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5

HD

主演:马克·鲁弗洛,迈克尔·基顿,瑞秋·麦克亚当斯,列维·施瑞博尔,约翰·斯拉特里,布莱恩·达西·詹姆斯,斯坦利·图齐,比利·克鲁德普,保罗·吉尔福伊尔,杰米·谢尔丹,兰·卡琉,尼尔·哈夫,迈克尔·西里尔·克赖顿,迈克尔·康特里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聚焦2015 剧照 NO.1聚焦2015 剧照 NO.2聚焦2015 剧照 NO.3聚焦2015 剧照 NO.4聚焦2015 剧照 NO.5聚焦2015 剧照 NO.6聚焦2015 剧照 NO.13聚焦2015 剧照 NO.14聚焦2015 剧照 NO.15聚焦2015 剧照 NO.16聚焦2015 剧照 NO.17聚焦2015 剧照 NO.18聚焦2015 剧照 NO.19聚焦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聚焦201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聚焦”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专栏,罗比·罗宾森(迈克尔·基顿饰)是"聚焦"栏目的编辑,栏目拥有一个独立的调查小组,组员包括萨夏·菲弗(瑞秋·麦克亚当斯饰),迈克尔(马克·鲁弗洛饰),马特·卡罗尔(布莱恩·达西·詹姆斯饰)。当马蒂·巴伦(列维·施瑞博尔饰)接替了环球报的总编辑一职,他开始指派罗宾森和他的团队,紧跟一桩被雪藏已久的案件,一个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里的孩子。虽然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个小任务,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其背后还隐藏一系列事件,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而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并派人掩盖了这些罪行。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他们发现这一阴谋的更多证据,不仅仅是神职人员,就在波士顿以外,甚至全世界,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罗宾森和他的团队遭遇到了当地官员们的掣肘。教会内的,教会外的势力都在向他们施压,想让他们放弃这个案件。解忧公主刑警兄弟警视厅搜查一课长新特别篇猎魂师尤卡坦孟波林肯律师 第二季我疯狂的土耳其婚礼对不起,我爱你我的姐姐(日剧)我想藏起来音乐魔法镇!第二季熊出没之夏日连连看落魄大厨义胆雄心国语新生六居客第四季玄奘袈裟太空堡垒卡拉狄加:计划闪亮的日子1977怪王外传超级兵王混农村2古墓传说新萧十一郎我的德国爸爸我的存在弑君者2022龙林逃生搭车有戏赝品51区事件寻找刘三姐翻身贵族侦探刑法典第375条视死如归铜皮铁骨方世玉Dead Hot

 长篇影评

 1 ) 即使拿下了两座小金人,也不足以衡量这部电影的分量

人类的天性总是善忘而又渴望被铭记的。 于是乎,自打人类学会记录那一天起,各种“说故事”的职业便始终印刻在漫长历史图景里。朝廷史官、民间说书人、小说家,以及今天的相声演员、新闻记者还有电影人,都可以算是“说故事的人”。 可是问题在于,现在的他们似乎都不怎么好好说故事了。撕逼站队、歌功颂德、吸引眼球,这些好像都比认真说故事重要。也是,有了铁饭碗和金钱袋,谁还在乎那些“故事”呢。 还真有。

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发表了一系列揭露波士顿地区天主教会“娈童”丑闻的报道,引起了全球震惊。背后“聚焦”报道小组,花费了近2年的时间调查取证。 2003年,该系列报道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而这个奖项,是普利策最有分量的一个奖项。 2015年,电影《聚焦》在北美上映。导演托马斯·麦卡锡用128分钟的时间,讲述了当年那一段真实的故事。 2016年,《聚焦》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14年斗转星移,两队人马因为同一个故事,得到了业界的最高赞誉。

迈克尔·基顿与人物原型Walter V. Robinson,
马克·鲁法洛与人物原型Michael Rezendes,后者
瑞秋·麦克亚当斯与她扮演的人物原型Sacha Pfeiffe

先来说说电影。 与大部分不断营造戏剧冲突、通过配乐烘托氛围的电影不同,托马斯·麦卡锡讲故事的方式冷静到近乎“冷淡”。全片镜头平稳扎实,多用中景、近景,连特写镜头的使用都十分谨慎。和大多数纪录片一样,导演采用了最真实、最日常的观察视角来呈现故事,毕竟,真实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 但真实和日常绝不意味着普通,导演对于构图和画面的控制,细节的追求,令人惊叹。比如说,在用于交待环境的远景中,永远都有一座若隐若现的教堂。

座落在城市各处的教堂,一如无处不在的教会力量。 斯坦利·图奇饰演的“维权律师”加拉贝迪安(Mitchell Garabedian)在与马克·鲁法格饰演的迈克·雷泽恩德斯的一次对话中,直接点明了这一点。

此外,配乐的风格同样也十分克制,好几处关键剧情中,甚至没有配乐。再加上精准的对白设计,清晰的人物关系呈现,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整部电影可以算得上一部几乎无可挑剔。 不过,这些都是讲故事的技巧。 更具震撼力的,永远是故事本身。 一群记者揭了教会这么大一个疤,其中经历的艰难和阻碍可想而知。天主教会在波士顿地区,甚至在整个美国影响力之大,绝不容小觑。 简单来说,罗马天主教徒占到了美国总人口的24%,而波士顿地区又是天主教重镇,教徒比例高达45%。说个不相关的数据,目前中国的“组织成员”,只有全体公民的7%不到。 如果不是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在时刻敲打,恐怕没有人能够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完成这项任务。这是记者对基本职业操守的坚持。 影片中还有几处情节,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当报道小组意识到吉欧根案绝非个例之时,他们决定通过反向追查的方式,找出“因病”或因其他“非常规因素”而调任或离任的神父。当时大部分的资料仅有纸质记录,因此小组成员只能采用“尺读”的方式进行排查。

于是图书馆、地铁站、咖啡厅、厨房,都成为了是他们秉灯夜读的场所。

一字一句,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这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坚持。 当迈克费劲周折拿到了证据,证明红衣主教伯纳德·劳早在20年前就对神父娈童的事实知情,却选择视而不见之时,与组长沃特尔·罗宾森在是否抢先报道该事实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这一时刻,长时间积累的情感终于无法压抑。

这也是全片情感色彩最为浓烈的一段。 这里所爆发出来的,不仅仅是对竞争对手可能抢先报道的担忧,更是在发现了如此骇人证据面前的愤怒,甚至惊恐。 记者从来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但是,在人性之外,记者更需要冷静和理性。 说出故事,不过是投下了一颗石子。泛起涟漪,才是真正的目的。在新闻行业沉浸了几十年的罗比显然深谙这一点。想要揭露教会的罪行,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个的案例,而是一个体系。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罗比的选择是正确的。 然而,经验再丰富的记者,也曾有忽略线索的时候。就在发稿一周前的一次全体会议上,人们才发现,原来早在1993年,代理过众多“神父娈童案”的律师麦克利什就给报社寄送过一份20人的名单,而当年作为都市版负责人的罗比,却选择了忽略这份名单。 报社主编本·布莱德利扭过头问,“是你吧?你当年负责都市版。” 罗比回答道,“是的,是我。”

