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曲

HD

主演:东明相,杨丽音,吴念真 Nien-Jen Wu,许效舜,黄健和,张惠春,洪流,胡德夫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0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练习曲 剧照 NO.1练习曲 剧照 NO.2练习曲 剧照 NO.3练习曲 剧照 NO.4练习曲 剧照 NO.5练习曲 剧照 NO.6练习曲 剧照 NO.13练习曲 剧照 NO.14练习曲 剧照 NO.15练习曲 剧照 NO.16练习曲 剧照 NO.17练习曲 剧照 NO.18练习曲 剧照 NO.19练习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练习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为免日后回想过往时后悔,大学即将毕业的明相(东明相)请假只身骑上脚踏车,开始了以高雄为起点的逆风向的环岛旅行。   明相一路所遇,除了各地美不胜收的风景,还有形形色色的人:想借助影像制造梦想的工作者,正一心一意地将太平洋的风捕捉入镜;来自立陶宛的年轻女模特,在花莲的海边告诉他她的国家没有山;即将退休的小学女教师,向他讲述自己恋恋不舍的心情;导游兼司机的陌生人(吴念真)一边和他分享盒饭,一边告诉他眼前这群下岗女工的生活……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这些的人的短暂接触和所吃的无数苦头,明相对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他知晓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练习曲,才刚刚开始。篮子里的恶魔2鹿鼎记[2020]蓝天使非你不可2022可怜的富家小姑娘大世界之旅第一季吻隐者追球向往的生活第七季慢直播无敌拳王无法忍受飞鱼秀长安秘闻萌妹特攻队救生艇手艺第一季茜茜亲爱的,看招他人即地狱罪人和圣人(作废)地铁惊魂2009天真派:杨门女将花田喜事粤语版好奇的餐饮服务商:致命的誓言汲取月光房屋整理专家 第二季非职业杀手天伦耶尔玛热血高校第一季水牛骑士飞盘犬 (2020)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 第一季一周必死:否则退钱密西西比第二季美国恐怖故事第十季甜木兰 第一季徐霞客在丽江一代妖狐安珀·布朗 第一季镖行天下前传之库丁之谜股啊股旋风管家第四季虚拟性成瘾快乐星猫第五季蟑潮夺命剑之喋血江湖

 长篇影评

 1 ) 单车环岛日志。《非音乐》43#

让我记得,那些云淡风清

文ladybird

有些存在,本身就代表一种态度和立场。是的,辱骂和愤怒不在里面,批判和反对也不在里面。它们更倾向于隐藏这些负面,用一场美好,去展现自己的认同和沉默的爱。在《练习曲》(又名《单车环岛日志》)里,我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场善良和沉默的诉说。

不可否认,这一次陈怀恩的作品,让观众看见了一个“好久不见”的台湾。借由一个有听障的少年东明相(阿明)七天六夜的逆风环岛旅行,一日一日展现给我们的,是那些已经消失在影像中很久的台湾美景与人文。

一开始少年泰然自若的神情和北海岸的风一下子就能让人坠入沉静(至少我因此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而不是带着审视开始观看)。背景如果不是好听的吉他,就是自然纯粹的收音。
美景,美景,美景——借东明相的双眼看见的漂亮台湾,不只是观光客美景而已。他一天天邂逅的人生和他自己,也在这道美景之中。

第二日,寻找着“风”的童话、创造纯粹梦幻和孤独意象的摄影组。在富裕浮躁的台湾青年及他闹矛盾的家中捧着吉他睡去。

第三日,汉本车站短暂结识的立陶宛模特却可以以爱的手势互相告别,那夜他在离出发点最远的北关海边一个人入睡。

第四日,在头城,陪着许孝舜回忆了那个被错误改造的破落之处,在小学的借宿之夜,他对临退休的老师说: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第五日,接过吴念真带着的罢工妈妈桑旅行团给予的友好便当,少年吉他断弦的悲伤依旧在,和涂鸦队的嬉闹与逃跑让他的年轻与情绪多少有了宣泄。

