。其中最搞笑的一场戏是:居民大院放映露天电影《侦察兵》,儿子因为被父亲逼着画画,不能去看电影。妈妈疼爱儿子,趁父亲打盹的时候示意儿子赶快跑,当时陈冲向儿子示意的动作是美国大兵示意同伴进攻的歪头的动作,靠,笑得我当时就把一切人间烦恼都忘记了。张扬导演,这场戏应当是这样的:妈妈悄悄走过来,疼爱的摸摸孩子的脑袋瓜,笑着偷偷小声告诉儿子看电影去吧。唉,电影就是遗憾的艺术啊。
    虽然《向日葵》在国内票房成绩不好,幸好墙内开花墙外香,只要不是一树梨花压海棠,至少能够使张扬这样的导演存活下来,继续拍电影。短期内在就不能指望国内电影市场票房了,但问题是我们也不能总是指望国际市场养活这些国内的本土导演啊。最后形成的局面是,国际市场的资金支持了《向日葵》这样的“三贴近”的电影,广电总局需要贯彻中央“三贴近”的却拍了最天马行空的《无极》。如果每年从《无极》27个向日葵中拿出10个《向日葵》,多给年轻导演机会,他们会做好的。应该相信他们的力量,就像那些老电影工作者相信当年还是小伙子的张艺谋、陈凯歌一样。
    我的电影情怀是一个普通中国电影观众的情怀,是希望我们电影市场健康,人气兴旺的情怀,是一个永远喜爱看电影的情怀。

 4 ) 有亮点,也有不足

此片反映了两代人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也在不停的变化。不过在成长片里,不算太突出,觉得有几个地方不太自在。
1,宣布主席逝世只是表达一种时代特点,有些牵强。
2,孙海鹰的突然离开让我觉得莫名其妙,谁能解释一下导演的意图吗?
3,觉得整个情节比较平板,父子的冲突总是那一套。 ;(

 5 ) 《向日葵》:来自父亲的注视

文/故城


不知道怎么来到这样一片旷野,远处满目的向日葵,金黄色的,总让人百感交集。向日葵叶子的轮廓在阳光中起伏,和天空组成幻妙的构图,我依稀感觉到一股思绪从咽喉涌上来,酸涩的,却是一种感激。

我不愿意将太多的溢美之辞加诸于[向日葵],在它之中,不足同样让人痛心疾首,就像一段音符之中的颤音,听来舒心却总难免有些矫情。张扬以旁外音的设计吐露着作者感情,却否定了影像叙事本身的含义,这种“心照不宣”使得我被两种叙事牵引。而尽管如此,我仍然感激张扬的真诚。被长镜头吸引着,掠过北京的胡同,我感受来自向日葵的注视:那些充盈着父子感情交流的镜头,在各个画面的韵律中产生出一种生命的诗的雕塑感。精致的构图捕捉着阳光下情感触须所触及的边缘,那是种其它方式很难表述的真实空间。正像影片结尾那样,你感觉到了什么?是一种生命轮回的美感,还是一种父子真情的顾盼情怀?

在[向日葵]里我看到了两代人时而剑拔弩张,时而水乳交融,这或多或少也应了屠格涅夫在《父与子》中对父子冲突时代的描述。记得[因父的名]里也有这种冲突和和解,但却付出了死亡的代价。苏格兰风笛声中父亲用生命的浩然正气将孩子从丧魂落魄的绝望之中惊醒,信念在死亡当中得到了交替与传承,风中似乎也有了父亲的喟叹,就像黑暗大牢里的明灯,指引着生命的轨迹。[向日葵]的结尾也有这种隐喻,向日葵这个极富象征意义的符号暗含父亲的余音支撑着儿子今后的生命历程,将本片的温情延续。尽管我不喜欢这样的结尾,我喜欢更为趋于平淡的结局,一个生命诞生或者一个生命的逝去,平淡就像粗茶淡饭,但我仍不免被那脉脉温情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岁月就留在老屋那退色的天花板上,回响幼时小巷那青苔斑斑的石径上。这不大像我们无数次温情脉脉地说到的人世,黄昏里朦胧的灯火中,黎明时依稀的光亮里,不知有多少躯壳在这里托生,然后又匆匆消失。


