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拉斯维加斯

HD中字

主演:亨特·S·汤普森,特瑞·吉列姆,托尼·格里索尼,Tod,Davies,亚力克斯·考克斯,主演:,约翰尼·德普,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托比·马奎尔,Michael,Lee,Gogin,拉里·塞达尔,Brian,Le,Baron,凯瑟琳·海蒙德,Michael,Warwick,克雷格·比尔克,Tyde,Kierney,马克·哈蒙,蒂姆·汤默逊,理查德·雷西尔,Ransom,Gates,拉瑞恩·纽曼,理查德·波特诺,黛比·雷诺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2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3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4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5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6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3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4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5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6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7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8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9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恐惧拉斯维加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来自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的体育记者杜克(约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饰)和他的律师朋友刚佐博士(本尼西奥·德·托尔 Benicio Del Tore 饰)一起开车前往拉斯维加斯,寻找他们的“美国梦”。一路上,他们带了大量毒品和酒精,也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药物作用下,许多迷乱和癫狂的画面出现,让他们分不清幻觉和现实,到底哪个更残破,哪个更肮脏扭曲。两个人的混沌,加上拉斯维加斯本身的纸醉金迷,“美国梦”似乎遥不可及,两个人留下垃圾场一样的五星级酒店房间,无法停止迷幻的路途……斯大林之死双子杀手(原声版)末路狂花1991就活屋地平线系列:被黑洞吞噬那个女孩的俘虏攻壳机动队2.0玛拉2018等到烟暖雨收第一季笑太极英语密西西比第二季无限歌谣季绝望写手 第一季藩篱之内传教士第二季切尔诺贝利·禁区-无人原样而归第二季热恋中的他2024越战先锋1984夏日魔女黄金揭秘时间白玉老虎1977都铎王朝第一季大脚哈利终极代码魔幻大森林丽人保镖之心跳重逢木兰特工之藏宝图孤寒财主1988钦天异闻录睡衣晚会大屠杀2人质杀手冥海禁地美国英才不安感 第三季我们的七月我是大哥大 SP绝世医仙进击的巨人真人版:前篇

 长篇影评

 1 ) Taking drugs+Making confusion=Reality

1977年,美国体育记者Hunter S. Thompson把他和他的律师一起报道摩托赛的经历写成了书《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这个新闻记者兼作家的有趣之处在于,他认为新闻写作只能通过主观写作才能反应真相,反对客观报道,越小说越新闻。《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成为60-80年代嬉皮时代的经典读物。

1998年,Terry Gilliam讲这本书排成电影,和这本书一样,不是关于什么摩托赛(镜头不超过2分钟),大段的用在描写两个家伙在Las Vegas期间的迷幻经历:只要醒着就在瞌药。也许读过原著有助于理解该片。

2005年,2月Hunter S. Thompson自杀身亡

Emule上有影片和该书

 2 ) ✴️

23

iyo 摸魚專屬數字427(可在此賬號內關鍵詞“427”🔎)

X/10 XX/1010

*️⃣/✡️/✴️

❇️❇️/✨(請參見7.14最新的那篇 ❇️ ❇︎ ❇️天選之子的待遇就是你突然喜歡什麼 那個家夥就會最短時間讓你得到/看見什麼哈哈哈)

heptagram/✴️

427/27 別注37別注heptagram/✴️

✴️別注♋️☯️☮️三位一體

53 別注✡️

43

73

dodecagram /✴️(請參見7.8 7.11和7.13的dodecagram 天選之子的待遇依然還是你突然喜歡什麼 那個家夥就會最短時間讓你得到/看見什麼哈哈哈哈哈哈哈)

🔺🔻/♦️

satanic pentagram/🌠

☸️/✴️

✴️/🏜

 3 ) 赌城风情画:Trip不再迷幻,伤花不再怒放

1993年的时候,Jonny Depp在才气纵横的库斯图里卡的影片Arizona Dream里扮演了一位生活刚刚开始的热血青年。那部影片极少沉重的民族阴影,作为一场美国梦与青春梦,却糅合了Jonny Depp本身尖锐的敏感、欣欣的青春与库斯图里卡一贯的斯拉夫式瑰丽想象与怪异的表达——我们依稀看得到Edward Scissorhands里面的Depp,只不过在Arizona Dream里面,苍白的哥特脸色被红润的青春肤色替代,剪刀划过人造手的皮肤的噩梦被大鱼游向爱斯基摩天际的纯真愿望所替代。