第六日,昨夜抵达阿公家表现乖巧,隔日跟着阿公在妈祖进香的人群中沉默地观看着阿公膜拜,阿公的隐忍让他兀自落泪。

第七日,爆胎的自行车带他认识了另一个环岛旅行者,两人前行的路上,成熟的长者带他用另外的眼光领略了眼前风景,悼念逝去的车友。摇滚乐最后响起的时候,掀开了青春的暴戾和沉重。

日落之后,他回到了他来时的地方。

而第一日的启程,是影片中阿明在写单车环岛日志的最后时刻才被呈现,这个为了环岛旅行请假出游的少年在路上受到的鼓励和欢迎,连吉他和笛声都那么轻快,那时一切刚刚开始,一切都是云淡风清——太麻里,是迎接台湾第一道阳光的地方,也是东明相出发和最后回归的地方。所有的希望和循环,又变成一种反复,留在电影之后。




“骑脚踏车总是能看到最好的,跟最坏的一面。”

我看见,美好与真实在此和谐共存。

电影中的阿明,因为听觉障碍,看得见破败,听不见愤怒。这为画面增添了许多理想主义色彩,使原本应该积聚不安与恐惧或者暴戾的画面,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变得轻盈起来。隐含的工业抵触情绪和对自然回归的渴望在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海风中,如此轻盈柔软。这样的一种致命,署名温暖。

阿明安静的样子,十分好看。不同的环境、立场和关系,都无法改变他作为一个坚韧质朴的少年独有的安静。却要通过这样比较下的安静,观者更能对所以画面有贴切的自我发现。(本身是听障者的扮演者东明相,对于这种味道的诠释相当出色)。温柔的吉他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又该出发了。而他听不见的吉他声音,是他用自己的方式给自己的安全感。

众多人爱上《蓝色大门》,是因为它里面纯朴健康青涩的台湾味,新的《练习曲》,对这样的纯朴和善良的展现更进一步。一个大学少年对梦想的执着,对人永恒的善,与对本土人文沉默的热爱——就像导演展示的美景一般,暗示的是未被破坏和开垦前的人和社会的根源。历史,故事,人生,事实,全部在背景里头,成为延续旅行的一股张力和内涵。

对根源文化的热爱(还有对本土人文逐步流失的焦急和无力)促成了这次对台湾的重新解读。成就一部好的本土电影,也应该如快结束前的字幕所言: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重读和提醒是必须的,然而不是透过责备和愤怒,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浏览。

《练习曲》是献给在环岛旅行中为抢救溺水儿童而丧生的车友。这一群用踏实坚持的旅行去热爱本土的梦想家,文化的浮躁和瓦解无法倾入他们。瞬息万变的天空与海无法给行进者答案,但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俯瞰着时光流逝。在柔波之中,人是否可以真的犹如一个旁观者,温暖,并始终带着距离?这一段环岛旅途的抽离让人清醒。

这是一部美好的真实存在。




—————————————————————————————

关于《练习曲》原声带:

如果海报和片名是诱人点开《练习曲》的原因,那么那些悲喜交杂的吉他声,是支持着观者在电影中保持一种冷静和享受角度的药剂。这样的剂量,多少麻醉了我们对破落真实的悲观。李欣芸的创作,那些仿佛在描述东明相在12段邂逅里的所有情绪的吉他乐曲,没有让耳朵失望。

影片里夺目的永远是海洋和风,胡德夫的《太平洋的风》出现的恰是时候。最为情绪化的摇滚乐也调动了观者的压抑和共鸣。大海神秘莫测,也因此它宽容地接纳了吹拂着海风的所有所有,它们被允许放任,被允许淡忘,或者被允许隐藏。

《练习曲》用100分钟带观者进行了一次单车环岛旅行,这些清淡的真挚的配乐,也给了我们一路的愉悦和享受。值得推荐。

 2 ) 心的旅行

即将大学毕业的明相,独自骑车开始了7天的环岛旅行,陪伴他的除了单车还有一把破破的吉他。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明相的这句心声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人生本就是一场没人相伴的旅行,当你经历阵痛,接收成长仍旧留恋你未曾触摸到的明媚与忧伤,当你想体验在路上,体验一场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的景象,即便前路茫茫,未知的变数纠葛着你敏感又胆小的内心,但,为了顺应自己的心,为了真正理解自由,还是要去做的吧。