一句话,说出的是面对自己,面对过去错误的勇气。 一周后的凌晨,成千上万份报纸印刷出来,罗比坐在自己的车里,看着送报车鱼贯而出,此时他心中究竟是平静亦或是汹涌,情感之复杂我无法想像。毕竟,这个一场景,整整迟来了八年。

接下来的一幕,也是我是我喜欢的一幕。 报道正式面试的前一夜,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的莎夏·菲佛皱着眉头,神情紧张地看着自己的奶奶。而带着老花镜,一字一句认认真真读着样刊的奶奶,是一辈子虔诚的天主教徒。背景里,是依然亮着彩灯的圣诞树。

文章还没看完,奶奶缓缓抬起头,用颤抖的声音说,“莎夏,能帮我倒杯水吗?” 短短几秒的画面和一句台词中,一篇报道,能给整个社会、给每一个人带来怎样巨大甚至毁灭性的冲击,已经淋漓尽致。 类似这样打动人心的细节,在电影里无处不在。 真实、坚持和勇气,在电影和现实里遥远地呼应着。 ... 既然电影说的是新闻报道,那就趁机再多说几句。 在我曾求学的人大新闻学院,素来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调侃: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畜牲使。的确,在传媒行业,不论国内国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又穷又苦又累。更糟糕的是,有时甚至不得不接触很多有悖于自身价值认同的内容。 再加上近年来传统新闻业支离破碎,新媒体行业鱼龙混杂,连段子手们都禁不住调侃:如果记者的女儿报考新闻专业,一定会被打断两条腿,如果是儿子,三条腿都打断(雾)。 而且,同学们之间也常常自嘲,后悔当年入错了行。 可是,当被真正问起,是否后悔进入新闻学院学习时,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曾经是一名记者。他说: “新闻职业要求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新闻工作环境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将新闻工作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职业中不断进步。阿尔维托·耶拉斯·卡马戈曾经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他两次当选哥伦比亚总统,但他甚至没有高中毕业。” 不管将来是否真正从事新闻职业,学习新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人成为更好的公民,甚至成为更好的人。不仅是多角度多立场的思维方式,冷静客观看待问题的视角,都是一位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今年号称“互联网内容创业元年”,放眼看去,四下的确是一副盛世景象。微博网红、直播博主,谁都可以成为“说故事的人”;不论是鸡汤、毒鸡汤还是热点八卦,都是吸引大众的眼球的“好故事”。KPI的压力,流量的诱惑,还有历年来记者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遭受的污名,媒体环境的窘迫,更是让不少新闻学子们羞于承认、甚至放弃曾经的新闻理想。 于是守护正义的成本越来越高,好像若是开口立下豪言,便是虚妄,而坚持信念和理想,仿佛也与守旧、笨拙再也脱不开干系。很多时候,在朋友圈里转发一篇文章,已经是能付出的最大努力。 这简直是一场可怕的逆向淘汰。 也正因如此,此时此刻《聚焦》的出现和获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意义非常。 它是一个提醒,更是一次警醒。 毕竟,人类的天性总是善忘的。 所以,当人们走出影院准备上厕所之际,或是从电脑面前起身倒水喝的时候,能唤起心中的一丝真诚、坚持和勇气,那么我想,说故事的人和故事里的人所怀的最大期望,也就达成了。

 2 ) 关于《聚焦》的15件小事(151130更新)

来源: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1895587/trivia?ref_=tt_trv_trv 其实现在IMDb有三十多条了,更新一个本剧演员出演过超级英雄电影的列表。(图我做的,转载请标明) (其他大家感兴趣的去上面链接看原文吧(懒 _(:з」∠)_

=========================更新的分割线========================= 1. 本片被认为与经典新闻题材电影《水门事件》(All the President's Men)风格类似。 2. 本片剧本入选2013年“好莱坞剧本黑名单”。(数百位好莱坞资深从业人士评选出的榜单,涵盖了评委眼中当年最受欢迎却尚未被拍摄出来的优秀剧作) 3. 拍戏的每个空档, Mark Ruffalo都会请原型Michael Rezendes帮他念一下台词。 4. Mark Ruffalo第一次在Michael Rezendes家里见到他本人的时候,准备了笔记本做记录,还用iPhone录下对方的声音。 5. Mark Ruffalo曾问角色原型Michael Rezendes能不能对着别人大吼两声让他参考。 6. Michael Keaton接下角色后担心角色本人会有波士顿口音而他没有。但是看过Walter V. Robinson的一段视频之后,Michael惊喜的发现Walter并没有很重的波士顿口音,这样他就可以不带口音的进行表演了。 7. 劳工节后Michael Keaton第一次跟角色原型Walter V. Robinson在纽约格林威治酒店的酒吧里见面。握手寒暄之后,Michael Keaton皱着眉表示:“你还真没有那么重的波士顿口音”。 8. Michael Keaton接下角色后,跟Walter V. Robinson本人正式见面前悄悄跟踪了他,在对方不知道的情况下住到他家附近,还搞到了Walter V. Robinson当年制作的影音文档。在当两人第一次见面时,Walter V. Robinson对于Michael Keato刚见面就对自己无所不知这一点十分惊讶。 9. 当Walter V. Robinson去片场参观时,眼前的场景令他印象深刻。坐在他当年办公桌复制品旁的Michael Keaton,双唇禁闭,透过老花镜凝视着波士顿环球报2001年的复古电脑屏幕,跟他一样用两个手指打字。 10. 除此之外,Michael Keaton的桌上还放了一张现实中Walter V. Robinson女儿Jessica在2000年拍的照片。它旁边放着的照片中,Michael Keaton环抱着在剧中饰演他的妻子Barbara的女演员Elena Wohl. 11. Walter V. Robinson本人表示看Michael Keaton在剧中饰演的自己让他想跟很多曾经采访过的人道歉。 12. Walter V. Robinson还开玩笑说:“我出现在大众面前的形象被盗走了,如果Michael Keaton去抢银行的话,警察会很快来把我铐走”。 13. Michael Keaton为了更恰当的模仿Walter V. Robinson,花了很多时间跟他待在一起。 14. Michael Keaton曾通过观看1976年电影《水门事件》(All the President's Men)中Jason Robards的表演来寻求灵感。 【MarkRuffalo的胸毛字幕组】 http://weibo.com/markruffalosubtitles