1998年,还是同一个Jonny Depp,演绎着另外一个美国梦,它的名字叫做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A Savage Journey into the Heart of the American Dream。这是一场艳阳下狂喜的噩梦,从影片的第一秒钟开始,飞驰的汽车和并不存在的巨大蝙蝠就能让你感到很high,然后你跌入近两个小时的神经亢奋中,虽然到了最后,你还是并不特别明白你为什么会这么high。——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当Jonny Depp饰演的秃顶记者伴随着挥洒自如的癫狂举止在画外絮絮叨叨的为你解释着随身携带的两包大麻、75颗梅斯卡灵、五片LSD、半罐可卡因和一大堆兴奋剂、镇静剂,以及一品脱龙舌兰酒、一品脱Rum、一箱百威啤酒、一品脫乙醚和两打亚硝酸戊酯吸剂时,这部片子已经成功的宣告了它的视觉定位。伴随着主观视角和第一人称的叙述,疯狂、迷幻、漫无边际伴随着潜在的恐惧、憎恨、无所适从,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你的眼球边、耳朵边、嘴角边……甚至大脑深处。整部影片津津乐道的展示出各种致幻药物带来的奇形怪状的各色高潮——傻笑、幻觉、拐脚、歇斯底里,生机勃勃,多姿多彩,肆无忌惮。不论在他的实验处女作《Pi》还是之后的戒毒资料片《Requiem for a Dream》中,阿伦诺夫斯基同样描写了嗑药之后的反应,迅速,sharp,物品的异动,奇特的疼痛与鲜血的孳生;但是到了FLLV里面,那种带有些许冷峻的节制镜头已经消失无踪,这里遍布各种扭曲的镜头和特写,毫无理由可言的各式幻觉,从艳丽无铸的蔓藤到荒唐可笑的蜥蜴人肉宴,从浴缸里音乐高潮出走的兔子到烧焦的粉红大床上的魔鬼化身。整部影片似乎和美国梦无甚关系——一个不务正业的记者和一个被尊奉做“上帝原型”的道德败坏的律师在Las Vegas展示出最翔实的嗑药感受,只是在没钱付账、被路警秒杀的时候才显示出一点点小小的波折来。

然而这野蛮的旅程中却的确有着令人身心无处搁置的飘零感与焦灼感。它伴随着疯狂的催人泪下的喜剧画面,潜伏在记者Raoul Duke的叙述中,一路走到影片结束。你试图找出这些情绪的来源,从令人诟病的单线式结构和无甚情节可言的影片中。的确,同无法不提的Trainspotting相比,这部影片缺少精心构造的故事线索与叙事上接二连三的高潮,整部影片可以算作声画并驾齐驱的同步典范——Raoul Duke的叙述充当了情节的引导与推动,基本上就是影片华丽视觉的同声传译和注解。蒙太奇大部分时候被用作诠释药物反应,似乎忘记了要多花些力气在视觉叙述和情节引导上。

只有某个地方例外。

胡天胡地之后的某个清晨,难得清醒的Raoul Duke望向酒店窗外,那是刚刚逝去不久的60年代。脸上涂着反战标记与鲜花的少女清澈微笑的眼,伴随着合法药物时代而飞高了的嬉皮士们以轻盈而纯净的感受相信着60年代掌握在他们手中——言论自由运动,反战示威游行。然而when the Going gets Weird, the Weird turn Pro,这个法则适用于愤怒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狂喜的一代、E时代、Y时代……当那些从懵懂的青春与主流中觉醒、蠢蠢欲动而又无所适从的年轻人们一再受挫,猛然惊觉原来世界不是大麻过后暖洋洋轻飘飘的微笑,回归主流抑或自我放逐便成现实。Raoul Duke和Dr.Gonzo选择了主流外衣下的精神放逐,带着某种隐秘的忧伤与痛楚,身体力行的犬儒主义,以无伤大雅的小伤小痛回馈社会:影片快到末尾了,我们看到一位路向不明的被甩的纯情少女。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你完全不能相信Christina Ricci的娃娃脸;然而在银幕上,她所扮演的单纯而迷惘的艺术少女还是会引起你的无限思索,这是关于另一代人的可能性。