明相是勇敢的,但也是孤独的,这个有着听力障碍的大男孩勇敢的跨出了自己的安全区,独自出发,却惊喜的收获了许多陌生人的善意,当他冒雨汽车时有人主动载他。因破产分不到补偿金的阿姨们,依然乐观又热情地分便当给他,萍水相逢的友善解锁着少年封闭的心。


人和人的交流如是,疏远和隔阂从来是先存在于我们自己心中,若大家都能打开心门,那人与人的交流将会变得多么愉快畅通。


明相的自卑来源于先天的障碍,也和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关,长辈们表现出来的惶恐和担忧,家人的怀疑不信任都让这个听力障碍的孩子压力重重,这样的明相收获了自己旅途中的礼物,一个外籍女孩 ,明相用手语沟通帮助了她,听力障碍丝毫没有妨碍明相和女孩的交流,也许这是上帝对他的眷恋,明相愈发开朗起来。


来来往往的人群,反反复复的表情,无论快乐还是痛苦的经历总会有结束的时候,但过程中我们要寻求融合,也是对自我的救赎,当明相一次次弹着吉他,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潮之声,接受陌生人的友善,他渐渐明白了,听力障碍根本无法阻隔人与人心灵的融合,那么与人与己的隔阂也将融化消逝。


在路上,明相偶遇了一家人,他们提起了海鸥乔纳森,这只海鸥一心探索鸟类的飞翔能达到怎样的境界,其他鸟儿热衷的无法满足它,它遭受非议,被不理解的声音重重包围甚至被驱逐出族群,但是最终,乔纳森成为了飞翔大师。


在途中的人都容易和乔纳森产生共鸣吧,离开了繁琐的生活和工作,一心向着思维里的疑问句探索,就和明相一样,他的环岛之旅是为了有同样心愿的人走的。


跟心旅行,就算路对我们的脚没有记忆,天空也留不下你飞翔的痕迹,但你却真真正正走过翱翔过,因为行走因为探索,你和心融合,你和大自然共鸣,你和你需要的世界真正在一起过。

 3 ) 一颗环岛的台湾心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片头语,单车男孩明相,背着行囊和吉他,骑驶在环岛公路上)

曾经是侯孝贤御用摄影师的陈怀恩,在这句话的激励下,终于从工作了20余年的幕后走上前台。在这部编、导、摄都亲自操刀的处女作里,陈怀恩绘制着自己的美妙构图,配着台湾岛无与伦比的环形海岸线,轻拍礁石的海潮声,八斗子绚烂的昏黄落日,撩起衣摆的两岸季风,送来了跨越一季的清爽回忆。
年青人的心中大约都有对于旅行和海洋永恒的向往,孤单的上路,绵延的蔚蓝,都赋予跃动期的心灵太多的遐想。摄影师出身的导演的镜头里总是有着惊人的美感,第一时间就紧紧抓住了你的心。高耸的乳白色北回归线纪念塔,农人躬身耕作的青绿色广袤麦田,变幻莫测的绵白云层下直朗的架空线,就连残破的即将改建的北火电厂都色彩斑斓。想起自己曾经求学过的那个海边小镇,有着上海特有的泥黄色的海,海风腥咸,却依然深爱。那里的海岸边同样有着巨人般庞大的风力发电机,伸开宽厚的桨叶,哗哗地划动着孩子的心弦。
美景后萦绕着的影片OST,大多是简洁的吉他和弦伴奏,和一些低吟浅唱的民谣,此时轻轻摩挲着收藏了许多年的中学地理课本里中国地图上宝岛的轮廓,就仿佛心跟着明相的单车一起在环岛公路上飞驰。
其实宽泛的说,《练习曲》应该算是一部地道的公路片,只是,在众多为风景而存在着的公路片前,他显得如此卓尔不群。西方的公路片,往往最后找寻不到生命的意义而走向迷失或毁灭。而因为陈怀恩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是那么的温暖,洋溢着青春气的人文关怀。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自的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终究也会各分东西。”
(花莲到宜兰正中段的汉本车站,模特儿Ruta一路向北,和明相告别)