 3 ) 封闭体制自我审查的限制

《聚焦》是目前颁奖季里最喜欢的电影,节奏的控制和情绪的把握都恰到好处。影片可被拆解成两个结构:神父性侵幼童、媒体对抗权势。前者可以从《不良教育》中去窥探神父如何把魔爪伸向脆弱儿童;后者可以从《总统班底》、《对话尼克松》、《惊爆内幕》中感受到新闻人挑战权势的勇气和纪实新闻独有的迷人气质。 前后看了两次,走出电影院时都觉得很感动。一方面为新闻人对真相不留余力的追求和在真相面前的自我克制精神而感动,另一方面因看到权势庇护下的丑恶终将暴露人间所带来的振奋而感动。 一、 臭名昭著的神父 Geoghan 神父 Geoghan 曾对一个家庭里七个男孩进行长达近两年的性侵。 虔诚教民Dussourd养着八个小孩,自己三男一女,再加上侄女的四个男孩。一开始,她很高兴孩子们能有该神父作为行为榜样。在长达近两年里,神父常常带小孩儿们外出吃冰激凌,并几乎夜夜造访她家,衣着教服和孩子们闭门相处。但她不清楚的是,那扇门背后的中年神父常常衣不蔽体。神父偏好小男孩,八个孩子当中,只有小女孩儿万幸未受神父垂青。这群孩子中,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只有四岁。 事件暴露之后,Dussourd并没有得到众人的支持。教区居民指责她制造丑闻,教会官员则施压警告她不要提出法律诉讼。另一方面, Geoghan 在承认此事的情况下却并未被剥去神职。经过短暂的停职之后,他又被派遣到新的教区任职,在那儿,他可以继续带着小孩出去吃冰激凌。 90年代中期, Geoghan 长年累积的罪行已经不能被掩盖住,针对他的性侵的诉讼高达134件。教会通过手段和约1000万美元私下调解了其中近50件,剩下84件诉讼中的原告拒绝轻易调节,一直处于未了状态。 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的一篇小专栏针对 Geoghan 的84个未了诉讼进行了报道。这篇报道引起了新上任的主编Marty Baron(列维•施瑞博尔)的注意,他决定让聚焦小组对此报道背后的事实进行深挖。 但是聚焦的目标远远不止揭露 Geoghan 的罪恶。 二、聚焦小组调查过程简单概括 Geoghan 是天主教内部掩盖亵童神父丑闻的腐败缩影,也多亏了他的响亮丑名大到难以掩盖,聚焦才有机会开始去调查这件事。 整个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聚焦小组抽丝剥茧调查过程的还原。而电影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它纯粹干净毫不花哨,故事虽涉及众多角色,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电影叙事线是新闻调查线的还原:定目标——挖细节——证来源。电影所具备的真实感,甚至让老一辈的新闻人开玩笑说观影体验类似于看色情片。 1. 定目标 曝光Geoghan 的昭彰罪行,和他背后的教会的一手遮天。之所以 Geoghan 可以反复犯罪,是因为他从未为自己的罪恶付出过真正意义上的代价,而这样的“特权”,则源自于教会内部对这种恋童行为的变向纵容。故聚焦小组的目标不止是曝光 Geoghan 的丑恶罪行,更是要去深究此类悲剧存在的根本的原因——教会的庇护。 2. 挖细节 线索挖掘兵分三路。之一:波士顿环球报上诉解除针对 Geoghan 的84个诉讼案件文档的机密性,当时文档机密性权力掌握在教会手中。之二:对有着手此类案件经历的律师进行访问。Garabedian (斯坦利•图齐)是未了诉讼案件的辩护律师,掌握大量案件信息,被教会方面施压闭嘴;Macleish是有过和教会私下调节经历的律师,知晓有过亵童经历神父的姓名;聚焦组长Robby(迈克尔•基顿)的长年好友Jim是教会内部的雇佣律师,同样知道亵童神父的信息。之三:对受害者及亵童神父的访问。青少年Gay和破碎家庭里的小孩往往是神父下手的对象。记录被性侵的具体经历和细节,还原事实真相和保持新闻力度。 随着调查增进,显然波士顿远不止一个 Geoghan 存在。通过整理数字来简单理清整个调查: 十三个: SNAP是幼年受过神父性侵的人聚集起的一个互助小组。SNAP掌握的证据显示,仅波士顿就有十三个亵童的神父存在。 九十个: 天主教内部对亵童神父一般采取“停职+治疗”的方式。通过“治疗”之后,神父被派到新教区任职。前神父A.W. Richard,曾是这样所谓治疗机构里的医生,后从事于亵童神父现象的研究。据他的推测,波士顿区域大概有九十个神父有恋童癖。 八十七个: 聚焦小组在查阅神父工作日志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被公开指控有亵童行为的神父,在被停职的时间段里,工作日志上存在类似于“病假”的标注。根据这个规律,聚焦四人对照了所有工作日志,发现大概有87个神父符合这个规律。这个数字跟预测很接近。 七十个: 十二月底,在长达五个月的调查之后,聚焦小组最终定下了70个神父的名字,这些名字来源于过去几十年间,天主教和被性侵小孩的家庭的私下调解案件中涉及的神父。这些调解从来没有上过正式法庭。 3. 证来源 十二月底,正式出版时间迫在眉睫。波士顿环球报决定让波士顿人民再过一个安静的圣诞,特别是同一年刚好经历了9.11的伤痛。定下的70个神父名字最好都精准无误,不然天主教会上层人员必然抓住把柄反击。而教会内部的人员对名单的确认,将是准确性的极大保障。 圣诞前夕,Robby(基顿)拿着名单去与他长年为教会工作的律师好友Jim去求证。一开始Robby被赶了出去,镜头跟着他走向他的车,昏黄的街灯冰冷的路面。但忽然Jim出门叫住了他,Robby回头,眼里含着泪花。如果不仔细看的话,甚至不容易去发现他眼中的泪花——这一幕戏很打动我,所有克制的情绪都显露在那个红了的眼眶中。律师拿着笔圈住了所有名字。问,为什么不早一点,早一点我们在哪。答,我也不知道呀,我也不知道。 三、教会的腐败和导致的悲剧 天主教内部形容亵童神父为“仅仅是大园子里的几个烂苹果”。但这绝对不是几个烂苹果的小事,而是系统的腐烂,是体制上层的朽败。 《虐童疑云》里,被修女(梅姨饰演)以(Allegedly)亵童为理由而迫离的神父(霍夫曼),未受任何处罚,甚至被调到一个更高的新职位。到最后钢铁老修女埋头痛哭,感叹个人力量的有限与对世态的迷惑。教会的力量可以压住一个修女,几个受害者家庭,藏好腐烂臭气,任毒瘤发展。但并不能威慑住新闻人。新闻人背后的支持,来自于整个社会的关注,来自于真相的力量。所以才会有《总统班底》里新闻人掀总统下马的壮举。 冯提尔的《女性瘾者》里有一幕戏关于中年男子暴露 / 发现自己有恋童癖好。甘布斯说,觉得该男子不该被鄙视,甚至值得赞扬——因为他成功克制了自己的欲望,没有去伤害任何人。这话借一个女性瘾者的口来表达,显得合情合理,同是社会边缘人。 但显然,普通社会体系里跟教会体系完全是两码事。教会甚至成了恋童癖者的天堂。根研究数据,人口中1%的人具有恋童癖好(By Dr. Michael Seto,),而在天主教内部,这个数据高达6% (By A.W. Richard)。这种上层结构包庇丑闻的态度,以及对亵童事件的不重视(有过亵童经历的神父竟然能反复任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甚至成了教会的广告宣传语——喜欢小孩?加入教会吧。 电影里有一幕戏也从侧面反映了教会内部的腐烂。女记者Sacha Pfeiffer(瑞秋•麦克亚当斯)敲开一个老年神父的门,质问他是否有过性侵过儿童。神父竟然毫无遮掩点头确认,像在谈论天气一般。他接着说,但自己并没有强奸这些小孩,并强调”不是强奸”这一点很重要——他说,因为自己小时候被强奸过,所以知道区别。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轮回的悲剧。 现实中,教会这种对亵童神父进行四处调遣的行为,对一个家庭造成了类似的悲剧轮回。据报道,某小男孩不幸是神父 Geoghan 的受害者,而他的父亲竟然在幼时也被另一个神父性侵过。 四、封闭体制自我审查的限制 可以说电影从两个不同层面来反映了封闭体制自我审查的失败。 首先,教会内部自我审核的失败。很显然,教会对亵童的恶劣的现象的自我审核是彻底失败的,掩盖、自欺、任毒瘤发展。听闻波士顿环球报换了新主编,主教及时“召见”主编,并提合作的意向以进一步达到掩盖的目地。然而媒体要的真相,比权力本身更大,也更具备撼动人心的力量。 其次,波士顿新闻人未能准确嗅到自己城市里存在的问题。主教包庇过的亵童神父的名单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被寄给了聚焦小组,但却并未引起重视。直到拖到新千年,需要借助外来的新主编——非波士顿人——的新闻嗅觉,才意识到自己城市里教会的腐朽。所以,Robby在圣诞那晚被朋友叫住回头时眼角的泪光,是愧疚,也是自我救赎达成的感慨。 五、 相关报道的传送门 2002年波斯顿环球报聚焦组的系列报道 : http://www.bostonglobe.com/news/special-reports/2002/01/06/church-allowed-abuse-priest-for-years/cSHfGkTIrAT25qKGvBuDNM/story.html 甚至公开了波士顿地区被起诉过的神职人员的名单(高达271人): http://www.bostonglobe.com/metro/2015/11/06/least-clergy-have-been-accused-child-sex-abuse-boston-archdiocese/5cKpjVOPhEh7IYnCwRqIJI/story.html