儿子是一个感情多变、动荡而又偏执的人,就像张扬的另一部电影[昨天]里的主人公,略带叛逆的情绪被张扬移植到这部自传性质的影片当中。张扬的风格也从[昨天]的纪录现实都市一隅转向回顾真情与人物心路历程当中,我仿佛看到[洗澡]中温情世界的回归,这次多的是成长的痕迹。

父亲的缺位是一个时代的结症,它参杂了作者个人的情愫,用一种时而内敛时而激烈的方式娓娓道来,这并不是导演独具匠心的表达,而是在吐露印在儿子身上的某种痕迹,就像我们来到在这个世界时身上的胎记,它与生俱来也从不会磨灭。然而当人们无法找到带来这种印记的父亲的角色后,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阿莫多瓦的[我的母亲]中,孩子的“父亲”早已不复存在,残留下的只是一个半男半女的躯壳,男性话语、父权属性在他的镜头语言里已经完全消失。而[雾中风景]中姐姐和弟弟历经艰辛找寻那个早已从这个世界消失的父亲,父亲的形象如同云雾深处的幻影,他们最终走到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边境线。

北京的胡同虽然热闹、喧嚣,内心却总是空荡荡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都是那样的容易让人坠入空荡荡的浮想之中,心里的节奏感顿然失控。我并不明白这种缺失究竟是一种慵懒的逃遁还是一种空虚的无奈?我曾经试图去体味父亲失位的状态,但每当我触及到边缘便会退回来,因为我发现我不可能在那种状态游刃有余,甚至会恍然不知所措,太累了。

[向日葵]里这种缺位并没有维持多久,父亲很快就回到儿子的生活当中,却引来父与子之间似乎不可调和的冲突,而这种不可调和性却又在父权的强势下变得更为难以改变。影片的前半部分用一种分外厚敛的笔调勾勒出严厉的父亲和倔强的儿子两个形象,将两人的矛盾微微掩藏起来,并安排小河边儿子找不到父亲后脱口而出“爸爸”的神来之笔,感情流露真挚细腻,让观众似乎感觉到自[洗澡]、[那山那人那狗]之后又一次儿子对父亲的认同感。然而,处理两人此时的关系时,张扬拿捏得相当到位,学画过程中拉裤裆和用缝纫机轧手两出戏,可谓对父子隔阂最生活化的表现。随后儿子成长过程中,层层铺垫逐渐展开,父子冲突也接近了最高潮,结尾父亲的离去也就成为父子冲突不可调和的必然后果。

与[那山那人那狗]中父与子的关系不同,刘烨饰演的儿子对未来的向往趋使他沿着青春的足迹去寻觅,虽然两部影片结果一样,都是子从父业,但刘烨与父亲的隔阂在他追逐青春的过程慢慢化解了。都说没有什么情绪可以和时间抗衡,而向阳却在漫长的生命足迹中将反抗的情绪一直维持着。


在讲述父子关系的电影中,爱情通常都会加剧两人冲突,[向日葵]中也不例外。向阳被后海边点冰旋转的女孩所吸引,她成为了他的初恋女友。像父亲送给自己一个画册一样,向阳将自己的爱恋也融入了绘画,用同样方式给了于红一本会动的画册。儿子用父亲对自己的方式对待了自己遇到的第一个喜欢的女子,父与子之间感情的认同似乎通过了这种承接仪式得到了默认,然而随后这种认同却被父亲的“残忍”打得烟消云散。特别是在未经孩子同意的情况下,父亲擅自打掉了于红怀着的孩子,使得两人的紧张关系骤然升级。儿子推倒了父亲,母亲狠狠地耳光却换来儿子又一次露宿街头,而这次却给向阳的心灵留下无法抹去的阴影。

一个生命被扼杀意味着另一个生命也要被扼杀,向阳会用自己的偏执证明这句话。若干年后,当父母都急切的盼望抱孙子的时候,儿子用拒绝惩罚父亲过去的“武断”,这种拒绝像是儿子与儿媳结成的联盟在“同仇敌忾”。我姑且将儿子的这种报复理解为倔强,因为父与子之间留存于那一瞬间的至少不会是忌恨,至少画展中一个握手便足以化解一切的隔阂,[野蛮人入侵]也曾有这样的冰释前嫌、这样的淡然,那才是真正的父亲和儿子。