导演在这里给我们上了一课,揭开了影片疯狂背后隐秘的真相。这并不是一部单纯的疯狂喜剧,也不是一部药物宣传片,而是导演Terry Gillam籍由同时代疯狂写手Hunter S.Thompson的心仪作品而展现给我们的一出怀旧悲喜剧。Terry Gillam大概不会忘怀60年代被警察殴打的经历,对同时代的麻客兼愤青兼理想主义者Thompson有着极度的认同感,于是才基本一字不拉的改编了这位滚石名人的半自传电影,同他其他古灵精怪的影片相比,多少显得有些拘泥于原著——视觉效果是一回事,而影片质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如果对那个年代稍有关注,没事喜欢听听摇滚,翻弄一点现代后现代文化书刊,能够心领神会大麻和海洛因的区别的人,比起看偶像Jonny Depp、Benicio Del Toro来,影片本身曲曲折折所隐晦表达的东西,大概会更加让人心有戚戚。只是除却从来没有离开过体制怀抱的人们和茫然无知的大众,1998年的戛纳也不是昆汀·塔伦提诺当道的时候,多少有些Cult而又沾染着各种迷幻毒品气息的赌城爱憎,当然会被迅速遗忘。

1971年Jim Morrison去世的时候Raoul Duke和Dr.Gonzo正好在Los Vegas胡作非为。20年后的The doors同FLLV遥相呼应,展示出60年代的主流/边缘文化浮世绘。The doors之后,Oliver Stone又拍摄了Natural Born Killer,同样没心没肺得让人心忧的新时代脱轨青年们已经不再是整个时代文化理想破灭之后的异种。他们是冷战的下一代的受害者,国际问题带来的伤痛已经籍由那些经历过痛楚、扭曲了心灵的人们转嫁到子女们的身上。他们冷漠、憎恨、带有强烈的攻击倾向,比不得那些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gonzo们只会以迷幻的形式荼毒和放纵自己。而今天,在这个可以打开色情网站gonzo.com而无法打开gonzo.org的国度,你更加无法了解所谓的60年代是怎么回事情,那个时候的人们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比起90年代天生杀人狂的时代,所谓Y世代的孩子们同样还是会从theGoing进入the Weird。只是他们或许还不如60年代的Gonzo们幸福,即使同样在大麻的烟雾中懒洋洋的微笑,他们基本上不考虑也不背负大众的未来。他们只是身体力行的逃避着,苦恼着,幸福着。Gonzo Journalism也许将会随着Hunter S.Thompson的自杀而迅速褪色,如同FLLV这部影片,很快只留下荒诞不经的外表与讳莫如深的口碑一样。

"There he goes. One of God's own prototypes. Some kind of high powered mutant never even considered for mass production. Too weird to live, and too rare to die."——Dr.Gonzo已经远离尘嚣,Trip不再迷幻,伤花不再怒放。

 4 ) 只是太长了

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可能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是因为他的强大cast才看这部片的 - 颓废青年Jonny Depp和颓废老祖宗Benicio Del Toro,之后不经意间发现竟然还有Cameron Diaz。

据说原著是一个真实故事,讲的是两个记者去Las Vegas报道某越野摩托车赛,期间吸毒好像吸空气的嬉皮生活。我只看了前半部,因为实在不觉得用2个小时来说明毒品过量后的high劲有什么意义,虽然那种迷幻的感觉在镜头下确实显得异常真实。

之前我觉得Load of War中的一组镜头是我见过最好的对毒品的理解,但这次在Jonny Depp扭曲的表情中我改变了主意,看着那些画面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飘飘欲仙了。

可惜如果只有这些内容,两个小时实在太长了,更难想象那部小说是怎么写成的。

 5 ) 美国梦

1971年,著名自由撰稿人Raoul Duke接受《运动画刊》的邀请,到拉斯韦加斯报道一场沙漠摩托车赛,他和他的萨摩亚律师朋友Oscar驾着一辆名为“红鲨”的敞篷车上路了,这汤旅程他们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找寻他们心中的“美国梦”。上路前《运动画刊》曾预付Rauol 300美元,他们用这些钱买了两包大麻,5片LSD,半罐古柯碱以及其他药物和酒。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赛车手,妓女,背包客,警察和摇滚青年,发生了各种各样荒诞,混乱,绝望的故事(比如曾经把Flamingo酒店的房间弄得一片狼籍几乎招致拘捕),但那个悬在天边的“美国梦”却没有更清晰,而大量服用药物的后果也慢慢显现出来,两人出现了幻觉,在拉斯韦加斯也处处不顺

 6 ) This is a true STORY!