 4 ) 怎么忍心拒绝上帝?

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的最大热门,不仅三观正,片子的完成度也非常高!片子的拍法和这群新闻人很像,客观冷静理性,干净利落不煽情,剧本是非常传统的类型片叙事套路,既扎实又踏实,剧组的团队精神就像精彩的群戏表演,没有任何主创抢风头,凝聚到一起却力量十足,让人敬畏。唯冷峻克制的表达,更具“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
    “怎么忍心拒绝上帝?” 各方面都很稳重,碍于太政治和工整,题材也不新鲜,赞赏却不心水。这样的震撼更多来自真实事件本身,作为电影其实没有到8.9分这么好,更像是给纪录片习惯打高分一样。事件的真实性震撼人心!对系统的拷问,对记者工作的刻画(比较更戏剧性的Newsroom),对事件进展本身的关注而不是沉溺于廉价的抒情,对几位主要记者不同角度不同态度的有节制的描绘,都为此类社会传记剧情片的最高标准做出了表率。不断询问something bigger,我想这该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终极责任。
     有点像“撞车”,都是群戏电影,每个人都有精湛发挥。聚焦天主教性侵丑闻,凌厉割喉的步步求证。电影最成功的是将亵童和性向做出切割,指出这是教会这一全世界最藏污纳垢组织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恶,看完会让人失去对宗教的所有敬畏。一部非常沉稳扎实的investigative thriller,再现聚焦报道组调查大批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攻坚过程,原报道曾获普利策奖,电影也如厚重的纪实文学,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基顿、鲁弗洛不动声色展露极高表演水准,麦克亚当斯状态也不错,片很有奥斯卡相。基顿在办公室尽头接电话一声喂聚焦,收尾太棒。
    “有时候我们都很爱忘记,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黑暗中磕磕绊绊,突然天亮了,而人们却开始相互指责。”那一天早上,报道发出后,“聚焦”小组办公室的电话突然被打爆了。对记者而言,揭露真相永远是第一位的,可是这部电影在记者调查事件真相之外还讲述了“沉默的螺旋”机制以及囚徒困境,同样值得深思。

 5 ) 《聚焦》真相背后:奥斯卡、大新闻以及媒体的自我修养



文/鬼脚七


    2015十足是电影的小年,无论是对于好莱坞还是世界电影来说都是如此,只不过,小年并不是没有优秀的作品问世,而或许只是在说,没有足够多让人惊喜的“意外”出现。稳重温吞的传记片、大场面的科幻片、轻巧自然的爱情片,大多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套路,但是旧瓶总能酿出新酒,更何况旧瓶酿出的新酒往往更多一份韵味,《聚焦》正是这样的代表。
    作为又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聚焦》讲述的是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小组收集证据,调查报告波士顿地区一系列神父性侵儿童案件的过程。典型的新闻自由对抗社会权威的故事路线,事实上,《聚焦》不是那种让中国观众一眼看上去会被吸引的类型,这并不仅是因为这个讲述媒体揭露社会阴暗的故事在国人看来几乎就是美国版的《焦点访谈》,同时也是因为影片所讲述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件和对于整个教会制度的反思在我们的现实中看来多少有点隔靴搔痒的距离感。但是观影过程中我们的感受却恰恰相反,即便不甚了解美国的教会体系,我们也会理解调查小组面临的重重压力;即使并不是教徒,我们也可以体会那些纯真的儿童被尊敬的神父伤害后会留下怎样的疤痕;即使没有从事过记者或者编辑的工作,我们也能看到主人公在追查真相下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这些正是《聚焦》的精彩之处,它来自具体的现实,却传达出普世的情感。在用影像再次揭露当年的丑闻、展现新闻背后默默工作的英雄之外,《聚焦》几乎同时成为了改编真实事件的社会敏感题材电影的新范本。这部饱满沉稳,不露锋芒却力道十足的影片成为奥斯卡的热门影片之一毫不奇怪,何况无论结果如何,《聚焦》都已经和它的“前辈”《总统班底》一样,成为对于新闻自由和媒体力量的最好阐释。