我不知道结尾父亲的离去意味着什么,没有在一切归于平静时选择颐养天年,没有在一切都释怀后享受彼此的快乐,父亲选择了默默地注视,就像你我刚从娘胎里出来后就暴露在父亲的目光下一样。时光似乎开始倒流,生命的轮回变换着步调将沉淀下来的感情慢慢洇开,我的脑海里闪过往日的时光,自己仿佛乘坐着时间机器,穿梭于这陌生又熟悉的空间。

突然,眼前的向日葵格外刺眼,父亲在凳子那一头,我在这一头,他轻声呼唤着我,我却选择了一支画笔。

……不知不觉中,在一个幼童的心灵,开启一个看似曲折却又分外平坦的道路,留下最初的完好一笔,算是铺了温厚的底絮,自此,无以忘怀。


05/11/08 3:00 原载于12月[DVD电影评介]

 6 ) 向日葵:一种向上的物种。

首先这片名就不错,能给人以很多的想法,不管你怎么想,这东西始终地向着太阳的。
对于过去年代的回忆,在经历过的人眼中,好像就是那么一回事,很真很真,可细细看去却会发现其中浮起一点滴泡沫,显得有些虚了,虚的演技,虚得情感,也包括虚的试图深入的探究。
每个年代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时代印记,而这部电影中所有的人的印记都打在表面上,就如是带着标签在人前转悠幽灵,没有血肉的真实。
完全不能理解结尾时老张的离去,难道他还年轻吗?难道他真有着自我的喜好?难道他真不是一个向日葵似的人?难道……
说了许多不好处,但俺还是推荐了,只因为现在能在回忆过去中拍得更好的影视更差,这个真的算是不错的了。

 短评

那做了盛大的姿态来与众人看,却又处处显出器小来,逊于《洗澡》

8分钟前
  • 丝绒陨
  • 还行

这就是典型

9分钟前
  • 小红帽
  • 推荐

那个爸爸。。。

14分钟前
  • kindsos
  • 推荐

6/10。每阶段冲突后加一个和解小结,儿时冲突是占据宅院、占据母亲,宁愿挨打不洗裤屎甚至缝纫机、握鞭炮废手来争取个体独立,成年则与父辈安排家业产生冲突,震后树林喊爸爸和沉默看画展两段无需言语的内心感受真切感动,父亲跌入冰湖的温情理解则过于直白,推自行车去断墙处喂猫却落空的小细节点赞。

15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奇怪太多評論把這片子拿來比《孔雀》,比得了麽?硬傷沒有,明臭一堆。

17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很长的电影,感觉看完了就像看了一部电视剧,与我很有共鸣,映射血淋淋的现实,歌颂下一代生命的诞生,不朽的诗篇,只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人 才读得懂,中国,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强大呢?

18分钟前
  • fancybright
  • 力荐

陳沖的表演很到位

20分钟前
  • 推荐

向阳。。。。。第6代里算很不错了

22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导演方面四平八稳,没什么问题;另外,演孙海英的老婆是不是一定要搞得像吕丽萍啊,这老家伙就没人治得住?

26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这算不上禁片吧?还挺温情的。

29分钟前
  • c
  • 推荐

失忆与记忆:整体性反思

32分钟前
  • 傻瓜粥羊羊
  • 力荐

坚挺的张扬

34分钟前
  • 一沐
  • 力荐

60,70后的人能找到感觉。。。

36分钟前
  • leslieQ
  • 力荐

父子关系相当相当相当真实

38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陈冲老年演的太差,化妆更是令人发指。孙海英很卖力,导演很投入,被雕琢的痕迹重了些,但我还是落泪了,也许不只是因为这个电影。最后的结局不像中国电影的风格,几个历史事件穿插的太过生硬,还有我想知道在澳洲播放的时候他们能不能理解假离婚和房子之间的关系啊

42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还行

很尴尬又很动情,我爸为了和我抢电脑和我一起看完了这部电影。电影里孙海英递给长大的儿子一支烟,我爸当时问我“你也要一只吗”。

43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结尾矫情

45分钟前
  • La Roca
  • 还行

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小鸟叫早早早,你为什么顶着草帽奔向垃圾场~

49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张扬的这部电影退步了。

53分钟前
  • 林愈静
  • 还行

父亲啊父亲

55分钟前
  • 搬砖少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