片中大量有关骑单车的镜头,很容易让人想起“I just run”的阿甘,寂寞地一个人在路上,却并不孤单,感到内心充实。所以在《练习曲》中,就连邂逅,都好像是雄性的,那些奇遇,都携带着浓烈的感情,每个桥段过去之后,都有踏踏实实的回味。
明相是存在听力障碍的男孩,虽然内心一直很安静明朗,却还是只能艰难地与人交流。反倒是在语言不通的立陶宛女孩Ruta面前,卸下了沉重的生理负担。Ruta柔软的甫士和轻盈的曼舞,象一只自由的鸟,翱翔在无垠的天际。有趣的是,许效舜饰演的基隆人背诵起的小学课文《天地一沙鸥》中的那只海鸥岳纳珊,又正象极了明相,离开群体的庇护,独自寻找自己成长的道路。所以当那个天使摆出“I Love You”的手语向你决然地道别时,感到心都被那种坚毅的表情所揉碎了。直到在海堤上涂鸦而被海巡呼啸着追赶,我才第一次看到明相活泼的样子,在那双脱把展开的手臂上,好象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一样怀揣着青春的热情,不顾一切地去拥抱梦想,也可能就是在寻找自己。
不可否认,《练习曲》是部标准的励志片。明亮的心和温淳的男生的笑容,有一种纯净的感情将我们和他们悄悄地连接在一起。就好象能够暂时涤净自己的灵魂,做109分钟的台湾人。

“有时候觉得像我们这种,玩音乐的,搞涂鸦的,就是希望别人了解。可是有时候又不希望别人看穿。别人看穿就觉得有点逊,没人了解的时候又觉得很孤单又寂寞。”
(海堤的涂鸦作品旁,阿杰抱着明相的断弦吉他,用嘶哑的嗓音唱着“I am so scared”)

难得看到的一些关于《练习曲》的负面评价,大约都是居高临下抱着不过尔尔的态度指责影片情节性太弱或者过于矫饰。
手边的D9版里收录了特别花絮,是陈怀恩、杨丽音夫妇随着影片絮叨的又一遍109分钟,一直都不敢看,生怕听到《练习曲》里承载的年过半百的陈怀恩那些太多的感慨和纠结着的亲密伤痛。
达伦那即将支离破碎的家庭,大陆西部口音的王伯伯对慈母的怀念,明相阿公跟随妈祖绕境的虔诚,以及日渐侵蚀的海滩和枯萎的木麻黄林。无不是厚重的感情。而小成本制作电影里的本色演员,在并不长的时间里,始终有着令人会心的温暖对话及隽永独白,都没有做太多的煽情,最多只有明相看着阿公等着钻轿底的时候悄悄抹去的一汪热泪。这些平淡的镜头,其实包含了陈怀恩太多的情感,充溢着对台湾的爱与关怀,是真的属于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的性情。当然还有,对因救学生而罹难的车友施舜晟老师的纪念。
说起来七日的环岛行程,虽然琐碎,其实倒颇见心思,日与日之间都有着浅浅的勾连,那些小小的道具(达伦的手机,小女孩的图画,少年的涂鸦,乃至整个MV剧组)小心翼翼地穿起整个行程,不经意间就会在下个场景里露一小脸。倒是最扎眼的那个大大的道具,旅途中始终没有在明相的手里完整的拨响过。借宿国小的那晚,想弹给林老师听的时候弦倒断了,大约除了练习曲之外,这把吉他背负的感情太绵长太沉重,直直到不堪重负。
临近片尾,海边的舞台上响起台湾原住民卑南族传奇音乐人胡德夫那雄浑宽厚的嗓音,轻松地托起了陈怀恩渐已凝重的复杂表情。方才晓得,那首《太平洋的风》,是明相第一天的行程。在影片的结尾处迈出旅行的第一步,这周而复始的过程,是极其漂亮的架构。而就在这循环往复的结构里,迷茫的生命和亏欠的感情得到了一轮久违的疏解。
生是过客,我们一直跋涉在自己的旅途上,有时候只是为了去做,那件可能会错过一生的事情。幸好在这个逐渐开始燥热的夏天,有宝岛清新的海风相伴,得以轻轻地抚动琴弦,弹奏着自己的练习曲,然后,学会成长。