媒体的自我修养
    影片的故事开始于《波士顿环球报》迎来了新的主编马蒂·巴伦,新官上任,马蒂就建议“聚焦”小组重新开始调查此前已经报道过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子,因为在外表冷静沉稳的马蒂看来,“这个案件还没有结束”。于是,“聚焦”小组的四位记者就开始重新扫去这件尘封案件的灰尘,重新开始调查这起案件背后的更深真相。
    结果当然是惊人的,涉案神父从几个到几十个,民间的受害人团体,法庭解封的重要证据,“大家都知道却秘而不宣的真相”,来自宗教界朋友的劝阻,直到最后那片举世震惊的报道最终发出。《聚焦》在这个过程当中无疑展示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的坚韧力量,对于标榜着“自由”的美国社会来说,舆论的自由自然是重要的一环,你可以报道政府的丑闻,你可以批评官场的腐败,你可以指责公众人物的失态,但是挑战教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聚焦”四人组挑战的不仅是一个两个作奸犯科的神父,而是包庇维护这些有污点的神父的整个教会制度。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当年的报道刊登之后引起了如此巨大的反响,也不难理解影片在整个过程当中所采用的冷静朴实的手法所带来的耳目一新的表现力。
    《聚焦》是常见的正反善恶对抗的叙事套路,但是却是不常见的不刻意渲染紧张感和冲突对立关系的作品。影片中没有挖掘真相要经历的冒险历程,没有被教会威胁和打击,没有反派人物的暗中破坏,甚至都没有太多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情感转变,影片只是克制简单、按部就班地展示着这帮记者们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用舆论之力和权势抗衡。与其说在故事当中对抗的双方是正义与邪恶,还不如说是记者的职业道德的坚持与随波逐流的放任。《聚焦》成了对于记者职业和新闻责任的一次礼赞——现实或许就是如此,没有冲锋陷阵的壮烈和戏剧化,而只有琐碎的细小工作,但是对于追寻真相的新闻界而言,正是在这样一步步的琐事当中,累集起了改变现状的力量。还不仅如此,《聚焦》颂扬着新闻自由的勇气和韧性,同时也并没有神化这些总会有所疏忽的凡人。随着调查的推进,“聚焦”小组发现当年之所以将这个报道草草结束,没有继续追查,最大的责任人不是别人,而正是他们自己。各方面的资料、进一步的证据,甚至更多涉案神父的名单,都曾寄到报社,但是却被轻易忽视,无人理会。“聚焦”的组长罗比在影片结尾处站出来反省自己的失职,这是《聚焦》在主题上最大的亮点,它并没有神化勇士,也没有盲目地赞扬他们的行为。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之中,我们的得以看到新闻记者这个职业的重要性:一念生一念死,或许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不知道何处某人的命运。在全片绷紧的神经刚刚松懈下来的时候,导演冷不防地再让观众们惊出一身冷汗,是的,还没有结束,不仅仅是那个主教并没有收到应有的制裁,反而讽刺般地被调回到更高级别的教堂,世界范围内还有更多类似的事情还在发生;同时还是因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和人性的懈怠之间的斗争还远没有结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影片结尾处随着报道刊登,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的电话在与之前那些材料被忽视的对比中,成为振奋人心的力量。
    反过来看,“聚焦”为什么要执着地扑在这个早已结案的调查上,难道正如罗比那位给神父辩护过的律师朋友所说的,只是新主编为了给自己增添一点知名度而将“聚焦”当做工具,然后就拍屁股走人?这确实是个问题,对于“聚焦”小组里在波士顿土生土长的几个人来说,挑战当地教会带来的后遗症或许远在他们预料之外,追寻真理的勇者往往会落得众叛亲离。影片并没有交待报道刊登之后几个人生活有什么具体的变化。但是组员之一萨莎的祖母是虔诚的教徒,影片在结尾惊魂一瞥地展现了她一边阅读报纸一边满眼落寞的画面,萨莎守在一边,却无能为力。是啊,真理和情感的冲突是如此可怕,如此让人身不得以。即使这样,他们也要去做,哪怕开罪朋友,伤害亲人,他们仍然要去做,其中的理由早在一开始就已经由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马蒂说了出来:“报道这样的新闻,才是我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如此简单和直接,调查真相并公之于众,这似乎正是一个记者的无需选择的本能。影片并未振臂高呼地喊出这样的口号,却明明白白展示出这样的价值判断。多年之后,《聚焦》或许会出现在高校新闻专业的课堂上,这部影片在尽可能的意义上教科书般阐释着“何为记者”以及“如何做记者”的问题。

纸媒时代的克制挽歌
    《聚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部古典的影片,这种观感一部分来自影片平静的叙事风格,一部分来自不追求戏剧化的节奏,但是更多的,或许来自这个故事本身饱含的,对于传统纸媒的怀缅之情。
    这种感情一方面体现在对于报社日常工作的展现和表达上,在整个调查过程当中,“聚焦”小组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采访当事人、收集资料、筛查新闻,影片不厌其烦地展示着这个重复单调的过程,大量剪成小块保存的剪报,堆积如山的文件,成本的笔记,一遍遍的电话联系,让人几乎怀疑这样的工作离真正的案件核心还有多远。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是调查小组发现了地区神父的任职名录,从中发现有过性侵行为的神父都被教会以各种借口调离了原来的教区,而到新的教区任职的细节。面对卷帙浩繁的资料,要从中找出那些有过违法行为的神父,无异于大海捞针。影片的主人公们采取了最原始的办法,从名录当中筛选出频繁调职的神父,再反过来求证核实。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势单力薄的四名组员和隐藏在几大本人名目录中的违法神父之间的无形较量正是经由这些平淡无奇的乏味资料来视觉化呈现的,在这里,传统媒体,或者更准确地说,纸媒的形式力量显然远超越了现代化的媒体形式。对于资料的倚重或许在当代的新媒体行业当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远不如我们在《聚焦》所展示的庞大资料库当中看到的那样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震撼,我们既可以看到现代化的美国报界对于过往资料的仔细保存和归纳程度,也可以感受到影片中的几个主人公古朴的媒体人精神。影片对如今已被视为夕阳行业的传统媒体的敬意和缅怀,并没有转化成示弱者的扭捏感慨,而是在展现它的力量、勇气和坚韧。这场毫不卑微的缅怀,不仅投射在利用白纸黑字揭露强权的故事本身上,也同时投射在在这场斗争当中身体力行的每个参与者身上。“聚焦”小组当中最为出彩的人物或许是马克·鲁弗洛饰演的迈克,这个热血冲动却干净十足的记者始终背着一个硕大的公文包,穿行在法庭、受害者和资料库之间,生活简单到几乎空白。这种纯粹的热情带有强烈的怀旧意味,这种人物多少会让我们联想起《编舟记》中相似的职业精神。或许不同正在于,《编舟记》所采用的日式温暖笔触感慨的独坐寒窗的图书编辑那份清苦和坚韧,而《聚焦》在调查小组的成员们身上挖掘的,是平凡枯燥的日常工作之下隐藏的无限激情。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聚焦》,我们会发现影片在惊世骇俗的故事本身和简单朴素的风格所试图展现的职业精神之间所实现的微妙平衡是多么难得。即使我们早已知道这个故事来自真实事件,早已知道一切罪恶最终都会昭告天下,但是当涉案神父从报道中的个案,到受害者团体统计中的13个,到民间研究者预估的90个,直到“聚焦”小组最终确定名单时电脑荧幕上显示的87个。调查小组用愚公移山般的方式从旧纸堆和涉案人员的口中还原出了被教会掩盖和隐藏的真相,这个过程当然远不如动作片中深入虎穴去盗取一份重要文件更加刺激,也不如法庭片中当庭对峙正面交锋唇枪舌战来的精彩。但是《聚焦》对传统媒体的回顾之情恰恰在于,在最朴实无华的动作当中,所有人的努力坚持、对于涉案神父的愤懑、保护孩子们的责任、坚持真理的执着,都凝聚成了一叠薄薄的报纸。这一实体化的物件,在影片结尾处被分发到波士顿的每家每户。教会的反应我们从电影当中无法直接看到,所有的反响和震撼都被隐藏在片尾字幕升起的黑暗当中,但是这一沓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被视为落后的印刷品,却远比电脑屏幕上的的一篇更能激起我们内心所动。在这个以无言的宣告和揭露来结束全片的故事当中,《聚焦》完成了对于传统媒体的最高礼赞:它远离喧嚣,远离人们的关注中心,远离时髦和潮流,但是它始终做着它本质的工作——监督和拷问这世界。