《赌城情仇》?当我刚看到这个中文的译名的时候还以为这是Johnny Depp的一个较早时期的剧情片,然而,事实上这是一个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紧凑的plot的电影,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这个真实的故事搬上大荧幕更加精彩。
影片从头到尾都是关于两个人服用迷幻剂的生活,这种风格简直是太符合Johnny Depp了,他总是弯着膝盖,身子向后倾斜,而且把头发弄成地中海的大秃头,带着眼镜,有趣极了。
这部电影的思想也就和情节一样,不是单一而且直接的,Tompson Hunt就像是报道一件事情一样告诉我们他4天3夜在Las Vegas的生活而已,仅此而已,他并没有说他喜欢这种迷幻的生活,也没有说他极度的厌恨,只是生活而已。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纯粹搞笑的喜剧,它事实上反映了很多美国70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那些即使没有服用迷幻剂但却十足迷幻的嬉皮。There are madness in every direction.You can strike apart everywhere.There is a fantastic universal sense of what we are doing is right,and we are winning.这就是他们,更在于以一些不平衡的方式去宣泄。
所以我认为,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mostly,fear.因为人们真正能改变的很少,也很少人愿意去改变。
不管怎么样,这始终是一部非常幽默的电影,如果你喜欢Johnny Depp,那你就更不能错过了!

 短评

我曾经在看完午夜牛郎之后跟夏老师说我觉得当个午夜牛郎也不错,夏老师说你看完午夜牛郎居然还会想要去当午夜牛郎,你也够牛逼的;我要是说我看完这片子我也这么去一趟拉斯维加斯不知道他会说什么……

4分钟前
  • 马夫蒂纳维艾林
  • 推荐

Too weird to live, too rare to die. 豪华MV,acid科普,自娱自乐,只有跨进门了才知道,那些超现实主义啊野兽派啊psychedelic啊都是特么哪里来的了。

9分钟前
  • Sally?imdb9?9
  • 力荐

太飞了

14分钟前
  • 露娜peace
  • 力荐

最致幻的电影之一,改编自“刚左”新闻传奇人物亨特·汤普森的同名自传小说,叙事缭乱零碎,呓语与金句交织的独白贯穿始终,吉列姆用各种手法(超现实影像、极端机位、倾斜构图、单色滤镜、炫目色光、叠影、扭曲变形、戏仿与拼贴)呈现瘾君子的主观幻觉与飞升历程。秃顶+罗圈腿行走的约翰尼·德普、肥胖暴躁的德尔·托罗和戴着古怪假发的马奎尔光是形象就已经够疯,表演更是尽皆癫狂。令人难忘的幻象:眼球中的蝙蝠,鳗鱼头宾馆接待,酒吧里的爬行动物食客,越战轰炸机与大兵,摩托赛场上的越野车(伴着[现代启示录]中的瓦格纳[女武神]),马戏团的费里尼飞人,奇高的审判桌与监禁臆想,裸女头变乳房的照片,衣冠猩猩。配乐亦大赞,包括滚石、披头士、鲍勃·迪伦、尼尔·杨等人歌曲。穿插60年代末的纪录影像。阴魂不散的搭便车者很[在路上]。(8.5/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无法充实的美国梦终会过了药劲儿。虽然迷狂沉醉像是不好演的,但从实际结果看,也是缺乏明确想法最终导致了失控,多余、不起作用、深陷自我、集体自嗨,费了很大的劲还是纸片一样,主角配角齐齐单薄。德普演戏真的懒,惯用技巧撑起一切。对配角的设计也是,像充分利用年轻演员的热情。陀螺可能嗑嗨了。

16分钟前
  • Superhat
  • 较差

德普+敞篷车+公路+嬉皮士+LSD+70s+拉斯维加斯,出色的画面感觉和向60年代的致敬,至于故事情节什么的跟它较真你就输了

1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这种主题适合拍个十几分钟的短片,意思意思就行了,整整俩小时都看这玩意儿,反正我是受不了。最最最不能忍的,还是好好一个电影,非要加没完没了的旁白,说好了展现磕药之后看到的世界呢?那就给观众看画面就好了,说那么多话是要干什么,自相矛盾。真的受不了任何电影有旁白。

22分钟前
  • Marni
  • 较差

好吵,好闹,看完我都想不起自己在哪里了。简直是毒品效果教科书,太精准。据说Hunter Thompson对电影改编过程很清楚,跟Depp私交也不错。所以《朗姆酒日记》还是他演。眼袋叔的脸竟然像现在的小李!配角都是depp小李同期

27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推荐

警察,记者,赌徒,比赛者和搭便车人。他们寻找的不确定的“美国梦”,最后由于毒品和酒精而演变成充满恐惧和憎恨的噩梦……最总混乱的片子..