 4 ) 與人和大自然聯繫

那超正斗的音樂,絕對是我喜愛的李欣芸的大作(我知道即將要買的soundtrack是什麼了)。高興的是,完場字幕中李欣芸的名字是位列最主要的電影製作班子名單之中的!可見這齣戲對音樂部份很認真很尊重。

住在城市中心,看似活得精彩,其實是相對封閉的生活。環島旅遊把主角(東明相)抽出了這個封閉的空間,藉旅行去跟自己平時接觸不到的同胞、大自然和海洋「發生關係」,不同背景的人帶來了很多故事,大自然也以沒有聲音的言語去說它自己的故事,觸動了心。

離開了城市,接近了大自然,如一條脫了水的魚,明相動了惻隱讓牠重投海洋懷抱。還有那環島時長期同在的海岸線。有說台灣是一個面向大海(太平洋)的地域,人們心胸志氣都跟一片大陸中的人不相同。包含了日出和日落於一處的大海,孕育了人們漂亮的心,助長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如跟一個言語不通的外國女孩都可以談一通戀愛,為孩子嘮叨不休的中年夫妻也都可以甜蜜地談起情來,明相更在跟遠方親戚的團聚中跟他的童年連繫上了(所以他把小時候抱著結他的照片帶回家)。當中也不無遺憾,例如當明相找到想聽他彈結他的知音時,結他竟然斷了線彈不了。之後當友人跟他說「結他斷線亦無恙」時,他已再沒機會跟那位知音彈奏了。「活在當下」真的很重要,別讓斷線結他令自己遺憾。

沒有劇情,不峰迴路轉,但景色美,音樂美,人心美,那就夠了。

 5 ) 旅行的意义

看了这部电影有很多的感触,不仅仅是男孩身上的勇气,还有很多关于人性身上的那种光芒的感动。 关于青春的思考。可以说主人公不是那种帅气到爆的男孩,但是这个男孩有最健康的笑容、最可爱的酒窝、最单纯的理想,但他却有听力障碍;他背着一把大吉他,却没法听准那些音调;他决心单车环游台湾,却在途中遭遇了爆胎,吉他也断了弦。无论是烈日下还是暴风雨中,都有他骑车不断向前的身影,那不断向前的不仅是他的躯体,更是代表着一种无悔的青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青春。也许青春就是肆无忌惮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吧,不会去理会后果,只为无悔的青春。 关于旅行的意义。他沿着海岸线奔驰,感受着太平洋的风,转头一望便是美丽的稻田。不禁问自己:为什么不是你?“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很多时候我不愿意去选择,因为过于懒惰,所以真的是连心底一点点的追求都慢慢的化为了乌有,就这只能开始抱怨生活的苍白无力。杰克·伦敦对我们说“热爱生活”的时候,我们爱着的也许只是自己,在慵懒中蜷缩着,犹如躲在壳中的蜗牛,不理会外面世界的风吹雨打。觉得自己就不是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因为每次老妈都说游玩啊旅行的事情我都没有什么激情。往往我就是忽略的旅行的意义。此时此刻我也似乎明白:如果生活中没有风吹雨淋,没有颠沛流离,没有任何的曲折坎坷,那么这种安逸真的会让我们失去自我。旅行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更好的生活