奥斯卡之路
    有着真实故事背景的作品更容易在奥斯卡有所斩获似乎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去年的《万物理论》《模仿游戏》来自名人经历,2014年的《为奴十二载》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改编自小人物的生存故事,再往前的《林肯》和《逃离德黑兰》展现的是更广大的美国和世界历史。每年的奥斯卡,总会有几部真实事件改编类作品出现在候选名单当中,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这些或者取材于重大历史事件,或者取材于美国社会新闻的影片早已在观众们走进影院之间就已经享受着此前的真实事件和新闻报道不断积累的“成果”。《聚焦》也是如此,面对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义愤填膺的观众们早就在连篇累牍的报道当中看清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他们在买票走进影院的同时,或许就已经在心目中预设好了再次揭露教会黑暗的戏码,从而与影片的主人公们站在了同一条阵线上。
    凭空而来的认同对于影片本身当然是再好不过的条件,而《聚焦》也幸运地没有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乱了阵脚。影片明智地避开重述案件,而将重点放在那篇著名的报道出路之前的幕后工作之上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将案件的焦点——神父隐藏在叙事背后,不仅给与了影片更多空间去展现真正的主要人物记者们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粗暴的价值判断和戾气十足的指责。显然,神父的所作所为理应值得鞭挞,但是这并不是影片要做的事。《聚焦》陈述了揭露真相的过程本身,而对于真相持何种态度,就交给了观众自己选择——要相信,观众们比我们想象中更有洞察力和善恶心,远不需要被指导和带领。事实上,这种对于结果的不予置评并不是创作者回避问题的选择,而恰恰相反,在太多类似的影片当中,影片将强烈的判断植入到影片当中,将一纸影像化檄文呈现在影院的银幕上。这样的选择当然远说不上错,只不过在《聚焦》当中,冷静克制的态度最终赋予了影片更厚重的质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涉及宗教、儿童、法律公平等敏感话题的真实案件当中,如何客观诚恳地展现真相,如何不沦为玩弄噱头揭人疮疤的闹剧,是比披露真相正价重要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在影片中看到调查小组成员一遍遍过滤可疑人员的名单,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受害者可能面临的终生阴影,同时还有无数教徒的信仰和感情。当第一份名单出炉之后,主编马蒂坚持暂不发表,而要继续寻找能彻底驳倒主教的决定性证据,这无疑是在对受害者负责;而当最终发表之前,小组组长罗比则带着名单再次请求那位为神父辩护过的律师确认,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对公正负责。正义的含义不仅在于惩戒罪恶,同时也在于保护无辜。《聚焦》的冷静语调与导演托马斯·麦卡锡谨慎的价值表达共同成就了影片的不俗品质,在缺乏视觉刺激和紧张情节的《聚焦》当中,正是这种沉稳和克制带来了位列奥斯卡提名队列却不输于任何一部大片的独特气质。
    说回到奥斯卡,《聚焦》身负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在内的多个提名,而在此前的几个前哨战奖项中,《聚焦》也反复被提名这个几个奖项。反观今年提名最佳影片的8部作品,无论是媒体还是学院,普遍看好的大热门影片包括《聚焦》《大空头》和《荒野猎人》,而后两部作品一部缺乏《聚焦》所秉持的厚重人文情怀,另一部几乎就是为小李子量身打造的影帝冲奥片,《聚焦》一度在博彩公司的赔率榜上被一直看好也并不是毫无道理。对于身兼演员、编剧、导演多重身份的麦卡锡来说,收获职业生涯当中第一个奥斯卡奖杯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而至于这个奖杯究竟会不会是最佳导演,乃至最佳影片,《聚焦》还有足以让人期待的理由。