32分钟前
  • Carla
  • 推荐

X220190410:像这样高智慧的种类,是不会大量繁衍的,太奇怪了难以生存,太稀少了难以死亡.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在一条幸存的旅游线上,没有60年代那般疯狂了,那是一条提姆李尔的旅游线,他附落在美国宣传意识扩大化,甚至都不去想想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它一直在等着那些把它看得很认真的人,所有这些稀奇古怪的可怜的吸毒者,他们以为他们只要花五元买毒品就可以得到宁静和理解,但是他们的迷茫和失败也同样是我们的,李尔他记下的不过是他创造的一个生活方式的幻想,这一代他们是永久的跛子,他们探求失败,他们永远都不会理解这个古老神秘的毒品文化的本质,这种绝望的设想,有些人或者至少有某些力量,在这条隧道的尽头看管着心火.

34分钟前
  • 小哒1
  • 推荐

60-70年代,迷幻的天下。在致幻剂里寻找失落的美国梦。JD的造型告诉我,男人再帅也不能谢顶。

36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力荐

只是当一部电影来看的话,在同类型里并不算好,甚至是看完只剩空虚和迷惘,所以为什么要在电影里寻找寄托呢,我不理解也不想理解,我只是觉得难过,怎么就走到了这里呢……

41分钟前
  • 歌德尖塔
  • 还行

这段时间追星来着,没怎么看电影,好久看了这部居然还是因为金韩彬,吸你妹的毒,还居然信仰毒品,明目张胆把男主头像纹身上追求毒品文化,其他6个孩子可被你害惨了再说电影,俩人演得确实不错,科普了几种毒品的服用效果,真的是可怕,他俩总是一个清醒一个迷糊,清醒的那个总感觉下一秒就会被迷糊的给杀了,满嘴谎言,看完我都没理解他俩到底是去干啥的,可能因为我看的时候比较生气忽略了些东西吧电影本身没什么剧情,更多的是毒品上头的感觉描写吧,结尾那一段个人理解仿佛是在宣扬,鹰酱还真是厉害,天天讲人权讲多元文化,毒品文化也行哦

46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每个从主流社会醒过来的年轻人都在寻找自己,除了游行和旅行,他们也尝试着堕落。”影评这句很赞。片子虽然我看晕了,但是还是觉得不错。没试过,怎么会知道什么是毒什么是药呢?知道是毒的戒了,是药的话就去普度众生吧!

50分钟前
  • Miss Me
  • 推荐

镜头下倾斜的世界,一个把美国梦转变成恶梦的地方,一个嬉皮士追寻自由而不得之地,最后留下的是垮掉的一代的癫狂与LSD...毒品、摇滚乐、民主与自由是永远都讨论不尽的话题...红色雪弗莱与白色卡迪拉克,红白蓝的all star

52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全片都是服用LSD后混乱的场面,而刻意做作的表演看起来就像《巨蟒与圣杯》般无厘头荒诞,但这又不是在说一个实质是荒诞的故事。明显是Terry Gilliam的一场失败的实验。

54分钟前
  • M.
  • 较差

首先值得称道的是德普和德尔托罗的表演。把六七十年代的垮掉派的颓废吸食迷幻药的状态演令人惊艳。但是特里·吉列姆就是太注重吸食迷幻药后的刻画,以至于影片很大篇幅都在表演这种状态,有癫狂夸张和卡夫卡式的荒诞,影片本身的内核就显得苍白,好象是徒有形式,刻意营造一种氛围,显得有点乱,又感受不到诚意。况且就吸食迷幻药后的真实性来说,也不及《猜火车》里的效果。

59分钟前
  • 绝色天平
  • 还行

整個劇組不是喝多了就是嗑藥了。裏面好多配樂《海盜電臺》裏也用過。

1小时前
  • 江湖遠人
  • 推荐

7.3,这个热闹的电影里面有大肚腩的切格瓦拉,金毛且满脸痘痘的蜘蛛侠,嬉皮土妞玛丽以及秃顶罗圈腿的杰克船长,但是如果不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原著小说精神,是很难看明白本片的。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精神已经一去不返,这样的电影也绝对是后无来者了

1小时前
  • 皮陀
  • 还行

这片儿你得飞了之后再看

1小时前
  • 预见|| X X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