 6 ) 青春,就应该在路上

   进入十月,成都开始阴雨绵绵,潮冷的空气侵入皮肤会让人发抖。在这样的天气下躺在寝室看《练习曲》,仿佛太平洋的风此刻在身边吹过,暖暖的却不干涩。看完电影之后脑海总是那么波涛汹涌,对朋友说,现在就想出去旅行,到不一定是要骑着单车,只是一个人走就好。一个人的旅行,有吉它,有一份心境,会有寂寞陪伴,但那也是没有加牛奶和糖的咖啡,调节味道,回味无穷。很庆幸,在这样一个潮冷的天气,能看到这么好看的电影。
    整部影片,边看我边对自己说,这简直就是一部风景片,而且也可以用作摄影和摄像课的教材来用,导演镜头下的每一个画面,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无论是从构图到选景,或者前景与后景的协调,还是大景深与小景深的运用,都堪称教科书的范本。首先在视觉上,给我带来了强烈但不失柔美的冲击,让我深深的沉醉在了路边的风景里。背景音乐的运用也很出色,吉它声伴随着脚踏车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透出追寻青春理想的寂寞与坚强。
   旅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一个人的旅行,却又有了另一番不同的感受。大学即将毕业的明相,独自一个人开始了环台湾岛的旅行,背着吉他骑着单车,六天七昼夜逆着东北季风而行。一路走来,遇见了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景色,年轻的生命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化成路途中的风景,即使路过了,但却储存在了记忆里、融入了生命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行走,就是一种成长。
   导演陈怀恩说:创造一种新的,可能的视觉叙事。这就是他想通过这部电影想要尝试的新东西。他成功了,影片在明相的路途中,在台湾沿海美丽的风景下,每一个镜头都是那么的唯美,事件自然的引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在视觉盛宴中娓娓道来。

   “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我想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记住这句话,明相也是凭着这句话来完成他的环岛旅行的梦想。其实,明相并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从小就有残疾,耳朵听不清声音,话也说不清楚。但他会一件事情、一个梦想坚定的走下去。对于喜欢旅行的人来说,迈开的第一步,就是实现梦想的一个开始;而对于人生,迈开的那一步,便意味着生命的前行。理想也好、梦想也罢,只要拥有了憧憬可想象,就抓紧去实现它,也许错过了这次,便是一辈子。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自的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终究会各分东西。”
    行程第三天的苏花公路上,明相路过一个小火车站,遇见一个旅行的立陶宛模特,语言不通,不知道去莲花的车次,他热心的帮助她。分别的时候,那位模特姑娘说出了上面的话。听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想到了一首歌,《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中的一句歌词:谁也不能永远陪谁。记得William对我说,他很不赞同歌词中的观点,他说那种态度太过消极,要有一种信念,一种永远在一起的信念。我想说,William的想法有他的道理,他向往一种天长地久的感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而我更赞同与那位模特的观点。不论什么样的关系,亲人也要,爱人也好,朋友也罢,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陪着你的那个人。我也同时想到了安妮宝贝的一篇文章,《永远有多远》,我们都不知道。所以,我们要选择行走,看不同的风景,见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故事,体会不一样的人生。其实自己也喜欢上了独自的旅行,一个人,一个方向和目标。走过一些地方,经历过一些事情,然而客观条件有限,有很多想要走的地方还没有实行。但还是用电影中一位领着一群抗议阿姨司机的话:“心中有希望,总比没有好。”关于旅行的梦想,也一样。

    “弹吉他就像是一个箱子里面,敲敲打打,像是一个没有组合的音符,任我弹弹音乐,我自己就不会寂寞。”
    吉它和音乐,是明相旅行途中最好的伙伴,可以派遣孤独和寂寞。但他也说“弹吉他是给自己听,开心就好”,边旅行边练习和弦,就是影片的名字《练习曲》。他并不在意弹出的旋律有多优美,因为他听不清他弹出的音符,更多的时候是看着自己的手型。看到他背着吉它骑着单车旅行,脑海中突显的便是16岁的自己,同样是背着吉他骑着单车,不是出去旅行,而是走很远的路去学吉它。那年秋天的风吹在身上很冷,但我一直坚持着我的初衷,学好吉它,弹唱自己的歌。那时候的自己也是一样,一点一点地练着和弦,一下一下,直到有旋律从我的手指间流出。寂寞的时候,我总离不开音乐的陪伴,不论忧伤还是快乐,听音乐是一种习惯。而在行走的时候,更是离不开音乐,现在我的iPod,基本上是跟着我到任何地方,可惜的是,很久都没有摸吉它一下了。永远会记得16岁那年学习吉它时的情景,还有我的启蒙老师,四哥。两年后我写了我创作的第一首歌,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唱给他听,然而,这种遗憾将永远的遗憾下去了,四哥走了,肝癌晚期,今年5月4号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是可心告诉我的,可惜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不知道他那把心爱的吉它是否陪他一起而去,带着他的音乐,带着他的梦想。我想四哥不会寂寞,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有吉他陪着他。