聚焦背后
    导演托马斯·麦卡锡在此前也曾导演过几部影片,但是大多数轻松诙谐的小格局喜剧作品。在选中《波士顿环球报》的这一系列报道作为改编对象之后,麦卡锡则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为了使影片展现出温和冷静的风格,和编剧合作改出了无数版草稿,还回顾和重历了“聚焦”小组当年所查阅过大量资料,影片结尾处调查小组突然发现自己曾经遗漏的爆料信息,正是麦卡锡在翻阅以往剪报的过程发现的。他将这个细节加入到影片当中,罗比的自责成为提升影片主题的一大亮点。而影片的几位主要演员,更是从原型人物身上“榨取”了每一滴可供表演的资源,迈克尔·基顿直接搬到了“聚焦”小组的组长罗比家附近住下,不断地研究对方的讲话视频和录音,于是在第一次与罗比见面时,就已经能以惟妙惟肖的模仿让罗比吃惊不小;而马克·鲁法诺甚至拿着剧本来到迈克面前,请他一字一句读一遍台词,自己再以此模仿。很难说《聚焦》创作团队上下这种“笨方法”值得被其他电影人借鉴,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当中,这部既无好莱坞模式、没有动作戏、没有爱情和性、没有大场面,也没有响当当有一线票房号召力的影片成为了一部上佳的作品。无论是资历尚浅的托马斯·麦卡锡,还是从超级英雄片场华丽转身的这群演员们,在戏里戏外反复给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最好捷径,或许就是保持初心的执着和坚定。
    《聚焦》在颁奖季的走红再次将新闻工作和记者职业推向了观众们焦点的中心,巧合的是,2015年同样有另外一部表现新闻工作者经历的影片上映。然而,这部同样是力图揭示被隐藏起来的隐秘故事的《真相》中的主人公玛丽·梅普斯则成了一个反例。她在2004年将矛头指向了正在谋求总统连任的小布什,指出他在服役期间享受特殊待遇,然而事实证明梅普斯所以来的材料却是伪造的。两相对照之下,我们不难理解“聚焦”小组的故事之所以震撼人心的重点,并不在于他们敢于挑战权威,而在于他们懂得如何让自己的挑战更有意义和价值。《聚焦》所塑造的这群复杂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得影片可以跻身史上最经典的新闻题材的作品之列,从颇具有悬疑色彩的《总统班底》到揭露烟草公司真相的《惊爆内幕》,再到英雄主义情怀的《新闻编辑室》,银幕上的记者们指摘过总统的丑闻,曝光过商业大亨的阴谋,有过充满倾向性的电视剧集,《聚焦》确实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新的形式,故事直指的是全美国人心目中的宗教信仰,但是态度上确实任何一部类似作品中都不曾见过的克制和谨慎,甚至包括对自我的反思。也许我们会说,在这些媒体曝光阴谋的影片当中,昔日单纯甜蜜的美国梦早已经荡然无存,影片中的美国现实千疮百孔,但是也正是在这些影片当中,电影人们在伤痕累累的现实当中制造出新的牛仔,《聚焦》成为了这其中的一环,它在《总统班底》《惊爆内幕》这些经典作品之后,继续塑造着媒体时代的孤胆英雄。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奥斯卡欠两部影片的奖杯,终将会给出的原因。


原载时光网(http://news.mtime.com/2016/02/23/1552645.html

 6 ) 《聚焦》: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

《聚焦Spotlight》的故事发生在2001年,那时候“911”还没有发生,《新京报》也没有创刊,尽管互联网的大潮已经袭来。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呆过多年的“老”报人,看到这样一部讲新闻记者工作的影片,内心真是感叹不已——在纸媒已经日渐式微的今天,《聚焦》叫人重温了报纸昔日的荣光。

《聚焦Spotlight》最终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此前的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它两次败给了小李主演的《荒野猎人》。幸好奥斯卡的6000多个评委到底还是慧眼识珠,他们心里明白,无论小李的表演多卖力、《荒野》的景色多迷人,论故事、论剧情,还是《聚焦》更胜一筹。而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呆过多年的“老”报人,看到这样一部讲新闻记者工作的影片,内心真是感叹不已——在纸媒已经日渐式微的今天,《聚焦》叫人重温了报纸昔日的荣光。

这张海报真大爱

《聚焦Spotlight》的故事发生2001年,那时候“911”还没有发生,《新京报》也没有创刊,尽管互联网的大潮已经袭来,但中国报业还在蓬勃上升。无数有志的文艺青年怀揣着用真实打动人心的梦想,纷纷投奔到媒体的大旗下(我亦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彼时的我们正当年轻,豪情万丈,相信可以凭自己的一枝笔“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在大洋彼岸的波士顿,也有着一群相同理想的媒体人。 “聚焦”栏目的性质大约相当于我们央视的“焦点访谈”,就是那种专给社会挑刺的新闻,它所属的《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是《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下属的一份地方性报纸,创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该报在2002年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刊发了约90篇文章揭露美国各地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并且指出:教会其实早已知情,却始终在包庇恶行。这一番锲而不舍地穷追猛打引发了全球关注,最终惊动罗马教廷,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篇便是《罗马教皇接受劳主教的辞呈》。本片正是改编自BG这一组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超长报道。 性侵儿童这个主题一直电影青睐的题材,比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韩国片《素媛》和《熔炉》。就是讲教会内部性丑闻的也不乏先例,例如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已故的菲利普•霍夫曼合作的《虐童疑云》,还有西班牙大导演阿莫多瓦带有自传性质的《不良教育》——阿导不惜在片中自曝童年曾受神父侵犯的经历。但也正因为此,这个内容也很容易被拍“烂”,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过度煽情的窠臼,何况是非对错一目了然,观众在走进影院之前都已经站好了队,除了再次激起人们心中的义愤,电影还能做什么?

有好几段在走廊里穿行的戏,记者的工作就是在漫长的行进之后寻找到出口吧

“聚焦”栏目14年前爆出的丑闻相当震撼:仅波士顿地区涉案的神职人员就高达271人,有的连续作案已经长达30年。这样惊人的故事,影片却处理得极为冷静和克制,没有歇斯底里地哭诉,没有正义天使般的记者,也没有唇枪舌战的辩论和对峙,有的只是媒体人埋头工作的日常点滴。平淡的叙事消解了戏剧冲突,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纪录片般朴实的风格。 电影开头,BG编辑部集体欢送老总编离开。大家开玩笑,吃蛋糕,然后镜头随着“聚焦”小组的萨夏和马特一路穿行回办公室。马特无意中提到自己吃不下蛋糕,因为那会让人心情低落。为什么低落?这里面有深意。影片中充满了这样看似不经意却意味深长的台词和细节。关于新总编的消息在办公室里流传:听说他是个难缠的人,听说他在迈阿密裁掉了15%的人。显然在美国的市场环境下,互联网的冲击更快地到来,对BG这种地方报纸而言,打击是多重的:读者数量日益下降,出色的骨干都被上面的老大NYT抽走了,留下来的人还要面对一天紧似一天的裁员压力(数年后的2013年,NYT最终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将BG出售。要知道1993年时,它可是以11亿美元把BG买进来的,还创下了当时报纸收购的最高纪录。20年风水轮流转,纸媒衰落的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不久,新总编马蒂•巴伦走马上任。和BG大部分采编人员都是本地出身不同,这位内敛沉默的媒体人此前甚至没有到过波士顿(“聚焦四人组”私下里揶揄:或许该送他一份波士顿地图)。但上任第一天,巴伦就展现了强大的工作魄力:不仅恢复了上午十点半的谈版会,而且丢给“聚焦”一个新任务——去跟踪一篇专栏文章里提到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件。这场谈版会的戏前后仅2分多钟,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在普通观众眼里,这不过是一次略为沉闷的工作会议,但有过切身经历的人方能体会到波澜不惊之下涌动的暗流,每一句话都是重重伏笔,看得人惊心动魄,如同《红楼梦》里那些暗藏玄机的对白。

《聚焦》有很多戏份都是室内的会议戏,各种走位和调度其实都有讲究

借助巴伦的追问,观众了解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波士顿,性侵案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早在1976年就有受害人报案,警方、教会、律师都已经知情,甚至还有受害人组织和良知律师向报社投书揭发,BG自己也做过几篇不痛不痒的报道。可是,却没有人站出来制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明显的事实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遗忘了、掩盖了,施暴的牧师仍然被派往不同的地区任职,导致恶行一再发生。直到有一天,有人终于狠下决心把那些散落的碎片连缀起来,人们才突然发现,真相竟是那样可怕。 “如果养育一个孩子靠得是整个村庄的支持,那毁掉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干系。”影片借律师加拉贝迪安的口开掘出“控诉和揭露”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整个事件不单是少数人的个体犯罪,如此大规模的罪行完全是体制包庇和纵容的恶果。但是,在一个有着深厚天主教传统的城市,一听说要与教会为敌,所有人都望而却步,只有巴伦,以及亚美尼亚裔律师加拉贝迪安这种外来者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揭开丑闻的盖子。 站在商业电影的角度,无疑是《熔炉》之类的作品更通俗易懂,丑陋可怖的校长和柔弱无助的聋哑孩子,这样鲜明的对比太容易引发汹涌的同情。但本片中,主导整个调查巴伦和“聚焦”组长罗比永远都沉着而冷峻,话语中听不到丝毫维护正义的激昂,参与调查的记者几次义愤地想要公布牧师名单,都被他们按下了。因为他们深深明白要对整个体系进行问责,而不能针对单个施暴者做出批判,一旦公众把目光停留在个人身上,那么案件很有可能就像过去一样大事化小:教会出来顺应民意对犯罪的牧师加以谴责,摇身一变成为关心教民、替天行道的好机构,最多只承担约束不力的责任,顺利逃脱惩罚。如巴伦指出的那样,把板子打在个体身上,不能促成根本性的改变,唯有对整个体制发难,才可铲除罪行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BG性侵案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标题选择了《教会包庇牧师多年》,而不是“70名神父涉及性侵”。 相较于韩国电影人的感性,美国电影人对性侵案不止于煽情和煽动,而是提供了理性层面上的反思。面对一个顽固的封闭系统(教会),一个麻木的熟人社会(波士顿),《聚焦》给予了手术刀般的剖析,也成就了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电影。

 短评

“怎么忍心拒绝上帝?” 各方面都很稳重,碍于太政治和工整,题材也不新鲜,赞赏却不心水。这样的震撼更多来自真实事件本身,作为电影其实没有到8.9分这么好,更像是给纪录片习惯打高分一样。

10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住在波士顿看这片感觉真是……全场白人老头老太最后鼓掌认真得不行。BP强力选手水平

15分钟前
  • 快乐就这么简单
  • 推荐

紧张精彩的行业片,节奏也不错,而且该煽情的时候也有煽情。

1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完成度很高,剧本好,节奏好,表演好,调度好,啥都好,独缺惊喜。

2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整部电影就像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本身,陈述来龙去脉,介绍人物,寻找证据,解决难点。冷静又条理清晰,据说对真实的记者办公和生活环境还原得也很贴切(没有人在办公室里大呼小叫...)。当然为了保持这种基调,新闻本身的故事性就被削弱了,记者本身的性格也无法深刻塑造

2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的最大热门,不仅三观正,片子的完成度也非常高!片子的拍法和这群新闻人很像,客观冷静理性,干净利落不煽情,剧本是非常传统的类型片叙事套路,既扎实又踏实,剧组的团队精神就像精彩的群戏表演,没有任何主创抢风头,凝聚到一起却力量十足,让人敬畏。★★★★

3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本来想打四星。然后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题材让韩国人拍…”不由得虎躯一震,赶紧改成五星。

34分钟前
  • 卢十四
  • 力荐

一部非常沉稳扎实的investigative thriller,再现聚焦报道组调查大批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攻坚过程,原报道曾获普利策奖,电影也如厚重的纪实文学,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基顿、鲁弗洛不动声色展露极高表演水准,麦克亚当斯状态也不错,片很有奥斯卡相。基顿在办公室尽头接电话一声喂聚焦,收尾太棒

3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奥斯卡最佳影片你好!(从第一篇的影评开始我就预测它拿奖,非常值得!)

40分钟前
  • 常在我心
  • 力荐

这个时代,宗教似乎变得越来越虚伪愚蠢,自由媒体的力量却无孔不入!作为一部披露天主教性丑闻传记片把控着类似惊悚片的速度节奏,条理清晰、丝丝入扣、严密工整,完美还原了一场媒体人的报道征途。如此优秀剧本下一众大牌的群戏互动更是精彩异常!【这完全就是冲着奥斯卡来的嘛~

42分钟前
  • 推荐

movies that make you want to make movies

45分钟前
  • 瓦铃铛
  • 力荐

没有猪队友,没有渣Boss,没有性生活。不得不说美国梦真的可以洗脑,每每洗毕都感觉自己也香喷喷的。

46分钟前
  • 内个死猴子
  • 推荐

国内记者看来更像是一曲纸媒悲歌,近年国内调查新闻环境每况愈下,传统名牌报纸、电视调查栏目纷纷衰落,不仅仅是舆论环境持续收紧,未被政治打败的,也被资本击垮了。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部屠龙之技的鸡血片。

47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作为一个前记者,看完这种电影真是感慨万千啊……如果不能坚持新闻理想,倒也不必把选择悲情化。做记者本身就要有一点理想主义才行,因为是你主动选择了那个桅杆上的瞭望哨作为岗位。只可惜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现实完全是拧巴的……电影本身非常棒!尤其是演员的集体表演!

49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52分钟前
  • Zou Sir
  • 推荐

唯冷峻克制的表达,更具“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

55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有点像“撞车”,都是群戏电影,每个人都有精湛发挥。聚焦天主教性侵丑闻,凌厉割喉的步步求证。电影最成功的是将亵童和性向做出切割,指出这是教会这一全世界最藏污纳垢组织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恶,看完会让人失去对宗教的所有敬畏。

5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事件的真实性震撼人心!对系统的拷问,对记者工作的刻画(比较更戏剧性的Newsroom),对事件进展本身的关注而不是沉溺于廉价的抒情,对几位主要记者不同角度不同态度的有节制的描绘,都为此类社会传记剧情片的最高标准做出了表率。不断询问something bigger,我想这该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终极责任。

1小时前
  • 艾小柯
  • 力荐

高三那年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新闻理想填报了志愿,现在我在党委宣传部写新闻稿。

1小时前
  • 小白兔🐰
  • 力荐

摒除所有抓马和猎奇,以极度冷静克制的表述抵消偏见和煽情,暗中积聚能量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如一篇扎实负责的新闻报导,将判断和情绪的释放留给观众,坚持写实的态度令人敬佩。结尾字幕更鼓励关注调查记者并请受害者发声,报道结束而思考不止,这不正是新闻的意义所在吗?

1小时前
  • Lycidas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