   “I am so scared……”
    路上第五天的时候,他在路上遇见两个玩涂鸦的年轻人,一个年轻人拿着他的断了一根弦的吉它说,“有时候觉得像我们这种,玩音乐的,搞涂鸦的,就是希望别人了解。可是有时候又不希望别人看穿。别人看穿就觉得有点逊,没人了解的时候又觉得很孤单又寂寞。” 然后他高唱:I am so scared!他怕什么?怕孤单和寂寞,还是怕成长?

   “路,又长又远。”
    明相在离开阿公后的日记中这样写到。我知道,他想表达的,不仅仅是脚下这个环岛的路,也在是指人生之路。明相哭了,在他看到阿公在妈祖庙会上虔诚的跪在队伍中叩拜。我想,那一刻,他长大了,真正的长大了。他明白了阿公一切的良苦用心,也体味到这个世界上有着最爱他的人。阿公说,是菩萨保佑了明相能健康的走过来,能长大。望着阿公跪在那里的身影,明相应该知道,让他真正健康活下来的,不是天上的那位菩萨,而是为他虔诚祈祷的阿公。路,确实又长又远,但又爱的相伴,一定会走到目的地,明相是,我们每个人都是。

   “骑脚踏车总是能看到最好的跟最坏的一面。”
    第七天,云林的路上,明相的车爆胎了。一位装备先进的环岛中年人帮他换胎,并跟他一同行走了一段路程。面对着美丽的风景,以及被破坏严重的环境,这位中年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拥有美好的同时也见证了丑恶,现实总会打破许多人执着单一的梦想。前几天还在和dodo哥讨论父与子的关系问题,是事业重要还是家庭重要,谁也说不清,有舍才会有得,关键要看你心理的天平倾向了哪端,想要拥有怎样的生活。矛盾,创造了世界,也充实了人生。好与坏,在有些事情上是一个永远也讨论不清的悖论。
 
    影片的最后,明相回到了高雄,完成了旅行,开始写他的旅行日记,接着那些他在路上所经历的十二个场景也一一的呈现在屏幕上。那是旅行的记忆,也是成长的痕迹。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在心里想着自己的下一次旅行什么时候开始。
    青春,就应该在路上。

 短评

8.5;有太多熟悉的影子和陌生的景色,姑娘我想带你走去那里面

8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

12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环岛去寻找自我

16分钟前
  • Fionn
  • 推荐

借公路行者串起一段段感悟,可惜不甚理想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有些事现在不去做,一辈子也不会做了。

22分钟前
  • snow
  • 推荐

每个年轻人都应该看的一部电影,拍摄手法无论,但那句"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就再也不会做了"总让人感动满满.

25分钟前
  • 宋阿慕
  • 力荐

青春真是个美好的东东 嘿嘿 那句话叫什么来着: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没机会了

30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唯美的画面

35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有些事现在不做,今后可能永远不会做

40分钟前
  • 七喜
  • 力荐

背着吉他骑车环游全岛,还画下路上遇见的人的脸,还在日记里面写诗,这文艺指数……服了服了。

45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实在太美了

48分钟前
  • süden
  • 推荐

我相信这些事曾经在施舜晟的旅途中发生,甚至可能比我们见到的还要好。我也为导演夫妻倾其所有为他拍下这部电影的情谊而感动。但,上述一切,都不能改变它本身是一部表演、节奏和故事都失败得让温情看起来很假的作品。

51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还行

矫情温情并重。细碎的生活感画面,生怕你看不懂的大段旁白。好听的音乐,稚嫩的表演。

56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60分钟前
  • 夏小暖
  • 还行

有些事不做,就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1小时前
  • 🌙
  • 推荐

当风光片看

1小时前
  • 竹幕
  • 推荐

柔美温馨的泛蓝电影。

1小时前
  • 老六
  • 力荐

行走和流浪是生命的主题

1小时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1小时前
  • Aaroncae
  • 力荐

有些事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做了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